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自古忠孝義難全
秦始皇征戰無限副本,大秦贏麻了 作者:奧斯卡羅伯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負責記錄的史官正是作《左傳》之左丘明第八代孫。
本來左丘明的後代自第四代開始,就已經開始過去隱士的生活。
但範增的書信幾經輾轉,還是送到了他們的手裏,作為有著史祖之稱的左丘明後人,他們對於能完全按事實記錄史書這件事情沒有一點抵抗能力。
即使秦王頒布的這個政策不一定真實,但他們仍然願意一試。
讓左家人慶幸的是,他們出山將近一年的時間,始皇帝嬴政並沒有任何幹預他們記錄曆史真相的行為。
禦史台建立之後,史官也掛職在禦史台之下,各郡禦史罵皇帝奏章都有備份在史官檔案中,其中有些罵得比較難聽的始皇陛下也並沒有要求他們銷毀。
可見始皇陛下心胸之寬廣!
要知道,這些罵人的話,到後世很有可能會變成他人抹黑始皇的證據。
在此之前,各地諸侯國以及大周天子,可都沒有少做這樣的事情。
就像商湯紂王帝辛,在大周的史書之中,已經全是他的惡行,沒有任何正麵的記載,可事實如何,已經無從考證。
...
割稻子的速度很快,即使嬴政和扶蘇兩人都是第一次下地割稻子,但一千株稻子,在一眾農家人的幫助下,一炷香的時間也就割完了(一炷香=半小時),主要是嬴政和扶蘇的動作實在太慢了。
以嬴政當前的修為和身體素質,這點活對他根本就沒有一點影響,他反而還有些意猶未盡的感覺。
畢竟,他手裏的這些東西可是能夠讓大秦三千萬百姓免受饑餓之苦的。
不過,這稻穗已經全部堆農田邊,接下來取種子這件事情他就上不了手了。
嬴政放下手裏的鐮刀,帶著一身泥點子再次走到顏路的身前。
“怎麽樣?朋友,還是家族?”
最終審判還是落到了顏路的身上。
這一炷香的時間,顏路卻感覺比自己的一生都要長,現在嬴政走到他麵前,他反而還隱隱有些放鬆的感覺。
麵對嬴政給出的選擇,顏路很想大義凜然地斥責這暴君嬴政一番,然後慷慨赴死。
可是,一想到自己不管做出什麽樣的選擇,都會被記錄在恥辱柱上,顏路的話卻始終卡在喉嚨裏吐不出來。
“為我提供信息的...是...是農家三師兄...許勝,希望秦王陛下能遵守諾言,放過顏家九十五口人。”
最終,顏路還是選擇保全自己的家族。
都說忠義難兩全,沒想到現在這孝義也難兩全啊!
“五日之前,許勝傳消息於我,這水稻將熟,近期陛下可能會來這大秦學宮,
三日前,正好師弟張良帶著銅錘下山來找我,我們便在鹹陽城通往學宮的官道邊設下埋伏,於今日等到陛下的車駕。”
既然已經做了決定,顏路便也沒有任何隱瞞的打算,將他們之前的謀劃和盤托出。
其實,他們這次刺殺行動也隻是臨時起意,並沒有太過周全的謀劃。畢竟嬴政是否會離開鹹陽都沒有確切的消息。
不過,顏路已經完全沒有心思去複盤自己的失敗,他現在隻希望嬴政能夠信守諾言。
“血口噴人!”
一眾農家弟子本來在嬴政的身後整理那些收割下來的稻穗,聽到顏路的話,當即群情激憤,站起身來就要衝過來質問顏路。
“站住!陛下身前,豈敢放肆!”
許七也正在和弟子們一起收拾稻穗,立馬跨出一大步擋在一眾弟子麵前,大聲地嗬斥他們。
“所有人,立馬退迴屋舍,然後把老三叫出來!”
“老師,三師兄他怎麽可能...”
“閉嘴!快去!”
“...是!”
嬴政從始至終都沒有打斷許七和弟子之間的對話,也沒有阻止那些農家弟子離開的步伐。
隻不過,不用嬴政下令,蒙毅就已經派出兩個侍衛跟在農家弟子身後去尋那許勝
許七將這些激動的弟子驅散之後,快步走到顏路的身邊,麵朝著嬴政直接跪了下去。
“陛下,臣有罪!”
看著跪倒在自己身前的‘老農’,嬴政臉上並沒有流露出任何表情,外人根本就不知道他此刻的心情。
除了許七跪倒在地之外,其他的內閣大臣此時的表情也變得有些惶恐,全都低頭退到一邊。
始皇陛下不開口,這時候沒人敢開口說話,剛剛因為水稻收割而帶來的喜悅氣氛頓時就一掃而空。
嬴政也沒有著急開口說話,他在思考,顏路的這件事許七到底有沒有參與,或者說知不知情。
他這次臨時出宮,能提前給顏路張良傳出一些風聲的就隻有兩種人,農家子弟以及負責保衛大秦學宮的大秦衛士。
隻有這兩類人知道許七帶著成熟的水稻來找自己,而鎮守學宮的大秦衛士都是大秦最精銳忠誠的士兵,那麽是什麽人傳出消息自然就不言而喻。
“許尚書,弟子犯錯,你最多就是一個識人不明之罪,不是什麽大事,起來說話。”
隻是,許七並沒有遵從嬴政的命令站起來,反而把腦袋埋得更低了。
“罪臣不敢隱瞞,許勝正是犬子。”
許七這麽一說,嬴政反而來了一些興致,看對方這樣子,這其中看來還有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不管怎麽說,以許七這一年來的功績以及未來還可能做出的成就,隻要他不是去造反,足以保他全家不死。
“既然這樣,那找間屋子坐下來聊吧。”
這大秦學宮,到處都是為了給大秦學子求學所修建的屋子,隻是這片區域當初是劃分給農家的,以農田為主,能用的屋子也都堆滿了各種農具以及土豆和番薯的預留種。
所以大家隻能又往遠處走了走,尋了一個空閑的學屋坐下。
除了鐵鷹之外,跟著嬴政一同來到學宮的所有人都在學屋內坐下,就連許七也在嬴政的強製要求下,坐在了一個學生用的書桌前。
嬴政則是坐在學宮為先生準備的講桌前。
誰也沒有想到,這大秦學宮為天下學子準備的學屋,第一次使用竟然是用來審判犯人。
史官記載。
【始皇三十八年秋,始皇帝嬴政為民取糧之後,於大秦學宮內,審判行刺事件主謀。】
......
本來左丘明的後代自第四代開始,就已經開始過去隱士的生活。
但範增的書信幾經輾轉,還是送到了他們的手裏,作為有著史祖之稱的左丘明後人,他們對於能完全按事實記錄史書這件事情沒有一點抵抗能力。
即使秦王頒布的這個政策不一定真實,但他們仍然願意一試。
讓左家人慶幸的是,他們出山將近一年的時間,始皇帝嬴政並沒有任何幹預他們記錄曆史真相的行為。
禦史台建立之後,史官也掛職在禦史台之下,各郡禦史罵皇帝奏章都有備份在史官檔案中,其中有些罵得比較難聽的始皇陛下也並沒有要求他們銷毀。
可見始皇陛下心胸之寬廣!
要知道,這些罵人的話,到後世很有可能會變成他人抹黑始皇的證據。
在此之前,各地諸侯國以及大周天子,可都沒有少做這樣的事情。
就像商湯紂王帝辛,在大周的史書之中,已經全是他的惡行,沒有任何正麵的記載,可事實如何,已經無從考證。
...
割稻子的速度很快,即使嬴政和扶蘇兩人都是第一次下地割稻子,但一千株稻子,在一眾農家人的幫助下,一炷香的時間也就割完了(一炷香=半小時),主要是嬴政和扶蘇的動作實在太慢了。
以嬴政當前的修為和身體素質,這點活對他根本就沒有一點影響,他反而還有些意猶未盡的感覺。
畢竟,他手裏的這些東西可是能夠讓大秦三千萬百姓免受饑餓之苦的。
不過,這稻穗已經全部堆農田邊,接下來取種子這件事情他就上不了手了。
嬴政放下手裏的鐮刀,帶著一身泥點子再次走到顏路的身前。
“怎麽樣?朋友,還是家族?”
最終審判還是落到了顏路的身上。
這一炷香的時間,顏路卻感覺比自己的一生都要長,現在嬴政走到他麵前,他反而還隱隱有些放鬆的感覺。
麵對嬴政給出的選擇,顏路很想大義凜然地斥責這暴君嬴政一番,然後慷慨赴死。
可是,一想到自己不管做出什麽樣的選擇,都會被記錄在恥辱柱上,顏路的話卻始終卡在喉嚨裏吐不出來。
“為我提供信息的...是...是農家三師兄...許勝,希望秦王陛下能遵守諾言,放過顏家九十五口人。”
最終,顏路還是選擇保全自己的家族。
都說忠義難兩全,沒想到現在這孝義也難兩全啊!
“五日之前,許勝傳消息於我,這水稻將熟,近期陛下可能會來這大秦學宮,
三日前,正好師弟張良帶著銅錘下山來找我,我們便在鹹陽城通往學宮的官道邊設下埋伏,於今日等到陛下的車駕。”
既然已經做了決定,顏路便也沒有任何隱瞞的打算,將他們之前的謀劃和盤托出。
其實,他們這次刺殺行動也隻是臨時起意,並沒有太過周全的謀劃。畢竟嬴政是否會離開鹹陽都沒有確切的消息。
不過,顏路已經完全沒有心思去複盤自己的失敗,他現在隻希望嬴政能夠信守諾言。
“血口噴人!”
一眾農家弟子本來在嬴政的身後整理那些收割下來的稻穗,聽到顏路的話,當即群情激憤,站起身來就要衝過來質問顏路。
“站住!陛下身前,豈敢放肆!”
許七也正在和弟子們一起收拾稻穗,立馬跨出一大步擋在一眾弟子麵前,大聲地嗬斥他們。
“所有人,立馬退迴屋舍,然後把老三叫出來!”
“老師,三師兄他怎麽可能...”
“閉嘴!快去!”
“...是!”
嬴政從始至終都沒有打斷許七和弟子之間的對話,也沒有阻止那些農家弟子離開的步伐。
隻不過,不用嬴政下令,蒙毅就已經派出兩個侍衛跟在農家弟子身後去尋那許勝
許七將這些激動的弟子驅散之後,快步走到顏路的身邊,麵朝著嬴政直接跪了下去。
“陛下,臣有罪!”
看著跪倒在自己身前的‘老農’,嬴政臉上並沒有流露出任何表情,外人根本就不知道他此刻的心情。
除了許七跪倒在地之外,其他的內閣大臣此時的表情也變得有些惶恐,全都低頭退到一邊。
始皇陛下不開口,這時候沒人敢開口說話,剛剛因為水稻收割而帶來的喜悅氣氛頓時就一掃而空。
嬴政也沒有著急開口說話,他在思考,顏路的這件事許七到底有沒有參與,或者說知不知情。
他這次臨時出宮,能提前給顏路張良傳出一些風聲的就隻有兩種人,農家子弟以及負責保衛大秦學宮的大秦衛士。
隻有這兩類人知道許七帶著成熟的水稻來找自己,而鎮守學宮的大秦衛士都是大秦最精銳忠誠的士兵,那麽是什麽人傳出消息自然就不言而喻。
“許尚書,弟子犯錯,你最多就是一個識人不明之罪,不是什麽大事,起來說話。”
隻是,許七並沒有遵從嬴政的命令站起來,反而把腦袋埋得更低了。
“罪臣不敢隱瞞,許勝正是犬子。”
許七這麽一說,嬴政反而來了一些興致,看對方這樣子,這其中看來還有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不管怎麽說,以許七這一年來的功績以及未來還可能做出的成就,隻要他不是去造反,足以保他全家不死。
“既然這樣,那找間屋子坐下來聊吧。”
這大秦學宮,到處都是為了給大秦學子求學所修建的屋子,隻是這片區域當初是劃分給農家的,以農田為主,能用的屋子也都堆滿了各種農具以及土豆和番薯的預留種。
所以大家隻能又往遠處走了走,尋了一個空閑的學屋坐下。
除了鐵鷹之外,跟著嬴政一同來到學宮的所有人都在學屋內坐下,就連許七也在嬴政的強製要求下,坐在了一個學生用的書桌前。
嬴政則是坐在學宮為先生準備的講桌前。
誰也沒有想到,這大秦學宮為天下學子準備的學屋,第一次使用竟然是用來審判犯人。
史官記載。
【始皇三十八年秋,始皇帝嬴政為民取糧之後,於大秦學宮內,審判行刺事件主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