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說,在咱們渭水,冬天都不打漁的,天一冷,魚都躲著不出來。”


    “沒錯,我伯父就是漁民,到了冬天,他家可窮了,還來我們家借糧食呢。”


    “慘了!那這些天麻繩不是白搓了,你看,我手都破皮了。”


    “閉嘴!”紮著馬尾,帶有兩個小酒窩的唿延凝心皺眉嗬斥道:


    “兄長豈是普通人可比!他說能,那就一定能。”


    幾個膽小的孩子縮了縮脖子,不再說話。


    孩子們關心的話題,徐渭幾人同樣關心,說實在的,別說是一網撈萬斤魚,就是一網撈上百斤魚也是極其罕見的。


    徐渭看向俞大猷,笑著問道:


    “誌輔出身泉州府,對海上之事頗為熟悉,你可曾見過此種捕撈方式?”


    俞大猷迴憶良久,搖了搖頭:


    “不曾,俞某記事開始,就已經禁海了,雖有零星漁民偷著捕撈,但也都是淺海撒網,每次有個十幾斤魚就是大豐收了,這種近百米的巨網,聽都沒聽說過。”


    身材高大的戚繼光,目光灼灼,眼睛盯著遠方的捕魚船隻,久久不語。


    “元敬,你怎麽看?”戚繼光雖然是晚輩,但俞大猷對他的能力還是非常佩服的。


    戚繼光沉吟片刻,語氣裏帶著堅定:


    “戚某以為,汪公子必能成功。”


    “為何?”徐渭和俞大猷不約而同地問道。


    “一個上知五千年,下知五百年的人,做出什麽都不奇怪。


    汪公子不是信口開河之人,他確定的事情,肯定有幾分把握。


    另外,戚某也很希望他能做到。你們也知道,海有多大,如果這種捕撈方式能夠成功,那可以救活多少在生死邊緣的饑民啊。”


    言語之中,飽含著對汪修齊的期待和對百姓的深情。


    “哎!”俞大猷心中滋味複雜,他歎了口氣:


    “且看看吧,如果真得可以獲得大量糧食,無論如何,也要想辦法向朝廷諫言,盡快解除禁海令。”


    聽到這話,徐渭有些不開心,但是戚、俞二人的心情他可以理解,也就閉嘴不再言語。


    汪修齊將五艘捕撈船命名為豐收一號到五號。


    此時,他身披金甲,頭戴紫金盔,站在豐收一號的船頭看著獵獵作響的旗幟。


    在他下方的,是兩百個身強體壯的護衛營士兵,他們脫去了鎧甲,隻穿著貼身的勁裝。


    士兵分為兩列,每列的士兵手裏都握著根有嬰兒臂粗的纜繩。


    繩子的一頭捆在巨大的絞索滾輪上,經過多組滑輪,連著船尾八十米長的巨大漁網。


    絞索輪上有把手,通過六個壯漢搖動把手,可以收放纜繩。


    此時,汪修齊拔出戰刀,大聲喊道:


    “擂鼓,放網!”


    “擂鼓,放網!”隨著幾個傳令兵的喊聲響起,光著膀子的許宏,在船頭擂起了戰鼓。


    滾輪緩緩滾動,一點點的放出纜繩,兩百個壯漢手掌鬆弛,讓繩子在掌心滑動。


    船尾的幾個士兵,有條不紊的一點點拖拽著漁網,往海裏放。


    當近百米的漁網在風中飄蕩,猶如一條海上飄舞的長龍。


    “網已入水……網入已水十米……二十米……”船尾的士兵看著麻繩上的刻度,大聲地報告著漁網入水的深度。


    “八十米……漁網觸底!”


    隨著聲音傳來,汪修齊表情凝重,大喊一聲:


    “卡死滾輪,起錨,方向正南,滿帆,全速前進。”


    片刻,六張大帆全部撐開,這剛一撐開,就被風吹得鼓了起來。


    開始,船並不快,但是在強風地加持下,速度越來越快。


    浪花翻滾,巨大的捕撈船在海上顛簸起來,宛若在田中飛馳的犁子,在身後留下一道寬大的泡沫海溝。


    豐收一號在前麵乘風破浪,後麵的幾艘船也快速跟了上去,他們要近距離觀察一號的操作,以便後續可以效仿。


    一個時辰後,墜著漁網的纜繩被崩地筆直,左右兩個滾輪也被拽得嘎嘎直響。


    扶著滾輪把手的幾個士兵,時不時地看向汪修齊,心中有一種莫名的忐忑和不安。


    汪修齊卻是神色如常,直到幾個滾輪開始劇烈顫動起來,他才拔刀大喊:


    “擂鼓,收網!”


    已經被凍得嘴唇發紫的許宏,這才如釋重負,趕緊拿起鼓錘,有節奏的擂了起來。


    這傻叉,為了耍酷,非要脫光衣服……汪修齊無可奈何地翻了個白眼。


    兩百個壯漢,在鼓點節奏的帶領下,卯足了力氣,開始一點點的往迴拉著纜繩。


    短短幾分鍾,眾人的臉就憋得通紅,額頭青筋根根暴起,用出了吃奶的力氣。


    “魚!天哪,全是魚!”


    就在兩百個壯漢力氣要耗盡的時候,船尾負責觀察的士兵突然興奮地大喊。


    此時漁網已經露出水麵,放眼望去,裏麵滿滿當當的全是魚,把整個漁網撐得鼓鼓的,就像是從海裏拉出了一條巨龍。


    這一聲吼,就像給壯漢們打了興奮劑,眾人眼睛發亮,渾身似乎又充滿了力量。


    “不要亂,按照鼓點節奏拉繩!”汪修齊心裏同樣驚喜,但是他依舊麵無表情,大聲地吼著命令。


    “魚,好多魚!”有眼尖的孩子,在另一艘船上驚喜地喊了出來。


    有了第一聲,叫喊聲就此起彼伏地響了起來,有尖叫的,有開心大笑的,有舔著嘴巴傻樂的。


    徐渭不管不顧地從一名護衛隊長手裏搶過望遠鏡,仔細看了看,臉上的表情從驚嚇漸漸變為驚喜。


    他收斂笑容,把望遠鏡遞給一旁的俞大猷,撫須道:


    “主公就是主公,徐某這輩子誰也不服,主公除外。”


    俞大猷迫不及待的接過望遠鏡,端詳片刻,嘴角一陣抽搐:


    “這怕不是有二十萬斤吧!”


    戚繼光一拳砸在船舷上,表情興奮,他大唿道:


    “壯哉!單此一項,汪公子就可載入史冊,千古留名。”


    拖網捕魚被後世詬病,最大的原因就是這種捕魚方式太兇猛了,不管大小,不管魚種,全部一鍋端。


    可在這個時代,漁業資源過於豐富,恐怕捕個幾百年,才會出現後世漁業資源枯竭的情況。


    所以這一詬病,就被汪修齊忽略不計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海盜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七二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七二十並收藏明朝海盜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