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風鳴領著兩名禁兵進入門洞,這兩人才做出反應,一個還想轉身去找兵刃,就被禁兵一箭射倒,這才驚醒兩個士卒轉身就想撲過來,風鳴挺槍刺倒一個抄著酒葫蘆的,另一個赤手空拳的立刻酒醒了,倒是很識時務的順勢跪了下來,還不等禁兵再動手,其餘幾個酒鬼也不知道是嚇傻了還是喝懵了,十餘個人跪了一圈,甚至連個敢高聲叫喚的都沒有。
這時候就看出衙役的專業性了,這幾個差人無論武藝如何,捆人的本事都是一流的,無論繩索還是腰帶,都能將人捆綁的結結實實,還都打了繩結勒住了一個個的口舌,而這些士卒配合的十分默契,便是集市裏的豬羊都沒這般聽話。
門洞外的禁兵得到風鳴信號立刻掏出竹笛有節奏的吹了三響,隨著風鳴他們打開城門,城頭上已經殺聲四起,樓上樓下配合的毫無破綻。
風鳴領著人才登上城頭,隻看那軍使已經收刀入鞘,幾個押官已經督促手下人收攏斬獲了,這裏少說也有一個都的士卒,便是不滿編也是八十餘個禁兵,隻看甕城跪了一圈戰俘,少說也有六十餘人,這些禁兵戰力與戰心相較於上四軍差距實在太大,那軍使也是恨恨啐了一口,
“直娘賊,這等孬貨也配稱禁軍,才砍翻幾個領頭的,就都成了軟腳猢猻,跪的倒是麻利!”
旁邊一個將虞候則恭維道,
“那也是他們中間有明白人,高喊著捧日軍到了,這才把其他人嚇癱了,這些人跟著賺些髒錢也就罷了,若是和咱們動刀子,那就是禍及三代的罪過,這些漢子油滑慣了,如何不知道取舍?隻看您抄著刀子過來,喊得出爺爺饒命,才是出路!”
風鳴則將情形簡單與這軍使說了,這軍使當即就有了決斷,
“勾當的安排甚是妥當,隻是咱們還有兩件事要安排,等兩處火起,咱們還要從城牆上往東門壓過去再逼他們一下,然後便是發揮咱們騎兵的強項,咱們迂迴過去,等他們逃出東門,一個衝陣就蕩平了!”
風鳴並無異議,等著打開東門外門,營丘栿領著五十名禁兵急匆匆趕了進來,兩邊略作勾兌就定了方略。
隻看南門燃起火炬,數息之後,城東北方向也是火光突現,然後便是東門方向亂了起來,至於西門、北門也有了動靜。
這資深軍使領著四十名重甲禁兵往東門殺去,營丘栿領著二十名禁兵堅守於此,謹防西門方向的兵馬搶奪南門,另有一名副兵馬使領著十五名禁兵會合衙役與廂兵前往譙樓方向布防,嚴防北門方向兵馬馳援。
至於聯係禮推官與另一位副兵馬使的,乃是那使鐵尺的名喚文清的衙役自告奮勇前往,那兩個使棍的好手,名喚祥風、虞明的,也都一起跟著。
風鳴則與另一名軍使領著剩餘一個都的重甲騎兵開始往城東馳擊,永義城乃是小城,從南門到達城東其實也不過三四裏。
而事態的發展正如他們所料,一刻鍾後永義城東門大開,隨之而來的乃是一片慌亂,幾百個身披紅襖的士卒哪裏是丟盔棄甲,大多手上能有個兵刃就算是從容不迫了,許多乃是雙手空空,都跟著十餘輛馬車以及百餘尋常百姓打扮的男女狂奔。
陣前風鳴便如先鋒將一般,聽從這軍使調遣,這軍使也得以專心指揮。此時東邊已經放亮,晨曦金輝漸起,二三裏外也能將賊眾情形一覽無餘,眼看著賊人一團混亂,這軍使卻並不著急衝上去,而是仔細研判,直到賊人又往東麵跑了一裏多地,這才命令旗手們舉旗,令節級們傳遞軍令,
“隻管快馬跟上去,驅馳他們往東麵跑,倒要看看他們幾時脫力!”
一百餘匹駿馬承載著勇士們就是這麽不疾不徐的尾隨在賊人身後,相距從三四裏逐漸接近至一二裏,單排的騎兵絲毫不減雷霆之威,眼看著被追上的亂軍,隻要是敢於轉身迎戰的,便是被長槍紮透的下場,丈八長槍哪裏是亂軍手裏的六尺短槍所能比擬的,麵對亂軍,騎手隻是將長槍的槍頭拍在他們身上,然後借著馬力就能將他們撞出去丈餘,而長槍的韌性反而讓騎手借著迴力又甩向下一個敵人。
讓軍使意外的是本以為風鳴是個繡花枕頭,一路上的經曆雖然讓他收起了輕視之念,但心裏也認為風鳴不過是些江湖俠士的手段,但是當風鳴也換上了丈八長槍,隻看他的一招一式,分明是騎兵中的好手。
風鳴這一路不隻是槍槍以力借力從容不迫的擊倒賊軍,對於跪倒在地求饒的,又能嫻熟驅使戰馬穩穩避開,做到不枉不縱,隻是這份沉靜,那便是軍中老卒的本色。
又追了一陣,軍使突然舉起長槍,身旁旗手急忙擎旗搖擺,所有騎兵即刻開始減緩馬速,百餘步便都停了下來。
風鳴貼到跟前,小心問道,
“軍使,何故停了下來?”
軍使拿著長槍往東麵一指,
“賊人有援兵接應!”
風鳴這才往東麵仔細觀望,他本來是視力超絕之人,隻是東麵朝陽金輝漫蕩,本能的避免了往東麵直視,如今再看,果然賊人隊伍最前麵的馬車似乎也在減速,再往東麵甚囂塵上,一支兵馬趕了過來。
“也是騎兵嗎?”
聽了風鳴這般說,軍使搖了搖頭,
“估計隻有十餘匹馬,前後牽扯這麽長,隻怕中間都是騾子,在後麵是步卒,看來是東麵巡海的兵馬前來接應!”
“那我們怎麽處置?”
“郎君,咱們這便該收網了,若是他們一路跑下去咱們也實在無趣,如此這般才是用咱們的鐵槌把這些鳥人的蛋黃砸出來的好時機!”
百餘騎兵又仔細收拾了甲胄,還給戰馬用了幾把幹豆子,然後等著賊人開始匯集時,這邊已經不再保留馬力,快步而上,轉而急趨撲了過去,這精兵鐵騎的馬蹄陣陣猶如驚雷一般撼動人心。
風鳴本以為最開始的衝鋒,輕鬆地好似開水滾豆腐一般,但隻怕越往前麵衝鋒,阻力也應該逐漸加大了。
可是他低估了重甲騎兵衝鋒對於這些已經擠作一團沒了陣型的步卒威懾力,也高估了沒有有效組織起來的步卒那脆弱的戰心。
當騎兵都呈楔形衝陣時,一切簡單的好似炎陽下蒸騰的殘冰,對於重甲騎手最大的威脅乃是慌不擇路的四散逃亡如耗子一般的亂軍,當開始有戰馬因為撞擊了太多潰兵而止步時,軍使開始下令,換了弓矢開始分成兩列穿插射殺賊軍。
不同於賊軍的驚慌失措,即便是麵對千百人的亂局,兩隊騎兵也是有的放矢,小稍弓的速射使得騎兵可以從容不斷的將箭矢投放在每一個顯眼目標上,比如拿著武器聲嘶力竭聚攏潰兵的押陣官,比如站在馬車上大聲咆哮指手畫腳的幕僚官,更主要是打擊每一個還能穩穩騎在馬匹上或者持著武器準備攜手穩固戰線的精銳,即便騎弓的威力不足以一擊致命,但是一息數箭的射速,已經讓更多人因為絕望和慌張,開始踩踏同儕甚至火並同伴,隻為尋求生路。
力竭的開始跪倒甚至趴在地上坐等最後的時刻,還有絕望痛哭流涕者,失神遊蕩者,受傷垂死呻吟者,最後大多數人都被騎兵包抄、分割、驅趕,直到已經都跪坐著麻木等死時候,戰鬥也就結束了。
這一切都看在趕來支援的臨時拚湊隊伍的眼裏,除了許多人驚駭的看著眼前的一切,隻有沒能趕上戰鬥的另一個騎兵都滿臉帶著遺憾和不忿。
兩個軍使碰在一起,那資深軍使也是埋怨道對方吃了獨食。
剩下的就是收拾殘局,等到將虞候領人拎著七八個首級過來,意味著永義城的隱患已經盡數翦除了。
正當所有人打掃戰場時,一小隊斥候轉了迴來,他們傳遞的消息是,一路追到東麵沿海小港,除了港口中有三四艘中型海船,但是遠處海麵上還有兩艘大船靠了過來。
兩個軍使頓時來了精神,留下五十個騎兵配合押陣,其餘的又跨馬往東而來,又留下了讓永義城驚詫的評價,分明是已經大戰一夜,如何還有這般戰力?
留下的騎兵聞聽之後隻是麵露鄙夷之色,這算哪門子大戰,還不如營中弟兄們彼此切磋來的痛快。
海麵上確實有兩條大型海船,而四艘中型海船雖然已經起錨,卻逡巡海邊並不遠去,再看這幾艘海船的動靜,分明有些驚惶不知所措。
眾人還在猶疑時,風鳴卻放下心來,那兩艘大海船便是不看那號旗中鐫刻的飛鯨,也認得這船乃是自己乘坐過得,正是仝霽雲的座船。
“諸位,不必擔心這幾個海客敢橫生是非,遠處的乃是仝家船隊,”
風鳴又詢問,
“可有信得過懂旗號溝通的,去燈樓發消息,就說風家大郎在此迎接仝家豪傑!”
那察月自告奮勇,畢竟是海上討生活的,有些伎倆在身也是此人的本事。
忙到了午時,兩艘大船才靠港,至於四艘海船則是乖乖的留在港內,還下了錨,絲毫不敢有輕舉妄動,這幾個算是明白人,知曉即便這時候僥幸逃脫了,隻怕天南海北也逃不過仝家的追殺,不如現在認打認罰,總算能留下一口元氣來。
風鳴與營丘栿領著幾個人乘坐小舟登船,還未站穩便被一人抱住,原來正是仝十一郎,旁邊還有仝商陪著,這才明白為何能在這裏相逢。
原來這仝商離開茶社一刻不敢耽擱,當日申時便趕到了武寧城,與叔父麵陳機宜。仝霽雲聽聞宗淑帶來的消息,仔細一琢磨便明白宗淑話裏藏著的意思,
’叔父,您老這迴的功勞不隻大而且邪門,除非您放開膽子漫天要價,否則朝廷隻怕惱羞成怒,但如此一來也就意味著彼此兩清,一拍兩散了。‘
仝霽雲這麽理解也是與宗放相處久了,況且他隻是為人粗獷,更不如說他是用這副彪悍之氣來欺瞞旁人罷了,實際乃是個穎悟絕倫之人,故而明白了宗淑的潛台詞。
看著侄兒一臉興奮模樣,他也是無奈搖頭,自家這些後生實在讓人發愁,而他雖然看出來宗淑的意思,身邊卻也沒個能商量的,而仝霽雲卻也沒個好主意。
說起來他既然明白了宗淑的本意卻又為何沒個準主意呢?這便是人生格局所限,譬如按著江湖手段,幾乎兵不血刃便拿下了武寧城,自己不僅沒做賠本買賣還大賺了一筆,但是再往上麵邁幾個台階看問題,仝霽雲卻不知道如何下腳,如今城已經幫著奪迴來了,該殺的也都涼透了,生米煮成熟飯哪裏還能退迴來,再者當著許多江湖人物與地方豪紳,仝霽雲礙著麵子也不甘心做小,正在躊躇間,卻見小兒子十一郎在眼前晃悠。
“小猢猻,不讓你亂爬惹禍,卻也莫要在某麵前晃悠,惹得人心煩!”
“爹爹,你可是我親爹,哪有如此不待見兒子的!”
“你們但凡能讓我少操心便謝天謝地了,莫要煩我,正經事更是指望不上你們!”
“爹爹可是因為四哥哥帶迴來三郎的口信而心煩?”
“這等事便是知曉了也莫要傳揚出去!”
十一郎一屁股坐在仝霽雲對麵,忿忿的說道,
“怎麽說,我也是與三郎他們一起闖出來的,哪裏還不曉得孰輕孰重!”
仝霽雲不怒反笑,
“小猢猻,從你嘴裏能蹦出這麽個道理也是難得了!”
“這才哪到哪!也就是四哥哥把這話當做好話,分明是三郎來示警給咱們,爹爹你可別聽不來好賴話!”
“呸,哪裏輪到兒子教訓老子了,”
仝霽雲猛然一驚,坐起身來,
“你倒是三郎身上的虱子,把他的意思到聽得明白!”
“原來父親也聽出來了,這些時日我們朝夕相處,許多時候這話都是轉著圈說才放心,如何聽不出來三郎的意思,況且三郎不是把話也挑明了嗎?”
“你倒說說看!”
“三郎就是讓咱們把功勞做到大處,才能與朝廷有話好說!”
“還把功勞做大,現在咱們的功勞不就夠大了?”
十一郎這才急起來,
“原來爹爹還沒想通此事?”
看著老爹難得認真聽自己說話,十一郎索性把話攤開來,
“前日便勸爹爹莫要按著江湖路數行事,咱們隻管裝傻充楞,到時候動手也是不得已為之,你卻一巴掌便將我拍到一旁,今日若是還不決斷,那真是隻有原路退迴去了!”
“你少蹬鼻子上臉,就說說三郎到底是個什麽意思!”
“武寧城的功勞咱們必須讓出去,然後找個咱們應該立功的地方發力!”
“前麵的意思我明白,這後麵一句倒是讓我糊塗了!”
仝十一郎十分興奮,眼看著父親重視起來自己的話,繼續說道,
“我這話是說咱們立功大小便該是朝廷認為咱們應該立功的大小!”
“你擱這逗悶子呢?”
十一郎越說越急,更是不知如何組織語言了,仝霽雲反而是哈哈大笑起來,傳來身邊人
“去與那管事兒的官兒明言,咱們沒興趣貪功,江湖人隻在乎財貨,這繳獲抄家所得在讓給咱們一成,咱們今日便退出城去,所有功勞都算他頭上!”
又對另一人吩咐道,
“今晚便起錨出海,咱們便往南麵巡查,看看可有不怕死接應賊人出海的海商,索性拿他們作投名狀!”
眾人散了,這十一郎才明白父親已經明白該如何做了,仝霽雲則是點撥他,
“心思到了,隻是口舌本事還沒到!你爹爹我十八歲搶來第一條海船,看你的出息,十六歲時能不能領著一條船出海!”
這時候就看出衙役的專業性了,這幾個差人無論武藝如何,捆人的本事都是一流的,無論繩索還是腰帶,都能將人捆綁的結結實實,還都打了繩結勒住了一個個的口舌,而這些士卒配合的十分默契,便是集市裏的豬羊都沒這般聽話。
門洞外的禁兵得到風鳴信號立刻掏出竹笛有節奏的吹了三響,隨著風鳴他們打開城門,城頭上已經殺聲四起,樓上樓下配合的毫無破綻。
風鳴領著人才登上城頭,隻看那軍使已經收刀入鞘,幾個押官已經督促手下人收攏斬獲了,這裏少說也有一個都的士卒,便是不滿編也是八十餘個禁兵,隻看甕城跪了一圈戰俘,少說也有六十餘人,這些禁兵戰力與戰心相較於上四軍差距實在太大,那軍使也是恨恨啐了一口,
“直娘賊,這等孬貨也配稱禁軍,才砍翻幾個領頭的,就都成了軟腳猢猻,跪的倒是麻利!”
旁邊一個將虞候則恭維道,
“那也是他們中間有明白人,高喊著捧日軍到了,這才把其他人嚇癱了,這些人跟著賺些髒錢也就罷了,若是和咱們動刀子,那就是禍及三代的罪過,這些漢子油滑慣了,如何不知道取舍?隻看您抄著刀子過來,喊得出爺爺饒命,才是出路!”
風鳴則將情形簡單與這軍使說了,這軍使當即就有了決斷,
“勾當的安排甚是妥當,隻是咱們還有兩件事要安排,等兩處火起,咱們還要從城牆上往東門壓過去再逼他們一下,然後便是發揮咱們騎兵的強項,咱們迂迴過去,等他們逃出東門,一個衝陣就蕩平了!”
風鳴並無異議,等著打開東門外門,營丘栿領著五十名禁兵急匆匆趕了進來,兩邊略作勾兌就定了方略。
隻看南門燃起火炬,數息之後,城東北方向也是火光突現,然後便是東門方向亂了起來,至於西門、北門也有了動靜。
這資深軍使領著四十名重甲禁兵往東門殺去,營丘栿領著二十名禁兵堅守於此,謹防西門方向的兵馬搶奪南門,另有一名副兵馬使領著十五名禁兵會合衙役與廂兵前往譙樓方向布防,嚴防北門方向兵馬馳援。
至於聯係禮推官與另一位副兵馬使的,乃是那使鐵尺的名喚文清的衙役自告奮勇前往,那兩個使棍的好手,名喚祥風、虞明的,也都一起跟著。
風鳴則與另一名軍使領著剩餘一個都的重甲騎兵開始往城東馳擊,永義城乃是小城,從南門到達城東其實也不過三四裏。
而事態的發展正如他們所料,一刻鍾後永義城東門大開,隨之而來的乃是一片慌亂,幾百個身披紅襖的士卒哪裏是丟盔棄甲,大多手上能有個兵刃就算是從容不迫了,許多乃是雙手空空,都跟著十餘輛馬車以及百餘尋常百姓打扮的男女狂奔。
陣前風鳴便如先鋒將一般,聽從這軍使調遣,這軍使也得以專心指揮。此時東邊已經放亮,晨曦金輝漸起,二三裏外也能將賊眾情形一覽無餘,眼看著賊人一團混亂,這軍使卻並不著急衝上去,而是仔細研判,直到賊人又往東麵跑了一裏多地,這才命令旗手們舉旗,令節級們傳遞軍令,
“隻管快馬跟上去,驅馳他們往東麵跑,倒要看看他們幾時脫力!”
一百餘匹駿馬承載著勇士們就是這麽不疾不徐的尾隨在賊人身後,相距從三四裏逐漸接近至一二裏,單排的騎兵絲毫不減雷霆之威,眼看著被追上的亂軍,隻要是敢於轉身迎戰的,便是被長槍紮透的下場,丈八長槍哪裏是亂軍手裏的六尺短槍所能比擬的,麵對亂軍,騎手隻是將長槍的槍頭拍在他們身上,然後借著馬力就能將他們撞出去丈餘,而長槍的韌性反而讓騎手借著迴力又甩向下一個敵人。
讓軍使意外的是本以為風鳴是個繡花枕頭,一路上的經曆雖然讓他收起了輕視之念,但心裏也認為風鳴不過是些江湖俠士的手段,但是當風鳴也換上了丈八長槍,隻看他的一招一式,分明是騎兵中的好手。
風鳴這一路不隻是槍槍以力借力從容不迫的擊倒賊軍,對於跪倒在地求饒的,又能嫻熟驅使戰馬穩穩避開,做到不枉不縱,隻是這份沉靜,那便是軍中老卒的本色。
又追了一陣,軍使突然舉起長槍,身旁旗手急忙擎旗搖擺,所有騎兵即刻開始減緩馬速,百餘步便都停了下來。
風鳴貼到跟前,小心問道,
“軍使,何故停了下來?”
軍使拿著長槍往東麵一指,
“賊人有援兵接應!”
風鳴這才往東麵仔細觀望,他本來是視力超絕之人,隻是東麵朝陽金輝漫蕩,本能的避免了往東麵直視,如今再看,果然賊人隊伍最前麵的馬車似乎也在減速,再往東麵甚囂塵上,一支兵馬趕了過來。
“也是騎兵嗎?”
聽了風鳴這般說,軍使搖了搖頭,
“估計隻有十餘匹馬,前後牽扯這麽長,隻怕中間都是騾子,在後麵是步卒,看來是東麵巡海的兵馬前來接應!”
“那我們怎麽處置?”
“郎君,咱們這便該收網了,若是他們一路跑下去咱們也實在無趣,如此這般才是用咱們的鐵槌把這些鳥人的蛋黃砸出來的好時機!”
百餘騎兵又仔細收拾了甲胄,還給戰馬用了幾把幹豆子,然後等著賊人開始匯集時,這邊已經不再保留馬力,快步而上,轉而急趨撲了過去,這精兵鐵騎的馬蹄陣陣猶如驚雷一般撼動人心。
風鳴本以為最開始的衝鋒,輕鬆地好似開水滾豆腐一般,但隻怕越往前麵衝鋒,阻力也應該逐漸加大了。
可是他低估了重甲騎兵衝鋒對於這些已經擠作一團沒了陣型的步卒威懾力,也高估了沒有有效組織起來的步卒那脆弱的戰心。
當騎兵都呈楔形衝陣時,一切簡單的好似炎陽下蒸騰的殘冰,對於重甲騎手最大的威脅乃是慌不擇路的四散逃亡如耗子一般的亂軍,當開始有戰馬因為撞擊了太多潰兵而止步時,軍使開始下令,換了弓矢開始分成兩列穿插射殺賊軍。
不同於賊軍的驚慌失措,即便是麵對千百人的亂局,兩隊騎兵也是有的放矢,小稍弓的速射使得騎兵可以從容不斷的將箭矢投放在每一個顯眼目標上,比如拿著武器聲嘶力竭聚攏潰兵的押陣官,比如站在馬車上大聲咆哮指手畫腳的幕僚官,更主要是打擊每一個還能穩穩騎在馬匹上或者持著武器準備攜手穩固戰線的精銳,即便騎弓的威力不足以一擊致命,但是一息數箭的射速,已經讓更多人因為絕望和慌張,開始踩踏同儕甚至火並同伴,隻為尋求生路。
力竭的開始跪倒甚至趴在地上坐等最後的時刻,還有絕望痛哭流涕者,失神遊蕩者,受傷垂死呻吟者,最後大多數人都被騎兵包抄、分割、驅趕,直到已經都跪坐著麻木等死時候,戰鬥也就結束了。
這一切都看在趕來支援的臨時拚湊隊伍的眼裏,除了許多人驚駭的看著眼前的一切,隻有沒能趕上戰鬥的另一個騎兵都滿臉帶著遺憾和不忿。
兩個軍使碰在一起,那資深軍使也是埋怨道對方吃了獨食。
剩下的就是收拾殘局,等到將虞候領人拎著七八個首級過來,意味著永義城的隱患已經盡數翦除了。
正當所有人打掃戰場時,一小隊斥候轉了迴來,他們傳遞的消息是,一路追到東麵沿海小港,除了港口中有三四艘中型海船,但是遠處海麵上還有兩艘大船靠了過來。
兩個軍使頓時來了精神,留下五十個騎兵配合押陣,其餘的又跨馬往東而來,又留下了讓永義城驚詫的評價,分明是已經大戰一夜,如何還有這般戰力?
留下的騎兵聞聽之後隻是麵露鄙夷之色,這算哪門子大戰,還不如營中弟兄們彼此切磋來的痛快。
海麵上確實有兩條大型海船,而四艘中型海船雖然已經起錨,卻逡巡海邊並不遠去,再看這幾艘海船的動靜,分明有些驚惶不知所措。
眾人還在猶疑時,風鳴卻放下心來,那兩艘大海船便是不看那號旗中鐫刻的飛鯨,也認得這船乃是自己乘坐過得,正是仝霽雲的座船。
“諸位,不必擔心這幾個海客敢橫生是非,遠處的乃是仝家船隊,”
風鳴又詢問,
“可有信得過懂旗號溝通的,去燈樓發消息,就說風家大郎在此迎接仝家豪傑!”
那察月自告奮勇,畢竟是海上討生活的,有些伎倆在身也是此人的本事。
忙到了午時,兩艘大船才靠港,至於四艘海船則是乖乖的留在港內,還下了錨,絲毫不敢有輕舉妄動,這幾個算是明白人,知曉即便這時候僥幸逃脫了,隻怕天南海北也逃不過仝家的追殺,不如現在認打認罰,總算能留下一口元氣來。
風鳴與營丘栿領著幾個人乘坐小舟登船,還未站穩便被一人抱住,原來正是仝十一郎,旁邊還有仝商陪著,這才明白為何能在這裏相逢。
原來這仝商離開茶社一刻不敢耽擱,當日申時便趕到了武寧城,與叔父麵陳機宜。仝霽雲聽聞宗淑帶來的消息,仔細一琢磨便明白宗淑話裏藏著的意思,
’叔父,您老這迴的功勞不隻大而且邪門,除非您放開膽子漫天要價,否則朝廷隻怕惱羞成怒,但如此一來也就意味著彼此兩清,一拍兩散了。‘
仝霽雲這麽理解也是與宗放相處久了,況且他隻是為人粗獷,更不如說他是用這副彪悍之氣來欺瞞旁人罷了,實際乃是個穎悟絕倫之人,故而明白了宗淑的潛台詞。
看著侄兒一臉興奮模樣,他也是無奈搖頭,自家這些後生實在讓人發愁,而他雖然看出來宗淑的意思,身邊卻也沒個能商量的,而仝霽雲卻也沒個好主意。
說起來他既然明白了宗淑的本意卻又為何沒個準主意呢?這便是人生格局所限,譬如按著江湖手段,幾乎兵不血刃便拿下了武寧城,自己不僅沒做賠本買賣還大賺了一筆,但是再往上麵邁幾個台階看問題,仝霽雲卻不知道如何下腳,如今城已經幫著奪迴來了,該殺的也都涼透了,生米煮成熟飯哪裏還能退迴來,再者當著許多江湖人物與地方豪紳,仝霽雲礙著麵子也不甘心做小,正在躊躇間,卻見小兒子十一郎在眼前晃悠。
“小猢猻,不讓你亂爬惹禍,卻也莫要在某麵前晃悠,惹得人心煩!”
“爹爹,你可是我親爹,哪有如此不待見兒子的!”
“你們但凡能讓我少操心便謝天謝地了,莫要煩我,正經事更是指望不上你們!”
“爹爹可是因為四哥哥帶迴來三郎的口信而心煩?”
“這等事便是知曉了也莫要傳揚出去!”
十一郎一屁股坐在仝霽雲對麵,忿忿的說道,
“怎麽說,我也是與三郎他們一起闖出來的,哪裏還不曉得孰輕孰重!”
仝霽雲不怒反笑,
“小猢猻,從你嘴裏能蹦出這麽個道理也是難得了!”
“這才哪到哪!也就是四哥哥把這話當做好話,分明是三郎來示警給咱們,爹爹你可別聽不來好賴話!”
“呸,哪裏輪到兒子教訓老子了,”
仝霽雲猛然一驚,坐起身來,
“你倒是三郎身上的虱子,把他的意思到聽得明白!”
“原來父親也聽出來了,這些時日我們朝夕相處,許多時候這話都是轉著圈說才放心,如何聽不出來三郎的意思,況且三郎不是把話也挑明了嗎?”
“你倒說說看!”
“三郎就是讓咱們把功勞做到大處,才能與朝廷有話好說!”
“還把功勞做大,現在咱們的功勞不就夠大了?”
十一郎這才急起來,
“原來爹爹還沒想通此事?”
看著老爹難得認真聽自己說話,十一郎索性把話攤開來,
“前日便勸爹爹莫要按著江湖路數行事,咱們隻管裝傻充楞,到時候動手也是不得已為之,你卻一巴掌便將我拍到一旁,今日若是還不決斷,那真是隻有原路退迴去了!”
“你少蹬鼻子上臉,就說說三郎到底是個什麽意思!”
“武寧城的功勞咱們必須讓出去,然後找個咱們應該立功的地方發力!”
“前麵的意思我明白,這後麵一句倒是讓我糊塗了!”
仝十一郎十分興奮,眼看著父親重視起來自己的話,繼續說道,
“我這話是說咱們立功大小便該是朝廷認為咱們應該立功的大小!”
“你擱這逗悶子呢?”
十一郎越說越急,更是不知如何組織語言了,仝霽雲反而是哈哈大笑起來,傳來身邊人
“去與那管事兒的官兒明言,咱們沒興趣貪功,江湖人隻在乎財貨,這繳獲抄家所得在讓給咱們一成,咱們今日便退出城去,所有功勞都算他頭上!”
又對另一人吩咐道,
“今晚便起錨出海,咱們便往南麵巡查,看看可有不怕死接應賊人出海的海商,索性拿他們作投名狀!”
眾人散了,這十一郎才明白父親已經明白該如何做了,仝霽雲則是點撥他,
“心思到了,隻是口舌本事還沒到!你爹爹我十八歲搶來第一條海船,看你的出息,十六歲時能不能領著一條船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