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袁熙領地的流民,經過登記後,被組織前往涼州,當然一路上的吃穿用度袁熙都會提供給他們,保證他們不會凍死和餓死。


    盡管這樣,還是讓流民感覺有些擔心和害怕,害怕被當做牲口賣掉。涼州遠在西北,他們其中有些人是知道的,然後在人群中一傳開,便引起了一些騷亂。


    “唉,看來外麵的傳言也不真實,這晉王袁熙也沒辦法安置我們,還要被送到什麽西北涼州,聽說有千裏的路途,我們被賣了也沒地方說!”有人大聲說道。


    此時武卜已經把官吏發放的糧食收拾好了,並換上了發放的新衣,聽到這樣的言論出來反駁道,“晉王說了,會給我們吃的喝的和用的,還有這衣服穿,試問我們走了一路遇到的所有官員,究竟哪個給我們這麽多東西?況且就算賣了我們,恐怕也不夠這千裏路途中給我們的吃穿用度花費的多吧!”


    眾人一聽確實,尤其是他們嘴裏還吃著袁熙官員們發給他們的麵餅,那可是上好的細糧麵餅。手裏還提著新發的衣物,還沒來得及換上。


    所謂吃人嘴短,拿人手軟,武卜對這種拿了別人吃的還罵人的人就很嫌棄反感,但是可能是被欺負怕了,眾人有這樣的反應也正常,武卜幾句話消除了大家的擔憂。騷亂自然平息。


    縣令對武卜很讚賞,想要留下他來任職。武卜說,“謝過大人,我想跟著他們一起去涼州。”


    縣令想了想也明白武卜的意思,一來都是鄉親大家在一起不會孤單,二來如果武卜留下來,能夠說服眾人的人不在了,那這些流民可能還會騷亂。


    “你叫什麽名字?”


    “草民叫武卜。”武卜說著蹲在地上用手指頭把名字寫了下來。


    “你識字?”


    “不,是父親教我的,我隻會寫自己的名字。”


    “嗯嗯,不錯,會寫自己名字也不錯。等到了涼州,那邊有了學堂有空可以去學堂學習一下,對自己有好處。”


    武卜以為縣令和他開玩笑,說實在的,家都還沒有著落,怎麽突然會提學堂的事情,在武卜 印象中,能進入學堂的隻有貴族子弟才有的特權。所以武卜也隻是點點頭應付一下。


    縣令讓文吏給武卜做了一個牌子,一麵寫著武卜的名字,另一麵寫著優秀兩字。這牌子是各地郡縣都有的特製牌子,上麵有縣署名稱刻印,做工精美,其實和官員文吏他們用的身份銘牌差不多,隻是沒有明確的職位罷了。


    武卜見到上麵有自己的名字,其他的字他也不認識,但是覺得隻是縣令大人親自給的,一定是貴重物品,就小心謹慎收藏起來。


    “沒事,這牌子你就經常掛身上就好。”縣令看武卜把牌子收起來無奈笑道。這牌子就是用來展示的,收藏起來他給這牌子的用意也就白費了。


    武卜聽從了縣令的建議,把牌子掛在腰間。


    很快袁熙派來的涼州一個郡的文吏把這群人帶到涼州去。


    這個郡就是敦煌郡。敦煌郡是涼州最西麵的郡,新發現的硝石礦也是在此敦煌郡內發現。敦煌郡雖然在涼州最西麵,境內也有不少沙地,但是也有幾條河流,有黨河和疏勒河,有兩處湖水,其中淵泉是涼州僅次於居延澤的第二大湖,敦煌城北麵黨河的終點也是一個湖。


    有水的地方就有土地,有些甚至是因為沒有人居住,長滿荒草,沒有開墾出來。


    正好可以把無處安置的流民放到這裏來。


    過了一個多月流民從豫州來到涼州敦煌。一路上他們確實沒有遭受饑餓和寒凍,袁熙所派的官員給他們安排的很好,


    這些流民途經司州雍州見識到袁熙治下欣欣向榮的農村景象既驚訝又羨慕。他們一路甚至有其他村民主動送他們吃的和衣物,這些流民來到敦煌的時候,不僅沒有路途遙遠而變消瘦,反而都長胖了不少。


    武卜隻是感歎道,這也就在晉王的領地內才有這種情況出現,別的地方不可能。


    對於涼州的環境,這些流民就是對這裏的天氣有些不滿意,其他還勉強接受,天氣比較幹燥,可能需要多喝水。


    李大壯不僅負責糧草物資,還協助當地郡縣的官員安頓流民,資助貧民的事情。正好他把物資交付給蒙起軍後,就碰上武卜他們需要安置。


    “大人這些流民怎麽安排?”


    “嗯,上官的意思是要他們先從事挖硝石的事情,當然這些事情自願,報酬是按挖的重量來結算。挖十石硝石,可以領一石糧食,挖滿一千石的量後,可以免費送四間的房子一戶。每天不限製時間,可以隨意選擇勞作時間,但是最好是白天,晚上寒冷風大,沒有富足的燈油照明。還有就是可以在黨河湖和城東北瓜州開墾荒地,擁有他們自己的耕地!”敦煌負責安置流民的官吏說道。


    李大壯覺得這個挺不錯的,要是以前的李大壯說不定都心動了,不過現在他已經在老家有田有房,財物豐厚衣食無憂,所以並不會受到誘惑,倒是很樂意幫忙,就幫助負責的官吏做宣傳。


    流民聽了這些覺得是天上掉餡餅一樣,男女老少都想著能做點事情,便搶著報名。當地官員看到流民這麽積極就放心了。不僅流民積極,甚至連敦煌縣城內以及附近的村落聽到消息也前來詢問,這挖硝石礦的事情。


    敦煌城太守自然高興,勞作的人多多益善,修房子的事情反正由袁熙派來的人手來修建,糧草也是袁熙派人送來,他隻要安排和保護好硝石礦正常開采即可。


    做的好,還能算他的政績,人口增長了,收入變多,耕地也會慢慢變多。當然雖然流民很積極想要挖礦石,但是那種年紀太小和年紀太大的都被限製不能勞作,可以做一些輔助工作,比如燒水端水,這樣也會有酬勞的。


    在流民中,李大壯發現一個人帶著一個腰牌,就很好奇,這流民中竟然也有有身份的人在。於是來到那個人麵前。


    “你這個可以給我看一下嗎?”李大壯問了問武卜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袁熙:三國種田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suancaiyu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suancaiyu並收藏袁熙:三國種田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