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驚醒夢中人,普宜大受啟發,直接就想到了這馬車的前輪和後輪分離,前輪安置可轉動的中軸和轉子,再把車廂與轉子連接的設計。


    隻不過在福江島時,還隻是想法,而沒有造出東西,所以普宜的職稱考試隻被評為了高級工匠,而不是名匠。


    一個多月前,清淨子來鬆浦津建電網係統,普宜知悉,又來拜訪。


    在看了普宜的馬車後,清淨子又給了不少意見,特別是針對馬車轉向過於靈敏,速度快了容易翻車的問題,提出了轉向傳動比的概念。


    清淨子是誰?那是天道研究院的頂級真人,是大真人純陽子的高徒,是神仙一般的存在,對他的意見,普宜自然重視無比。


    在虛心接受了意見後,普宜又對馬車進行了多輪的改進,這才做出了成熟的馬車轉向係統。


    “好,好,好!”汪修齊接連說了三個好字,喜悅之心甚至超過了造出風力發電機。


    倒不是說四輪馬車就比發電重要,而是這四輪馬車的出現,讓他看到了創新的萌芽正在煥發出蓬勃的生機。


    在出征朝鮮之前,他一直希望憑借個人的能力來改變世界,後來才發現,這想法荒唐得可笑。


    如果在上輩子,在社會的浪潮下,他隻要做一顆深鑽的螺絲釘就可以,可現在不同,這是一片在黑暗中沉睡的土地,自己再閃亮,也給不了三畝地的光明。


    他要做的就是歸攏好田埂,疏通好水渠,給這片土地澆水、施肥,撒上希望的種子,然後靜待漫天遍野的繁花盛開。


    現在終於有一顆小苗冒出來了,這怎能讓他不欣喜若狂。


    在無數困惑的目光中,汪修齊不以為意地鑽進了車廂,同時對車外的幾人喊道:


    “還愣著幹嘛,進來啊。”


    俄頃,徐渭、戚繼光、瀧捷、黨駿、許伯、清淨子都進了車廂,汪修齊拍了拍邊上的空位,對普宜說道:


    “普宜,你也進來。”


    “我?”中年工匠一愣,不可置信地指了指自己,然後一個勁地搖頭:


    “不……不用了,小人和老張坐前麵駕車就行。”


    在他看來,自己一個小小的工匠,怎能和大宗師平起平坐,這也太僭越了。


    清淨子卻是興奮地招手:


    “讓你來,你就來,殿下為人親和,不在乎那些繁文縟節的。”


    普宜這才硬著頭皮進了車廂,小心翼翼地坐在了清淨子的旁邊,歉意地看向汪修齊,苦笑道:


    “大宗師,我……我還是坐這吧。”


    汪修齊也沒有勉強,點了點頭,隨即拍著車廂說道:


    “走,跑起來,讓我看看這馬車有多快。”


    其他官員見到這馬車快速離去,表情各異,有困惑,有羨慕,也有驚奇。


    禦史劉洪看向老上司王青溪,咂了咂嘴,遺憾道:


    “大人,你說這馬車,怎麽能坐下這麽多人呢,咱的馬車四人都擠不下,這馬車卻是上了八人,早知如此,下官也上去了。”


    王青溪白了他一眼,那意思仿佛是在說,你在想屁吃,自己幾斤幾兩沒點數嗎?


    突然,刑部左曹李華山臉色一變,大叫道:


    “不好,道上人來人往,殿下讓人驅車如此之快,是要出事的呀!”


    眾人聽了,也是一驚,慌亂叫道:


    “追,快追……”


    一時間,上轎子的,上兩輪馬車的,頓時亂作一團。


    青磚鋪設的通海路上,一輛馬車在前麵飛馳,靈活地避開了路上的行人和車輛,宛若是入水的遊龍。


    幾十個披堅執銳的侍衛在後麵奔跑,可沒多久,就被遠遠的甩開了。


    侍衛統領鄧子龍又急又氣,隻能拋下侍衛,獨自騎馬跟去。


    他原想超過馬車,在前麵開道,可無論怎麽揮鞭,也隻能速度相當地跟著,卻無法超越。


    雖然那車由兩匹馬拉著,可上麵坐著的可是八人啊,自己策馬居然無法超越,鄧子龍覺得眼前的景象,超越了他的認知。


    馬車裏,汪修齊打開身後的車窗,觀察了片刻,滿意地點了點頭,這時速差不多有二十多公裏了。


    這通海路,恐怕用不了半個小時,就能走完。


    時速二十公裏放在後世,自然不值一提,可在這十六世紀,普通的馬車速度也就是比步行快一點,能達到每小時三四公裏已經是很快了。


    “到了城外,放慢些。”汪修齊叮囑了車夫一句,就收迴了目光。


    看著兩旁的田野和行人快速倒退,徐渭都看呆了,半晌,他放下窗簾,感歎道:


    “沒想到這馬車增加兩輪,居然可以跑得如此之快。”


    戚繼光附和著點了點頭:


    “若是行軍打仗有這般快捷,所有的部署、策略和戰法都將改變。”


    普宜抬眼看了看,又快速地低下了頭,不敢言語。


    “普匠,你有什麽想說的嗎?”汪修齊笑著問道。


    見到汪修齊那鼓勵的目光,普宜才支吾著說:


    “這馬車快,不僅是馬車本身的原因,主要還是五島製作的橡膠輪胎好,另外,這通海路寬敞,平直,也是快起來的要因。”


    這話不說不破,一說,眾人也就都明白了,清淨子驚訝地大叫:


    “我知道了,殿下為何一到五島就開始讓我等研究橡膠,接著又開始攻關水泥,原來這一切,都是有潛在深意的。”


    在眾人崇拜的目光中,汪修齊笑了笑,高深莫測地說道:


    “百姓要想吃飽,就要提高生產力,百姓要想富裕,就要搞貿易。


    貿易的核心在於連接效率,效率快了,流通就會加速,這銀子自然就來得多了。


    而提高效率最好的方法,就是鋪更好的路,造更快的交通工具和建設完善的貿易規則。”


    聽到這話,眾人都是似懂非懂,黨駿卻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著炭筆,快速地記錄起來。


    許伯嘿嘿一笑,驕傲地說道:


    “別的老奴不懂,不過我那臭小子寫信來說,南浦港的貿易量,每月都在翻倍,現在成了朝鮮八道的貿易中心。


    而道路鋪設最好的平安道,已成了朝鮮國最富裕的地區,在那裏,就算是普通的百姓,每月也能吃上肉食。”


    聞言,瀧捷也來了興致,剛想開口,馬車卻是慢了下來,掀開簾子一看,卻是到了鬆浦津的外城:


    “這……這就到外城了,我等不是才上車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海盜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七二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七二十並收藏明朝海盜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