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淵坐在書房中,看著桌上堆積如山的反對興建石頭城的書信,眉頭緊鎖。
信箋上的字跡各異,語氣卻出奇的一致,皆是對這項工程的聲討和質疑。
他揉了揉眉心,感到一陣疲憊。
江南的局勢本就錯綜複雜,如今又添了這樁麻煩事,讓他倍感壓力。
他深知必須盡快解決這個問題,否則後果不堪設想,魏淵盡力搜索著大腦中前世關於這方麵問題的解決思路。
窗外,暮色漸濃,幾聲鴉鳴劃破寂靜。
書房內,昏黃的燭光映照著魏淵略顯疲憊的麵容。
他起身走到窗前,望著遠處燈火闌珊的金陵城,心中思緒萬千。
石頭城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若是能在此修建一座堅固的要塞,無疑能大大提升金陵城的防禦能力,也能為不久之後的大事件提前做好準備。
可那些士紳大戶卻隻顧自身利益,全然不顧國家安危,讓他不禁感到心寒。
“郎君,喝杯茶吧。”
溫柔的聲音打斷了魏淵的思緒。
他轉過身,看到柳如是端著茶盞款款走來。
她今日穿著一襲淡藍色衣裙,烏黑的長發挽成一個簡單的髻,顯得格外溫婉動人。
魏淵接過茶盞,輕抿一口,溫熱的茶水順著喉嚨流入腹中,驅散了身上的寒意。
“郎君還在為石頭城的事情煩惱嗎?”
柳如是輕聲問道。
魏淵點了點頭,將手中的茶盞放在桌上,歎了一口氣。
“這些士紳大戶,真是冥頑不靈!”
柳如是走到魏淵身後,輕輕地為他揉捏肩膀,柔聲道:
“郎君也不必太過憂心,總會有辦法解決的。”
魏淵閉上眼睛,享受著柳如是的按摩,腦海中突然閃過前世拆遷時那些慣用的談判手段——先逐戶做工作,再給於一定讓利,最後先易後難解決頑固分子。
這讓他有了一絲靈感,或許可以借鑒一二。
一個計劃逐漸在魏淵心中成型。他猛地睜開眼睛,眼中閃過一絲皎黠。
“來人!”
魏淵高聲喊道。
侍衛應聲而入:
“國公爺有何吩咐?”
“去,將劉崇禮等反對興建石頭城的士紳代表請到衙門來,就說本官要與他們好好商議此事。”魏淵沉聲說道。
劉崇禮是金陵大儒,同時也是士紳階層的領頭代表人物,魏淵決定先把他們這群老頑固給同化掉。
侍衛領命而去,魏淵看著侍衛離去的背影,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
一場博弈即將開始……
夜色更深了,衙門外的燈籠在風中輕輕搖曳,投下斑駁的光影。
魏淵站在書房門口,負手而立,靜靜地等待著那些人的到來。
衙門外火把通明,將夜色撕開一道口子。
劉崇禮帶著一眾江南士紳,怒氣衝衝地踏入衙門。
他們衣著華貴,神色倨傲,仿佛不是來商議,而是來興師問罪。
劉崇禮一見到魏淵,便迫不及待地開了口,語氣尖銳:
“晉國公,你如此大興土木,勞民傷財,究竟意欲何為?這石頭城好好的,為何要畫蛇添足?莫非是中飽私囊,借機斂財?”
他身後眾人也紛紛附和,一時間,總督衙門內充滿了指責和質疑的聲音,仿佛要把魏淵淹沒在這聲浪之中。
魏淵神色平靜,並未因劉崇禮的無禮而動怒。
他抬手示意眾人安靜,待喧囂聲稍息,才緩緩開口:
“各位遠道而來,本官有失遠迎。今日請諸位前來,正是為了商議石頭城之事。”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語氣變得沉重:
“諸位想必也知曉,如今邊關戰事吃緊,外敵虎視眈眈,江南雖為魚米之鄉,卻也並非固若金湯。石頭城地勢險要,若能在此修建要塞,便可扼守長江天險,拱衛金陵城,保障江南百姓安居樂業。此舉並非為官府,而是為了我江南萬千子民!”
魏淵的聲音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他將江南的安危與石頭城聯係在一起,將眾人的私利上升到家國大義,這番話語如同一記重錘,敲擊在眾人心頭。
一些原本搖擺不定的士紳開始動搖,他們麵麵相覷,竊竊私語。
劉崇禮臉色鐵青,他沒想到魏淵竟能如此巧舌如簧,將黑的說成白的。
他冷哼一聲,反駁道:
“晉國公說得天花亂墜,我大明自太祖開國以來,這石頭城便安然無恙,金陵城更是固若金湯,何須再建要塞?依我看,大人此舉不過是勞民傷財,擾亂民生!”
“劉老爺此言差矣。”
魏淵不慌不忙地反駁。
“古人雲,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如今邊關戰事不斷,我等豈能掉以輕心?石頭城雖地勢險要,但若無堅固的防禦工事,一旦外敵來犯,便如同虛設。到那時,江南生靈塗炭,悔之晚矣!”
魏淵的語氣沉穩,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
他的目光炯炯有神,仿佛能洞悉人心。
他的一番話,讓劉崇禮等人啞口無言,隻能暗自咬牙切齒。
見眾人沉默不語,魏淵知道時機已到。
他微微一笑,語氣緩和了一些:
“本官知道,各位都是江南的鄉紳名流,心係百姓,本官亦是如此。這石頭城事關重大,本官也希望能夠得到各位的支持。隻要我們齊心協力,定能將石頭城建成一座堅不可摧的要塞,護佑江南百姓安寧。再說了,我魏淵手握江南鹽藥專賣特權,何故要從這小小工程上研究銀子。”
他停頓了一下,目光落在劉崇禮身上,“劉老爺,您說呢?”
劉崇禮臉色陰沉,心中怒火翻湧,卻找不到合適的理由反駁。
他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中的怒火,正要開口,卻聽一人說道:
“晉國公,就算要建這石頭城,可這筆巨大的款項從何而來?”
魏淵笑了笑,胸有成竹地說道:
“諸位不必擔心,本官早已聯係了幾位富商,他們願意慷慨解囊,支持石頭城的建設。而且……”
他故意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
“石頭城建成之後,不僅能保一方平安,更能帶動周邊商業發展,我已決定,在翻修之後的石頭城下建立專門的貿易集散區域,那可是長江渡口啊!各位想想,到時候那裏的商業將會何等繁榮,諸位都是本地鄉紳名士,不可能看不到其中的好處吧,到那時江南的稅收也會隨之增加,對各位來說,也是一樁互利共贏的好事。”
眾人聽聞此言,不禁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劉崇禮的臉色更加難看,他沒想到魏淵竟然早有準備,將他所有的後路都堵死了。
他緊握雙拳,指甲深深地嵌入肉中,幾乎要將掌心刺破……
“可是……”他剛吐出兩個字,就被一聲輕咳打斷。
“劉老爺莫非還有其他顧慮?”
魏淵目光銳利地盯著劉崇禮,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壓迫。
“還是說,劉老爺不想讓在座的諸位都得到好處呢?”
魏淵這一招反間計果然奏效,言畢,立刻就有人站出來對劉崇禮進行勸說。
劉崇禮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著內心翻湧的怒火。
他知道,魏淵這是在逼他,逼他當著眾人的麵說出自己的顧慮,然後當眾反駁他,讓他顏麵掃地。
“即便如此,這筆巨額款項從何而來?空口無憑,如何取信於民?”
魏淵笑了笑,自信的說道:
“我魏淵,堂堂大明朝的晉國公,我說的話可不是空口無憑;而且今天,在座的列為都可以做個人證,劉老爺你還有什麽顧慮的呢?”
眾人聽聞此言,不禁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一些原本站在劉崇禮一邊的士紳也開始動搖,他們原本隻是礙於劉崇禮的麵子才跟著他一起反對,如今聽到魏淵這番話,也不禁開始盤算起其中的利弊。
劉崇禮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中的怒火,他還想著如何爭辯一下,卻被一個年輕的聲音打斷了。
一個看起來三十歲上下的男子站了出來,他步履穩健,眼神堅定。
“晉國公,學生顧炎武特來請教,即便解決了資金問題,也不能保證工程順利進行。石頭城地勢複雜,工程浩大,難免會遇到各種意外,若是工期延誤,或是出現其他問題,又該如何處置?特別是涉及到百姓的生計問題,這可是一件很容易被忽略的大事。”
男子的聲音雖然不大,卻擲地有聲,在寂靜的大堂中迴蕩。
魏淵的目光落在了男子身上,眼神中閃過一絲讚賞。
不愧是那個說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顧炎武!
魏淵知道,顧炎武提出的問題才是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
他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說道:
“你就是顧炎武啊,你所言極是,我也考慮到了這一點。因此,我已經請了江南最好的工匠和木匠,並且製定了詳細的規劃,為搬遷群眾提前建立好新的居所,保證不出現民生問題。此外,我還會親自定期巡視工地,確保工程順利進行。”
顧炎武聽完魏淵的話,連連點頭,眼中盡是滿意和佩服。
周圍的士紳們也開始竊竊私語,原本的反對聲浪漸漸平息下來,取而代之的是對工程前景的討論。
魏淵見眾人態度有所鬆動,趁熱打鐵道:
“為了讓各位安心,本官還會設立專門的監督機構,定期公布工程進度和款項使用情況,接受各位的監督。如有任何問題,歡迎隨時提出。”
他頓了頓,語氣變得更加誠懇。
“石頭城事關江南安危,也關係到各位的身家性命,我魏淵定當全力以赴,絕不辜負朝廷和百姓的期望!”
這番話擲地有聲,充滿了力量,讓在場的人都為之一震。
就連一直反對的劉崇禮,此刻也不禁有些動搖。
魏淵環視眾人,見大多數人臉上都露出了讚同之色,心中暗暗鬆了口氣。
他知道,這場舌戰,自己已經贏了。
但他並沒有表現出絲毫的得意,而是繼續說道:
“當然,我也明白,光靠我一人之力,是無法完成這項艱巨的任務的。還需要各位鼎力相助,共同努力,才能確保石頭城順利建成!”
眾人紛紛點頭稱是,表示願意支持魏淵的工作。
終於,這些本地鄉紳們接受了魏淵的建議。
解決了這個大麻煩,魏淵決定連夜去石頭城附近實地踏查一下。
夜幕降臨,街道上行人稀少。
魏淵坐在馬車裏,閉目養神,腦海中卻不斷浮現著今天會議上的場景。
他總覺得,有什麽地方不對勁,卻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大人,怎麽了?”
李奉之察覺到魏淵的異樣,輕聲問道。
魏淵緩緩睜開眼睛,搖了搖頭。
“沒什麽,隻是覺得今天的事情,似乎太順利了一些……”
他的話音剛落,馬車突然猛地一晃,停了下來。
車外傳來一陣嘈雜的聲音,夾雜著兵器碰撞的聲響。
魏淵臉色一變。
“怎麽迴事?”
一個侍衛的聲音從車外傳來。
“國公爺,我們好像…被包圍了……”
信箋上的字跡各異,語氣卻出奇的一致,皆是對這項工程的聲討和質疑。
他揉了揉眉心,感到一陣疲憊。
江南的局勢本就錯綜複雜,如今又添了這樁麻煩事,讓他倍感壓力。
他深知必須盡快解決這個問題,否則後果不堪設想,魏淵盡力搜索著大腦中前世關於這方麵問題的解決思路。
窗外,暮色漸濃,幾聲鴉鳴劃破寂靜。
書房內,昏黃的燭光映照著魏淵略顯疲憊的麵容。
他起身走到窗前,望著遠處燈火闌珊的金陵城,心中思緒萬千。
石頭城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若是能在此修建一座堅固的要塞,無疑能大大提升金陵城的防禦能力,也能為不久之後的大事件提前做好準備。
可那些士紳大戶卻隻顧自身利益,全然不顧國家安危,讓他不禁感到心寒。
“郎君,喝杯茶吧。”
溫柔的聲音打斷了魏淵的思緒。
他轉過身,看到柳如是端著茶盞款款走來。
她今日穿著一襲淡藍色衣裙,烏黑的長發挽成一個簡單的髻,顯得格外溫婉動人。
魏淵接過茶盞,輕抿一口,溫熱的茶水順著喉嚨流入腹中,驅散了身上的寒意。
“郎君還在為石頭城的事情煩惱嗎?”
柳如是輕聲問道。
魏淵點了點頭,將手中的茶盞放在桌上,歎了一口氣。
“這些士紳大戶,真是冥頑不靈!”
柳如是走到魏淵身後,輕輕地為他揉捏肩膀,柔聲道:
“郎君也不必太過憂心,總會有辦法解決的。”
魏淵閉上眼睛,享受著柳如是的按摩,腦海中突然閃過前世拆遷時那些慣用的談判手段——先逐戶做工作,再給於一定讓利,最後先易後難解決頑固分子。
這讓他有了一絲靈感,或許可以借鑒一二。
一個計劃逐漸在魏淵心中成型。他猛地睜開眼睛,眼中閃過一絲皎黠。
“來人!”
魏淵高聲喊道。
侍衛應聲而入:
“國公爺有何吩咐?”
“去,將劉崇禮等反對興建石頭城的士紳代表請到衙門來,就說本官要與他們好好商議此事。”魏淵沉聲說道。
劉崇禮是金陵大儒,同時也是士紳階層的領頭代表人物,魏淵決定先把他們這群老頑固給同化掉。
侍衛領命而去,魏淵看著侍衛離去的背影,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
一場博弈即將開始……
夜色更深了,衙門外的燈籠在風中輕輕搖曳,投下斑駁的光影。
魏淵站在書房門口,負手而立,靜靜地等待著那些人的到來。
衙門外火把通明,將夜色撕開一道口子。
劉崇禮帶著一眾江南士紳,怒氣衝衝地踏入衙門。
他們衣著華貴,神色倨傲,仿佛不是來商議,而是來興師問罪。
劉崇禮一見到魏淵,便迫不及待地開了口,語氣尖銳:
“晉國公,你如此大興土木,勞民傷財,究竟意欲何為?這石頭城好好的,為何要畫蛇添足?莫非是中飽私囊,借機斂財?”
他身後眾人也紛紛附和,一時間,總督衙門內充滿了指責和質疑的聲音,仿佛要把魏淵淹沒在這聲浪之中。
魏淵神色平靜,並未因劉崇禮的無禮而動怒。
他抬手示意眾人安靜,待喧囂聲稍息,才緩緩開口:
“各位遠道而來,本官有失遠迎。今日請諸位前來,正是為了商議石頭城之事。”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語氣變得沉重:
“諸位想必也知曉,如今邊關戰事吃緊,外敵虎視眈眈,江南雖為魚米之鄉,卻也並非固若金湯。石頭城地勢險要,若能在此修建要塞,便可扼守長江天險,拱衛金陵城,保障江南百姓安居樂業。此舉並非為官府,而是為了我江南萬千子民!”
魏淵的聲音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他將江南的安危與石頭城聯係在一起,將眾人的私利上升到家國大義,這番話語如同一記重錘,敲擊在眾人心頭。
一些原本搖擺不定的士紳開始動搖,他們麵麵相覷,竊竊私語。
劉崇禮臉色鐵青,他沒想到魏淵竟能如此巧舌如簧,將黑的說成白的。
他冷哼一聲,反駁道:
“晉國公說得天花亂墜,我大明自太祖開國以來,這石頭城便安然無恙,金陵城更是固若金湯,何須再建要塞?依我看,大人此舉不過是勞民傷財,擾亂民生!”
“劉老爺此言差矣。”
魏淵不慌不忙地反駁。
“古人雲,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如今邊關戰事不斷,我等豈能掉以輕心?石頭城雖地勢險要,但若無堅固的防禦工事,一旦外敵來犯,便如同虛設。到那時,江南生靈塗炭,悔之晚矣!”
魏淵的語氣沉穩,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
他的目光炯炯有神,仿佛能洞悉人心。
他的一番話,讓劉崇禮等人啞口無言,隻能暗自咬牙切齒。
見眾人沉默不語,魏淵知道時機已到。
他微微一笑,語氣緩和了一些:
“本官知道,各位都是江南的鄉紳名流,心係百姓,本官亦是如此。這石頭城事關重大,本官也希望能夠得到各位的支持。隻要我們齊心協力,定能將石頭城建成一座堅不可摧的要塞,護佑江南百姓安寧。再說了,我魏淵手握江南鹽藥專賣特權,何故要從這小小工程上研究銀子。”
他停頓了一下,目光落在劉崇禮身上,“劉老爺,您說呢?”
劉崇禮臉色陰沉,心中怒火翻湧,卻找不到合適的理由反駁。
他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中的怒火,正要開口,卻聽一人說道:
“晉國公,就算要建這石頭城,可這筆巨大的款項從何而來?”
魏淵笑了笑,胸有成竹地說道:
“諸位不必擔心,本官早已聯係了幾位富商,他們願意慷慨解囊,支持石頭城的建設。而且……”
他故意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
“石頭城建成之後,不僅能保一方平安,更能帶動周邊商業發展,我已決定,在翻修之後的石頭城下建立專門的貿易集散區域,那可是長江渡口啊!各位想想,到時候那裏的商業將會何等繁榮,諸位都是本地鄉紳名士,不可能看不到其中的好處吧,到那時江南的稅收也會隨之增加,對各位來說,也是一樁互利共贏的好事。”
眾人聽聞此言,不禁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劉崇禮的臉色更加難看,他沒想到魏淵竟然早有準備,將他所有的後路都堵死了。
他緊握雙拳,指甲深深地嵌入肉中,幾乎要將掌心刺破……
“可是……”他剛吐出兩個字,就被一聲輕咳打斷。
“劉老爺莫非還有其他顧慮?”
魏淵目光銳利地盯著劉崇禮,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壓迫。
“還是說,劉老爺不想讓在座的諸位都得到好處呢?”
魏淵這一招反間計果然奏效,言畢,立刻就有人站出來對劉崇禮進行勸說。
劉崇禮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著內心翻湧的怒火。
他知道,魏淵這是在逼他,逼他當著眾人的麵說出自己的顧慮,然後當眾反駁他,讓他顏麵掃地。
“即便如此,這筆巨額款項從何而來?空口無憑,如何取信於民?”
魏淵笑了笑,自信的說道:
“我魏淵,堂堂大明朝的晉國公,我說的話可不是空口無憑;而且今天,在座的列為都可以做個人證,劉老爺你還有什麽顧慮的呢?”
眾人聽聞此言,不禁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一些原本站在劉崇禮一邊的士紳也開始動搖,他們原本隻是礙於劉崇禮的麵子才跟著他一起反對,如今聽到魏淵這番話,也不禁開始盤算起其中的利弊。
劉崇禮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中的怒火,他還想著如何爭辯一下,卻被一個年輕的聲音打斷了。
一個看起來三十歲上下的男子站了出來,他步履穩健,眼神堅定。
“晉國公,學生顧炎武特來請教,即便解決了資金問題,也不能保證工程順利進行。石頭城地勢複雜,工程浩大,難免會遇到各種意外,若是工期延誤,或是出現其他問題,又該如何處置?特別是涉及到百姓的生計問題,這可是一件很容易被忽略的大事。”
男子的聲音雖然不大,卻擲地有聲,在寂靜的大堂中迴蕩。
魏淵的目光落在了男子身上,眼神中閃過一絲讚賞。
不愧是那個說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顧炎武!
魏淵知道,顧炎武提出的問題才是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
他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說道:
“你就是顧炎武啊,你所言極是,我也考慮到了這一點。因此,我已經請了江南最好的工匠和木匠,並且製定了詳細的規劃,為搬遷群眾提前建立好新的居所,保證不出現民生問題。此外,我還會親自定期巡視工地,確保工程順利進行。”
顧炎武聽完魏淵的話,連連點頭,眼中盡是滿意和佩服。
周圍的士紳們也開始竊竊私語,原本的反對聲浪漸漸平息下來,取而代之的是對工程前景的討論。
魏淵見眾人態度有所鬆動,趁熱打鐵道:
“為了讓各位安心,本官還會設立專門的監督機構,定期公布工程進度和款項使用情況,接受各位的監督。如有任何問題,歡迎隨時提出。”
他頓了頓,語氣變得更加誠懇。
“石頭城事關江南安危,也關係到各位的身家性命,我魏淵定當全力以赴,絕不辜負朝廷和百姓的期望!”
這番話擲地有聲,充滿了力量,讓在場的人都為之一震。
就連一直反對的劉崇禮,此刻也不禁有些動搖。
魏淵環視眾人,見大多數人臉上都露出了讚同之色,心中暗暗鬆了口氣。
他知道,這場舌戰,自己已經贏了。
但他並沒有表現出絲毫的得意,而是繼續說道:
“當然,我也明白,光靠我一人之力,是無法完成這項艱巨的任務的。還需要各位鼎力相助,共同努力,才能確保石頭城順利建成!”
眾人紛紛點頭稱是,表示願意支持魏淵的工作。
終於,這些本地鄉紳們接受了魏淵的建議。
解決了這個大麻煩,魏淵決定連夜去石頭城附近實地踏查一下。
夜幕降臨,街道上行人稀少。
魏淵坐在馬車裏,閉目養神,腦海中卻不斷浮現著今天會議上的場景。
他總覺得,有什麽地方不對勁,卻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大人,怎麽了?”
李奉之察覺到魏淵的異樣,輕聲問道。
魏淵緩緩睜開眼睛,搖了搖頭。
“沒什麽,隻是覺得今天的事情,似乎太順利了一些……”
他的話音剛落,馬車突然猛地一晃,停了下來。
車外傳來一陣嘈雜的聲音,夾雜著兵器碰撞的聲響。
魏淵臉色一變。
“怎麽迴事?”
一個侍衛的聲音從車外傳來。
“國公爺,我們好像…被包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