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汪修齊就把純陽子三人叫到了客廳,指著地上的一堆橡膠說道:
“幾位,給你們介紹個好東西。”
幾人看著地上那一堆黃不拉幾的方塊狀物體,有些納悶,三人麵麵相覷,都猜不出是什麽。
頭發稀疏的純陽子凝眉問道:
“世子,這是?”
“帶你們進入煉丹術新的大門,有機高分子材料。”瞥了一眼純陽子那光禿禿的腦門,汪修齊笑著問道:
“看道長的五官,年輕的時候應該也是俊俏之輩,可煉丹十幾載,卻是頭發稀疏,牙齒脫落,知道為何嗎?”
純陽子嘿嘿笑了笑,擺手說道:
“貧道對這臭皮囊倒是不甚在意,不過其中的原由,還是想請教世子。”
一旁的清淨子倒是眼睛瞪大,耳朵豎地高高的,自己那麽帥,可不希望幾年後和師傅一樣,變成禿頂。
汪修齊拿起一塊橡膠遞給純陽子,“你們經常使用的丹砂,本質是硫化汞,而汞就是水銀,是一種有毒的重金屬。
這水銀有揮發性,會變成很多肉眼不可見的小分子跑到空氣中,一不小吸進身體裏,就會慢性中毒,道長的症狀就是重金屬慢性中毒導致的。”
“怪不得後來貧道減少了丹砂使用後,眩暈之感減輕了不少,原來如此啊。”純陽子若有所思地點著頭,轉而又拿著手裏的橡膠問道:
“莫非此物可以解毒?”
看純陽子拿起橡膠聞了聞,汪修齊搖了搖頭:
“不可以,但此物可以解決氣密性的問題,從而避免水銀的揮發,這樣一來,隻要是涉及到容易揮發的藥品煉製,就不會有缺失,也不會中毒。”
清淨子籲出一口氣,臉上露出喜色,突然想到了什麽,他開口問道:
“世子,上次我等從海水裏蒸酒,一大罐最後就隻剩下一點點了,是不是用此物也可以避免酒氣的逸散?”
汪修齊看向清淨子,讚賞地點了點頭:
“不錯,任何物體都有三態,隻要壓力夠小,溫度夠高,鋼鐵也能變成蒸汽,而這橡膠就可以避免蒸汽的逸散,酒自然也不例外。”
“如此神奇?”三人眼睛都是亮閃閃的,無為子和清淨子也走過來,拿起一塊。
清淨子捏了捏,又扯了扯,不解問道:
“這……橡膠,彈性和韌性都極好,可如何變成我們想要的東西呢?”
“這就是我交給你們的課題了,也是最簡單的有機化學入門題。”汪修齊端起茶盞,吹去浮沫,喝了口才說道:
“你們以前玩得都是無機化學,現在我要有人來學有機化學,至於其中的理,現在說了你們也不懂,還是先實驗摸索吧。”
“實驗?”純陽子酷愛煉丹,對於做實驗自然不排斥,隻是毫無頭緒,不知道從哪裏開始,他抱拳躬身:
“還請世子指點。”
汪修齊也沒保留,點頭說道:
“我和你們說過,任何物質都有三態,而三態的控製,核心是壓力和溫度,壓力我們現在沒有條件控製,但溫度是可以的,隻要調節爐火的強度,就可以改變溫度的高低。
這橡膠自然也不例外,你們看到的是固態的橡膠塊,隻要加溫變軟,通過磨具塑型,最後冷卻變成我們需要的形狀,比如說:空心的橡膠球、唧筒的活塞、玻璃瓶的活塞、玻璃儀器的連接導管等,都可如此製作。”
清淨子一聽,興奮地叫了起來:
“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世子就是天才,有了此物,我做成橡膠圈,裹在丹爐蓋外沿,就再也不會有毒氣泄漏了。”
咦!這小子不錯啊,連高壓鍋的雛形都想到了……汪修齊看向清淨子,眼神裏帶著讚許。
“好了,這東西研究透了,可以造出很多實用之物,不過當務之急,還是做一批空心的橡膠球出來,我有大用。”汪修齊掏出一張圖紙,上麵標明了大小和尺寸。
在沒有遇到橡膠的時候,他原來是想用木球替代的,但是木球太容易腐爛,浮力也不夠。
純陽子接過圖紙,看後點頭道:
“好,世子放心,貧道一定盡力。”
“嗯,你們先小批量實驗,用鐵絲做空心骨架,用融化的橡膠包裹起來,這樣能容易許多。”為了加快製作的速度,汪修齊又提醒了一句。
“好,我等這就去嚐試一二。”純陽子忙是點頭,帶頭抱起地上的橡膠要走,卻是聽汪修齊在背後說道:
“張道長,每天吃個生雞卵,一年內,中毒可解。”
三人同時看向汪修齊,眼裏多了些莫名的情緒,有感激,有敬畏,更多的是崇拜。
……
鬆浦津距離福江島隻有一百多公裏,按照路程,一天一夜就可以抵達。
可汪修齊卻是讓船隊繞道北上,先去了中通島,在那裏把五艘大型商船改造成了捕魚船。
船的尾部去掉了船樓,變成了平坦的甲板。
同時安裝了吊梁、吊臂、滑輪,絞索、絞索輪,滑輪組等
隨船的工匠有上千名,鐵匠、木匠、泥瓦匠都有,但在汪修齊的命令下,全部都在漁網編製工的帶領下,用麻繩編織著從未見過的大拖網。
這拖網就像個超大的網兜,網口直徑20米,長80米。
網口的上部是浮球,下部是鉛墜,確保漁網進入水中,口是張著的。
網中間有多個鐵環做骨架,每個鐵環內部還設置有倒須,這使得魚隻能進不能出。
經過上千人,十幾天緊張的忙碌,漁船和五張巨大的漁網全部製成,其中還用上了純陽子師徒趕工出來的橡膠浮球。
這一日,大雪停了,北風依舊。
太陽懶懶地掛在高空,雖不溫暖,卻少了烏雲滿天的壓力。
幾百個孩子都好奇地趴在船舷上,目不轉睛地盯著遠方的船隻。
這些天他們也沒閑著,一直在幫忙搓麻繩,聽說兄長要用來捕大魚,個個都很賣力。
今天要開捕了,每個孩子的眼睛裏都充滿了期待。
雖然被賣到鬆浦津有些時日,可牙子組織哪舍得給他們買魚肉吃,能給些粗糠爛米就算是不錯了。
一個腦袋圓圓的孩子,臉被海風吹得紅撲撲的,他舔著嘴唇問邊上的小夥伴:
“哎,你們說兄長能捕到大魚麽?”
“幾位,給你們介紹個好東西。”
幾人看著地上那一堆黃不拉幾的方塊狀物體,有些納悶,三人麵麵相覷,都猜不出是什麽。
頭發稀疏的純陽子凝眉問道:
“世子,這是?”
“帶你們進入煉丹術新的大門,有機高分子材料。”瞥了一眼純陽子那光禿禿的腦門,汪修齊笑著問道:
“看道長的五官,年輕的時候應該也是俊俏之輩,可煉丹十幾載,卻是頭發稀疏,牙齒脫落,知道為何嗎?”
純陽子嘿嘿笑了笑,擺手說道:
“貧道對這臭皮囊倒是不甚在意,不過其中的原由,還是想請教世子。”
一旁的清淨子倒是眼睛瞪大,耳朵豎地高高的,自己那麽帥,可不希望幾年後和師傅一樣,變成禿頂。
汪修齊拿起一塊橡膠遞給純陽子,“你們經常使用的丹砂,本質是硫化汞,而汞就是水銀,是一種有毒的重金屬。
這水銀有揮發性,會變成很多肉眼不可見的小分子跑到空氣中,一不小吸進身體裏,就會慢性中毒,道長的症狀就是重金屬慢性中毒導致的。”
“怪不得後來貧道減少了丹砂使用後,眩暈之感減輕了不少,原來如此啊。”純陽子若有所思地點著頭,轉而又拿著手裏的橡膠問道:
“莫非此物可以解毒?”
看純陽子拿起橡膠聞了聞,汪修齊搖了搖頭:
“不可以,但此物可以解決氣密性的問題,從而避免水銀的揮發,這樣一來,隻要是涉及到容易揮發的藥品煉製,就不會有缺失,也不會中毒。”
清淨子籲出一口氣,臉上露出喜色,突然想到了什麽,他開口問道:
“世子,上次我等從海水裏蒸酒,一大罐最後就隻剩下一點點了,是不是用此物也可以避免酒氣的逸散?”
汪修齊看向清淨子,讚賞地點了點頭:
“不錯,任何物體都有三態,隻要壓力夠小,溫度夠高,鋼鐵也能變成蒸汽,而這橡膠就可以避免蒸汽的逸散,酒自然也不例外。”
“如此神奇?”三人眼睛都是亮閃閃的,無為子和清淨子也走過來,拿起一塊。
清淨子捏了捏,又扯了扯,不解問道:
“這……橡膠,彈性和韌性都極好,可如何變成我們想要的東西呢?”
“這就是我交給你們的課題了,也是最簡單的有機化學入門題。”汪修齊端起茶盞,吹去浮沫,喝了口才說道:
“你們以前玩得都是無機化學,現在我要有人來學有機化學,至於其中的理,現在說了你們也不懂,還是先實驗摸索吧。”
“實驗?”純陽子酷愛煉丹,對於做實驗自然不排斥,隻是毫無頭緒,不知道從哪裏開始,他抱拳躬身:
“還請世子指點。”
汪修齊也沒保留,點頭說道:
“我和你們說過,任何物質都有三態,而三態的控製,核心是壓力和溫度,壓力我們現在沒有條件控製,但溫度是可以的,隻要調節爐火的強度,就可以改變溫度的高低。
這橡膠自然也不例外,你們看到的是固態的橡膠塊,隻要加溫變軟,通過磨具塑型,最後冷卻變成我們需要的形狀,比如說:空心的橡膠球、唧筒的活塞、玻璃瓶的活塞、玻璃儀器的連接導管等,都可如此製作。”
清淨子一聽,興奮地叫了起來:
“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世子就是天才,有了此物,我做成橡膠圈,裹在丹爐蓋外沿,就再也不會有毒氣泄漏了。”
咦!這小子不錯啊,連高壓鍋的雛形都想到了……汪修齊看向清淨子,眼神裏帶著讚許。
“好了,這東西研究透了,可以造出很多實用之物,不過當務之急,還是做一批空心的橡膠球出來,我有大用。”汪修齊掏出一張圖紙,上麵標明了大小和尺寸。
在沒有遇到橡膠的時候,他原來是想用木球替代的,但是木球太容易腐爛,浮力也不夠。
純陽子接過圖紙,看後點頭道:
“好,世子放心,貧道一定盡力。”
“嗯,你們先小批量實驗,用鐵絲做空心骨架,用融化的橡膠包裹起來,這樣能容易許多。”為了加快製作的速度,汪修齊又提醒了一句。
“好,我等這就去嚐試一二。”純陽子忙是點頭,帶頭抱起地上的橡膠要走,卻是聽汪修齊在背後說道:
“張道長,每天吃個生雞卵,一年內,中毒可解。”
三人同時看向汪修齊,眼裏多了些莫名的情緒,有感激,有敬畏,更多的是崇拜。
……
鬆浦津距離福江島隻有一百多公裏,按照路程,一天一夜就可以抵達。
可汪修齊卻是讓船隊繞道北上,先去了中通島,在那裏把五艘大型商船改造成了捕魚船。
船的尾部去掉了船樓,變成了平坦的甲板。
同時安裝了吊梁、吊臂、滑輪,絞索、絞索輪,滑輪組等
隨船的工匠有上千名,鐵匠、木匠、泥瓦匠都有,但在汪修齊的命令下,全部都在漁網編製工的帶領下,用麻繩編織著從未見過的大拖網。
這拖網就像個超大的網兜,網口直徑20米,長80米。
網口的上部是浮球,下部是鉛墜,確保漁網進入水中,口是張著的。
網中間有多個鐵環做骨架,每個鐵環內部還設置有倒須,這使得魚隻能進不能出。
經過上千人,十幾天緊張的忙碌,漁船和五張巨大的漁網全部製成,其中還用上了純陽子師徒趕工出來的橡膠浮球。
這一日,大雪停了,北風依舊。
太陽懶懶地掛在高空,雖不溫暖,卻少了烏雲滿天的壓力。
幾百個孩子都好奇地趴在船舷上,目不轉睛地盯著遠方的船隻。
這些天他們也沒閑著,一直在幫忙搓麻繩,聽說兄長要用來捕大魚,個個都很賣力。
今天要開捕了,每個孩子的眼睛裏都充滿了期待。
雖然被賣到鬆浦津有些時日,可牙子組織哪舍得給他們買魚肉吃,能給些粗糠爛米就算是不錯了。
一個腦袋圓圓的孩子,臉被海風吹得紅撲撲的,他舔著嘴唇問邊上的小夥伴:
“哎,你們說兄長能捕到大魚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