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淵心頭一喜!
“難道是李定國迴來了?”
隔著漫漫白霧,來人的身影逐漸的清晰起來,白茫茫的天地之間,一名身騎戰馬的軍士後背上插著一杆鮮紅色的令旗。魏淵見狀心中不免有些失落,看那來人的穿著應是軍中傳令的校尉。
“劉總兵何在?”
很明顯,這位傳令官並沒有認出魏淵來。而是將他當做劉國能軍中的將士了,這倒也不奇怪。此時的魏淵身穿便服,因為近日的傷勢麵容也憔悴了許多,不是很相熟的人隻怕是不能輕易認出他來了。
魏淵抬手指了指劉國能軍帳的方向,望著疾奔而去的傳令官,他在心頭暗道:
“難道是有什麽緊急軍情不成,看來使的架勢,很有可能是楊嗣昌手下的傳令官。不過...”
魏淵再次收迴了視線,這傳令官肯定是自營外而來,那自己營帳外那一串通向營外的足跡是誰的呢?帶著疑問他詢問了昨夜守營的部下,但警衛營的弟兄表示由於昨夜風雪很大,並沒有發現有什麽人來過。
“到底會是誰呢?”
正當魏淵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劉國能的侄兒劉秀林匆匆的趕了過來。
“見過魏大人!”
“哦,劉將軍什麽事情?”
“叔父請大人您立刻趕往營中一敘。”
看劉秀林的表情,魏淵知道一定是發生了什麽大事了。想到著他張口問道:
“是不是出事了?”
劉秀林的表情有些凝重的點了點頭迴答說:
“張獻忠橫渡長江,已經逃進四川了。”
這個結果雖說與曆史上並無出入,但魏淵聽罷之後還是吃了一驚。令他感到驚訝的是,自己處心積慮的奮鬥多時,但曆史車輪的軌跡卻仿佛沒有一絲的改變,仍然緩慢而堅定的將大明王朝一步步推向死局。
長江流域罕見的降下了大雪,但這雪對於西北出身的張獻忠來說確是見怪不怪的東西。此刻這位八大王悠閑的騎著馬,嘴裏哼唱著家鄉的秦腔小調,真是好不自在。在他的身旁並馬騎行的依次是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和白文選。
這白文選是張獻忠手下的悍將,體型高大,身材魁梧,膂力過人。正是他率領的三千平水壩前哨守軍,成了落難中的張獻忠唯一的依靠。
張獻忠一邊騎馬一邊側過頭來說道:
“文選啊!虧得你小子私藏了些家底,要不咱們這次也不會如此的順利就能渡過河來。”
“嘿嘿,大帥您還不知道我嗎?就這麽點小愛好。”
原來早在張獻忠詐降之後,屯兵穀城之時,由於頻繁的接觸到朝廷的使者與管家的文書。因此張獻忠便動了歪心思,他命人手下的能人仿刻了湖廣、四川等各地巡撫衙門的關防、印信、箋紙等各種物件以備使用,這些東西本來都是存放在孫可望的營中。
然而這白文選因為在衙門口幹過差役的緣故,是個十足的官迷。對於這些張獻忠仿刻的物件更是喜歡的不行,於是他便偷偷的“收藏”了一些關防、印信和箋紙。而且他還私下裏自己花銀子置辦了不少官軍的標準軍服。沒想到正是他的這一愛好,成了張獻忠入蜀的決定性因素。
在成功的與白文選匯合之後,張獻忠便將自己的手下“易容”成了一支來自湖廣的剿匪軍。張獻忠的身上更是攜帶著偽造的楊嗣昌楊督師致巴東守將的文書,由於他們的裝扮和文件都十分逼真,再加上聚集在省界上的四川守軍以為張獻忠已經被打得躲進深山當了野人,思想上放鬆的很。因此張獻忠能夠從容應對各處的哨卡,甚至大搖大擺的穿城而過,這一路上都沒有露出任何的馬腳來。
因此就在楊嗣昌瑪瑙山大肆搜查張獻忠下落之時,這位八大王已經率領著三千人組成的“剿匪軍”大模大樣的向西渡過了長江,成功的跳出了楊嗣昌精心布置的十麵埋伏包圍圈。要不是他們剛剛進入四川就血洗了一座縣城,隻怕現在楊嗣昌還不知道這個噩耗呢!
“他娘的龜兒子楊嗣昌這次把老子逼得這麽慘,老子非在四川攪他個天翻地覆不可!可望啊!”
“孩兒在!”
“派人拿著我的親筆信去找曹操羅汝才,讓他趁著湖廣腹地空虛之時速速聯係革左五營的弟兄起兵響應咱們。老子倒是要看看那楊嗣昌是不是真的有三頭六臂,能夠同時麵對這麽多的義軍。”
楊嗣昌基本上動用了手裏的全部力量來入川追擊張獻忠,魏淵由於身體有恙並不在征召的範圍內。在即將離開劉國能軍營的時候,他提出了一個要求。
“劉大哥,我想把袁超帶走不知可否?”
“哎呀呀,你我兄弟何必如此外道呢?哥哥知道你報仇心切,那袁超你押去便是,要殺要刷隨兄弟你喜歡!”
魏淵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道,隨後拱手抱拳以示感謝。
陰沉的天空中,雪花又零零總總的飄灑了下來。劉國能麾下的軍卒已經整軍完畢,踏著地上的積雪,先頭部隊已經緩緩的出發了。劉國能突然撥轉馬頭又來到了魏淵的跟前,雙手抱拳說道:
“哎呀!差點忘了件大事還沒交代兄弟你呢?”
“哦?不知劉大哥有何事呢?”
劉國能從懷裏掏出了一封親筆信交到魏淵的手中說:
“不久之後我在山西邊軍中結交的一位朋友也將奉命前來中原剿匪,原本我是希望咱們三人能夠坐在一起好好喝頓酒的。可這次軍情緊急,隻怕是要勞煩兄弟你接待一下他了。”
魏淵心裏清楚,這是劉國能在給自己拉軍隊中的盟友呢?所謂朋友圈,就是你的圈套我的圈,慢慢的擴大大家的圈。正所謂“多個朋友多條路,多個敵人多堵牆。”魏淵倒是不反對多交朋友,更何況他現在大有成為出頭鳥的趨勢,能多結交一些有實力的盟友對他那可是相當有利的。想到這魏淵臉上帶著笑意客氣的迴答道:
“不知劉大哥的這位朋友是何方的高人呢?”
“哈哈哈!在你魏兄弟麵前誰又敢稱高人呢?不過這位朋友的本領在我之上那倒是真的。此人乃是薊鎮總兵官猛如虎是也。”
聽罷之後的魏淵心頭滿是疑惑。
“猛如虎?這是人名?”
劉國能仿佛也看出了魏淵心頭的疑惑,他大笑著說道:
“哈哈哈,魏兄弟不必奇怪。這猛如虎雖說是我大明的武官,但他卻並非我大明的子民。”
“不是大明的子民?”
“沒錯,猛如虎是從塞外前來歸附我大明的一名降將,並非我族之人。猛如虎這名字乃是他歸降之後自己給自己所起的名字。”
這下魏淵總算是弄明白了,難怪這名字如此奇怪。原來是自創的啊!那就對了,放眼他曾經生活過的二十一世紀。很多來到中國學習發展的老外也總是會起一些自認為非常“高大上”但在中國人看來稀奇古怪的中文名,比如什麽“好厲害”、“活雷鋒”,“最大功率”等等奇葩的姓名。
不過從一個層麵上看,本國名字受到推崇正是一個國家繁榮強盛的標誌。他表明了一種文化的向心力和不可阻擋的吸引力。人們總會選擇那些強大的國家,去學習他們的文化,去融入他們的生活。新中國如此,明朝亦然。
送別了劉國能,在押著袁超迴穀城的路上,吳又可不解的向黃軒問道:
“你說,像袁超這種人還帶迴來作甚,就應該把他就地問斬嘍!”
黃軒在一旁聽了吳又可的話,麵帶笑意的調侃說:
“你好歹也是個治病救人的郎中,怎麽動不動就把開刀問斬奪人性命的話掛在嘴邊呢?你那醫者仁心都跑哪去了?”
黃軒自從上次扮老道與吳又可鬥過嘴之後,好像是上了癮一般。每當遇到吳又可發表觀點,他總是要提出一些不同的意見。
吳又可知道黃軒的腦子靈,這次如此調侃自己,不知道後麵還有多少圈套在等著他往裏跳呢。於是他索性肯本不去理睬黃軒的話,而是閉上了嘴巴不再說話了。
黃軒見狀真是覺得這吳又可有趣的很,一個年過而立的妙手神醫,說話辦事有時候卻像小孩子一樣,真是讓人又好氣又好笑。他見吳又可不搭理自己,便自顧自的繼續說道:
“我想大人應該認為,有一種事比殺了他更能發揮他的左右吧。”
吳又可那裝滿了醫學知識的大腦顯然無法理解黃軒那套厚黑學理論,他忍不住再次問:
“那照你這麽說,這袁超還有什麽用途呢?”
黃軒一臉神秘的看著吳又可,而又緩緩的說道:
“借刀殺人。”
當魏淵趕迴穀城之時,左良玉的部隊也已經得到了楊嗣昌的軍令,正在緊張而有序的準備拔營呢。魏淵冷眼瞧了瞧被捆綁著扔在馬背上的袁超,隻是淡淡對手下吩咐道:
“把他交給左良玉處置吧。”
魏淵心裏清楚,左良玉對馮彪恨之入骨,以他的性格一定不會放過袁超這個突破口的。這袁超落在左良玉的手裏隻怕是免不了大刑伺候了,到那時不怕撬不開他的嘴。
與武安國匯合之後,魏淵和著急拔營的左良玉匆匆到別。
“這小子膽敢冒充大哥麾下將士,今天兄弟就把他交給大哥你處置了。”
說著魏淵指了指被五花大綁的袁超。左良玉撇了一眼,而後滿臉殺氣的說道:
“兄弟放心,我會好好’照顧’他的。老子倒是要看看這小崽子背地裏究竟有什麽不可告人的秘密。”
簡短的交談幾句之後,左良玉朝著魏淵拱手作別,率領著麾下兩萬餘人浩浩蕩蕩的揮師西進了。魏淵則點齊手下幾百軍士踏上了東歸襄陽的道路。
“難道是李定國迴來了?”
隔著漫漫白霧,來人的身影逐漸的清晰起來,白茫茫的天地之間,一名身騎戰馬的軍士後背上插著一杆鮮紅色的令旗。魏淵見狀心中不免有些失落,看那來人的穿著應是軍中傳令的校尉。
“劉總兵何在?”
很明顯,這位傳令官並沒有認出魏淵來。而是將他當做劉國能軍中的將士了,這倒也不奇怪。此時的魏淵身穿便服,因為近日的傷勢麵容也憔悴了許多,不是很相熟的人隻怕是不能輕易認出他來了。
魏淵抬手指了指劉國能軍帳的方向,望著疾奔而去的傳令官,他在心頭暗道:
“難道是有什麽緊急軍情不成,看來使的架勢,很有可能是楊嗣昌手下的傳令官。不過...”
魏淵再次收迴了視線,這傳令官肯定是自營外而來,那自己營帳外那一串通向營外的足跡是誰的呢?帶著疑問他詢問了昨夜守營的部下,但警衛營的弟兄表示由於昨夜風雪很大,並沒有發現有什麽人來過。
“到底會是誰呢?”
正當魏淵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劉國能的侄兒劉秀林匆匆的趕了過來。
“見過魏大人!”
“哦,劉將軍什麽事情?”
“叔父請大人您立刻趕往營中一敘。”
看劉秀林的表情,魏淵知道一定是發生了什麽大事了。想到著他張口問道:
“是不是出事了?”
劉秀林的表情有些凝重的點了點頭迴答說:
“張獻忠橫渡長江,已經逃進四川了。”
這個結果雖說與曆史上並無出入,但魏淵聽罷之後還是吃了一驚。令他感到驚訝的是,自己處心積慮的奮鬥多時,但曆史車輪的軌跡卻仿佛沒有一絲的改變,仍然緩慢而堅定的將大明王朝一步步推向死局。
長江流域罕見的降下了大雪,但這雪對於西北出身的張獻忠來說確是見怪不怪的東西。此刻這位八大王悠閑的騎著馬,嘴裏哼唱著家鄉的秦腔小調,真是好不自在。在他的身旁並馬騎行的依次是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和白文選。
這白文選是張獻忠手下的悍將,體型高大,身材魁梧,膂力過人。正是他率領的三千平水壩前哨守軍,成了落難中的張獻忠唯一的依靠。
張獻忠一邊騎馬一邊側過頭來說道:
“文選啊!虧得你小子私藏了些家底,要不咱們這次也不會如此的順利就能渡過河來。”
“嘿嘿,大帥您還不知道我嗎?就這麽點小愛好。”
原來早在張獻忠詐降之後,屯兵穀城之時,由於頻繁的接觸到朝廷的使者與管家的文書。因此張獻忠便動了歪心思,他命人手下的能人仿刻了湖廣、四川等各地巡撫衙門的關防、印信、箋紙等各種物件以備使用,這些東西本來都是存放在孫可望的營中。
然而這白文選因為在衙門口幹過差役的緣故,是個十足的官迷。對於這些張獻忠仿刻的物件更是喜歡的不行,於是他便偷偷的“收藏”了一些關防、印信和箋紙。而且他還私下裏自己花銀子置辦了不少官軍的標準軍服。沒想到正是他的這一愛好,成了張獻忠入蜀的決定性因素。
在成功的與白文選匯合之後,張獻忠便將自己的手下“易容”成了一支來自湖廣的剿匪軍。張獻忠的身上更是攜帶著偽造的楊嗣昌楊督師致巴東守將的文書,由於他們的裝扮和文件都十分逼真,再加上聚集在省界上的四川守軍以為張獻忠已經被打得躲進深山當了野人,思想上放鬆的很。因此張獻忠能夠從容應對各處的哨卡,甚至大搖大擺的穿城而過,這一路上都沒有露出任何的馬腳來。
因此就在楊嗣昌瑪瑙山大肆搜查張獻忠下落之時,這位八大王已經率領著三千人組成的“剿匪軍”大模大樣的向西渡過了長江,成功的跳出了楊嗣昌精心布置的十麵埋伏包圍圈。要不是他們剛剛進入四川就血洗了一座縣城,隻怕現在楊嗣昌還不知道這個噩耗呢!
“他娘的龜兒子楊嗣昌這次把老子逼得這麽慘,老子非在四川攪他個天翻地覆不可!可望啊!”
“孩兒在!”
“派人拿著我的親筆信去找曹操羅汝才,讓他趁著湖廣腹地空虛之時速速聯係革左五營的弟兄起兵響應咱們。老子倒是要看看那楊嗣昌是不是真的有三頭六臂,能夠同時麵對這麽多的義軍。”
楊嗣昌基本上動用了手裏的全部力量來入川追擊張獻忠,魏淵由於身體有恙並不在征召的範圍內。在即將離開劉國能軍營的時候,他提出了一個要求。
“劉大哥,我想把袁超帶走不知可否?”
“哎呀呀,你我兄弟何必如此外道呢?哥哥知道你報仇心切,那袁超你押去便是,要殺要刷隨兄弟你喜歡!”
魏淵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道,隨後拱手抱拳以示感謝。
陰沉的天空中,雪花又零零總總的飄灑了下來。劉國能麾下的軍卒已經整軍完畢,踏著地上的積雪,先頭部隊已經緩緩的出發了。劉國能突然撥轉馬頭又來到了魏淵的跟前,雙手抱拳說道:
“哎呀!差點忘了件大事還沒交代兄弟你呢?”
“哦?不知劉大哥有何事呢?”
劉國能從懷裏掏出了一封親筆信交到魏淵的手中說:
“不久之後我在山西邊軍中結交的一位朋友也將奉命前來中原剿匪,原本我是希望咱們三人能夠坐在一起好好喝頓酒的。可這次軍情緊急,隻怕是要勞煩兄弟你接待一下他了。”
魏淵心裏清楚,這是劉國能在給自己拉軍隊中的盟友呢?所謂朋友圈,就是你的圈套我的圈,慢慢的擴大大家的圈。正所謂“多個朋友多條路,多個敵人多堵牆。”魏淵倒是不反對多交朋友,更何況他現在大有成為出頭鳥的趨勢,能多結交一些有實力的盟友對他那可是相當有利的。想到這魏淵臉上帶著笑意客氣的迴答道:
“不知劉大哥的這位朋友是何方的高人呢?”
“哈哈哈!在你魏兄弟麵前誰又敢稱高人呢?不過這位朋友的本領在我之上那倒是真的。此人乃是薊鎮總兵官猛如虎是也。”
聽罷之後的魏淵心頭滿是疑惑。
“猛如虎?這是人名?”
劉國能仿佛也看出了魏淵心頭的疑惑,他大笑著說道:
“哈哈哈,魏兄弟不必奇怪。這猛如虎雖說是我大明的武官,但他卻並非我大明的子民。”
“不是大明的子民?”
“沒錯,猛如虎是從塞外前來歸附我大明的一名降將,並非我族之人。猛如虎這名字乃是他歸降之後自己給自己所起的名字。”
這下魏淵總算是弄明白了,難怪這名字如此奇怪。原來是自創的啊!那就對了,放眼他曾經生活過的二十一世紀。很多來到中國學習發展的老外也總是會起一些自認為非常“高大上”但在中國人看來稀奇古怪的中文名,比如什麽“好厲害”、“活雷鋒”,“最大功率”等等奇葩的姓名。
不過從一個層麵上看,本國名字受到推崇正是一個國家繁榮強盛的標誌。他表明了一種文化的向心力和不可阻擋的吸引力。人們總會選擇那些強大的國家,去學習他們的文化,去融入他們的生活。新中國如此,明朝亦然。
送別了劉國能,在押著袁超迴穀城的路上,吳又可不解的向黃軒問道:
“你說,像袁超這種人還帶迴來作甚,就應該把他就地問斬嘍!”
黃軒在一旁聽了吳又可的話,麵帶笑意的調侃說:
“你好歹也是個治病救人的郎中,怎麽動不動就把開刀問斬奪人性命的話掛在嘴邊呢?你那醫者仁心都跑哪去了?”
黃軒自從上次扮老道與吳又可鬥過嘴之後,好像是上了癮一般。每當遇到吳又可發表觀點,他總是要提出一些不同的意見。
吳又可知道黃軒的腦子靈,這次如此調侃自己,不知道後麵還有多少圈套在等著他往裏跳呢。於是他索性肯本不去理睬黃軒的話,而是閉上了嘴巴不再說話了。
黃軒見狀真是覺得這吳又可有趣的很,一個年過而立的妙手神醫,說話辦事有時候卻像小孩子一樣,真是讓人又好氣又好笑。他見吳又可不搭理自己,便自顧自的繼續說道:
“我想大人應該認為,有一種事比殺了他更能發揮他的左右吧。”
吳又可那裝滿了醫學知識的大腦顯然無法理解黃軒那套厚黑學理論,他忍不住再次問:
“那照你這麽說,這袁超還有什麽用途呢?”
黃軒一臉神秘的看著吳又可,而又緩緩的說道:
“借刀殺人。”
當魏淵趕迴穀城之時,左良玉的部隊也已經得到了楊嗣昌的軍令,正在緊張而有序的準備拔營呢。魏淵冷眼瞧了瞧被捆綁著扔在馬背上的袁超,隻是淡淡對手下吩咐道:
“把他交給左良玉處置吧。”
魏淵心裏清楚,左良玉對馮彪恨之入骨,以他的性格一定不會放過袁超這個突破口的。這袁超落在左良玉的手裏隻怕是免不了大刑伺候了,到那時不怕撬不開他的嘴。
與武安國匯合之後,魏淵和著急拔營的左良玉匆匆到別。
“這小子膽敢冒充大哥麾下將士,今天兄弟就把他交給大哥你處置了。”
說著魏淵指了指被五花大綁的袁超。左良玉撇了一眼,而後滿臉殺氣的說道:
“兄弟放心,我會好好’照顧’他的。老子倒是要看看這小崽子背地裏究竟有什麽不可告人的秘密。”
簡短的交談幾句之後,左良玉朝著魏淵拱手作別,率領著麾下兩萬餘人浩浩蕩蕩的揮師西進了。魏淵則點齊手下幾百軍士踏上了東歸襄陽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