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親雖然快活,但累也是真累,再見趙小山時周徹坐沒坐相的攤在椅子上,揉著眉心正在閉目養神,看他進門隻是掀了一下眼皮又合上了。


    “密水沒什麽事先不用著急迴去,好不容易來一次,在這多逛逛。”


    這幾天趙小山已經逛的挺好了,甚至還去了一趟白常文媳婦兒家的馬場,好好感受了一下什麽叫天蒼蒼野茫茫,玩的很是盡興。


    就連程理都說這西北雖然貧瘠,但蒼茫遼闊,別有一番滋味。


    “山子謝郡公惦記,不過這幾天郡公忙的時候我和程理逛的挺好的,出來的時間也久了,還是想快點迴去才不辜負叔老爺的托付。”


    周徹早就知道叔公把當初埋的一條線交給了趙小山,對此他也十分滿意。


    “你送的那對琉璃酒杯當真精美,夫人見了十分喜歡,若你的琉璃作坊都是這樣的品質,就算不銷往北邊也不愁賣。”


    這可難了,那一對水杯還是他鼓搗了好幾天才弄出來的。


    “記住,琉璃這西洋玩意兒講究的是物以稀為貴,你先別急著打開銷路,要知道奇貨可居,以後生產在精不在多。”


    “這幾天你也走南闖北的見識了不少,以後眼光放長遠些,別光盯著村裏的一畝三分地,爭取建立一支自己的商隊,免得以後左右求人找銷路。”


    “我在西北雖然站穩了腳跟,但沒有自己的軍隊卻是寸步難行,手段伎倆終歸是末路,若局勢崩壞還是要有自己的勢力才可。”


    趙小山最開始還跟著哼哼應付兩句,後麵再聽就不知道該怎麽迴答了。


    他不知道周徹為什麽要和自己說這樣的機密,自己在他心中的地位這麽高麽,到了可以推心置腹的地步了?


    周徹看他的囧樣笑了笑,“行了,我也不和你兜圈子了,現在的我雖然看著風光,但養軍隊要花很多錢,總花用女人的嫁妝也不是那麽迴事,我守著西北,和大夏交易很是便利。我想讓你的幾個作坊開到梁州城來,還有玉米,我也想引過來。”


    要他的技術?


    “若郡公想要技術,山子自然雙手奉上。”


    “不,我不僅要你的技術,還要管理,我都要。這件事很急,要不然你就在這待幾個月幫我把作坊建起來,要不然就派個管事過來幫著管理。”


    趙小山這下總算懂周徹的意思。


    周徹這是打算在西北開他作坊的分號了。


    他的作坊雖然產出也算豐富,但畢竟遠在密水,隔著千山萬水,溝通不便,幫助實在有限。


    若梁州本地有作坊,產出來之後直接進行銷售則會方便很多,周徹的思路很正確。


    “你放心,我不白用你的技術,這邊所有作坊產出我分你兩成幹股,你覺得如何?”


    趙小山連連搖頭,“不不不,兩成太多了,一成就夠了,若沒有郡公當年提攜也沒有小山的今天,郡公的事自然是小山的事。那小山就在這多待一陣,先幫著郡公將作坊建起來,等走上正軌了再派一個信得過的管事過來接手。”


    幾句話,趙小山便把自己賣了。


    周徹對趙小山的態度十分滿意,讓他從白常文家搬出來,住進郡公府,暫時以幕僚的身份自居。


    並且將白常文和孫英兒叫了過來,吩咐他們配合趙小山工作,爭取盡快將作坊建好,聽趙小山調遣。


    趙小山知道周徹是想做出一番成績的,他也願意盡自己的一份力幫他成就大業。


    於是乎,程理和趙小山便留了下來。


    程理本以為這次出來散散心,沒想到直接被扣住了,不得已隻能給家中的妻兒寫了封信,說了一下這邊的情況。


    趙小山也抓緊時間修書一封,告知家裏自己要在西北多待一段時間,另外讓二黑子帶著琉璃作坊的十個男工盡快趕過來。


    他不可能一直留在這,早晚要迴去的,還不如把二黑子調過來。


    二黑子雖然分家了,但他媳婦兒和他娘之間的齟齬不是那麽好化解的,他夾在中間十分苦悶,正好借著這個機會把他拯救出來。


    既然明確了自己的任務,趙小山便也不再拖遝,第二天便和白常文等人考察了一下梁州城,先將幾個作坊的地址給定了下來。


    這是周徹自營的作坊,規模一定是比他在密水的大的多,經過幾番討論和考察,敲定了最後的方案。


    三個作坊生產體係不同,位置可以靠近,但是不能挨著,尤其是琉璃作坊,來迴運送沙石,最好選在城外。


    而肥皂作坊和米粉作坊規模小,便可建在城內,還能帶動城內百姓就業。


    一番忙碌後,三個作坊熱熱鬧鬧的動工了。


    建造工地時,趙小山也沒忙著,他在郡公府的後院手把手的教授如何製作米粉和肥皂香皂。


    這第一批來學習的都是郡公夫人孫英兒精心挑選出來的,一共十四人,七人一組分別學習米粉和肥皂。


    這些人都是周徹和孫英兒的心腹,學成以後將是作坊的大小管事,因此學的十分認真。


    協助趙小山籌建作坊是周徹交給孫英兒的第一個任務,對此她十分重視,不僅每日過來巡查,有時自己也會認真學習,不懂的地方還會向趙小山虛心請教。


    趙小山自然不可能藏私,他早就和周徹綁到了一條船上,周徹好他才能好,自然是知無不言。


    這個過程中趙小山和孫英兒逐漸熟稔起來,他覺得周徹眼光真心不錯,能娶到孫英兒這樣的好女人當媳婦兒,這應該是他做過最正確的選擇了。


    孫英兒心胸十分開闊舒朗,做事不拘小節又很認真,接人待物親和有原則,同時賞罰分明胸有溝壑。


    得此賢內助,周徹之幸也。


    趙小山決定了,這輩子除非不娶媳婦兒,要娶就娶孫英兒這樣的,簡直就是女頻文裏聰明睿智的大女主。


    雖然長的很一般,但內涵真是夠夠的,周徹配不上她。


    米粉和作坊做法簡單,幾天後這些人便開始上手試驗了,雖然偶有瑕疵,整體還算順利,又監督了幾天,這十四人的隊伍逐漸得心應手,可以獨立操作了。


    趙小山很是欣慰,覺得自己嚴師出高徒。


    周徹抽出時間檢查了一下進度,對他的工作也十分滿意。


    人多力量大,兩個作坊也快竣工了,周徹讓白常文負責招工,集訓一下就可以進行正式生產了。


    倒是琉璃作坊,因為需要建高溫窯爐,進展很慢,都半個多月了剛進行一半,趙小山很是著急。


    他這次又出來兩個多月了,也不知道家裏怎麽樣了。


    作坊一旦正式運轉,趙小山便閑了下來,他和程理將梁州城及周邊一些馬場轉了轉,迴去後根據記憶中現代城市的規劃,列了一個清單,寫了一份建議書交給了周徹。


    雖然周徹有心治理好梁州城,但他畢竟出身勳貴,沒有底層生活的經驗,在搞活方麵守成有餘創新不足。


    既然自己要在這待一段時間,趁機幫著他把梁州城好好整治整治。


    在建議書裏,他對梁州城的整體布局進行了重新規劃。


    首先便是居民區和商業區分開的問題,梁州城是西北交通要地,很多大夏大周的商人都會來這進行貿易,可是這些貿易往往魚龍混雜。


    趙小山建議他在城內專門規劃出一個貿易區,像現代會展中心那樣,政府進行管理,維持秩序抽取賦稅。


    若有第一次來的外地商人也可以牽線搭橋,抽取傭金。


    也可在內城不同地點設不同檔次的官方驛站和倉庫,用以提供商人的住宿和存儲貨物之用,嚴格管理保證安全,價格要比市場價貴,不與民爭利。


    第二,因為西北地區的主要交通工具都是駱駝,這東西滂臭,味道很大,很是影響市容市貌。


    他建議在城內隔一段便設一個駱駝休息棚區,既可以喂食又可以喝水休息的地方,駱駝拉出來的屎免費送到城外供農民種地使用。


    西北土地不豐,對那些當地老百姓種瓜果蔬菜來售賣的,也專門圈出來一個小場所,不收取傭金,隻負責管理。


    再次,梁州城要想建設好,一個好的名聲很重要,要將他打造成西北地區最安全的城市,便需要朝廷多巡邏嚴加管理,甚至可以多請些說書人免費講書進行基層教化。


    像這樣雜七雜八的,趙小山羅列了八九條,也不知道周徹能接受幾個,反正他是交上去了。


    周徹接過本子很是驚喜,看過後針對一些不懂的問題問了又問,一副好奇寶寶的模樣,趙小山再次化身好老師進行了詳細的解答。


    這一答就答了小半天,直到下午周徹被叫走。


    這一天,是他的兩個妾室同時進門的日子。孫英兒為表對兩個側室的重視,在府裏擺了好幾桌,請了不少人過來熱鬧,趙小山也在受邀之列。


    趙小山冷眼看著孫英兒穿著老氣的衣服端坐在主位上,接過兩女奉的茶,有些心疼她。


    她和周徹剛成親一個月,兩個貴妾便入了門,一個有權一個有錢,不是能任人捏扁搓圓的存在。這以後消停的日子可不多了。


    唉,天下好女子難道都要這樣被蹉跎麽……


    幸好自己身為男子,沒有這樣的苦惱。


    他猜的沒錯,自從兩個側室進門後,孫英兒便不怎麽出門了,哪怕趙小山在府裏也很少能看到她的身影。


    周徹每天都很忙,通過聯姻,他和西北有兵權的兩個將領都有了實質性姻親關係,這樣便利的條件下他開始準備籌建自己的軍隊了。


    而招兵買馬的錢則是薑氏女的嫁妝。


    周徹這軟飯吃的很香,牙口十分好,一點都沒覺得花媳婦兒嫁妝有什麽不對的,臉皮堪比城牆。


    (此外,他一個月內辦了兩場婚事,又收了不少禮份子錢,也是一筆不菲的收入,梁州城附近大小官員這段時間的日子估計不太好過。)


    他采納了趙小山的建議,很快在梁州城裏規劃好了會展交易中心的位置,不僅蓋了寬敞明亮的大展廳,還從護衛隊裏調取人手進行管理,不論是規模還是安全程度來說都比外麵的榷場好很多。


    畢竟榷場貿易的稅收是交給國家的,但梁州城這的收入是歸周徹自己的。


    出了這麽大的力,沒有迴報怎麽能行,會展中心進行的每一筆大型交易都要交一定數額的“管理費”,錢的問題倒是得到了暫時的緩解。


    為了讓更多的商戶來梁州城貿易,趙小山還鼓動白常文去周邊進行大力的宣傳。


    白常文也上道,為了“招商引資”,跑了不少地方,甚至給出了優惠政策,凡是第一次來梁州城進行貿易的,前三次的稅收免費。


    周徹看到了迴頭錢,也很樂嗬,又朝薑氏女要了一筆錢,將城外的官道擴寬踏平了,以保證路途暢達。


    梁州城經過這段時間的整頓,已經大變了模樣,市容市貌堪比中原的城市,來來往往的商旅百姓繪成了一幅人間煙火圖。


    米粉作坊產出的雜糧粉由於攜帶方便口感勁道,和以往的價格比又便宜了很多,很收外來商戶的歡迎。


    由於產能有限,甚至供不應求,有的大商隊為了盡快拿到更多的雜糧粉,托關係找到了白常文,希望以後作坊的產出他能第一個拿貨,量大,價格可以商量。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所有人都幹勁十足。


    在趙小山來到梁州城的第二個月下旬,西北進入了七月份,已經十分炎熱時,二黑子帶著十個琉璃作坊的男工終於到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放牛娃開始的古代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隻洪荒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隻洪荒獸並收藏從放牛娃開始的古代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