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隨著拓跋部士兵每日的嚴苛訓練悄然流逝,揭過時間這本厚重的書,撕下一張又一張書頁。


    積雪開始融化,慢慢地露出黃黑色的地皮,雪水滋潤著泥土,浸濕著去年的草楂。


    被積雪覆蓋了一個寒冬的草根也從沉睡中醒來,開始漸漸地、倔強有力地推去那些陳舊的草楂爛葉,奮力地生長起來。


    拓跋部的部眾,也像這原野上的青草,開始逐漸豐茂。


    現在的拓跋部,有著四萬多的部眾,分為六千餘戶,相應的兵力也就達到了六千餘人。


    拓跋律麾下有三千餘名新老混搭的輕騎,陶柏也不負眾望地拉起了一支兩千餘騎的山越兵。


    最東北角的山越部落算是讓他謔謔了個遍,有些不光是被連哄帶騙的把整個部落都遷了過來,甚至還將那一片的冬筍都刨完了,現在拓跋部的畜牧更是增加了鹿群。


    這些山越部落剛到拓跋部,就被分戶抽調了青壯。


    拓跋部三天一小練,五天一大練的節奏讓這些新兵苦不堪言。


    不過好在,拓跋宏管飯。


    經過了一個冬季的訓練,老帶新的隊伍是磨合了不少,但相應的,糧食也快見底了。


    訓練耗費的是力氣,劇烈運動比起靜坐一天,消耗的糧食可是要多得多。


    饒是以拓跋部積累下來的存糧,也快要撐不了多長時間了。


    不過春天總算是來了,冬天訓練說到底是沒多少活幹,在其他三個季節家家戶戶那都是要放牧的。


    拓跋部的軍隊並不是完全脫產的軍隊,部落的糧食不足以支撐每日這麽大的消耗。


    除了拓跋宏的親衛完全脫產,大部分的騎兵還是采用了募兵製,平時騎兵們就該放羊的放羊,該放牛的放牛,自己養活自己,部落一般不管飯。


    隻有平時訓練消耗和戰時征召作戰,才會給予一些糧食。


    而原先募兵的時候,牧民們是需要自己備上戰馬,備上彎刀牛角弓等武器,帶上肉幹、奶酪、馬奶酒等幹糧。


    不過拓跋宏發現士兵們的武器良莠不齊,差別也大,從彎刀到牛角弓,那些鈍了的,或是看起來老舊的,拓跋宏會給他們換上製式的武器。


    但其他因製作材料不同,大小或是弧度不同,說實話,拓跋宏管不著。


    他不會強求每個人都用製式的彎刀和弓箭,每個人的力量和感覺都是不同的,製式武器未必有牧民們世世代代傳承的那些所謂“傳家寶”更好。


    一件趁手的兵器隻要能跟隨主人的感覺,帶走敵人的生命,那就是極好的。


    武器的千篇一律未必能釋放出麾下騎兵全部的實力,隻要陣容保持穩定,軍隊的進攻防守能夠如臂揮指。短兵相接之時,草原人恰恰就是憑與生俱來的能力和嗜血的本性才能如此勇武。


    大帳中。


    拉克申和阿瑟像兩座鐵塔般,矗在拓跋宏兩側。


    大帳周圍是四百六十二名怯薛衛,新加入的部落還有待考量,於是目前就暫定了幾個月前選拔的那批人。


    怯薛二字,簡單來說就是番直宿衛。


    分別由宿衛、箭筒士、散班組成。


    宿衛主要負責拓跋宏大帳周邊夜間的戒備。


    箭筒士由能拉動重弓的精銳箭手組成,可以說整個拓跋部除了已經就職的猛安謀克,其餘箭法最好的一批人都匯聚在此。


    散班則完全由各個千戶百戶和各部頭人的子嗣組成,隻要足夠忠誠,對於他們而言,這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機會。


    在非戰時,“怯薛衛”的分工是這樣的:兩百零八名精銳宿衛分兩批輪換,負責夜間保衛拓跋宏的安全。九十六名箭筒士和一百五十八名散班則負責白天的防衛工作。


    所有人不論官職大小都要先經過怯薛衛的通報才能進入拓跋宏的大帳。


    麻雀雖小,五髒俱全。


    怯薛衛雖然隻有四百餘人,但卻是極為重要的一支部隊。


    有編製就得有領頭人,四名怯薛長的位置被劃分了下來,暫時由紇骨元負責散班。


    拓跋本族的一個青年拓跋征也嶄露頭角,按輩分應該算是拓跋宏的族弟。


    由阿瑟和他負責宿衛的調配。


    而拉克申則以一手精湛的箭術成為了第四位怯薛長,負責箭筒士的運作。


    其實原本怯薛衛還應該有重騎組成,不過拓跋部的重騎不算太多,隻編製成了600雛形具裝重騎,單獨成一軍由拓跋宏親手指揮。


    這600人雖沒有當初的王騎三層甲那麽精良,但起碼也同樣有著三層甲:由劄甲、皮短甲和絲綢內甲這幾套組成的。


    武器更是配備了鐵骨朵,至少兩把騎弓一把步弓,彎刀、馬槊或鉤鐮槍、短柄斧等等。


    馬鎧的配齊隻是個時間問題,在重甲配備完畢之後,維耶魯夫這幫鐵匠目前已經照著拍來的馬鎧打造了100多副,現在具裝重騎已經配備了一半的馬鎧。


    哨騎,親衛,軍製都已有了雛形,這附近的草原也盡數掌控在拓跋部的手中。


    有些東西終於能放心大膽的用了起來,首先是重騎優先釘上了馬蹄鐵,後續輕騎也會逐步加上馬蹄鐵。這玩意兒不光能保護馬蹄,使馬蹄抓地更牢,而且能使戰馬奔跑時更加穩定。


    接著各猛安、謀克都裝備上了望遠鏡,而探馬赤軍則裝備到什長。


    這東西一度讓他們感到驚奇,因為開闊的視野是決定勝負的一大關鍵。


    兩樣東西被拓跋宏下了死命令,誰要是敢泄露半句,不光是滿戶抄斬。


    如果是士兵,那他的整個伍隊、什隊的所有成員全部一起斬首;如果是什長,整個謀克隊連謀克一起斬首;如果是謀克泄露,那不好意思,就是拓拔律和陶柏都難逃一死。


    拓跋宏知道,這兩樣東西隻要在戰場上出現,一旦出現傷亡,將其丟失。這個秘密可能就保不住了,而且會很快被對手學去。


    所以馬蹄鐵暫時隻有具裝重騎配上,具裝重騎是用在刀刃上的,一般不會輕易動用。


    但是望遠鏡則不同,將官基本都配備了,如果在戰場上丟失將會很嚴重,所以拓跋宏對他們的要求是,絕不能丟失,即便是要死,也得先把手裏的望遠鏡毀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草原崛起,台吉比我先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莫嘻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莫嘻鴿並收藏草原崛起,台吉比我先造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