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九卿,名望老臣,太學祭酒劉表,以及知名太學生臧洪,天師張機,良師張角,經學大家馬日磾,盧植,鄭玄,有名望的長者,隨機挑選的路人……


    這些人接連上去嚐試拓印,一張張新拓印的拓本被校尉軍們不斷的在人群中進行著展示,在人群中引起了越來越大的轟動。


    要不是皇帝和皇後在,又有大漢最精銳的五軍校尉在把守,圍觀的眾人們怕是全都衝上台去,都親自試一試,親手拓印一張了。


    在紙張還未正式出現之前,文字隻能刻錄在竹簡上,或者價值高昂的錦上,非常的麻煩費時。


    雖然現在已經出現了紙張,但還是要一筆一筆的謄抄在紙上,雖然比在竹簡上刻字容易多了,但也談不上多快,而且謄抄的時候總會出現各種謬誤。


    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難題,那就是現在的紙張價值依舊偏貴,即使朝廷在盡力推廣,但還是很多人依舊習慣願意用竹簡。


    但隨著這種拓印的出現,紙張的便利性就得到了無限的放大,而且,不會再出現謄抄的錯誤,效率得到了誇張的釋放。


    這種快捷,沒有錯誤的拓印效率,在場的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


    所以,當親眼見到那一張張清晰沒有任何錯誤的拓本展示在他們的麵前,所有人都徹底激動了起來。


    這真的會改變太多的東西。


    不隻是拓印的效率,還有學習成本的大幅度降低,以及這帶來的巨大影響,甚至足以影響階層。


    這場由皇帝主導的演示,一直持續到了中午,圍觀的人群反而愈發的熱情起來,而且,越來越多的居民開始朝著這邊聚攏了過來,甚至直接造成了洛陽的癱瘓,好在有五軍校尉盡力的維持著秩序。


    “哈哈,真是熱情啊。”


    在劉備的身前,太仆卿袁逢看了看越來越多,都想親自試一試的人群們,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憧憬的說道。


    按照預定的時間,這次皇帝主導的演示也該結束了,但麵對著熱情的人群,隻能再繼續一會了。


    袁逢本來就和張天師熟悉,在親自試了一遍,到了快散場的時候,袁逢就來到了張天師的身邊,和張天師有閑聊了起來。


    劉備和簡雍,以及旁邊的張衛方天,自然都安靜的站在那裏,靜靜的看著兩位在閑聊著。


    “是啊,大家都是聰明人,都能感受到這帶來的意義的。”張天師點了點頭,迴應著袁逢的情緒,眼神中也是憧憬的神色,就像是在期待著幾十年後的另一番光景。


    “是啊,這其中的意義可不隻是一個拓本那麽簡單。”


    袁逢也是讚成的說道,有些感慨的繼續說道。


    袁逢過來,除了和張天師熟悉之外,也是為了袁紹的事情的。畢竟,在之前的時候,劉備是把袁紹給敲暈了的,袁逢過來,也是給這件事做個了解。


    不過,袁逢並沒有先跟劉備說話,隻是繼續的和張天師聊著。


    “這些石經矗立在太學門口之後,隻要想學習七經的人,隻要來洛陽,就能拓印到最正宗的經書,不會因為天南海北,隻能學到謬誤的版本。”


    “而且,這次的石經也不會隻是簡單原本,各種先賢名士的注釋一同被刻錄在石經之上,那樣,即使是最窮苦的人家,隻要湊足前往洛陽的路費,就能和過往的諸多先賢名士對話,學習感悟他們的思想和見解,這樣也讓更多的人有求經問道的機會。”


    袁逢說著吐了口氣,眼神中似乎已經在想著之後的光景了,那樣的世界將會和現在大不相同。


    作為九卿之一,又掌握著天子的車駕以及馬政,袁逢自然清楚的知道,這個石經背後其他的意義。


    有些激動的感慨了一會,袁逢收迴了看向未來的目光,轉而看向了劉備。


    “你叫劉備是吧?”袁逢說道,臉上掛著長者般和善的微笑,“考一考你,這次的石經,除了我說的,還有什麽其他重要的意義?”


    “……”


    劉備意外的看了看麵前這位尊貴的九卿之一,沒想到竟然也打起了謎題。


    看著袁逢過來,劉備想過袁逢會跟他說袁紹的事情,但沒想到又考起了問題……


    劉備努力的想了想,卻依舊沒有抓到什麽頭緒,這和他從小學的東西完全不同。


    看見劉備迷茫的樣子,袁逢並不意外,反而理解的笑了笑,繼續的說道,“換一個說法,你說,這次石經陛下之所以推動,除了我說的,還有什麽其他重要,或者說決定性的原因?”


    這麽一說,劉備頓時有些明白了。


    “聽說是蔡邕和張訓兩位大人向陛下進言要求的,說經書已經出現了不少的錯誤,需要重新勘定。”


    劉備搜尋著他聽到的消息,向袁逢迴道,這基本都是劉備從張天師那裏聽到的,以及在天師府聽到的一些傳言。


    劉備隻是簡單的迴應著,並沒有將那些添油加醋的說法給說出來。


    “不全對,這隻是表象。”


    袁逢卻搖了搖頭,含蓄的否定了劉備給出的理由。“要不你再想想?”袁逢繼續的問道。


    劉備皺了皺眉頭,實在是想不到其他的理由了。


    劉備剛來洛陽沒多久,很多涉及朝堂的消息劉備根本是不知道的,肯定是不知道太多的細節的。


    “沒有你想的那麽複雜。”看見劉備為難的樣子,袁逢搖了搖頭。


    劉備又想了想,實在是想不出其他的理由了,還是來洛陽時間太短了。


    “是錢。”


    看見劉備已經放棄了,袁逢笑了笑,簡單的說道。


    “錢?”


    劉備明顯愣了一下,沒想到會是這麽簡單的事情。簡雍,張衛,以及女修方天全都意外的看向了袁逢,也都沒想到會是這麽簡單的理由。


    “是不是聽起來很俗?”


    看見劉備幾個人的反應,袁逢仰頭笑了笑,繼續的說道。


    “吃飯是需要糧食的,但當糧食不夠吃的時候,需要將糧食從一個地方搬到另一個地方,就需要錢來運作了。”


    袁逢簡單類比的說道,然後隨之收起了笑容,神色微微嚴肅了起來,甚至為之歎了口氣。


    “很多人啊,總是在著重的說著種糧和作戰,卻有意的在忽略金錢的意義。我大漢這龐大的帝國,每天都有數不清的金錢在流通,其實完全就是一個金錢的帝國。糧食長在地上,鎧甲兵器來自於礦石,熔煉於鐵爐,穿在身上,隻能算是帝國軀幹和鎧甲,而金錢才是帝國流通的血液,將想要的東西搬到合適的位置。”


    說著,袁逢笑了笑,看向了劉備他們,眼睛深邃的和九卿一般。


    “很明顯,雕刻這些石經是很花錢的,這是顯而易見的道理。”袁逢說道,事實也的確是這麽個事情,“開采石料,搬運打磨雕刻,在工匠方麵就是極大的支出。石經除了七經本身,還有很多的注釋,這不是簡單兩三年能辦到的事情。”


    “除了石匠,還需要大量的名士勘定文本,搜集整理各種名家注解,這同樣是極大的工程。但與之相對的,這將會養活與之相關的眾多人口和家庭。”


    \"這是石經花錢的部分,但也有賺錢的部分,你可以繼續的試著猜一猜。\"


    袁逢說著又停了下來,向劉備繼續問道,眼睛中略帶著幾分期待的眼神。


    雖然碰到純屬機緣巧合,但袁逢內心中還是希望劉備有些與之相關的頭腦的。


    身為九卿之一,袁逢也是非常愛才的,但才又是分幾種的,袁逢想看看劉備到底屬於哪一種。


    從小跟著母親一起當著小商販,劉備還是有幾分商人頭腦的,劉備想了想,就有了幾分的猜測。


    “難不成,是用陛下剛剛說的宣紙和拓印蠟來賺錢?”劉備有些不太確定的問道。


    袁逢卻略微有些滿意的點了點頭,“可以,有些靈光,並不是迂腐之輩。”袁逢迴道,雖然並沒有多少讚歎,但對於九卿之一的人物,這個評價其實已經不低了。


    “現在,隻有陛下才掌握著宣紙和拓印蠟的製造技藝,也就是說,所有人想要拓印,都要從陛下手中買到合適的宣紙和拓印蠟,這樣,錢財出去之後,就又迴到了陛下的手中,就如同血液一樣,最終形成了一個閉環。”


    “這樣,陛下就有更多的錢來打造鎧甲,購買糧食,對受災的地區進行減租。”


    說著,袁逢歎了口氣,搖了搖頭,“現在有太多的流民了,能購買到糧食,起碼不會讓那些流民餓死了。拓印的技術讓陛下賺到幾十年的錢還是有可能的,那時候,天災也差不多能過去了吧,五穀豐登,風調雨順……”


    袁逢悲憫的說道,一如他一直以來的人品和道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劍首劉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劍流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劍流花並收藏五劍首劉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