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布局深遠,下官佩服,”在弄清楚狀況後,葉秋率先發言,


    “於倭國而言,最重要的物資是糧食,次之是火槍,再次之才是生絲、棉布之類的貨品。


    有了前兩者,大名才能在亂世中活下去,雖然生絲之類貨物盈利最強,然非必需品。


    如今我大宋不缺鐵礦,硫磺和碳粉也不缺,唯一不足的是硝石,但有了皇店之後,這也不成問題。


    如此一來,宋國就能造出源源不斷的火器,掌握了糧食和火器,還有何畏懼?”


    看兒子說話有條有理,中氣十足的模樣,葉宗滿不經意的撫須點頭,老懷大慰。


    謝遜略一沉吟,也微微頷首:


    “如今,大明最缺的是銀子,去年四月,皇宮的奉天、華蓋、謹身三殿遭災,到現在還拿不出銀兩修繕,隻要有銀子,生絲、硝石、絲綢、棉布,要多少有多少。


    雖然路途遙遠,可一年往返兩趟還是可以做到的。”


    瀧捷震驚莫名,想起當初他勸汪修齊見好就收,撤離朝鮮的場景,臉上頓時一陣燥熱。


    “從京城至朝鮮,一路可還順利?”葉宗滿看向謝遜,好奇地問。


    “雖一路關卡繁多,排查嚴密,但打著皇店的名號,暢通無阻,就連打點的銀兩都省了。”謝遜微笑頷首,略一思量,又補充道:


    “馮公公由於著急迴去報喜,就未與謝某同來,他讓謝某代為問安,同時作保,隻要是世子所需,他馮保上刀山下火海,也為世子取來。”


    這是個臭不要臉的大忽悠啊……汪修齊心裏腹誹,卻是帶著笑意說道:


    “馮保還是很有手段的,就憑他能忽悠……哦說服李貴妃去求嘉靖帝,把皇店辦下來,就非常人。”


    說到這個,謝遜讚同地笑道:


    “馮公公此人雖然貪財,但辦事還算穩重,隻是偶爾怪誕,說出些讓人聽不懂的話來。”


    “哦,都說了什麽。”汪修齊身子前傾,頓時來了興趣。


    謝遜迴憶片刻,略顯尷尬地說道:


    “那語氣謝某學不來,不過,大體是這麽個意思。


    找他喝酒,他喜歡說‘行,整點兒’。


    遇到不讚同,他會說‘哎呀媽呀,可垃圾吧倒吧’。


    稱讚他兩句,他又說‘可別埋汰我了’ 。


    謝某思來想去,也弄不明白這是哪裏的方言,馮公公乃北直隸真定府(河北衡水)人,按理說來,那的口音不這樣啊。”


    眾官員頓時陷入沉思,汪修齊卻是覺得有一股大碴子味兒迎麵撲來,讓他想起了一邊吸溜著豬肉燉粉條,一邊嚼著生大蒜的東北純爺們。


    “殿下……殿下……”直到有人唿喚,汪修齊才緩過神來,他輕咳兩聲,收斂了情緒:


    “今日朝會就到這裏,相應事宜各衙署督辦落實。


    對於封鎖倭國海路之事,定為接下來兩月的重點事項,諸公務必盡心竭力。”


    眾官員紛紛拜倒,異口同聲:“臣遵旨!”


    ……


    兩日後,由清淨子帶隊,一百二十名福江島的攻關成員抵達鬆浦津,開始在王府花園後的海邊構建一個個大風車。


    毛海峰帶著宋國水師的十二個營,兵分三路,封鎖了倭國南下的所有航道。


    戚繼光率領三千兵馬入駐鬆浦津,在宋國邊境的關卡要道構築碉堡,建立防禦工事。


    宋國戶部官吏全員行動,開始了人口大普查,給漢族百姓印發了“戶帖”,對於長期居住鬆浦津的外籍商戶則發放“居住證”,給往來貿易的流動商賈則發放“暫住證”。


    海麵上炮火隆隆,邊境上枕戈待旦,王城內徹查戶籍,這讓百姓們一開有些慌亂,可在王府的告示粘貼出來後,一個個又變得驚喜而亢奮。


    驚喜的是,朝廷體恤民苦,直接減免了三成的商稅。


    對小商賈來說,這等於是多了一倍的利潤,這些天由騷亂引起的損失不但可以彌補迴來,而且到了年底,肯定還有富餘。


    亢奮的是,如今的朝廷似乎和以往不同了,不再忍氣吞聲,以和為貴,而是主動出擊,懲罰了來犯之敵的不說,還封鎖了航道,讓鬆浦津成為了倭國唯一的貿易出口地。


    這讓向來忍辱負重的漢族百姓,有了揚眉吐氣的感覺,同時對接下來的生意,充滿了信心和期待。


    一時間,百姓們對戶籍檢查變得無比配合,都以拿到“戶貼”為榮,不少青壯還跑到軍營,要求參軍入伍,保家衛國。


    而年紀大的老叟和老嫗則自發組織起來,帶著紅袖套,滿大街轉悠,隻要發現異常,就會跑到衙門舉報。


    宋國的變化,讓周邊藩國的商賈是又愛又恨。


    愛的是,宋國的商貨品類突然豐富了起來,不僅有大批的絲綢、棉布、瓷器,而且還有不少新鮮的玩意,比如說:橡膠鞋、防水服,輕便馬車,就算小批量的火繩槍也能買到。


    恨的是,如今在鬆浦津的一言一行都被監視,再也不敢如往常那樣肆無忌憚。


    欺行霸市,強賣強買就別想了,就算隻穿兜襠布不穿褲子,都會被宋國的老太太舉報,這讓倭國商會的那些長隨、小廝苦惱不已。


    謝府,四進的府邸。


    一臉笑意的謝遜坐在涼亭裏,悠閑地看著書。


    兩旁有丫鬟端茶倒水,打著蒲扇。


    容貌秀麗,身材出眾的女兒青青,則是在身後幫著捶背揉肩。


    數日前,父女相見,哭得稀裏嘩啦啊,肝腸寸斷。


    為了方便他們敘舊,同時也希望老丈人有歸宿感,汪修齊就把繳獲來的宅子,挑了處最好的,送給了謝遜。


    “父親,女兒的夫君對您不錯吧,剛來,就賜您一座四進的大宅子。”青青聲音清脆,半撒嬌半驕傲地說道。


    謝遜放下書,笑容溫和地拍了拍女兒的手背:


    “別捏了,坐吧,父親和你說會兒話。”


    青青提著裙擺,乖巧地在父親身旁坐下,“父親請說。”


    看著端莊秀麗,氣質華貴的女兒,謝遜感慨了一句:


    “古人言,禍兮福之所倚,的確不假,閨女若不是被擄走,恐怕也無今日之福源。”


    “父親,說什麽呢?”青青嬌嗔一句,抱怨道:


    “遇到殿下之前,女兒可是吃盡了苦,受夠了罪,你不憐惜,還取笑人家。”


    “好好好,父親錯了。”謝遜苦笑著搖頭,對這個女兒,他是一點脾氣都沒有。


    青青美眸流轉,含笑說道:


    “父親,殿下英明睿智,有蓋世之才,不過半年就讓五島的百姓吃飽穿暖,還有餘錢。


    至於宋國,他來了才十餘天,就讓舉國麵貌煥然一新,百官勤政,百信愛戴,諸藩敬畏。


    對此,你可有什麽想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海盜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七二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七二十並收藏明朝海盜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