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報?汪修齊愣了一下,自己能有什麽急報,難道是俞大猷那邊出事了……他坐正身姿,開口道:
“進來。”
接著,簾子掀開,兩名護衛走了進來。
其中一位看上去滿臉疲倦,手臂上還吊著繃帶,隻見他單膝跪倒,稟報道:
“殿下,從大明遷徙過來的流民,第一批兩萬人已經抵達福江島,此時正在隔離區消毒除疫。”
“好,”汪修齊臉上浮現喜色,可略一思量,又感覺不對,開口詢問道:
“陳秀山呢,怎麽不是他來匯報?”
此次流民遷徙,汪修齊讓護衛統領陳秀山帶了十艘戰船去朝鮮國迎接,按理來說,應該是他帶隊迴來。
“陳將軍還在朝鮮國。”頓了頓,那士卒似乎有些後怕,支吾著說道:
“我們在平壤設立的多處糧倉被搶,陳將軍帶隊抵抗,結果身中數箭,此時生死不知。”
為了讓流民可以從邊境抵達平壤港,葉秋除了打點了朝鮮國官場,還在沿途的官道旁設立了十幾個糧食投放點。
“怎麽迴事?”葉秋的目光驟然變得淩厲,盯著士卒,沉聲問道:
“我們每個糧倉都有三十人以上護衛,怎麽會被搶?而且還是多處被搶,難道是倭寇?”
“不……不是倭寇,就是朝鮮國的江洋大盜。
其他地方小人不知,但在平壤港,小人親眼所見,賊人至少超過五百人。
那賊首身高八尺,力大無窮,有萬夫不當之勇。”似乎是想起了當時的情景,士卒臉色蒼白,渾身顫栗。
“朝鮮國的府衙沒有出兵嗎?”葉秋氣得跳腳,為了打點,他可是花費了兩萬多兩白銀的。
“沒有,他們隻是遠遠的圍觀,等盜賊走了,才來維持秩序。”護衛情緒複雜,既有後怕,又有憤恨,頓了頓,他繼續說道:
“在平壤港,朝鮮國派了上千府軍,把漢民圈禁在一塊區域,不讓隨意走動,說是防止流民作亂。
冰天雪地的,小人走時已凍死漢民數十人。”
“豈有此理!”葉秋拍案而起,氣得肥肉直顫,他怒氣衝衝地說道:
“我去找他們府尹理論,收我銀子的時候,可是拍著胸脯和我說,保護宋國在平壤府的一切利益,這倒好!”
汪修齊強壓著內心的怒火,開口問道:
“朝鮮境內的漢民情況如何?”
“路上的不知,小人離開的時候,滯留在平壤港的還有三萬多人,那些漢民太慘了,再不救援,可能就會出現易子而食的慘狀。”護衛低著頭,淚水無聲滑落。
“副統領康正呢?遊隼頭領李漫呢?他們都是幹什麽吃的!”葉秋臉龐漲得通紅。
“康副統領帶著五十殘兵,去沿路救援了。
遊隼頭領李漫找平壤府交涉,希望他們可以暫借一些糧食,但對方開出了天價,一擔糧食要二十兩白銀,而且還是現錢交易。”說著,護衛以頭搶地,嚎哭道:
“世子垂憐,救救他們吧!”
汪修齊臉色鐵青,袖子裏的拳頭捏得咯咯直響,他抬頭看向另一名護衛:
“帶他去休息,另外,派人通知俞先生,讓他火速帶兵迴福江島,記住,兩千人全帶迴來。”
“諾!”
半個時辰後,縣衙後堂,除了俞大猷,福江島所有的核心管理層全部到齊。
汪修齊坐在上首,麵色陰沉,看向眾人:
“事情你們都知道了吧,有什麽看法?”
戚繼光率先站了出來,抱拳說道:
“主公,從鎮海軍分一千人馬出來,戚某率軍去平安道護衛,等漢民全部撤離,我再迴來。
另外,那四百童子和我等家眷,不日也會抵達平壤,沒有武力震懾,難免會出現意外。”
“元敬所言極是,朝鮮國不可信,不僅縱寇行兇,還囚禁漢民,敲詐勒索,這是要把漢民活活餓死。”徐渭深邃的目光閃動,附和了一聲,繼續說道:
“另外,徐某懷疑,這次劫糧敲詐事件是關聯的,是匪寇與官府勾結唱的一出戲。”
這是把我當肥羊宰了啊……汪修齊俊俏的臉龐如罩寒霜,沉默良久,才看向梁迅:
“二代槍和彈藥情況怎麽樣?”
梁迅臉色一垮,有些尷尬地說道:
“師父,目前長槍隻有十八支,短槍二十隻,彈藥兩千發左右,無法批量裝備。
畢竟這兩個多月來,大部分的精力都在打造車床,鏜床等設備。”
汪修齊點了點頭,他知道梁迅說的是實話,雖然給他配備了二十個熟練工匠和八十幾個學徒,但是從無到有的過程是最痛苦的,很多基礎設施都要重建。
“這樣,”汪修齊站了起來,對葉秋說道:
“你去聯係海峰哥,讓他借調三個營給我,明日拂曉前,在福江島碼頭集結。”
“好,這個我來辦。”葉秋點了點頭,轉身出了門。
“許伯,提取五萬人一月的口糧,即刻調往港口。除此之外,把九成的軍需物資也調過去。”汪修齊麵無表情,下達著命令。
許伯眼皮一跳,想了想,開口問道:
“那改裝後的二百唧筒和火油也要帶上嗎?”
此時的單人唧筒,其中的活塞用橡膠取代了木棍棉絮,噴射距離不輸雙人腳踏式。
“嗯,全部!”汪修齊平靜點頭,語氣卻是不容置疑。
許伯點了點頭,快步離開了後堂。
大堂的氣氛一下子變得壓抑,每個人都感受到了汪修齊的情緒,這讓他們有種黑雲壓城的感覺。
看到眾人表情凝重,汪修齊意識到了自己失態,他忙收斂了情緒,平和地對戚繼光說道:
“戚先生,你和徐先生留守,我親自帶兵去。”
“主公,不可!”徐渭大吃一驚,站起身來勸說。
“漢民在明朝受難,我暫時管不了,也不好管,但是在他國被欺,這口氣我忍不了。”汪修齊擺手打斷,繼續說道:
“此次俞先生會帶領兩千鎮海軍和我同行,另外,有義兄毛海峰的三個營,問題不大。”
戚繼光略一思索,明白了汪修齊的用意。
無論是他,還是俞大猷,都調不動毛海峰的下屬,這事,也隻有汪修齊能幹。
“我走後,有事你們商議著來,政務以徐先生為首、軍務以戚先生為首,各種新項目的研發,以張道長為首,未盡事宜,都由徐先生定奪。
各位,戰爭來得比我們預想的還要快,為了守護理想,守護好日子,要努力了。”汪修齊語氣平靜的可怕,可聽在眾人耳裏,猶如戰鼓轟鳴。
“進來。”
接著,簾子掀開,兩名護衛走了進來。
其中一位看上去滿臉疲倦,手臂上還吊著繃帶,隻見他單膝跪倒,稟報道:
“殿下,從大明遷徙過來的流民,第一批兩萬人已經抵達福江島,此時正在隔離區消毒除疫。”
“好,”汪修齊臉上浮現喜色,可略一思量,又感覺不對,開口詢問道:
“陳秀山呢,怎麽不是他來匯報?”
此次流民遷徙,汪修齊讓護衛統領陳秀山帶了十艘戰船去朝鮮國迎接,按理來說,應該是他帶隊迴來。
“陳將軍還在朝鮮國。”頓了頓,那士卒似乎有些後怕,支吾著說道:
“我們在平壤設立的多處糧倉被搶,陳將軍帶隊抵抗,結果身中數箭,此時生死不知。”
為了讓流民可以從邊境抵達平壤港,葉秋除了打點了朝鮮國官場,還在沿途的官道旁設立了十幾個糧食投放點。
“怎麽迴事?”葉秋的目光驟然變得淩厲,盯著士卒,沉聲問道:
“我們每個糧倉都有三十人以上護衛,怎麽會被搶?而且還是多處被搶,難道是倭寇?”
“不……不是倭寇,就是朝鮮國的江洋大盜。
其他地方小人不知,但在平壤港,小人親眼所見,賊人至少超過五百人。
那賊首身高八尺,力大無窮,有萬夫不當之勇。”似乎是想起了當時的情景,士卒臉色蒼白,渾身顫栗。
“朝鮮國的府衙沒有出兵嗎?”葉秋氣得跳腳,為了打點,他可是花費了兩萬多兩白銀的。
“沒有,他們隻是遠遠的圍觀,等盜賊走了,才來維持秩序。”護衛情緒複雜,既有後怕,又有憤恨,頓了頓,他繼續說道:
“在平壤港,朝鮮國派了上千府軍,把漢民圈禁在一塊區域,不讓隨意走動,說是防止流民作亂。
冰天雪地的,小人走時已凍死漢民數十人。”
“豈有此理!”葉秋拍案而起,氣得肥肉直顫,他怒氣衝衝地說道:
“我去找他們府尹理論,收我銀子的時候,可是拍著胸脯和我說,保護宋國在平壤府的一切利益,這倒好!”
汪修齊強壓著內心的怒火,開口問道:
“朝鮮境內的漢民情況如何?”
“路上的不知,小人離開的時候,滯留在平壤港的還有三萬多人,那些漢民太慘了,再不救援,可能就會出現易子而食的慘狀。”護衛低著頭,淚水無聲滑落。
“副統領康正呢?遊隼頭領李漫呢?他們都是幹什麽吃的!”葉秋臉龐漲得通紅。
“康副統領帶著五十殘兵,去沿路救援了。
遊隼頭領李漫找平壤府交涉,希望他們可以暫借一些糧食,但對方開出了天價,一擔糧食要二十兩白銀,而且還是現錢交易。”說著,護衛以頭搶地,嚎哭道:
“世子垂憐,救救他們吧!”
汪修齊臉色鐵青,袖子裏的拳頭捏得咯咯直響,他抬頭看向另一名護衛:
“帶他去休息,另外,派人通知俞先生,讓他火速帶兵迴福江島,記住,兩千人全帶迴來。”
“諾!”
半個時辰後,縣衙後堂,除了俞大猷,福江島所有的核心管理層全部到齊。
汪修齊坐在上首,麵色陰沉,看向眾人:
“事情你們都知道了吧,有什麽看法?”
戚繼光率先站了出來,抱拳說道:
“主公,從鎮海軍分一千人馬出來,戚某率軍去平安道護衛,等漢民全部撤離,我再迴來。
另外,那四百童子和我等家眷,不日也會抵達平壤,沒有武力震懾,難免會出現意外。”
“元敬所言極是,朝鮮國不可信,不僅縱寇行兇,還囚禁漢民,敲詐勒索,這是要把漢民活活餓死。”徐渭深邃的目光閃動,附和了一聲,繼續說道:
“另外,徐某懷疑,這次劫糧敲詐事件是關聯的,是匪寇與官府勾結唱的一出戲。”
這是把我當肥羊宰了啊……汪修齊俊俏的臉龐如罩寒霜,沉默良久,才看向梁迅:
“二代槍和彈藥情況怎麽樣?”
梁迅臉色一垮,有些尷尬地說道:
“師父,目前長槍隻有十八支,短槍二十隻,彈藥兩千發左右,無法批量裝備。
畢竟這兩個多月來,大部分的精力都在打造車床,鏜床等設備。”
汪修齊點了點頭,他知道梁迅說的是實話,雖然給他配備了二十個熟練工匠和八十幾個學徒,但是從無到有的過程是最痛苦的,很多基礎設施都要重建。
“這樣,”汪修齊站了起來,對葉秋說道:
“你去聯係海峰哥,讓他借調三個營給我,明日拂曉前,在福江島碼頭集結。”
“好,這個我來辦。”葉秋點了點頭,轉身出了門。
“許伯,提取五萬人一月的口糧,即刻調往港口。除此之外,把九成的軍需物資也調過去。”汪修齊麵無表情,下達著命令。
許伯眼皮一跳,想了想,開口問道:
“那改裝後的二百唧筒和火油也要帶上嗎?”
此時的單人唧筒,其中的活塞用橡膠取代了木棍棉絮,噴射距離不輸雙人腳踏式。
“嗯,全部!”汪修齊平靜點頭,語氣卻是不容置疑。
許伯點了點頭,快步離開了後堂。
大堂的氣氛一下子變得壓抑,每個人都感受到了汪修齊的情緒,這讓他們有種黑雲壓城的感覺。
看到眾人表情凝重,汪修齊意識到了自己失態,他忙收斂了情緒,平和地對戚繼光說道:
“戚先生,你和徐先生留守,我親自帶兵去。”
“主公,不可!”徐渭大吃一驚,站起身來勸說。
“漢民在明朝受難,我暫時管不了,也不好管,但是在他國被欺,這口氣我忍不了。”汪修齊擺手打斷,繼續說道:
“此次俞先生會帶領兩千鎮海軍和我同行,另外,有義兄毛海峰的三個營,問題不大。”
戚繼光略一思索,明白了汪修齊的用意。
無論是他,還是俞大猷,都調不動毛海峰的下屬,這事,也隻有汪修齊能幹。
“我走後,有事你們商議著來,政務以徐先生為首、軍務以戚先生為首,各種新項目的研發,以張道長為首,未盡事宜,都由徐先生定奪。
各位,戰爭來得比我們預想的還要快,為了守護理想,守護好日子,要努力了。”汪修齊語氣平靜的可怕,可聽在眾人耳裏,猶如戰鼓轟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