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從什麽地方弄來的?”葛成對硝石再熟悉不過了。
“大人,這個是蒙將軍從涼州帶來的。”
“涼州?”葛成想了想,對墨芻說,“我想去一趟涼州。”
“一起吧!”墨芻與葛成共事久了,自然有些情誼。
“也帶上我吧!”衛溫也是對新的事物充滿好奇,對他而言,多見識一些東西準沒錯。
墨芻幾個人隨即收拾東西向涼州出發。
在前往涼州的路上,墨芻等人並不孤單,他們發現大批的人和物資都在向涼州進發。這讓他們感到疑惑。
涼州又不是什麽好地方,比起冀州袞州豫州等地差很多。氣候不好,人口不多。
此時李大壯命令隊伍休整休息。墨芻等人趕上來正好可以和他聊上天。
“你是晉王隊伍的?”走近了,墨芻才發現,這李大壯身上掛著隻有晉王袁熙的軍隊才會掛的牌子。
“對,你們是...”李大壯對於突然過來的幾個人問的問題做了迴應,但是卻不認識這些人。
墨芻身邊的人掏出令牌,李大壯也看,好家夥竟然是縣侯身份,現在貴人都是這麽好遇到的嗎?李大壯覺得自己運氣總是這麽好。
“見過大人!”縣侯級別挺高的,李大壯雖然現在升任為運糧校尉,但是和縣侯還是沒法比的。
“你們這是做什麽?涼州有這麽多人嗎?”
“不瞞大人,我們在給蒙起將軍送糧,涼州如今到處在整治,聽說還要管西域的事情,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糧草!”李大壯說著很是自豪。不僅僅為自己做的事情感到自豪,也為自己是晉王的子民感到自豪。
“正好我們順路!”
當然也一路上不僅有晉王的運糧官兵,還有平民百姓前來做生意的,比如石炭生意就很好,快要入冬了,西北地方會異常寒冷,木柴也不是那麽容易得,尤其這裏石地沙地很多,林木比較少,使用石炭便宜又耐久,當初有人運來石炭後,涼州的人都不相信這玩意能燒。
後來一演示,立刻被搶售一空。
不過也都隻限涼州的縣城內,縣城外人煙稀少,寧願一個冬天窩在被窩不出去,也不會花錢買石炭,況且他們吃飽都成問題,哪有什麽閑錢。
好在袁熙在給蒙起送物資糧草的時候,也為貧困的涼州百姓準備了救助糧草。李大壯不僅是運糧校尉,在這種情況下,他還被任命為戶曹管理,為他配了文書,要求除了給蒙起送糧草外,還要在經過的主要縣城,選拔當地戶曹文吏,由他們來實行袁熙的政策。
但凡有貪圖救濟糧草的官吏,可以直接逮捕交給蒙起處理。一般被處理就是處死。如此嚴苛的律法,讓新上任的涼州官員們都非常清廉老實。
墨芻他們很快來到敦煌郡,蒙起不在此地,但是有駐守的隊伍在,幫助墨芻他們找到硝石所在的地方。
葛成看到到處散布的硝石非常高興,這些硝石品質很好,雜質少,量多。他用鏟土鏟子在地上挖了半尺後,沙地下大塊大塊的硝石裸露出來。這很可能是一塊很大的硝石礦地。
“硝石礦?”
“對!趕緊派人保護起來,這可是很重要的東西!”
一般的士兵並不理解為何大人如此看重這些半透明的石頭。但是既然大人說重要那應該就是重要的。
“給晉王殿下捎個信,就說新火藥的問題解決了!”
“是,大人!”
袁熙收到消息很高興,晚上打開掌機,看到資源征收上,硝石的征收確實比之前改觀了不少,但依舊還不劃算,隻能派人防守並開采硝石。
關銀屏看到袁熙高興,問道,“夫君是不是遇到開心的事情了?”
“當然!是很開心的事情!”
“有多開心?”關銀屏歪頭對著袁熙笑了笑,此時關銀屏剛沐浴好,沒有穿外袍,隻穿著錦緞裏衣,在燭光下,有些亮澤,殿內因為有炭火,所以不會冷。
袁熙看了看眼前美貌的妻子,“有多開心?一會兒你就知道了!”說完把掌機丟到桌子下麵,拉著關銀屏去了內殿。
翌日,袁熙向涼州加派了一萬兵馬和五千無處安置的流民,一來支援他在西域做的事情,二來也是保護好硝石礦,並給流民們安排開采硝石礦的事情,這樣靠著他們自己的勞作來致富。
人多,所以事情可以不用著急做,輪流做事,也至於疲憊。同時給這些流民一些時間開墾涼州的荒地。開出來的就是自己的地,流民一下子轉變為農民。
這讓她們很滿足。
武卜是流民中的一員,他們一家人原本是荊州一個山區的住戶,因為秋季雨大,田地被山上的泥土滾石淹沒,受災的不止他們家,整個山區的都一夜之間失去田地。
當地官員上報給益州那邊,但是益州本來糧草緊張,基本用在平定南麵部落的事情上,此事事發突然,也就讓荊州的州府撥出一點糧草出來救濟。
可是救濟的糧草隻夠他們十天的吃嚼,根本沒有解決問題。
無奈他們就開始向北麵流亡。
雖然戶籍管理很嚴格,但是荊州當地遇到這種災民,如果他們自己想到法子就隨他們自生自滅,最好這個累贅和包袱丟給別處。
對他們而言,沒有了流民,反而可以認為是一個政績。而別處突然多出一股流民,不僅要提供吃喝給他們,還會被記上政績不好的評價。
上官不管你什麽理由,既然治理的好,為什麽會有流民呢?他才不會管你這流民從何處來。
就這樣,荊州各地都會用一個辦法處理此事,就是驅趕。這些流民遇到不好的官府,直接被衙役打走,遇到好一點的官府,會發給他們一點口糧,然後趕走。
就這樣武卜所在的流民隊伍輾轉多地後,進入袁熙的領地。
袁熙領地對流民的策略是不拒絕不驅趕,合理安排。
豫州之地人口眾多,田地已經開墾完畢,早就沒有荒地了,雖然家家戶戶土地很多,糧食吃不完,可是強製削減他們的耕地分給流民也是不現實的。
張廾向袁熙建議,剛好涼州人口稀少,雖然石地沙地多,但是荒地也多,正好可以安排這些流民過去。
至於生活習慣,對於求生存的人來說,先有生活再談其他,沒有什麽習慣不習慣的。
“大人,這個是蒙將軍從涼州帶來的。”
“涼州?”葛成想了想,對墨芻說,“我想去一趟涼州。”
“一起吧!”墨芻與葛成共事久了,自然有些情誼。
“也帶上我吧!”衛溫也是對新的事物充滿好奇,對他而言,多見識一些東西準沒錯。
墨芻幾個人隨即收拾東西向涼州出發。
在前往涼州的路上,墨芻等人並不孤單,他們發現大批的人和物資都在向涼州進發。這讓他們感到疑惑。
涼州又不是什麽好地方,比起冀州袞州豫州等地差很多。氣候不好,人口不多。
此時李大壯命令隊伍休整休息。墨芻等人趕上來正好可以和他聊上天。
“你是晉王隊伍的?”走近了,墨芻才發現,這李大壯身上掛著隻有晉王袁熙的軍隊才會掛的牌子。
“對,你們是...”李大壯對於突然過來的幾個人問的問題做了迴應,但是卻不認識這些人。
墨芻身邊的人掏出令牌,李大壯也看,好家夥竟然是縣侯身份,現在貴人都是這麽好遇到的嗎?李大壯覺得自己運氣總是這麽好。
“見過大人!”縣侯級別挺高的,李大壯雖然現在升任為運糧校尉,但是和縣侯還是沒法比的。
“你們這是做什麽?涼州有這麽多人嗎?”
“不瞞大人,我們在給蒙起將軍送糧,涼州如今到處在整治,聽說還要管西域的事情,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糧草!”李大壯說著很是自豪。不僅僅為自己做的事情感到自豪,也為自己是晉王的子民感到自豪。
“正好我們順路!”
當然也一路上不僅有晉王的運糧官兵,還有平民百姓前來做生意的,比如石炭生意就很好,快要入冬了,西北地方會異常寒冷,木柴也不是那麽容易得,尤其這裏石地沙地很多,林木比較少,使用石炭便宜又耐久,當初有人運來石炭後,涼州的人都不相信這玩意能燒。
後來一演示,立刻被搶售一空。
不過也都隻限涼州的縣城內,縣城外人煙稀少,寧願一個冬天窩在被窩不出去,也不會花錢買石炭,況且他們吃飽都成問題,哪有什麽閑錢。
好在袁熙在給蒙起送物資糧草的時候,也為貧困的涼州百姓準備了救助糧草。李大壯不僅是運糧校尉,在這種情況下,他還被任命為戶曹管理,為他配了文書,要求除了給蒙起送糧草外,還要在經過的主要縣城,選拔當地戶曹文吏,由他們來實行袁熙的政策。
但凡有貪圖救濟糧草的官吏,可以直接逮捕交給蒙起處理。一般被處理就是處死。如此嚴苛的律法,讓新上任的涼州官員們都非常清廉老實。
墨芻他們很快來到敦煌郡,蒙起不在此地,但是有駐守的隊伍在,幫助墨芻他們找到硝石所在的地方。
葛成看到到處散布的硝石非常高興,這些硝石品質很好,雜質少,量多。他用鏟土鏟子在地上挖了半尺後,沙地下大塊大塊的硝石裸露出來。這很可能是一塊很大的硝石礦地。
“硝石礦?”
“對!趕緊派人保護起來,這可是很重要的東西!”
一般的士兵並不理解為何大人如此看重這些半透明的石頭。但是既然大人說重要那應該就是重要的。
“給晉王殿下捎個信,就說新火藥的問題解決了!”
“是,大人!”
袁熙收到消息很高興,晚上打開掌機,看到資源征收上,硝石的征收確實比之前改觀了不少,但依舊還不劃算,隻能派人防守並開采硝石。
關銀屏看到袁熙高興,問道,“夫君是不是遇到開心的事情了?”
“當然!是很開心的事情!”
“有多開心?”關銀屏歪頭對著袁熙笑了笑,此時關銀屏剛沐浴好,沒有穿外袍,隻穿著錦緞裏衣,在燭光下,有些亮澤,殿內因為有炭火,所以不會冷。
袁熙看了看眼前美貌的妻子,“有多開心?一會兒你就知道了!”說完把掌機丟到桌子下麵,拉著關銀屏去了內殿。
翌日,袁熙向涼州加派了一萬兵馬和五千無處安置的流民,一來支援他在西域做的事情,二來也是保護好硝石礦,並給流民們安排開采硝石礦的事情,這樣靠著他們自己的勞作來致富。
人多,所以事情可以不用著急做,輪流做事,也至於疲憊。同時給這些流民一些時間開墾涼州的荒地。開出來的就是自己的地,流民一下子轉變為農民。
這讓她們很滿足。
武卜是流民中的一員,他們一家人原本是荊州一個山區的住戶,因為秋季雨大,田地被山上的泥土滾石淹沒,受災的不止他們家,整個山區的都一夜之間失去田地。
當地官員上報給益州那邊,但是益州本來糧草緊張,基本用在平定南麵部落的事情上,此事事發突然,也就讓荊州的州府撥出一點糧草出來救濟。
可是救濟的糧草隻夠他們十天的吃嚼,根本沒有解決問題。
無奈他們就開始向北麵流亡。
雖然戶籍管理很嚴格,但是荊州當地遇到這種災民,如果他們自己想到法子就隨他們自生自滅,最好這個累贅和包袱丟給別處。
對他們而言,沒有了流民,反而可以認為是一個政績。而別處突然多出一股流民,不僅要提供吃喝給他們,還會被記上政績不好的評價。
上官不管你什麽理由,既然治理的好,為什麽會有流民呢?他才不會管你這流民從何處來。
就這樣,荊州各地都會用一個辦法處理此事,就是驅趕。這些流民遇到不好的官府,直接被衙役打走,遇到好一點的官府,會發給他們一點口糧,然後趕走。
就這樣武卜所在的流民隊伍輾轉多地後,進入袁熙的領地。
袁熙領地對流民的策略是不拒絕不驅趕,合理安排。
豫州之地人口眾多,田地已經開墾完畢,早就沒有荒地了,雖然家家戶戶土地很多,糧食吃不完,可是強製削減他們的耕地分給流民也是不現實的。
張廾向袁熙建議,剛好涼州人口稀少,雖然石地沙地多,但是荒地也多,正好可以安排這些流民過去。
至於生活習慣,對於求生存的人來說,先有生活再談其他,沒有什麽習慣不習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