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競在撩撥小嫂子這方麵,簡直是出神入化,可以想象得到,徐雲在中秋節當天看到這封信的情景,弄不好都得放下燕王後的身份,跑來和楊競私奔。
想到徐雲那曼妙的身材和獨有的神采,楊競也有些失神,隨即自嘲的笑了笑,開始翻看自己曾泰報上來的繳獲清單來:繳獲黃金8000兩、白銀25萬兩,戰馬6000匹,皮草、藥材無算,獲得人口10.25萬。大概的數據就是這些,雖然說破船還有三分釘,但奴真就是個漁獵的部落,還比不上突厥部落呢,至少突厥部落還有牛羊。奴真部落總不能大規模養傻麅子吧。這繳獲的很多金銀,都還是融化金銀器皿所得呢。
隨手把清單放在一邊,楊競開始思考如何處置奴真占據的大片的土地來,其實奴真占據的鬆花江以東的土地真的很大,幾乎是現在遼藩4郡麵積的2倍,至少再劃分5個郡是沒有問題的,問題是沒有人口,偌大的地盤隻有十多萬人口,真正的地廣人稀。
而且奴真占領的地方,富饒是富饒了,但是缺少開發,到處都是茂密的山林,奴真經營了這麽久,也僅僅開辟了5個定居點,也就是所謂的縣城。這地方不需要駐軍,因為楊競知道,越過高高的興安山和小興安山,就是後世寒冷的西伯利亞高原,這個時代,西伯利亞高原人跡罕至,最強大的勢力,恐怕就是群居的西伯利亞狼和一隻隻的東北虎了。
“還是以那五個縣城為基礎,慢慢發展吧,以後有人口再慢慢遷移”楊競心裏打定了主意,決定把奴真所有的底盤都劃為官田,然後慢慢分配。
至於說布防,還是歸義軍一並負責,楊競準備劃給歸義軍1萬匹馬,把歸義軍全部升級為輕騎兵,這樣也方便在廣闊的鬆花江以東地域巡邏。楊競是不打算在擴軍了,遼東邊軍2.5萬、遼西邊軍2.5萬,遼北邊軍2萬,歸義軍1萬,兵部直轄的野戰部隊就這8萬就可以了,多了財政負擔就大了。
王府直轄的部隊,1萬神策軍步兵、1萬神策軍騎兵,5000羽林衛,還有5000水師,總計3萬,王府直轄的就這3萬部隊。
至於說1000禁軍,則算成王府內官的編製,楊競準備擴充到3000,因為禁軍還承擔著傳旨、儀仗等任務。
再加上地守備軍4000,楊競也準備慢慢擴充到1萬,這樣一來,遼藩的全部兵力就達到了12萬人。遼藩所有的人口,算上剛剛收攏了這十多萬奴真百姓,也堪堪達到130萬。遼藩的行政官員加上王府的內官也將近1萬了。
綜合算下來,130萬百姓供養13萬吃財政飯的人員,官民比例達到了1:10,這個比例不低了,這也就是楊競現在手握金礦,還有襄平商號、奉天銀行兩個生蛋的母雞,加之幾次對外戰爭掠奪了不少財富,不然真撐不住。而對奴真的戰爭勝利以後,楊競就準備苦練內功了,這樣才是長遠之計。
不知道怎麽的,楊競突然來了興致,想看看王府銀庫是什麽樣,於是喊來知春,讓他帶自己去王府銀庫看看。知春不敢怠慢,立即引楊競前往王府銀庫。
“殿下,王府存放金銀和古玩的庫房是在王府的西北角善存宮,善存宮共有3間,一大兩小;正殿修建在1米高的花崗岩基座上,長8丈,高2丈,麵闊五間,是用來存放古玩和其他珍寶的的。兩側配殿也是修建在1米高的花崗岩基座上,長五丈、高一丈半,是用來金銀的”知春一邊在前麵引路,一邊介紹道
當初擴建王府的時候,楊競就吩咐錢峰要重點修好存放金銀古玩的善存宮,錢峰自然不敢怠慢,精心設計建設了善存宮。其實善存宮主打一個結實,地基全部由花崗岩所鋪設,先向地下挖了兩米深,鋪設好花崗岩地基,在地麵以上,又鋪設了1米厚的純花崗岩基座,然後在上麵用磚石修建的宮殿,宮殿的牆壁也全部由青石所製作,門窗由精鐵製成。這玩意,你要不是用大炮轟,基本是很難破壞的。
楊競走進存放金子的庫房、善存宮左殿,就見整個大殿裏就隻有12個石製的台子,台子上擺放著一塊塊鑄好的金條,左側6個台子擺放的1兩重的金條,右側的6個台子擺放的是10兩重的金條,嗯,整個大殿就是這麽的樸實無華。楊競又到了存放古玩的右殿,右殿大小和左殿一樣,隻不過右殿裏麵都是石製條案,上麵擺放一件件古玩,上麵都用輕紗罩著。最後,楊競到了存放銀子的正殿,由於銀子太多,所以隻能存放在麵積更大的正殿。
“殿下,按照設計,左殿可存放黃金100萬兩,目前存在2萬兩;右殿可以存放古玩5000件,目前已存450件;正殿可存放銀元1000萬枚,目前存放120萬枚”知春不斷的介紹的。
楊競左右看了看,也就這樣了,一邊往外走一邊問,“善存宮的防衛怎麽安排的?”
“迴殿下,善存宮位於王城與王宮的交接的地方,由1個禁軍百戶100名禁軍,12個時辰把守,另外政保司還有12名吏員,內務司12名太監與禁軍共同把守,確保萬無一失”知春迴答道
這個保衛製度很完善,有提取財物的公文到,太監還核對令牌和公文,都對上了以後,報政保司吏員核準,禁軍開門,整個過程有三重保險。禁軍將領、領班太監、政保司掌事,就在善存宮宮門幾間倒座的小房間辦公。
在迴養心殿的路上,楊競又提醒知春,“你通知柳峻,和關內的貿易盡量用黃金結算,我們收貨款盡量收白銀”
“殿下,奴婢稍後就去傳旨,隻是..”知春斟酌的說,“奴婢愚鈍,不明白殿下這麽做的深意”
“這沒有什麽深意,孤問你,現在1兩金子可以兌換多少銀子?”楊競不以為意的說
“目前官方的兌換比例可以100兩”知春說道
“實際民間呢?”
“大概90多兩”
“這就對了,慢慢這個兌換比例還得下降,以孤的預測,估計會下降到1:50左右,所以盡可能把黃金花出去,換迴白銀.等什麽時候民間兌換比例達到1:50了,才恢複正常”楊競語出驚人的說
其實這很好理解,楊競的金礦產量不斷的提高,而以現在整個大梁的社會生產力,生產出來的社會財富,用不了幾年,楊競的金子就會把整個大梁買下來,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現在的金子的估價就會調低,當然這個過程很漫長,但是吃個匯率差也是好的。
楊競穿越前是文科生,不會工程技術,但是對經濟學可是明白啊,隻要懂了基本的經濟運行規律,遼藩的經濟就不能崩盤。
再說迴王顯,在曾泰撤離後,王顯更加大展身手了一番,先是下令,所有奴真的發型改成梁族人的模樣。奴真人的發型將四周頭發全部剃去,僅留頭頂中心的頭發,其形狀一如金錢,而中心部分的頭發,則被結辮下垂,形如鼠尾。王顯並沒有強製,而是下令,一條辮子可以換大米100斤。此令一下,大多數奴真人都用辮子換了糧食。
任何一個民族都不缺堅定的人,很多奴真人就是餓死也不用辮子換糧食。對王顯來說,這也簡單,王顯直接下令,搶劫頭發不算搶劫。這下可好了,很多留著辮子的奴真人,在街上走著走著,就被人一剪刀把頭發剪掉,然後辮子就被人拿跑,五條辮子就是500斤大米,相當於一塊銀元了。王顯這道命令下達半個月後,10多萬奴真人就沒有一個留辮子的了。
至於說服飾變化,更簡單了。楊競規定,兒童入學每個月補助大米30斤,女童補助50斤。王顯利用了這個規定,不著梁族服飾的家庭兒童不準入學,其實入學不入學的不重要,但是補助的大米重要啊,通過這個手段,又有一半多的奴真人換上了梁族服飾。這大米走的渠道還是教育基金。
最後王顯又拿出一個王炸,隻要會說梁族話的,達到一定的水準,就可以遷往遼東郡、遼西郡和襄平郡生活了,有專門的考試,就梁族話水平測試。王顯組織了奴真人中比較有文化的一幫人,給了他們一些錢,這幫人拚命的渲染遼東郡、遼西郡和襄平郡的繁華,簡直是人間仙境了。
“哎,你這個編的就過分了啊,什麽叫襄平郡的城牆壞了,在附近的地上挖個坑就能發現用油紙包好的牆磚?”王顯看著奴真中有文化的人編的瞎話,實在受不了了。
“安撫使大人,這麽說,才能吸引人去襄平啊”一個奴真的文化人說道,“咱還可以說襄平看病不要錢,總之編瞎話麽?不寒磣”
王顯憋了半天,來了一句,“賞這個人10塊銀元”。王顯有點明白臨行前,殿下和他說的“遠程養殖”的含義了。
其實奴真族中也不是沒有明白人,不斷宣傳著奴真文化好的一麵,王顯則組織人不斷對這些人進行人身攻擊,實在不行,暗殺了事。如果曾泰是用騎兵在身體上征服了奴真,王顯則是用金錢和文化在精神上消滅了奴真。
這些措施,總計花費也不過5萬銀元,還是王顯從奴真各大戶敲詐來的。而這些措施影響是深遠的,有些是立竿見影見效,有些是潛移默化的,但是王顯知道,奴真這個民族完了,再過幾年,就不會有奴真這個民族了。
想到徐雲那曼妙的身材和獨有的神采,楊競也有些失神,隨即自嘲的笑了笑,開始翻看自己曾泰報上來的繳獲清單來:繳獲黃金8000兩、白銀25萬兩,戰馬6000匹,皮草、藥材無算,獲得人口10.25萬。大概的數據就是這些,雖然說破船還有三分釘,但奴真就是個漁獵的部落,還比不上突厥部落呢,至少突厥部落還有牛羊。奴真部落總不能大規模養傻麅子吧。這繳獲的很多金銀,都還是融化金銀器皿所得呢。
隨手把清單放在一邊,楊競開始思考如何處置奴真占據的大片的土地來,其實奴真占據的鬆花江以東的土地真的很大,幾乎是現在遼藩4郡麵積的2倍,至少再劃分5個郡是沒有問題的,問題是沒有人口,偌大的地盤隻有十多萬人口,真正的地廣人稀。
而且奴真占領的地方,富饒是富饒了,但是缺少開發,到處都是茂密的山林,奴真經營了這麽久,也僅僅開辟了5個定居點,也就是所謂的縣城。這地方不需要駐軍,因為楊競知道,越過高高的興安山和小興安山,就是後世寒冷的西伯利亞高原,這個時代,西伯利亞高原人跡罕至,最強大的勢力,恐怕就是群居的西伯利亞狼和一隻隻的東北虎了。
“還是以那五個縣城為基礎,慢慢發展吧,以後有人口再慢慢遷移”楊競心裏打定了主意,決定把奴真所有的底盤都劃為官田,然後慢慢分配。
至於說布防,還是歸義軍一並負責,楊競準備劃給歸義軍1萬匹馬,把歸義軍全部升級為輕騎兵,這樣也方便在廣闊的鬆花江以東地域巡邏。楊競是不打算在擴軍了,遼東邊軍2.5萬、遼西邊軍2.5萬,遼北邊軍2萬,歸義軍1萬,兵部直轄的野戰部隊就這8萬就可以了,多了財政負擔就大了。
王府直轄的部隊,1萬神策軍步兵、1萬神策軍騎兵,5000羽林衛,還有5000水師,總計3萬,王府直轄的就這3萬部隊。
至於說1000禁軍,則算成王府內官的編製,楊競準備擴充到3000,因為禁軍還承擔著傳旨、儀仗等任務。
再加上地守備軍4000,楊競也準備慢慢擴充到1萬,這樣一來,遼藩的全部兵力就達到了12萬人。遼藩所有的人口,算上剛剛收攏了這十多萬奴真百姓,也堪堪達到130萬。遼藩的行政官員加上王府的內官也將近1萬了。
綜合算下來,130萬百姓供養13萬吃財政飯的人員,官民比例達到了1:10,這個比例不低了,這也就是楊競現在手握金礦,還有襄平商號、奉天銀行兩個生蛋的母雞,加之幾次對外戰爭掠奪了不少財富,不然真撐不住。而對奴真的戰爭勝利以後,楊競就準備苦練內功了,這樣才是長遠之計。
不知道怎麽的,楊競突然來了興致,想看看王府銀庫是什麽樣,於是喊來知春,讓他帶自己去王府銀庫看看。知春不敢怠慢,立即引楊競前往王府銀庫。
“殿下,王府存放金銀和古玩的庫房是在王府的西北角善存宮,善存宮共有3間,一大兩小;正殿修建在1米高的花崗岩基座上,長8丈,高2丈,麵闊五間,是用來存放古玩和其他珍寶的的。兩側配殿也是修建在1米高的花崗岩基座上,長五丈、高一丈半,是用來金銀的”知春一邊在前麵引路,一邊介紹道
當初擴建王府的時候,楊競就吩咐錢峰要重點修好存放金銀古玩的善存宮,錢峰自然不敢怠慢,精心設計建設了善存宮。其實善存宮主打一個結實,地基全部由花崗岩所鋪設,先向地下挖了兩米深,鋪設好花崗岩地基,在地麵以上,又鋪設了1米厚的純花崗岩基座,然後在上麵用磚石修建的宮殿,宮殿的牆壁也全部由青石所製作,門窗由精鐵製成。這玩意,你要不是用大炮轟,基本是很難破壞的。
楊競走進存放金子的庫房、善存宮左殿,就見整個大殿裏就隻有12個石製的台子,台子上擺放著一塊塊鑄好的金條,左側6個台子擺放的1兩重的金條,右側的6個台子擺放的是10兩重的金條,嗯,整個大殿就是這麽的樸實無華。楊競又到了存放古玩的右殿,右殿大小和左殿一樣,隻不過右殿裏麵都是石製條案,上麵擺放一件件古玩,上麵都用輕紗罩著。最後,楊競到了存放銀子的正殿,由於銀子太多,所以隻能存放在麵積更大的正殿。
“殿下,按照設計,左殿可存放黃金100萬兩,目前存在2萬兩;右殿可以存放古玩5000件,目前已存450件;正殿可存放銀元1000萬枚,目前存放120萬枚”知春不斷的介紹的。
楊競左右看了看,也就這樣了,一邊往外走一邊問,“善存宮的防衛怎麽安排的?”
“迴殿下,善存宮位於王城與王宮的交接的地方,由1個禁軍百戶100名禁軍,12個時辰把守,另外政保司還有12名吏員,內務司12名太監與禁軍共同把守,確保萬無一失”知春迴答道
這個保衛製度很完善,有提取財物的公文到,太監還核對令牌和公文,都對上了以後,報政保司吏員核準,禁軍開門,整個過程有三重保險。禁軍將領、領班太監、政保司掌事,就在善存宮宮門幾間倒座的小房間辦公。
在迴養心殿的路上,楊競又提醒知春,“你通知柳峻,和關內的貿易盡量用黃金結算,我們收貨款盡量收白銀”
“殿下,奴婢稍後就去傳旨,隻是..”知春斟酌的說,“奴婢愚鈍,不明白殿下這麽做的深意”
“這沒有什麽深意,孤問你,現在1兩金子可以兌換多少銀子?”楊競不以為意的說
“目前官方的兌換比例可以100兩”知春說道
“實際民間呢?”
“大概90多兩”
“這就對了,慢慢這個兌換比例還得下降,以孤的預測,估計會下降到1:50左右,所以盡可能把黃金花出去,換迴白銀.等什麽時候民間兌換比例達到1:50了,才恢複正常”楊競語出驚人的說
其實這很好理解,楊競的金礦產量不斷的提高,而以現在整個大梁的社會生產力,生產出來的社會財富,用不了幾年,楊競的金子就會把整個大梁買下來,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現在的金子的估價就會調低,當然這個過程很漫長,但是吃個匯率差也是好的。
楊競穿越前是文科生,不會工程技術,但是對經濟學可是明白啊,隻要懂了基本的經濟運行規律,遼藩的經濟就不能崩盤。
再說迴王顯,在曾泰撤離後,王顯更加大展身手了一番,先是下令,所有奴真的發型改成梁族人的模樣。奴真人的發型將四周頭發全部剃去,僅留頭頂中心的頭發,其形狀一如金錢,而中心部分的頭發,則被結辮下垂,形如鼠尾。王顯並沒有強製,而是下令,一條辮子可以換大米100斤。此令一下,大多數奴真人都用辮子換了糧食。
任何一個民族都不缺堅定的人,很多奴真人就是餓死也不用辮子換糧食。對王顯來說,這也簡單,王顯直接下令,搶劫頭發不算搶劫。這下可好了,很多留著辮子的奴真人,在街上走著走著,就被人一剪刀把頭發剪掉,然後辮子就被人拿跑,五條辮子就是500斤大米,相當於一塊銀元了。王顯這道命令下達半個月後,10多萬奴真人就沒有一個留辮子的了。
至於說服飾變化,更簡單了。楊競規定,兒童入學每個月補助大米30斤,女童補助50斤。王顯利用了這個規定,不著梁族服飾的家庭兒童不準入學,其實入學不入學的不重要,但是補助的大米重要啊,通過這個手段,又有一半多的奴真人換上了梁族服飾。這大米走的渠道還是教育基金。
最後王顯又拿出一個王炸,隻要會說梁族話的,達到一定的水準,就可以遷往遼東郡、遼西郡和襄平郡生活了,有專門的考試,就梁族話水平測試。王顯組織了奴真人中比較有文化的一幫人,給了他們一些錢,這幫人拚命的渲染遼東郡、遼西郡和襄平郡的繁華,簡直是人間仙境了。
“哎,你這個編的就過分了啊,什麽叫襄平郡的城牆壞了,在附近的地上挖個坑就能發現用油紙包好的牆磚?”王顯看著奴真中有文化的人編的瞎話,實在受不了了。
“安撫使大人,這麽說,才能吸引人去襄平啊”一個奴真的文化人說道,“咱還可以說襄平看病不要錢,總之編瞎話麽?不寒磣”
王顯憋了半天,來了一句,“賞這個人10塊銀元”。王顯有點明白臨行前,殿下和他說的“遠程養殖”的含義了。
其實奴真族中也不是沒有明白人,不斷宣傳著奴真文化好的一麵,王顯則組織人不斷對這些人進行人身攻擊,實在不行,暗殺了事。如果曾泰是用騎兵在身體上征服了奴真,王顯則是用金錢和文化在精神上消滅了奴真。
這些措施,總計花費也不過5萬銀元,還是王顯從奴真各大戶敲詐來的。而這些措施影響是深遠的,有些是立竿見影見效,有些是潛移默化的,但是王顯知道,奴真這個民族完了,再過幾年,就不會有奴真這個民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