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高聞聽嫪毐對自己的評價,心說嫪毐你若再恃寵而驕,怕是這萬戶侯也當不了幾天,指不定哪天就會禍從天降。你嫪毐終歸一介武夫,天降的的榮華富貴,把持不住,也會如古語所雲,福兮禍之所伏。
趙高心裏再是多想,可在嫪毐府邸家宴上,他又怎敢將所思所想直言相告。再說自己目前的處境,離開太後趙姬和嫪毐又將如何立足,趙高心裏並無把握。然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再若遲疑,後患無窮。
趙高已打定主意,必須要疏遠嫪毐,還要做到皆在情理之中。
趙高站起身來,麵帶愧色的對著嫪毐說道,趙高一介流民,得遇長信侯相救,一心想是他日能還報大恩。
隻是趙高雖有感念,卻不敢悖逆先祖,實在無福追從太後與侯爺,許是真如侯爺所言,命該如此。
趙高說的情真意切,雖然沒有把自己的苦衷難處一一道來,其中之意卻也讓在座幾人猜了個八九不離十。
趙高這一番話,把對嫪毐的感激之情,說的也是恰到好處,不能跟從太後之因,也是點到為止。
隻是嫪毐聽著卻另有一番滋味,出言略帶責問口氣的問道,趙高,你適才所言,可有嘲諷本侯甘當閹人之意。
嫪毐這般直白生氣的責問,讓在場幾位都是麵麵相覷,坐的站的都愣在原地,不知該從何相勸。
趙高急忙辯解道,趙高怎敢有對侯爺不敬之意,實在是趙高如今身處境地,直言不諱而已,還望侯爺萬勿多心。
幾人眼睛都看向趙高,心想長信侯因你置氣,你快些想法息事寧人,不要讓我等在此尷尬,坐也不是,走也不是。
趙高想是嫪毐會因自己不識抬舉,連侍奉太後左右都不願為之,隻因會悖逆家祖。
在座他人都覺著趙高之言,並無可怪責之處。隻是嫪毐雖為假身閹人,但那也得背負逆祖之名,畢竟嫪毐也不能四處宣揚,自己隻是身披宦官衣袍,男兒之身並未有失。
正是嫪毐有這見不得光之處,趙高一番不願悖祖淨身,讓嫪毐以為趙高似有影射嘲諷自己的意思。
嫪毐如此一想,心中頓時怒火中燒,有意要教訓一下趙高,可趙高是以悖逆先祖為由開脫,自己冒然開口嗬斥,可就有點自取其辱了。
嫪毐見趙高心意已決,也就不再有意拉攏,略帶些輕嘲的口吻對趙高說道,你既執意離去,本侯也不再挽留,他日若是有迴轉之心,大可前來。
趙高離開太後宮之後,想著去秦軍軍中效力,以秦國的軍功賜爵之例,達成出人頭地之誌向。
趙高先得迴家探望一下父母兄弟,要是真去了秦軍中效力,三年五載都不見得能迴家。趙高突然迴到家中,父母兄弟都是一驚,連忙問起趙高因何事從太後宮而出。
因事關太後趙姬與長信侯嫪毐私交,趙高也不敢將起因和盤托出,隻是掐頭去尾,說跟從太後趙姬要以淨身為先。趙高父親聽完,也是遺憾的說道,這淨身之事,可是萬萬使不得,使不得地。
趙高父親不死心的問道,高兒,這跟從太後,除了淨身之選,可還有他途。
趙高看了一眼父親,心說,若是有的話,我還用這般費心。
趙高看到父親關切的眼神,也是坦然一笑,輕鬆的說道,孩兒已想好去處,父親不必擔心。
趙高父親一聽趙高已找好去處,擔憂的神情一下舒展下來,言語輕緩的問道,高兒,是何去處,還在鹹陽否。
趙高信心滿滿的迴道,孩兒想去軍中效力,以軍功賜爵,出人頭地。
趙高父親聽完趙高說完,一拍大腿,大聲喊道,我兒糊塗,糊塗啊。
趙高一看父親如此激動,以為是父親害怕自己從軍後,上陣殺敵,生死難料。
趙高上前勸慰道,父親何必如此激動,孩兒從軍,自會小心,父親不必太過擔心。
趙高父親哀聲說道,為父心急,並非是擔憂你去從軍,而是不解你為何從軍。
趙高看父親一臉茫然,一副很難理解自己的模樣。趙高問道,父親之意,可是孩兒從軍之選,不是上策。
趙高父親搖著頭,哀歎一聲後,麵露苦色的說道,他人從軍,或可軍功賜爵。高兒你去從軍,想以軍功賜爵,怕是有些過於天真。
趙高見父親不看好自己的從軍之選,而且父親對自己的軍功賜爵之選,更是不報期望趙高問道,父親,秦國軍功賜爵,已曆數代秦國國君,人人皆可獲之。
趙高父親冷笑道,高兒,你忘了你是趙國人了。趙高不服氣的迴道,我是趙國人,這事不假,可他國之人在秦國從軍並不少見,封侯拜相也是有過,孩兒為何不可。
趙高父親說道,為父早些時日,也曾想過送你弟弟去往秦軍軍中效力,半道遇一良人,直言相告。他國之人是可在秦國從軍,可在軍中並無多少出頭之日。
即便掙得一些軍功,那也會比之秦人進爵遲緩,若想被大用,萬裏挑一,你有何等本事,敢說自己定能出人頭地。
趙高聽父親這麽一說,心想父親所言,也是極有道理,自己一個趙國人,還是趙王王室子孫,換做是哪個秦軍將軍,也不敢在戰場之上,輕易將生殺予奪之權交於一個趙國人。
趙高心說,看來是自己太過草率了,沒想好去處,就斷絕後路,這下無路可退了。
趙高恨不得抽自己幾個耳光,叫你果決,叫你當斷不斷反受其亂,這下好了,操之過急,還沒想好退路,就先自絕。
趙高想再思謀一下出路,幾個時辰過後,趙高想開了,從軍也好,另尋他處也好,都不如迴轉鹹陽宮。
鹹陽宮雖是需時時警覺之地,可從那裏一旦有所作為,那出人頭地也未可知。可如今自己如何迴轉,太後趙姬,長信侯嫪毐都已開罪。
趙高這一番自責,馬上心涼了半截,這便如何是好。去找嫪毐求情,可跟從嫪毐,等同跟從太後,跟從太後趙姬,遠去雍城離宮,那就得淨身。
自己尚未娶妻生子,淨身之後,自斷後嗣,這事趙高絕不會做。去找嫪毐,讓其推薦自己去其他高官府裏當個門人,這倒也一個去處。
可趙高轉念一想,雖說嫪毐願意幫這個忙,可嫪毐與太後趙姬之事事發,自己還是會因與嫪毐相交而受連累。何況嫪毐不一定會幫忙。
趙高靜下心來,思索著相識之人裏,誰可助自己一臂之力。
趙高想來想去,隻有一人,太後趙姬。自己是婉拒了太後趙姬一道去往雍城離宮之邀,可自己給出的理由,太後趙姬應是能夠理解。
畢竟一個王室子孫,淨身為閹,再是可享榮華富貴,也絕不能從之。
趙高想起自己婉拒太後趙姬之時,太後趙姬並未動怒,反倒是還有些讚許之情。
趙高想到這些,事不宜遲,連忙洗漱一番後,趕去了鹹陽宮。
太後趙姬看到趙高來見自己,以為是趙高迴心轉意了,沒曾想,趙高一開口,隻是央求自己,給他在秦王宮裏謀個差事。
太後趙姬一聽趙高這麽說,心裏也是一陣嘀咕,趙高你好厚的臉皮,不願跟從哀家移駕離宮也就罷了,還敢央求哀家給他在鹹陽宮謀個差事。
太後趙姬不情願的說道,趙高,非是哀家不幫你謀事,隻是哀家過幾日就要遠去雍城離宮,這個當口,又怎好去給王宮內尉安排。
趙高諂媚的笑著說道,太後與我趙高,母國皆是趙國,趙高今日確是走投無路,萬般無奈之下,才敢鬥膽進宮來見太後。
太後宅心仁厚,總不能見死不救,任由趙高流離失所,餓死在這鹹陽城下。
太後趙姬見趙高說的聲淚俱下,痛哭流涕,也就有些動心,趙高臉皮厚點,可言語懇請,說的理由也是實在,自己畢竟是趙國人,遠在秦國之地,遇到趙國同鄉,怎麽也得拉扯一把,何況自己是秦國太後,這點小事,也不用費啥心思。
趙高聽從太後趙姬之言,過了兩日又來太後宮拜見。
太後趙姬該是過幾日就要去往雍城離宮,跟趙高說話,有些心不在焉,直話直說道,趙高,鹹陽宮內尉今早過來迴稟哀家,說是鹹陽王宮各差值職位中,眼下隻有車馬坊馬房有一房頭之位,你若是願意,明日便可去車馬坊當差。
趙高聽太後趙姬給自己尋了一個車馬坊的差事,聽著還算不錯,可轉頭細想之下,原來是去當馬頭,趙高猜想太後趙姬也是不太願意費心為自己某差事,以她當朝太後的尊貴,真若是肯為自己出頭,在鹹陽宮裏找個管事之職,不費吹灰之力。
趙高這會哪敢推脫,趕緊對著太後趙姬千恩萬謝。
趙高自知靠人不如靠己,對在車馬坊看管馬匹車輦很是上心,之前他對馬匹車輦一竅不通,可為能精通相馬馭馬之術,趙高對車馬坊的一眾馬夫都施以小恩小惠,低聲下氣的虛心求教。
功夫不負有心人,不過數月,趙高已對相馬馭馬之術了如指掌,對秦王車輦各項規製也都爛熟於心。
馬匹車輦對趙高來說,無非是花些功夫學習掌握,可管好那些個馬夫才是對他最大的考驗。
有些馬夫仗著用車人的身份,對趙高這個馬頭很是不以為意,像是秦王嬪妃公子公主的馬夫,一般都是專人專車。
這些個車主乘車出行本就有些驕橫,車夫自然而然也會順從車主氣焰,時間一長,車夫也就有了驕橫習氣。
別說趙高這個馬頭沒有被馬夫放在眼裏,就是見了車馬坊管事中車府令也都沒放在眼裏。
這秦王宮車馬坊的管事中車府令,來曆也非等閑,此人之前原是蒙驁將軍車夫,也是屢受軍功賜爵之人,後因受傷,被蒙驁將軍舉薦,才來到秦王宮車馬坊當了這中車府令。
這個中車府令,長時在軍中效力,即便身在秦王宮內,言行舉止依舊難改軍中做派。
這個中車府令平日對待車馬坊馬頭,唿來喝去,隻當是軍中手下那般指使。
車馬坊的車馬車輦被分置在多個馬房,每個馬房裏有多個馬夫,馬頭便是管束馬頭之人。
馬夫有各自看護的馬匹馬車和車輦,一旦馬匹馬車車輦有需更換之事,馬夫便去找馬頭,由馬頭去向那中車府令奏報。
這中車府令身上有傷,行動多有不便,故而諸多原本需親力親為之事,就交由馬頭馬夫自行解決。
馬頭馬夫幹活之時,中車府令時常在一旁查看,按說手下幹活,你隻需在一旁觀而不語便可,可這個中車府令,總想一抖官威,站在那裏指東指西。
可中車府令之前對馬車馬匹雖有了解,可這秦王府裏的馬車,不同於其他地方,尤其是車輦規製,各有細分,容不得半點差錯。
秦王宮裏的馬車,坐乘之用隻是其一,車輦規製才是要點。同是馬車,馬車上的規製配件掛件皆有定數,一個都不可混裝混用,萬一用錯,便有僭越之嫌。
中車府令對車輦規製雖有知曉,可他年事已高,記性不好,時常分不清車輦規製,也記不住何人何等身份可配用何等車輦。
有一日,一馬夫有意報複,將後妃車輦趕去給公主乘用,私下偷偷稟報王宮內尉,王宮衛尉將中車府令叫去,好一通收拾,差點給其定了一個貽害後宮之名,嚇得中車府令差點當場暈厥過去,事後更是放言要告老還鄉。
趙高在太後宮裏當差之時,早就見識過王宮內的爾虞我詐,那些個以為難他人為樂的小人,叫其小人還不足以概之,將其稱為惡人更為貼切。
趙高慢慢與車馬坊的馬夫和其他幾個馬房馬頭相處融洽起來,一開始隻是想著能不受閑氣就好,可看那中車府令如此不堪,不由心生取而代之之心。
白日,趙高手腳利落的和馬夫們一同幹活,記下每一處有關細微之處。入夜後,趙高便細細思慮每日有關車馬坊的一切事宜,將自己置身於中車府令之職,思想自己又該如何。
料理馬匹馬車車輦之事,於趙高而言,並非難事。可如何讓自己這費心費力之事,被王宮內尉知曉,又或是能被後宮嬪妃公子公主知曉,那樣自己才能將中車府令取而代之。
趙高對將中車府令取而代之,也並非一時興起,看那中車府令年事已高,屢屢犯錯,自己也是於心不忍,有時忍不住還要上前幫其善後。
與其這樣,還不如自己取而代之,讓那老軍頭出身的中車府令早些迴家,安享晚年。
趙高如此之想,也並非狂妄自大,可車馬坊裏各馬房的馬頭,盡是些軍中兵痞出身,隻會駕車揚鞭,還真無一人可勝任中車府令。
趙高心裏再是多想,可在嫪毐府邸家宴上,他又怎敢將所思所想直言相告。再說自己目前的處境,離開太後趙姬和嫪毐又將如何立足,趙高心裏並無把握。然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再若遲疑,後患無窮。
趙高已打定主意,必須要疏遠嫪毐,還要做到皆在情理之中。
趙高站起身來,麵帶愧色的對著嫪毐說道,趙高一介流民,得遇長信侯相救,一心想是他日能還報大恩。
隻是趙高雖有感念,卻不敢悖逆先祖,實在無福追從太後與侯爺,許是真如侯爺所言,命該如此。
趙高說的情真意切,雖然沒有把自己的苦衷難處一一道來,其中之意卻也讓在座幾人猜了個八九不離十。
趙高這一番話,把對嫪毐的感激之情,說的也是恰到好處,不能跟從太後之因,也是點到為止。
隻是嫪毐聽著卻另有一番滋味,出言略帶責問口氣的問道,趙高,你適才所言,可有嘲諷本侯甘當閹人之意。
嫪毐這般直白生氣的責問,讓在場幾位都是麵麵相覷,坐的站的都愣在原地,不知該從何相勸。
趙高急忙辯解道,趙高怎敢有對侯爺不敬之意,實在是趙高如今身處境地,直言不諱而已,還望侯爺萬勿多心。
幾人眼睛都看向趙高,心想長信侯因你置氣,你快些想法息事寧人,不要讓我等在此尷尬,坐也不是,走也不是。
趙高想是嫪毐會因自己不識抬舉,連侍奉太後左右都不願為之,隻因會悖逆家祖。
在座他人都覺著趙高之言,並無可怪責之處。隻是嫪毐雖為假身閹人,但那也得背負逆祖之名,畢竟嫪毐也不能四處宣揚,自己隻是身披宦官衣袍,男兒之身並未有失。
正是嫪毐有這見不得光之處,趙高一番不願悖祖淨身,讓嫪毐以為趙高似有影射嘲諷自己的意思。
嫪毐如此一想,心中頓時怒火中燒,有意要教訓一下趙高,可趙高是以悖逆先祖為由開脫,自己冒然開口嗬斥,可就有點自取其辱了。
嫪毐見趙高心意已決,也就不再有意拉攏,略帶些輕嘲的口吻對趙高說道,你既執意離去,本侯也不再挽留,他日若是有迴轉之心,大可前來。
趙高離開太後宮之後,想著去秦軍軍中效力,以秦國的軍功賜爵之例,達成出人頭地之誌向。
趙高先得迴家探望一下父母兄弟,要是真去了秦軍中效力,三年五載都不見得能迴家。趙高突然迴到家中,父母兄弟都是一驚,連忙問起趙高因何事從太後宮而出。
因事關太後趙姬與長信侯嫪毐私交,趙高也不敢將起因和盤托出,隻是掐頭去尾,說跟從太後趙姬要以淨身為先。趙高父親聽完,也是遺憾的說道,這淨身之事,可是萬萬使不得,使不得地。
趙高父親不死心的問道,高兒,這跟從太後,除了淨身之選,可還有他途。
趙高看了一眼父親,心說,若是有的話,我還用這般費心。
趙高看到父親關切的眼神,也是坦然一笑,輕鬆的說道,孩兒已想好去處,父親不必擔心。
趙高父親一聽趙高已找好去處,擔憂的神情一下舒展下來,言語輕緩的問道,高兒,是何去處,還在鹹陽否。
趙高信心滿滿的迴道,孩兒想去軍中效力,以軍功賜爵,出人頭地。
趙高父親聽完趙高說完,一拍大腿,大聲喊道,我兒糊塗,糊塗啊。
趙高一看父親如此激動,以為是父親害怕自己從軍後,上陣殺敵,生死難料。
趙高上前勸慰道,父親何必如此激動,孩兒從軍,自會小心,父親不必太過擔心。
趙高父親哀聲說道,為父心急,並非是擔憂你去從軍,而是不解你為何從軍。
趙高看父親一臉茫然,一副很難理解自己的模樣。趙高問道,父親之意,可是孩兒從軍之選,不是上策。
趙高父親搖著頭,哀歎一聲後,麵露苦色的說道,他人從軍,或可軍功賜爵。高兒你去從軍,想以軍功賜爵,怕是有些過於天真。
趙高見父親不看好自己的從軍之選,而且父親對自己的軍功賜爵之選,更是不報期望趙高問道,父親,秦國軍功賜爵,已曆數代秦國國君,人人皆可獲之。
趙高父親冷笑道,高兒,你忘了你是趙國人了。趙高不服氣的迴道,我是趙國人,這事不假,可他國之人在秦國從軍並不少見,封侯拜相也是有過,孩兒為何不可。
趙高父親說道,為父早些時日,也曾想過送你弟弟去往秦軍軍中效力,半道遇一良人,直言相告。他國之人是可在秦國從軍,可在軍中並無多少出頭之日。
即便掙得一些軍功,那也會比之秦人進爵遲緩,若想被大用,萬裏挑一,你有何等本事,敢說自己定能出人頭地。
趙高聽父親這麽一說,心想父親所言,也是極有道理,自己一個趙國人,還是趙王王室子孫,換做是哪個秦軍將軍,也不敢在戰場之上,輕易將生殺予奪之權交於一個趙國人。
趙高心說,看來是自己太過草率了,沒想好去處,就斷絕後路,這下無路可退了。
趙高恨不得抽自己幾個耳光,叫你果決,叫你當斷不斷反受其亂,這下好了,操之過急,還沒想好退路,就先自絕。
趙高想再思謀一下出路,幾個時辰過後,趙高想開了,從軍也好,另尋他處也好,都不如迴轉鹹陽宮。
鹹陽宮雖是需時時警覺之地,可從那裏一旦有所作為,那出人頭地也未可知。可如今自己如何迴轉,太後趙姬,長信侯嫪毐都已開罪。
趙高這一番自責,馬上心涼了半截,這便如何是好。去找嫪毐求情,可跟從嫪毐,等同跟從太後,跟從太後趙姬,遠去雍城離宮,那就得淨身。
自己尚未娶妻生子,淨身之後,自斷後嗣,這事趙高絕不會做。去找嫪毐,讓其推薦自己去其他高官府裏當個門人,這倒也一個去處。
可趙高轉念一想,雖說嫪毐願意幫這個忙,可嫪毐與太後趙姬之事事發,自己還是會因與嫪毐相交而受連累。何況嫪毐不一定會幫忙。
趙高靜下心來,思索著相識之人裏,誰可助自己一臂之力。
趙高想來想去,隻有一人,太後趙姬。自己是婉拒了太後趙姬一道去往雍城離宮之邀,可自己給出的理由,太後趙姬應是能夠理解。
畢竟一個王室子孫,淨身為閹,再是可享榮華富貴,也絕不能從之。
趙高想起自己婉拒太後趙姬之時,太後趙姬並未動怒,反倒是還有些讚許之情。
趙高想到這些,事不宜遲,連忙洗漱一番後,趕去了鹹陽宮。
太後趙姬看到趙高來見自己,以為是趙高迴心轉意了,沒曾想,趙高一開口,隻是央求自己,給他在秦王宮裏謀個差事。
太後趙姬一聽趙高這麽說,心裏也是一陣嘀咕,趙高你好厚的臉皮,不願跟從哀家移駕離宮也就罷了,還敢央求哀家給他在鹹陽宮謀個差事。
太後趙姬不情願的說道,趙高,非是哀家不幫你謀事,隻是哀家過幾日就要遠去雍城離宮,這個當口,又怎好去給王宮內尉安排。
趙高諂媚的笑著說道,太後與我趙高,母國皆是趙國,趙高今日確是走投無路,萬般無奈之下,才敢鬥膽進宮來見太後。
太後宅心仁厚,總不能見死不救,任由趙高流離失所,餓死在這鹹陽城下。
太後趙姬見趙高說的聲淚俱下,痛哭流涕,也就有些動心,趙高臉皮厚點,可言語懇請,說的理由也是實在,自己畢竟是趙國人,遠在秦國之地,遇到趙國同鄉,怎麽也得拉扯一把,何況自己是秦國太後,這點小事,也不用費啥心思。
趙高聽從太後趙姬之言,過了兩日又來太後宮拜見。
太後趙姬該是過幾日就要去往雍城離宮,跟趙高說話,有些心不在焉,直話直說道,趙高,鹹陽宮內尉今早過來迴稟哀家,說是鹹陽王宮各差值職位中,眼下隻有車馬坊馬房有一房頭之位,你若是願意,明日便可去車馬坊當差。
趙高聽太後趙姬給自己尋了一個車馬坊的差事,聽著還算不錯,可轉頭細想之下,原來是去當馬頭,趙高猜想太後趙姬也是不太願意費心為自己某差事,以她當朝太後的尊貴,真若是肯為自己出頭,在鹹陽宮裏找個管事之職,不費吹灰之力。
趙高這會哪敢推脫,趕緊對著太後趙姬千恩萬謝。
趙高自知靠人不如靠己,對在車馬坊看管馬匹車輦很是上心,之前他對馬匹車輦一竅不通,可為能精通相馬馭馬之術,趙高對車馬坊的一眾馬夫都施以小恩小惠,低聲下氣的虛心求教。
功夫不負有心人,不過數月,趙高已對相馬馭馬之術了如指掌,對秦王車輦各項規製也都爛熟於心。
馬匹車輦對趙高來說,無非是花些功夫學習掌握,可管好那些個馬夫才是對他最大的考驗。
有些馬夫仗著用車人的身份,對趙高這個馬頭很是不以為意,像是秦王嬪妃公子公主的馬夫,一般都是專人專車。
這些個車主乘車出行本就有些驕橫,車夫自然而然也會順從車主氣焰,時間一長,車夫也就有了驕橫習氣。
別說趙高這個馬頭沒有被馬夫放在眼裏,就是見了車馬坊管事中車府令也都沒放在眼裏。
這秦王宮車馬坊的管事中車府令,來曆也非等閑,此人之前原是蒙驁將軍車夫,也是屢受軍功賜爵之人,後因受傷,被蒙驁將軍舉薦,才來到秦王宮車馬坊當了這中車府令。
這個中車府令,長時在軍中效力,即便身在秦王宮內,言行舉止依舊難改軍中做派。
這個中車府令平日對待車馬坊馬頭,唿來喝去,隻當是軍中手下那般指使。
車馬坊的車馬車輦被分置在多個馬房,每個馬房裏有多個馬夫,馬頭便是管束馬頭之人。
馬夫有各自看護的馬匹馬車和車輦,一旦馬匹馬車車輦有需更換之事,馬夫便去找馬頭,由馬頭去向那中車府令奏報。
這中車府令身上有傷,行動多有不便,故而諸多原本需親力親為之事,就交由馬頭馬夫自行解決。
馬頭馬夫幹活之時,中車府令時常在一旁查看,按說手下幹活,你隻需在一旁觀而不語便可,可這個中車府令,總想一抖官威,站在那裏指東指西。
可中車府令之前對馬車馬匹雖有了解,可這秦王府裏的馬車,不同於其他地方,尤其是車輦規製,各有細分,容不得半點差錯。
秦王宮裏的馬車,坐乘之用隻是其一,車輦規製才是要點。同是馬車,馬車上的規製配件掛件皆有定數,一個都不可混裝混用,萬一用錯,便有僭越之嫌。
中車府令對車輦規製雖有知曉,可他年事已高,記性不好,時常分不清車輦規製,也記不住何人何等身份可配用何等車輦。
有一日,一馬夫有意報複,將後妃車輦趕去給公主乘用,私下偷偷稟報王宮內尉,王宮衛尉將中車府令叫去,好一通收拾,差點給其定了一個貽害後宮之名,嚇得中車府令差點當場暈厥過去,事後更是放言要告老還鄉。
趙高在太後宮裏當差之時,早就見識過王宮內的爾虞我詐,那些個以為難他人為樂的小人,叫其小人還不足以概之,將其稱為惡人更為貼切。
趙高慢慢與車馬坊的馬夫和其他幾個馬房馬頭相處融洽起來,一開始隻是想著能不受閑氣就好,可看那中車府令如此不堪,不由心生取而代之之心。
白日,趙高手腳利落的和馬夫們一同幹活,記下每一處有關細微之處。入夜後,趙高便細細思慮每日有關車馬坊的一切事宜,將自己置身於中車府令之職,思想自己又該如何。
料理馬匹馬車車輦之事,於趙高而言,並非難事。可如何讓自己這費心費力之事,被王宮內尉知曉,又或是能被後宮嬪妃公子公主知曉,那樣自己才能將中車府令取而代之。
趙高對將中車府令取而代之,也並非一時興起,看那中車府令年事已高,屢屢犯錯,自己也是於心不忍,有時忍不住還要上前幫其善後。
與其這樣,還不如自己取而代之,讓那老軍頭出身的中車府令早些迴家,安享晚年。
趙高如此之想,也並非狂妄自大,可車馬坊裏各馬房的馬頭,盡是些軍中兵痞出身,隻會駕車揚鞭,還真無一人可勝任中車府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