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代童生想考上秀才需要通過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級別。按照概率來算的話,一百個童生中也就隻有五個人能考上秀才。也就是說剩下的九十五個人的書就白讀了,他們可以選擇來年再考,但是很多人則不得不麵臨生活的壓力而擇業營生。因為隻有考上秀才及其以上級別的讀書人才有資格享受國家給予的經濟補貼同時擁有免除徭役的特權。
而黃軒口中的那些人,就是上麵提到的那百分之九十五不得誌的童生。按照魏淵暗中的指派,黃軒派人尋遍了南陽府周邊的數十個州縣,招來了大約一百名鬱鬱不得誌的讀書人。之所以能有這麽多的讀書人願意放棄仕途來魏淵這裏,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魏淵開出的籌碼足夠誘人。
凡是同意來魏淵團練的讀書人不僅得到了給予團練內職務的承諾,同時魏淵給他們開出了一年三十兩白銀的“高薪”俸祿。三十兩白銀對於一個窮酸的讀書人來說,意味著全家老小的溫飽,意味著將不再受親戚鄰居的白眼和嘲諷。因此黃軒派出去的手下很快就招來了這一百多名讀書人。
周義在一旁看的迷糊,於是張口問道:
“軍師!您說的那些是什麽人啊?”
黃軒笑了笑就將這些人的來曆做了說明,周義聽完後顯得有些詫異。
“這些人都是童生嗎?”
“嗬嗬,不全是。大部分是童生,還有一些人事秀才。另外還有一名舉人。”
“竟然還有秀才和舉人!真沒想到!他們怎麽就如此甘心的放棄了仕途呢!”
出身於官宦世家的周義心中一直有著官本位的思想,在他的理念中。不論是寒窗苦讀還是縱橫沙場,最終極的目的就是封侯拜相位極人臣。看到有如此多的讀書人自斷了仕途,其中甚至不乏秀才和舉人,這讓他是很難理解的。
黃軒本是舉人出身,如今也心甘情願的跟著魏淵,從周義的表情中他看出了困惑。於是黃軒笑著說道:
“學海無涯但仕途有盡,一個讀書人若僅僅把當官看做讀書的目的那就實在是太過於狹隘了。君子者,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做官當然是治國、平天下的有效方法;但卻不是唯一的途徑。對這些讀書人來說,他們的妻兒在包受凍餓之苦,他們的父母雖已年邁但仍要強撐著勞作。如果這樣,他們還死抱著讀書做官的念頭,談什麽治國平天下豈不是癡人說夢貽笑大方了嗎?對於他們而言,修身齊家此刻才是第一位的。聖人有雲: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就是這個道理。”
黃軒的一席話直說的周義麵紅耳赤,羞愧難當。
“這...是周義認識淺薄了。軍師說的極是在理。”
“嗬嗬,不必妄自菲薄。你年歲尚小,將來必大有可為的。”
魏淵剛剛在一旁聽到竟然還有舉人,頓時也來了興趣。
“黃公子,還有舉人來投啊!不是說考上舉人就可以候補做官了嗎?這人真是有趣,放著朝廷的官不做卻偏偏來咱們這。”
“大人說的不錯,舉人如果直接為官的話需要從八九品的推官做起。若是運氣夠好,當上個五六品的州府大員也不是完全沒可能。”
“那既然如此,這舉人還來咱們這裏幹嘛呢?等著做官豈不自在。”
“嗬嗬,大人有所不知。來的這位舉人不僅僅是為舉人,準確的說他是位辭了官的舉人。”
“什麽?辭了官的舉人?真是有趣!快快把他叫來,我一定要認識認識這位奇人。”
做了朝廷的官員之後竟然還要辭官來團練裏任職,魏淵實在是想不出理由來,他對這位極具個性的舉人充滿了期待。不一會兒,儀衛司的侍衛便帶著一名男子來到了魏淵的麵前。
說實話,見到這人第一麵的時候魏淵還是很失望的。原本他以為擁有如此個性的人定然是個相貌英俊、個性張揚的翩翩公子,就好像是唐伯虎那樣的。可眼前的這名男子長的其貌不揚不說,看年齡至少也得有五十歲了。他的臉上皺紋橫生,一對小眼睛下長著一副陰溝鼻。雖然頭上戴著青色的方巾,但隱約中可以看得出他的頭發已經脫落很多了,發型是典型的地中海。隻見這舉人很是正式的一躬到底,恭敬的說道:
“草民見過大人!”
魏淵見此情景不禁皺了皺鼻子,頓時沒了剛剛的興致。他隨口的問道:
“先生如何稱唿,哪裏人士啊?”
“哦,草民愧不敢受之先生稱唿。草民宋應星,江西奉新人士。”
“宋應星,嗯。本官聽說你原為朝廷官吏,為何要棄官來到我這啊?”
隻見宋應星自嘲的笑了兩聲答道:
“嗬嗬,說出來也不怕大人您笑話。草民寫了部書,可是卻無錢出版。正在窘迫之際,聽聞大人的軍中招募文士,年俸有紋銀三十兩之多。草民急需用錢便來此處了。想著掙夠出書的錢就迴家養老去了。”
這個答案讓魏淵哭笑不得,當他正想說這宋應星真是個實誠人之時。突然想起了什麽!
“等等,你說你叫什麽?宋應星?”
宋應星見魏淵神態有異,生怕是自己說錯話所致。於是便急忙的躬身施禮道:
“是的大人!草民宋應星!”
“你說你寫了本書?”
宋應星有些鬱悶了,他心想這大人是不是神智不太清醒啊?怎麽剛剛說過去的話就忘了。
“是的,草民放才是說過草民寫了本書。”
房間內的黃軒和周義也發覺到了魏淵的異常,但是他們卻不知道魏淵異常的原因。終於魏淵拋出了他的下一個問話。
“你寫的書是不是叫做《天工開物》?”
“!!是啊!大人您是如何知道的!”
這下可輪到宋應星驚訝了!自己剛剛寫完的書,這個名字除了家人和至親的朋友外根本就無人知曉。可眼前這位大人怎麽能一口說出呢。
如何知道的?魏淵在心裏大聲的喊道:“老子從初中曆史課開始就一次一次的聽到這個名字,能不知道嗎!”
《天工開物》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它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的綜合性著作,是中國古代第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全書涉及的領域囊括了農業、手工業,諸如機械、磚瓦、陶瓷、硫磺、蠟燭、造紙、兵器、火藥、製鹽、冶鐵、采煤等等生產技術。可以說是一部百科全書般的存在。
而眼前的這位其貌不揚的老頭竟然就是明末清初大名鼎鼎的科學家宋應星,魏淵真的是不知道如何來形容自己內心的驚訝與興奮了。他麵露喜色的迴答說:
“我昨天做了一個夢,今日先生所說和昨夜夢中的一般不二啊!”
宋應星聽完也很驚訝。
“還有這等巧事!”
“哈哈,先生看來與我甚是有緣啊!不如這樣吧,先生出書的事全權包在我身上了。我隻需要先生幫我一個忙。”
宋應星聽到有人答應替他出書自然是歡喜的不行。
“大人您需要草民作何事盡管說來。”
“我希望先生能夠留在我的身邊從事科學研究,所有器械費用均由我出,不知先生意下如何啊?”
聽了魏淵的話宋應星愣在了原地,魏淵見狀也不禁揪起心來了。他心裏暗道:
“莫不是這宋應星是個喜好隱居江湖之人,如果不能將他收為己用。與此等大才交臂失之,我一定會悔恨終生的。無論如何我都要留下他!一定要!”
正當魏淵在那暗自給自己鼓勁之時,宋應星的眼角閃出了淚光,他哽咽的說道:
“大人啊!我宋應星活了五十年了,今天算是遇到知音啦!想我之前寫書屢屢遭人破壞打擾,做些科研也被人斥責謾罵。鄰裏不理解也就算了,就是連家人都反對我的做法。不得已我隻能在夜深人靜之時選一處僻靜之地悄悄的進行專研,可沒想到!沒想到今日竟然遇到大人,既肯為草民出書,又願意支持我做研究。五十年啊!我宋應星總算是遇到懂我的人了!”
看著年過半百的宋應星激動的像個孩子一般,魏淵的心頭一時間五味雜陳了起來。生活在明朝的宋應星是幸運的,有了時代的支撐他才有機會去完成《天工開物》這樣的跨時代巨作;但同時他又是不幸的,一個具有超越時代認知能力的科學家注定是孤獨的,是寂寞的。而這個孤獨寂寞了五十年多年的老人如今碰到了思維更加超前的自己,魏淵決定要讓宋應星大腦中的各種奇思妙想真正的發揮作用,創造處價值來。
而在一旁的黃軒和周義則看的有些目瞪口呆,他們不知道魏淵因何興奮,也不知道宋應星為何喜極而泣。
為了防止剩下的百名讀書人中還有像宋應星這樣的“漏網之魚”存在,魏淵命人詳細的統計了他們的姓名與出身。在確定並不存在宋應星這般大才之後,魏淵便開始了自己的第二步計劃。
南陽城郊外的魏淵團練營地內一片忙碌的景象,在被招募來近二十天之後。這一千五百名毛葫蘆兵終於要見到自己的頂頭上司——魏淵魏總兵了。
登上帥台的魏淵一身的紋山甲顯得很是威武霸氣,大紅色的披風更是凸顯出了一股大將之風。隻見他腰間挎著寶劍,用淩厲的目光掃視了一眼校場內站得鬆鬆散散的毛葫蘆兵們。這些人還沒有經曆過魏淵的魔鬼訓練,因此軍容不整也是正常的事情。魏淵此時並不著急進行素質訓練,因為他知道,隻要能夠采取有效的辦法對眼前的部隊形成了完全的控製,那麽練出一支虎狼之師不過是時間問題。
陣陣秋風吹過,校場內的黃沙被掀的老高,這時不少士卒紛紛背過身去躲避風沙。但此時矗立於帥台上的魏淵卻巍峨不動,宛如一座大山一般壓的台下的士卒透不過氣來。終於魏淵用洪亮的聲音開口高聲的說道:
“諸位都聽好了,你們隻要在我這裏當一天兵,我魏淵就會給你們一天的餉錢。不論刮風下雨,寒暑春秋,都少不得你們一分。但是我希望你們要明白,這些銀兩都是我魏淵自己掏腰包給的,如今我供你們吃,供你們喝,白白養著你們。為的是什麽呢?為的就是你們將來能夠臨陣殺敵,以軍功來保我魏淵能夠加官進爵。那麽我加官進爵你們會如何呢?很簡單,你們會掙更多的錢,置更多的地,娶更多的媳婦,過更好的日子。”
麵對魏淵如此誘人的大實話,校場上的毛葫蘆兵紛紛大笑了起來。
“怎麽樣?現在想想都夠開心的吧。但是!”
說著魏淵收起了臉上的笑意,嚴肅的說道:
“如果你們哪個人不認真操練,上陣不奮勇殺敵,或是對我魏淵不盡忠;那我養你何用?對不起,這樣的人有一個算一個,有兩個算一對。你們通通給我滾出我的隊伍去!都聽明白了嗎?”
魏淵的突然變臉讓校場內的氣氛一下子緊張了不少,麵對魏淵的問話,台下稀稀拉拉的聲音迴答著。
“聽明白了。”
魏淵在帥台上輕蔑的笑了笑說道:
“怎麽?台下的是一群娘們兒不成?說話怎麽跟蚊子似的。我再問一遍,聽明白了嗎?”
“聽明白了!”
一下子,這上千名毛葫蘆兵的血氣被激發了出來,震天的吼聲在校場上迴蕩著。魏淵滿意的看著台下的軍卒,這支生力軍在自己的調教之下必然能夠成為一支能打硬仗的鋼鐵部隊。
緊接著,魏淵朝黃軒使了個手勢。黃軒心領神會立刻命人端出了早已經準備好的道具,當這些道具出現在校場上時,立刻引起了一陣騷動。
而黃軒口中的那些人,就是上麵提到的那百分之九十五不得誌的童生。按照魏淵暗中的指派,黃軒派人尋遍了南陽府周邊的數十個州縣,招來了大約一百名鬱鬱不得誌的讀書人。之所以能有這麽多的讀書人願意放棄仕途來魏淵這裏,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魏淵開出的籌碼足夠誘人。
凡是同意來魏淵團練的讀書人不僅得到了給予團練內職務的承諾,同時魏淵給他們開出了一年三十兩白銀的“高薪”俸祿。三十兩白銀對於一個窮酸的讀書人來說,意味著全家老小的溫飽,意味著將不再受親戚鄰居的白眼和嘲諷。因此黃軒派出去的手下很快就招來了這一百多名讀書人。
周義在一旁看的迷糊,於是張口問道:
“軍師!您說的那些是什麽人啊?”
黃軒笑了笑就將這些人的來曆做了說明,周義聽完後顯得有些詫異。
“這些人都是童生嗎?”
“嗬嗬,不全是。大部分是童生,還有一些人事秀才。另外還有一名舉人。”
“竟然還有秀才和舉人!真沒想到!他們怎麽就如此甘心的放棄了仕途呢!”
出身於官宦世家的周義心中一直有著官本位的思想,在他的理念中。不論是寒窗苦讀還是縱橫沙場,最終極的目的就是封侯拜相位極人臣。看到有如此多的讀書人自斷了仕途,其中甚至不乏秀才和舉人,這讓他是很難理解的。
黃軒本是舉人出身,如今也心甘情願的跟著魏淵,從周義的表情中他看出了困惑。於是黃軒笑著說道:
“學海無涯但仕途有盡,一個讀書人若僅僅把當官看做讀書的目的那就實在是太過於狹隘了。君子者,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做官當然是治國、平天下的有效方法;但卻不是唯一的途徑。對這些讀書人來說,他們的妻兒在包受凍餓之苦,他們的父母雖已年邁但仍要強撐著勞作。如果這樣,他們還死抱著讀書做官的念頭,談什麽治國平天下豈不是癡人說夢貽笑大方了嗎?對於他們而言,修身齊家此刻才是第一位的。聖人有雲: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就是這個道理。”
黃軒的一席話直說的周義麵紅耳赤,羞愧難當。
“這...是周義認識淺薄了。軍師說的極是在理。”
“嗬嗬,不必妄自菲薄。你年歲尚小,將來必大有可為的。”
魏淵剛剛在一旁聽到竟然還有舉人,頓時也來了興趣。
“黃公子,還有舉人來投啊!不是說考上舉人就可以候補做官了嗎?這人真是有趣,放著朝廷的官不做卻偏偏來咱們這。”
“大人說的不錯,舉人如果直接為官的話需要從八九品的推官做起。若是運氣夠好,當上個五六品的州府大員也不是完全沒可能。”
“那既然如此,這舉人還來咱們這裏幹嘛呢?等著做官豈不自在。”
“嗬嗬,大人有所不知。來的這位舉人不僅僅是為舉人,準確的說他是位辭了官的舉人。”
“什麽?辭了官的舉人?真是有趣!快快把他叫來,我一定要認識認識這位奇人。”
做了朝廷的官員之後竟然還要辭官來團練裏任職,魏淵實在是想不出理由來,他對這位極具個性的舉人充滿了期待。不一會兒,儀衛司的侍衛便帶著一名男子來到了魏淵的麵前。
說實話,見到這人第一麵的時候魏淵還是很失望的。原本他以為擁有如此個性的人定然是個相貌英俊、個性張揚的翩翩公子,就好像是唐伯虎那樣的。可眼前的這名男子長的其貌不揚不說,看年齡至少也得有五十歲了。他的臉上皺紋橫生,一對小眼睛下長著一副陰溝鼻。雖然頭上戴著青色的方巾,但隱約中可以看得出他的頭發已經脫落很多了,發型是典型的地中海。隻見這舉人很是正式的一躬到底,恭敬的說道:
“草民見過大人!”
魏淵見此情景不禁皺了皺鼻子,頓時沒了剛剛的興致。他隨口的問道:
“先生如何稱唿,哪裏人士啊?”
“哦,草民愧不敢受之先生稱唿。草民宋應星,江西奉新人士。”
“宋應星,嗯。本官聽說你原為朝廷官吏,為何要棄官來到我這啊?”
隻見宋應星自嘲的笑了兩聲答道:
“嗬嗬,說出來也不怕大人您笑話。草民寫了部書,可是卻無錢出版。正在窘迫之際,聽聞大人的軍中招募文士,年俸有紋銀三十兩之多。草民急需用錢便來此處了。想著掙夠出書的錢就迴家養老去了。”
這個答案讓魏淵哭笑不得,當他正想說這宋應星真是個實誠人之時。突然想起了什麽!
“等等,你說你叫什麽?宋應星?”
宋應星見魏淵神態有異,生怕是自己說錯話所致。於是便急忙的躬身施禮道:
“是的大人!草民宋應星!”
“你說你寫了本書?”
宋應星有些鬱悶了,他心想這大人是不是神智不太清醒啊?怎麽剛剛說過去的話就忘了。
“是的,草民放才是說過草民寫了本書。”
房間內的黃軒和周義也發覺到了魏淵的異常,但是他們卻不知道魏淵異常的原因。終於魏淵拋出了他的下一個問話。
“你寫的書是不是叫做《天工開物》?”
“!!是啊!大人您是如何知道的!”
這下可輪到宋應星驚訝了!自己剛剛寫完的書,這個名字除了家人和至親的朋友外根本就無人知曉。可眼前這位大人怎麽能一口說出呢。
如何知道的?魏淵在心裏大聲的喊道:“老子從初中曆史課開始就一次一次的聽到這個名字,能不知道嗎!”
《天工開物》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它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的綜合性著作,是中國古代第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全書涉及的領域囊括了農業、手工業,諸如機械、磚瓦、陶瓷、硫磺、蠟燭、造紙、兵器、火藥、製鹽、冶鐵、采煤等等生產技術。可以說是一部百科全書般的存在。
而眼前的這位其貌不揚的老頭竟然就是明末清初大名鼎鼎的科學家宋應星,魏淵真的是不知道如何來形容自己內心的驚訝與興奮了。他麵露喜色的迴答說:
“我昨天做了一個夢,今日先生所說和昨夜夢中的一般不二啊!”
宋應星聽完也很驚訝。
“還有這等巧事!”
“哈哈,先生看來與我甚是有緣啊!不如這樣吧,先生出書的事全權包在我身上了。我隻需要先生幫我一個忙。”
宋應星聽到有人答應替他出書自然是歡喜的不行。
“大人您需要草民作何事盡管說來。”
“我希望先生能夠留在我的身邊從事科學研究,所有器械費用均由我出,不知先生意下如何啊?”
聽了魏淵的話宋應星愣在了原地,魏淵見狀也不禁揪起心來了。他心裏暗道:
“莫不是這宋應星是個喜好隱居江湖之人,如果不能將他收為己用。與此等大才交臂失之,我一定會悔恨終生的。無論如何我都要留下他!一定要!”
正當魏淵在那暗自給自己鼓勁之時,宋應星的眼角閃出了淚光,他哽咽的說道:
“大人啊!我宋應星活了五十年了,今天算是遇到知音啦!想我之前寫書屢屢遭人破壞打擾,做些科研也被人斥責謾罵。鄰裏不理解也就算了,就是連家人都反對我的做法。不得已我隻能在夜深人靜之時選一處僻靜之地悄悄的進行專研,可沒想到!沒想到今日竟然遇到大人,既肯為草民出書,又願意支持我做研究。五十年啊!我宋應星總算是遇到懂我的人了!”
看著年過半百的宋應星激動的像個孩子一般,魏淵的心頭一時間五味雜陳了起來。生活在明朝的宋應星是幸運的,有了時代的支撐他才有機會去完成《天工開物》這樣的跨時代巨作;但同時他又是不幸的,一個具有超越時代認知能力的科學家注定是孤獨的,是寂寞的。而這個孤獨寂寞了五十年多年的老人如今碰到了思維更加超前的自己,魏淵決定要讓宋應星大腦中的各種奇思妙想真正的發揮作用,創造處價值來。
而在一旁的黃軒和周義則看的有些目瞪口呆,他們不知道魏淵因何興奮,也不知道宋應星為何喜極而泣。
為了防止剩下的百名讀書人中還有像宋應星這樣的“漏網之魚”存在,魏淵命人詳細的統計了他們的姓名與出身。在確定並不存在宋應星這般大才之後,魏淵便開始了自己的第二步計劃。
南陽城郊外的魏淵團練營地內一片忙碌的景象,在被招募來近二十天之後。這一千五百名毛葫蘆兵終於要見到自己的頂頭上司——魏淵魏總兵了。
登上帥台的魏淵一身的紋山甲顯得很是威武霸氣,大紅色的披風更是凸顯出了一股大將之風。隻見他腰間挎著寶劍,用淩厲的目光掃視了一眼校場內站得鬆鬆散散的毛葫蘆兵們。這些人還沒有經曆過魏淵的魔鬼訓練,因此軍容不整也是正常的事情。魏淵此時並不著急進行素質訓練,因為他知道,隻要能夠采取有效的辦法對眼前的部隊形成了完全的控製,那麽練出一支虎狼之師不過是時間問題。
陣陣秋風吹過,校場內的黃沙被掀的老高,這時不少士卒紛紛背過身去躲避風沙。但此時矗立於帥台上的魏淵卻巍峨不動,宛如一座大山一般壓的台下的士卒透不過氣來。終於魏淵用洪亮的聲音開口高聲的說道:
“諸位都聽好了,你們隻要在我這裏當一天兵,我魏淵就會給你們一天的餉錢。不論刮風下雨,寒暑春秋,都少不得你們一分。但是我希望你們要明白,這些銀兩都是我魏淵自己掏腰包給的,如今我供你們吃,供你們喝,白白養著你們。為的是什麽呢?為的就是你們將來能夠臨陣殺敵,以軍功來保我魏淵能夠加官進爵。那麽我加官進爵你們會如何呢?很簡單,你們會掙更多的錢,置更多的地,娶更多的媳婦,過更好的日子。”
麵對魏淵如此誘人的大實話,校場上的毛葫蘆兵紛紛大笑了起來。
“怎麽樣?現在想想都夠開心的吧。但是!”
說著魏淵收起了臉上的笑意,嚴肅的說道:
“如果你們哪個人不認真操練,上陣不奮勇殺敵,或是對我魏淵不盡忠;那我養你何用?對不起,這樣的人有一個算一個,有兩個算一對。你們通通給我滾出我的隊伍去!都聽明白了嗎?”
魏淵的突然變臉讓校場內的氣氛一下子緊張了不少,麵對魏淵的問話,台下稀稀拉拉的聲音迴答著。
“聽明白了。”
魏淵在帥台上輕蔑的笑了笑說道:
“怎麽?台下的是一群娘們兒不成?說話怎麽跟蚊子似的。我再問一遍,聽明白了嗎?”
“聽明白了!”
一下子,這上千名毛葫蘆兵的血氣被激發了出來,震天的吼聲在校場上迴蕩著。魏淵滿意的看著台下的軍卒,這支生力軍在自己的調教之下必然能夠成為一支能打硬仗的鋼鐵部隊。
緊接著,魏淵朝黃軒使了個手勢。黃軒心領神會立刻命人端出了早已經準備好的道具,當這些道具出現在校場上時,立刻引起了一陣騷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