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梁不正,下梁肯定歪。


    船山部落這根上梁,李唐現在可謂是絞盡腦汁確保它從誕生之初就長得偉大、光明、正義。


    有著豐富的生產資料,充足的生活物資,強大的軍事武裝力量,船山部落的社會福利保障,堪稱這個時代的天花板。


    可以說,即算是大唐、吐蕃和迴鶻的精英統治階層,他們享受的生活物資種類也沒有船山部落一個普通人擁有的品類全麵。


    當然了,品類全,不能代表品質高。


    可對一個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賤民而言,船山部落能保證並解決他們的溫飽,讓他們從此過上衣食無憂的幸福生活,他們又怎麽可能不對船山部落感恩戴德。


    據內務府掌握的情報,現在在船山集、平山集和龜茲城生活的老百姓,家家戶戶都供上了李唐的神像,男女老少每天早晚都會全家一起虔誠膜拜。


    人民群眾的這種自發行為,李唐當然不會刻意阻止。


    這不是造神,我本是神!


    至於老百姓家中供奉的神像是如何走進千家萬戶的,李唐選擇性的無視。


    有李龍在,這種小事怎麽可能讓主人操心。


    軍民共建發家致富奔小康,現如今已經成了船山部落治下所有民眾津津樂道的一句口頭禪。


    別看李唐表麵上擺出一副整天到處溜達無所事事的逍遙王姿態,甚至有時候下麵的人都不知道他的具體行蹤,但實際上,每天都會有幾十甚至上百條指令由他親自發出,使得龜茲、平山集、船山集都在圍著他連軸轉。


    船山部落一眾中高層人手一部對講機,在保證了各類信息及時、準確、高效傳遞的同時,也讓李唐通過衛星監聽監視,對這些部下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了如指掌。


    拓跋尼孜負責的內務府,早已把大網撒開。一批批接受特勤速成培訓的學員,不再隻是著眼於西域和雪域高原,而是把視角放眼全天下,在絲綢之路上各個重要城鎮打著船山商會的旗幟,建立起一個個半公開半隱秘的情報網絡節點。


    吐蕃、迴鶻、大唐、大食、葛羅?、黠嘎斯、南詔、天竺等大小國家勢力地盤上的軍事、經濟、文化、風土人情相關信息,很快被內務府的特工獲悉。


    一份份情報以無線電波的形式從天下各地傳迴,經拓跋尼孜匯總歸納分析後,於第一時間變成數字文件呈現在李唐麵前。


    所有各方勢力,表麵上都看似光鮮靚麗,實則內部矛盾和危機層層。


    官吏腐敗,權貴墮落不思進取,底層老百姓民不聊生,幾乎成了全天下各家王朝、汗國、部族擺在明麵上的通病。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傷害。


    內務府派出去的特勤人員在漸漸了解到外麵的世界是什麽樣子,她(他)們更加珍惜在船山部落的幸福時光。無形中,她(他)們對部落的歸屬感和忠誠度越發拔高。


    全天下的各方勢力都在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埋頭發展,積攢實力。隻是沒有意識到,他們是在逆水行舟,而船山部落卻是在高速公路上一中狂飆。


    河西走廊和青海,早就是李唐內定的自留地。


    對迴鶻汗國和大唐王朝,李唐打算先通外交政治手段來協商處理雙邊關係。至於吐蕃王朝,當然得宜將勝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其實老天爺是很公平的。


    上蒼讓中原土地肥沃,林海浩瀚,水草豐盛。那裏可以源源不斷地孕育繁衍億萬人口,但限製了工業礦產資源的產出。


    西部地區的惡劣自然環境不適宜密集人口生存,卻在地底埋藏了取之不盡的礦產資源。


    西部遼闊的土地,其實最好的養兵、練兵之地。


    窮山惡水出刁民。


    這句話反過來也可以理解為,從窮山惡水之地出來的民眾,都是個頂個的好兵苗子。


    而事實上,李唐目前已經正式開啟了暴兵模式。


    武威軍的熱武器裝備,也即將從火槍火炮進入步槍野炮的迭代更新階段。


    配備騎步槍、輕機槍、衝鋒鋒、重機槍、迫擊炮、野戰炮等現代武器的騎兵,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會是武威軍主力野戰部隊的標配。


    縱觀中華五千年的曆史,其實就是一部可歌可泣的戰爭史。


    華夏大地天然就孕育了無窮無盡的世界最頂流軍人。


    李唐隻需讓他們接受正確的思想教育,樹立堅定的信仰,配備最好的武器裝備,進行嚴格的軍事訓練,提供最完善的福利撫恤,他們就是這顆星球上最強悍的戰士。


    將為兵之膽,兵為將之威。


    是時候著手建立正規的軍官指揮學院和士官學院了。


    吐蕃軍隊,就是武威軍全體將士最好的磨刀石。


    處理了一部分需要大首領親自批複的內部文件,李唐在平山集微服私訪悄悄視察了兩天後,再次把注意力放在尚綺裏徐身上。


    就在藥羅葛保義摔領迴鶻軍隊以勢如破竹之勢在河西走廊各州攻城拔寨的同時,尚綺裏徐帶著他的五百親兵,終於看到了黨金山關隘城頭飄揚的吐蕃王旗。


    這天,距離庫爾勒戰役結束已經過去了三天。


    大漠孤煙,殘陽如血。


    一路上馬不停蹄的奔逃了三天三夜,尚綺裏徐整個人早已心力憔悴,部下也一個個都又累又餓。


    征西軍集體嘩變,向船山部落投誠。這個消息兩天前尚綺裏徐就收到了。


    對此,尚綺裏徐一點也不感到意外,也不震驚憤怒。


    在他決定帶領手下親兵逃跑的那一刻,尚綺裏徐已經預計到了大吐蕃帝國這支征西軍的結局。


    不是大吐蕃帝國將士不勇悍不能戰,而是有神靈在幫船山部落作戰。


    凡人,怎麽可能敵得過神通。


    尚綺新爾不信邪,結果怎樣?


    勃蘭伽丹心存僥幸,還不是成了船山部落的俘虜。


    難怪迴紇人對船山部落的態度不明。原來這些該死的迴紇人一直在憋著壞,早就跟船山部落暗中勾結,沆瀣一氣!


    不過,迴紇人突然此番配合船山部落發難,也讓尚綺裏徐迴到邏些王都後有更充分的理由給赤德鬆讚一個交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晚唐:開局一條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熔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熔海並收藏晚唐:開局一條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