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土地兼並
大明:我,朱雄英,歸來上位 作者:炸魚薯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雄英摸著馬言斌的額頭,感應到了溫度,連忙地從袖袋拿出藥丸,就給馬言斌吃了下去。說道:“小舅子發燒了,他的額頭好燙啊。”
“看來…還是術後受到了感染…”
馬言斌吃完藥丸,說道:“那我先吃飯…,你們繼續聊天吧…”
朱允熥看著馬言斌,說道:“術後感染嗎?大哥的意思是,言斌哥哥受到肉眼看不到的…”
“細菌侵入身體,引起了發燒的現象?”
朱雄英笑著說道:“是的,而它就是細菌,它無處不在,在空氣中,水中,也在土壤中。”
“對了,我們不是有玻璃工藝嘛…”
馬言斌吃著東西,幽幽地說道:“姐夫…”
“你說的是顯微鏡,那麽圖紙在書桌上麵,你可以拿去讓人製造出來,就是鋼鐵加玻璃…”
朱雄英一臉狐疑,問道:“小舅子…”
“你該不會是半夜起來,跑去畫圖去了啊?怪不得呢…原來你根本不老實…好好躺著。”
朱雄英走向書桌邊,看到一張顯微鏡圖紙,拿起圖紙認真看著,說道:“嗬嗬…”
“我就知道…算了,我拿去工部製造一個,這種東西對我來說,很有用…對了,望遠鏡。”
…
馬宸汐說道:“弟弟…你又在忙什麽?”
“首先你需要好好躺著,你需要靜養才是。有什麽事情先推到明天…,不,後天吧。”
馬言斌剛喝完了湯,說道:“好吧…”
“姐姐,這迴我能聽你的,那我吃完飯後,就乖乖地睡覺就行了。”
馬宸汐看著弟弟吃完了飯,收拾碗筷就走,迴過頭說道:“弟弟,希望你說的是真的。”
“否則我這就告訴爹娘說說你…”
馬言斌一臉懵逼,說道:“別鬧了姐姐!”
“你以為我會怕爹娘嗎?除了我哥哥之外,沒有人可以讓我聽話的,嘻嘻嘻嘻…”
朱雄英把圖紙放下,發現了還有一張圖紙,接著拿起來看看,說道:“果然還有望遠鏡!”
“等等,怎麽還有這麽多啊,我的老天!”
馬秀英對此好奇,說道:“雄英,怎麽了?為何這麽說呢?這些都是言斌的手筆?”
“讓我看看這些都是什麽?”
馬秀英走過去,來到書桌邊看到幾張圖紙,順手拿起新的一張,看完說道:“近視眼鏡…,老花鏡,凸透鏡和凹透鏡,聚光或散光原理…”
“聽你說的一共有三張圖紙?難不成?”
朱雄英沒好氣地說道:“小舅子通宵畫圖,所以昨天晚上…應該是他痛著醒過來。”
“如此反複幾次睡不著,就起床做事情了。還好花了三張就馬上去睡覺了。”
馬言斌跟朱允熥聊天,說道:“熥弟…”
“是誰把我抱上床的?”
朱允熥笑著說道:“你的姐夫,我的大哥!難不成還有誰?是廖家兄弟,花煒傅讓嗎?”
“我好想受傷,再次被…”
馬言斌再次懵逼,說道:“這可不興受!”
“反正我中了一箭,差不多就進了鬼門關,好像看到了大哥,還有二哥…”
朱允熥連忙捂住馬言斌的嘴,說道:“唔!言斌哥哥,你別這麽說了,我害怕了。”
“對了,你應該好好休息一下…還有,唉,王先生不在這裏,看來我和大哥,王家兄弟…”
“當然不用上課的嗎?不過他們會來的…”
馬言斌說道:“今天就由我來代課吧。”
“我感應到王家兄弟,他們已經來到這裏,你去把他們叫過來,準備上課吧!”
朱允熥一臉懵逼,說道:“不會吧?”
“可是你的身體…那好吧,我去叫人準備。今天的課是你來安排,那麽我們學什麽?”
馬言斌一臉壞笑,說道:“侍會兒就知道,好熥弟去叫人來這裏…”
朱允熥點了點頭,就馬上出去叫人來這裏,一會兒片刻,王浩,王然跟著朱允熥來到這裏,見到了盤坐在床上的馬言斌。
王浩看到馬言斌的胸口,包紮了白色綁帶。上麵還滲出了少量鮮血,吃驚地說道:“你…,我聽三皇孫殿下說過,你為皇太孫殷下擋箭…”
“所以你受了重傷…那麽你沒事吧?
王然也同樣看到了,說道:“哥哥…”
“你痛不痛啊?啊這,這不是重點,那個,我再次見到你,我很高興…”
馬言斌笑著說道:“別盯著我的胸口看…”
“這裏正好有幾張板凳,那你們都落座吧。我就給你們上課,今天的課是土地兼並問題…”
王浩和王然一臉懵逼,不過找個板凳坐下,聽著馬言斌講課…
馬言斌說道:“你們可知道土地兼並?”
王浩思考一番,說道:“那個士地兼並嘛,我隻能說土地看似是農民的,卻不是農民的。”
“其實我們王家本來是農戶,就是土地吧,因為我的原因沒了,為了治好我的身體…”
馬言斌點了點頭,說道:“我也是這樣…,先是大哥,還有才活了一個月大的二哥“
“他們的身體都很不好,卻先後離開人世,就連我差不多就,爹娘在我們身上花了不少錢,還有賣了不少地,僅有三畝地用來種韭菜…”
王然問道:“這麽慘啊,你還有二哥?”
“不過那個二哥一個月大,那是你的…”
馬言斌緩緩地說道:“雙胞胎兄弟。”
“因為他最先出來,所以就是我的哥哥了,不過我對他沒有什麽記憶,所以…你們扯遠了,我們還是繼續上課吧。”
王浩一臉歉意,說道:“真是抱歉了。”
“我們家沒有土地,要不是父親會做鹵菜,要不然早就餓死了,所以我們王家成為了商戶。憑靠著一門手藝慢慢做大…”
馬言斌點了點頭,說道:“有手藝是不錯,但是對沒有手藝,隻會種地的人來說…”
突然間傳來一個聲音。
“滅頂之災,想不到你們準時來了。好啊!王浩,王然你們早上好啊,吃了沒有?”
朱雄英從中出現,接著說道:“老師…”
“我也要聽課,那麽我找個位置坐下來。”
王浩和王然異口同聲地說道:“草民…”
“參見皇太孫殿下,早上好?我們吃過了,是一碗小米粥,還有自家的鹵肉,但不多吃。”
朱允熥笑著說道:“大哥,快坐我旁邊。”
“我們一直都是同桌啊,嘻嘻嘻嘻…”
朱雄英坐在朱允熥旁邊,說道:“請講!”
“我等著你呢,關於土地兼並的問題。”
馬秀英走出書房看到他們,他們正在上課,王浩和王然見到馬秀英,準備起身行禮…
“草民參見皇後娘娘…”
馬秀英笑著說道:“你們免禮平身吧…”
“還有言斌這是要講課?你不應該躺著…”
朱雄英一臉無奈,說道:“奶奶…他…”
“真是不知死活,受了傷就不該勉強自己。應該好好躺著吧,讓我這麽提心吊膽的。”
馬言斌見他們這樣,說道:“這個?奶奶,我可以撐著住的,再說了王先生不在…”
“而我可以給他們上課,好了,接著講吧。士地兼並自古以來就有的,而且一直沒有改變。然而,土地兼並的問題在於統治者本身。”
朱雄英點了點頭,說道:“你說的對啊!”
“不過你太敢說了,不過土地兼並的問題,確實是在於統治者本身。浩弟他已經說過這個,土地看似是農民的,卻不是農民的。”
“最好的土地分給勳貴,土族,大地主了,最差的土地才是農民的,但是不是很多,唉…,所以我才會想出三個政策。”
馬言斌說道:“說的不錯,確實是這樣的,俗話說得好,種豆得瓜,種豆得豆。所以是說,土地兼並也是亡國的困素之一。”
“曆朝曆代的國祚最長不過三百年的周期,你們可知道為什麽?你們可以把國家看作是人!前一百年是年輕人,中一百年是中年人…”
朱允熥說道:“後一百年是老年人,對吧?這麽說我就明白了,意思是說…”
馬言斌點了點頭,說道:“你學會搶話了?你說的對,統治者隻是把土地發給勳貴、士族、地主是最好的,農民得到的比較差的。”
“我們把勳貴、士族、地主可合稱為世家,俗話說得好,流水的皇帝,鐵打的世家。”
朱雄英說道:“說的沒錯,本來是這樣的!不過我還發現了規則,那就是改朝換代的時候,士地兼並暫時這就解決了。”
馬言斌點了點頭,說道:“土地重新分配,然而並沒有解決問題,隻是風水輪流轉而已。”
“歸根究底受益的並不是農民,自秦時起,到元未到現在,農民起義隻多不少。”
朱雄英對此很是認同,說道:“說的也是,我爺爺本來就是是農民,還給地主放過牛…”
“要不是元朝橫征暴斂,還令其家破人亡,逼著爺爺跑去造反了,所以元朝自做孽不可活!說到元朝就不得不說元未。”
“是士地兼並最為嚴重的時代,不僅如此,天下的農民沒法活了,所以才會去造反…”
“看來…還是術後受到了感染…”
馬言斌吃完藥丸,說道:“那我先吃飯…,你們繼續聊天吧…”
朱允熥看著馬言斌,說道:“術後感染嗎?大哥的意思是,言斌哥哥受到肉眼看不到的…”
“細菌侵入身體,引起了發燒的現象?”
朱雄英笑著說道:“是的,而它就是細菌,它無處不在,在空氣中,水中,也在土壤中。”
“對了,我們不是有玻璃工藝嘛…”
馬言斌吃著東西,幽幽地說道:“姐夫…”
“你說的是顯微鏡,那麽圖紙在書桌上麵,你可以拿去讓人製造出來,就是鋼鐵加玻璃…”
朱雄英一臉狐疑,問道:“小舅子…”
“你該不會是半夜起來,跑去畫圖去了啊?怪不得呢…原來你根本不老實…好好躺著。”
朱雄英走向書桌邊,看到一張顯微鏡圖紙,拿起圖紙認真看著,說道:“嗬嗬…”
“我就知道…算了,我拿去工部製造一個,這種東西對我來說,很有用…對了,望遠鏡。”
…
馬宸汐說道:“弟弟…你又在忙什麽?”
“首先你需要好好躺著,你需要靜養才是。有什麽事情先推到明天…,不,後天吧。”
馬言斌剛喝完了湯,說道:“好吧…”
“姐姐,這迴我能聽你的,那我吃完飯後,就乖乖地睡覺就行了。”
馬宸汐看著弟弟吃完了飯,收拾碗筷就走,迴過頭說道:“弟弟,希望你說的是真的。”
“否則我這就告訴爹娘說說你…”
馬言斌一臉懵逼,說道:“別鬧了姐姐!”
“你以為我會怕爹娘嗎?除了我哥哥之外,沒有人可以讓我聽話的,嘻嘻嘻嘻…”
朱雄英把圖紙放下,發現了還有一張圖紙,接著拿起來看看,說道:“果然還有望遠鏡!”
“等等,怎麽還有這麽多啊,我的老天!”
馬秀英對此好奇,說道:“雄英,怎麽了?為何這麽說呢?這些都是言斌的手筆?”
“讓我看看這些都是什麽?”
馬秀英走過去,來到書桌邊看到幾張圖紙,順手拿起新的一張,看完說道:“近視眼鏡…,老花鏡,凸透鏡和凹透鏡,聚光或散光原理…”
“聽你說的一共有三張圖紙?難不成?”
朱雄英沒好氣地說道:“小舅子通宵畫圖,所以昨天晚上…應該是他痛著醒過來。”
“如此反複幾次睡不著,就起床做事情了。還好花了三張就馬上去睡覺了。”
馬言斌跟朱允熥聊天,說道:“熥弟…”
“是誰把我抱上床的?”
朱允熥笑著說道:“你的姐夫,我的大哥!難不成還有誰?是廖家兄弟,花煒傅讓嗎?”
“我好想受傷,再次被…”
馬言斌再次懵逼,說道:“這可不興受!”
“反正我中了一箭,差不多就進了鬼門關,好像看到了大哥,還有二哥…”
朱允熥連忙捂住馬言斌的嘴,說道:“唔!言斌哥哥,你別這麽說了,我害怕了。”
“對了,你應該好好休息一下…還有,唉,王先生不在這裏,看來我和大哥,王家兄弟…”
“當然不用上課的嗎?不過他們會來的…”
馬言斌說道:“今天就由我來代課吧。”
“我感應到王家兄弟,他們已經來到這裏,你去把他們叫過來,準備上課吧!”
朱允熥一臉懵逼,說道:“不會吧?”
“可是你的身體…那好吧,我去叫人準備。今天的課是你來安排,那麽我們學什麽?”
馬言斌一臉壞笑,說道:“侍會兒就知道,好熥弟去叫人來這裏…”
朱允熥點了點頭,就馬上出去叫人來這裏,一會兒片刻,王浩,王然跟著朱允熥來到這裏,見到了盤坐在床上的馬言斌。
王浩看到馬言斌的胸口,包紮了白色綁帶。上麵還滲出了少量鮮血,吃驚地說道:“你…,我聽三皇孫殿下說過,你為皇太孫殷下擋箭…”
“所以你受了重傷…那麽你沒事吧?
王然也同樣看到了,說道:“哥哥…”
“你痛不痛啊?啊這,這不是重點,那個,我再次見到你,我很高興…”
馬言斌笑著說道:“別盯著我的胸口看…”
“這裏正好有幾張板凳,那你們都落座吧。我就給你們上課,今天的課是土地兼並問題…”
王浩和王然一臉懵逼,不過找個板凳坐下,聽著馬言斌講課…
馬言斌說道:“你們可知道土地兼並?”
王浩思考一番,說道:“那個士地兼並嘛,我隻能說土地看似是農民的,卻不是農民的。”
“其實我們王家本來是農戶,就是土地吧,因為我的原因沒了,為了治好我的身體…”
馬言斌點了點頭,說道:“我也是這樣…,先是大哥,還有才活了一個月大的二哥“
“他們的身體都很不好,卻先後離開人世,就連我差不多就,爹娘在我們身上花了不少錢,還有賣了不少地,僅有三畝地用來種韭菜…”
王然問道:“這麽慘啊,你還有二哥?”
“不過那個二哥一個月大,那是你的…”
馬言斌緩緩地說道:“雙胞胎兄弟。”
“因為他最先出來,所以就是我的哥哥了,不過我對他沒有什麽記憶,所以…你們扯遠了,我們還是繼續上課吧。”
王浩一臉歉意,說道:“真是抱歉了。”
“我們家沒有土地,要不是父親會做鹵菜,要不然早就餓死了,所以我們王家成為了商戶。憑靠著一門手藝慢慢做大…”
馬言斌點了點頭,說道:“有手藝是不錯,但是對沒有手藝,隻會種地的人來說…”
突然間傳來一個聲音。
“滅頂之災,想不到你們準時來了。好啊!王浩,王然你們早上好啊,吃了沒有?”
朱雄英從中出現,接著說道:“老師…”
“我也要聽課,那麽我找個位置坐下來。”
王浩和王然異口同聲地說道:“草民…”
“參見皇太孫殿下,早上好?我們吃過了,是一碗小米粥,還有自家的鹵肉,但不多吃。”
朱允熥笑著說道:“大哥,快坐我旁邊。”
“我們一直都是同桌啊,嘻嘻嘻嘻…”
朱雄英坐在朱允熥旁邊,說道:“請講!”
“我等著你呢,關於土地兼並的問題。”
馬秀英走出書房看到他們,他們正在上課,王浩和王然見到馬秀英,準備起身行禮…
“草民參見皇後娘娘…”
馬秀英笑著說道:“你們免禮平身吧…”
“還有言斌這是要講課?你不應該躺著…”
朱雄英一臉無奈,說道:“奶奶…他…”
“真是不知死活,受了傷就不該勉強自己。應該好好躺著吧,讓我這麽提心吊膽的。”
馬言斌見他們這樣,說道:“這個?奶奶,我可以撐著住的,再說了王先生不在…”
“而我可以給他們上課,好了,接著講吧。士地兼並自古以來就有的,而且一直沒有改變。然而,土地兼並的問題在於統治者本身。”
朱雄英點了點頭,說道:“你說的對啊!”
“不過你太敢說了,不過土地兼並的問題,確實是在於統治者本身。浩弟他已經說過這個,土地看似是農民的,卻不是農民的。”
“最好的土地分給勳貴,土族,大地主了,最差的土地才是農民的,但是不是很多,唉…,所以我才會想出三個政策。”
馬言斌說道:“說的不錯,確實是這樣的,俗話說得好,種豆得瓜,種豆得豆。所以是說,土地兼並也是亡國的困素之一。”
“曆朝曆代的國祚最長不過三百年的周期,你們可知道為什麽?你們可以把國家看作是人!前一百年是年輕人,中一百年是中年人…”
朱允熥說道:“後一百年是老年人,對吧?這麽說我就明白了,意思是說…”
馬言斌點了點頭,說道:“你學會搶話了?你說的對,統治者隻是把土地發給勳貴、士族、地主是最好的,農民得到的比較差的。”
“我們把勳貴、士族、地主可合稱為世家,俗話說得好,流水的皇帝,鐵打的世家。”
朱雄英說道:“說的沒錯,本來是這樣的!不過我還發現了規則,那就是改朝換代的時候,士地兼並暫時這就解決了。”
馬言斌點了點頭,說道:“土地重新分配,然而並沒有解決問題,隻是風水輪流轉而已。”
“歸根究底受益的並不是農民,自秦時起,到元未到現在,農民起義隻多不少。”
朱雄英對此很是認同,說道:“說的也是,我爺爺本來就是是農民,還給地主放過牛…”
“要不是元朝橫征暴斂,還令其家破人亡,逼著爺爺跑去造反了,所以元朝自做孽不可活!說到元朝就不得不說元未。”
“是士地兼並最為嚴重的時代,不僅如此,天下的農民沒法活了,所以才會去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