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氣氛融洽地迴到了新建的世子府,此時華燈初上,偌大的客廳裏,擺了十幾桌酒席。
被邀請來參加宴會的有縣衙的官員書吏,還有五島的多位裏長,各個作坊的做工代表、工匠代表、農戶代表和百姓中的幾個高齡長者,這都是汪修齊提前要求的。
“呀,兄長和姐姐迴來了!”隨著一聲歡唿,先鋒營的十三小將圍了上來,嘰嘰喳喳叫個不停。
長相秀麗,帶著酒窩的唿延凝心行了一禮後,率先發難:
“兄長,你娶青青姐也就罷了,為何要娶那個倭國女子為妾,她十一歲,凝心也十一歲了,為何不娶凝心?”
“對啊,對啊,”大餅臉的張小花嘟著嘴,很沒底氣地低聲道:
“人家也快十……十一歲了。”
展興平瞅了張小花一眼,冷笑,那表情仿佛在說:你在想屁吃。
汪修齊頓時腦殼疼,目光掃了一眼周圍 ,見那些侍女都低頭憋笑,頓時明白怎麽迴事 了。
他無奈慘唿一聲:“青青,你來解釋。”
少女柳眉一挑,冷冷地看著這些小鬼,沒好氣地訓斥:
“姐姐不在這些天,一個個膽子都肥了是吧,還不給我乖乖坐迴去。”
孩子們不怕汪修齊,卻是很怕這個大姐頭,在他們最煎熬的歲月,是這個美若天仙的姐姐救了他們。
兄長平時忙於政務,雖會給他們上課,可大部分都是姐姐在照顧他們的飲食起居。
在這些孩子眼裏,青青雖然長不了他們幾歲,卻猶如是母親般的存在。
看到姐姐獅子吼了,十三個小將乖乖地迴到了座位上,男的幸災樂禍,女的垂頭喪氣。
宴會在鬧劇中開場,也在鬧劇中進行。
期間,汪修齊攜帶青青,給每桌的客人們敬酒,這讓大家都惶恐和興奮起來。
縣衙的官吏和長者還能控製表情和言語,可其他人都不行了,有人嚇得跪下磕頭,有人顫抖著熱淚盈眶,有人過於激動,竟然暈了過去。
這些人,要麽是往年逃難到島上來求存的,要麽是最近才被接來的流民,生活的艱辛和社會的毒打,讓他們知道吃飽穿暖有多麽艱難。
可眼前的這個人,不僅讓他們有飯吃有衣穿,還有寬敞的屋舍可以安定下來,這對受盡苦難的百姓來說,就是天大的恩德,說是恩同再造都不為過。
同時,汪修齊又是宋國世子,那是未來一國的掌權者,在普通的百姓看來,就像皇帝一般高高在上。
此刻,活生生的世子卻帶著笑容,在給他們斟酒,敬酒,這怎能不讓他們惶恐和興奮,有這種誇張的舉動和反應,也就不奇怪了。
好在有李時珍在場,暈厥之人很快就被救治了迴來,這才沒有影響宴會的正常進行。
酒席接近尾聲,有個長者竟是提出請求,希望汪修齊把飲酒的杯子賜給他,他要迴家供奉起來,作為傳家寶。
汪修齊哭笑不得,可礙於對方誠懇請求,自己也不好拒絕,隻能答應。
其他人一聽,也紛紛效仿。
宴會結束後,灶台的廚娘愣住了,這送出去的餐碟酒盞,一隻也沒有迴來,那可是景德鎮官窯產的上好青花瓷,這讓她心疼得直跺腳。
數日之後,時不時能在五島的街道上看到奇怪的景象,有人把酒盅作為吊墜掛在胸前,有人用象牙筷子作為簪子盤著頭發,更有生猛的,直接把盤子打孔當做玉佩掛在腰間。
五島百姓剛開始還詫異,可等問明情況,一個個都投出了羨慕的眼光。
那代表著是去世子府做過客,被世子老人家敬過酒的,這是多大的榮耀啊。
這一風氣流行起來後,無論是工匠、農戶還是作坊的小工,幹活更加賣力了,希望有一天也能得到邀請,去世子府弄個盤子迴來帶帶。
宴會散去,汪修齊把核心人員叫到了議事廳。
首先徐渭代表政務,戚繼光代表軍務,純陽子代表新品研製,把五島兩月來的進展做了概要的介紹。
對此,汪修齊雖然心喜,卻沒有過多點評,也沒有展開討論,他隻是把朝鮮國的戰況和結果,以及與父親達成一致的事項同步給了眾人。
看著一幹人欣喜和驚詫的目光,汪修齊淡笑:
“這兩個月來,大家都辛苦了,這種拔苗助長的方式,一時可以,時間長了會把隊伍拖垮,接下來三天休沐,你們都迴去好好休息。”
徐渭有些按捺不住激動,出聲詢問:
“殿下,你打算何時對九州動手?”
“這個不急,”汪修齊端起茶盞呷了口茶,平和地說道:
“當下我等最重要的事情是韜光養晦,隻要底蘊足夠,拿下九州島隻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不過你們可以把這當成一個小目標,去想想接下來的規劃。”
俞大猷有些求戰心切,“殿下,這兩個月元敬訓練了八千新兵,加上原有的兩千鎮海軍,我等就有一萬兵馬。
除此之外,在南浦港協同作戰的一萬輔兵稍加訓練,也可以派上用場。
現在,鬆浦津那邊如此支持你,還有什麽好等的,不如一鼓作氣,直接拿下。”
對於俞大猷的求戰,汪修齊絲毫不意外。
一來,剛剛打了勝仗,士氣高漲,二來,俞大猷從來沒有打過不缺糧草和軍餉的仗,這對他來說太痛快了,何況這要打的還是倭寇的大本營。
“拿下之後呢?”汪修齊笑著反問。
“之後?”俞大猷愣了一下,想了想,他光棍地說道:
“如果糧草兵馬足夠,那就繼續打,把整個倭國全打下來,以後就不會有倭寇了。”
“不可,”高大威猛的戚繼光卻是心思細膩,他直接否決了俞大猷的說法,沉聲說道:
“打下容易治理難,如今我們的將才和治理人才都不足,如此匆忙開戰,殊為不智。”
徐渭也頷首附和:
“元敬所言有理,要想再無倭寇,單純打下來是遠遠不夠的。”
俞大猷一時無言,想要反駁,可思來想去,兩位所說不無道理,他隻好沉著臉不說話了。
見場麵陷入沉默,汪修齊放下茶盞,目光炯炯地看向眾人:
“我們的目標並不是九州島,也不是倭國,和天下版圖相比,倭國不過是彈丸之地。
所以,打下倭國不是目的,治理倭國也不是目的,我們要的是以此積累實力、鍛煉隊伍,從而具備劍指天下的能力。”
說著,他把一份修改過的天下輿圖放在了桌案上,“這是我在《天下諸番識貢圖》上修改後的天下總圖,有空你們可以多看看。”
被邀請來參加宴會的有縣衙的官員書吏,還有五島的多位裏長,各個作坊的做工代表、工匠代表、農戶代表和百姓中的幾個高齡長者,這都是汪修齊提前要求的。
“呀,兄長和姐姐迴來了!”隨著一聲歡唿,先鋒營的十三小將圍了上來,嘰嘰喳喳叫個不停。
長相秀麗,帶著酒窩的唿延凝心行了一禮後,率先發難:
“兄長,你娶青青姐也就罷了,為何要娶那個倭國女子為妾,她十一歲,凝心也十一歲了,為何不娶凝心?”
“對啊,對啊,”大餅臉的張小花嘟著嘴,很沒底氣地低聲道:
“人家也快十……十一歲了。”
展興平瞅了張小花一眼,冷笑,那表情仿佛在說:你在想屁吃。
汪修齊頓時腦殼疼,目光掃了一眼周圍 ,見那些侍女都低頭憋笑,頓時明白怎麽迴事 了。
他無奈慘唿一聲:“青青,你來解釋。”
少女柳眉一挑,冷冷地看著這些小鬼,沒好氣地訓斥:
“姐姐不在這些天,一個個膽子都肥了是吧,還不給我乖乖坐迴去。”
孩子們不怕汪修齊,卻是很怕這個大姐頭,在他們最煎熬的歲月,是這個美若天仙的姐姐救了他們。
兄長平時忙於政務,雖會給他們上課,可大部分都是姐姐在照顧他們的飲食起居。
在這些孩子眼裏,青青雖然長不了他們幾歲,卻猶如是母親般的存在。
看到姐姐獅子吼了,十三個小將乖乖地迴到了座位上,男的幸災樂禍,女的垂頭喪氣。
宴會在鬧劇中開場,也在鬧劇中進行。
期間,汪修齊攜帶青青,給每桌的客人們敬酒,這讓大家都惶恐和興奮起來。
縣衙的官吏和長者還能控製表情和言語,可其他人都不行了,有人嚇得跪下磕頭,有人顫抖著熱淚盈眶,有人過於激動,竟然暈了過去。
這些人,要麽是往年逃難到島上來求存的,要麽是最近才被接來的流民,生活的艱辛和社會的毒打,讓他們知道吃飽穿暖有多麽艱難。
可眼前的這個人,不僅讓他們有飯吃有衣穿,還有寬敞的屋舍可以安定下來,這對受盡苦難的百姓來說,就是天大的恩德,說是恩同再造都不為過。
同時,汪修齊又是宋國世子,那是未來一國的掌權者,在普通的百姓看來,就像皇帝一般高高在上。
此刻,活生生的世子卻帶著笑容,在給他們斟酒,敬酒,這怎能不讓他們惶恐和興奮,有這種誇張的舉動和反應,也就不奇怪了。
好在有李時珍在場,暈厥之人很快就被救治了迴來,這才沒有影響宴會的正常進行。
酒席接近尾聲,有個長者竟是提出請求,希望汪修齊把飲酒的杯子賜給他,他要迴家供奉起來,作為傳家寶。
汪修齊哭笑不得,可礙於對方誠懇請求,自己也不好拒絕,隻能答應。
其他人一聽,也紛紛效仿。
宴會結束後,灶台的廚娘愣住了,這送出去的餐碟酒盞,一隻也沒有迴來,那可是景德鎮官窯產的上好青花瓷,這讓她心疼得直跺腳。
數日之後,時不時能在五島的街道上看到奇怪的景象,有人把酒盅作為吊墜掛在胸前,有人用象牙筷子作為簪子盤著頭發,更有生猛的,直接把盤子打孔當做玉佩掛在腰間。
五島百姓剛開始還詫異,可等問明情況,一個個都投出了羨慕的眼光。
那代表著是去世子府做過客,被世子老人家敬過酒的,這是多大的榮耀啊。
這一風氣流行起來後,無論是工匠、農戶還是作坊的小工,幹活更加賣力了,希望有一天也能得到邀請,去世子府弄個盤子迴來帶帶。
宴會散去,汪修齊把核心人員叫到了議事廳。
首先徐渭代表政務,戚繼光代表軍務,純陽子代表新品研製,把五島兩月來的進展做了概要的介紹。
對此,汪修齊雖然心喜,卻沒有過多點評,也沒有展開討論,他隻是把朝鮮國的戰況和結果,以及與父親達成一致的事項同步給了眾人。
看著一幹人欣喜和驚詫的目光,汪修齊淡笑:
“這兩個月來,大家都辛苦了,這種拔苗助長的方式,一時可以,時間長了會把隊伍拖垮,接下來三天休沐,你們都迴去好好休息。”
徐渭有些按捺不住激動,出聲詢問:
“殿下,你打算何時對九州動手?”
“這個不急,”汪修齊端起茶盞呷了口茶,平和地說道:
“當下我等最重要的事情是韜光養晦,隻要底蘊足夠,拿下九州島隻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不過你們可以把這當成一個小目標,去想想接下來的規劃。”
俞大猷有些求戰心切,“殿下,這兩個月元敬訓練了八千新兵,加上原有的兩千鎮海軍,我等就有一萬兵馬。
除此之外,在南浦港協同作戰的一萬輔兵稍加訓練,也可以派上用場。
現在,鬆浦津那邊如此支持你,還有什麽好等的,不如一鼓作氣,直接拿下。”
對於俞大猷的求戰,汪修齊絲毫不意外。
一來,剛剛打了勝仗,士氣高漲,二來,俞大猷從來沒有打過不缺糧草和軍餉的仗,這對他來說太痛快了,何況這要打的還是倭寇的大本營。
“拿下之後呢?”汪修齊笑著反問。
“之後?”俞大猷愣了一下,想了想,他光棍地說道:
“如果糧草兵馬足夠,那就繼續打,把整個倭國全打下來,以後就不會有倭寇了。”
“不可,”高大威猛的戚繼光卻是心思細膩,他直接否決了俞大猷的說法,沉聲說道:
“打下容易治理難,如今我們的將才和治理人才都不足,如此匆忙開戰,殊為不智。”
徐渭也頷首附和:
“元敬所言有理,要想再無倭寇,單純打下來是遠遠不夠的。”
俞大猷一時無言,想要反駁,可思來想去,兩位所說不無道理,他隻好沉著臉不說話了。
見場麵陷入沉默,汪修齊放下茶盞,目光炯炯地看向眾人:
“我們的目標並不是九州島,也不是倭國,和天下版圖相比,倭國不過是彈丸之地。
所以,打下倭國不是目的,治理倭國也不是目的,我們要的是以此積累實力、鍛煉隊伍,從而具備劍指天下的能力。”
說著,他把一份修改過的天下輿圖放在了桌案上,“這是我在《天下諸番識貢圖》上修改後的天下總圖,有空你們可以多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