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視察工作
從放牛娃開始的古代生活 作者:一隻洪荒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迴到趙家村後,趙小山的生活重新迴到正軌。
進入六月後,五花山漫山遍野的野花都開了,二黑子當機立斷,下令肥皂作坊全麵收購各種鮮花,重啟香皂生產。
此令一出,趙家村附近所有村屯都轟動起來了。
山腳下田壟間到處都是采花的人,不少都是全家出動,連四五歲的孩童都被攆出家門,在家附近的地方低頭找花。
為了擴大生產規模,趙小山迴來後,派趙三旺和朱豐收領隊,在密水其他鄉鎮大力宣傳收買鮮花。
密水縣下轄的村屯有一百多個,他們不可能挨家挨戶收。
趙三旺便主動找各村的村長進行合作,選擇他們當代理人負責本村鮮花的收購,收購二十斤,給提成十文,若能自行送到所在的鎮,另加五文。
這並不是個小任務,趙小山叮囑趙三旺務必要謹慎,莫要和本地地痞流氓牽扯,也不要得罪了鎮子裏的衙役。
畢竟閻王好說小鬼難纏,他們是外來的,最好不要橫生枝節。
周徹走了,趙小山充滿了不安全感。
生怕沒有保護傘了,再被當地官吏針對。
好在收購鮮花是小本生意,這東西純野生的,隻要勤快點,一天掙個幾文錢不是問題。
原材料問題解決後,趙小山下令關停肥皂的生產線,全力配合香皂的生產。
胰腺等豬下水全部禁用,全部換成豬肥油,以提煉出最幹淨的油脂。
生產設備全部換新,以保證香皂生產時沒有異味。
為了增加產品購買力,趙小山又去縣城找到了手藝出眾的木匠,打了一批形狀各異的模具。
這一頓操作下來,十多天的時間過去了。
趙小山從迴來沒歇著一天。
好在這一通忙活下來,香皂的生產慢慢步入正軌,他又可以當甩手掌櫃了。
自從去年因為玉米被皇帝表彰後,趙家村家家戶戶所有土地都種上了玉米。
他們不怕玉米賣不出去,因為趙小山發話了,有多少他們家收多少,價格低於水稻高於高粱等糙米。
雖然沒有水稻的價格高,但玉米產量高,怎麽看怎麽掙錢。
此外,全大景朝就他們樂平鎮這種了玉米,皇帝都這麽重視的東西,朝廷能不收麽?
這麽高產的種子朝廷指定是要在大景朝大範圍推廣的,搞不好趙小山都收不到,就得全都交給朝廷了。
今年年景好,開春以來一直風調雨順的,老百姓都對秋天的收入充滿了期待。
趙小山家的地除了一小塊留作菜地,其餘的地方全都種了玉米。
他都想好了,以後種玉米的一定會越來越多,他就可以將其做成玉米麵,壓成黃麵條進行售賣。
那東西的原理和米粉一樣,生產線都是現成的,成本還更低。
家裏的作坊和田地運轉良好,鎮裏書坊的運營也有條不紊。
鎮裏的讀書人少,雕版印刷的四書五經等書籍售賣的市場較小,好多都是趙家村的兩個學堂自行消化了。
活字印刷倒是停滯了。
郭憨子團隊在製作了一段時間的泥字後發現做好的泥塊放一段時間便會開裂,泥吸水,刷上去的墨水很快就會被吸收。
要想成功印刷一本書,所需的墨水便不是小數目。
郭憨子是瓦匠,不認識字,本身沒什麽見識,麵對這種情況隻能讓手下的徒弟多刷墨水,裂開的字塊重新刻印煆燒。
要不說知識就是力量呢,從趙家村學堂裏出來的幾個學徒看到這種情況倒是開動了腦筋。
他們腦子活,總覺得這種方法不能持久,因為成本太高了。
於是,在走訪了鎮裏鐵匠鋪,又諮詢了李巨卿和白敏中後,集思廣益,決定用金屬材質作為煆燒字模的材料。
等趙小山過去視察時才發現,郭憨子已經被他們帶歪了。
原來用泥做好的字模全部被廢棄,這些學徒在征得白敏中的同意後,重新調整了生產線,全力烤製金屬字模。
這也意味著,他之前的所有投入全部歸零。
投入的錢都打了水漂。
雖然技術是改進了,這種改進所帶來的收益絕對會比原版的好。
可損失也是實實在在的啊。這麽長時間,連人工帶材料,沒有一千也有八百了。
這麽多錢,趙小山的心在滴血。
白敏中作為書坊的負責人,看東家的臉皺成一團,多少有點懊悔。
這事是他下令調換的,還沒經過東家的同意。
好在東家開明大度,雖然心疼錢,並沒有責罰他擅權。
臨走還當著眾人的麵表揚了他,說他能當機立斷及時止損,很有擔當。
不僅不罰,還獎賞了三兩銀子。
郭憨子團隊所有成員一人也獎賞了五百文。
在所有人歡唿雀躍的背後,趙小山流下了痛苦的淚水。
什麽叫打腫了臉充胖子,這就是。
這麽一折騰,他的活字印刷真是遙遙無期了,且有的磨呢。
值得高興的是,在他走的這段時間,經過白敏中的大力折騰,鎮裏的兩所學堂也成功開學了。
白敏中這家夥雖然為人刻板,能力是真的強。
趙小山隻是下達了命令,撥了些經費,便可以直接檢驗成果了。
這一天,趙小山在白敏中的陪同下一起視察了兩所學堂。
男學堂三十個孩子,各個都是白敏中精挑細選敲定的,整體素質狀態比趙家村的學堂高了幾個檔。
先生早和他們說過這所學堂真正的出資人是誰。
因此趙小山一出場,這三十個孩子們齊刷刷朝他作揖,行了弟子禮。
齊聲道:“謝趙先生高義,讓學生們有書可念。先生之恩,我等沒齒難忘,學成後願為先生驅使。”
這都是授課的先生提前教好的,也是他們發自肺腑的表達。
先生說過:“須知培養一個讀書人有多難,不說筆墨紙硯,光說現在的校舍書本和教書的先生,哪一樣不要錢,絕非這一日之功。”
“放眼整個大景朝,又有哪個學堂能讓學生免費念書的?趙公子雖然年齡不大,家財不多,卻實在是心胸博大之人。”
“趙公子與你們非親非故,你們受他如此大恩,學成以後也要為其驅使,迴報一二,方對得起你們讀過的書。”
這些孩子最大的不過九歲,日日被先生如此訓導教育,心裏那棵感恩的樹早就生根發芽枝繁葉茂了。
因此,當見到趙小山本人時,是真的發自內心的激動。
原來趙先生這麽年輕,並沒有比他們大多少。
卻能以一人之力,幫了他們這麽多貧困的學子。
不過他好瘦啊,他們要快快長大,長成參天大樹,迴過頭來保護趙先生!
趙小山看著一排排小蘿卜頭崇拜激動的眼光,別提心裏多滿足了。
待這些孩子長大,他們又會帶給他什麽樣的驚喜!
這就是他以後最強大的軍團!他們趙家的勢力!
從男學堂走時,趙小山的心情十分激動,覺得滿腔熱血都沸騰了。
然而,走進女學堂時,燃燒的小火苗又降了下來。
女學堂本預定收十五個孩子,但開學至今,隻來了四個。
聽白敏中說,鎮裏不知誰傳的,這個女學堂創辦的初衷根本不是要幫女娃讀書認字,而是在給趙小山培養媳婦兒人選。
十五個娃娃裏,誰學的最好,以後誰就是趙小山的媳婦兒。
所以,開學之前確實有不少報名要來上學的,但不是奔著讓孩子讀書,是奔著趙小山。
這些人裏有不少是鄉下來的,圖的是這裏有吃有住有學念,孩子長大後還能嫁個富戶,怎麽算怎麽合適。
當初白敏中氣夠嗆,和李巨卿程理和翠娘商量一番後,決定打著這種主意的一律不收。
寧可女學關停,也不能打上那種標簽。
經過四人一番選拔,在眾多目的不純的女娃裏挑來挑去,就挑了這麽四個孩子。
另外的十一個名額,暫時空置。
啥時候趙小山成親了啥時候再補上,畢竟他都成親了,那種謠言不攻自破,真正來求學的孩子就多了。
趙小山聽到匯報,眼珠子差點瞪出來。
天娘啊,女學裏收的孩子最大不過十歲,一群蘿莉,他能看上?
哥是那麽低級趣味的人麽?
哥的眼光高著呢!(當初鄉君都沒看上呢。)
“不來就不來,沒求著她們來。你們做的對,寧可女學關停,不收別有用心的進來,一律拒之門外。”
程理在旁邊撇了撇嘴,“你早點成親不就沒這麽多事了。”
趙小山瞪他一眼,“為了個女學我就委屈自己進入婚姻的墳墓?我有那麽偉大麽?”
程理一點不怕他,迴瞪道:“婚姻怎麽是墳墓?山子,你現在也十六了,也算大人了,你看人家二黑子,老二都快生了,你怎麽還不著急成親?”
“家裏一堆亂七八糟的事需要忙,我哪有空去成親。”
“成家立業成家立業,娶媳婦兒又不耽誤你做別的,怎麽就不行!”
兩人誰也說服不了誰,氣的幹瞪眼。
視察了一圈自己的江山後,趙小山滿意的迴了村。
他感覺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四個學堂,上百個孩子,嗷嗷待哺,都是錢!
光靠作坊書坊和地裏的產出隻能維持基本平衡,盈餘是真沒有了。
他不能光靠節流,還要再次開源。
多掙錢,才是王道。
於是乎,接下來的趙小山又將自己關迴了實驗室,將進行了一半的琉璃實驗撿了起來,日夜不停的實驗操作。
這期間,走了半年多的李球終於舍得寫平安信了。
這老小子這麽久沒有音,讓劉氏好一頓掛念。
現在終於看到信,劉氏比誰都激動了。
信是鐵牛讀的。家裏一封,他單獨一封。
“爹,娘,我在梁州很好,郡公的府邸很大,我住的屋子也很寬敞,比之前在侯府的好了很多。但這裏的氣候很差,常年風沙,很是幹燥,剛來時我很不適應,嗓子很不舒服,不過最近習慣多了……
但這裏的吃食我實在不能適應,這裏的飯食做什麽都是鹹的,我吃不下。郡公也不適應,好在鄉君將府裏的廚子調過來兩個,我們偶爾能跟著沾光吃上一頓……”
給家裏的信上,李球絮絮叨叨說了生活中很多瑣事,像嘮家常一樣,聽得劉氏淚流滿麵。
信的最後,李球說想念家裏的醬菜了,希望趙小山用商隊給他捎上一些。
劉氏這才知道原來密水還有去往梁州的商隊。
趙小山解釋說這也是今年才開通的,是淳郡公去了後才慢慢打通的,正式投入不久。
劉氏聽完後啥也不幹了,指揮著家裏所有女人一起縫製衣服曬豆子做大醬。
無人時,趙小山打開了李球單獨寫給他的信,心裏一會一咯噔。
“……郡公廢了好一番才收服了梁州的大小勢力,有一次胡人趁機偷襲,郡公還受了傷,我也在床上躺了半個月……為了拉攏勢力,郡公和西北守備家的女兒定親了,年底成親……婚後還要納禦夷城何將軍家女兒進門……白常文這小子被馬幫大當家相中了,那大當家說什麽也要嫁給他,嫁妝就是整個馬幫……看得出來,郡公很心動,但他沒明說,白常文也看出郡公的意思,已經答應了大當家的要求了……”
讀到這裏,趙小山整個下巴都掉下來了。
剛走半年,李伯玉竟然就要成親了!!!
為了搞事情,他竟然出賣了色相,還要一起娶兩個!
要點臉吧!
他就說麽,怎麽李伯玉都二十多歲了還沒成親,原來是奇貨可居,在這等著呢。
敢情人家一直沒成親,是因為密水縣城裏沒有能滿足他條件的女娘,寧可單身不娶也要空著位置留給能給自己助益的女人。
這是個狠人!
對別人狠,對自己也狠!
此時此刻,趙小山對周徹的認識又上了一個高度。
可憐了白常文,為了周徹的事業,竟然要犧牲自己去迎娶馬幫的大當家。
西北的馬幫啊,一定馬很多,大當家一嫁過來,這些馬自然歸周徹所有了。
周徹這可真是物盡其用!
隻是可憐了白常文,原本也是個溫文爾雅的中年帥書生,就這麽被糟蹋了。
自己也沒成親呢……
若有需要,周徹會不會利用自己的親事做文章撈好處?
想到這,趙小山一陣惡寒。
幸好現在離的遠了。
“郡公聽說我要給你寫信,讓我問問你年末能不能來參加他的婚禮……你推薦的林大欽和程術鑫郡公甚是喜歡,尤其是林大欽,郡公說他有大才,他要重用……郡公說這件事你做的很好……”
他一直都知道林大欽絕對能入的了周徹的法眼,果然如此。
“到了西北後郡公放開了手腳,做事大膽許多,勢力擴張的很快,但有時受銀錢所限,總是束手束腳,郡公最近和江南商會的會長薑之凍接觸很多。聽白常文說郡公打算納其女進門,以謀求其經濟援助……郡公讓我代問你,作坊的產量能否進一步提升,若你這裏銀錢湊手,他便舍了薑之凍……白常文私下說是因為薑之凍的小女兒貌若無鹽雞胸龜背,郡公不是很想納……”
噗……
咳咳咳……
正喝水的趙小山差點沒把自己嗆死。
天爺啊,誰能告訴他這個世界怎麽了。
是他太單純了還是周徹真的瘋了。
他是真的豁得出去啊。
為了一點錢,竟然連貌若無鹽的商戶女都要納了?如此犧牲自己到底是為了哪般……
完了,周徹在他心中的形象已經徹底崩塌了。
一起三個女人,他已經能夠想象周徹要英年早逝精盡而亡了。
不行,為了好兄弟的壽命,他要努力努力再努力。爭取早日將琉璃生產出來,多多掙錢!
李球的這封信給趙小山帶來的心理波動太大,好幾天了他都沒緩過來。
此時的他特別想找個人傾訴一二,但這麽機密的事不可能到處宣傳,憋的他十分難受。
無奈之下,他隻能給李球寫了封迴信,信紙長達十五張,其中十張都在說八卦。
當然了,他又單獨給周徹寫了一封信,表達了對他定親之事的祝賀,又保證了自己一定會多多掙錢,以供應彼用。
內容官方語氣正式態度恭敬。
完全符合下屬給上司寫信的規範。
一共兩頁紙搞定。
這兩封信隨著劉氏給李球帶的衣服鞋襪大醬一起,隨著商隊送到了西北。
進入六月後,五花山漫山遍野的野花都開了,二黑子當機立斷,下令肥皂作坊全麵收購各種鮮花,重啟香皂生產。
此令一出,趙家村附近所有村屯都轟動起來了。
山腳下田壟間到處都是采花的人,不少都是全家出動,連四五歲的孩童都被攆出家門,在家附近的地方低頭找花。
為了擴大生產規模,趙小山迴來後,派趙三旺和朱豐收領隊,在密水其他鄉鎮大力宣傳收買鮮花。
密水縣下轄的村屯有一百多個,他們不可能挨家挨戶收。
趙三旺便主動找各村的村長進行合作,選擇他們當代理人負責本村鮮花的收購,收購二十斤,給提成十文,若能自行送到所在的鎮,另加五文。
這並不是個小任務,趙小山叮囑趙三旺務必要謹慎,莫要和本地地痞流氓牽扯,也不要得罪了鎮子裏的衙役。
畢竟閻王好說小鬼難纏,他們是外來的,最好不要橫生枝節。
周徹走了,趙小山充滿了不安全感。
生怕沒有保護傘了,再被當地官吏針對。
好在收購鮮花是小本生意,這東西純野生的,隻要勤快點,一天掙個幾文錢不是問題。
原材料問題解決後,趙小山下令關停肥皂的生產線,全力配合香皂的生產。
胰腺等豬下水全部禁用,全部換成豬肥油,以提煉出最幹淨的油脂。
生產設備全部換新,以保證香皂生產時沒有異味。
為了增加產品購買力,趙小山又去縣城找到了手藝出眾的木匠,打了一批形狀各異的模具。
這一頓操作下來,十多天的時間過去了。
趙小山從迴來沒歇著一天。
好在這一通忙活下來,香皂的生產慢慢步入正軌,他又可以當甩手掌櫃了。
自從去年因為玉米被皇帝表彰後,趙家村家家戶戶所有土地都種上了玉米。
他們不怕玉米賣不出去,因為趙小山發話了,有多少他們家收多少,價格低於水稻高於高粱等糙米。
雖然沒有水稻的價格高,但玉米產量高,怎麽看怎麽掙錢。
此外,全大景朝就他們樂平鎮這種了玉米,皇帝都這麽重視的東西,朝廷能不收麽?
這麽高產的種子朝廷指定是要在大景朝大範圍推廣的,搞不好趙小山都收不到,就得全都交給朝廷了。
今年年景好,開春以來一直風調雨順的,老百姓都對秋天的收入充滿了期待。
趙小山家的地除了一小塊留作菜地,其餘的地方全都種了玉米。
他都想好了,以後種玉米的一定會越來越多,他就可以將其做成玉米麵,壓成黃麵條進行售賣。
那東西的原理和米粉一樣,生產線都是現成的,成本還更低。
家裏的作坊和田地運轉良好,鎮裏書坊的運營也有條不紊。
鎮裏的讀書人少,雕版印刷的四書五經等書籍售賣的市場較小,好多都是趙家村的兩個學堂自行消化了。
活字印刷倒是停滯了。
郭憨子團隊在製作了一段時間的泥字後發現做好的泥塊放一段時間便會開裂,泥吸水,刷上去的墨水很快就會被吸收。
要想成功印刷一本書,所需的墨水便不是小數目。
郭憨子是瓦匠,不認識字,本身沒什麽見識,麵對這種情況隻能讓手下的徒弟多刷墨水,裂開的字塊重新刻印煆燒。
要不說知識就是力量呢,從趙家村學堂裏出來的幾個學徒看到這種情況倒是開動了腦筋。
他們腦子活,總覺得這種方法不能持久,因為成本太高了。
於是,在走訪了鎮裏鐵匠鋪,又諮詢了李巨卿和白敏中後,集思廣益,決定用金屬材質作為煆燒字模的材料。
等趙小山過去視察時才發現,郭憨子已經被他們帶歪了。
原來用泥做好的字模全部被廢棄,這些學徒在征得白敏中的同意後,重新調整了生產線,全力烤製金屬字模。
這也意味著,他之前的所有投入全部歸零。
投入的錢都打了水漂。
雖然技術是改進了,這種改進所帶來的收益絕對會比原版的好。
可損失也是實實在在的啊。這麽長時間,連人工帶材料,沒有一千也有八百了。
這麽多錢,趙小山的心在滴血。
白敏中作為書坊的負責人,看東家的臉皺成一團,多少有點懊悔。
這事是他下令調換的,還沒經過東家的同意。
好在東家開明大度,雖然心疼錢,並沒有責罰他擅權。
臨走還當著眾人的麵表揚了他,說他能當機立斷及時止損,很有擔當。
不僅不罰,還獎賞了三兩銀子。
郭憨子團隊所有成員一人也獎賞了五百文。
在所有人歡唿雀躍的背後,趙小山流下了痛苦的淚水。
什麽叫打腫了臉充胖子,這就是。
這麽一折騰,他的活字印刷真是遙遙無期了,且有的磨呢。
值得高興的是,在他走的這段時間,經過白敏中的大力折騰,鎮裏的兩所學堂也成功開學了。
白敏中這家夥雖然為人刻板,能力是真的強。
趙小山隻是下達了命令,撥了些經費,便可以直接檢驗成果了。
這一天,趙小山在白敏中的陪同下一起視察了兩所學堂。
男學堂三十個孩子,各個都是白敏中精挑細選敲定的,整體素質狀態比趙家村的學堂高了幾個檔。
先生早和他們說過這所學堂真正的出資人是誰。
因此趙小山一出場,這三十個孩子們齊刷刷朝他作揖,行了弟子禮。
齊聲道:“謝趙先生高義,讓學生們有書可念。先生之恩,我等沒齒難忘,學成後願為先生驅使。”
這都是授課的先生提前教好的,也是他們發自肺腑的表達。
先生說過:“須知培養一個讀書人有多難,不說筆墨紙硯,光說現在的校舍書本和教書的先生,哪一樣不要錢,絕非這一日之功。”
“放眼整個大景朝,又有哪個學堂能讓學生免費念書的?趙公子雖然年齡不大,家財不多,卻實在是心胸博大之人。”
“趙公子與你們非親非故,你們受他如此大恩,學成以後也要為其驅使,迴報一二,方對得起你們讀過的書。”
這些孩子最大的不過九歲,日日被先生如此訓導教育,心裏那棵感恩的樹早就生根發芽枝繁葉茂了。
因此,當見到趙小山本人時,是真的發自內心的激動。
原來趙先生這麽年輕,並沒有比他們大多少。
卻能以一人之力,幫了他們這麽多貧困的學子。
不過他好瘦啊,他們要快快長大,長成參天大樹,迴過頭來保護趙先生!
趙小山看著一排排小蘿卜頭崇拜激動的眼光,別提心裏多滿足了。
待這些孩子長大,他們又會帶給他什麽樣的驚喜!
這就是他以後最強大的軍團!他們趙家的勢力!
從男學堂走時,趙小山的心情十分激動,覺得滿腔熱血都沸騰了。
然而,走進女學堂時,燃燒的小火苗又降了下來。
女學堂本預定收十五個孩子,但開學至今,隻來了四個。
聽白敏中說,鎮裏不知誰傳的,這個女學堂創辦的初衷根本不是要幫女娃讀書認字,而是在給趙小山培養媳婦兒人選。
十五個娃娃裏,誰學的最好,以後誰就是趙小山的媳婦兒。
所以,開學之前確實有不少報名要來上學的,但不是奔著讓孩子讀書,是奔著趙小山。
這些人裏有不少是鄉下來的,圖的是這裏有吃有住有學念,孩子長大後還能嫁個富戶,怎麽算怎麽合適。
當初白敏中氣夠嗆,和李巨卿程理和翠娘商量一番後,決定打著這種主意的一律不收。
寧可女學關停,也不能打上那種標簽。
經過四人一番選拔,在眾多目的不純的女娃裏挑來挑去,就挑了這麽四個孩子。
另外的十一個名額,暫時空置。
啥時候趙小山成親了啥時候再補上,畢竟他都成親了,那種謠言不攻自破,真正來求學的孩子就多了。
趙小山聽到匯報,眼珠子差點瞪出來。
天娘啊,女學裏收的孩子最大不過十歲,一群蘿莉,他能看上?
哥是那麽低級趣味的人麽?
哥的眼光高著呢!(當初鄉君都沒看上呢。)
“不來就不來,沒求著她們來。你們做的對,寧可女學關停,不收別有用心的進來,一律拒之門外。”
程理在旁邊撇了撇嘴,“你早點成親不就沒這麽多事了。”
趙小山瞪他一眼,“為了個女學我就委屈自己進入婚姻的墳墓?我有那麽偉大麽?”
程理一點不怕他,迴瞪道:“婚姻怎麽是墳墓?山子,你現在也十六了,也算大人了,你看人家二黑子,老二都快生了,你怎麽還不著急成親?”
“家裏一堆亂七八糟的事需要忙,我哪有空去成親。”
“成家立業成家立業,娶媳婦兒又不耽誤你做別的,怎麽就不行!”
兩人誰也說服不了誰,氣的幹瞪眼。
視察了一圈自己的江山後,趙小山滿意的迴了村。
他感覺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四個學堂,上百個孩子,嗷嗷待哺,都是錢!
光靠作坊書坊和地裏的產出隻能維持基本平衡,盈餘是真沒有了。
他不能光靠節流,還要再次開源。
多掙錢,才是王道。
於是乎,接下來的趙小山又將自己關迴了實驗室,將進行了一半的琉璃實驗撿了起來,日夜不停的實驗操作。
這期間,走了半年多的李球終於舍得寫平安信了。
這老小子這麽久沒有音,讓劉氏好一頓掛念。
現在終於看到信,劉氏比誰都激動了。
信是鐵牛讀的。家裏一封,他單獨一封。
“爹,娘,我在梁州很好,郡公的府邸很大,我住的屋子也很寬敞,比之前在侯府的好了很多。但這裏的氣候很差,常年風沙,很是幹燥,剛來時我很不適應,嗓子很不舒服,不過最近習慣多了……
但這裏的吃食我實在不能適應,這裏的飯食做什麽都是鹹的,我吃不下。郡公也不適應,好在鄉君將府裏的廚子調過來兩個,我們偶爾能跟著沾光吃上一頓……”
給家裏的信上,李球絮絮叨叨說了生活中很多瑣事,像嘮家常一樣,聽得劉氏淚流滿麵。
信的最後,李球說想念家裏的醬菜了,希望趙小山用商隊給他捎上一些。
劉氏這才知道原來密水還有去往梁州的商隊。
趙小山解釋說這也是今年才開通的,是淳郡公去了後才慢慢打通的,正式投入不久。
劉氏聽完後啥也不幹了,指揮著家裏所有女人一起縫製衣服曬豆子做大醬。
無人時,趙小山打開了李球單獨寫給他的信,心裏一會一咯噔。
“……郡公廢了好一番才收服了梁州的大小勢力,有一次胡人趁機偷襲,郡公還受了傷,我也在床上躺了半個月……為了拉攏勢力,郡公和西北守備家的女兒定親了,年底成親……婚後還要納禦夷城何將軍家女兒進門……白常文這小子被馬幫大當家相中了,那大當家說什麽也要嫁給他,嫁妝就是整個馬幫……看得出來,郡公很心動,但他沒明說,白常文也看出郡公的意思,已經答應了大當家的要求了……”
讀到這裏,趙小山整個下巴都掉下來了。
剛走半年,李伯玉竟然就要成親了!!!
為了搞事情,他竟然出賣了色相,還要一起娶兩個!
要點臉吧!
他就說麽,怎麽李伯玉都二十多歲了還沒成親,原來是奇貨可居,在這等著呢。
敢情人家一直沒成親,是因為密水縣城裏沒有能滿足他條件的女娘,寧可單身不娶也要空著位置留給能給自己助益的女人。
這是個狠人!
對別人狠,對自己也狠!
此時此刻,趙小山對周徹的認識又上了一個高度。
可憐了白常文,為了周徹的事業,竟然要犧牲自己去迎娶馬幫的大當家。
西北的馬幫啊,一定馬很多,大當家一嫁過來,這些馬自然歸周徹所有了。
周徹這可真是物盡其用!
隻是可憐了白常文,原本也是個溫文爾雅的中年帥書生,就這麽被糟蹋了。
自己也沒成親呢……
若有需要,周徹會不會利用自己的親事做文章撈好處?
想到這,趙小山一陣惡寒。
幸好現在離的遠了。
“郡公聽說我要給你寫信,讓我問問你年末能不能來參加他的婚禮……你推薦的林大欽和程術鑫郡公甚是喜歡,尤其是林大欽,郡公說他有大才,他要重用……郡公說這件事你做的很好……”
他一直都知道林大欽絕對能入的了周徹的法眼,果然如此。
“到了西北後郡公放開了手腳,做事大膽許多,勢力擴張的很快,但有時受銀錢所限,總是束手束腳,郡公最近和江南商會的會長薑之凍接觸很多。聽白常文說郡公打算納其女進門,以謀求其經濟援助……郡公讓我代問你,作坊的產量能否進一步提升,若你這裏銀錢湊手,他便舍了薑之凍……白常文私下說是因為薑之凍的小女兒貌若無鹽雞胸龜背,郡公不是很想納……”
噗……
咳咳咳……
正喝水的趙小山差點沒把自己嗆死。
天爺啊,誰能告訴他這個世界怎麽了。
是他太單純了還是周徹真的瘋了。
他是真的豁得出去啊。
為了一點錢,竟然連貌若無鹽的商戶女都要納了?如此犧牲自己到底是為了哪般……
完了,周徹在他心中的形象已經徹底崩塌了。
一起三個女人,他已經能夠想象周徹要英年早逝精盡而亡了。
不行,為了好兄弟的壽命,他要努力努力再努力。爭取早日將琉璃生產出來,多多掙錢!
李球的這封信給趙小山帶來的心理波動太大,好幾天了他都沒緩過來。
此時的他特別想找個人傾訴一二,但這麽機密的事不可能到處宣傳,憋的他十分難受。
無奈之下,他隻能給李球寫了封迴信,信紙長達十五張,其中十張都在說八卦。
當然了,他又單獨給周徹寫了一封信,表達了對他定親之事的祝賀,又保證了自己一定會多多掙錢,以供應彼用。
內容官方語氣正式態度恭敬。
完全符合下屬給上司寫信的規範。
一共兩頁紙搞定。
這兩封信隨著劉氏給李球帶的衣服鞋襪大醬一起,隨著商隊送到了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