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下火光映襯之中,魏淵顯得英氣逼人。在他身上沒有尋常封疆大吏的那種官威,這點倒是令莫笑塵倍感意外。輕鬆的談話方式和近乎調侃的語氣,頓時拉近了不少彼此的距離。
莫笑塵看著魏淵,先是深鞠一躬,而後答道:
“迴大人的話,卑職之所以心中不服,那是因為卑職以為此時修葺城牆乃是無用之功。”
“哦?”
魏淵心中的好奇心更重了,他頗有興致的上下打量著麵前有些消瘦的男子。
“你倒是說說為何是無用之功啊?”
“修葺小淩河城的城牆於整個戰局無益,因此卑職才會說那是無用之功。”
“再說的仔細一些。”
莫笑塵也不拘泥於禮節,蹲在地上拿起石塊自顧自的擺弄了起來。不一會兒,一副由沙土和石塊組成的遼東戰局沙盤赫然出現在了魏淵等人的麵前。魏淵驚歎之餘也蹲下身子,眯縫著眼睛仔細瞧看起來。熊熊燃燒的篝火旁,一群身披甲衣的將士探著身子瞧看,不遠處的戰馬噴著響鼻,不時刨著蹄子,悠閑的咀嚼著嘴裏的草料。
“大人請看。”
莫笑塵邊說邊拿起一塊石子放在了標有小淩河城字樣的土地上。
“如今遼西走廊上的杏山、塔山要塞已經盡入建虜之手,鬆山堡已然是孤城一座,洪督師敗退此處必然會陷入敵軍合圍,鬆山一旦被攻破則我軍便會成為一支孤軍。小淩河城城牆低矮,四周皆為曠野,易攻難守,此城作為進攻內地的跳板尚可利用,但若是要據此地而長期堅守,則不大可行。到那時敵人隻需切斷我們的水源,不需要來進攻,我們便不戰自潰了。”
眼前這名小旗的見解令魏淵大吃了一驚,剛剛這個莫笑塵所說的話與竟然與方才巡營之時宇文騰啟說的話一般不二,魏淵看了看身旁的宇文騰啟,轉過臉來有些不敢相信的盯著莫笑塵問道:
“你是小旗官?”
莫笑塵點頭答道:
“卑職從軍八年,隨軍駐守小淩河城時升任的小旗官,如今已有四年了。”
莫笑塵的言談舉止遠非尋常大頭兵可比。
“你以前讀過書吧。”
“迴大人的話,卑職是舉人出身。”
這個迴答令魏淵頗為驚訝。
“你是舉人!?”
“不錯,卑職乃是崇禎五年山東府的舉人。”
“山東府的舉人?那你怎麽來遼東當兵來了?”
自北宋以來,重文輕武之氣蔚然成風。不要說士大夫們,就連識文斷字的讀書人都打心眼裏瞧不起軍旅之人。莫笑塵堂堂一個舉人出身,竟然跑到遼東前線來當當兵,而且還僅僅當著小旗官的小官,這大大出乎了魏淵的意料。聽了魏淵的疑問,莫笑塵很是隨意的一笑說道:
“聖人多寂寞,賢士亦無名;願為百夫長,不做一書生。卑職的家鄉飽受敵人肆虐之苦,因此我這才學那班超投筆從戎,不為覓得封侯拜將,隻願圖個四海生平。”
魏淵聽罷此言,不禁擊掌喝彩道:
“好!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立七尺男兒身就應當如此!這樣,今日本將就升任你為千戶長,統領原小淩河城內的人馬,你就將胸中韜略盡情揮灑,拿來為國效勞吧!”
莫笑塵聽罷連忙倒地拜謝,要知道千戶之職乃是尋常軍人一輩子都無法企及的高度。今日機緣巧合,得到魏淵賞識的他瞬間便平步青雲了。
“卑職謝過大人提攜之恩!”
魏淵起身撣了撣戰袍上的塵土,擺擺手道:
“你先別忙著謝恩,有了千戶之職,可就要盡到千戶之責啊。”
莫笑塵躬身施禮答道:
“卑職這就清點城中舊部,準備出征。”
魏淵滿意的點點頭,看來這個莫笑塵比自己想象的更為機敏。看著夜幕下莫笑塵離去的背影,張大強湊到了魏淵近前,表情困惑的問道:
“三爺,這小子嘴裏說出征,他準備出征去哪啊?”
魏淵轉過臉來上下打量了打量張大強,隻見這個皮膚黝黑的漢子一臉的認真,緊皺的雙眉越發凸顯了他心頭的困惑。魏淵無奈的歎了口氣,用手重重拍了拍張大強的肩膀,一言不發的走了。
“哎,三爺您、您倒是說句話啊!”
張大強滿臉的不解,見魏淵不搭理自己,他緊走幾步拉住了宇文騰啟問道:
“宇文公子,三爺他是什麽意思啊?”
宇文騰啟站定了腳步,學著魏淵的樣子拍了拍張大強的肩膀,語氣調侃的迴答說:
“大人這個動作的意思呢,是無言以對。”
說罷宇文騰啟也轉身離開了。
“無言以對?啥意思啊?哎,宇文公子你倒是把話說明白啊!”
突然張大強發現了跟在魏淵身後的李定國,他趕忙拉住李定國小聲說道:
“定國兄弟,你是個實在人。這幫讀書人說話拐彎抹角的,俺是個大老祖不知道啥意思。你快告訴我,準備出征去哪啊?”
李定國看著一臉急切的張大強,有些哭笑不得的迴答說:
“張大哥,如果小弟猜的不錯的話。今夜我們就要拔營前往鬆山堡了,你要早些安排本營做好準備才是。”
張大強有些不敢相信的反問了一句。
“今夜就前往鬆山堡?”
劉文秀這時從二人之間竄了出來。
“大強哥,平日裏我跟你說讓你有時間多讀讀書,你看,不聽文秀言,吃虧在眼前了吧。”
由於性格相投,在這軍中除了李定國之外,劉文秀與張大強走的最為親近,說起話來也隨意了許多。
“呸!別人說俺老張就算了,文秀你個放牛的娃娃出身,你還敢說老子沒文化!”
劉文秀嬉皮笑臉的反駁道:
“我是放牛娃出身不假,可小弟我這一陣子每天都去隨軍先生那裏識文斷字,現在我連自己的名字都會寫了。怎麽著?大強哥你也會寫自己的名字了不成?”
張大強是軍中出了名的大文盲,聽了劉文秀的話他的臉“騰”的一下子就紅了。
“小兔崽子!看爺爺我用拳頭寫自己的名字!”
劉文秀識得分寸,見張大強惱怒了,他不由分說的撒腿就跑,三竄兩跳便消失在了夜幕之中。
久經戰火的遼東小城,在早春依舊充滿寒意的夜風中漸漸的變得寂靜下來。不論是將官還是尋常士卒,都早早進入了夢鄉...
成群的烏鴉從棲息的林木間驚慌飛起,月光下一陣黑影淩亂,片刻雜亂之後,空曠的原野上傳來幾聲嘈雜的鴉啼...
杏山城通往鬆山堡的官道兩側隨處可見被屠殺砍去首級的明軍屍體,夜色中這些客死他鄉的明軍將士的屍首正在被幾隻野狼撕扯著。遠處是雄渾的崇山,狼群出獵的嚎叫不時從黑暗中傳來。
一隊騎兵策馬狂奔,所過之處蕩起滾滾煙塵,雜亂的馬蹄聲中夾雜著金屬甲衣的鏗鏘之聲,為首的將領渾身是血,已經看不清原本的容貌,他身後的將士也一個個傷痕累累,整個騎兵隊伍隻顧著急奔,沒有一個人開口說話。
今年遼東的天氣出奇的冷,即便已經到了三月,夜晚的風依舊強勁。杏山城內到處是紅色的旌旗在冷風中翻卷飛揚,滿洲正紅旗旗主代善以勝利者的身份進駐到杏山城中,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漢八旗的將領很是恭順的跟在代善的身後。
“此番攻破杏山,大破明軍。恭順王,你們漢軍八旗可是居功至偉啊!”
孔有德聞言趕緊躬身迴話說:
“此戰全賴王爺運籌帷幄,我等不過是馬前效力罷了。”
代善揚了揚眉毛,臉上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
“恭順王客氣了,漢八旗在你們三位的統領之下,為我大清建功立業。等到此戰結束,本王自會向大汗為你們請功的。”
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人相互之間眼神一碰,趕緊跪倒在地齊聲謝恩道:
“王爺栽培之恩,我等永世難忘!”
孔有德等三人是王,代善也是王,可相互之間的尊卑關係卻是十分突出的。在滿洲貴族們的眼中,特別是像代善這類皇親國戚,漢人不論是王還是官,地位與奴才沒什麽兩樣。盡管孔有德等人是王,可從稱號上就可見一斑。恭順王、智順王、懷順王,要的就是你順從,盡管有安撫之意,可其中的蔑視之情也是相當明顯的。
看著跪在地上很是恭順的孔有德等人,代善滿意的點點頭,在他看來,奴才就應該有個奴才的樣子,很明顯,孔有德等人這個奴才做的很稱職。
代善向身旁的貼身侍從問道:
“阿濟格來報的探馬怎麽說的?”
侍從趕緊迴道:
“昨兒夜裏十二爺有探馬來報,明軍已龜縮進了鬆山堡。今日還沒接到十二爺的最新消息。”
阿濟格沒能活捉洪承疇,這件事令沉浸在大勝喜悅中的代善隱約有一絲不快。
杏山一戰,十三萬明軍死的死、逃的逃,躲進鬆山堡的總兵力不會超過三萬人。原本就在戰鬥力上勝過明軍一籌的代善所部,如今又在人數上占據了絕對優勢。麵對城牆低矮,外無援軍的鬆山堡。這位滿清的和碩禮親王自信無需大汗出手,靠著自己本部的人馬,不消數日便可生擒洪承疇。
孔有德見代善問完阿濟格消息後沉默不語,便進言說道:
“王爺,十二爺勇猛神武,出戰定可大破明軍。您無需擔心。”
代善捋了捋依然有些發白的胡須,神色輕鬆的說:
“阿濟格本王倒是不擔心,本王憂心的是他殺得興起,把那些原本想要歸順我大清的人一並砍了頭,誤了大汗的大業。”
孔有德等三人都是降將,聽聞代善此言頓時覺得很不自在,但又不好發作,隻能滿臉堆笑的隨聲附和著。
夜幕下一陣號角聲悠悠響起,隨即城門方向傳來一陣喧嘩,有人高聲喊道:“快開城門!十二爺迴來啦!”
經曆過戰火洗禮的城門轟然洞開,代善從容的來到城門附近迎接歸來的阿濟格。映著火光望去,代善臉上的微笑頓時僵硬了起來,在他麵前不是班師凱旋的八旗鐵騎,而是一支失魂落魄的敗軍之師。
莫笑塵看著魏淵,先是深鞠一躬,而後答道:
“迴大人的話,卑職之所以心中不服,那是因為卑職以為此時修葺城牆乃是無用之功。”
“哦?”
魏淵心中的好奇心更重了,他頗有興致的上下打量著麵前有些消瘦的男子。
“你倒是說說為何是無用之功啊?”
“修葺小淩河城的城牆於整個戰局無益,因此卑職才會說那是無用之功。”
“再說的仔細一些。”
莫笑塵也不拘泥於禮節,蹲在地上拿起石塊自顧自的擺弄了起來。不一會兒,一副由沙土和石塊組成的遼東戰局沙盤赫然出現在了魏淵等人的麵前。魏淵驚歎之餘也蹲下身子,眯縫著眼睛仔細瞧看起來。熊熊燃燒的篝火旁,一群身披甲衣的將士探著身子瞧看,不遠處的戰馬噴著響鼻,不時刨著蹄子,悠閑的咀嚼著嘴裏的草料。
“大人請看。”
莫笑塵邊說邊拿起一塊石子放在了標有小淩河城字樣的土地上。
“如今遼西走廊上的杏山、塔山要塞已經盡入建虜之手,鬆山堡已然是孤城一座,洪督師敗退此處必然會陷入敵軍合圍,鬆山一旦被攻破則我軍便會成為一支孤軍。小淩河城城牆低矮,四周皆為曠野,易攻難守,此城作為進攻內地的跳板尚可利用,但若是要據此地而長期堅守,則不大可行。到那時敵人隻需切斷我們的水源,不需要來進攻,我們便不戰自潰了。”
眼前這名小旗的見解令魏淵大吃了一驚,剛剛這個莫笑塵所說的話與竟然與方才巡營之時宇文騰啟說的話一般不二,魏淵看了看身旁的宇文騰啟,轉過臉來有些不敢相信的盯著莫笑塵問道:
“你是小旗官?”
莫笑塵點頭答道:
“卑職從軍八年,隨軍駐守小淩河城時升任的小旗官,如今已有四年了。”
莫笑塵的言談舉止遠非尋常大頭兵可比。
“你以前讀過書吧。”
“迴大人的話,卑職是舉人出身。”
這個迴答令魏淵頗為驚訝。
“你是舉人!?”
“不錯,卑職乃是崇禎五年山東府的舉人。”
“山東府的舉人?那你怎麽來遼東當兵來了?”
自北宋以來,重文輕武之氣蔚然成風。不要說士大夫們,就連識文斷字的讀書人都打心眼裏瞧不起軍旅之人。莫笑塵堂堂一個舉人出身,竟然跑到遼東前線來當當兵,而且還僅僅當著小旗官的小官,這大大出乎了魏淵的意料。聽了魏淵的疑問,莫笑塵很是隨意的一笑說道:
“聖人多寂寞,賢士亦無名;願為百夫長,不做一書生。卑職的家鄉飽受敵人肆虐之苦,因此我這才學那班超投筆從戎,不為覓得封侯拜將,隻願圖個四海生平。”
魏淵聽罷此言,不禁擊掌喝彩道:
“好!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立七尺男兒身就應當如此!這樣,今日本將就升任你為千戶長,統領原小淩河城內的人馬,你就將胸中韜略盡情揮灑,拿來為國效勞吧!”
莫笑塵聽罷連忙倒地拜謝,要知道千戶之職乃是尋常軍人一輩子都無法企及的高度。今日機緣巧合,得到魏淵賞識的他瞬間便平步青雲了。
“卑職謝過大人提攜之恩!”
魏淵起身撣了撣戰袍上的塵土,擺擺手道:
“你先別忙著謝恩,有了千戶之職,可就要盡到千戶之責啊。”
莫笑塵躬身施禮答道:
“卑職這就清點城中舊部,準備出征。”
魏淵滿意的點點頭,看來這個莫笑塵比自己想象的更為機敏。看著夜幕下莫笑塵離去的背影,張大強湊到了魏淵近前,表情困惑的問道:
“三爺,這小子嘴裏說出征,他準備出征去哪啊?”
魏淵轉過臉來上下打量了打量張大強,隻見這個皮膚黝黑的漢子一臉的認真,緊皺的雙眉越發凸顯了他心頭的困惑。魏淵無奈的歎了口氣,用手重重拍了拍張大強的肩膀,一言不發的走了。
“哎,三爺您、您倒是說句話啊!”
張大強滿臉的不解,見魏淵不搭理自己,他緊走幾步拉住了宇文騰啟問道:
“宇文公子,三爺他是什麽意思啊?”
宇文騰啟站定了腳步,學著魏淵的樣子拍了拍張大強的肩膀,語氣調侃的迴答說:
“大人這個動作的意思呢,是無言以對。”
說罷宇文騰啟也轉身離開了。
“無言以對?啥意思啊?哎,宇文公子你倒是把話說明白啊!”
突然張大強發現了跟在魏淵身後的李定國,他趕忙拉住李定國小聲說道:
“定國兄弟,你是個實在人。這幫讀書人說話拐彎抹角的,俺是個大老祖不知道啥意思。你快告訴我,準備出征去哪啊?”
李定國看著一臉急切的張大強,有些哭笑不得的迴答說:
“張大哥,如果小弟猜的不錯的話。今夜我們就要拔營前往鬆山堡了,你要早些安排本營做好準備才是。”
張大強有些不敢相信的反問了一句。
“今夜就前往鬆山堡?”
劉文秀這時從二人之間竄了出來。
“大強哥,平日裏我跟你說讓你有時間多讀讀書,你看,不聽文秀言,吃虧在眼前了吧。”
由於性格相投,在這軍中除了李定國之外,劉文秀與張大強走的最為親近,說起話來也隨意了許多。
“呸!別人說俺老張就算了,文秀你個放牛的娃娃出身,你還敢說老子沒文化!”
劉文秀嬉皮笑臉的反駁道:
“我是放牛娃出身不假,可小弟我這一陣子每天都去隨軍先生那裏識文斷字,現在我連自己的名字都會寫了。怎麽著?大強哥你也會寫自己的名字了不成?”
張大強是軍中出了名的大文盲,聽了劉文秀的話他的臉“騰”的一下子就紅了。
“小兔崽子!看爺爺我用拳頭寫自己的名字!”
劉文秀識得分寸,見張大強惱怒了,他不由分說的撒腿就跑,三竄兩跳便消失在了夜幕之中。
久經戰火的遼東小城,在早春依舊充滿寒意的夜風中漸漸的變得寂靜下來。不論是將官還是尋常士卒,都早早進入了夢鄉...
成群的烏鴉從棲息的林木間驚慌飛起,月光下一陣黑影淩亂,片刻雜亂之後,空曠的原野上傳來幾聲嘈雜的鴉啼...
杏山城通往鬆山堡的官道兩側隨處可見被屠殺砍去首級的明軍屍體,夜色中這些客死他鄉的明軍將士的屍首正在被幾隻野狼撕扯著。遠處是雄渾的崇山,狼群出獵的嚎叫不時從黑暗中傳來。
一隊騎兵策馬狂奔,所過之處蕩起滾滾煙塵,雜亂的馬蹄聲中夾雜著金屬甲衣的鏗鏘之聲,為首的將領渾身是血,已經看不清原本的容貌,他身後的將士也一個個傷痕累累,整個騎兵隊伍隻顧著急奔,沒有一個人開口說話。
今年遼東的天氣出奇的冷,即便已經到了三月,夜晚的風依舊強勁。杏山城內到處是紅色的旌旗在冷風中翻卷飛揚,滿洲正紅旗旗主代善以勝利者的身份進駐到杏山城中,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漢八旗的將領很是恭順的跟在代善的身後。
“此番攻破杏山,大破明軍。恭順王,你們漢軍八旗可是居功至偉啊!”
孔有德聞言趕緊躬身迴話說:
“此戰全賴王爺運籌帷幄,我等不過是馬前效力罷了。”
代善揚了揚眉毛,臉上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
“恭順王客氣了,漢八旗在你們三位的統領之下,為我大清建功立業。等到此戰結束,本王自會向大汗為你們請功的。”
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人相互之間眼神一碰,趕緊跪倒在地齊聲謝恩道:
“王爺栽培之恩,我等永世難忘!”
孔有德等三人是王,代善也是王,可相互之間的尊卑關係卻是十分突出的。在滿洲貴族們的眼中,特別是像代善這類皇親國戚,漢人不論是王還是官,地位與奴才沒什麽兩樣。盡管孔有德等人是王,可從稱號上就可見一斑。恭順王、智順王、懷順王,要的就是你順從,盡管有安撫之意,可其中的蔑視之情也是相當明顯的。
看著跪在地上很是恭順的孔有德等人,代善滿意的點點頭,在他看來,奴才就應該有個奴才的樣子,很明顯,孔有德等人這個奴才做的很稱職。
代善向身旁的貼身侍從問道:
“阿濟格來報的探馬怎麽說的?”
侍從趕緊迴道:
“昨兒夜裏十二爺有探馬來報,明軍已龜縮進了鬆山堡。今日還沒接到十二爺的最新消息。”
阿濟格沒能活捉洪承疇,這件事令沉浸在大勝喜悅中的代善隱約有一絲不快。
杏山一戰,十三萬明軍死的死、逃的逃,躲進鬆山堡的總兵力不會超過三萬人。原本就在戰鬥力上勝過明軍一籌的代善所部,如今又在人數上占據了絕對優勢。麵對城牆低矮,外無援軍的鬆山堡。這位滿清的和碩禮親王自信無需大汗出手,靠著自己本部的人馬,不消數日便可生擒洪承疇。
孔有德見代善問完阿濟格消息後沉默不語,便進言說道:
“王爺,十二爺勇猛神武,出戰定可大破明軍。您無需擔心。”
代善捋了捋依然有些發白的胡須,神色輕鬆的說:
“阿濟格本王倒是不擔心,本王憂心的是他殺得興起,把那些原本想要歸順我大清的人一並砍了頭,誤了大汗的大業。”
孔有德等三人都是降將,聽聞代善此言頓時覺得很不自在,但又不好發作,隻能滿臉堆笑的隨聲附和著。
夜幕下一陣號角聲悠悠響起,隨即城門方向傳來一陣喧嘩,有人高聲喊道:“快開城門!十二爺迴來啦!”
經曆過戰火洗禮的城門轟然洞開,代善從容的來到城門附近迎接歸來的阿濟格。映著火光望去,代善臉上的微笑頓時僵硬了起來,在他麵前不是班師凱旋的八旗鐵騎,而是一支失魂落魄的敗軍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