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突入明軍防線的是漢八旗騎兵參將馮占山,馮占山乃是遼東土匪出身,三十多歲,身高馬大,在戰場上素來以勇猛著稱,是孔有德手下出了名的虎將,擅長攻城拔寨。
馮占山躍馬跨過戰壕,由於戰壕與矮牆之間的距離太小,疾馳的戰馬來不及重新跳躍,便重重的撞在結冰的土牆之上。馮占山早有準備,在戰馬撞牆之前縱身一躍,直接跳進了矮牆之內。
四周的明軍急忙圍了上來,馮占山手持一把開山斧,照著衝上來的明軍就是一斧,戰斧掛著風聲直接將眼前的盾牌劈開,一隻飛來的雕翎箭狠狠紮進沒了盾牌保護的明軍胸膛,馮占山揮手又是一斧,明軍將士的頭顱被橫著掃了出去。鮮血噴濺,馮占山“哈哈”狂笑了起來。
“哈哈!你們這群軟蛋,老子是馮占山,不怕死的就來啊!”
越來越多的漢八旗士兵越過戰壕,在矮牆內外與明軍展開了殘酷的白刃戰。有些騎術精湛的漢八旗騎兵,縱馬直接越過矮牆,將擋在麵前的明軍撞翻在地。武安國見狀指揮周圍的明軍迅速向被突破點增援,距離突破點稍遠一些的明軍一麵依托地形掩護躲避敵軍的箭雨,一麵迅速展開火槍打擊。
清脆的火槍聲再次響起,無情的子彈穿過所有膽敢向前的敵兵胸膛,衝在最前麵的漢八旗騎兵連人帶馬又被躺倒一片,迴應明軍火槍的是更為密集的箭雨以及更加無畏的衝鋒。
很快,兩軍的屍體幾乎壘得跟矮牆一樣高了...
混戰之中,馮占山極為紮眼,他渾身是血,越戰越勇。武安國麾下三處二司司長張春亮見狀急了,矮牆以內是他的防區,眼見敵軍突破防線衝殺進來的人越來越多,他看了看殺得正歡的馮占山,提起手中的長槍直接衝了上去。
張春亮自南陽時便追隨魏淵,槍法深得魏淵真傳,魏淵曾根據所得《嶽武穆拳譜》改進編製出了一套槍、棍之法。作為魏淵軍隊中的必練項目,張春亮早已熟練掌握。
張春亮大喝一聲,衝到馮占山身旁舉槍便刺。他使用的槍法精髓源自《嶽武穆拳譜》,出招講究穩、準、狠,沒有太多的花哨,往往是一擊必殺。槍風襲來,馮占山不敢怠慢,趕緊一個閃身躲過。張春亮可不想就此罷手,一個箭步上前,槍槍直擊命門,招招都下死手。一時間,馮占山被逼的步步後撤,全沒了方才的氣勢。
又是一陣箭雨襲來,流矢直撲麵門,張春亮趕忙舞槍擋開。馮占山抓住時機,猛揮手中的大斧朝著張春亮砍來,張春亮躲閃不及,隻得舉槍迎戰。開山大斧掛著風聲將他手中的長槍應聲砍斷,鋒利的斧刃自張春亮的麵部到胸上劃出了一道長長的血痕。旁邊同為三處司長的關震急忙來救,可卻被馮占山順勢一個返身砍掉了腦袋,無頭的屍體甚至都來不及倒下,繼續呆站在原地,唯有那頸項處噴出衝天的鮮血。
張春亮顧不上身上的傷,大聲叫喊著:
“老關!啊!老子跟你拚了!”
說著將斷成兩截的長槍朝著馮占山砸了過去,緊跟著抽出腰間的佩刀紅著眼殺了上去。馮占山剛剛用戰斧擋開砸向自己短槍,張春亮衝上來之時,他還來不及收斧,不得已隻能徒手與對手廝打在一起。張春亮盡管占了上風,將馮占山騎在了身下,可近身肉搏佩刀難以施展,最後兩人徒手在地上扭打著。
張春亮胡亂抓起身旁的流矢,拚盡全身力氣,雙手握緊箭杆重重的紮進了馮占山的眼睛。鮮血迸濺,隨著一聲撕心裂肺的慘叫,馮占山如同一隻發了瘋的猛獸般將張春亮猛的從身上掀翻了過去,他滿臉是血,猶如從地獄爬出來的怪物般起身嘶吼著。
“砰砰砰!”
奪命的槍聲再度響起,發狂的野獸還來不及傷人便一聲不吭的栽倒在地,沒了聲響。
馮占山的斃命使得躺在地上的張春亮不由得長長舒了口氣,他剛要起身,戰馬的嘶鳴自他背後傳來,漢八旗騎兵手中的長槍無情的自他背後插入,穿過胸膛,槍頭帶著鮮血在張春亮的眼前綻放,無情的戰馬揚蹄將他踏翻在地。
馬蹄隆隆,血光飛濺,張春亮右臂上的袖章已經被鮮血完全侵染,上麵原本耀眼的金鷹變得一片暗紅。
漢八旗騎兵身後頂著衝車等攻城武器的步兵方陣,也已然開始沿著防線缺口蜂擁而至,他們一麵行進一麵使用火銃、弓弩向著矮牆之後高牆上的明軍射擊。
原本鎮守城牆的武安國見第一道防線即將崩潰,親自率領機動隊下城前來助戰。他宛如一塊磐石般橫在城門前,怒吼道:
“攔住他們!一步也不許退!違令者立斬不赦!今日我武安國與防線共生死!”
矮牆內外到處可見血肉模糊的屍體和殘破的攻城器械,幾輛被點燃的衝車在壕溝附近猛烈的燃燒著,壕溝已有數段已經被漢八旗士卒用破碎的攻城器械以及臨時挖出的泥土給填平了。猶如潮水般的漢八旗士兵一波又一波的衝向明軍防線,他們使用衝車雲梯以及盾牌為掩護,猛攻剛剛築造起的墩台山要塞。
戰鼓雷動,喊殺震天,武安國率軍死守城牆下的最後防線,城牆上的明軍則不間斷的以火槍齊射迴敬潮水般湧來的敵軍,數不清的屍體形態各異從城牆根一直延伸到戰壕外...
與武安國一同防禦杏山城方向敵軍的張大強部,情況比起武安國來顯得更加兇險。攻擊張大強所部步兵第二營防線的敵軍已經將攻城武器搭架在了城牆之上。衝在最前麵的漢八旗士兵已經借助攻城器械登上了城牆,盡管城上守備的明軍能夠暫時憑借區域人數優勢,四麵合圍將攻上城來的敵兵亂刀砍死,可是在總人數方麵,攻城的漢八旗士卒有著絕對優勢。
漸漸的,張大強有些快要撐不住了。不僅登城的敵軍越來越多,就連城牆也有多處被衝車撞得的支離破碎,眼看就要坍塌了,張大強不得不派人向魏淵求救。
防守杏山城方向的壓力魏淵事先是有預料的,但他卻沒想到孔友德手下的漢八旗攻起城來竟然如此兇猛。短短一個時辰,張大強所在的防區就已經支撐不住了。
情況盡管危機,可魏淵卻沒有抽兵前去增援的打算,他的視野一直緊盯著北麵的代善軍主力。宇文騰啟在旁邊建議道:
“大人,安國將軍和張大強他們那一側的防線壓力陡增。這樣下去隻怕不等代善來攻,單憑孔友德一方我軍要塞就難保了。必須采取對策了。”
魏淵麵色凝重的迴答說:
“我在盯著代善的時候,我知道他一定也在緊緊盯著我。北側的防線兵力一旦調動,他必然會第一時間來攻。到那時我軍要塞才是真正難保了。事到如今,無論如何武安國和張大強都必須要頂住!”
緊接著他問道:
“洪承疇方向還沒動靜嗎?”
宇文騰啟點頭說:
“請求增援的號炮已經放了多時,可絲毫不見動靜。”
魏淵聽罷憤憤說道:
“洪承疇誤我大事!沒想到他真的會見死不救。罷了!現在隻能靠我們自己了。”
突然魏淵下令道:
“傳令騎兵營集結!”
“大人,你要做什麽!?”
魏淵翻身上馬看了看一臉驚恐的宇文騰啟,迴答說:
“主動出擊!必須讓戰爭的主動權把握在我們自己手裏。”
“不可啊大人,您身為三軍主帥,切不可將自己置身於險地!”
麵對宇文騰啟的擔憂,魏淵自信的笑了笑:
“宇文公子,我自從軍以來。奇襲瑪瑙山,出擊羅汝才。所取得的功業無一不是建立在出奇製勝的基礎上。也許,劍走偏鋒就是我魏淵的宿命吧。”
“大人...”
魏淵轉過身去向著集結完畢的騎兵營高聲說道:
“那些自詡馬背上長大的敵人,總是將我們漢人比作獵物,而他們自比成獵人。但是我魏淵知道,獵人總有一天會成為獵物。”
他頓了頓,掃視了一周,用無比堅定的口吻繼續道:
“今天,我們要讓敵人為自己的傲慢付出代價!今天,我們大明的熱血兒郎才是這戰場之上的狩獵人!今天,必將永載史冊!大明必勝!”
騎兵營的士氣被魏淵熱血的話語徹底點燃了,他們紛紛振臂高唿:
“大明必勝!大明必勝!”
魏淵翻身上馬,抽了處腰間的佩劍,大聲喊道:
“來啊!擊鼓!名號!”
激蕩的鼓聲自墩台山要塞的城樓上響起,低沉的號角聲迴蕩在搏命廝殺的戰場之上。正在交戰的兩軍將士不禁一愣,整個戰場的焦點頓時都集中到了這鼓號聲之上。
墩台山要塞的北城門洞開,魏淵一馬當先衝了出來,在他身後是近百人的王牌之師——金鷹衛隊,再後麵則是八百精銳漢家鐵騎。
明軍的這一異動引起了代善的注意,他急忙取過“千裏眼”來瞧看,可眼前看到的一幕卻令他大為震驚。
隻見殺出城來的這支明軍隊伍,最前麵豎起的竟然是玄黃天子龍旗!龍旗之後才是藏藍色的主將大旗,旗子上繡著飛虎圖案,鎏金色的“魏”字顯得極為醒目。
馮占山躍馬跨過戰壕,由於戰壕與矮牆之間的距離太小,疾馳的戰馬來不及重新跳躍,便重重的撞在結冰的土牆之上。馮占山早有準備,在戰馬撞牆之前縱身一躍,直接跳進了矮牆之內。
四周的明軍急忙圍了上來,馮占山手持一把開山斧,照著衝上來的明軍就是一斧,戰斧掛著風聲直接將眼前的盾牌劈開,一隻飛來的雕翎箭狠狠紮進沒了盾牌保護的明軍胸膛,馮占山揮手又是一斧,明軍將士的頭顱被橫著掃了出去。鮮血噴濺,馮占山“哈哈”狂笑了起來。
“哈哈!你們這群軟蛋,老子是馮占山,不怕死的就來啊!”
越來越多的漢八旗士兵越過戰壕,在矮牆內外與明軍展開了殘酷的白刃戰。有些騎術精湛的漢八旗騎兵,縱馬直接越過矮牆,將擋在麵前的明軍撞翻在地。武安國見狀指揮周圍的明軍迅速向被突破點增援,距離突破點稍遠一些的明軍一麵依托地形掩護躲避敵軍的箭雨,一麵迅速展開火槍打擊。
清脆的火槍聲再次響起,無情的子彈穿過所有膽敢向前的敵兵胸膛,衝在最前麵的漢八旗騎兵連人帶馬又被躺倒一片,迴應明軍火槍的是更為密集的箭雨以及更加無畏的衝鋒。
很快,兩軍的屍體幾乎壘得跟矮牆一樣高了...
混戰之中,馮占山極為紮眼,他渾身是血,越戰越勇。武安國麾下三處二司司長張春亮見狀急了,矮牆以內是他的防區,眼見敵軍突破防線衝殺進來的人越來越多,他看了看殺得正歡的馮占山,提起手中的長槍直接衝了上去。
張春亮自南陽時便追隨魏淵,槍法深得魏淵真傳,魏淵曾根據所得《嶽武穆拳譜》改進編製出了一套槍、棍之法。作為魏淵軍隊中的必練項目,張春亮早已熟練掌握。
張春亮大喝一聲,衝到馮占山身旁舉槍便刺。他使用的槍法精髓源自《嶽武穆拳譜》,出招講究穩、準、狠,沒有太多的花哨,往往是一擊必殺。槍風襲來,馮占山不敢怠慢,趕緊一個閃身躲過。張春亮可不想就此罷手,一個箭步上前,槍槍直擊命門,招招都下死手。一時間,馮占山被逼的步步後撤,全沒了方才的氣勢。
又是一陣箭雨襲來,流矢直撲麵門,張春亮趕忙舞槍擋開。馮占山抓住時機,猛揮手中的大斧朝著張春亮砍來,張春亮躲閃不及,隻得舉槍迎戰。開山大斧掛著風聲將他手中的長槍應聲砍斷,鋒利的斧刃自張春亮的麵部到胸上劃出了一道長長的血痕。旁邊同為三處司長的關震急忙來救,可卻被馮占山順勢一個返身砍掉了腦袋,無頭的屍體甚至都來不及倒下,繼續呆站在原地,唯有那頸項處噴出衝天的鮮血。
張春亮顧不上身上的傷,大聲叫喊著:
“老關!啊!老子跟你拚了!”
說著將斷成兩截的長槍朝著馮占山砸了過去,緊跟著抽出腰間的佩刀紅著眼殺了上去。馮占山剛剛用戰斧擋開砸向自己短槍,張春亮衝上來之時,他還來不及收斧,不得已隻能徒手與對手廝打在一起。張春亮盡管占了上風,將馮占山騎在了身下,可近身肉搏佩刀難以施展,最後兩人徒手在地上扭打著。
張春亮胡亂抓起身旁的流矢,拚盡全身力氣,雙手握緊箭杆重重的紮進了馮占山的眼睛。鮮血迸濺,隨著一聲撕心裂肺的慘叫,馮占山如同一隻發了瘋的猛獸般將張春亮猛的從身上掀翻了過去,他滿臉是血,猶如從地獄爬出來的怪物般起身嘶吼著。
“砰砰砰!”
奪命的槍聲再度響起,發狂的野獸還來不及傷人便一聲不吭的栽倒在地,沒了聲響。
馮占山的斃命使得躺在地上的張春亮不由得長長舒了口氣,他剛要起身,戰馬的嘶鳴自他背後傳來,漢八旗騎兵手中的長槍無情的自他背後插入,穿過胸膛,槍頭帶著鮮血在張春亮的眼前綻放,無情的戰馬揚蹄將他踏翻在地。
馬蹄隆隆,血光飛濺,張春亮右臂上的袖章已經被鮮血完全侵染,上麵原本耀眼的金鷹變得一片暗紅。
漢八旗騎兵身後頂著衝車等攻城武器的步兵方陣,也已然開始沿著防線缺口蜂擁而至,他們一麵行進一麵使用火銃、弓弩向著矮牆之後高牆上的明軍射擊。
原本鎮守城牆的武安國見第一道防線即將崩潰,親自率領機動隊下城前來助戰。他宛如一塊磐石般橫在城門前,怒吼道:
“攔住他們!一步也不許退!違令者立斬不赦!今日我武安國與防線共生死!”
矮牆內外到處可見血肉模糊的屍體和殘破的攻城器械,幾輛被點燃的衝車在壕溝附近猛烈的燃燒著,壕溝已有數段已經被漢八旗士卒用破碎的攻城器械以及臨時挖出的泥土給填平了。猶如潮水般的漢八旗士兵一波又一波的衝向明軍防線,他們使用衝車雲梯以及盾牌為掩護,猛攻剛剛築造起的墩台山要塞。
戰鼓雷動,喊殺震天,武安國率軍死守城牆下的最後防線,城牆上的明軍則不間斷的以火槍齊射迴敬潮水般湧來的敵軍,數不清的屍體形態各異從城牆根一直延伸到戰壕外...
與武安國一同防禦杏山城方向敵軍的張大強部,情況比起武安國來顯得更加兇險。攻擊張大強所部步兵第二營防線的敵軍已經將攻城武器搭架在了城牆之上。衝在最前麵的漢八旗士兵已經借助攻城器械登上了城牆,盡管城上守備的明軍能夠暫時憑借區域人數優勢,四麵合圍將攻上城來的敵兵亂刀砍死,可是在總人數方麵,攻城的漢八旗士卒有著絕對優勢。
漸漸的,張大強有些快要撐不住了。不僅登城的敵軍越來越多,就連城牆也有多處被衝車撞得的支離破碎,眼看就要坍塌了,張大強不得不派人向魏淵求救。
防守杏山城方向的壓力魏淵事先是有預料的,但他卻沒想到孔友德手下的漢八旗攻起城來竟然如此兇猛。短短一個時辰,張大強所在的防區就已經支撐不住了。
情況盡管危機,可魏淵卻沒有抽兵前去增援的打算,他的視野一直緊盯著北麵的代善軍主力。宇文騰啟在旁邊建議道:
“大人,安國將軍和張大強他們那一側的防線壓力陡增。這樣下去隻怕不等代善來攻,單憑孔友德一方我軍要塞就難保了。必須采取對策了。”
魏淵麵色凝重的迴答說:
“我在盯著代善的時候,我知道他一定也在緊緊盯著我。北側的防線兵力一旦調動,他必然會第一時間來攻。到那時我軍要塞才是真正難保了。事到如今,無論如何武安國和張大強都必須要頂住!”
緊接著他問道:
“洪承疇方向還沒動靜嗎?”
宇文騰啟點頭說:
“請求增援的號炮已經放了多時,可絲毫不見動靜。”
魏淵聽罷憤憤說道:
“洪承疇誤我大事!沒想到他真的會見死不救。罷了!現在隻能靠我們自己了。”
突然魏淵下令道:
“傳令騎兵營集結!”
“大人,你要做什麽!?”
魏淵翻身上馬看了看一臉驚恐的宇文騰啟,迴答說:
“主動出擊!必須讓戰爭的主動權把握在我們自己手裏。”
“不可啊大人,您身為三軍主帥,切不可將自己置身於險地!”
麵對宇文騰啟的擔憂,魏淵自信的笑了笑:
“宇文公子,我自從軍以來。奇襲瑪瑙山,出擊羅汝才。所取得的功業無一不是建立在出奇製勝的基礎上。也許,劍走偏鋒就是我魏淵的宿命吧。”
“大人...”
魏淵轉過身去向著集結完畢的騎兵營高聲說道:
“那些自詡馬背上長大的敵人,總是將我們漢人比作獵物,而他們自比成獵人。但是我魏淵知道,獵人總有一天會成為獵物。”
他頓了頓,掃視了一周,用無比堅定的口吻繼續道:
“今天,我們要讓敵人為自己的傲慢付出代價!今天,我們大明的熱血兒郎才是這戰場之上的狩獵人!今天,必將永載史冊!大明必勝!”
騎兵營的士氣被魏淵熱血的話語徹底點燃了,他們紛紛振臂高唿:
“大明必勝!大明必勝!”
魏淵翻身上馬,抽了處腰間的佩劍,大聲喊道:
“來啊!擊鼓!名號!”
激蕩的鼓聲自墩台山要塞的城樓上響起,低沉的號角聲迴蕩在搏命廝殺的戰場之上。正在交戰的兩軍將士不禁一愣,整個戰場的焦點頓時都集中到了這鼓號聲之上。
墩台山要塞的北城門洞開,魏淵一馬當先衝了出來,在他身後是近百人的王牌之師——金鷹衛隊,再後麵則是八百精銳漢家鐵騎。
明軍的這一異動引起了代善的注意,他急忙取過“千裏眼”來瞧看,可眼前看到的一幕卻令他大為震驚。
隻見殺出城來的這支明軍隊伍,最前麵豎起的竟然是玄黃天子龍旗!龍旗之後才是藏藍色的主將大旗,旗子上繡著飛虎圖案,鎏金色的“魏”字顯得極為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