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世界名畫,始皇為民取糧圖
秦始皇征戰無限副本,大秦贏麻了 作者:奧斯卡羅伯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顏路的腦子沒壞,他並不認為嬴政這是在威脅自己。
此刻,擺在自己麵前的就隻有這兩個選擇。
供出為自己提供信息的人,然後去死。
或者,繼續堅定的不開口,然後帶著顏家九十五口人一起去死。
對於顏路來說,目前唯一值得慶幸的事情,就是他可以免受刑罰之苦了。
可現在,顏路卻恨不得嬴政讓人給自己千刀萬剮。
帶著皮肉之苦慷慨赴死總比帶著滿心愧疚憋屈的死去要好。
雖說顏路刺殺嬴政並不是為了家國百姓,但他可是荀況的親傳弟子之一,加上又是顏迴後人,可以說是正統的儒家傳人。
在他的心中,仁、義、禮、孝這些東西可是比他自己的性命都重要。
他會來刺殺嬴政,也是為了實現自己心中的仁義禮孝。
可現在,顏路原本十分堅定的眼神,已經開始變得掙紮與絕望。
隻不過,嬴政根本就不在意顏路心裏到底在想什麽。
到底是誰給顏路通風報信,讓他有機會來行刺自己,其實嬴政心裏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猜想。
不管顏路選擇哪一個,嬴政都能找出那個通風報信之人。
當然,身為皇帝,嬴政的話自然也是一言九鼎,隻要顏路鬆口,那麽顏家的人他自然就不會去動。
“許七,讓農家的子弟們將這些稻穀都收割下來吧,整個大秦現在可就隻有這些,交給農家弟子朕才放心。”
嬴政也沒有催促顏路立馬做出決定,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院子裏的那些水稻。
一株水稻上大概有30根稻穗,每根稻穗上有200顆左右的稻穀。
雖然每株水稻的長勢各有不同,但大概也都在些數字附近。
一千株水稻,大概能收下1000乘30乘200,共六百萬顆種子。
六百萬,看上去是一個很大的數字,但是重新種下之後,也就隻能種滿不到一百五十畝的農田。
即使這些稻種在第二次種植的過程沒有大規模損失,再過一年也才能滿足不到十萬畝地。
對於大秦三千餘萬百姓來說,也還得再過兩年才能夠用。
所以,一開始的這六百萬顆稻種至關重要。
比較幸運的是,土豆和番薯這兩種作物馬上就可以在全國普及了。
雖然農家子弟已經發現,長期種植這兩種作物對土地會造成損害,但隻要不是連續種植,問題就不是很大。
等許七領命去召集自己的徒弟之後,嬴政才又看了一眼顏路。
“顏路,你慢慢想,等農家弟子割完這批稻穀,朕再來聽你的答案。”
說著,嬴政便帶著眾位大臣再次返迴種植水稻的院子。
沒過一會兒,就看許七帶著一群和他一樣渾身黝黑的年輕人從遠處浩浩蕩蕩地跑過來。
每個人身上穿著的都是大秦底層百姓才會穿的粗布麻衣,手裏拿著收割水稻的工具。
相比於其他學派的子弟,這些年輕人完全就不像是溫文儒雅士子,反而更像是村子裏即將進行秋收的農戶。
看著他們高漲的情緒和臉上洋溢著的笑容,嬴政的內心卻有那麽一點點複雜。
“希望隻是個別人吧。”
想著,嬴政轉身看向院子裏的水稻,開口說道。
“許七,給朕拿兩副農具。”
許七聞言,立即從身後的弟子手裏拿過兩把鐮刀遞交到嬴政的手裏。
嬴政接過鐮刀,將其中一把遞給站在自己身後的扶蘇。
“扶蘇,你跟著朕一起下地,跟在許尚書後麵一起割稻子。”
“是,父王。”
對於嬴政的這個命令,扶蘇並沒有什麽異議,他在上郡待了兩年半的時間,雖說並沒有真正的加入到修建長城的工作中,但在眾多皇子中,他也算是吃過苦的。
李斯、蕭何等人見狀,也紛紛想要從農家弟子手裏接過他們的農具。
皇帝和大皇子都已經要準備下地了,他們這些做臣子的怎麽能站在路邊看著呢。
隻是,這鐮刀還沒有落到大家的手裏,嬴政便轉頭看了他們一眼,隻看了一眼。
“你們要幹嘛?對大秦的百姓來說,這一顆稻穀價值千金,你們連這鐮刀怎麽拿都不知道就別下來搗亂了!”
說話的間隙,嬴政的目光則是一直盯著農家弟子的手和他們手裏的鐮刀。
他也不會拿鐮刀。
大秦雖然沒有臨時抱佛腳這一句話,但這種刻在人類基因裏的事情,很多時候並需要用語言和文字來表達。
隻是,麵對嬴政的‘訓斥’,眾大臣們也不敢多說什麽。
他們知道他也不會用鐮刀,他也知道他們知道他不會用鐮刀。
可這個時候,現場卻沒有一點聲音,大臣們也隻能默默地收迴自己即將接過鐮刀的手。
還好許七雖然把大部分心思都放在了農事上,但他也是這個年代少有的讀書人,別看他一副鄉野老農的模樣,能坐到農家領袖這個位置,他察言觀色的能力自然也不會差。
“陛下,您跟在老臣身邊,這一壟稻穀就交給陛下和公子了。”
一壟稻穀數量也沒有多少,既然皇帝陛下想和公子體會民間疾苦,許七自然不會掃興。
再說了,收稻穀本身就隻是一個體力活而已,並沒有多少技術含量。
有技術含量的是如何快速的把稻子割下,畢竟收稻子這件事情在百姓中是一件和時間賽跑的事情。
現在這地裏總共就一千株稻子,慢慢割也花不了多少時間。
許七給出台階,眾人順勢就走了下來。
於是,一幅足以載入史冊的世界名畫誕生了。
身穿黑龍袍的始皇帝嬴政帶著自己的大公子扶蘇,和一群農夫打扮的農家士子彎腰在地裏割稻子,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幸福的表情。
田邊,站著這時代表整個大秦帝國最高權力的幾位大臣,以及剛剛行刺完嬴政被綁著的三位刺客。
大臣們的臉上帶著欣喜與崇敬的表情。
三位刺客,張良滿臉震驚,顏路一臉死灰,壯漢銅錘則是懵懂中帶著些許憧憬,剛剛那些糧食要是能天天吃到就好了。
據隨行史官記載。
【始皇三十八年秋,農家許七,育稻高一丈有餘,獲封大學士稱號。
始皇帝攜公子扶蘇親下稻田,為民取糧。
餘,史家左子誠,幸觀之。】
......
此刻,擺在自己麵前的就隻有這兩個選擇。
供出為自己提供信息的人,然後去死。
或者,繼續堅定的不開口,然後帶著顏家九十五口人一起去死。
對於顏路來說,目前唯一值得慶幸的事情,就是他可以免受刑罰之苦了。
可現在,顏路卻恨不得嬴政讓人給自己千刀萬剮。
帶著皮肉之苦慷慨赴死總比帶著滿心愧疚憋屈的死去要好。
雖說顏路刺殺嬴政並不是為了家國百姓,但他可是荀況的親傳弟子之一,加上又是顏迴後人,可以說是正統的儒家傳人。
在他的心中,仁、義、禮、孝這些東西可是比他自己的性命都重要。
他會來刺殺嬴政,也是為了實現自己心中的仁義禮孝。
可現在,顏路原本十分堅定的眼神,已經開始變得掙紮與絕望。
隻不過,嬴政根本就不在意顏路心裏到底在想什麽。
到底是誰給顏路通風報信,讓他有機會來行刺自己,其實嬴政心裏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猜想。
不管顏路選擇哪一個,嬴政都能找出那個通風報信之人。
當然,身為皇帝,嬴政的話自然也是一言九鼎,隻要顏路鬆口,那麽顏家的人他自然就不會去動。
“許七,讓農家的子弟們將這些稻穀都收割下來吧,整個大秦現在可就隻有這些,交給農家弟子朕才放心。”
嬴政也沒有催促顏路立馬做出決定,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院子裏的那些水稻。
一株水稻上大概有30根稻穗,每根稻穗上有200顆左右的稻穀。
雖然每株水稻的長勢各有不同,但大概也都在些數字附近。
一千株水稻,大概能收下1000乘30乘200,共六百萬顆種子。
六百萬,看上去是一個很大的數字,但是重新種下之後,也就隻能種滿不到一百五十畝的農田。
即使這些稻種在第二次種植的過程沒有大規模損失,再過一年也才能滿足不到十萬畝地。
對於大秦三千餘萬百姓來說,也還得再過兩年才能夠用。
所以,一開始的這六百萬顆稻種至關重要。
比較幸運的是,土豆和番薯這兩種作物馬上就可以在全國普及了。
雖然農家子弟已經發現,長期種植這兩種作物對土地會造成損害,但隻要不是連續種植,問題就不是很大。
等許七領命去召集自己的徒弟之後,嬴政才又看了一眼顏路。
“顏路,你慢慢想,等農家弟子割完這批稻穀,朕再來聽你的答案。”
說著,嬴政便帶著眾位大臣再次返迴種植水稻的院子。
沒過一會兒,就看許七帶著一群和他一樣渾身黝黑的年輕人從遠處浩浩蕩蕩地跑過來。
每個人身上穿著的都是大秦底層百姓才會穿的粗布麻衣,手裏拿著收割水稻的工具。
相比於其他學派的子弟,這些年輕人完全就不像是溫文儒雅士子,反而更像是村子裏即將進行秋收的農戶。
看著他們高漲的情緒和臉上洋溢著的笑容,嬴政的內心卻有那麽一點點複雜。
“希望隻是個別人吧。”
想著,嬴政轉身看向院子裏的水稻,開口說道。
“許七,給朕拿兩副農具。”
許七聞言,立即從身後的弟子手裏拿過兩把鐮刀遞交到嬴政的手裏。
嬴政接過鐮刀,將其中一把遞給站在自己身後的扶蘇。
“扶蘇,你跟著朕一起下地,跟在許尚書後麵一起割稻子。”
“是,父王。”
對於嬴政的這個命令,扶蘇並沒有什麽異議,他在上郡待了兩年半的時間,雖說並沒有真正的加入到修建長城的工作中,但在眾多皇子中,他也算是吃過苦的。
李斯、蕭何等人見狀,也紛紛想要從農家弟子手裏接過他們的農具。
皇帝和大皇子都已經要準備下地了,他們這些做臣子的怎麽能站在路邊看著呢。
隻是,這鐮刀還沒有落到大家的手裏,嬴政便轉頭看了他們一眼,隻看了一眼。
“你們要幹嘛?對大秦的百姓來說,這一顆稻穀價值千金,你們連這鐮刀怎麽拿都不知道就別下來搗亂了!”
說話的間隙,嬴政的目光則是一直盯著農家弟子的手和他們手裏的鐮刀。
他也不會拿鐮刀。
大秦雖然沒有臨時抱佛腳這一句話,但這種刻在人類基因裏的事情,很多時候並需要用語言和文字來表達。
隻是,麵對嬴政的‘訓斥’,眾大臣們也不敢多說什麽。
他們知道他也不會用鐮刀,他也知道他們知道他不會用鐮刀。
可這個時候,現場卻沒有一點聲音,大臣們也隻能默默地收迴自己即將接過鐮刀的手。
還好許七雖然把大部分心思都放在了農事上,但他也是這個年代少有的讀書人,別看他一副鄉野老農的模樣,能坐到農家領袖這個位置,他察言觀色的能力自然也不會差。
“陛下,您跟在老臣身邊,這一壟稻穀就交給陛下和公子了。”
一壟稻穀數量也沒有多少,既然皇帝陛下想和公子體會民間疾苦,許七自然不會掃興。
再說了,收稻穀本身就隻是一個體力活而已,並沒有多少技術含量。
有技術含量的是如何快速的把稻子割下,畢竟收稻子這件事情在百姓中是一件和時間賽跑的事情。
現在這地裏總共就一千株稻子,慢慢割也花不了多少時間。
許七給出台階,眾人順勢就走了下來。
於是,一幅足以載入史冊的世界名畫誕生了。
身穿黑龍袍的始皇帝嬴政帶著自己的大公子扶蘇,和一群農夫打扮的農家士子彎腰在地裏割稻子,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幸福的表情。
田邊,站著這時代表整個大秦帝國最高權力的幾位大臣,以及剛剛行刺完嬴政被綁著的三位刺客。
大臣們的臉上帶著欣喜與崇敬的表情。
三位刺客,張良滿臉震驚,顏路一臉死灰,壯漢銅錘則是懵懂中帶著些許憧憬,剛剛那些糧食要是能天天吃到就好了。
據隨行史官記載。
【始皇三十八年秋,農家許七,育稻高一丈有餘,獲封大學士稱號。
始皇帝攜公子扶蘇親下稻田,為民取糧。
餘,史家左子誠,幸觀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