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迎勝歸來
大魏駙馬:我氣人能變強 作者:禦楓無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班師迴朝普天慶,
山雨欲來風滿樓。
……
八月十三日,距離打退敵軍已過去幾日。
自從北涼大軍進犯大魏北境邊城以來,這朝堂之上終日都籠罩著一道陰沉烏雲。
就在昨日之前,每次上朝的首要事項,魏帝都會讓百官一齊討論蘭州禦敵之法。
蘭州大捷!
這個消息無疑是一道強光,打散了之前眾人心中的黑霧。
今天來上朝的百官,他們臉上的精氣神就已經不一樣了,比之前可輕鬆了不少。
畢竟,沒有人在亡國麵前,還能風輕雲淡的。
一進金鑾殿,百官低眉垂視。
就在這時,趙要那道高亮的喊聲從殿後傳來,響徹整個金鑾殿的每個角落。
“陛下到!”
“恭迎聖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百官呐喊俯首跪迎,魏帝高坐至尊之位。
“眾愛卿平身。”
“謝陛下。”
今天,朝堂上的主題就不再是討論禦敵之事,而是要來說說戰爭勝利後的處置了。
危機一解,心思各異。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趙要高喊道。
魏帝隨即看向了自己的心腹大臣,張庭安亦是知道如何做,便向前走出幾步。
“陛下,如今蘭州危機如今已解,鎮國公也已奉命迴朝,臣以為……”
張庭安深吸了一口氣,正聲說道:“鎮甲軍英勇抗敵,實乃我大魏之幸,臣願為將士鬥膽請賞!”
“準,此番事宜,由你張庭安全權負責!”
“臣遵旨!”張庭安喜道。
百官們看在眼裏,嫉妒在心裏,這負責勝軍賞賜,可是一道很肥的差事啊。
正因為如此,魏帝隻放心交給心腹去辦。
周立臉上閃過一抹笑意之後,便從百官中站出,喊道:“臣有事啟奏。”
“陛下,蘭州危機雖然已解,可大魏邊境之亂,卻自古便長存至今……”
聽到周立說出的這番言論,魏帝眉頭微皺了起來,眼神中多了一道冷冽的銳意。
難道北涼還想再攻打大魏不成?
朝堂之上的百官,紛紛驚詫地互相對視著,又將眼神放在了隊伍的最前方那幾人。
此等關乎社稷安危大事,皆有這幾位大魏權力核心之臣,才有資格與皇帝討論決策。
隻有他們,才握有大魏權柄,掌控生殺。
“此番蘭州大戰,鎮甲軍傷亡慘重,已無力對抗北涼再次的大舉進犯。”
“臣認為,我大魏已勝出一局,如今再提議和,加以足夠的誠意,此事便可成矣。”
周立將自己的觀點闡述完畢後,就緩緩向後退迴到了自己的位置,神情淡然鎮定。
仿佛剛剛所述之事,與他毫無關係一般。
這時,高子晉上前躬身拱手道:“陛下,大魏剛立,又連逢大戰,國力已然孱弱。”
“不能再這麽戰下去了,我們拖不起啊陛下!”
“請陛下三思!”
高子晉悲聲高喊,當即跪地磕頭,言辭之間盡是勸諫,顯得他對大魏可謂是忠心耿耿。
魏帝拍案而起,眼中盡是怒火。
“爾等意思,是讓朕不戰而先求降不成?”
“陛下息怒!”
見到魏帝發火,群臣盡皆跪地,生怕會觸怒聖顏,周立也是裝作一副惶恐的模樣。
“陛下,這是無奈之舉,奈何我大魏勢不如人呐。”
“為了大魏江山,別無他法了啊。”
“必要時候,為了穩住北涼蠻子,還得和……”
周立話都還沒說完,就隻感覺渾身被一股徹骨寒意籠罩住,猶如身陷冰窟一般。
又是和親?
周圍一些大臣們心中吐槽,這周立也太不識相了吧,還真是哪壺不該就提哪壺。
不知道魏帝最忌諱的就是和親嗎?
魏帝一臉暴怒,伸手指著正跪在地上的周立,他近乎用咆哮的吼聲,怒斥地喊道:
“你再說一遍。”
“周立,你當真覺得朕不敢殺了你嗎?”
周立連忙抱拳起身喊道:“請陛下息怒,臣知罪啊陛下,臣等也是為了大魏江山。”
帝王一怒,浮屍千裏。
周立也生怕魏帝不顧一切,心裏不禁提起了一塊大石,他重重地將頭磕在大殿地上。
咚!咚!咚!
那陣陣響聲令不少大臣為之動容,深以為他剛剛的言論是在為大魏的江山社稷著想。
魏帝眼見殿內氣氛驟然扭轉一變,便揚手淡漠說道:“罷了,再讓朕聽到,定斬不饒。”
“謝陛下恕罪。”
周立帶著滿額頭的紅斑,灰溜溜地退到了百官隊伍中,低頭垂眼不知在想什麽。
“眾愛卿還有何事要奏?”
此時,金鑾殿內的氣氛已經寂靜凝重,沒有哪個大臣還敢輕易妄動,盡皆沉默著。
趙要看著殿內無人再說話,就走上前大喊:“退潮!”
翌日,鎮甲軍的旌旗和隊形,緩緩地出現在了天京北麵的天際之間,氣勢蒼涼雄偉。
隨著鎮甲軍戰勝北涼,就有消息陸續傳迴天京,一道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消息傳開了。
“你聽說了嗎?”
“什麽?”
“你猜這次蘭州之戰射殺北涼可汗的人是誰?”
“難道是鎮國公?”
“錯!是那林家的敗家子!”
“哈?就憑他?”
就在這幾日時間,茶館坊間都傳出了一則驚天傳聞,令天京百姓紛紛對此深感懷疑。
大家都不相信,平時那林家大少爺明顯就是個紈絝子弟,平時欺軟怕硬,橫行無忌的。
要說他敢上戰場,還射殺北涼可汗,這誰信呐?
消息謠言滿城飛……
這則駭人聽聞的消息也傳進了皇城,魏帝的手裏正拿著從蘭州那邊傳過來的密報。
“趙要,你說這消息是真的嗎?”
蕭鴻禎眼中光芒閃爍,心中的想法也不由得往遠處展去,他不禁問向身旁的趙要。
趙要嗬嗬地笑著,看了一眼臉色陰晴不定的魏帝,輕聲地在他身旁說道:
“陛下,鎮國公忠心可見,若是他有反意,早在前幾年,那不是更好的機會。”
“此次,坊間謠傳,恐怕是有人要有動作了。”
身為京廠廠公的趙要,怎麽沒有自己的情報暗子,手裏當然有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當然,這些秘密,皇帝也都知道。
這也是他密令趙要組建京廠的目的,就是要在這種時候,拿到最準確的情報。
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魏帝忽然抬頭看向殿外的風景,他嘴中喃喃自語道:“鎮南也快到了吧。”
“稟陛下,還有一個時辰。”趙要笑著提醒道。
眼神轉瞬變換,魏帝似乎橫掃了心中陰霾,站起身來手臂大氣一揮,便豪邁地說道:
“擺駕出宮,朕親迎凱旋之軍!”
“奴婢遵旨。”
……
此時,也正當鎮甲軍迴京受賞之時。
僅剩不到一萬人的鎮甲軍,也迴到了之前原先的營地裏,那顯得格外冷靜的軍營。
“總算是迴來了,這十天就像是做了一場夢。”
“好多兄弟,都迴不來了……”
“原本的營帳不應該這麽安靜的……”
望著格外冷清的軍場營地,不少鎮甲軍士兵因景觸動,情緒低落了起來。
也有些經曆過不少大戰的老兵,好像是習以為常一般,自顧自地把東西搬迴營房。
鐵打的軍營,流水的兵。
不管如何,終歸是活著迴來了,緊繃的心弦一旦鬆開,疲憊感就再也擋不住了。
不少士兵迴到營房倒頭就睡。
而林鎮南則帶著百餘名親衛,在城門處交出手中兵器,走進了這繁華的大魏京城。
林楓卻不在此列,他甚至連盔甲都丟了,直接跑進林府,撲到床上,倒頭就睡。
嗚魯!
慶賀的聲樂響起!
大魏皇帝的車輦也剛好在皇宮門前停下,魏帝隻身走到了長平街上,歡迎凱旋勝利之軍。
“微臣,率鎮甲軍赴蘭州,殺敵歸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雖然隻有百餘名鎮甲軍親衛,可他們那整齊有力的喊聲,依舊令魏帝心潮洶湧。
這就是作為勝利帝國君王的感覺!
太爽了!
魏帝忍不住心中澎湃的喜悅,臉上的紅潤清晰可見,帝王之心在此處得以舒張開來。
“好!愛將們平身!”
“傳朕旨意,鎮甲軍衛國有功,全軍重賞,凡有軍職者,連升三級!”
魏帝此時心中隻有無盡的豪邁暢快,他大手一揮,袖口龍袍劃過了他的身前。
“陛下聖明!”
“哈哈哈……”
在一眾士兵的呐喊聲中,魏帝仰頭暢快大笑地走迴了龍輦,消失在了皇宮門前。
林鎮南也被一位太監告知,魏帝打算今晚在宮中清心殿內,擺下慶功宴,宴請百官參加。
“公公辛苦。”
“鎮國公,您這可折煞小的了……”
望著傳訊太監走進皇宮中,林鎮南的眼神不由得深邃起來,他有種事情遠未結束的預感。
在這之前,他必須跟林楓說下需要注意的東西。
否則,在這風雲詭譎、變化無常的京城裏,身負軍功的林楓將會有更大的危險。
如果林楓現在還是那個隻會吃喝玩樂的紈絝子弟,林鎮南倒還沒有那麽多的擔憂。
可今日不如往日。
即將這逆子還真有成才的可能性,為了林家能夠更好的傳承下去,就必須做好應對的準備。
“哼!盡管來吧,我林鎮南接著就是!”
“是時候了……”
林鎮南轉身迴頭,朝著京城中的某個方向看去,一抹略有深意的冷笑浮現在嘴角邊上。
喜慶的氣氛這才悄然淡去。
山雨欲來風滿樓。
……
八月十三日,距離打退敵軍已過去幾日。
自從北涼大軍進犯大魏北境邊城以來,這朝堂之上終日都籠罩著一道陰沉烏雲。
就在昨日之前,每次上朝的首要事項,魏帝都會讓百官一齊討論蘭州禦敵之法。
蘭州大捷!
這個消息無疑是一道強光,打散了之前眾人心中的黑霧。
今天來上朝的百官,他們臉上的精氣神就已經不一樣了,比之前可輕鬆了不少。
畢竟,沒有人在亡國麵前,還能風輕雲淡的。
一進金鑾殿,百官低眉垂視。
就在這時,趙要那道高亮的喊聲從殿後傳來,響徹整個金鑾殿的每個角落。
“陛下到!”
“恭迎聖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百官呐喊俯首跪迎,魏帝高坐至尊之位。
“眾愛卿平身。”
“謝陛下。”
今天,朝堂上的主題就不再是討論禦敵之事,而是要來說說戰爭勝利後的處置了。
危機一解,心思各異。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趙要高喊道。
魏帝隨即看向了自己的心腹大臣,張庭安亦是知道如何做,便向前走出幾步。
“陛下,如今蘭州危機如今已解,鎮國公也已奉命迴朝,臣以為……”
張庭安深吸了一口氣,正聲說道:“鎮甲軍英勇抗敵,實乃我大魏之幸,臣願為將士鬥膽請賞!”
“準,此番事宜,由你張庭安全權負責!”
“臣遵旨!”張庭安喜道。
百官們看在眼裏,嫉妒在心裏,這負責勝軍賞賜,可是一道很肥的差事啊。
正因為如此,魏帝隻放心交給心腹去辦。
周立臉上閃過一抹笑意之後,便從百官中站出,喊道:“臣有事啟奏。”
“陛下,蘭州危機雖然已解,可大魏邊境之亂,卻自古便長存至今……”
聽到周立說出的這番言論,魏帝眉頭微皺了起來,眼神中多了一道冷冽的銳意。
難道北涼還想再攻打大魏不成?
朝堂之上的百官,紛紛驚詫地互相對視著,又將眼神放在了隊伍的最前方那幾人。
此等關乎社稷安危大事,皆有這幾位大魏權力核心之臣,才有資格與皇帝討論決策。
隻有他們,才握有大魏權柄,掌控生殺。
“此番蘭州大戰,鎮甲軍傷亡慘重,已無力對抗北涼再次的大舉進犯。”
“臣認為,我大魏已勝出一局,如今再提議和,加以足夠的誠意,此事便可成矣。”
周立將自己的觀點闡述完畢後,就緩緩向後退迴到了自己的位置,神情淡然鎮定。
仿佛剛剛所述之事,與他毫無關係一般。
這時,高子晉上前躬身拱手道:“陛下,大魏剛立,又連逢大戰,國力已然孱弱。”
“不能再這麽戰下去了,我們拖不起啊陛下!”
“請陛下三思!”
高子晉悲聲高喊,當即跪地磕頭,言辭之間盡是勸諫,顯得他對大魏可謂是忠心耿耿。
魏帝拍案而起,眼中盡是怒火。
“爾等意思,是讓朕不戰而先求降不成?”
“陛下息怒!”
見到魏帝發火,群臣盡皆跪地,生怕會觸怒聖顏,周立也是裝作一副惶恐的模樣。
“陛下,這是無奈之舉,奈何我大魏勢不如人呐。”
“為了大魏江山,別無他法了啊。”
“必要時候,為了穩住北涼蠻子,還得和……”
周立話都還沒說完,就隻感覺渾身被一股徹骨寒意籠罩住,猶如身陷冰窟一般。
又是和親?
周圍一些大臣們心中吐槽,這周立也太不識相了吧,還真是哪壺不該就提哪壺。
不知道魏帝最忌諱的就是和親嗎?
魏帝一臉暴怒,伸手指著正跪在地上的周立,他近乎用咆哮的吼聲,怒斥地喊道:
“你再說一遍。”
“周立,你當真覺得朕不敢殺了你嗎?”
周立連忙抱拳起身喊道:“請陛下息怒,臣知罪啊陛下,臣等也是為了大魏江山。”
帝王一怒,浮屍千裏。
周立也生怕魏帝不顧一切,心裏不禁提起了一塊大石,他重重地將頭磕在大殿地上。
咚!咚!咚!
那陣陣響聲令不少大臣為之動容,深以為他剛剛的言論是在為大魏的江山社稷著想。
魏帝眼見殿內氣氛驟然扭轉一變,便揚手淡漠說道:“罷了,再讓朕聽到,定斬不饒。”
“謝陛下恕罪。”
周立帶著滿額頭的紅斑,灰溜溜地退到了百官隊伍中,低頭垂眼不知在想什麽。
“眾愛卿還有何事要奏?”
此時,金鑾殿內的氣氛已經寂靜凝重,沒有哪個大臣還敢輕易妄動,盡皆沉默著。
趙要看著殿內無人再說話,就走上前大喊:“退潮!”
翌日,鎮甲軍的旌旗和隊形,緩緩地出現在了天京北麵的天際之間,氣勢蒼涼雄偉。
隨著鎮甲軍戰勝北涼,就有消息陸續傳迴天京,一道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消息傳開了。
“你聽說了嗎?”
“什麽?”
“你猜這次蘭州之戰射殺北涼可汗的人是誰?”
“難道是鎮國公?”
“錯!是那林家的敗家子!”
“哈?就憑他?”
就在這幾日時間,茶館坊間都傳出了一則驚天傳聞,令天京百姓紛紛對此深感懷疑。
大家都不相信,平時那林家大少爺明顯就是個紈絝子弟,平時欺軟怕硬,橫行無忌的。
要說他敢上戰場,還射殺北涼可汗,這誰信呐?
消息謠言滿城飛……
這則駭人聽聞的消息也傳進了皇城,魏帝的手裏正拿著從蘭州那邊傳過來的密報。
“趙要,你說這消息是真的嗎?”
蕭鴻禎眼中光芒閃爍,心中的想法也不由得往遠處展去,他不禁問向身旁的趙要。
趙要嗬嗬地笑著,看了一眼臉色陰晴不定的魏帝,輕聲地在他身旁說道:
“陛下,鎮國公忠心可見,若是他有反意,早在前幾年,那不是更好的機會。”
“此次,坊間謠傳,恐怕是有人要有動作了。”
身為京廠廠公的趙要,怎麽沒有自己的情報暗子,手裏當然有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當然,這些秘密,皇帝也都知道。
這也是他密令趙要組建京廠的目的,就是要在這種時候,拿到最準確的情報。
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魏帝忽然抬頭看向殿外的風景,他嘴中喃喃自語道:“鎮南也快到了吧。”
“稟陛下,還有一個時辰。”趙要笑著提醒道。
眼神轉瞬變換,魏帝似乎橫掃了心中陰霾,站起身來手臂大氣一揮,便豪邁地說道:
“擺駕出宮,朕親迎凱旋之軍!”
“奴婢遵旨。”
……
此時,也正當鎮甲軍迴京受賞之時。
僅剩不到一萬人的鎮甲軍,也迴到了之前原先的營地裏,那顯得格外冷靜的軍營。
“總算是迴來了,這十天就像是做了一場夢。”
“好多兄弟,都迴不來了……”
“原本的營帳不應該這麽安靜的……”
望著格外冷清的軍場營地,不少鎮甲軍士兵因景觸動,情緒低落了起來。
也有些經曆過不少大戰的老兵,好像是習以為常一般,自顧自地把東西搬迴營房。
鐵打的軍營,流水的兵。
不管如何,終歸是活著迴來了,緊繃的心弦一旦鬆開,疲憊感就再也擋不住了。
不少士兵迴到營房倒頭就睡。
而林鎮南則帶著百餘名親衛,在城門處交出手中兵器,走進了這繁華的大魏京城。
林楓卻不在此列,他甚至連盔甲都丟了,直接跑進林府,撲到床上,倒頭就睡。
嗚魯!
慶賀的聲樂響起!
大魏皇帝的車輦也剛好在皇宮門前停下,魏帝隻身走到了長平街上,歡迎凱旋勝利之軍。
“微臣,率鎮甲軍赴蘭州,殺敵歸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雖然隻有百餘名鎮甲軍親衛,可他們那整齊有力的喊聲,依舊令魏帝心潮洶湧。
這就是作為勝利帝國君王的感覺!
太爽了!
魏帝忍不住心中澎湃的喜悅,臉上的紅潤清晰可見,帝王之心在此處得以舒張開來。
“好!愛將們平身!”
“傳朕旨意,鎮甲軍衛國有功,全軍重賞,凡有軍職者,連升三級!”
魏帝此時心中隻有無盡的豪邁暢快,他大手一揮,袖口龍袍劃過了他的身前。
“陛下聖明!”
“哈哈哈……”
在一眾士兵的呐喊聲中,魏帝仰頭暢快大笑地走迴了龍輦,消失在了皇宮門前。
林鎮南也被一位太監告知,魏帝打算今晚在宮中清心殿內,擺下慶功宴,宴請百官參加。
“公公辛苦。”
“鎮國公,您這可折煞小的了……”
望著傳訊太監走進皇宮中,林鎮南的眼神不由得深邃起來,他有種事情遠未結束的預感。
在這之前,他必須跟林楓說下需要注意的東西。
否則,在這風雲詭譎、變化無常的京城裏,身負軍功的林楓將會有更大的危險。
如果林楓現在還是那個隻會吃喝玩樂的紈絝子弟,林鎮南倒還沒有那麽多的擔憂。
可今日不如往日。
即將這逆子還真有成才的可能性,為了林家能夠更好的傳承下去,就必須做好應對的準備。
“哼!盡管來吧,我林鎮南接著就是!”
“是時候了……”
林鎮南轉身迴頭,朝著京城中的某個方向看去,一抹略有深意的冷笑浮現在嘴角邊上。
喜慶的氣氛這才悄然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