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正在長案上看著秦國各地奏報的竹簡,一個走神,不經意就想起了在趙國為質的那些日子。


    嬴政記起,自己六七歲的時候,也就是剛剛開始記事,雖然他不清楚他家附近的小孩為啥打他,可也懵懵懂懂的知道自己和那些個小孩不太一樣,因為那些孩子罵他是秦國狗崽子。


    那時嬴政和母親趙姬在趙國國都邯鄲為質,要算年頭的話,嬴政自己在趙國為質時間一共有九年。


    隻是嬴政如今能記起在邯鄲為質的事,也就是三四年。因為嬴政他是從出生就開始當質子的,母親趙姬還專門把自己出生的日子刻在竹簡上,說是萬一哪天能迴到秦國,算起為質的時間,要從自己出生時計算。


    母親趙姬的想法很是簡單,自己作為秦國質子,一旦迴歸秦國之後,為質子的時間長,越能顯示為秦國出力的功績。


    當然這隻是母親趙姬自己的想法,自己能當上秦國大王,其實和自己為質子的時間長短並無關係。


    但那段在趙國為質子的日子,曆練出了他異於同齡之人的頭腦眼界和幹練果決,這是讓他得以被父親看中,被祖父選中為秦國大王繼位者的重要原因。


    母親趙姬每每說起在趙國為質的日子,言語中總會帶有恨意,母親趙姬會咬著牙說,除了母親的母親前來看望過他們,給她和自己有過真正的幫助以外,母親的其他親友,一次都沒看望過他們母子。


    母親的兄弟姐妹家境都算不錯,不願出手幫助他母子,一來是母親和自己是秦國質子,怕有來往後會遭國人白眼,也就是趙國人的不滿。


    還有原因,是母親的那些親戚聽聞父親異人在秦國不受待見,才被送來趙國為質,想著他們母子今後也肯定沒有翻身的那天,出手相助無利可圖。


    嬴政記得很清楚,母親趙姬一說到這段往事,都會肯定的,恨恨的重複說道,他們一次都沒來過,一次都沒有。


    讓母親趙姬更為氣憤的是,母親趙姬為了自己不至於忍饑挨餓,還曾放下顏麵,去親戚家上門求助,可那些親戚不但沒有出手相助,還冷眼相待,挖苦嘲笑。


    隻有母親的母親前來看望他們母子的時候,多少會捎帶些吃的東西。那時他和母親,幾乎身無分文,除了住的地方寬敞一點之外,可以說是家徒四壁,有一段時間,家裏都沒有隔夜糧食。


    這些隻是母親趙姬和自己在邯鄲時的一些辛酸遭遇,自己還有一段天天以淚洗麵的過往。


    六歲之前,自己出門會被附近孩童欺負,可能是因為自己太小,那些大些的孩童還隻是對他叫罵推搡。


    等他個頭長了些之後,附近的孩童就有意無意的找茬打架,說是打架,其實就是無故生事,借機揍他。


    嬴政一說起那些無故打罵他的趙國孩童,手就不由得攥緊拳頭,恨得咬牙切齒。


    母親趙姬見他如此,一開始是這樣辯解,她說,那些打你的孩童,他們的父親兄長可能都在跟秦軍打仗時被殺,而你是在趙國當質子的秦國公子,他們怎能不遷怒於你。換做是我,我也會恨你,不要太過計較。


    嬴政怎會不知道這個緣由,隻是覺得自己隻是一個生在趙國的秦國孩童,不該被人如此對待。趙國人可以在戰場上找秦軍尋仇,為何要找自己這樣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孩童宣泄仇恨。


    嬴政想起自己七八歲以後,隻要一出門,看管他們母子的趙軍校尉就會派手下緊跟左右。


    那趙軍校尉看他時,眼裏盡是恨意,雖然沒有對他粗,可大聲喊罵是家常便飯。


    這個校尉後來還給手下士卒出過主意,讓手下士卒找些年齡比嬴政稍大些的市井頑童,等嬴政出門玩耍之時,故意找茬滋事,然後光明正大的揍他。


    有一段時間,嬴政被欺負怕了,即便玩心再重,也不敢輕易出門。


    可那趙軍校尉恨意難平,又給手下出主意,讓手下多找幾個嬴政不認識的頑童,趁著趙姬外出采買糧食之機,翻牆進到嬴政所住院內,繼續找茬打他。還教唆手下,即便趙姬找他理論,也推脫是孩童之間嬉戲打鬧所致。


    趙軍校尉背後使陰招,自以為做的周密,可屢次三番之後,母親趙姬還是察覺出異樣。


    母親趙姬那次一反常態,不再告誡嬴政心懷善念,平易待人,而是大聲鼓勵嬴政,再有不良頑童無故生事,隻管全力還擊,不必再留餘力。


    母親趙姬應該也是思量再三,才敢讓嬴政無所顧忌。我趙姬是趙國人,對秦國趙國而言都無足輕重,可自己兒子嬴政是以秦國公子的身份在趙國為質,趙王留著兒子還大有用處,斷不會因小失大。


    兒子嬴政身上受點皮外傷,看管校尉尚且還能交待過去,若是兒子傷筋動骨,危及性命,看管校尉怕是也擔待不起。


    母親趙姬基於自己這秦國質子的特殊身份,告訴嬴政不管打過打不過,都要堅決打迴去,有啥用啥,不把對方打到服軟,絕不收手。


    嬴政自小一直受母親趙姬的教誨,不管是比他大,還是比他小的孩童,在遊戲打鬧時,不得手持利器,隻許他赤手相搏,公平相鬥。


    如今母親趙姬不顧之前讓嬴政學習的諸子百家的聖賢教誨,積極鼓勵嬴政,以眼還眼以牙還牙,讓嬴政很是意外。


    嬴政就是那時候學會了打架,母親趙姬還變賣陪嫁首飾,找了拳棍師傅教他搏擊之術。


    嬴政感覺自己性格裏的敢打敢拚敢想敢做,就是在趙國為質時母親趙姬調教出來的。


    嬴政自己也說不上年少時趙國的經曆對他的具體影響,但他後來來到秦國,麵對一個個陌生麵孔時,他沒有感到緊張害怕,可能就是出自自己年少便身處異國的經曆。


    嬴政自己也覺著奇怪,按說他一個秦國王室子孫,一個已被視為秦國儲君的秦國公子,迴到秦國應該像是如魚入海。


    可嬴政卻覺得在秦國比在趙國時還要讓人不自在,趙國人對他的恨意表現在臉上嘴上,喊罵滋事,宣泄憤恨,然沒人想要其性命,可初到秦國之時,總有一種隨時會被人偷襲的感覺。


    對趙國人而言,殺死一個秦國十歲孩童,隻會被世人嘲笑無能。可剛到秦國那時候,身邊人對他雖都恭恭敬敬,可他們眼神背後,似有無數利刃朝他而來,嬴政夜裏都不敢獨自安睡。


    雖然嬴政強裝堅強,盡力在母親趙姬麵前表現出絕不服輸,敢做敢為,堪當大任的樣子。


    可母親趙姬還是看出了嬴政的恐懼,她把嬴政摟在懷裏,用寬心的言語讓他安然入睡。


    嬴政在趙國為質的最後一年,雖說父親異人已被實際的秦國話事人祖父孝文王收為嫡子,父親異人已經是名義上的秦國大王的繼位者。


    可父親異人在秦國真實的處境如何,還是讓母親趙姬不敢有太多奢望。畢竟父親異人在秦國的根基太淺,隻是立為儲君就以為會繼承秦王王位,實在言之過早。


    嬴政和母親身處趙國,那時每日想的更多的是如何早些逃離趙國,迴轉秦國,每日不再受欺淩之苦,就已心滿意足了,沒敢奢望有朝一日嬴政能成為秦國太子,繼承秦國的王位。


    嬴政那時對父親異人的印象不深,或者說記憶不多。父親異人在自己剛剛三歲的時候,就在呂不韋的周密安排下逃迴秦國了。


    自那以後,嬴政和母親趙姬每天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原本看管父親異人的趙國軍尉,因父親異人逃迴秦國而被貶去邊關。


    新來的看管校尉把怨氣撒在趙姬母子身上,對他們母子管束極嚴,除了怕他們母子伺機出逃,更多還有排解心中怨氣之心。


    母親趙姬知曉新來的看管校尉背後指使頑童毆打嬴政,以泄私憤,也是氣憤不過,牽著嬴政一道站立於趙國校尉麵前,大聲斥責道:校尉也是征戰沙場之人,以小人之招數對待我兒,著實讓我這趙國人臉上無光。


    我兒雖是秦國公子之子,可自小在趙國長大,一向很是敬重趙國軍民有尚武俠義之風。


    隻是校尉指使幾名大我兒許多的頑童來與我兒相搏,有失公允,手段太過卑劣,實在是有辱我趙國尚武俠義之名,這等以眾欺寡以大欺小,實在是算不得本事。


    趙姬見校尉一臉羞臊,站在那裏一聲不吭,繼續說道,方才我兒言說,真有膽量,找幾名年齡相仿的前來與他一搏,他代秦人應對之。


    趙姬越說越氣,又搶白道,我兒還說,若是趙國找不到與之年紀相仿之人,亦可找些年紀稍長之人,他也願與之相較量,畢竟趙國現今已無多少驍勇之人。


    趙姬一番當眾喊罵,讓趙國校尉和幾名手下士卒臉上很是無光。


    自那以後,隔幾天那趙國校尉就找來一名年紀個頭看著與趙政相仿,體格結實的男童前來與嬴政較量。


    趙國男童聽聞嬴政是秦國公子之後,早已心生恨意,出手已不是孩童之間該有的尺度,不敢說是招招致命,可也算是竭盡所能欲傷其身。


    嬴政見趙國男童身體很是結實,出手也歹毒狠辣,自己也不敢怠慢,於是也全力相搏。兩個男童廝打,原是孩童之間的嬉鬧。可兩個孩童,一個自認秦國人,一個代表趙國人,如同敵軍相見,嬉鬧也就演變成了相搏相殺,兩人一直打到頭破血流,精疲力竭方才罷手。


    嬴政走神想自己在趙國為質的諸多往事,猛然想起在趙國為質之時,並非隻有心酸,還有一個讓他記憶猶新,心潮澎湃之人。


    那人是同在趙國為質的燕國公子丹,燕國公子丹比嬴政小一歲,兩人是在趙國王宮相識。


    那時的趙王有個惡習,無論秦軍與趙軍征戰勝負如何,都會將嬴政叫去,趙軍勝則當眾譏諷,秦軍勝則當眾謾罵,對待燕國公子丹也是如此。


    一來二去,嬴政便與燕國公子丹有了相識。嬴政對燕國公子丹印象極為深刻,尤其是燕公子丹的那種豪爽大方,讓嬴政現在想來都是暖心至極。


    燕國公子丹與嬴政相識相交之時,嬴政隻是沒人疼愛,甚至是無人過問的秦國公子,母子二人可謂是度日如年。


    可這燕國公子丹在趙國為質期間,燕王差專人負責公子丹的衣食住行,還有數不清的錢財可用。


    燕公子丹第一次和嬴政在趙王宮裏相見,隻短短一個時辰,公子丹就說與嬴政有一見如故,相見恨晚之誼,聊的很是投機。


    燕國公子丹見已是嚴冬時節,嬴政也就穿個單薄衣衫,凍得瑟瑟發抖。


    燕國公子丹立時脫下自己身穿的裘衣外套,送給了嬴政,那可是極上等的裘衣,即便是現在身為秦國大王的自己,那種極上等的裘衣,自己也隻有一件。


    更讓嬴政動容的是燕國公子丹那年冬天,再未穿著過裘衣,直到隔年冬日才見其又穿著裘衣外套。如此說來,燕國公子丹是將自己僅有的一件裘衣相贈,這讓嬴政好不感動。


    對當時在趙國為質,困苦度日的嬴政來說,燕國公子丹的慷慨相贈,給他帶來的那種雪中送炭的感受,讓嬴政至今難以忘懷。


    讓嬴政心生欽佩的是燕國公子丹的那種真誠率性的大方豪爽,嬴政覺著拒絕他的相贈,都是對朋友的輕視。


    嬴政一想到燕國公子丹對自己的種種相助,就不由想起母親趙姬在那之後出乎常人的見解。


    嬴政滿心歡喜的講述著燕國公子丹對他的善意善舉,母親趙姬卻一臉淡然的說道,孟子有雲,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我兒乃秦國公子,他日迴轉秦國,應是輔佐秦國大王成就霸業之人,豈可因他人一點相贈便沾沾自喜。


    我兒如今以秦國質子趙身份為質,因他人相贈而自喜,便是有違富貴不能淫。我兒如今在趙國為質,雖貧苦度日,卻矢誌不渝,這才方顯貧賤不能移。趙王屢屢恐嚇,而我兒不為所懼,便是威武不能屈。


    嬴政被母親趙姬這一番教訓,這才反省自己心胸狹隘,隻一些個蠅頭小利,就讓自己為之心動不能自已,將來如何堪當重任。


    除了燕國公子丹豪氣大方給嬴政留下印象之外,燕國公子丹的其他舉動,也有讓嬴政咋舌之處。


    燕國公子丹對付趙國頑童的辦法,很是簡單粗暴,他直接花錢找了本地大一些的趙國頑童,把欺負嬴政和自己的頑童一通好打,在那之後,再沒人敢去找嬴政和他的麻煩。


    除此之外,燕國公子丹還有讓嬴政眼前一亮之事,這燕國公子丹身邊追隨眾多有誌之士,其中不乏願為其出生入死之人。


    嬴政百思不得其解,燕國公子丹比自己還要小一歲,是用何等馭人之術,讓那些個有誌之士誓死追隨,難道隻是因其出手闊綽,豪氣大方,又會否是其王者之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強弓勁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水做的骨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水做的骨肉並收藏強弓勁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