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重啟稷下學宮,大秦學宮
秦始皇征戰無限副本,大秦贏麻了 作者:奧斯卡羅伯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四人心情澎湃的時候,最為穩重踏實的農家許七開口說道。
“陛下,不知道我們要做的事情是什麽?”
向來信奉腳踏實地的許七並沒有被嬴政畫的大餅衝昏頭腦。
農家主張“君民並耕”和“市賈不二”。
一想到嬴政這些年殘暴的行為,許七心中頓時警鍾大響。
他可不想為了一個虛無的‘大學士’稱號,讓自己手底下的農家弟子成為秦皇奴役百姓的工具。
到時候別說萬世流芳了,不遺臭萬年就算是萬幸了。
聽到許七的話,另外三家的掌門人也立馬恢複冷靜。
這個年代的讀書人還是把名聲和氣節看的比自己的性命還要重的。
“諸位且放心,你們要做的事情就在這幾個箱子裏,看完再做決定,朕向來是不喜強迫別人的。”
此言一出,四位掌門人看嬴政的表情都有些不對勁了。
不喜強迫別人?
當年六國貴族皆入鹹陽是誰做的?
強行統一各地語言文字的行為又是誰做的?
不過,懷疑歸懷疑,幾人還是帶著好奇心打開趙高搬來的箱子。
入眼則是一卷卷粗大的竹簡。
等幾人都各自捧起一卷竹簡之後,嬴政隨後轉頭看向趙高和李斯。
“趙高,把蒙毅、範增、蕭何、韓信都叫過來,去麒麟殿。”
書房裏的這些家夥現在估計一時半會兒放不下手裏的這些竹簡了。
嬴政也曾經拿宮裏的禦醫做過實驗。
給了他們一卷書之後,這些家夥可以說是廢寢忘食。
到現在還在反複迴味那些文字。
眼前的四人可以說是當代各自領域的巔峰人物。
嬴政相信他們能看得出這些東西的含金量。
而這些人來了之後,嬴政的下一步計劃也終於可以開展了。
並且,像這種大事商議,還是去一個比較正式的場合比較好。
麒麟殿就是嬴政和手下大臣議事的地方。
隻是,看著坐在大殿裏的幾人,嬴政突然想到了一個詞。
盛極而衰。
大秦或許正處在這樣一個衰敗的過程中。
往前一百年,整個秦國可謂是君明臣賢、人才輩出。
可現在,王綰、淳於越都已經死了。
殿內的這些人在自己死後,就隻有蒙毅和李斯還在為大秦王朝效力。
剩下的全都投入到了反秦的叛亂之中。
天下人才盡數都在反抗他們口中的‘暴秦’。
或許,即使是扶蘇坐上這個位置,他也沒有能力可以守住疆土。
但現在,朕沒有死。
大秦注定將萬世永傳,大秦的百姓也將享萬世太平。
幾位大臣起身,恭敬地看著始皇帝走上王位。
“諸位,這些天交給你們的事情辦得怎麽樣了?”
聽到嬴政的問詢,蕭何、韓信的臉上都露出一絲尷尬。
始皇帝對他們如此信任,讓年輕的他們擔任如此重要的事情。
但十幾天過去了,他們卻沒有任何建樹。
別說建樹了,他們連辦事的門路都沒有摸清楚。
倒是另外三人,臉上見不到任何有壓力的表情。
年紀最大的範增率先開口說話。
“啟稟陛下,在四十八郡建禦史台的命令已經下發天下,臣的親筆信也隨之一起發往各地。
假以時日,各地名士想必會齊聚鹹陽,到時候禦史台的工作就可以開展起來。”
“甚好!”
嬴政對範增的工作效率還是很認可的。
短短十幾天的工夫,就把一切都安排妥當了。
聽到範增的匯報,兩位年輕人的臉皮已經開始泛紅。
然後李斯站起身來開始匯報。
“陛下,阿房宮的修建已經暫停,工匠們正在按照陛下給出的要求重新設計圖紙,很快就能重新複工。”
李斯雖然始皇帝為什麽會叫停已經建造了兩年的阿房宮,但依然非常完美地執行了嬴政的命令。
這下,蕭何韓信二人的後背開始冒汗了。
最後起身的是蒙毅。
“陛下,一千名軍中好手已經集結完畢,正在按陛下的要求進行訓練,隻是陛下要求的馬匹不好找,暫時還未能配齊。”
對於始皇的命令,蒙毅也有些不解。
大秦重騎向來是所向披靡,也不知道為什麽陛下會突然要他開始訓練輕騎兵。
蒙毅並不重視這種在戰場上隻能起到偵察騷擾作用的兵種。
但既然是陛下的命令,他也隻管盡力去完成就行了,也沒有多說什麽。
陛下雄韜偉略,想的事情也不是他能猜測懷疑的。
聽完蒙毅的匯報,嬴政臉上的表情非常滿意。
至於那兩個頭都快要埋到桌子底下的年輕人,嬴政也沒有太過苛責。
他時間很多,不著急。
既然兩人能在幾千年的曆史中留下自己的名號,自然有他們的過人之處。
自己隻需要給他們耐心和支持就行了。
聽完三人的匯報,嬴政才開口說話。
“現在朝中人才不足,朕欲要網羅天下人才為國家效力,諸位可有高見?”
聽到這個問題,在場的人卻不由地愣了一下。
他們著實想不明白始皇帝到底在想什麽。
自古以來,朝廷攫取官員不就兩個路子嗎?
舉薦為官以及事功為官。
特別是在以前的秦國,這兩個方法可以說為大秦一統六國輸送了眾多人才。
隻是現在,大秦一統六國之後,事功為官的人就大大減少了。
那麽剩下的就隻有舉薦為官這一個路子了。
可是,三年前,始皇聽了李斯的建議在全國範圍內‘禁私學’。
這讓很多人都拒絕了入秦朝為官。
這件事情在場的人裏除了蒙毅之外,都一清二楚。
特別是李斯,此刻他腦子裏的想法是最多的。
陛下前些日子剛剛讓趙高頒布了‘大秦不因言獲罪’的政令。
現在又開始問起選取人才的問題。
這是要幹什麽?
不等李斯開口說什麽,嬴政又再次開口。
“既然大家都沒什麽想法,那朕來說說。
當年,齊桓公為了網羅人才,於臨淄稷門設立稷下學宮。
一時之間,齊國人才濟濟,國力大漲。
朕欲效仿稷下學宮,在鹹陽建大秦學宮,地址就定在阿房宮。
如何?”
此話一出,殿內有兩人立即就是臉色大變。
範增大喜!
李斯大驚!
......
“陛下,不知道我們要做的事情是什麽?”
向來信奉腳踏實地的許七並沒有被嬴政畫的大餅衝昏頭腦。
農家主張“君民並耕”和“市賈不二”。
一想到嬴政這些年殘暴的行為,許七心中頓時警鍾大響。
他可不想為了一個虛無的‘大學士’稱號,讓自己手底下的農家弟子成為秦皇奴役百姓的工具。
到時候別說萬世流芳了,不遺臭萬年就算是萬幸了。
聽到許七的話,另外三家的掌門人也立馬恢複冷靜。
這個年代的讀書人還是把名聲和氣節看的比自己的性命還要重的。
“諸位且放心,你們要做的事情就在這幾個箱子裏,看完再做決定,朕向來是不喜強迫別人的。”
此言一出,四位掌門人看嬴政的表情都有些不對勁了。
不喜強迫別人?
當年六國貴族皆入鹹陽是誰做的?
強行統一各地語言文字的行為又是誰做的?
不過,懷疑歸懷疑,幾人還是帶著好奇心打開趙高搬來的箱子。
入眼則是一卷卷粗大的竹簡。
等幾人都各自捧起一卷竹簡之後,嬴政隨後轉頭看向趙高和李斯。
“趙高,把蒙毅、範增、蕭何、韓信都叫過來,去麒麟殿。”
書房裏的這些家夥現在估計一時半會兒放不下手裏的這些竹簡了。
嬴政也曾經拿宮裏的禦醫做過實驗。
給了他們一卷書之後,這些家夥可以說是廢寢忘食。
到現在還在反複迴味那些文字。
眼前的四人可以說是當代各自領域的巔峰人物。
嬴政相信他們能看得出這些東西的含金量。
而這些人來了之後,嬴政的下一步計劃也終於可以開展了。
並且,像這種大事商議,還是去一個比較正式的場合比較好。
麒麟殿就是嬴政和手下大臣議事的地方。
隻是,看著坐在大殿裏的幾人,嬴政突然想到了一個詞。
盛極而衰。
大秦或許正處在這樣一個衰敗的過程中。
往前一百年,整個秦國可謂是君明臣賢、人才輩出。
可現在,王綰、淳於越都已經死了。
殿內的這些人在自己死後,就隻有蒙毅和李斯還在為大秦王朝效力。
剩下的全都投入到了反秦的叛亂之中。
天下人才盡數都在反抗他們口中的‘暴秦’。
或許,即使是扶蘇坐上這個位置,他也沒有能力可以守住疆土。
但現在,朕沒有死。
大秦注定將萬世永傳,大秦的百姓也將享萬世太平。
幾位大臣起身,恭敬地看著始皇帝走上王位。
“諸位,這些天交給你們的事情辦得怎麽樣了?”
聽到嬴政的問詢,蕭何、韓信的臉上都露出一絲尷尬。
始皇帝對他們如此信任,讓年輕的他們擔任如此重要的事情。
但十幾天過去了,他們卻沒有任何建樹。
別說建樹了,他們連辦事的門路都沒有摸清楚。
倒是另外三人,臉上見不到任何有壓力的表情。
年紀最大的範增率先開口說話。
“啟稟陛下,在四十八郡建禦史台的命令已經下發天下,臣的親筆信也隨之一起發往各地。
假以時日,各地名士想必會齊聚鹹陽,到時候禦史台的工作就可以開展起來。”
“甚好!”
嬴政對範增的工作效率還是很認可的。
短短十幾天的工夫,就把一切都安排妥當了。
聽到範增的匯報,兩位年輕人的臉皮已經開始泛紅。
然後李斯站起身來開始匯報。
“陛下,阿房宮的修建已經暫停,工匠們正在按照陛下給出的要求重新設計圖紙,很快就能重新複工。”
李斯雖然始皇帝為什麽會叫停已經建造了兩年的阿房宮,但依然非常完美地執行了嬴政的命令。
這下,蕭何韓信二人的後背開始冒汗了。
最後起身的是蒙毅。
“陛下,一千名軍中好手已經集結完畢,正在按陛下的要求進行訓練,隻是陛下要求的馬匹不好找,暫時還未能配齊。”
對於始皇的命令,蒙毅也有些不解。
大秦重騎向來是所向披靡,也不知道為什麽陛下會突然要他開始訓練輕騎兵。
蒙毅並不重視這種在戰場上隻能起到偵察騷擾作用的兵種。
但既然是陛下的命令,他也隻管盡力去完成就行了,也沒有多說什麽。
陛下雄韜偉略,想的事情也不是他能猜測懷疑的。
聽完蒙毅的匯報,嬴政臉上的表情非常滿意。
至於那兩個頭都快要埋到桌子底下的年輕人,嬴政也沒有太過苛責。
他時間很多,不著急。
既然兩人能在幾千年的曆史中留下自己的名號,自然有他們的過人之處。
自己隻需要給他們耐心和支持就行了。
聽完三人的匯報,嬴政才開口說話。
“現在朝中人才不足,朕欲要網羅天下人才為國家效力,諸位可有高見?”
聽到這個問題,在場的人卻不由地愣了一下。
他們著實想不明白始皇帝到底在想什麽。
自古以來,朝廷攫取官員不就兩個路子嗎?
舉薦為官以及事功為官。
特別是在以前的秦國,這兩個方法可以說為大秦一統六國輸送了眾多人才。
隻是現在,大秦一統六國之後,事功為官的人就大大減少了。
那麽剩下的就隻有舉薦為官這一個路子了。
可是,三年前,始皇聽了李斯的建議在全國範圍內‘禁私學’。
這讓很多人都拒絕了入秦朝為官。
這件事情在場的人裏除了蒙毅之外,都一清二楚。
特別是李斯,此刻他腦子裏的想法是最多的。
陛下前些日子剛剛讓趙高頒布了‘大秦不因言獲罪’的政令。
現在又開始問起選取人才的問題。
這是要幹什麽?
不等李斯開口說什麽,嬴政又再次開口。
“既然大家都沒什麽想法,那朕來說說。
當年,齊桓公為了網羅人才,於臨淄稷門設立稷下學宮。
一時之間,齊國人才濟濟,國力大漲。
朕欲效仿稷下學宮,在鹹陽建大秦學宮,地址就定在阿房宮。
如何?”
此話一出,殿內有兩人立即就是臉色大變。
範增大喜!
李斯大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