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軍製改革
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 作者:筆下照丹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於軍製改革,朱載圫和尚書監眾人已經研討了數月之久,雖不能說完美無缺,但也算是照顧到了大部分人的利益。
大明現在常備軍就有一百五十萬餘人,按照新的軍製改革,常備野戰軍減少到了八十餘萬人,而那些所謂地方駐軍撐死也就四五十萬人,雖然總人數減少的不多,但明軍的戰鬥力提升的可不是一星半點。
這麽做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為那些衛所的士兵們提供了一條新出路,裁撤衛所勢在必行,但那些將士們,也是大明的子民,朝廷不能隻負責裁撤,而不管他們日後的生計了。
要是繼續按照現有的政策,對所有人都是一刀切,那可想而知,未來幾年之內,大明的叛亂將會層出不窮。
這次甘州叛亂,其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裁撤衛所造成的。
而且將地方駐軍交給五軍都督府負責,還能夠分掉兵部的大權,堪稱一舉兩得。
在朱載圫眼中,五軍都督府應該向後世的公安部方向發展。
楊廷和首先站出來說道:“皇上,這野戰軍的建製是不是就像現在的京軍那般,以團、營、連、什為主。”
朱載圫點了點頭道:“正是,依朕之意啊,什麽遊擊、守備等亂七八糟的官職全部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團長、營長、連長、什長,一軍設一將軍總兵官;兩名參將為副將,負責日常練兵;軍司馬一名,軍參謀若幹。”
“若如此,老臣並無異議。”
“老臣還有一事不明,還請皇上解惑。”楊一清再次出列說道。
“先生請說。”
“按照皇上所言,這軍司馬將是新軍中至關重要的一環,不知這些人該從何處選拔?”楊一清不急不緩的問道。
“文武殊途,自然也要相互製約,所以朕覺著軍司馬應該屬於文職。”
此話一出,很明顯在座的眾人都鬆了一口氣。
朱載圫微微一笑繼續說道:“但是軍司馬不能不知兵,所以朕決定將國子監分為文、武兩院,若有士子有誌於軍伍,可先去武院進行學習,學滿一年後,再根據成績分配到各地軍團中,諸位愛卿意下如何?”
王守仁此時突然站了出來,殺氣騰騰的說道:“臣隻說一件事,無論誰進入軍中,都要一視同仁,若有違反軍律者,可殺之。”
朱載圫點了點頭道:“朕讚同,諸卿可有異議?”
“皇上聖明,老臣厚顏為老臣那不孝子報名。”萬萬沒想到,毛澄這個老頑固第一個站了出來表示支持。
朱載圫狐疑的問道:“毛卿是有什麽難言之隱麽?”
毛澄尷尬的迴道:“老臣次子尚餘,從小便喜歡舞槍弄棒,老臣為此也是愁壞了,今日皇上所言,正好解決了老臣一樁難事。”
“哈哈,毛卿不必擔憂,孩子們隻要成才就好,文武兩途都行。”朱載圫不禁大笑道。
“皇上言之有理,臣也為自己那不孝子報名。”毛紀、蔣冕等人也跟著附和道。
見眾人皆無意見了,朱載圫這心裏的一塊大石頭終於落地了。
朱載圫擺了擺手道:“現在還是以西北戰事為主,待戰事結束後,再行軍製改革,諸位愛卿先去忙吧。”
“臣等告退。”
等到眾人都離開後,朱載圫的心情也是異常澎湃,軍者,國之大事也,軍製改革總算是塵埃落地了。
將明日日報的內容交代給唐皋等人,朱載圫便迴寢殿休息了。
權力果然是男人最好的春藥,朱載圫感覺自己現在渾身燥熱,需要找司琴她們陰陽調和一下。
尚書監內,楊慎滿臉陰雲的走了過來,唐皋似笑非笑的問道:“用修兄,嫂夫人還沒原諒你?”
“哼,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用修兄,不是我說你啊,你喜歡上青樓的毛病得改改了,這次都鬧出人命了吧?”
“那是意外而已,青樓裏的歌伎其實都是有手段避孕的,我這是遭了黑手而已。”
“哈哈,別人都說你是個風流才子,依我看來,你就是一個吃幹了抹淨後翻臉,不認賬的混賬。”
“少在這裏埋汰我,你不是不知道,那個賤人隻是為了傍上我楊家而已。”楊慎不屑的迴道。
“是啊,所以楊閣老花了五百兩銀子幫人家贖了身,準備讓人家把孩子生下來,畢竟是你楊慎的種,我還聽說,現在嫂夫人已經放出消息了,隻要和你楊慎有染的妓子,出現一個,她就買下來一個。”唐皋低聲說道。
聽到這個消息,楊慎不禁打了個冷顫。
唐皋拍了拍楊慎的肩膀笑道:“放心吧,迴去和嫂夫人說幾句好話就行了,畢竟嫂夫人已經有了同仁傍身,同仁可是你楊家的長子嫡孫,人家嫂夫人的地位無可撼動,我估計人家隻是生氣你留戀煙花之地而已。”
“哼,跟你多懂女人似得?對了,明天的報紙要刊登什麽內容?定下了麽?時辰不早了,咱們得抓緊編撰啊。”
“三件事,其一是秀女選秀之事;其二是科舉之事;最後便是西北邊疆戰事。”
“西北戰事能傳出去麽?萬一咱們打敗了,那可是民心盡失。”
“哈哈,皇上的意思是開通捐款通道,現在國家有難,皇上想看看有多少人可以為國分憂?”唐皋開懷大笑道。
“這樣可行麽?”
“有什麽不可行的,此次捐款是自願的,不願意捐也沒人逼你。”
“哎,不得不說,現在皇上的胸懷是越來越大了。”楊慎長歎一聲道。
“那是自然,西北的戰局剛開始,皇上便有了必勝的信念,光這份自信便強過許多人了。”唐皋點了點頭表示讚同。
楊慎此時突然走到窗邊,看著窗外飛舞的雪花,輕歎一聲道:“守之,聽家父進京的門生們說,現在大明各地有了許多新的變化,我想出去看看了,整日裏憋在京城,我感覺自己的骨頭都快生鏽了。”
“用修,你有外放的心思了?”
楊慎鄭重的點了點頭。
“那閣老是什麽意見?”唐皋繼續問道。
“家父說實務一道一直是我的短項,出去當一個父母官,了解一下民生,也不錯。”
“閣老所言有理,用修兄,依小弟之見,你應該再等等。”
“等什麽?”楊慎不解的問道。
“若此次西北大勝,那皇上的威望會日益劇增,到那時,估計皇上便會開放海禁,到那時你再外放也不遲。”唐皋緩緩說道。
“你的意思是說要我接手市舶司?”
“正是此意。”
大明現在常備軍就有一百五十萬餘人,按照新的軍製改革,常備野戰軍減少到了八十餘萬人,而那些所謂地方駐軍撐死也就四五十萬人,雖然總人數減少的不多,但明軍的戰鬥力提升的可不是一星半點。
這麽做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為那些衛所的士兵們提供了一條新出路,裁撤衛所勢在必行,但那些將士們,也是大明的子民,朝廷不能隻負責裁撤,而不管他們日後的生計了。
要是繼續按照現有的政策,對所有人都是一刀切,那可想而知,未來幾年之內,大明的叛亂將會層出不窮。
這次甘州叛亂,其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裁撤衛所造成的。
而且將地方駐軍交給五軍都督府負責,還能夠分掉兵部的大權,堪稱一舉兩得。
在朱載圫眼中,五軍都督府應該向後世的公安部方向發展。
楊廷和首先站出來說道:“皇上,這野戰軍的建製是不是就像現在的京軍那般,以團、營、連、什為主。”
朱載圫點了點頭道:“正是,依朕之意啊,什麽遊擊、守備等亂七八糟的官職全部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團長、營長、連長、什長,一軍設一將軍總兵官;兩名參將為副將,負責日常練兵;軍司馬一名,軍參謀若幹。”
“若如此,老臣並無異議。”
“老臣還有一事不明,還請皇上解惑。”楊一清再次出列說道。
“先生請說。”
“按照皇上所言,這軍司馬將是新軍中至關重要的一環,不知這些人該從何處選拔?”楊一清不急不緩的問道。
“文武殊途,自然也要相互製約,所以朕覺著軍司馬應該屬於文職。”
此話一出,很明顯在座的眾人都鬆了一口氣。
朱載圫微微一笑繼續說道:“但是軍司馬不能不知兵,所以朕決定將國子監分為文、武兩院,若有士子有誌於軍伍,可先去武院進行學習,學滿一年後,再根據成績分配到各地軍團中,諸位愛卿意下如何?”
王守仁此時突然站了出來,殺氣騰騰的說道:“臣隻說一件事,無論誰進入軍中,都要一視同仁,若有違反軍律者,可殺之。”
朱載圫點了點頭道:“朕讚同,諸卿可有異議?”
“皇上聖明,老臣厚顏為老臣那不孝子報名。”萬萬沒想到,毛澄這個老頑固第一個站了出來表示支持。
朱載圫狐疑的問道:“毛卿是有什麽難言之隱麽?”
毛澄尷尬的迴道:“老臣次子尚餘,從小便喜歡舞槍弄棒,老臣為此也是愁壞了,今日皇上所言,正好解決了老臣一樁難事。”
“哈哈,毛卿不必擔憂,孩子們隻要成才就好,文武兩途都行。”朱載圫不禁大笑道。
“皇上言之有理,臣也為自己那不孝子報名。”毛紀、蔣冕等人也跟著附和道。
見眾人皆無意見了,朱載圫這心裏的一塊大石頭終於落地了。
朱載圫擺了擺手道:“現在還是以西北戰事為主,待戰事結束後,再行軍製改革,諸位愛卿先去忙吧。”
“臣等告退。”
等到眾人都離開後,朱載圫的心情也是異常澎湃,軍者,國之大事也,軍製改革總算是塵埃落地了。
將明日日報的內容交代給唐皋等人,朱載圫便迴寢殿休息了。
權力果然是男人最好的春藥,朱載圫感覺自己現在渾身燥熱,需要找司琴她們陰陽調和一下。
尚書監內,楊慎滿臉陰雲的走了過來,唐皋似笑非笑的問道:“用修兄,嫂夫人還沒原諒你?”
“哼,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用修兄,不是我說你啊,你喜歡上青樓的毛病得改改了,這次都鬧出人命了吧?”
“那是意外而已,青樓裏的歌伎其實都是有手段避孕的,我這是遭了黑手而已。”
“哈哈,別人都說你是個風流才子,依我看來,你就是一個吃幹了抹淨後翻臉,不認賬的混賬。”
“少在這裏埋汰我,你不是不知道,那個賤人隻是為了傍上我楊家而已。”楊慎不屑的迴道。
“是啊,所以楊閣老花了五百兩銀子幫人家贖了身,準備讓人家把孩子生下來,畢竟是你楊慎的種,我還聽說,現在嫂夫人已經放出消息了,隻要和你楊慎有染的妓子,出現一個,她就買下來一個。”唐皋低聲說道。
聽到這個消息,楊慎不禁打了個冷顫。
唐皋拍了拍楊慎的肩膀笑道:“放心吧,迴去和嫂夫人說幾句好話就行了,畢竟嫂夫人已經有了同仁傍身,同仁可是你楊家的長子嫡孫,人家嫂夫人的地位無可撼動,我估計人家隻是生氣你留戀煙花之地而已。”
“哼,跟你多懂女人似得?對了,明天的報紙要刊登什麽內容?定下了麽?時辰不早了,咱們得抓緊編撰啊。”
“三件事,其一是秀女選秀之事;其二是科舉之事;最後便是西北邊疆戰事。”
“西北戰事能傳出去麽?萬一咱們打敗了,那可是民心盡失。”
“哈哈,皇上的意思是開通捐款通道,現在國家有難,皇上想看看有多少人可以為國分憂?”唐皋開懷大笑道。
“這樣可行麽?”
“有什麽不可行的,此次捐款是自願的,不願意捐也沒人逼你。”
“哎,不得不說,現在皇上的胸懷是越來越大了。”楊慎長歎一聲道。
“那是自然,西北的戰局剛開始,皇上便有了必勝的信念,光這份自信便強過許多人了。”唐皋點了點頭表示讚同。
楊慎此時突然走到窗邊,看著窗外飛舞的雪花,輕歎一聲道:“守之,聽家父進京的門生們說,現在大明各地有了許多新的變化,我想出去看看了,整日裏憋在京城,我感覺自己的骨頭都快生鏽了。”
“用修,你有外放的心思了?”
楊慎鄭重的點了點頭。
“那閣老是什麽意見?”唐皋繼續問道。
“家父說實務一道一直是我的短項,出去當一個父母官,了解一下民生,也不錯。”
“閣老所言有理,用修兄,依小弟之見,你應該再等等。”
“等什麽?”楊慎不解的問道。
“若此次西北大勝,那皇上的威望會日益劇增,到那時,估計皇上便會開放海禁,到那時你再外放也不遲。”唐皋緩緩說道。
“你的意思是說要我接手市舶司?”
“正是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