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幕後真兇
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 作者:筆下照丹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人老了,都喜歡好為人師,王瓊也不例外。
王瓊很喜歡給霍韜這種才華出眾的年輕人講授兵法要義,有的時候甚至連自己這麽多年的為官之道都會傾囊相授。
王瓊滿意的點了點頭道:“渭先,老夫告訴你這些,隻是想讓你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日後無論你準備做什麽?怎麽做?首要條件便是得到上層的支持,否則你必將一事無成。”
“大帥的意思,是讓學生多揣摩聖意。”霍韜有些不滿的說道。
王卿不禁大笑道:“哈哈,正是此意,不要覺著丟人,將來無論你是想當名臣?還是能臣?都離不開皇上的支持,所以多拍拍皇上的馬屁不丟人,老夫活了大半輩子,走了許多彎路,才明白了這個道理,要是老夫早點悟透這個道理,那還用得著來這西北蠻荒之地啃沙子麽?”
“大帥,可是書上不是這麽寫的……”
王瓊大笑著打斷了霍韜的話道:“哈哈,小子,盡信書不如無書,慢慢學著吧。”
說完不理會陷入淩亂中的霍韜,王瓊獨自一人飄然而去……
“地險天成第一關,嶷然積石出群山,這句詩道盡了積石關的雄奇、險要和壯麗。”
“皇上英明,積石關確實地險天成,南倚巍峨高聳的積石山峭壁,北臨濁浪滔滔的黃河深淵,背山麵水,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乃設伏的絕佳之地。”剛剛上任的尚書令王廷相笑著附和道。
朱載圫看著地圖繼續自言自語道:“現在王瓊的大軍應該已經到達積石峽了吧。”
王廷相點了點頭道:“按照時間推測,王老大人應該已經到了。”
朱載圫放下手中的木棍,有些意興闌珊的說道:“哎,如此大好河山,朕卻不能出去走走,隻能憋在這深宮大院中,真是無趣啊。”
“若皇上心中鬱悶,可出城去散散心,依臣之見,戰場乃是險地,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朱載圫連忙打斷了王廷相的話,苦笑一聲道:“朕隻是說說而已,對了,朕還沒問你呢,在尚書監可還習慣?”
“啟稟皇上,各位郎官皆是天縱奇才,臣有時也很為難。”王廷相幽幽的迴道。
“哈哈,王卿不必介懷,這群臭小子,就是被朕給寵壞了,你現在身為尚書監的主官,也不必對他們太客氣。”朱載圫不禁大笑道。
“臣遵旨。”
就在此時,穀大用急匆匆的跑了進來道:“主子,張錦、韋彬二人招供了。”
聽聞此言,王廷相便準備告辭離開。
朱載圫叫住了王廷相道:“王卿,你是朕的心腹之臣,不必見外,留下好好聽聽,看看到底是哪個亂臣賊子要置朕於死地?”
“諾。”王廷相隻好無奈的留了下來。
穀大用給了王廷相一個笑臉,然後便低聲說道:“主子,這兩個賊子全招了,他們說是何孟春主使的,何孟春雖說去了遼東,但是其在京師還有許多親朋好友,何孟春臨走之前製定了這個計劃,實施的正是他的那些親朋好友,韋彬此人一直與其關係不錯,所以也被何孟春給收買了,至於張錦麽?倒是沒有參與此事,但卻有知情不報之罪,而動手之人正是龍虎山的棄徒邵元節。”
“一個被貶的吏部侍郎就差點害死朕?你覺著可能麽?”朱載圫冷笑一聲道。
穀大用連忙迴道:“主子放心,遼東錦衣衛千戶已經收到了消息,正在抓捕何孟春。”
朱載圫冷冷的問道:“王卿,你如何看?”
“啟稟皇上,臣覺著何孟春若沒有被滅口,那就說明此事就是何孟春主使的,若何孟春被滅口了,那幕後真兇恐怕另有其人。”王廷相冷靜的迴道。
朱載圫滿意的點了點頭道:“王卿言之有理,穀大用。”
“老奴在。”
“先將張錦他們供出來的那些人抓起來,慢慢審問,至於何孟春那裏,就聽天由命吧,另外安排人看好何孟春的家屬,不可為歹人所趁。”朱載圫冷聲吩咐道。
“諾,主子。”
待穀大用離開後,朱載圫疲憊的揉了揉額頭歎道:“王卿,這幕後之人很狡猾啊,所有的事情都是何孟春一人出手的,一旦事情泄露,他們隻需殺掉何孟春一人就行了,毫無後患。”
“皇上勿要擔心,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您要相信自己的臣子。”王廷相低聲勸道。
朱載圫擺了擺手道:“朕知道,大明朝不缺忠臣良將,現在西北戰事告急,朕確實不該把精力都放在這方麵,隻要朕打贏了這場仗,朕有的是時間收拾他們。”
“皇上英明。”
“王卿,明日的報紙上就刊登此事吧。”
“皇上三思啊,這樣做會有損您的英名的。”
朱載圫毫不在意的迴道:“無妨,朕就是想讓百姓們看看真實的大明朝廷。”
“聖人曰: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皇上,一旦百姓們非議朝政,是禍非福啊。”
朱載圫冷笑一聲道:“朕就是想讓百姓們議政,那些士紳們不是覺著話語權都在自己手中麽,朕一人既然奪不過來,那就拉上百姓一起奪。”
“皇上的意思是控製民意?”王廷相小心翼翼的詢問道。
朱載圫點了點頭道:“正是如此,民意是一把雙刃劍,朕要讓其為朕所用。”
“臣明白了,現在就去安排。”王廷相心悅誠服的迴道。
“且慢。”朱載圫又叫住了王廷相。
“皇上還有何吩咐?”王廷相拱手問道。
朱載圫拍了拍手,兩個內侍便推出了一副小巧的沙盤,朱載圫手拿指揮棒,豪氣雲幹的說道:“王卿,好好看看,這是京城的沙盤模型,是否精妙?”
“皇上,您這是複原了當年的秦皇沙盤麽?”王廷相驚訝的問道。
“此話何意啊?”
這一下子觸及到了朱載圫的知識盲區。
王廷相笑著解釋道:“據說,秦在部署滅六國時,秦始皇親自堆製研究各國地理形勢,用的就是這種沙盤,秦始皇對此愛不釋手,還將其當成了陪葬品,帶進了自己的陵寢;而《後漢書·馬援傳》也有記載,光武帝征伐隗囂時,大將馬援“聚米為山穀,指畫形勢”,使光武帝頓有“虜在吾目中矣”的感覺,這算得上最早的沙盤戰術推演了。”
聽了這個解釋,朱載圫方才恍然大悟道:“此物確實製作不易,光這個小小的京城沙盤,內官監便花費了數月時間。”
“但此物確實值得,也是戰場交鋒的利器。”王廷相緩緩迴道。
“喜歡麽?”
“喜歡。”王廷相毫不猶豫的應道。
“哈哈,既然喜歡,那日後這沙盤的保養工作就由你們尚書監來負責吧。”
“臣多謝皇上。”
王瓊很喜歡給霍韜這種才華出眾的年輕人講授兵法要義,有的時候甚至連自己這麽多年的為官之道都會傾囊相授。
王瓊滿意的點了點頭道:“渭先,老夫告訴你這些,隻是想讓你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日後無論你準備做什麽?怎麽做?首要條件便是得到上層的支持,否則你必將一事無成。”
“大帥的意思,是讓學生多揣摩聖意。”霍韜有些不滿的說道。
王卿不禁大笑道:“哈哈,正是此意,不要覺著丟人,將來無論你是想當名臣?還是能臣?都離不開皇上的支持,所以多拍拍皇上的馬屁不丟人,老夫活了大半輩子,走了許多彎路,才明白了這個道理,要是老夫早點悟透這個道理,那還用得著來這西北蠻荒之地啃沙子麽?”
“大帥,可是書上不是這麽寫的……”
王瓊大笑著打斷了霍韜的話道:“哈哈,小子,盡信書不如無書,慢慢學著吧。”
說完不理會陷入淩亂中的霍韜,王瓊獨自一人飄然而去……
“地險天成第一關,嶷然積石出群山,這句詩道盡了積石關的雄奇、險要和壯麗。”
“皇上英明,積石關確實地險天成,南倚巍峨高聳的積石山峭壁,北臨濁浪滔滔的黃河深淵,背山麵水,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乃設伏的絕佳之地。”剛剛上任的尚書令王廷相笑著附和道。
朱載圫看著地圖繼續自言自語道:“現在王瓊的大軍應該已經到達積石峽了吧。”
王廷相點了點頭道:“按照時間推測,王老大人應該已經到了。”
朱載圫放下手中的木棍,有些意興闌珊的說道:“哎,如此大好河山,朕卻不能出去走走,隻能憋在這深宮大院中,真是無趣啊。”
“若皇上心中鬱悶,可出城去散散心,依臣之見,戰場乃是險地,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朱載圫連忙打斷了王廷相的話,苦笑一聲道:“朕隻是說說而已,對了,朕還沒問你呢,在尚書監可還習慣?”
“啟稟皇上,各位郎官皆是天縱奇才,臣有時也很為難。”王廷相幽幽的迴道。
“哈哈,王卿不必介懷,這群臭小子,就是被朕給寵壞了,你現在身為尚書監的主官,也不必對他們太客氣。”朱載圫不禁大笑道。
“臣遵旨。”
就在此時,穀大用急匆匆的跑了進來道:“主子,張錦、韋彬二人招供了。”
聽聞此言,王廷相便準備告辭離開。
朱載圫叫住了王廷相道:“王卿,你是朕的心腹之臣,不必見外,留下好好聽聽,看看到底是哪個亂臣賊子要置朕於死地?”
“諾。”王廷相隻好無奈的留了下來。
穀大用給了王廷相一個笑臉,然後便低聲說道:“主子,這兩個賊子全招了,他們說是何孟春主使的,何孟春雖說去了遼東,但是其在京師還有許多親朋好友,何孟春臨走之前製定了這個計劃,實施的正是他的那些親朋好友,韋彬此人一直與其關係不錯,所以也被何孟春給收買了,至於張錦麽?倒是沒有參與此事,但卻有知情不報之罪,而動手之人正是龍虎山的棄徒邵元節。”
“一個被貶的吏部侍郎就差點害死朕?你覺著可能麽?”朱載圫冷笑一聲道。
穀大用連忙迴道:“主子放心,遼東錦衣衛千戶已經收到了消息,正在抓捕何孟春。”
朱載圫冷冷的問道:“王卿,你如何看?”
“啟稟皇上,臣覺著何孟春若沒有被滅口,那就說明此事就是何孟春主使的,若何孟春被滅口了,那幕後真兇恐怕另有其人。”王廷相冷靜的迴道。
朱載圫滿意的點了點頭道:“王卿言之有理,穀大用。”
“老奴在。”
“先將張錦他們供出來的那些人抓起來,慢慢審問,至於何孟春那裏,就聽天由命吧,另外安排人看好何孟春的家屬,不可為歹人所趁。”朱載圫冷聲吩咐道。
“諾,主子。”
待穀大用離開後,朱載圫疲憊的揉了揉額頭歎道:“王卿,這幕後之人很狡猾啊,所有的事情都是何孟春一人出手的,一旦事情泄露,他們隻需殺掉何孟春一人就行了,毫無後患。”
“皇上勿要擔心,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您要相信自己的臣子。”王廷相低聲勸道。
朱載圫擺了擺手道:“朕知道,大明朝不缺忠臣良將,現在西北戰事告急,朕確實不該把精力都放在這方麵,隻要朕打贏了這場仗,朕有的是時間收拾他們。”
“皇上英明。”
“王卿,明日的報紙上就刊登此事吧。”
“皇上三思啊,這樣做會有損您的英名的。”
朱載圫毫不在意的迴道:“無妨,朕就是想讓百姓們看看真實的大明朝廷。”
“聖人曰: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皇上,一旦百姓們非議朝政,是禍非福啊。”
朱載圫冷笑一聲道:“朕就是想讓百姓們議政,那些士紳們不是覺著話語權都在自己手中麽,朕一人既然奪不過來,那就拉上百姓一起奪。”
“皇上的意思是控製民意?”王廷相小心翼翼的詢問道。
朱載圫點了點頭道:“正是如此,民意是一把雙刃劍,朕要讓其為朕所用。”
“臣明白了,現在就去安排。”王廷相心悅誠服的迴道。
“且慢。”朱載圫又叫住了王廷相。
“皇上還有何吩咐?”王廷相拱手問道。
朱載圫拍了拍手,兩個內侍便推出了一副小巧的沙盤,朱載圫手拿指揮棒,豪氣雲幹的說道:“王卿,好好看看,這是京城的沙盤模型,是否精妙?”
“皇上,您這是複原了當年的秦皇沙盤麽?”王廷相驚訝的問道。
“此話何意啊?”
這一下子觸及到了朱載圫的知識盲區。
王廷相笑著解釋道:“據說,秦在部署滅六國時,秦始皇親自堆製研究各國地理形勢,用的就是這種沙盤,秦始皇對此愛不釋手,還將其當成了陪葬品,帶進了自己的陵寢;而《後漢書·馬援傳》也有記載,光武帝征伐隗囂時,大將馬援“聚米為山穀,指畫形勢”,使光武帝頓有“虜在吾目中矣”的感覺,這算得上最早的沙盤戰術推演了。”
聽了這個解釋,朱載圫方才恍然大悟道:“此物確實製作不易,光這個小小的京城沙盤,內官監便花費了數月時間。”
“但此物確實值得,也是戰場交鋒的利器。”王廷相緩緩迴道。
“喜歡麽?”
“喜歡。”王廷相毫不猶豫的應道。
“哈哈,既然喜歡,那日後這沙盤的保養工作就由你們尚書監來負責吧。”
“臣多謝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