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殿稟報的羽林衛的話,讓楊競君臣一愣,仙人遺物?這不是騙子嗎?這個人也是人才,行騙朝廷的親王?
曾泰揮揮手,“給他們2兩銀子,一頓飽飯,打發了吧”曾泰兼任侍衛大臣,倒是直接可以和羽林衛說話。
“曾大人,那道人手持一塊玉佩,說是大王見此玉佩,就會召見”那羽林衛百戶將一枚玉佩高高舉過頭頂。李德全趕緊把玉佩接過來,呈給楊競。
楊競接過玉佩,笑了,這不就是自己在晉陽郡道觀送給那個道士的玉佩嗎?當時那個道士雖然看起來老態龍鍾,但楊競何許人也,豈能看不出來。當時楊競還說了“羽衣常帶煙霞色,不惹人間桃李花”內涵她,沒想到這人還真來了。
“行,請她們進來吧”楊競笑著說
那羽林衛百戶領命而去。
“大王,臣沒看錯的話,這玉佩好像是您從太子手裏贏來的那塊吧?”吳晉笑著說。當年楊競七步成詩,從太子手中贏得了這塊玉佩,並迫使梁帝封王。吳晉也是從那天為楊競仗義執言開始,才與楊競結下了情分。
“長平眼力不錯,這正是那塊玉佩。當時就藩之時,為了躲避太子的追殺,孤連夜出長安,穿過太行山和你們匯合,這玉佩,就是在晉陽郡孤閑逛道觀時送出去的。長平不容易啊,帶著隊伍到襄平”楊競笑著說
“微臣慚愧,願意誓死追隨大王”吳晉立即行禮。
“長平不必如此”
錢峰、趙石等臣看到這一幕,都對吳晉充滿了羨慕,大王和吳晉真是君臣相得啊。
片刻,羽林衛引一老一少兩位道人入殿了。
“貧道青陽攜劣徒參見大王”那老道人說是個老婦人,但顯得很年輕,有點中老年人的感覺,鶴發童顏,手持浮塵、腳踏雲履,一身出塵的氣質,向楊競打了個稽首。她身後的小姑娘也是一身道裝,仿佛九天仙子一樣,隨師父向楊競行禮。
“免禮。李德全,賜座”楊競和善的說
李德全搬過一把椅子,放在了老道長的身側。老道長的小徒弟就立在老道長身後。
“真人何來?小道長別來無恙?”楊競笑著說
“貧道此來,一是感謝大王賜寶之恩;二是家師遺留下天書三卷,特別來敬獻大王”那老道人一甩拂塵,笑嗬嗬的說,隨即呈上三本道書。那個小道長微微的向楊競點點頭。
“既是天書,孤親自接”楊競不顧吳晉製止的眼光,徑直走下王座,伸手接過這三冊略微發黃的天書。
楊競迴到王座,伸手翻開天書,臉上的笑容更盛了。楊競略微翻了翻便合上了天書。接著問:“真人此來襄平,是雲遊還是準備在襄平定居傳道啊?”
“貧道雲遊至此,見王氣升騰,山川形盛,故決心在此傳道”老道人也笑著說。
“好,此乃襄平百姓之福也”楊競笑著,隨即笑著說:“李德全,傳旨工廳,於襄平城東南建寶華觀,供真人居住傳道。另賜真人銀1000兩,布100匹。道觀建成前,真人師徒居住驛站”
“貧道謝大王”那道人起身行禮。
“好,退下吧”楊競笑道,“李德全,把這個玉佩給那位小道長”
李德全笑嗬嗬的捧著玉佩,遞給了小道長。那老道人再次施禮後出了大殿。
“殿下,治國當以農耕為要,尋仙...”吳晉見道人離開,立即出言
曾泰、錢峰、趙石等人看神色都躍躍而試,楊競知道,他們這是想噴自己了。在這些傳統的士大夫出身的官員來看,帝王還是不要親近僧道的好,一旦帝王求仙問道,很容易影響朝政啊。
楊競壓了壓手,沒有讓吳晉繼續說下去,反而問:“你們說,孤的權力來自於哪裏?”
“您是親王,是皇族,權力自然是來自這裏啊”錢峰有些莫名其妙,但是看著吳晉和曾泰都沒說話,他就開口了。
“你們呢?你們怎麽看?”楊競還在問
大家都覺得錢峰說的對,隻有吳晉像是隱隱約約摸到了什麽。
“請大王示下”眾人齊聲說
這時秋華也悄然進殿了,換了一身新的正五品官服,眾人也都微笑著對她示意。嗯,這個遼王身邊的大宮女,政保司的老大。
楊競看著秋華進來,也不以為意,接著說“孤認為,孤的權力來自三個方麵。第一,是你們的支持。是長平、是曾大人、是正德、是鼎誠、是江水、是秋華、是餘成、魏江、杜宇等等的支持。”楊競把殿裏官員的名字點了個遍。
楊競的話一出,眾人立即激動起來,整齊下跪,“臣等願意誓死追隨大王”
“第二,孤的權力來自忠心耿耿的1.5萬神策軍和5萬的邊軍”楊競說完,大家都笑,這兩支部隊的低級軍官是楊競提拔的,中級軍官隨楊競打過突厥、高級軍官是楊競的嫡係,這部隊的忠心還用說嘛?
蘇烈也迴來參加朝會了,聽了楊競這麽說,“騰”的一下就站起來了,大喊“誰敢違背大王的意誌,我砍了他”
“定方你坐下,沒人違背我的旨意,我就是解釋一下”楊競苦笑不得說。
安撫下蘇烈,楊競接著說:“第三方麵,孤的權力來自遼藩50農民,50萬因為有了孤而得以分地和吃飽飯的農民”
大家都稱是。現在遼藩很多家庭都供奉了楊競的長生牌位,楊競免了人頭稅、分了土地。楊競到達襄平之前,以一家3口耕種五畝地為例,一年總收入是2000斤糧食,需要交1625斤的糧食(1000斤田稅,650斤人頭稅)的稅,隻剩375斤糧食,也就是說1人每天隻有3兩米,根本吃不飽;稅收改革後,一年收入2000斤糧食,隻需要交4成,也就是800斤的田稅,剩下1200斤糧食,相當於1人每天1斤米,可以吃飽了。所以這幾十萬農民特別感激楊競。
“大王如天之仁啊”曾泰感慨,他是經曆兩朝的老人了,知道百姓過得日子是什麽樣,知道楊競給遼藩帶來多大的改變。
“這些話,是孤對你們掏心掏肺的話”楊競很誠懇,“可對外,孤的權力是上天授與的,君權神授”
楊競的話在大殿裏迴響。
“李德全,把天書給眾位大人看看”
李德全捧著三冊天書,依次到了眾人麵前,吳晉首先翻開,發現三冊天書裏麵竟然全是空白,一個字也沒有。眾人依次翻看,都是一副震驚的表情。大王竟然被騙了,三冊天書一個字都沒有。
“宣傳司主事餘成何在?”吳晉突然開口
“下官在”餘成出列
“立即安排宣傳司宣傳,仙人下降,賜予大王天書三卷。大王作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答謝仙人,眾文武百官都在現場,一起見證了全過程”吳晉反應極快,立即安排。
“下官領命”
“工廳員外郎高林何在?”曾泰見吳晉說完,也開口
“下官在”高林出列
“在寶華觀中設立一殿:天書殿,供奉賜予天書的仙人,並在寶華觀門口勒石,以記此事”曾泰的安排有理有據
“下官領命”
錢峰、趙石一幹人等在吳晉、曾泰說完才反應過來,大家心裏就一個想法“日哦,要不怎麽人家是大官呢?”
楊競頗為讚賞的看著吳晉和曾泰,什麽叫資深官僚啊?這就是資深官僚。
“李德全,內帑撥7萬兩銀子出來,羽林衛、神策軍和邊軍6.6萬士兵,襄平郡所有吏員賞銀1兩;眾卿賞梨花白10瓶。那個高林,督蓋東閣、西閣有功,由正六品員外郎升為工廳郎中,從五品”
“奴婢領旨”
“恭賀大王,上膺天命、下撫黎民”眾臣皆賀。
楊競發銀子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讓仙人賜書的事情越傳越廣;這個時代,根本沒有科學的概念;所以楊競用神學,把襄平所有的百姓擰成一股繩子,為即將到來的對高句麗的戰爭,乃至真有一天和朝廷開戰,埋下伏筆。
百姓不一定支持楊競對抗朝廷;但百姓一定支持神仙對抗凡人,楊競把自己包裝成神仙的代言者,完美解決了王權和神權的衝突。
“西周以來,就這麽幹的,世俗的王成了上天的兒子:天子。從此掌握裏宗教解釋權。”楊競心裏暗歎,幾千年的政治智慧,被自己直接使用了;幾千年的文學傳承,被自己直接化為已有了。
楊競也苦笑,在發展化學和發展物理學之間,自己選擇了發展神學。人家穿越都是重機槍,火箭炮啥的,像開了外掛。而自己穿越,則是小心翼翼的做人,靠玩弄權謀、苟在邊疆,這就是差距啊。
不過楊競也明白,自己必須先站住腳,保證不被梁帝、太子亦或是高句麗殺掉,以後再琢磨怎麽提高生產力吧。
先活下去,成了楊競唯一的信念。
曾泰揮揮手,“給他們2兩銀子,一頓飽飯,打發了吧”曾泰兼任侍衛大臣,倒是直接可以和羽林衛說話。
“曾大人,那道人手持一塊玉佩,說是大王見此玉佩,就會召見”那羽林衛百戶將一枚玉佩高高舉過頭頂。李德全趕緊把玉佩接過來,呈給楊競。
楊競接過玉佩,笑了,這不就是自己在晉陽郡道觀送給那個道士的玉佩嗎?當時那個道士雖然看起來老態龍鍾,但楊競何許人也,豈能看不出來。當時楊競還說了“羽衣常帶煙霞色,不惹人間桃李花”內涵她,沒想到這人還真來了。
“行,請她們進來吧”楊競笑著說
那羽林衛百戶領命而去。
“大王,臣沒看錯的話,這玉佩好像是您從太子手裏贏來的那塊吧?”吳晉笑著說。當年楊競七步成詩,從太子手中贏得了這塊玉佩,並迫使梁帝封王。吳晉也是從那天為楊競仗義執言開始,才與楊競結下了情分。
“長平眼力不錯,這正是那塊玉佩。當時就藩之時,為了躲避太子的追殺,孤連夜出長安,穿過太行山和你們匯合,這玉佩,就是在晉陽郡孤閑逛道觀時送出去的。長平不容易啊,帶著隊伍到襄平”楊競笑著說
“微臣慚愧,願意誓死追隨大王”吳晉立即行禮。
“長平不必如此”
錢峰、趙石等臣看到這一幕,都對吳晉充滿了羨慕,大王和吳晉真是君臣相得啊。
片刻,羽林衛引一老一少兩位道人入殿了。
“貧道青陽攜劣徒參見大王”那老道人說是個老婦人,但顯得很年輕,有點中老年人的感覺,鶴發童顏,手持浮塵、腳踏雲履,一身出塵的氣質,向楊競打了個稽首。她身後的小姑娘也是一身道裝,仿佛九天仙子一樣,隨師父向楊競行禮。
“免禮。李德全,賜座”楊競和善的說
李德全搬過一把椅子,放在了老道長的身側。老道長的小徒弟就立在老道長身後。
“真人何來?小道長別來無恙?”楊競笑著說
“貧道此來,一是感謝大王賜寶之恩;二是家師遺留下天書三卷,特別來敬獻大王”那老道人一甩拂塵,笑嗬嗬的說,隨即呈上三本道書。那個小道長微微的向楊競點點頭。
“既是天書,孤親自接”楊競不顧吳晉製止的眼光,徑直走下王座,伸手接過這三冊略微發黃的天書。
楊競迴到王座,伸手翻開天書,臉上的笑容更盛了。楊競略微翻了翻便合上了天書。接著問:“真人此來襄平,是雲遊還是準備在襄平定居傳道啊?”
“貧道雲遊至此,見王氣升騰,山川形盛,故決心在此傳道”老道人也笑著說。
“好,此乃襄平百姓之福也”楊競笑著,隨即笑著說:“李德全,傳旨工廳,於襄平城東南建寶華觀,供真人居住傳道。另賜真人銀1000兩,布100匹。道觀建成前,真人師徒居住驛站”
“貧道謝大王”那道人起身行禮。
“好,退下吧”楊競笑道,“李德全,把這個玉佩給那位小道長”
李德全笑嗬嗬的捧著玉佩,遞給了小道長。那老道人再次施禮後出了大殿。
“殿下,治國當以農耕為要,尋仙...”吳晉見道人離開,立即出言
曾泰、錢峰、趙石等人看神色都躍躍而試,楊競知道,他們這是想噴自己了。在這些傳統的士大夫出身的官員來看,帝王還是不要親近僧道的好,一旦帝王求仙問道,很容易影響朝政啊。
楊競壓了壓手,沒有讓吳晉繼續說下去,反而問:“你們說,孤的權力來自於哪裏?”
“您是親王,是皇族,權力自然是來自這裏啊”錢峰有些莫名其妙,但是看著吳晉和曾泰都沒說話,他就開口了。
“你們呢?你們怎麽看?”楊競還在問
大家都覺得錢峰說的對,隻有吳晉像是隱隱約約摸到了什麽。
“請大王示下”眾人齊聲說
這時秋華也悄然進殿了,換了一身新的正五品官服,眾人也都微笑著對她示意。嗯,這個遼王身邊的大宮女,政保司的老大。
楊競看著秋華進來,也不以為意,接著說“孤認為,孤的權力來自三個方麵。第一,是你們的支持。是長平、是曾大人、是正德、是鼎誠、是江水、是秋華、是餘成、魏江、杜宇等等的支持。”楊競把殿裏官員的名字點了個遍。
楊競的話一出,眾人立即激動起來,整齊下跪,“臣等願意誓死追隨大王”
“第二,孤的權力來自忠心耿耿的1.5萬神策軍和5萬的邊軍”楊競說完,大家都笑,這兩支部隊的低級軍官是楊競提拔的,中級軍官隨楊競打過突厥、高級軍官是楊競的嫡係,這部隊的忠心還用說嘛?
蘇烈也迴來參加朝會了,聽了楊競這麽說,“騰”的一下就站起來了,大喊“誰敢違背大王的意誌,我砍了他”
“定方你坐下,沒人違背我的旨意,我就是解釋一下”楊競苦笑不得說。
安撫下蘇烈,楊競接著說:“第三方麵,孤的權力來自遼藩50農民,50萬因為有了孤而得以分地和吃飽飯的農民”
大家都稱是。現在遼藩很多家庭都供奉了楊競的長生牌位,楊競免了人頭稅、分了土地。楊競到達襄平之前,以一家3口耕種五畝地為例,一年總收入是2000斤糧食,需要交1625斤的糧食(1000斤田稅,650斤人頭稅)的稅,隻剩375斤糧食,也就是說1人每天隻有3兩米,根本吃不飽;稅收改革後,一年收入2000斤糧食,隻需要交4成,也就是800斤的田稅,剩下1200斤糧食,相當於1人每天1斤米,可以吃飽了。所以這幾十萬農民特別感激楊競。
“大王如天之仁啊”曾泰感慨,他是經曆兩朝的老人了,知道百姓過得日子是什麽樣,知道楊競給遼藩帶來多大的改變。
“這些話,是孤對你們掏心掏肺的話”楊競很誠懇,“可對外,孤的權力是上天授與的,君權神授”
楊競的話在大殿裏迴響。
“李德全,把天書給眾位大人看看”
李德全捧著三冊天書,依次到了眾人麵前,吳晉首先翻開,發現三冊天書裏麵竟然全是空白,一個字也沒有。眾人依次翻看,都是一副震驚的表情。大王竟然被騙了,三冊天書一個字都沒有。
“宣傳司主事餘成何在?”吳晉突然開口
“下官在”餘成出列
“立即安排宣傳司宣傳,仙人下降,賜予大王天書三卷。大王作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答謝仙人,眾文武百官都在現場,一起見證了全過程”吳晉反應極快,立即安排。
“下官領命”
“工廳員外郎高林何在?”曾泰見吳晉說完,也開口
“下官在”高林出列
“在寶華觀中設立一殿:天書殿,供奉賜予天書的仙人,並在寶華觀門口勒石,以記此事”曾泰的安排有理有據
“下官領命”
錢峰、趙石一幹人等在吳晉、曾泰說完才反應過來,大家心裏就一個想法“日哦,要不怎麽人家是大官呢?”
楊競頗為讚賞的看著吳晉和曾泰,什麽叫資深官僚啊?這就是資深官僚。
“李德全,內帑撥7萬兩銀子出來,羽林衛、神策軍和邊軍6.6萬士兵,襄平郡所有吏員賞銀1兩;眾卿賞梨花白10瓶。那個高林,督蓋東閣、西閣有功,由正六品員外郎升為工廳郎中,從五品”
“奴婢領旨”
“恭賀大王,上膺天命、下撫黎民”眾臣皆賀。
楊競發銀子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讓仙人賜書的事情越傳越廣;這個時代,根本沒有科學的概念;所以楊競用神學,把襄平所有的百姓擰成一股繩子,為即將到來的對高句麗的戰爭,乃至真有一天和朝廷開戰,埋下伏筆。
百姓不一定支持楊競對抗朝廷;但百姓一定支持神仙對抗凡人,楊競把自己包裝成神仙的代言者,完美解決了王權和神權的衝突。
“西周以來,就這麽幹的,世俗的王成了上天的兒子:天子。從此掌握裏宗教解釋權。”楊競心裏暗歎,幾千年的政治智慧,被自己直接使用了;幾千年的文學傳承,被自己直接化為已有了。
楊競也苦笑,在發展化學和發展物理學之間,自己選擇了發展神學。人家穿越都是重機槍,火箭炮啥的,像開了外掛。而自己穿越,則是小心翼翼的做人,靠玩弄權謀、苟在邊疆,這就是差距啊。
不過楊競也明白,自己必須先站住腳,保證不被梁帝、太子亦或是高句麗殺掉,以後再琢磨怎麽提高生產力吧。
先活下去,成了楊競唯一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