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將工匠分為四個等級,學徒、工匠、名匠、大師,每個等級又分為初、中、高三等。


    能達到初級火器工匠水平就意味著,可以獨立完成燧發槍每一個零部件的製作並完成組裝,而且還通過了質量檢驗。


    整個火器作坊,除了梁迅,也就十個年紀大的老匠人能做到,但鄔興是特例。


    賜服?難道這鄔家小子說的是真的,世子爺真給匠人賜功名了……全掌櫃頓時僵住,可想了片刻,又釋然了。


    就算賜了功名又如何,別說是同秀才出身,就算真是個秀才也無法和那王家的公子相比,自己的決定沒錯。


    就在這時,許伯看向全掌櫃,歎氣說道:


    “世子想支持一下本島的商業,讓徐某采購盡量不要去鬆浦津,而找你們這些商家。


    誰知你們不爭氣啊,這上千布匹,徐某隻能去找宋國商會了。”


    說完,他向鄔興點了點頭,轉身離去。


    全掌櫃嘴巴張得能塞進雞蛋,整個人宛如雕塑,呆愣當場。


    餘光瞟見鄔興,全掌櫃急忙上前把他拉到一邊,擠出笑容問道:


    “好侄兒,快和叔說說這資格認定是怎麽迴事,為何要那麽多布匹?”


    鄔興翻了個白眼,本來不想搭理,可看在蓉蓉的麵上,隻好解釋道:


    “世子府成立了工部,要對五島所有的匠人進行評定,通過評定的匠人就會被授予資曆章、賜服和證書,有了這些,就等於是有了功名,不僅薪酬有保證,做好了,還能去世子府領獎。


    我們火器工匠是最先認定的,後麵還有鐵匠、木匠、磚匠、船匠、水泥匠、玻璃匠人、織網匠人等等。”


    “哐當!”全掌櫃手中的紫砂壺掉在地上摔得粉碎,他臉色蒼白,拍著大腿哀嚎:


    “我糊塗啊!”


    突然想到了什麽,他一把拉住鄔興的手,急切地懇求道:


    “快,幫叔去把許總管拉迴來,隻要把世子府的生意做成,叔就把蓉蓉嫁給你。”


    “當真?”小年輕懷疑地看向老狐狸。


    “自然當真,我的祖宗,快去呀!”全掌櫃急得跳腳。


    ……


    職業資格考試的事情猶如山崩海嘯一般席卷了整個五島,這讓匠人們揚眉吐氣的同時,也激發了他們生產建設的欲望。


    原來隻是為了應付差事混口飯吃的想法,慢慢發生了轉變,要知道匠人的定級是直接與功名以及薪酬掛鉤的。


    就拿火器匠人來說,學徒級別隻是相當於童生,而大師級別卻是擁有同進士出身。


    薪酬的差距更是巨大,初級學徒月薪是五錢銀子,而高級大師每月的薪俸是500兩銀子,相差一千六百倍。


    當然,越往上走,要求越高,挑戰也越大。


    還是拿火器匠人舉例,學徒隻要能製作主戰武器的零配件即可,初級工匠卻是要求造出一件完整的主戰武器,到了高級工匠,要求變成了三件。


    而到了名匠級別,就是針對現有的武器可以做出重大突破,在射速、威力、射程、精準度、健壯性和成本上,突破一項為初級,兩項為中級,三項才能達到高級。


    至於大師級別,那就要獨創出新式的武器才行,梁迅由於沾了師傅的光,在圖紙的提示下開創了燧發槍和定裝米涅彈,所以才勉強被汪修齊評定為大師初級。


    至於汪修齊自己,被所有的匠人聯合推為祖師爺,人稱大宗師,是超越品級的存在。


    雖然等級和等級之間的壁壘很高,但是沒關係,至少這是一條充滿希望的陽光大道,隻要堅持努力下去,就有盼頭,這讓整個五島的匠人慢慢開始有了工匠精神的苗頭。


    這種苗頭不僅體現在工作熱情更高、做事更加專注細致上,還更體現在他們的求知欲上。


    對於學徒和低級工匠,起初並不明顯。他們隻要認真跟著師傅學習,不太笨,遲早都能達到一定水平。


    但到了名匠級別,僅靠經驗傳承是不夠的。沒有深入洞悉其原理,便無法實現突破。


    於是,原本冷清的夜校和公共藏書樓漸漸變得火爆起來,這種現象更是在五一勞動表彰大會之後推向高潮。


    船塢裏、作坊中、施工工棚裏,常能看到工匠抱書苦讀的影子。過去下了值就去喝酒、賭博、找女人滾床單的事情變得越來越少。


    由於書籍的暢銷,汪修齊還親自跑了趟鬆浦津,挖了一個大型書坊到福江島落地,這才解決了圖書緊張的問題。


    明朝時期,民間印刷和出版機構已經非常成熟,加上汪直也是愛書之人,為了宋國商會內部的傳承,鼓勵書坊和書肆的發展,這才讓汪修齊省了不少力氣,不用重頭開始。


    ……


    福江島。


    開拓學院,階梯大教室。


    今天是汪修齊開‘思’字課的日子,由於政務繁忙,他現在每月就開一次課,這讓小將們懷念以往的同時,對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更加珍惜起來。


    在多方的強烈要求下,‘思’字課也不隻是對開拓學院開放,也對衙署機構的官員、研究院和名匠級別的工匠開放。


    由於人數較多,即使是五百人的階梯教室也坐不下,於是十歲以下的孩子就被剝奪了聽課權利,讓年紀大一些的孩子代為轉述。


    隨著上課鍾聲的響起,原來嘈雜的教室變得立刻安靜了下來,此刻教室裏坐滿了人,就連走道和教室後方都是擠得滿滿當當的。


    穿著月白色長袍的汪修齊步入課堂,後麵還跟著文書黨駿,他手裏拎著一個碩大的箱子。


    汪修齊在講台後站定,抬頭環視片刻後,有些遺憾地說道:


    “由於教室大小有限,為了保證教學效果,隻能讓大一些的先鋒營小將們來聽課。


    但這不是我的本意,隻是限於條件有限的無奈選擇,為此我心裏很不舒服。


    希望有一天,我講話的時候,可以讓五島十幾萬百姓都能聽見,讓他們也能享受學習的權利。”


    聞言,所有人麵麵相覷,一個人說話可以同時讓十幾萬人聽見,這是什麽手段?這是佛祖、菩薩傳音才可以做到的事情。


    可在場沒有一個人提出反對和質疑,納言局的書吏和鐵粉們掏出小本本就開始記錄。


    發完感慨,汪修齊掏出一疊整理過的需求文稿,嚴肅說道:


    “社會的發展,國家的進步,核心在於解決一個個需求,我們要吃飽穿暖,這是生理需求,我們要剿滅倭寇,這是安全需求……今天的課程,就從我收到的這些需求開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海盜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七二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七二十並收藏明朝海盜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