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第二天就是除夕了,整個襄平城都變得喜氣洋洋起來,不止襄平城,整個遼藩都是喜氣洋洋的,今年楊競免了遼藩的人頭稅,田稅也降低到整個收入的4成,以一家3口耕種5畝田為例,一年的總收成是2000斤,剿800斤的稅,剩下的1200斤幾乎夠全家人填飽肚子。加之楊競推行兒童上學免費且給補貼的事情,一個上學兒童每個月還能給家裏帶迴來30斤糧食,女孩是50斤,這樣一來,家裏甚至還能剩下米。
楊競得勝迴來又給遼藩百姓每人賞賜了30斤大米,所以今年過年,整個襄平、整個遼藩都是喜氣洋洋的,百姓眼裏有了光,很多家庭甚至舍得買1斤肉,來慰藉一年以來一家的老小。
很多老人在吃上肉的時候,都流下了眼淚,這麽多年了,什麽時候可以吃上飽飯啊?過年的時候別說肉了,有粥喝就不錯了。遼王殿下來了以後,平常也能吃上幹飯了,過年還能吃頓肉,楊競的威望在整個遼藩達到了頂峰。
楊競也在王宮中過年,不過他在這個世上沒什麽親人,也不對,至少梁帝是他的父皇,還還有8個哥哥,一些妹妹。但是他在襄平真的沒有什麽親人,他甚至連後宮都沒有。
楊競叫來李德全、秋華和知春,他們4個人一起過年。
桌子上放了一個銅火鍋,周圍擺著切好的羊肉,伴著襄平城中零星傳來的一點鞭炮聲,年味一下就上來了。
“你們也坐,咱們一起過年”楊競笑著說
“奴婢們不敢”
“你們都是侍奉孤多年,更是隨著孤從長安逃出來了,名為主仆、實為親人,都坐吧”楊競笑著說。楊競的話讓李德全三人激動的渾身顫抖,在楊競的堅持下,陪著楊競吃了一頓年夜飯。
“李德全,孤讓你準備的小紅包準備了嗎?”吃完飯,楊競一邊插著手,一邊問李德全。
“迴殿下,準備了。都是紅布小包,裏麵有1兩銀子。奴婢準備了100個”李德全笑著說。
“走,秋華隨孤出宮,咱們去看看城門站崗的神策軍士兵”楊競讓人拿過李德全準備的小紅包,往外走到。
大年夜的襄平城是很冷的,街道上有一些孩童在放著鞭炮,街道兩旁的店鋪也都掛上了紅燈籠,看著特別的喜慶。楊競騎馬走在街道上,感覺特別的心靜。去年的這個時候,自己還如喪家之犬,惶惶不可終日。今年終於可以過個安穩年了。
很快,楊競走到了襄平城的西門肅清門,守城的士兵見有一隊人前來,急忙喝問,待楊競表明身份後,都來拜見楊競。
“兄弟們辛苦了”楊競讓士兵們免禮,“過年了,孤來看看兄弟們,兄弟們過年好啊”
“大王新年好,千歲!”這個時代的士兵哪裏見過這個啊,當即感動的不行。平時連低級軍官都對士兵非打即罵,更別說高級將領了。當然了,在楊競的部隊裏,將領是不會隨意打罵戰士的,這是楊競定下的規矩。
“來來來,發紅包了”楊競讓人把紅包一一分給眾位士兵,隨即上了城牆,城牆上警戒的士兵也一一見禮。
“兄弟們一班崗多少時間啊?”楊競和煦的問著
“迴殿下,一個時辰”守城的士兵立即單膝跪下行禮,說道。
楊競一把扶起這個士兵,順手接過守城士兵手裏的長槍,“這班崗孤替你站了,你下去吃飯”
“這個...”士兵傻了,不知道該怎麽辦,看向守城的千戶,也是這個城門官銜最高的武將。守城的千戶叫宋升,也是神策軍的老人了。
這宋升十分的機靈,沒有看那個士兵,而是接過另一位士兵手中的長槍,“你也下去吃飯”,然後站在楊競身旁,和楊競一起站崗。
楊競滿意的看了宋升一眼,這小子是個人才,有眼力見。
一旁的秋華見狀,示意手下迴城中,向朝中的幾位大佬送信,沒一會,吳晉等人就趕到了。
“臣等拜見大王”吳晉、曾泰、錢峰和趙石,還有王世安一起向楊競行禮。
“哈哈,長平你們也來了啊,大過年的,不在家裏好好過年,讓城牆上來幹嘛?”
“大王親自執矛宿衛,臣等慚愧”吳晉帶頭說道
“這有什麽?孤是遼地的王,保護遼地所有的百姓不是孤的責任嗎?正所謂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楊競無所謂的說。過節的時候,軍官替士兵們站崗,這是後世那支英雄的軍隊的傳統。楊競無法學習那支軍隊的靈魂,但是學習那支部隊的一些優良作風還是可以的。僅僅是學習那些優良作風,就讓楊競部隊戰鬥力提升了一大截。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曾泰反複低聲重複這句話,“大王有天子之像啊”
“老曾,你可省省吧,大王都說了,咱們的策略是苟在襄平,別扯淡”敢這麽和曾泰說話的,就隻有吳晉了。
“既然你們都來了,都去,去崇文殿和宣武殿替文官們值一個時辰的班”楊競笑著就把這幾個重臣抓了壯丁,按照楊競定的規矩,各個部門一年365天、12個時辰都得有人值班。
“還有你老王,你去城外的神策軍騎兵旅營地去站崗”楊競把神策軍總兵王世安也安排了去處。
“末將領命”王世安行禮後,就準備出城了。走的時候,王世安給了秋華一個感激的眼色。按理說,秋華通知吳晉、曾泰、錢峰和趙石這幾個內定的內閣大臣是沒什麽的,但是沒有必要通知王世安。這是秋華念舊,通知了王世安。
楊競果然在城牆上站了一個時辰,然後迴到了王宮的偏殿,自己的寢殿,這時已經是半夜了,再過半個時辰,就是新年了啊。
“殿下,吹了一夜的冷風,您燙燙腳就休息吧,明天還得大朝呢”秋華把楊競的腳擦幹淨,放進被子裏,旁邊的小宮女趕緊把洗腳盆端走。
“好”
秋華見狀,也是把蠟燭挑暗,周圍的小宮女慢慢的放下圍帳,退出殿去。秋華則是在楊競床下鋪好被子,今晚輪到她值夜。
“上來”
秋華一愣,以為楊競又是像以前一樣,需要抱著睡呢,隨即脫去外衣,上了榻上。沒想到這次楊競並沒有在她懷抱裏睡去,而是直接翻身上來。
沒多久,就傳來秋華“啊”的一聲。
翌日早朝,楊競正在換親王的龍袍,大年初一的大朝,必須正式。
“你別忙活我了,讓知春來。今天大朝,你也得參加”楊競對服侍自己更衣的秋華說。“還有,那帶血的床單別扔”
“奴婢遵旨”秋華聲音小的厲害,轉身離開。殿裏侍候的宮女太監,包括李德全,像聾了一樣,仿佛什麽都沒聽見。
承運殿 楊競一身金黃色五爪親王龍袍、頭戴九冕流,端坐在寶座上,當真是有股君臨天下的氣度。
“臣等恭賀大王新春,千歲千歲千千歲”吳晉帶頭,帶領遼藩所有的文武官員向楊競行二拜六叩的大禮。向皇帝行大禮是三拜九叩,向親王行禮是二拜六叩。
“眾卿免禮”
“臣等謝大王”
帶群臣按班列重新站好好,李德全開始宣旨了:
“大王憲令,古來聖王治世,有賴百官。今遼藩土地千裏、人口百萬,孤上承天意、下慮黎民,決定升遼藩為遼國,全境劃為4郡,設置六部,選用百官,以牧萬民”
“大王聖明”
“遼王憲令:任命千山書院祭酒張元為翰林院掌院學士、禮部尚書,從一品”
“任左參政吳晉為吏部尚書兼兵部尚書,正二品”
“任右參政曾泰為樞密院樞密使,正二品”
“任參政錢峰為工部尚書兼刑部尚書,正二品,免去錢峰襄平郡太守之職”
“任參政趙石為戶部尚書,正二品,兼任通政司通政使”
“任命蘇烈為遼東邊軍總兵,掛從二品樞密院副使銜”
“任命王世安為神策軍總兵,掛從二品樞密院副使銜”
“任命曾毅為遼西邊軍總兵,從三品”
“任命常何為歸義軍總兵,從三品”
“任命餘成為鐵山郡太守,正四品,免去其宣傳司主事之職”
“任命杜宇為鬆江郡太守,正四品,免去其刑廳郎中之職”
“任命張湖為遼西郡太守,正四品,免去其吏廳郎中之職”
“任命杜宇為魏江郡太守,正四品,免去其戶廳郎中之職”
“任命江水掛刑部右侍郎銜,從三品,依舊任軍情司主事”
“任命秋華掛通政司右通政銜,從三品,依舊任政保司主事”
“其餘各級官佐,皆官升1級,由吏部下文”
“臣等謝大王”
遼藩最大的事情終於塵埃落地了,級別最好的還是投靠過來的張元,掛了從一品銜,人家投靠過來的時候就是從一品,不能給人家降級了,張元的兒子張湖,也被楊競任命成了錦州郡的太守。吳晉是實質上的文官第一人,身兼吏部和兵部兩部尚書,曾泰則是主管樞密院,錢峰主管建設和刑獄,趙石負責戶部,同時負責通政司。通政司通政使為正三品的官職,楊競一時沒有合適的人選,就讓趙石先擔任著。
至於蘇烈和王世安,給個從三品的總兵也有點小,楊競直接讓他們掛了從二品的樞密院副使銜。
至於軍情司,作為楊競手下最重要的情報機構,楊競還不準備換人,軍情司的建製隻有五品,沒辦法,楊競為了獎賞江水,讓他掛了刑部的右侍郎銜,升到從三品。
秋華也一樣,政保司也是正五品的建製,秋華還是女人,楊競不好讓她進六部,就讓她掛了通政司的右通政,這個職務要不也是向楊競傳遞文書信息啥的,相當於辦公室副主任,和秋華的工作有一定的相似性。秋華的級別也升到了從三品。
第二天就是除夕了,整個襄平城都變得喜氣洋洋起來,不止襄平城,整個遼藩都是喜氣洋洋的,今年楊競免了遼藩的人頭稅,田稅也降低到整個收入的4成,以一家3口耕種5畝田為例,一年的總收成是2000斤,剿800斤的稅,剩下的1200斤幾乎夠全家人填飽肚子。加之楊競推行兒童上學免費且給補貼的事情,一個上學兒童每個月還能給家裏帶迴來30斤糧食,女孩是50斤,這樣一來,家裏甚至還能剩下米。
楊競得勝迴來又給遼藩百姓每人賞賜了30斤大米,所以今年過年,整個襄平、整個遼藩都是喜氣洋洋的,百姓眼裏有了光,很多家庭甚至舍得買1斤肉,來慰藉一年以來一家的老小。
很多老人在吃上肉的時候,都流下了眼淚,這麽多年了,什麽時候可以吃上飽飯啊?過年的時候別說肉了,有粥喝就不錯了。遼王殿下來了以後,平常也能吃上幹飯了,過年還能吃頓肉,楊競的威望在整個遼藩達到了頂峰。
楊競也在王宮中過年,不過他在這個世上沒什麽親人,也不對,至少梁帝是他的父皇,還還有8個哥哥,一些妹妹。但是他在襄平真的沒有什麽親人,他甚至連後宮都沒有。
楊競叫來李德全、秋華和知春,他們4個人一起過年。
桌子上放了一個銅火鍋,周圍擺著切好的羊肉,伴著襄平城中零星傳來的一點鞭炮聲,年味一下就上來了。
“你們也坐,咱們一起過年”楊競笑著說
“奴婢們不敢”
“你們都是侍奉孤多年,更是隨著孤從長安逃出來了,名為主仆、實為親人,都坐吧”楊競笑著說。楊競的話讓李德全三人激動的渾身顫抖,在楊競的堅持下,陪著楊競吃了一頓年夜飯。
“李德全,孤讓你準備的小紅包準備了嗎?”吃完飯,楊競一邊插著手,一邊問李德全。
“迴殿下,準備了。都是紅布小包,裏麵有1兩銀子。奴婢準備了100個”李德全笑著說。
“走,秋華隨孤出宮,咱們去看看城門站崗的神策軍士兵”楊競讓人拿過李德全準備的小紅包,往外走到。
大年夜的襄平城是很冷的,街道上有一些孩童在放著鞭炮,街道兩旁的店鋪也都掛上了紅燈籠,看著特別的喜慶。楊競騎馬走在街道上,感覺特別的心靜。去年的這個時候,自己還如喪家之犬,惶惶不可終日。今年終於可以過個安穩年了。
很快,楊競走到了襄平城的西門肅清門,守城的士兵見有一隊人前來,急忙喝問,待楊競表明身份後,都來拜見楊競。
“兄弟們辛苦了”楊競讓士兵們免禮,“過年了,孤來看看兄弟們,兄弟們過年好啊”
“大王新年好,千歲!”這個時代的士兵哪裏見過這個啊,當即感動的不行。平時連低級軍官都對士兵非打即罵,更別說高級將領了。當然了,在楊競的部隊裏,將領是不會隨意打罵戰士的,這是楊競定下的規矩。
“來來來,發紅包了”楊競讓人把紅包一一分給眾位士兵,隨即上了城牆,城牆上警戒的士兵也一一見禮。
“兄弟們一班崗多少時間啊?”楊競和煦的問著
“迴殿下,一個時辰”守城的士兵立即單膝跪下行禮,說道。
楊競一把扶起這個士兵,順手接過守城士兵手裏的長槍,“這班崗孤替你站了,你下去吃飯”
“這個...”士兵傻了,不知道該怎麽辦,看向守城的千戶,也是這個城門官銜最高的武將。守城的千戶叫宋升,也是神策軍的老人了。
這宋升十分的機靈,沒有看那個士兵,而是接過另一位士兵手中的長槍,“你也下去吃飯”,然後站在楊競身旁,和楊競一起站崗。
楊競滿意的看了宋升一眼,這小子是個人才,有眼力見。
一旁的秋華見狀,示意手下迴城中,向朝中的幾位大佬送信,沒一會,吳晉等人就趕到了。
“臣等拜見大王”吳晉、曾泰、錢峰和趙石,還有王世安一起向楊競行禮。
“哈哈,長平你們也來了啊,大過年的,不在家裏好好過年,讓城牆上來幹嘛?”
“大王親自執矛宿衛,臣等慚愧”吳晉帶頭說道
“這有什麽?孤是遼地的王,保護遼地所有的百姓不是孤的責任嗎?正所謂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楊競無所謂的說。過節的時候,軍官替士兵們站崗,這是後世那支英雄的軍隊的傳統。楊競無法學習那支軍隊的靈魂,但是學習那支部隊的一些優良作風還是可以的。僅僅是學習那些優良作風,就讓楊競部隊戰鬥力提升了一大截。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曾泰反複低聲重複這句話,“大王有天子之像啊”
“老曾,你可省省吧,大王都說了,咱們的策略是苟在襄平,別扯淡”敢這麽和曾泰說話的,就隻有吳晉了。
“既然你們都來了,都去,去崇文殿和宣武殿替文官們值一個時辰的班”楊競笑著就把這幾個重臣抓了壯丁,按照楊競定的規矩,各個部門一年365天、12個時辰都得有人值班。
“還有你老王,你去城外的神策軍騎兵旅營地去站崗”楊競把神策軍總兵王世安也安排了去處。
“末將領命”王世安行禮後,就準備出城了。走的時候,王世安給了秋華一個感激的眼色。按理說,秋華通知吳晉、曾泰、錢峰和趙石這幾個內定的內閣大臣是沒什麽的,但是沒有必要通知王世安。這是秋華念舊,通知了王世安。
楊競果然在城牆上站了一個時辰,然後迴到了王宮的偏殿,自己的寢殿,這時已經是半夜了,再過半個時辰,就是新年了啊。
“殿下,吹了一夜的冷風,您燙燙腳就休息吧,明天還得大朝呢”秋華把楊競的腳擦幹淨,放進被子裏,旁邊的小宮女趕緊把洗腳盆端走。
“好”
秋華見狀,也是把蠟燭挑暗,周圍的小宮女慢慢的放下圍帳,退出殿去。秋華則是在楊競床下鋪好被子,今晚輪到她值夜。
“上來”
秋華一愣,以為楊競又是像以前一樣,需要抱著睡呢,隨即脫去外衣,上了榻上。沒想到這次楊競並沒有在她懷抱裏睡去,而是直接翻身上來。
沒多久,就傳來秋華“啊”的一聲。
翌日早朝,楊競正在換親王的龍袍,大年初一的大朝,必須正式。
“你別忙活我了,讓知春來。今天大朝,你也得參加”楊競對服侍自己更衣的秋華說。“還有,那帶血的床單別扔”
“奴婢遵旨”秋華聲音小的厲害,轉身離開。殿裏侍候的宮女太監,包括李德全,像聾了一樣,仿佛什麽都沒聽見。
承運殿 楊競一身金黃色五爪親王龍袍、頭戴九冕流,端坐在寶座上,當真是有股君臨天下的氣度。
“臣等恭賀大王新春,千歲千歲千千歲”吳晉帶頭,帶領遼藩所有的文武官員向楊競行二拜六叩的大禮。向皇帝行大禮是三拜九叩,向親王行禮是二拜六叩。
“眾卿免禮”
“臣等謝大王”
帶群臣按班列重新站好好,李德全開始宣旨了:
“大王憲令,古來聖王治世,有賴百官。今遼藩土地千裏、人口百萬,孤上承天意、下慮黎民,決定升遼藩為遼國,全境劃為4郡,設置六部,選用百官,以牧萬民”
“大王聖明”
“遼王憲令:任命千山書院祭酒張元為翰林院掌院學士、禮部尚書,從一品”
“任左參政吳晉為吏部尚書兼兵部尚書,正二品”
“任右參政曾泰為樞密院樞密使,正二品”
“任參政錢峰為工部尚書兼刑部尚書,正二品,免去錢峰襄平郡太守之職”
“任參政趙石為戶部尚書,正二品,兼任通政司通政使”
“任命蘇烈為遼東邊軍總兵,掛從二品樞密院副使銜”
“任命王世安為神策軍總兵,掛從二品樞密院副使銜”
“任命曾毅為遼西邊軍總兵,從三品”
“任命常何為歸義軍總兵,從三品”
“任命餘成為鐵山郡太守,正四品,免去其宣傳司主事之職”
“任命杜宇為鬆江郡太守,正四品,免去其刑廳郎中之職”
“任命張湖為遼西郡太守,正四品,免去其吏廳郎中之職”
“任命杜宇為魏江郡太守,正四品,免去其戶廳郎中之職”
“任命江水掛刑部右侍郎銜,從三品,依舊任軍情司主事”
“任命秋華掛通政司右通政銜,從三品,依舊任政保司主事”
“其餘各級官佐,皆官升1級,由吏部下文”
“臣等謝大王”
遼藩最大的事情終於塵埃落地了,級別最好的還是投靠過來的張元,掛了從一品銜,人家投靠過來的時候就是從一品,不能給人家降級了,張元的兒子張湖,也被楊競任命成了錦州郡的太守。吳晉是實質上的文官第一人,身兼吏部和兵部兩部尚書,曾泰則是主管樞密院,錢峰主管建設和刑獄,趙石負責戶部,同時負責通政司。通政司通政使為正三品的官職,楊競一時沒有合適的人選,就讓趙石先擔任著。
至於蘇烈和王世安,給個從三品的總兵也有點小,楊競直接讓他們掛了從二品的樞密院副使銜。
至於軍情司,作為楊競手下最重要的情報機構,楊競還不準備換人,軍情司的建製隻有五品,沒辦法,楊競為了獎賞江水,讓他掛了刑部的右侍郎銜,升到從三品。
秋華也一樣,政保司也是正五品的建製,秋華還是女人,楊競不好讓她進六部,就讓她掛了通政司的右通政,這個職務要不也是向楊競傳遞文書信息啥的,相當於辦公室副主任,和秋華的工作有一定的相似性。秋華的級別也升到了從三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