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無字天書?”群臣就看楊競帶著詭異的笑走出了承運殿,都麵麵相覷。
“難道天書是沒有字的?”錢峰忍不住了
“很有可能啊,如果有字,那不就和凡間的書一樣了嗎?”有官員接話
“啊,那豈不是殿下真的得到了仙人授書啊?”
“很有可能啊”
遼藩眾位官僚有點懵了,這大王到底是得沒得到天書啊?如果不確定得到還是沒得到,一律按得到算吧,這種事向來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眾位官員懵懂的走出王城,侯在王城外的各個官員的長隨、管家紛紛迎接上來,有的牽過馬匹,有的壓低轎廂,準備迎接自家的主人乘馬或坐轎。
“本官今日長坐良久,就不坐轎子了,走路迴家”禮廳郎中周明對迎上來的管家說。
“啊,本將也不騎馬了,人啊,還是得多鍛煉”蘇烈讓親兵把馬遷走,自己大步流星的向著自己的將軍府走去。
遼藩一眾官員你一言我一語的都步行迴家。
“吳大人,您看這是?”錢峰看著放棄各種交通工具選擇步行的同僚們,對吳晉說
“哈哈,同僚們都很有趣”吳晉打了個哈哈,走向自己的轎子。
錢峰何嚐不明白這其中的原因:殿下說了:“誰喊的稱帝,誰自己走迴家”,所以這幫官員都走迴家。一來是證明自己忠心支持殿下;二來殿下那句無字天書,真得把大家弄得半信半疑了,殿下真有可能天命所歸。
看著吳晉往自己的轎子走,錢峰不由得感慨,還得是吳晉大人,咱遼藩群臣的第一人,就是不拍大王馬屁。我也得學吳晉大人,沒準大王覺得我耿直呢?
想到這,錢峰也準備上馬了,今天天氣不錯,所以錢峰騎馬來的。錢峰的一隻腳都已經踩上馬鐙了,就聽見半個身子已經進轎子的吳晉說:“本官還有幾個事情沒處理好,先迴崇文殿”
錢峰一驚,知道自己被吳晉玩了,趕緊想下馬,結果腳拌在了馬鐙上,於是整個身子就從馬上掉了下來,“啊”的一聲,腳扭了。一旁的家人趕緊過來扶錢峰,站起來的錢峰一把推開管家,一瘸一拐的往家走,一邊走一邊罵:“這遼藩就沒有好人了”
聽完秋華匯報王府大門前的事,特別是錢峰的腳扭的事,楊競是樂不可支。群臣不支持他用強力手段讓女童讀書,楊競心裏就非常不滿了,但是他為了大局,沒有多說什麽。隻是自己掏腰包,將女童的糧食補貼提高了20斤,變相的表達了不滿。散朝前,用一句“無字天書”勾起各位官僚的疑心,算是為未能上學的女童出口氣吧。
“讓政保司的人盯緊他們”楊競坐在偏殿的案後,看不清神色。“就要對高句麗開戰了,他們中要是有暗通朝廷的或者暗通高句麗的,直接做掉”
“殿下放心就是,所有的鼴鼠,都在奴婢的視線之中”
“做的不錯,下去吧”
這也算是楊競的帝王心術了吧,恩威並施。
楊競這邊緊鑼密鼓的準備,朝廷那邊和突厥的談判也有了進展,雙方都打不動了,同意就地停火,簽訂和平國書,休戰20年。和談的成果有很多,主要幾條就是雙方以長城為界,互不侵犯。突厥賠償大梁戰馬五萬匹,牛羊20萬頭;大梁賠償突厥糧食300萬斤,食鹽30萬斤,布10萬匹,雙方約為兄弟之國,並進行互市。對於這樣的結果,雙方都能接受。
本來突厥是想要500萬斤糧食、30萬匹布的,但看到遊街的奴真大汗和正黃衛、鑲黃衛兩位首領,最終降低了數量要求。
長安、奉天殿
“眾卿可有異議?”聽完鴻廬寺卿甄元道讀完合約條款,梁帝問道
眾大臣都覺得沒什麽,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談判桌上又能得到什麽呢?從來武力都是和平的基礎,陣亡的13萬大梁將士,讓不可一世的突厥頭腦冷靜下來,能和談了。沒有那13萬將士,突厥人會用騎兵刀和你談的。
“下旨,命李奇率左右威武主力迴京,留長城邊軍守邊即可”
半年前,朝廷的兵部尚書李奇為征北大將軍,率右威衛10萬主力北上禦敵;晉王楊華為征北大將軍副將,率6萬晉藩主力守住晉北;安遠侯吳觀為征北大將軍副將,率左威衛4萬大軍守河套平原長城,命燕王楊棣為征北大將軍副將,率領8000燕山衛出張家口,掃蕩敵軍,加上原來駐守長城的10萬邊軍,長城一線雲集30萬大軍。一場大戰下來,李奇的右威武主力陣亡了7萬士兵,安遠侯吳觀率領左威衛4萬大軍陣亡2萬,晉王楊華的晉藩士兵陣亡2萬,燕王楊棣的燕山衛陣亡3000。
總數10萬的長城邊軍陣亡了2萬騎兵,還剩8萬步兵。
“馮德寶,擬旨,兵部尚書李奇封英國公,不再擔任兵部尚書一職;安遠侯吳觀食邑由500戶增加到1000戶;燕王楊棣賜銀10萬兩,燕山衛由8000擴至2萬人”梁帝對參戰的主要將領進行了封賞。
兵部尚書李奇獲得了國公的爵位,勳職正一品,不過被免掉了文職正二品的兵部尚書職位。安遠侯吳觀的食邑增加了一倍,食邑就是君主封賜卿、大夫作為世祿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勞動者在內)。
燕王的主力燕山衛擴充到了2萬人,也就是說,以後朝廷負責這2萬燕山衛重騎兵的花費。
晉王楊華則在一個多月前,處置楊競欽差事件時期獲得了賞穿五爪龍袍,晉王府衛率擴至10衛的封賞。
梁帝的帝王心術則體現在對梁國第一戰將李奇的安置上,給李奇封爵位,提高晉、燕兩藩的軍事力量,都是為了用來製衡太子一係的開國軍侯。由於太子舅舅趙國公蕭炎的關係,開國的那一批軍侯都支持太子。
“雙峰政治”最大的難題就是,皇帝得不到皇帝重用的人,都會漸漸匯聚到太子麾下,並逐漸推動太子去清除皇帝重用的人,皇帝和太子的矛盾逐步顯現。
楊競的悲劇命運也是來自於此,太子背後的力量必須要殺掉楊競,除了擔心楊競身具前朝血脈,會對這些背叛前朝的開國軍侯們進行清算以外,更是對梁帝皇權的試探,試探梁帝能不能讓渡一部分權力。如果梁帝退步,對自己的兒子楊競動手,那就表示梁帝服軟了。
這些年,由於梁帝任由太子一係欺負楊競,太子一係對梁帝讓渡一部分權力有了期待。而楊競的金蟬脫殼,離開長安,則暫時躲開了這個漩渦,所以梁帝又給太子找了晉王和燕王兩個對手。
政保司查明,楊競被下毒,毒死貓的那次,就應該梁帝的手筆。在帝王權力麵前,兒子並算不得什麽。
這就是梁帝的帝王心術。
奴真那邊,逃迴鬆花江以東的正白旗首領多木在奴真的內鬥中獲得最終的勝利,奴真的部眾僅剩10萬餘人。多木廢棄了八衛的奴真祖製,仿造大梁,設置郡縣管理。多木在鬆花江東岸到興安山脈之間設置了5個縣,每個縣兩萬人,縣的官員全部由多木直接任命,對多木負責,不再有什麽衛首領,多木的地位極大的提高了,成了奴真的主人,號稱奴真王。
這是奴真王多木的帝王心術。
至於突厥那邊,突利可汗壟斷了和大梁的互市,這就抓住了突厥的經濟命脈。雖然嫡係狼騎兵就剩下三萬,但突厥各部落也損失了大量的人馬,突利用大梁賠償的300萬斤糧食、30萬斤食鹽和10萬匹布的分配權,再次拿捏住了突厥各部落。
突利對各部落的控製力更強了,突厥退迴長城以北,開始緩慢恢複元氣。
這是突利大汗的帝王心術。
大梁的情報楊競獲取的比較容易,畢竟政保司和軍情司策反了大量的禁軍、錦衣衛和內廷的人;所以朝廷那邊的風吹草動都很快能到楊競案頭。
奴真那邊的情報還好些,由於俘虜了奴真很多俘虜,政保司和軍情司紛紛威逼利誘策反了一部分人,放了迴去。在奴真的情報網基本建立起來了。
突厥那邊的情報就比較少了,主要是距離太遠了。楊競也不怎麽在乎突厥那邊的情報,隻是讓軍情司和政保司重點關注赤峰即可。
最難的還是高句麗的情報,政保司和軍情司忙碌了小半年,對高句麗的情況摸的還不是很清楚,主要是這兩年高句麗完全閉關鎖國了,外人進入很困難。連神通廣大的軍情司和政保司都有些束手無策。
“殿下,奴婢無能,策反高句麗在侵占9縣的駐軍和官員沒有什麽進展,主要是很難派人員進入這9縣,他們閉關了”秋華跪在地上,向楊競請罪到
“起來吧,軍情司江水也沒什麽進展”楊競有些無奈的說。
“難道天書是沒有字的?”錢峰忍不住了
“很有可能啊,如果有字,那不就和凡間的書一樣了嗎?”有官員接話
“啊,那豈不是殿下真的得到了仙人授書啊?”
“很有可能啊”
遼藩眾位官僚有點懵了,這大王到底是得沒得到天書啊?如果不確定得到還是沒得到,一律按得到算吧,這種事向來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眾位官員懵懂的走出王城,侯在王城外的各個官員的長隨、管家紛紛迎接上來,有的牽過馬匹,有的壓低轎廂,準備迎接自家的主人乘馬或坐轎。
“本官今日長坐良久,就不坐轎子了,走路迴家”禮廳郎中周明對迎上來的管家說。
“啊,本將也不騎馬了,人啊,還是得多鍛煉”蘇烈讓親兵把馬遷走,自己大步流星的向著自己的將軍府走去。
遼藩一眾官員你一言我一語的都步行迴家。
“吳大人,您看這是?”錢峰看著放棄各種交通工具選擇步行的同僚們,對吳晉說
“哈哈,同僚們都很有趣”吳晉打了個哈哈,走向自己的轎子。
錢峰何嚐不明白這其中的原因:殿下說了:“誰喊的稱帝,誰自己走迴家”,所以這幫官員都走迴家。一來是證明自己忠心支持殿下;二來殿下那句無字天書,真得把大家弄得半信半疑了,殿下真有可能天命所歸。
看著吳晉往自己的轎子走,錢峰不由得感慨,還得是吳晉大人,咱遼藩群臣的第一人,就是不拍大王馬屁。我也得學吳晉大人,沒準大王覺得我耿直呢?
想到這,錢峰也準備上馬了,今天天氣不錯,所以錢峰騎馬來的。錢峰的一隻腳都已經踩上馬鐙了,就聽見半個身子已經進轎子的吳晉說:“本官還有幾個事情沒處理好,先迴崇文殿”
錢峰一驚,知道自己被吳晉玩了,趕緊想下馬,結果腳拌在了馬鐙上,於是整個身子就從馬上掉了下來,“啊”的一聲,腳扭了。一旁的家人趕緊過來扶錢峰,站起來的錢峰一把推開管家,一瘸一拐的往家走,一邊走一邊罵:“這遼藩就沒有好人了”
聽完秋華匯報王府大門前的事,特別是錢峰的腳扭的事,楊競是樂不可支。群臣不支持他用強力手段讓女童讀書,楊競心裏就非常不滿了,但是他為了大局,沒有多說什麽。隻是自己掏腰包,將女童的糧食補貼提高了20斤,變相的表達了不滿。散朝前,用一句“無字天書”勾起各位官僚的疑心,算是為未能上學的女童出口氣吧。
“讓政保司的人盯緊他們”楊競坐在偏殿的案後,看不清神色。“就要對高句麗開戰了,他們中要是有暗通朝廷的或者暗通高句麗的,直接做掉”
“殿下放心就是,所有的鼴鼠,都在奴婢的視線之中”
“做的不錯,下去吧”
這也算是楊競的帝王心術了吧,恩威並施。
楊競這邊緊鑼密鼓的準備,朝廷那邊和突厥的談判也有了進展,雙方都打不動了,同意就地停火,簽訂和平國書,休戰20年。和談的成果有很多,主要幾條就是雙方以長城為界,互不侵犯。突厥賠償大梁戰馬五萬匹,牛羊20萬頭;大梁賠償突厥糧食300萬斤,食鹽30萬斤,布10萬匹,雙方約為兄弟之國,並進行互市。對於這樣的結果,雙方都能接受。
本來突厥是想要500萬斤糧食、30萬匹布的,但看到遊街的奴真大汗和正黃衛、鑲黃衛兩位首領,最終降低了數量要求。
長安、奉天殿
“眾卿可有異議?”聽完鴻廬寺卿甄元道讀完合約條款,梁帝問道
眾大臣都覺得沒什麽,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談判桌上又能得到什麽呢?從來武力都是和平的基礎,陣亡的13萬大梁將士,讓不可一世的突厥頭腦冷靜下來,能和談了。沒有那13萬將士,突厥人會用騎兵刀和你談的。
“下旨,命李奇率左右威武主力迴京,留長城邊軍守邊即可”
半年前,朝廷的兵部尚書李奇為征北大將軍,率右威衛10萬主力北上禦敵;晉王楊華為征北大將軍副將,率6萬晉藩主力守住晉北;安遠侯吳觀為征北大將軍副將,率左威衛4萬大軍守河套平原長城,命燕王楊棣為征北大將軍副將,率領8000燕山衛出張家口,掃蕩敵軍,加上原來駐守長城的10萬邊軍,長城一線雲集30萬大軍。一場大戰下來,李奇的右威武主力陣亡了7萬士兵,安遠侯吳觀率領左威衛4萬大軍陣亡2萬,晉王楊華的晉藩士兵陣亡2萬,燕王楊棣的燕山衛陣亡3000。
總數10萬的長城邊軍陣亡了2萬騎兵,還剩8萬步兵。
“馮德寶,擬旨,兵部尚書李奇封英國公,不再擔任兵部尚書一職;安遠侯吳觀食邑由500戶增加到1000戶;燕王楊棣賜銀10萬兩,燕山衛由8000擴至2萬人”梁帝對參戰的主要將領進行了封賞。
兵部尚書李奇獲得了國公的爵位,勳職正一品,不過被免掉了文職正二品的兵部尚書職位。安遠侯吳觀的食邑增加了一倍,食邑就是君主封賜卿、大夫作為世祿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勞動者在內)。
燕王的主力燕山衛擴充到了2萬人,也就是說,以後朝廷負責這2萬燕山衛重騎兵的花費。
晉王楊華則在一個多月前,處置楊競欽差事件時期獲得了賞穿五爪龍袍,晉王府衛率擴至10衛的封賞。
梁帝的帝王心術則體現在對梁國第一戰將李奇的安置上,給李奇封爵位,提高晉、燕兩藩的軍事力量,都是為了用來製衡太子一係的開國軍侯。由於太子舅舅趙國公蕭炎的關係,開國的那一批軍侯都支持太子。
“雙峰政治”最大的難題就是,皇帝得不到皇帝重用的人,都會漸漸匯聚到太子麾下,並逐漸推動太子去清除皇帝重用的人,皇帝和太子的矛盾逐步顯現。
楊競的悲劇命運也是來自於此,太子背後的力量必須要殺掉楊競,除了擔心楊競身具前朝血脈,會對這些背叛前朝的開國軍侯們進行清算以外,更是對梁帝皇權的試探,試探梁帝能不能讓渡一部分權力。如果梁帝退步,對自己的兒子楊競動手,那就表示梁帝服軟了。
這些年,由於梁帝任由太子一係欺負楊競,太子一係對梁帝讓渡一部分權力有了期待。而楊競的金蟬脫殼,離開長安,則暫時躲開了這個漩渦,所以梁帝又給太子找了晉王和燕王兩個對手。
政保司查明,楊競被下毒,毒死貓的那次,就應該梁帝的手筆。在帝王權力麵前,兒子並算不得什麽。
這就是梁帝的帝王心術。
奴真那邊,逃迴鬆花江以東的正白旗首領多木在奴真的內鬥中獲得最終的勝利,奴真的部眾僅剩10萬餘人。多木廢棄了八衛的奴真祖製,仿造大梁,設置郡縣管理。多木在鬆花江東岸到興安山脈之間設置了5個縣,每個縣兩萬人,縣的官員全部由多木直接任命,對多木負責,不再有什麽衛首領,多木的地位極大的提高了,成了奴真的主人,號稱奴真王。
這是奴真王多木的帝王心術。
至於突厥那邊,突利可汗壟斷了和大梁的互市,這就抓住了突厥的經濟命脈。雖然嫡係狼騎兵就剩下三萬,但突厥各部落也損失了大量的人馬,突利用大梁賠償的300萬斤糧食、30萬斤食鹽和10萬匹布的分配權,再次拿捏住了突厥各部落。
突利對各部落的控製力更強了,突厥退迴長城以北,開始緩慢恢複元氣。
這是突利大汗的帝王心術。
大梁的情報楊競獲取的比較容易,畢竟政保司和軍情司策反了大量的禁軍、錦衣衛和內廷的人;所以朝廷那邊的風吹草動都很快能到楊競案頭。
奴真那邊的情報還好些,由於俘虜了奴真很多俘虜,政保司和軍情司紛紛威逼利誘策反了一部分人,放了迴去。在奴真的情報網基本建立起來了。
突厥那邊的情報就比較少了,主要是距離太遠了。楊競也不怎麽在乎突厥那邊的情報,隻是讓軍情司和政保司重點關注赤峰即可。
最難的還是高句麗的情報,政保司和軍情司忙碌了小半年,對高句麗的情況摸的還不是很清楚,主要是這兩年高句麗完全閉關鎖國了,外人進入很困難。連神通廣大的軍情司和政保司都有些束手無策。
“殿下,奴婢無能,策反高句麗在侵占9縣的駐軍和官員沒有什麽進展,主要是很難派人員進入這9縣,他們閉關了”秋華跪在地上,向楊競請罪到
“起來吧,軍情司江水也沒什麽進展”楊競有些無奈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