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周徹要和親
從放牛娃開始的古代生活 作者:一隻洪荒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蒙族人作戰迅猛攻其不備,打了大梁一個措手不及,迅速攻破了大梁幾個城池。
大梁如何能應付的了兩麵作戰,那邊同意和大景和談,這邊又同蒙族人求和,並開出了極誘人的條件:開放雙邊榷場,允許蒙族人來此貿易,此外,大梁還會賠付給蒙族人三千匹戰馬、兩萬匹布帛。
蒙族人是過慣了窮日子的,一聽有三千匹戰馬和兩萬匹布帛,頓時一喜,急忙就要答應,還是何言昌勸言:不能如此便宜了大梁,多多的要,他們為了不兩邊作戰,定然同意。
於是蒙人小王子烏力吉又增加了新條件:再加三千斤茶葉五千斤棉花和五百個好女。
大梁氣極,為了盡快擺脫蒙族人的軍事威脅,然後全力應付大景的和談,大梁全都咬牙同意了。
為了穩住北邊邊防,大梁盡可能快的籌集了這些物質送給了蒙族人。
烏力吉簡直要樂開了花,若不是他們實在人少,很難長時間占領這幾個城池,他是真舍不得走,這五百個好女一送過來他真想原地升天。
萬萬沒想到,就憑何言昌一張嘴,他們又多得了這麽多東西,簡直太神奇了。
於是聽聞他還想帶隊去並州城談判時欣然同意了,萬一還能有好東西呢,反正他們也不損失什麽。
就這樣,何言昌領著一隊蒙族人來到了並州城。
“爹,蒙族人雖然暫時統一了,但這大汗年邁,手底下還有十多個兒子,這些兒子各個厲害,誰都不服誰,我們完全不需要擔心蒙族人發展壯大。
而且我們和蒙族人直接聯係,可以讓大梁大燕他們始終處於兩麵夾擊的狀態,讓他們以後都不敢再輕舉妄動。”
何正遒聽兒子如此說,心裏的憤怒終於消了些,但想到他消失這麽久,一迴來就給他送了這麽大一份禮,頓時又氣的要死。
“你這小兒,剛說的好聽,你焉知是你在利用他們,不是他們在利用你,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咱們扶持蒙族人,無異於與虎謀皮。”
“再者,這四小城本是我們的領地,如何能變成中立的小城?這怎麽行?”
何言昌急急解釋道:“爹,你說咱們占領了,可能守住麽?北方邊境這麽長,孫大將軍又要馬上領兵迴西北,到時候你從哪調撥更多的兵力駐紮?你能守住一時,能一直守麽?
那裏胡人統治了幾十年,勢力根深蒂固,不若我們先退一步變成中立城,慢慢滲透,待時機成熟再徹底拿下?
最重要的是,胡人之所以打仗厲害是因為他們的騎兵數量比我們的多,可我們大景戰馬太少,想有騎兵沒有戰馬不行。
現在有了中立城,我們就可以直接和蒙族人貿易戰馬,就打破了胡人對戰馬的封鎖,這不好麽?”
而且,隻要變成中立城,他相信自己絕對可以在城內建立自己的勢力。
“你說大梁腹背受敵兩邊作戰,咱們大景也同樣啊,閩南的邢大可還一直在虎視眈眈呢,我們需要盡快解決大梁對大景的威脅。
爹,兒子豈能害你,還請你相信兒子一次,這次兒子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
中立城成立後蒙族人一定會來這和大景貿易,他的商路會進一步擴大,烏力吉不是剛得了大梁不少好東西麽,看著吧,這些東西到時候都會是他的。
另外,蒙族人有了中立城的誘惑,絕對不會允許大梁輕舉妄動撕毀和大景的合約,那樣的話大梁和大燕便始終處於蒙族人的軍事威脅下,大景便有機會休養生息,至少十年沒有兵亂。
而且,如剛才他同老爹說的,無需擔憂蒙族人壯大,大汗這麽多兒子,隻要扶持三四個都夠他們亂成一鍋粥了。
這樣的話,勝利者便是穩坐如山的大景朝。
何言昌將道理細細的掰開揉碎,英國公和何正遒卻還是猶豫不決。
不甘心啊,這次北伐好不容易取得幾個城池,憑什麽要拱手讓迴去。
他們手裏有火炮,還怕他們大梁,大不了再打一仗罷了。
兩人拿不定主意時,倒是一旁的周徹拍板做了決定:就按何言昌所說的做。
周徹:怪不得何言昌會成為趙小山的朋友,兩人都不是啥好人。
不過他不喜歡好人,就喜歡這種蔫壞的。
這何言昌簡直瞌睡來了遞枕頭,中立城的成立,不就是為他準備的麽。
戰事結束了,若朝廷沒有明確的旨意,他馬上就要迴西北了,那他冒險來北地這一趟豈不是沒了意義?
但現在這裏有了四個中立城,無主的中立城……
而他,手裏有火炮!
無主的城也會很快變成他周徹的。
很快三天過去了,雙方經過一番慎重思考,最終都同意了蒙族使團的建議:四小城成為中立城。
城內現有的居民可留可退,胡人漢人各出二百人組成一支巡邏隊對城內治安進行維係,並組織城內榷場貿易收取稅收,雙方輪流對城內進行管理。
蒙族人可前來貿易,大梁大燕不可對其收取過往稅費。
大梁使團氣的鼻孔噴火,表示同意這個建議,但他們有一個條件:他們要和大景和親!他們要迎娶大景公主。
聽到這話,周徹看了一旁的李伯玉一眼,狠狠鬆了口氣:幸虧將妹妹早早嫁出去了,不然絕對會成為皇室的犧牲品。
眾所周知,大景的元康帝才三十多歲,最大的女兒不到十五,還沒到成親的年紀。
他的妹妹們又都嫁出去了,嫡係裏沒有適齡的女孩,要想和親隻能在宗室或者大臣家裏找。
但大梁這時硬氣了,他們的皇帝是如此尊貴,要娶就娶嫡公主,如何能遷就大臣家裏的。
大景這邊也生氣了,以前的時候為了維係兩邊和平,大景朝嫁過去多少公主,最後有一個善終麽?
這次你們都戰敗了,還有臉要公主?還嫡公主?簡直倒反天罡!
不應該我們嫁,是你們嫁才對!
大梁使臣道:可以可以,我們作為戰敗國理應嫁一個公主過去。不過聽說你們的皇帝陛下身體抱恙不良於行,我們的公主嫁過來豈不委屈?那還不如嫁一個宗室。
他們也不挑了,就這次的淳郡公周徹了,年紀輕輕又身份尊貴,和他們的公主正好般配。
周徹:……
打主意都打到他身上來了!
這是上次殺他不成,又想來個美人計?
涉及到和親大事,這已經不是英國公和何正遒能做主的了,於是乎,一封八百裏加急當夜送到了京城。
第四天,京城的迴複來了:前兩項議題均可,但中立城隻能是靠近大梁的那兩個,大燕境內那兩個大景要死守,不可中立。
另,封淳郡公為護國郡王,加二等銜,另賜慶州一地為其封地,兩封地內食邑可自留,無需上供給朝廷,但需為國聯姻。
周徹一聽,樂了,加官進爵娶媳婦兒這都要來?
行,大梁的公主他可以娶,條件是:公主的陪嫁要厚,不要多,三千匹馬五千隻羊五千隻牛就行。
大梁使臣的鼻子早就歪的找不迴來了,要嫁妝也行,但你的聘禮也要厚,我們也要的不多,就要一百門火炮就行。
大梁如何能應付的了兩麵作戰,那邊同意和大景和談,這邊又同蒙族人求和,並開出了極誘人的條件:開放雙邊榷場,允許蒙族人來此貿易,此外,大梁還會賠付給蒙族人三千匹戰馬、兩萬匹布帛。
蒙族人是過慣了窮日子的,一聽有三千匹戰馬和兩萬匹布帛,頓時一喜,急忙就要答應,還是何言昌勸言:不能如此便宜了大梁,多多的要,他們為了不兩邊作戰,定然同意。
於是蒙人小王子烏力吉又增加了新條件:再加三千斤茶葉五千斤棉花和五百個好女。
大梁氣極,為了盡快擺脫蒙族人的軍事威脅,然後全力應付大景的和談,大梁全都咬牙同意了。
為了穩住北邊邊防,大梁盡可能快的籌集了這些物質送給了蒙族人。
烏力吉簡直要樂開了花,若不是他們實在人少,很難長時間占領這幾個城池,他是真舍不得走,這五百個好女一送過來他真想原地升天。
萬萬沒想到,就憑何言昌一張嘴,他們又多得了這麽多東西,簡直太神奇了。
於是聽聞他還想帶隊去並州城談判時欣然同意了,萬一還能有好東西呢,反正他們也不損失什麽。
就這樣,何言昌領著一隊蒙族人來到了並州城。
“爹,蒙族人雖然暫時統一了,但這大汗年邁,手底下還有十多個兒子,這些兒子各個厲害,誰都不服誰,我們完全不需要擔心蒙族人發展壯大。
而且我們和蒙族人直接聯係,可以讓大梁大燕他們始終處於兩麵夾擊的狀態,讓他們以後都不敢再輕舉妄動。”
何正遒聽兒子如此說,心裏的憤怒終於消了些,但想到他消失這麽久,一迴來就給他送了這麽大一份禮,頓時又氣的要死。
“你這小兒,剛說的好聽,你焉知是你在利用他們,不是他們在利用你,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咱們扶持蒙族人,無異於與虎謀皮。”
“再者,這四小城本是我們的領地,如何能變成中立的小城?這怎麽行?”
何言昌急急解釋道:“爹,你說咱們占領了,可能守住麽?北方邊境這麽長,孫大將軍又要馬上領兵迴西北,到時候你從哪調撥更多的兵力駐紮?你能守住一時,能一直守麽?
那裏胡人統治了幾十年,勢力根深蒂固,不若我們先退一步變成中立城,慢慢滲透,待時機成熟再徹底拿下?
最重要的是,胡人之所以打仗厲害是因為他們的騎兵數量比我們的多,可我們大景戰馬太少,想有騎兵沒有戰馬不行。
現在有了中立城,我們就可以直接和蒙族人貿易戰馬,就打破了胡人對戰馬的封鎖,這不好麽?”
而且,隻要變成中立城,他相信自己絕對可以在城內建立自己的勢力。
“你說大梁腹背受敵兩邊作戰,咱們大景也同樣啊,閩南的邢大可還一直在虎視眈眈呢,我們需要盡快解決大梁對大景的威脅。
爹,兒子豈能害你,還請你相信兒子一次,這次兒子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
中立城成立後蒙族人一定會來這和大景貿易,他的商路會進一步擴大,烏力吉不是剛得了大梁不少好東西麽,看著吧,這些東西到時候都會是他的。
另外,蒙族人有了中立城的誘惑,絕對不會允許大梁輕舉妄動撕毀和大景的合約,那樣的話大梁和大燕便始終處於蒙族人的軍事威脅下,大景便有機會休養生息,至少十年沒有兵亂。
而且,如剛才他同老爹說的,無需擔憂蒙族人壯大,大汗這麽多兒子,隻要扶持三四個都夠他們亂成一鍋粥了。
這樣的話,勝利者便是穩坐如山的大景朝。
何言昌將道理細細的掰開揉碎,英國公和何正遒卻還是猶豫不決。
不甘心啊,這次北伐好不容易取得幾個城池,憑什麽要拱手讓迴去。
他們手裏有火炮,還怕他們大梁,大不了再打一仗罷了。
兩人拿不定主意時,倒是一旁的周徹拍板做了決定:就按何言昌所說的做。
周徹:怪不得何言昌會成為趙小山的朋友,兩人都不是啥好人。
不過他不喜歡好人,就喜歡這種蔫壞的。
這何言昌簡直瞌睡來了遞枕頭,中立城的成立,不就是為他準備的麽。
戰事結束了,若朝廷沒有明確的旨意,他馬上就要迴西北了,那他冒險來北地這一趟豈不是沒了意義?
但現在這裏有了四個中立城,無主的中立城……
而他,手裏有火炮!
無主的城也會很快變成他周徹的。
很快三天過去了,雙方經過一番慎重思考,最終都同意了蒙族使團的建議:四小城成為中立城。
城內現有的居民可留可退,胡人漢人各出二百人組成一支巡邏隊對城內治安進行維係,並組織城內榷場貿易收取稅收,雙方輪流對城內進行管理。
蒙族人可前來貿易,大梁大燕不可對其收取過往稅費。
大梁使團氣的鼻孔噴火,表示同意這個建議,但他們有一個條件:他們要和大景和親!他們要迎娶大景公主。
聽到這話,周徹看了一旁的李伯玉一眼,狠狠鬆了口氣:幸虧將妹妹早早嫁出去了,不然絕對會成為皇室的犧牲品。
眾所周知,大景的元康帝才三十多歲,最大的女兒不到十五,還沒到成親的年紀。
他的妹妹們又都嫁出去了,嫡係裏沒有適齡的女孩,要想和親隻能在宗室或者大臣家裏找。
但大梁這時硬氣了,他們的皇帝是如此尊貴,要娶就娶嫡公主,如何能遷就大臣家裏的。
大景這邊也生氣了,以前的時候為了維係兩邊和平,大景朝嫁過去多少公主,最後有一個善終麽?
這次你們都戰敗了,還有臉要公主?還嫡公主?簡直倒反天罡!
不應該我們嫁,是你們嫁才對!
大梁使臣道:可以可以,我們作為戰敗國理應嫁一個公主過去。不過聽說你們的皇帝陛下身體抱恙不良於行,我們的公主嫁過來豈不委屈?那還不如嫁一個宗室。
他們也不挑了,就這次的淳郡公周徹了,年紀輕輕又身份尊貴,和他們的公主正好般配。
周徹:……
打主意都打到他身上來了!
這是上次殺他不成,又想來個美人計?
涉及到和親大事,這已經不是英國公和何正遒能做主的了,於是乎,一封八百裏加急當夜送到了京城。
第四天,京城的迴複來了:前兩項議題均可,但中立城隻能是靠近大梁的那兩個,大燕境內那兩個大景要死守,不可中立。
另,封淳郡公為護國郡王,加二等銜,另賜慶州一地為其封地,兩封地內食邑可自留,無需上供給朝廷,但需為國聯姻。
周徹一聽,樂了,加官進爵娶媳婦兒這都要來?
行,大梁的公主他可以娶,條件是:公主的陪嫁要厚,不要多,三千匹馬五千隻羊五千隻牛就行。
大梁使臣的鼻子早就歪的找不迴來了,要嫁妝也行,但你的聘禮也要厚,我們也要的不多,就要一百門火炮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