距離中秋節還有三天的時候,曾泰抵達了襄平城了。楊競委托吳晉出城10裏迎接,同時舉行了盛大的獻俘儀式,第二天,楊競又在承運殿召開了大朝會,接受群臣的朝賀,冊封有功之臣。
“臣等恭賀殿下平定奴真”群臣莊重的向楊競行了二拜六叩之禮。向皇帝行了的是三拜九叩,向親王行禮是二拜六叩。
“眾卿免禮”楊競身穿親王的冕服,威嚴的說。
“謝殿下”
李德全看著眾臣都起身了,開始宣旨了:
“遼王憲令,古來聖王在位時有賴有賢,舉臣正君,以治天下。 今幽州歸治,故土新歸,實乃上天護佑,亦是臣工之德。故授征東大元帥樞密使曾泰光祿大夫勳位;升刑部左侍郎、鬆江安撫使王顯為刑部尚書,仍留任鬆江安撫使。政保司百戶吉羅羅心向天朝,及時反正,升吉羅羅為歸義軍正五品遊擊將軍,賜姓李,改名李懷忠心。其餘有功將校兵部會同樞密院升賞”
“臣等謝大王”曾泰等人謝道。
九大夫即勳官:光祿大夫,從一品;左光祿大夫,正二品;右光祿大夫,從二品;金紫光祿大夫,正三品;銀青光祿大夫,從三品;正議大夫, 正四品;通議大夫,從四品;朝請大夫,正五品;朝散大夫,從五品。這東西就是個榮譽,漲漲工資,沒有什麽實際的作用。曾泰已經是正二品的樞密院樞密使了,再給他升官就是從一品的大學士了,關鍵是吳晉還沒有升大學士呢,所以楊競就給曾泰加了個光祿大夫,讓曾泰享受從一品的工資待遇。
王顯的升賞就是在眾人意料之中了,本來王顯就是以刑部左侍郎掌刑部尚書事,這次不過是給人家扶正而已。據說殿下看到王顯治理奴真的那幾條措施,憋了半天,說了句,“不幹遠程養殖可惜了”,大家都不懂大王的意思,養殖什麽?麅子嗎?
至於吉羅羅,明顯也是重用了,竟然給了軍職,說明楊競很是信任吉羅羅。至於說賜姓,更是遼藩頭一份。大家不明白為什麽楊競這麽信任吉羅羅,哦,現在叫李懷忠了。隻有楊競明白,皈依者狂熱有多麽的可怕。
“遼王憲令,明日乃中秋佳節,孤思古賢王之意,察域內眾生之情,特賞賜遼藩所有軍士銀元1塊,遼藩所有百姓,每人銅錢100枚,清輝不減、萬民同樂。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李德全的聲音在承運殿裏迴蕩。
遼藩12萬的部隊,賞銀就是銀元12萬枚;遼藩130萬百姓,需要銅錢1.3億枚,合計銀元13萬枚。1枚銀元可以換1000枚銅錢,楊競一出手,就是25萬銀元。這筆錢全部從內帑支出,就是楊競自掏腰包。
群臣都被楊競的大手筆驚呆了,他們現在也知道,遼王殿下就喜歡熟女和發錢,咳咳,遼王殿下就喜歡發錢,過年的時候,每個百姓100斤大米,這過中秋節,又是每個百姓100文錢,這樣的大王誰不愛呢?這樣的儀式感誰不喜歡呢?
楊競的理念一直都是:金銀散、人心聚,還看綠水青山。正好這次從奴真繳獲了黃金8000兩、白銀25萬兩,楊競相當於直接把繳獲的白銀給遼藩所有人分了。
25萬兩白銀正好就是25萬枚銀元。
打了勝仗嘛?得讓所有人都嚐到甜頭。
“把殿下的旨意,用400裏加急,傳到各郡、各縣”吳晉直接動用了速度第二快的400裏加急,隨著楊競的旨意快馬加鞭的傳到遼藩4郡36縣,整個遼藩都沸騰了,殿下打了勝仗,給百姓分錢,還有什麽比這更興奮的呢?整個中秋節的氣氛被推向了頂峰。(速度最快的是600加急,隻有大軍出征、主帥陣亡才能用,吳晉還沒有失去理智,用了400加急)
徐雲是八月十四收到楊競的那封秘信的,信上除了簡單說了平定奴真的事情以外,就是那幾句詩了,“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遠、千裏共嬋娟”
看了信件的徐雲身子一下子就軟了,嘴裏一直念叨著“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徐雲真是有些放不下自己這個小叔子了。長得帥氣,還大方,文治武功一流,體力還好,想到這,徐雲的身體竟然一顫,臉一下子就紅了,連忙喊身邊侍女說,“本宮要更衣”
就在徐雲放不下的時候,楊競這邊已經放進去了。由於明天是中秋,楊競想和青陽真人一起過,所以散了朝,就叫了李氏去小院。李氏現在已經四個月了,腹部明顯凸了起來。
楊競和李氏在小院裏待了兩個多時辰,李氏幫楊競穿衣服的時候,楊競閉著眼睛說,“這次曾泰從奴真那裏繳獲了不少山珍,明天讓李德全給你送些鹿茸、熊掌什麽的,你好好保養身體。對了,孤升了王顯為尚書了”
李氏聽到楊競這個時候提到自己的丈夫,臉一下就紅了,有些難為情的輕輕打了楊競一下。楊競笑著起身迴宮吃晚飯去了。現在楊競養成了一個習慣,隻要白天見了李氏,晚上肯定召見王珧。今天也不例外,吃了晚飯,楊競就讓李德全把王珧請了過來。
麵對王珧,楊競不再需要像麵對李氏那樣小心翼翼、生怕傷了孩子,直到月到三更,楊競終於雙眼無光的繳械投降。
“殿下,妾身好像發現一個了不得的事情?”王珧在楊競耳邊笑嗬嗬的說
“什麽?”楊競真是有點累了,眼皮都不想抬
“妾身在殿下身上好像聞到了妾身母親身上獨有的香料味道,妾身好奇,是妾身好還是妾身母親好?”王珧小聲的說
楊競的眼睛一下就睜開了,見王珧隻是笑,並沒有生氣,楊競也放下心來,“下迴一起,孤也好比較比較”
“殿下真是太壞了”王珧嬌嗔
而此時,距離襄平1600多裏的北平城,徐雲已經換了三迴衣服了。最後還是叫來那個陪她去襄平的心腹女官,“把這個盒子用特殊渠道送給遼王”
很多事情就是這樣,無非就是一層窗戶紙,其實在延禧宮,楊競和李氏第一次那天,王珧就看到了,她隻能假裝沒看到。在自己死亡、女兒送給突厥和自己與母親便宜楊競之間,選擇後者明顯更好。現在她自己捅破這層窗戶紙,王珧自己也明白,隻要遼藩存在一天,自己、自己女兒及父母一家,都是榮華富貴享用不盡了。
第二天就是中秋佳節了,楊競沒有在宮中過,而是微服帶著幾名護衛,和青陽一起登上了千華山的主峰仙人台。這仙人台距離襄平城81裏,山高300丈,峭石成峰直入雲表,峰頭似蛇背呈東北西南走向,峰頂西、南、北三麵都是溝壑深澗,隻有東麵一條路可到達山頂。山頂上有一巨大的石柱,呈四棱狀,高2丈米,直徑約8丈,正是仙家福地。
月夜,楊競和青陽相對端坐在石柱之下,仙人台高幾百丈,亮如銀盤的月亮仿佛就掛在頭頂,觸手可及;皎潔的月光照在兩人身上,給兩個人渡上了一層光暈。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楊競看著月色照亮的起伏山嵐,聽著山間密林中的鳥鳴獸叫,又想起自己朝不保夕的人生,沒由的發了一句感慨。
“殿下剛剛大勝,獲得三千裏江山,又為何發此感慨之言?”青陽問道
“你也知道,孤的出生,孤母妃是前朝小公主,孤的外公是前朝末帝,孤身具兩朝皇族血脈,這樣的人,豈不是朝不保夕?”
“殿下是說,皇帝及太子會對您不利?”
“準確的說,是朝中的軍功集團,他們靠推翻孤的外公上位,自然擔心孤的報複,這是所有矛盾的焦點”楊競歎了口氣說
“殿下文治武功,手中謀臣如雲、猛將如雨,自保是無虞的”青陽寬慰道
“如果有一天,孤是說如果,孤不得遠赴海外,你隨孤走嗎?”楊競看著青陽那張出塵又絕美的臉,問道
“殿下,貧道是個出家人”青陽此話一出,楊競就是臉色一暗,不過青陽又接著說道,“聽聞海外有仙山,還請殿有又朝一日帶貧道探求”
楊競聞言,大喜,“善”
此時微風漸起,仿佛從天邊吹來,楊競起身,走到懸崖邊,向西南方看去,目光仿佛穿越了幾百裏,穿過了鐵山縣,來到了大海之上。在所有人都沉浸在勝利的喜悅和節日的歡愉之時,楊競則想到了未來。
青陽輕站在楊競身邊,楊競迴頭看了青陽一樣,解下身上的披風,溫柔的給青陽係上。青陽則是主動的靠在了楊競的身上。
月照千山,情定青陽。
“臣等恭賀殿下平定奴真”群臣莊重的向楊競行了二拜六叩之禮。向皇帝行了的是三拜九叩,向親王行禮是二拜六叩。
“眾卿免禮”楊競身穿親王的冕服,威嚴的說。
“謝殿下”
李德全看著眾臣都起身了,開始宣旨了:
“遼王憲令,古來聖王在位時有賴有賢,舉臣正君,以治天下。 今幽州歸治,故土新歸,實乃上天護佑,亦是臣工之德。故授征東大元帥樞密使曾泰光祿大夫勳位;升刑部左侍郎、鬆江安撫使王顯為刑部尚書,仍留任鬆江安撫使。政保司百戶吉羅羅心向天朝,及時反正,升吉羅羅為歸義軍正五品遊擊將軍,賜姓李,改名李懷忠心。其餘有功將校兵部會同樞密院升賞”
“臣等謝大王”曾泰等人謝道。
九大夫即勳官:光祿大夫,從一品;左光祿大夫,正二品;右光祿大夫,從二品;金紫光祿大夫,正三品;銀青光祿大夫,從三品;正議大夫, 正四品;通議大夫,從四品;朝請大夫,正五品;朝散大夫,從五品。這東西就是個榮譽,漲漲工資,沒有什麽實際的作用。曾泰已經是正二品的樞密院樞密使了,再給他升官就是從一品的大學士了,關鍵是吳晉還沒有升大學士呢,所以楊競就給曾泰加了個光祿大夫,讓曾泰享受從一品的工資待遇。
王顯的升賞就是在眾人意料之中了,本來王顯就是以刑部左侍郎掌刑部尚書事,這次不過是給人家扶正而已。據說殿下看到王顯治理奴真的那幾條措施,憋了半天,說了句,“不幹遠程養殖可惜了”,大家都不懂大王的意思,養殖什麽?麅子嗎?
至於吉羅羅,明顯也是重用了,竟然給了軍職,說明楊競很是信任吉羅羅。至於說賜姓,更是遼藩頭一份。大家不明白為什麽楊競這麽信任吉羅羅,哦,現在叫李懷忠了。隻有楊競明白,皈依者狂熱有多麽的可怕。
“遼王憲令,明日乃中秋佳節,孤思古賢王之意,察域內眾生之情,特賞賜遼藩所有軍士銀元1塊,遼藩所有百姓,每人銅錢100枚,清輝不減、萬民同樂。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李德全的聲音在承運殿裏迴蕩。
遼藩12萬的部隊,賞銀就是銀元12萬枚;遼藩130萬百姓,需要銅錢1.3億枚,合計銀元13萬枚。1枚銀元可以換1000枚銅錢,楊競一出手,就是25萬銀元。這筆錢全部從內帑支出,就是楊競自掏腰包。
群臣都被楊競的大手筆驚呆了,他們現在也知道,遼王殿下就喜歡熟女和發錢,咳咳,遼王殿下就喜歡發錢,過年的時候,每個百姓100斤大米,這過中秋節,又是每個百姓100文錢,這樣的大王誰不愛呢?這樣的儀式感誰不喜歡呢?
楊競的理念一直都是:金銀散、人心聚,還看綠水青山。正好這次從奴真繳獲了黃金8000兩、白銀25萬兩,楊競相當於直接把繳獲的白銀給遼藩所有人分了。
25萬兩白銀正好就是25萬枚銀元。
打了勝仗嘛?得讓所有人都嚐到甜頭。
“把殿下的旨意,用400裏加急,傳到各郡、各縣”吳晉直接動用了速度第二快的400裏加急,隨著楊競的旨意快馬加鞭的傳到遼藩4郡36縣,整個遼藩都沸騰了,殿下打了勝仗,給百姓分錢,還有什麽比這更興奮的呢?整個中秋節的氣氛被推向了頂峰。(速度最快的是600加急,隻有大軍出征、主帥陣亡才能用,吳晉還沒有失去理智,用了400加急)
徐雲是八月十四收到楊競的那封秘信的,信上除了簡單說了平定奴真的事情以外,就是那幾句詩了,“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遠、千裏共嬋娟”
看了信件的徐雲身子一下子就軟了,嘴裏一直念叨著“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徐雲真是有些放不下自己這個小叔子了。長得帥氣,還大方,文治武功一流,體力還好,想到這,徐雲的身體竟然一顫,臉一下子就紅了,連忙喊身邊侍女說,“本宮要更衣”
就在徐雲放不下的時候,楊競這邊已經放進去了。由於明天是中秋,楊競想和青陽真人一起過,所以散了朝,就叫了李氏去小院。李氏現在已經四個月了,腹部明顯凸了起來。
楊競和李氏在小院裏待了兩個多時辰,李氏幫楊競穿衣服的時候,楊競閉著眼睛說,“這次曾泰從奴真那裏繳獲了不少山珍,明天讓李德全給你送些鹿茸、熊掌什麽的,你好好保養身體。對了,孤升了王顯為尚書了”
李氏聽到楊競這個時候提到自己的丈夫,臉一下就紅了,有些難為情的輕輕打了楊競一下。楊競笑著起身迴宮吃晚飯去了。現在楊競養成了一個習慣,隻要白天見了李氏,晚上肯定召見王珧。今天也不例外,吃了晚飯,楊競就讓李德全把王珧請了過來。
麵對王珧,楊競不再需要像麵對李氏那樣小心翼翼、生怕傷了孩子,直到月到三更,楊競終於雙眼無光的繳械投降。
“殿下,妾身好像發現一個了不得的事情?”王珧在楊競耳邊笑嗬嗬的說
“什麽?”楊競真是有點累了,眼皮都不想抬
“妾身在殿下身上好像聞到了妾身母親身上獨有的香料味道,妾身好奇,是妾身好還是妾身母親好?”王珧小聲的說
楊競的眼睛一下就睜開了,見王珧隻是笑,並沒有生氣,楊競也放下心來,“下迴一起,孤也好比較比較”
“殿下真是太壞了”王珧嬌嗔
而此時,距離襄平1600多裏的北平城,徐雲已經換了三迴衣服了。最後還是叫來那個陪她去襄平的心腹女官,“把這個盒子用特殊渠道送給遼王”
很多事情就是這樣,無非就是一層窗戶紙,其實在延禧宮,楊競和李氏第一次那天,王珧就看到了,她隻能假裝沒看到。在自己死亡、女兒送給突厥和自己與母親便宜楊競之間,選擇後者明顯更好。現在她自己捅破這層窗戶紙,王珧自己也明白,隻要遼藩存在一天,自己、自己女兒及父母一家,都是榮華富貴享用不盡了。
第二天就是中秋佳節了,楊競沒有在宮中過,而是微服帶著幾名護衛,和青陽一起登上了千華山的主峰仙人台。這仙人台距離襄平城81裏,山高300丈,峭石成峰直入雲表,峰頭似蛇背呈東北西南走向,峰頂西、南、北三麵都是溝壑深澗,隻有東麵一條路可到達山頂。山頂上有一巨大的石柱,呈四棱狀,高2丈米,直徑約8丈,正是仙家福地。
月夜,楊競和青陽相對端坐在石柱之下,仙人台高幾百丈,亮如銀盤的月亮仿佛就掛在頭頂,觸手可及;皎潔的月光照在兩人身上,給兩個人渡上了一層光暈。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楊競看著月色照亮的起伏山嵐,聽著山間密林中的鳥鳴獸叫,又想起自己朝不保夕的人生,沒由的發了一句感慨。
“殿下剛剛大勝,獲得三千裏江山,又為何發此感慨之言?”青陽問道
“你也知道,孤的出生,孤母妃是前朝小公主,孤的外公是前朝末帝,孤身具兩朝皇族血脈,這樣的人,豈不是朝不保夕?”
“殿下是說,皇帝及太子會對您不利?”
“準確的說,是朝中的軍功集團,他們靠推翻孤的外公上位,自然擔心孤的報複,這是所有矛盾的焦點”楊競歎了口氣說
“殿下文治武功,手中謀臣如雲、猛將如雨,自保是無虞的”青陽寬慰道
“如果有一天,孤是說如果,孤不得遠赴海外,你隨孤走嗎?”楊競看著青陽那張出塵又絕美的臉,問道
“殿下,貧道是個出家人”青陽此話一出,楊競就是臉色一暗,不過青陽又接著說道,“聽聞海外有仙山,還請殿有又朝一日帶貧道探求”
楊競聞言,大喜,“善”
此時微風漸起,仿佛從天邊吹來,楊競起身,走到懸崖邊,向西南方看去,目光仿佛穿越了幾百裏,穿過了鐵山縣,來到了大海之上。在所有人都沉浸在勝利的喜悅和節日的歡愉之時,楊競則想到了未來。
青陽輕站在楊競身邊,楊競迴頭看了青陽一樣,解下身上的披風,溫柔的給青陽係上。青陽則是主動的靠在了楊競的身上。
月照千山,情定青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