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帥帳,從臉紅到脖子根的少女就揚起了粉拳,嬌羞著捶打起來:
“少爺好討厭啊,在那麽多人麵前做那種事,羞死人了。”
汪修齊哈哈一笑,把少女摟在懷裏:
“你這不算什麽,看看那麻六,估計想死的心都有了。”
“咯咯咯……”少女被逗笑了,頓時花枝亂顫,嬌媚動人。
片刻,俞大猷、許伯、許宏、徐林陸續進入營帳,就在各自落座的時候,帳外傳來沉重的腳步聲,隨之還有葉秋那清亮的嗓音:
“賢弟啊,你可想死哥哥了。”
說著,一個體型巨大,身著華麗錦服的胖子鑽了進來,他滿臉堆笑,眼裏神采奕奕。
“怎麽才來?”汪修齊抱怨了一句,吩咐下人上茶後,才接著說道:
“和朝鮮國的和談三天前就結束了。”
“沒辦法,鬆浦津事情太多,哥哥實在脫不開身。”葉秋聳了聳肩,找了位置坐下,轉而好奇地看向汪修齊:
“和談結果如何?”
葉秋、瀧捷、毛海峰等人,在南浦港戰役結束後,就帶著宋國船隊返迴了鬆浦津,一是彈藥耗盡,另一方麵,最近鬆浦津局勢緊張,需要兵力迴援。
汪修齊沒有迴答,而是看向徐林,溫和開口:
“徐將軍,青石穀已經在北方兩道站穩腳跟了吧?”
身著青色長袍的徐林微微頷首,態度恭敬地迴道:
“建州女真已經退走,朝廷的官員和軍隊不敢入駐,給了我等很好的發展機會。
目前,青石穀已經接收了兩道主要的州府和郡縣,接受救濟的百姓也開始安定下來。”
“好,告訴林巨正將軍,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才是你們最好的戰略,隻要有了民心,一切才有可能。”汪修齊呷了口茶,轉而換了話題:
“明日,本世子就會離開朝鮮國,走之前,有些事情要交代。”
“這就要走?”徐林表情一滯,臉上帶著不舍說道:
“殿下對青石穀有再造之恩,要不等林將軍迴來,我等為殿下擺酒餞行。”
“不必了,”汪修齊擺了擺手,淡笑著說道:
“青石穀和宋國是盟友,我們來日方長,不需要那麽多虛禮。
離開後,我會讓許宏將軍帶領士卒駐守南浦港,以保障港口和快速路的安全,這個方麵青石穀要通力配合。”
徐林躬身,抱拳承諾:
“殿下放心,我等一定為許宏將軍馬首是瞻,無論是宋國的道路、港口、貿易集市還是礦山,青石穀必然重點守護。”
說這話,徐林沒有絲毫遲疑,語氣裏帶著謙卑和敬畏。
南浦港一戰,宋國僅憑兩千軍隊,在沒有傷亡的情況下,幾乎覆滅了李氏王庭的兩萬多聯軍,每每想起,他就有些唿吸困難。
另外,如果沒有汪修齊的幫助,現在的青石穀還窩在黃海道的山林裏風餐露宿,怎麽可能在短短的一個多月,擁有兩道之地?
汪修齊滿意地點了點頭:
“本世子對朋友一向是秉持著共贏的原則,希望兩道的百姓能在青石穀的帶領下過上好日子。
另外,對於糧食、水泥和關鍵物資,宋國會給青石穀一些優惠的貿易政策,希望你們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發展機會,盡快壯大自身。”
“殿下說得是,在下一定和青石穀的義士共同努力,不辜負您的期望。”徐林句句應承,略一沉思,開口詢問:
“殿下是否可以把其他六道的礦山開采和搬運的重活也交給青石穀打理,一來我等召集民夫方便,二來,也能借此機會,讓其他六道的窮苦百姓有口飯吃。”
“這個自然可以,”汪修齊幹脆答應,略一沉思,又補充道:
“籠絡民心可以,但是不要借此挑釁李氏朝廷,這幾年,你們需要的是靜心發展,鞏固好兩道的實力。”
“是,徐某一定謹記殿下教誨,不敢有任何逾越。”徐林臉色一喜,趕忙答應下來。
徐林之所以這麽要求,自然有他的打算。
朝鮮國有幾十座礦山,開采加上運輸,需要十幾萬人,如果可以把這些窮苦百姓籠絡起來,將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好了,你去忙吧。”汪修齊揮了揮手。
等徐林退下後,葉秋才詫異地看向汪修齊,語氣裏帶著驚喜和不可置信:
“殿下,你把朝鮮國八道的礦山全部拿下了?”
看著沈惟敬坐在那裏,不住地用袖口擦著嘴,一臉幹嘔的模樣,汪修齊忍不住笑道:
“沈特使,你來說。”
沈惟敬這才緩過神來,苦著臉把和談的經過說了一遍,完了之後,還提醒道:
“殿下,那徐林明顯有小心思,這礦山的開采和搬運至少需要十幾萬人呢,他想要用咱們的銀子來收買人心。”
“你懂什麽?”葉秋挑了挑眉毛,不滿地反駁道:
“那徐林的小心思殿下能看不出來?
但是那又如何,對普通的百姓來說,誰給吃的就跟誰走。銀子和糧食在咱們手裏,青石穀要是有異心,隨時可以斷他們的糧。”
沈惟敬一想,也有道理,這才默不作聲地坐了下來。
“鬆浦津那邊情況怎麽樣?”汪修齊岔開話題,看向葉秋。
聽到這個,葉秋眼睛一亮,頓時來了精神:
“本來宋國一些朝臣和商會元老,還對殿下出兵朝鮮有些微詞,可當八十多艘滿載著礦石的貨船出現在鬆浦津,所有人都沸騰了,沒有一個不稱讚世子雄才偉略的。”
鐵礦在這個時代是戰略物資,沒有那個國家願意用鐵來進行交易,何況現在大明加強了海禁,更是斷了宋國鐵礦的來源。
而扶桑雖然金銀礦多,鐵礦卻是異常貧乏,加上島內大名攻伐不斷,戰亂延續了百年,急需要大量的鐵鑄造鎧甲和兵器,這也是佛朗機人可以打入島國市場的原因。
見眾人沒有插話,葉秋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
“還好這次迴去的及時,不然我們的捕撈隊就要損失慘重了。”
汪修齊皺了皺眉:
“什麽情況?難道扶桑有藩國和我們開戰了?”
“少爺好討厭啊,在那麽多人麵前做那種事,羞死人了。”
汪修齊哈哈一笑,把少女摟在懷裏:
“你這不算什麽,看看那麻六,估計想死的心都有了。”
“咯咯咯……”少女被逗笑了,頓時花枝亂顫,嬌媚動人。
片刻,俞大猷、許伯、許宏、徐林陸續進入營帳,就在各自落座的時候,帳外傳來沉重的腳步聲,隨之還有葉秋那清亮的嗓音:
“賢弟啊,你可想死哥哥了。”
說著,一個體型巨大,身著華麗錦服的胖子鑽了進來,他滿臉堆笑,眼裏神采奕奕。
“怎麽才來?”汪修齊抱怨了一句,吩咐下人上茶後,才接著說道:
“和朝鮮國的和談三天前就結束了。”
“沒辦法,鬆浦津事情太多,哥哥實在脫不開身。”葉秋聳了聳肩,找了位置坐下,轉而好奇地看向汪修齊:
“和談結果如何?”
葉秋、瀧捷、毛海峰等人,在南浦港戰役結束後,就帶著宋國船隊返迴了鬆浦津,一是彈藥耗盡,另一方麵,最近鬆浦津局勢緊張,需要兵力迴援。
汪修齊沒有迴答,而是看向徐林,溫和開口:
“徐將軍,青石穀已經在北方兩道站穩腳跟了吧?”
身著青色長袍的徐林微微頷首,態度恭敬地迴道:
“建州女真已經退走,朝廷的官員和軍隊不敢入駐,給了我等很好的發展機會。
目前,青石穀已經接收了兩道主要的州府和郡縣,接受救濟的百姓也開始安定下來。”
“好,告訴林巨正將軍,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才是你們最好的戰略,隻要有了民心,一切才有可能。”汪修齊呷了口茶,轉而換了話題:
“明日,本世子就會離開朝鮮國,走之前,有些事情要交代。”
“這就要走?”徐林表情一滯,臉上帶著不舍說道:
“殿下對青石穀有再造之恩,要不等林將軍迴來,我等為殿下擺酒餞行。”
“不必了,”汪修齊擺了擺手,淡笑著說道:
“青石穀和宋國是盟友,我們來日方長,不需要那麽多虛禮。
離開後,我會讓許宏將軍帶領士卒駐守南浦港,以保障港口和快速路的安全,這個方麵青石穀要通力配合。”
徐林躬身,抱拳承諾:
“殿下放心,我等一定為許宏將軍馬首是瞻,無論是宋國的道路、港口、貿易集市還是礦山,青石穀必然重點守護。”
說這話,徐林沒有絲毫遲疑,語氣裏帶著謙卑和敬畏。
南浦港一戰,宋國僅憑兩千軍隊,在沒有傷亡的情況下,幾乎覆滅了李氏王庭的兩萬多聯軍,每每想起,他就有些唿吸困難。
另外,如果沒有汪修齊的幫助,現在的青石穀還窩在黃海道的山林裏風餐露宿,怎麽可能在短短的一個多月,擁有兩道之地?
汪修齊滿意地點了點頭:
“本世子對朋友一向是秉持著共贏的原則,希望兩道的百姓能在青石穀的帶領下過上好日子。
另外,對於糧食、水泥和關鍵物資,宋國會給青石穀一些優惠的貿易政策,希望你們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發展機會,盡快壯大自身。”
“殿下說得是,在下一定和青石穀的義士共同努力,不辜負您的期望。”徐林句句應承,略一沉思,開口詢問:
“殿下是否可以把其他六道的礦山開采和搬運的重活也交給青石穀打理,一來我等召集民夫方便,二來,也能借此機會,讓其他六道的窮苦百姓有口飯吃。”
“這個自然可以,”汪修齊幹脆答應,略一沉思,又補充道:
“籠絡民心可以,但是不要借此挑釁李氏朝廷,這幾年,你們需要的是靜心發展,鞏固好兩道的實力。”
“是,徐某一定謹記殿下教誨,不敢有任何逾越。”徐林臉色一喜,趕忙答應下來。
徐林之所以這麽要求,自然有他的打算。
朝鮮國有幾十座礦山,開采加上運輸,需要十幾萬人,如果可以把這些窮苦百姓籠絡起來,將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好了,你去忙吧。”汪修齊揮了揮手。
等徐林退下後,葉秋才詫異地看向汪修齊,語氣裏帶著驚喜和不可置信:
“殿下,你把朝鮮國八道的礦山全部拿下了?”
看著沈惟敬坐在那裏,不住地用袖口擦著嘴,一臉幹嘔的模樣,汪修齊忍不住笑道:
“沈特使,你來說。”
沈惟敬這才緩過神來,苦著臉把和談的經過說了一遍,完了之後,還提醒道:
“殿下,那徐林明顯有小心思,這礦山的開采和搬運至少需要十幾萬人呢,他想要用咱們的銀子來收買人心。”
“你懂什麽?”葉秋挑了挑眉毛,不滿地反駁道:
“那徐林的小心思殿下能看不出來?
但是那又如何,對普通的百姓來說,誰給吃的就跟誰走。銀子和糧食在咱們手裏,青石穀要是有異心,隨時可以斷他們的糧。”
沈惟敬一想,也有道理,這才默不作聲地坐了下來。
“鬆浦津那邊情況怎麽樣?”汪修齊岔開話題,看向葉秋。
聽到這個,葉秋眼睛一亮,頓時來了精神:
“本來宋國一些朝臣和商會元老,還對殿下出兵朝鮮有些微詞,可當八十多艘滿載著礦石的貨船出現在鬆浦津,所有人都沸騰了,沒有一個不稱讚世子雄才偉略的。”
鐵礦在這個時代是戰略物資,沒有那個國家願意用鐵來進行交易,何況現在大明加強了海禁,更是斷了宋國鐵礦的來源。
而扶桑雖然金銀礦多,鐵礦卻是異常貧乏,加上島內大名攻伐不斷,戰亂延續了百年,急需要大量的鐵鑄造鎧甲和兵器,這也是佛朗機人可以打入島國市場的原因。
見眾人沒有插話,葉秋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
“還好這次迴去的及時,不然我們的捕撈隊就要損失慘重了。”
汪修齊皺了皺眉:
“什麽情況?難道扶桑有藩國和我們開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