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是藩國,”葉秋搖了搖頭,表情變得凝重:
“那是多股浪人組成的倭寇,總數大概有上千人,他們組織嚴密,計劃周詳,還配備了少量的鳥銃和火炮。
他們專門挑捕撈船滿載而歸的時候下手,一個月來,已經劫掠了我等四五次,其中兩次被他們得手,搶走了三艘捕撈船。
等我們趕迴去的時候,這些倭寇卻是神奇的消失了,就好像從來沒有出現過一樣。”
“上千人?”俞大猷皺了皺眉,他托著下巴思索道:
“就算五島群島所有的倭寇加起來,也沒這麽多人啊,難道是對馬島的宗氏出手了?”
“不好說,不過裏麵肯定有佛郎機人的影子,因為他們炮打得很準,在扶桑,除了宋國,沒有哪個藩國的炮手能做到。”葉秋順著話題說道,突然想到了什麽,他從袖口掏出一張信函遞給了汪修齊:
“這是智敏先生讓我交給殿下的,裏麵應該有詳細的分析。”
汪修齊用紙刀裁開信函,展開信紙,凝神細看。
信函是瀧捷歸納的,裏麵提到,倭寇采用的全部是靈活的小型戰船,每次少則十幾隻,多則幾十隻。
這群倭寇打法靈活,配合默契,操控火炮和火槍都有相當的水準,不是普通野武士能能做到。
另外,近來佛郎機人和扶桑的各個藩國接觸頻繁,和多個大名的禦用商會建立了聯係,其中就包括鬆浦家、大友家和島津家。
他們以濠鏡(澳門)為據點,從大明采購了不菲的生絲、瓷器、茶葉到扶桑的貿易集市售賣,引來了各個大名的關注和好感。
不僅如此,去年年底,佛朗機人還在濠鏡(澳門)建立了波加羅鑄炮場,不僅鑄造銅炮,還鑄造鐵炮和炮彈。
生絲、瓷器、茶葉……佛朗機炮……一個個字眼跳入汪修齊的眼簾,他的目光倏然變得凝固。
在場的幾人都覺察到了汪修齊的表情變化,紛紛抬頭,心中都有不好的猜測。
此刻,汪修齊放下信件,沉默良久才看向葉秋,問道:
“父王現在對佛郎機人的態度如何?”
葉秋重新坐下,喝了口茶,才說:
“對佛郎機人,王爺還是那個意思,商人之間的糾紛要用商人的方法來解決。
為了應對佛郎機人的競爭,王爺和商會溝通後,做了多手準備。
一個方麵,糧食是宋國的優勢商品,有了海產和罐頭,我們在任何一個藩國的市場都能立於不敗。
另一個方麵,王爺已經派遣商隊下了南洋,打算用罐頭換迴香料和其他的重要物資,從而加強我們在扶桑的影響力。
最後,由於有了那幾十船的鐵礦,宋國就可以再打造一批火器,這樣,無論是自保還是售賣,都有了底氣。”
“還有,”葉秋臉上浮現笑容,樂嗬嗬地說道:
“王爺好像對殿下的態度變了,他說自己身體越來越差,有意讓你迴鬆浦津,幫著處理政事的同時,開始接管商會。
另外,我已經被提為了商會的三掌櫃,專門輔佐殿下。”
對於葉秋的話,汪修齊雖然覺得有些意外,可細細想來,也在情理之中。
父親的骨子裏還是個儒商,如果在和平年代,一定是個非常出色而又受人尊敬的商人,可惜,這是亂世。
沉默半晌,汪修齊突然看向身旁的長裙少女,咧嘴一笑。
青青柳眉微蹙,有些怯怯地說道:
“少爺,笑什麽呀,你咧嘴笑的樣子好嚇人。”
什麽情況,現在所有人都知道自己咧嘴笑是要出壞主意了麽……汪修齊輕咳兩聲,緩解尷尬的同時,鄭重宣布道:
“本世子決定,要娶謝柳青大小姐為妻,迴到鬆浦津,我就去和父王、母妃商量此事。”
場下眾人一臉懵逼,完全不知道什麽情況,他們看看汪修齊,又看看滿臉羞紅,站在那裏扭捏的少女,頓時更加迷茫。
“等等,”葉秋滿頭霧水,疑惑地看向汪修齊:
“殿下,這才商議到捕撈船和佛郎機相爭的事情,怎麽就扯到了娶妻上麵去了,這之間有什麽關係嗎?”
“當然有關係,”汪修齊眉毛一挑,斜著葉秋,驕傲道:
“本世子的老泰山那是大明前朝閣老的嫡孫,在江南一帶影響力巨大,而且其本身就有幾十座紡織作坊,每年產綢緞、棉布七八萬匹。”
此話一出,不僅葉秋當場石化,就連在場的許伯等人也是大吃一驚。
可略一品味,葉秋又感到不對,他思慮再三,質疑道:
“就算如此,那又如何,這絲綢、棉布也運不出來啊?”
“普通商會運不出來,皇店也運不出來嗎?”汪修齊端起茶盞,慢悠悠地呷了口茶,才補充道:
“別忘了,在裕王府,本世子還有個好友叫馮保。”
影響力巨大的江南巨賈,裕王府馮保,皇店……葉秋突然想通了什麽,肥碩的身軀突然激動地顫抖起來:
“殿下,你的意思是……”
看著葉秋失去了表情管理能力,汪修齊滿意地笑了笑:
“不錯,大明的貨物都賣給佛朗機人怎麽行?本世子要把所有的貨源都搶過來,讓他們無貨可買。
至於火槍和鐵炮,有了朝鮮國的幾十座鐵礦,本世子想造多少,就造多少,到時候倭寇也好,佛郎機也罷,又能如何?”
在決定打南浦港一戰的時候,汪修齊就有了這個想法,隻不過現在多出一個巨賈老丈人,無疑會讓這計劃進行的更加順利。
少女那如含星子的明眸也亮了起來,眉眼彎彎地笑道:
“如此一來,我父親就可以組織商會聯盟,把大量的貨物通過京杭大運河匯集京城,再打著皇店的名號從順天府運送到朝鮮國邊境,這樣一來……呀,全通了。”
俞大猷聽了,下巴差點掉下來,他抓破腦袋也想不到,汪修齊居然布了這麽一個局,一下子就把貿易的壁壘給破掉了。
“妙啊!”沈惟敬眼裏閃著星星看向汪修齊,觸電後帶來的不適消失得無影無蹤,他揮著短手臂興奮道:
“有了皇店的名號,加上有江南巨賈操盤,什麽樣的貨物搞不到,那佛郎機算個球。”
許伯眯著眼看著自家少爺,心裏歡喜無限,皺巴巴的老臉笑成了一朵菊花。
汪修齊擺了擺手:
“各位稍安勿躁,這隻是本世子的一個謀劃,成與不成,關鍵還要挑選合適的人去執行。”
“那是多股浪人組成的倭寇,總數大概有上千人,他們組織嚴密,計劃周詳,還配備了少量的鳥銃和火炮。
他們專門挑捕撈船滿載而歸的時候下手,一個月來,已經劫掠了我等四五次,其中兩次被他們得手,搶走了三艘捕撈船。
等我們趕迴去的時候,這些倭寇卻是神奇的消失了,就好像從來沒有出現過一樣。”
“上千人?”俞大猷皺了皺眉,他托著下巴思索道:
“就算五島群島所有的倭寇加起來,也沒這麽多人啊,難道是對馬島的宗氏出手了?”
“不好說,不過裏麵肯定有佛郎機人的影子,因為他們炮打得很準,在扶桑,除了宋國,沒有哪個藩國的炮手能做到。”葉秋順著話題說道,突然想到了什麽,他從袖口掏出一張信函遞給了汪修齊:
“這是智敏先生讓我交給殿下的,裏麵應該有詳細的分析。”
汪修齊用紙刀裁開信函,展開信紙,凝神細看。
信函是瀧捷歸納的,裏麵提到,倭寇采用的全部是靈活的小型戰船,每次少則十幾隻,多則幾十隻。
這群倭寇打法靈活,配合默契,操控火炮和火槍都有相當的水準,不是普通野武士能能做到。
另外,近來佛郎機人和扶桑的各個藩國接觸頻繁,和多個大名的禦用商會建立了聯係,其中就包括鬆浦家、大友家和島津家。
他們以濠鏡(澳門)為據點,從大明采購了不菲的生絲、瓷器、茶葉到扶桑的貿易集市售賣,引來了各個大名的關注和好感。
不僅如此,去年年底,佛朗機人還在濠鏡(澳門)建立了波加羅鑄炮場,不僅鑄造銅炮,還鑄造鐵炮和炮彈。
生絲、瓷器、茶葉……佛朗機炮……一個個字眼跳入汪修齊的眼簾,他的目光倏然變得凝固。
在場的幾人都覺察到了汪修齊的表情變化,紛紛抬頭,心中都有不好的猜測。
此刻,汪修齊放下信件,沉默良久才看向葉秋,問道:
“父王現在對佛郎機人的態度如何?”
葉秋重新坐下,喝了口茶,才說:
“對佛郎機人,王爺還是那個意思,商人之間的糾紛要用商人的方法來解決。
為了應對佛郎機人的競爭,王爺和商會溝通後,做了多手準備。
一個方麵,糧食是宋國的優勢商品,有了海產和罐頭,我們在任何一個藩國的市場都能立於不敗。
另一個方麵,王爺已經派遣商隊下了南洋,打算用罐頭換迴香料和其他的重要物資,從而加強我們在扶桑的影響力。
最後,由於有了那幾十船的鐵礦,宋國就可以再打造一批火器,這樣,無論是自保還是售賣,都有了底氣。”
“還有,”葉秋臉上浮現笑容,樂嗬嗬地說道:
“王爺好像對殿下的態度變了,他說自己身體越來越差,有意讓你迴鬆浦津,幫著處理政事的同時,開始接管商會。
另外,我已經被提為了商會的三掌櫃,專門輔佐殿下。”
對於葉秋的話,汪修齊雖然覺得有些意外,可細細想來,也在情理之中。
父親的骨子裏還是個儒商,如果在和平年代,一定是個非常出色而又受人尊敬的商人,可惜,這是亂世。
沉默半晌,汪修齊突然看向身旁的長裙少女,咧嘴一笑。
青青柳眉微蹙,有些怯怯地說道:
“少爺,笑什麽呀,你咧嘴笑的樣子好嚇人。”
什麽情況,現在所有人都知道自己咧嘴笑是要出壞主意了麽……汪修齊輕咳兩聲,緩解尷尬的同時,鄭重宣布道:
“本世子決定,要娶謝柳青大小姐為妻,迴到鬆浦津,我就去和父王、母妃商量此事。”
場下眾人一臉懵逼,完全不知道什麽情況,他們看看汪修齊,又看看滿臉羞紅,站在那裏扭捏的少女,頓時更加迷茫。
“等等,”葉秋滿頭霧水,疑惑地看向汪修齊:
“殿下,這才商議到捕撈船和佛郎機相爭的事情,怎麽就扯到了娶妻上麵去了,這之間有什麽關係嗎?”
“當然有關係,”汪修齊眉毛一挑,斜著葉秋,驕傲道:
“本世子的老泰山那是大明前朝閣老的嫡孫,在江南一帶影響力巨大,而且其本身就有幾十座紡織作坊,每年產綢緞、棉布七八萬匹。”
此話一出,不僅葉秋當場石化,就連在場的許伯等人也是大吃一驚。
可略一品味,葉秋又感到不對,他思慮再三,質疑道:
“就算如此,那又如何,這絲綢、棉布也運不出來啊?”
“普通商會運不出來,皇店也運不出來嗎?”汪修齊端起茶盞,慢悠悠地呷了口茶,才補充道:
“別忘了,在裕王府,本世子還有個好友叫馮保。”
影響力巨大的江南巨賈,裕王府馮保,皇店……葉秋突然想通了什麽,肥碩的身軀突然激動地顫抖起來:
“殿下,你的意思是……”
看著葉秋失去了表情管理能力,汪修齊滿意地笑了笑:
“不錯,大明的貨物都賣給佛朗機人怎麽行?本世子要把所有的貨源都搶過來,讓他們無貨可買。
至於火槍和鐵炮,有了朝鮮國的幾十座鐵礦,本世子想造多少,就造多少,到時候倭寇也好,佛郎機也罷,又能如何?”
在決定打南浦港一戰的時候,汪修齊就有了這個想法,隻不過現在多出一個巨賈老丈人,無疑會讓這計劃進行的更加順利。
少女那如含星子的明眸也亮了起來,眉眼彎彎地笑道:
“如此一來,我父親就可以組織商會聯盟,把大量的貨物通過京杭大運河匯集京城,再打著皇店的名號從順天府運送到朝鮮國邊境,這樣一來……呀,全通了。”
俞大猷聽了,下巴差點掉下來,他抓破腦袋也想不到,汪修齊居然布了這麽一個局,一下子就把貿易的壁壘給破掉了。
“妙啊!”沈惟敬眼裏閃著星星看向汪修齊,觸電後帶來的不適消失得無影無蹤,他揮著短手臂興奮道:
“有了皇店的名號,加上有江南巨賈操盤,什麽樣的貨物搞不到,那佛郎機算個球。”
許伯眯著眼看著自家少爺,心裏歡喜無限,皺巴巴的老臉笑成了一朵菊花。
汪修齊擺了擺手:
“各位稍安勿躁,這隻是本世子的一個謀劃,成與不成,關鍵還要挑選合適的人去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