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的這番話,聽得周銘傳、李敬庭、高慶等將領的眼睛變得分外熱切。
身為打了一輩子苦戰、惡戰的武夫,沒有什麽事能比得上他們這幫人有一個視軍人為最高榮譽且神通廣大的恩主追隨左右。
大首領此舉,無疑是開了古人之先河。
郭昕眼神微動,有意無意地多看了李唐兩眼。
大首領為何會拿太宗皇帝說事?
從大首領說這事的語氣,明顯帶有太多的不屑。似乎有點瞧不起太宗皇帝開創的豐功偉業。
其言下之意,好像他如果是太宗皇帝,一定不會讓大唐帝國的萬裏河山淪落到如此窘迫的處境。
仔細想想,郭昕覺得李唐有此想法一點都不奇怪。
太宗皇帝能拿出畝產四五千斤的神種仙糧嗎?
不能!
太宗皇帝能研製出火槍火炮嗎?
不能!
太宗皇帝能創造出千裏傳音器、飛天神船、活字印刷術、指南針、特種精鋼、造紙術、紡織機嗎?
不能!
太宗皇帝會向全天下平民公開聖賢學問,把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當成國策嗎?
絕對不會!
相比太宗皇帝當初舉旗起兵造反擁有的三千無敵玄甲軍,全員裝備有火槍火炮熱武器的武威軍,強出不是一星半點。
大首領李唐,的確有瞧不上靠玄武門兵變弑兄殺弟上位的大唐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充足底氣。
就是不知真等到他登基稱帝那天,還能不能保留現在的這份初心。
觀古論今,立誌敢說要徹底消滅世家門閥者,唯李唐也!
嗬嗬!
全天下的讀書人,往後隻怕要倒大黴了。
船山部落武威軍一眾高層將領在聞香園一個個喝得酩酊大醉,這個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潛伏在龜茲城裏的吐蕃密探的耳中。
庫爾勒,吐蕃征西軍中軍大帳。
近幾個月,是尚綺新爾這一生既感覺輕鬆,同時又有種莫名壓抑的時光。
這種複雜的心理,讓一慣穩重鎮定的尚綺新爾變得有點喜怒無常。
船山部落招收吸納了二十多萬人口,其中青壯占了部落總人口數量的七成,早就不是什麽秘密。
如果說船山部落意圖窮兵黷武擴張勢力,他們完全可以組織起十萬大軍。然而,據確切情報,船山部落武威軍隻有兩萬餘人馬。
憑這麽點兵力,就整個西域的局勢而言,船山部落充其量也就剛剛自保。想靠兩萬出頭的兵力在西域跟大吐蕃帝國一較高低,簡直是笑話。
若非顧忌神聖同盟背後的神靈,尚綺新爾早就點齊人馬把龜茲城平了。
從船山部落最近幾個月在龜茲大興土木這個情況來看,這個新崛起的塞人部落像是隻想一味地經營好其占據的地盤,並沒有要對外擴張的勢頭。
綜合多方情報顯示,船山部落並無銳意進取的打算,更像是仗著其身後神聖同盟的神靈背景,背靠大樹好乘涼,一門心思埋頭經略龜茲這塊地盤。
不過,船山部落意圖修通連接阿爾金山東麓要隘平山集的官道,此舉讓尚綺新爾沒法放鬆對這個新生部落的戒心。
隻是他的這份戒心,在那些王都那些大倫看來,像是在杞人憂天。
用赤德鬆讚的說法,既然船山部落願意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沿大沙漠邊緣地帶修築連通西海、隴右的官道,那就讓他們去修好了。
這條綿延一千多裏,大吐蕃帝國一直想修而遲遲沒法破土動工的超長官道,現在有個大冤種自掏腰包來修,對大吐蕃帝國絕對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要想富,先修路。
這是船山部落對外公開喊出的口號。
船山部落像是想把龜茲出產的商品,通過這條官道與通往大唐長安的那條塞上大商路對接。
如果武威郡王郭昕率領的安西軍餘部沒有易幟歸附船山部落,尚綺新爾肯定會毫不猶豫地出兵阻止船山部落鋪橋修路。
大唐王朝在西域的最後一個據點沒了,由船山部落掌控的龜茲想跟大唐通商,尚綺新爾實在想不出橫加阻攔的理由。
從龜茲城內源源不斷傳迴來的諸多情報信息顯示,武威軍雖然一直在訓練熟悉新裝備的火槍火炮,整軍備戰,但在尚綺新爾看來,隻要神聖同盟背後的神靈不出手,船山部落絕對不敢以卵擊石,挑戰大吐蕃帝國的軍威。
真正讓尚綺新爾忌憚的是,那艘該死的飛天神船天天在龜茲上空飛來飛去,擺明了是在給船山部落撐腰。
這不,剛接到的飛鷹傳書,說郭昕今晚帶著武威軍全體高級將領在聞香園醉生夢死,儼然視軍紀軍法於惘聞。
難道郭昕真被現在的安穩日子侵蝕,變得腐朽墮落了嗎?
尚綺新爾不斷地在腦海裏問自己。
對這位帶著一幫安西軍殘兵敗將,跟大吐蕃帝國堅持抵抗了四十多年的大唐安西都護,尚綺新爾從來都不敢輕視。
即使郭昕已過古稀之年,尚綺新爾也認為這位武威郡王依然是老當益壯。
換位思考!
如果他尚綺新爾是郭昕,在艱苦求生過了長達四十多年的苦日子後,終於迎來了衣食無憂的太平安穩日子,他還能像以前一樣繼續保持高昂的鬥誌嗎?
誓死效忠大唐王朝,對長安朝廷忠心耿耿,是郭昕長久以來賴以堅持的精神支柱。
現在這根精神支柱倒塌了。
以郭昕的年紀,按說他整個人應該崩潰了。
然而,多方消息顯示,郭昕不但沒有崩潰,反而像是重新煥發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在他的帶領下,龜茲城裏城外發生的變化,一天一個樣。
尚綺新爾完全有理由相信,郭昕並沒有完全喪失鬥誌。這位老將投降船山部落之後的表現,更像是想要通過船山部落背後的神聖同盟提供的豐富資源,勵精圖治,以期有朝一日再跟大吐蕃帝國決戰。
就是這不知這一天,還要等多久。
“關於船山部落,你是怎麽看的?”
尚綺新爾輕輕放下手裏的飛鷹傳書紙條,扭頭望著坐在左下首閉目養神的大僧官勃蘭伽丹問道。
勃蘭伽丹緩緩睜開眼簾,不動聲色地緩聲答道:
“船山部落,所圖甚大。”
身為打了一輩子苦戰、惡戰的武夫,沒有什麽事能比得上他們這幫人有一個視軍人為最高榮譽且神通廣大的恩主追隨左右。
大首領此舉,無疑是開了古人之先河。
郭昕眼神微動,有意無意地多看了李唐兩眼。
大首領為何會拿太宗皇帝說事?
從大首領說這事的語氣,明顯帶有太多的不屑。似乎有點瞧不起太宗皇帝開創的豐功偉業。
其言下之意,好像他如果是太宗皇帝,一定不會讓大唐帝國的萬裏河山淪落到如此窘迫的處境。
仔細想想,郭昕覺得李唐有此想法一點都不奇怪。
太宗皇帝能拿出畝產四五千斤的神種仙糧嗎?
不能!
太宗皇帝能研製出火槍火炮嗎?
不能!
太宗皇帝能創造出千裏傳音器、飛天神船、活字印刷術、指南針、特種精鋼、造紙術、紡織機嗎?
不能!
太宗皇帝會向全天下平民公開聖賢學問,把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當成國策嗎?
絕對不會!
相比太宗皇帝當初舉旗起兵造反擁有的三千無敵玄甲軍,全員裝備有火槍火炮熱武器的武威軍,強出不是一星半點。
大首領李唐,的確有瞧不上靠玄武門兵變弑兄殺弟上位的大唐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充足底氣。
就是不知真等到他登基稱帝那天,還能不能保留現在的這份初心。
觀古論今,立誌敢說要徹底消滅世家門閥者,唯李唐也!
嗬嗬!
全天下的讀書人,往後隻怕要倒大黴了。
船山部落武威軍一眾高層將領在聞香園一個個喝得酩酊大醉,這個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潛伏在龜茲城裏的吐蕃密探的耳中。
庫爾勒,吐蕃征西軍中軍大帳。
近幾個月,是尚綺新爾這一生既感覺輕鬆,同時又有種莫名壓抑的時光。
這種複雜的心理,讓一慣穩重鎮定的尚綺新爾變得有點喜怒無常。
船山部落招收吸納了二十多萬人口,其中青壯占了部落總人口數量的七成,早就不是什麽秘密。
如果說船山部落意圖窮兵黷武擴張勢力,他們完全可以組織起十萬大軍。然而,據確切情報,船山部落武威軍隻有兩萬餘人馬。
憑這麽點兵力,就整個西域的局勢而言,船山部落充其量也就剛剛自保。想靠兩萬出頭的兵力在西域跟大吐蕃帝國一較高低,簡直是笑話。
若非顧忌神聖同盟背後的神靈,尚綺新爾早就點齊人馬把龜茲城平了。
從船山部落最近幾個月在龜茲大興土木這個情況來看,這個新崛起的塞人部落像是隻想一味地經營好其占據的地盤,並沒有要對外擴張的勢頭。
綜合多方情報顯示,船山部落並無銳意進取的打算,更像是仗著其身後神聖同盟的神靈背景,背靠大樹好乘涼,一門心思埋頭經略龜茲這塊地盤。
不過,船山部落意圖修通連接阿爾金山東麓要隘平山集的官道,此舉讓尚綺新爾沒法放鬆對這個新生部落的戒心。
隻是他的這份戒心,在那些王都那些大倫看來,像是在杞人憂天。
用赤德鬆讚的說法,既然船山部落願意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沿大沙漠邊緣地帶修築連通西海、隴右的官道,那就讓他們去修好了。
這條綿延一千多裏,大吐蕃帝國一直想修而遲遲沒法破土動工的超長官道,現在有個大冤種自掏腰包來修,對大吐蕃帝國絕對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要想富,先修路。
這是船山部落對外公開喊出的口號。
船山部落像是想把龜茲出產的商品,通過這條官道與通往大唐長安的那條塞上大商路對接。
如果武威郡王郭昕率領的安西軍餘部沒有易幟歸附船山部落,尚綺新爾肯定會毫不猶豫地出兵阻止船山部落鋪橋修路。
大唐王朝在西域的最後一個據點沒了,由船山部落掌控的龜茲想跟大唐通商,尚綺新爾實在想不出橫加阻攔的理由。
從龜茲城內源源不斷傳迴來的諸多情報信息顯示,武威軍雖然一直在訓練熟悉新裝備的火槍火炮,整軍備戰,但在尚綺新爾看來,隻要神聖同盟背後的神靈不出手,船山部落絕對不敢以卵擊石,挑戰大吐蕃帝國的軍威。
真正讓尚綺新爾忌憚的是,那艘該死的飛天神船天天在龜茲上空飛來飛去,擺明了是在給船山部落撐腰。
這不,剛接到的飛鷹傳書,說郭昕今晚帶著武威軍全體高級將領在聞香園醉生夢死,儼然視軍紀軍法於惘聞。
難道郭昕真被現在的安穩日子侵蝕,變得腐朽墮落了嗎?
尚綺新爾不斷地在腦海裏問自己。
對這位帶著一幫安西軍殘兵敗將,跟大吐蕃帝國堅持抵抗了四十多年的大唐安西都護,尚綺新爾從來都不敢輕視。
即使郭昕已過古稀之年,尚綺新爾也認為這位武威郡王依然是老當益壯。
換位思考!
如果他尚綺新爾是郭昕,在艱苦求生過了長達四十多年的苦日子後,終於迎來了衣食無憂的太平安穩日子,他還能像以前一樣繼續保持高昂的鬥誌嗎?
誓死效忠大唐王朝,對長安朝廷忠心耿耿,是郭昕長久以來賴以堅持的精神支柱。
現在這根精神支柱倒塌了。
以郭昕的年紀,按說他整個人應該崩潰了。
然而,多方消息顯示,郭昕不但沒有崩潰,反而像是重新煥發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在他的帶領下,龜茲城裏城外發生的變化,一天一個樣。
尚綺新爾完全有理由相信,郭昕並沒有完全喪失鬥誌。這位老將投降船山部落之後的表現,更像是想要通過船山部落背後的神聖同盟提供的豐富資源,勵精圖治,以期有朝一日再跟大吐蕃帝國決戰。
就是這不知這一天,還要等多久。
“關於船山部落,你是怎麽看的?”
尚綺新爾輕輕放下手裏的飛鷹傳書紙條,扭頭望著坐在左下首閉目養神的大僧官勃蘭伽丹問道。
勃蘭伽丹緩緩睜開眼簾,不動聲色地緩聲答道:
“船山部落,所圖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