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式上的程序走完以後,楊競帶著眾位高級官員來宣武殿的兵部大廳,開始召開新一年的工作會議。
按照楊競的安排,吏部、吏部、戶部在崇文殿辦公;兵部、刑部、工部在宣武殿辦公;翰林院在東閣辦公,樞密院在西閣辦公;而承運殿的東偏殿是通政司的辦公地點,西偏殿就是楊競的寢殿了。軍情司和政保司的辦公地點不明,情報機關嘛。
兵部大廳中間是一個巨大的沙盤,上麵有整個襄平郡的山川地理,是楊競按著記憶畫的圖紙,工匠製作的。楊競讓人在沙盤周邊擺了兩排凳子,就當做是會議室了。
楊競居中而坐,眾多官員坐在沙盤的兩側。
“新的一年了,說說咱們遼國的家底,再議一議今年的工作”。楊競此時收斂起笑容,並沒有看眾人,隻是定定的看著沙盤說道。
“鼎誠,你是戶部尚書,你先說說吧”這個時候,吳晉開口了。張元雖然是名義上的從一品,他兒子張湖也任命成了遼西郡的太守,但在這樣的決策會議上,張元從來不發言。
“大王,去年國庫共收稅銀41萬兩,其中鹽稅35萬,商稅6萬兩。田賦共收糧食7200萬斤,加之抄沒犯官罪員的財產100萬兩,去年的國庫總收入白銀141萬兩,糧食7200萬斤”趙石首先說了一下國庫的正常收入。
“其次是對奴真和高句麗的戰爭,對奴真的戰鬥繳獲實物不多,更多的是獲得了千裏之地,也就是現在的鬆江郡;對高句麗的戰爭,折算下來,繳獲白銀95.5萬兩白銀、糧食2500萬斤和價值230萬兩的23萬官田,官田繳獲3成的7萬畝歸王府,剩餘16萬畝,價值160萬兩”對奴真的戰爭真沒繳獲多少金銀,單純的是擴大地盤了。對高句麗的戰爭繳獲是真的多。
“再說說去年的大項支出。戰爭支出是主要的支出事項了,對奴真的戰爭基本靠繳獲維持,就不說了。對高句麗的戰爭,共耗銀196.36萬兩,耗糧800萬斤。教育支出,對入學兒童4個月的補貼,共補貼糧食210斤,支付教師40萬斤,共計250萬斤。移民高句麗族百姓6萬人,每人補貼300斤糧食,共計1800萬斤。大王新年賞賜遼藩所有百姓30斤糧食,共計3000萬斤(但大王給了等價的補貼),行政運行費用白銀5萬兩。”
“收入和支出相抵,結餘白銀40.14萬兩,糧食3850萬斤。官田76萬畝,這就是襄平國庫全部的家當了”趙石真是牛逼,一口氣把所有的數據全部說完。
“嗯,新繳獲的分給王府的7萬畝官田,孤就不要了。這7萬畝的官田,用作遼國的教育基金,用來支付兒童上學補貼和教師工資,男童每月30斤、女童每月50斤,教師每月500斤,就按照這個比例給”聽完趙石的匯報,楊競直接把自己的份額當成教育經費了。
“殿下,7萬畝的土地,價值白銀70萬兩,每年可收田稅1120萬斤,這是不是有點太多了?去年的4個月的教育總投入也就是250萬斤,折成全年750萬斤就夠了”趙石勸道
“兒童入學會逐年增加,新修校舍都需要錢,糧食一時用不完,你們就賣了折銀存起來,這7萬畝官田,戶部要有專門的賬戶,禮部教育司也要有專門的賬戶”楊競不容分說的定了調子
禮部尚書張元和戶部尚書趙石紛紛答應下來。
按照楊競的設計,六部,每個部下設4個司,司的主官為主事,正五品,副職為郎中,從五品。司下設4個處,處的主官是員外郎,正六品。
禮部就下設教育司、宣傳司、僧道司和外交司。
吏部下設清吏司、驗封司、稽勳司和考功司。
兵部下設軍法司、職方司、武選司、庫部司。
工部下設營繕司、虞衡司、都水司、屯田司
刑部下設刑法司、都官司、牢獄司、司門司
戶部下設廣積司(國庫)、稅務司、民政司和鹽鐵司,另設遼東、遼西、襄平、鬆江4個清吏司。
“國庫保留76萬畝官田有些多了,發賣26萬畝,保留50萬畝即可,這樣可以減少一半以上的管理費用。這26萬畝全部由襄平郡的官田發賣,這事,杜太守牽頭,戶部廣積司和遼東清吏司配合”
楊競對國庫的資金構成作了分配。在楊競看來,國庫保留50萬畝官田留作應急就可以了,留的越多,管理成本就越大。
“臣定會在三個月之內將26萬畝官田全部售出,按期歸繳國庫白銀260萬兩”新任的襄平郡太守杜宇說道。這杜宇原來是本溪縣的縣令,後來楊競到襄平,他是第一個帶頭歸附,楊競升他做了刑廳郎中。在清理大戶隱匿土地和鹽商走私鹽的案子裏出了大力,這次楊競投桃報李,又升他做了襄平郡太守。
“殿下,如杜府台能如期發售26萬畝官田的話,那麽國庫的存銀就是300.14萬兩,糧食3850萬斤。官田50萬畝”趙石補充了一句。
“好,說說軍隊”楊競見家底盤算完了,就提到了軍隊。
“迴殿下,目前樞密院直轄的部隊有4支,遼東邊軍2.5萬人、遼西邊軍2.5萬人,水師5000人,歸義軍2萬人,共計7.5萬人”曾泰首先說道
“遼東邊軍下轄3個步兵旅、一個騎兵旅和一個炮兵旅,總兵府駐紮在安東縣;遼西邊軍下轄3個步兵旅、一個騎兵旅和一個炮兵旅,總兵府駐紮在錦州縣;歸義軍下轄3個步兵旅、一個騎兵旅,總兵府駐紮在扶餘縣;水師下轄戰艦20艘,駐地鐵山縣”
“軍費方麵,遼東邊軍2.5萬人一年的軍餉為36萬兩,消耗軍糧900萬斤;遼西邊軍2.5萬人一年的軍餉為36萬兩,消耗軍糧900萬斤;歸義軍2萬人28.8萬兩,消耗軍糧720萬斤,水師消耗軍餉7.2萬兩,軍糧180萬斤。4支部隊每年合計需軍餉白銀108萬兩,消耗軍糧2700萬斤”
由於神策軍、羽林衛和新組建的驍騎衛都是楊競親兵,所以費用由王府承擔,故曾泰沒有計算在內。
“兵部、戶部和樞密院要及時發餉,保證軍糧質量,這軍隊是我們最大的依仗”這花費楊競早就知道,所以也沒有什麽。
“長平,說說官員的情況”國庫和軍隊的事情說完了,就該到官員了。
“截止去年底,遼藩4郡共有人口104萬,其中梁族人98萬,高句麗族6萬”吳晉沒有先說官員數據,先說的人口數,“遼藩共計有從一品官員1人;正二品4人、從二品2人、從三品4人,正四品4人、從四品8人、正五品30人,從五品35人,正六品85人,正七品96人,正八品305人,正九品1500人,合計2004人,官員俸祿每年總計4萬兩”
楊競心裏算了一下,遼藩104萬人,才2000的官員,官民比達到了1:520,這個數據楊競是什麽滿意。
“長平,省考招錄的300名進士觀政半年已經結束,很多都參與了對高句麗的一線戰爭,吏部要做好考核和分配工作。把他們分配到各部院、各郡、各縣去”楊競吩咐到
省考錄取的300名進士楊競十分的滿意,這300人很多直接去了與高句麗戰鬥的前線,有的負責後勤、有的負責宣傳,甚至有幾個有天分的還搞起了情報刺探,既然半年的觀政期已經滿了,就別浪費人才了,趕緊授官。
“殿下,授官名單臣已經擬好了,您過目即可下發”吳晉笑著說,隨即拿出了一個折子
“好”楊競接過李德全遞過來的折子,隨手放在了一邊。
“各位,新的一年開始了,各部門、各地區抓緊編製本年度預算,上報戶部審批。遼東郡要做好新歸附百姓的安撫工作和高句麗族百姓的遷徙工作;鬆江郡做好新成立的6個縣的建設工作和高句麗族移民的接受工作;遼西郡要配合稅務司做好關稅征繳工作;襄平郡要做好26萬畝官田發售工作”楊競直接把4個郡今年的主要工作安排好了。
“樞密院要抓緊訓練,特別是抓緊水師的訓練,近半邊沒有作戰任務”
“工部要做好新設立6縣的建設指導工作。刑部配合,膽敢有反抗的,從嚴處置”
楊競把各部門和各地區的工作任務都安排完了,隨即散會。各郡的太守會在襄平城呆到初五,才會返迴各自的郡城。這幾天就是各郡編製預算的幾天。
眾官員都散去後,楊競把吳晉和餘成留了下來,“敬中啊,你的擔子比較重,孤再叮囑你幾句。你在遼東軍一是要配合好戶部,把高句麗族百姓移民走;二是要徹底讓梁族百姓歸心”
“請大王放心,臣一定辦好”餘成堅定的說
“好。孤信任你。還有一件小事,孤把秀岩縣的藥山賞給了青陽真人,你留心點,把那裏照顧好”
“大王放心就是”
按照楊競的安排,吏部、吏部、戶部在崇文殿辦公;兵部、刑部、工部在宣武殿辦公;翰林院在東閣辦公,樞密院在西閣辦公;而承運殿的東偏殿是通政司的辦公地點,西偏殿就是楊競的寢殿了。軍情司和政保司的辦公地點不明,情報機關嘛。
兵部大廳中間是一個巨大的沙盤,上麵有整個襄平郡的山川地理,是楊競按著記憶畫的圖紙,工匠製作的。楊競讓人在沙盤周邊擺了兩排凳子,就當做是會議室了。
楊競居中而坐,眾多官員坐在沙盤的兩側。
“新的一年了,說說咱們遼國的家底,再議一議今年的工作”。楊競此時收斂起笑容,並沒有看眾人,隻是定定的看著沙盤說道。
“鼎誠,你是戶部尚書,你先說說吧”這個時候,吳晉開口了。張元雖然是名義上的從一品,他兒子張湖也任命成了遼西郡的太守,但在這樣的決策會議上,張元從來不發言。
“大王,去年國庫共收稅銀41萬兩,其中鹽稅35萬,商稅6萬兩。田賦共收糧食7200萬斤,加之抄沒犯官罪員的財產100萬兩,去年的國庫總收入白銀141萬兩,糧食7200萬斤”趙石首先說了一下國庫的正常收入。
“其次是對奴真和高句麗的戰爭,對奴真的戰鬥繳獲實物不多,更多的是獲得了千裏之地,也就是現在的鬆江郡;對高句麗的戰爭,折算下來,繳獲白銀95.5萬兩白銀、糧食2500萬斤和價值230萬兩的23萬官田,官田繳獲3成的7萬畝歸王府,剩餘16萬畝,價值160萬兩”對奴真的戰爭真沒繳獲多少金銀,單純的是擴大地盤了。對高句麗的戰爭繳獲是真的多。
“再說說去年的大項支出。戰爭支出是主要的支出事項了,對奴真的戰爭基本靠繳獲維持,就不說了。對高句麗的戰爭,共耗銀196.36萬兩,耗糧800萬斤。教育支出,對入學兒童4個月的補貼,共補貼糧食210斤,支付教師40萬斤,共計250萬斤。移民高句麗族百姓6萬人,每人補貼300斤糧食,共計1800萬斤。大王新年賞賜遼藩所有百姓30斤糧食,共計3000萬斤(但大王給了等價的補貼),行政運行費用白銀5萬兩。”
“收入和支出相抵,結餘白銀40.14萬兩,糧食3850萬斤。官田76萬畝,這就是襄平國庫全部的家當了”趙石真是牛逼,一口氣把所有的數據全部說完。
“嗯,新繳獲的分給王府的7萬畝官田,孤就不要了。這7萬畝的官田,用作遼國的教育基金,用來支付兒童上學補貼和教師工資,男童每月30斤、女童每月50斤,教師每月500斤,就按照這個比例給”聽完趙石的匯報,楊競直接把自己的份額當成教育經費了。
“殿下,7萬畝的土地,價值白銀70萬兩,每年可收田稅1120萬斤,這是不是有點太多了?去年的4個月的教育總投入也就是250萬斤,折成全年750萬斤就夠了”趙石勸道
“兒童入學會逐年增加,新修校舍都需要錢,糧食一時用不完,你們就賣了折銀存起來,這7萬畝官田,戶部要有專門的賬戶,禮部教育司也要有專門的賬戶”楊競不容分說的定了調子
禮部尚書張元和戶部尚書趙石紛紛答應下來。
按照楊競的設計,六部,每個部下設4個司,司的主官為主事,正五品,副職為郎中,從五品。司下設4個處,處的主官是員外郎,正六品。
禮部就下設教育司、宣傳司、僧道司和外交司。
吏部下設清吏司、驗封司、稽勳司和考功司。
兵部下設軍法司、職方司、武選司、庫部司。
工部下設營繕司、虞衡司、都水司、屯田司
刑部下設刑法司、都官司、牢獄司、司門司
戶部下設廣積司(國庫)、稅務司、民政司和鹽鐵司,另設遼東、遼西、襄平、鬆江4個清吏司。
“國庫保留76萬畝官田有些多了,發賣26萬畝,保留50萬畝即可,這樣可以減少一半以上的管理費用。這26萬畝全部由襄平郡的官田發賣,這事,杜太守牽頭,戶部廣積司和遼東清吏司配合”
楊競對國庫的資金構成作了分配。在楊競看來,國庫保留50萬畝官田留作應急就可以了,留的越多,管理成本就越大。
“臣定會在三個月之內將26萬畝官田全部售出,按期歸繳國庫白銀260萬兩”新任的襄平郡太守杜宇說道。這杜宇原來是本溪縣的縣令,後來楊競到襄平,他是第一個帶頭歸附,楊競升他做了刑廳郎中。在清理大戶隱匿土地和鹽商走私鹽的案子裏出了大力,這次楊競投桃報李,又升他做了襄平郡太守。
“殿下,如杜府台能如期發售26萬畝官田的話,那麽國庫的存銀就是300.14萬兩,糧食3850萬斤。官田50萬畝”趙石補充了一句。
“好,說說軍隊”楊競見家底盤算完了,就提到了軍隊。
“迴殿下,目前樞密院直轄的部隊有4支,遼東邊軍2.5萬人、遼西邊軍2.5萬人,水師5000人,歸義軍2萬人,共計7.5萬人”曾泰首先說道
“遼東邊軍下轄3個步兵旅、一個騎兵旅和一個炮兵旅,總兵府駐紮在安東縣;遼西邊軍下轄3個步兵旅、一個騎兵旅和一個炮兵旅,總兵府駐紮在錦州縣;歸義軍下轄3個步兵旅、一個騎兵旅,總兵府駐紮在扶餘縣;水師下轄戰艦20艘,駐地鐵山縣”
“軍費方麵,遼東邊軍2.5萬人一年的軍餉為36萬兩,消耗軍糧900萬斤;遼西邊軍2.5萬人一年的軍餉為36萬兩,消耗軍糧900萬斤;歸義軍2萬人28.8萬兩,消耗軍糧720萬斤,水師消耗軍餉7.2萬兩,軍糧180萬斤。4支部隊每年合計需軍餉白銀108萬兩,消耗軍糧2700萬斤”
由於神策軍、羽林衛和新組建的驍騎衛都是楊競親兵,所以費用由王府承擔,故曾泰沒有計算在內。
“兵部、戶部和樞密院要及時發餉,保證軍糧質量,這軍隊是我們最大的依仗”這花費楊競早就知道,所以也沒有什麽。
“長平,說說官員的情況”國庫和軍隊的事情說完了,就該到官員了。
“截止去年底,遼藩4郡共有人口104萬,其中梁族人98萬,高句麗族6萬”吳晉沒有先說官員數據,先說的人口數,“遼藩共計有從一品官員1人;正二品4人、從二品2人、從三品4人,正四品4人、從四品8人、正五品30人,從五品35人,正六品85人,正七品96人,正八品305人,正九品1500人,合計2004人,官員俸祿每年總計4萬兩”
楊競心裏算了一下,遼藩104萬人,才2000的官員,官民比達到了1:520,這個數據楊競是什麽滿意。
“長平,省考招錄的300名進士觀政半年已經結束,很多都參與了對高句麗的一線戰爭,吏部要做好考核和分配工作。把他們分配到各部院、各郡、各縣去”楊競吩咐到
省考錄取的300名進士楊競十分的滿意,這300人很多直接去了與高句麗戰鬥的前線,有的負責後勤、有的負責宣傳,甚至有幾個有天分的還搞起了情報刺探,既然半年的觀政期已經滿了,就別浪費人才了,趕緊授官。
“殿下,授官名單臣已經擬好了,您過目即可下發”吳晉笑著說,隨即拿出了一個折子
“好”楊競接過李德全遞過來的折子,隨手放在了一邊。
“各位,新的一年開始了,各部門、各地區抓緊編製本年度預算,上報戶部審批。遼東郡要做好新歸附百姓的安撫工作和高句麗族百姓的遷徙工作;鬆江郡做好新成立的6個縣的建設工作和高句麗族移民的接受工作;遼西郡要配合稅務司做好關稅征繳工作;襄平郡要做好26萬畝官田發售工作”楊競直接把4個郡今年的主要工作安排好了。
“樞密院要抓緊訓練,特別是抓緊水師的訓練,近半邊沒有作戰任務”
“工部要做好新設立6縣的建設指導工作。刑部配合,膽敢有反抗的,從嚴處置”
楊競把各部門和各地區的工作任務都安排完了,隨即散會。各郡的太守會在襄平城呆到初五,才會返迴各自的郡城。這幾天就是各郡編製預算的幾天。
眾官員都散去後,楊競把吳晉和餘成留了下來,“敬中啊,你的擔子比較重,孤再叮囑你幾句。你在遼東軍一是要配合好戶部,把高句麗族百姓移民走;二是要徹底讓梁族百姓歸心”
“請大王放心,臣一定辦好”餘成堅定的說
“好。孤信任你。還有一件小事,孤把秀岩縣的藥山賞給了青陽真人,你留心點,把那裏照顧好”
“大王放心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