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洛陽太學門外,人山人海。


    一個高台搭建在太學的門口,大漢最精銳的五軍校尉校官在高台的四周把守,高台的中央空空蕩蕩,真正的主角還未到來。


    高台的下方,一眾虎賁羽林戒備四周,將最內層的區域嚴密的保護著。


    太尉陳耽,司徒袁隗,司空許訓,三位三公位於高台下最前方的位置。


    廷尉陳球,大鴻臚曹嵩,太仆卿袁逢,太常劉逸,光祿勳劉寬,大司農張溫,少府唐珍,衛尉來豔。


    前太尉,現司隸校尉段熲,前司空,現任光祿大夫楊賜,前司空司徒,光祿大夫橋玄,執金吾宋奇,國丈不其侯宋酆……


    還有宦官曹騰,曹節,王甫等人。


    這些人位於最內層的位置。


    除了這些重臣官宦,還有幾個特殊的人出現在了最內層的位置。


    天師道天師張機,太平道良師張角,尚書單颺,侍中韓說,這四位都是大漢赫赫有名的方士。


    張角和韓說獨自一人出現在這裏,天師張機和單颺身邊都帶上了人。


    單颺的身邊正是小趙雲,是單颺從張寶那裏搶來的新徒弟。張機的身邊帶了張衛,名叫方天的女修,以及劉備和簡雍。


    在這些人更外麵的位置,則是洛陽城中大大小小的官員,甚至包括從其他州郡趕過來的刺史和太守。


    諸如,洛陽令司馬防,司馬防的父親司馬儁,以及不大的司馬郎。折衝校尉袁術,濮陽縣長袁紹,北部尉曹操,議郎楊彪,馬日磾,蔡邕,還未赴任的太守盧植。


    盧植的身邊,也帶著兩人,分別是公孫瓚和劉德然,曹操則帶著他的堂弟小曹仁。


    今天的規格很高,但又不算太過於正式,因為皇帝劉宏想讓更多人見到今天的日子,所以,基本上整個洛陽以及周邊,能來的都來了。


    包括一些重臣的門生故吏也都來到了這裏,也都處於了比較靠前的位置。


    比如楊賜之前的府掾孔融,門生王朗,隻是郎官,但卻是段熲外孫的賈詡,袁逢長子袁基,司徒府掾董卓,司徒府掾桓典,陳球的侄子陳珪,陳珪十二三歲的兒子陳登,侍禦史田豐……


    甚至,連跟著袁紹混入了洛陽的郭圖都在這一群中。


    因為無官無職,郭圖在這一眾人中格外的小心,又顯得很是激動。


    除了這些大大小小的官員,太學祭酒劉表率領著數千人人的太學生,恭敬的垂立在另一邊,這些太學生中,袁紹和曹操的好友許攸就在其中,還有其他的官宦之子。


    而在許攸的身邊,是同為南陽人的太學生逢紀。


    更外麵的區域,就是普通的洛陽居民,以及各地前來行學的書生或者找機會的輕俠了。


    這些人是數量最多的,人數不下數萬人,密密麻麻的將前後左右的街道全都給塞滿了,不過依舊有牙吏和軍士在維持著秩序。


    在街道兩邊,還架上了眾多的木板,前前後後將四周的街道,以及街道中的人群全都圍在了裏麵,一些穿著輕便的男人正在不斷的調整著這些木板細微的方向。


    而在這些人中,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正在指揮著這些人,明顯是這些人的頭頭。


    也似乎是受到了這些木板的影響,整個街道聽起來格外的嘈雜,仿佛各種聲音都被放大了一樣。


    而在高台中心的位置,四周遍布著很多喇叭狀的構造,就如同一個個號角一般。


    “沒想到還能出席這麽大的場麵,看起來都是些了不得的人物呢。”


    跟著張天師站在了最靠前的位置,簡雍看了看四周,有些激動的向劉備說道。


    “是啊……”


    劉備也有些激動的點了點頭,然後說道,“就是不知道會發生什麽特別的事情了。”


    說著的同時,劉備看了一眼身邊的張天師。聽張天師之前的語氣,他肯定是知道什麽的。


    “不著急,要有耐心,很快你們就知道了。”張天師笑了笑,竟然有些憧憬的接著說道,“絕對是將開創時代的創舉。”


    劉備和簡雍也就沒有多問,隻能懷著期待的心情繼續等著,同時再次的打量著四周。


    一旁,那位傳說中的大賢良師張角朝著劉備微微點了點頭,小趙雲對現在的場麵也非常的開心,朝著劉備和簡雍高興的揮了揮手。


    現在的場景雖然人數眾多,也可說是非常莊重的,小趙雲自然沒有熱情的跑過來,閑聊什麽的,大家都站在屬於他們的位置上。


    接著,劉備又看向了靠後方的位置,曹操,司馬防,小司馬郎,都是之前見過的人,包括依舊滯留在洛陽的濮陽縣長袁紹。


    劉備望向袁紹的時候,袁紹也看向了劉備,因為劉備耳朵明顯,又跟在張天師的身邊,很容易就能被看見。


    袁紹還是之前的那種氣度,但從袁紹的眼睛中,劉備還是看到了袁紹的幾分怒氣。


    劉備也隻能遠遠的朝著袁紹善意的笑了笑,心裏知道他們之間的事情還沒有完全了結。


    接著,劉備又感受到了另外兩個人的目光,分別是交手過的董卓,以及巧遇過的賈詡。


    董卓眼神略顯犀利的看了看劉備,但也沒有明顯的惡意,似乎隻是想再碰碰的感覺。


    賈詡卻朝著劉備淡淡的笑了笑,笑意之中,似乎猜到了之前事情的所有過程。


    劉備突然意識到,可能正是因為賈詡這個外孫的影響,段熲在之前的事情中處理的很是得體,又近乎透明,沒有一點問題。


    嗚嗚!……


    一陣威嚴厚重的號角聲突然響起,傳遍了所有的人群,劉備頓時收迴了目光,上萬的人群也突然安靜了下來。


    皇帝劉宏帶著皇後宋氏慢慢的走上了搭建在太學門外的高台,一名宦官更快的走了上來,用尖銳的聲音宣布皇帝和皇後的到來,聲音清楚的傳遍了所有的街道,即使最靠後的人群也能夠聽的清楚。


    整個街道,仿佛處於一片混合的迴聲之中,格外有種莊嚴的味道。


    所有人全都半跪了下去,迎接著皇帝和皇後的到來。


    “都平身吧,今天是個神聖的日子,我今天也是一位學生,就不要落俗了。”


    皇帝劉宏來到了高台的中央,淡淡的說道,高台下的人群也都隨之站了起來,幾乎所有人都抬頭望向了這位大漢的皇帝和皇後,對於這裏的絕大多數人而言,這可能是他們唯一一次能親眼見到的機會。


    劉宏也看了看下方屬於他的臣民,然後拍了拍手,就有校官將將一個石碑抬了上來,立在了皇帝劉宏的一邊。


    精致光滑的石碑,高一丈,寬半丈左右,刻滿了精美工整的文字,看起來正是論語中的一篇。


    不論石碑上的文字,石碑本身看起來就宛如一個藝術品。


    “經書謄抄傳誦的過程中,總會難免出現錯誤,有些人甚至刻意的進行篡改,所以吾準備將七經,魯詩、尚書、周易、春秋、公羊傳、儀禮、論語,刻錄於石碑之上,立於太學門外,供往來之人觀覽學習。”


    看著石碑被固定在了一旁,劉宏就在那裏接著說了起來。


    “而且不隻是七經本身,各位名家對於七經的注解,也都會被一同刻錄於石碑之上,可以供任何人隨意學習。而能在石經上留下注解的,也必然將是真正的大家,真正受到朝廷的認可。”


    劉宏說到這裏,下麵的數萬人就開始震動起來了。


    稍微求過學的,都能感到這其中的意義。


    有了這些石碑,所有人都可以輕鬆獲得大漢所承認最正宗,最沒有謬誤的七經,而且還有真正大家的注解,諸如馬融這樣的經學大師,其見解也必然會被刻錄於石碑之上。


    “肅靜。”


    宦官的聲音又再次響起,讓喧鬧起來的議論聲又恢複了平靜。


    “但又想了想,吾認為這依舊是不夠的。”


    等到場麵安靜下來,劉宏又繼續說道。劉宏對於剛剛有些混亂的議論聲並沒有任何不滿,反而很是高興。


    因為,這種效果正是劉宏想見到的。


    在這個過程中,又有官宦走了上來,遞給了劉宏兩樣東西。


    “所以,吾和諸位臣工們又研究一種技術,名為拓印。而我手中的這兩樣東西就是為了拓印所準備的,一個叫做宣紙,一個叫做拓印蠟。”


    劉宏拿著手中的兩個東西向下麵講解道,然後看向了一同上來的皇後宋氏。


    “皇後,隨我一起吧。”


    劉宏向皇後宋氏說道,就將拓印蠟遞給了宋氏,劉宏拿著宣紙蓋在了石碑上麵。


    很快,在下麵絕大多數人不解的眼神中,皇帝劉宏就完成了麵向公眾的第一張拓印,一個完整的論語片段就出現在了宣紙之上。


    “即使我留下的石碑再多,也是無法讓其他人站在那裏學習記錄的,但有了拓印,每人都可以快速的將所有的石碑都拓印一遍,完全可以帶迴去學習,非常的方便。”


    劉宏拿著拓印好的拓本,向下麵展示道,同時很是驕傲的說道。


    “把這個拿下去,給所有人展示一下。”


    劉宏接著向身邊的校官吩咐道,然後再次看向了下麵的大臣和子民們。


    “誰想上來試試的,都可以,並不複雜。”劉宏接著說道。


    一些大臣們,開始走上了高台,也開始嚐試起了拓印。


    同時,騎著駿馬的虎賁軍,開始拿著拓本開始在密集的人群中展示了起來,所到之處,皆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劍首劉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劍流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劍流花並收藏五劍首劉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