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禁兵就要放箭,風鳴急忙阻止,上前兩步來問那綠袍文官,
“足下是哪位?我等乃是朝廷官兵,還請足下約束部眾,否則隻怕是沒個好下場!”
“吾乃永義城推官禮若虛,爾等口稱官兵,卻做此陰邪卑劣之事,困住我等已是罪愆,如今還想殺官造反嗎?皇天在上,吾今日死難,明日便看你等傳首四方!”
禁兵們聞聽此言反而是稍許放鬆了些,而風鳴卻不敢絲毫大意,他這些天沒少經曆賊人詭譎的奸計,依舊小心詢問,
“你說你是此地父母官可有憑證?這永義城禁軍與地方勾結走私,豈是你一句話就想把自己摘幹淨的!”
“賊廝鳥,休得胡攪蠻纏,隻要是永義百姓便知曉禮推官的為人,咱便是拚的一死也不容爾等誣言!”
這官員倒是將那使投矛的漢子止住,自己從昏暗中走了出來,此人也是看出風鳴這一眾人與城中禁軍不同,更何況風鳴器宇軒昂,雖然年少可站在那裏卻不怒自威,一身正氣昂然自若,這等人物又豈是能輕易從賊的,故而禮若虛索性坦然走了出來,即便看走了眼也反正橫豎是一死,不如走出來把話說明白。
風鳴看那文官緩步拾階而下,索性也將短槍遞給身邊禁兵,隻身上前。
二人走近,彼此上下打量,那文官率先開口,並從袖中取出文牒來,風鳴探出左手將那文牒取來,兩名禁兵一個亮起火把過來,一個護衛在風鳴左手邊,而對麵幾個漢子見狀也要上前,卻被這青年官員止住了。
風鳴仔細看來,原來是此人的告身與符信,這才說話,
“原來果然是禮推官,”
卻又生疑道,
“足下夜半身著官服且隨身攜帶告身、符信,這是為何?”
禮推官卻不答話,也問到,
“卻不知足下何許人也,為何半夜潛入官府衙門?”
這話也對,你闖到我家裏問我為什麽不脫衣服睡覺,這是什麽混賬道理?
風鳴聞言,也覺得其所問由來有因,也不打算來迴拉扯耽誤時間,更何況手底下已經牢牢控製住場麵,故而坦誠相告,
“實不相瞞,某乃丹南路經撫司勾當公事,奉丹南路經略安撫使承公令,權領衙前緝捕巡查事,今日攜禁兵至此便是察查永義城禁軍貪墨餉銀、勾結海商走私大案,不知禮推官有何話說?”
“足下乃是經撫司部屬?”
風鳴亮出經撫司節信與腰牌,對方仔細驗看,猛地淚如泉湧,伏地痛苦不已,其餘幾個漢子也是一副苦盡甘來的模樣,幾個人到沒有這文官般失態,急忙湊過來扶他。
風鳴等人退後了兩步,許多禁兵也已經湧入,將這幾人緊緊圍住,但是這幾個人反而沒了之前的憤怒與不甘,隻看這文官不起身,幾人也跟著跪了下來。
“罪官朝夕期待,總算盼來天兵,永義城百姓有救矣!”
看這文官不似作偽,風鳴也勸道,
“禮推官起來說話,某來此便是查明實情,足下身係何事隻需向承公仔細交待,承公清名天下鹹聞,必會還你一個公道,咱們莫要耽擱時間,我等還有許多事務要辦!”
“莫非經撫司已經知曉沿海這幾處地方的弊害?”
風鳴點了點頭,
“前些時日紫舒機宜清軍揀閱,武寧城駐泊兵馬都監竟然敢沿途截殺,如今這兵馬都監已經伏誅,但是永義城、金市城也脫不開幹係。那武寧城知監配合官軍誅除奸邪也算將功補過,還望禮推官莫要自誤,襄助我等撫靖地方便是你的功勞!”
“罪官還奢望什麽功勞,隻是襄助天兵救我百姓乃是罪官的本份,天兵來得如此迅疾莫非已經知曉這永義兵馬都監打算出逃之事?”
風鳴與副兵馬使對視一眼,心中焦急,忙問道,
“你待怎講?”
“那兵馬都監也知曉武寧城情形,這兩日盤踞了東門甕城,整日裏收拾細軟,罪官也是有人相告,那賊子打算清晨便啟門出逃海上,臨走還打算一把火焚了城池,便是打算拖延帥府追拿他的時間!”
這文官說完也疑問道,
“莫非諸位還不知此事嗎?”
又補充到
“罪官之所以深夜如此一身官服便是打算與許多義士準備與賊人拚死一搏,便是死了也不能失了朝廷體麵!”
“原來如此!”
風鳴聞言不免感到慶幸,幸虧自己與營丘栿決定兵行險著,否則隻能坐看地方罹難了。
“隻憑足下這幾人隻怕兇多吉少吧?”
這文官也聽出來風鳴還有懷疑,倒也不惱,甚至還覺得這青年勾當官是個謹慎可靠之人,也急忙迴話道,
“不瞞勾當知曉,自從罪官到任以來,這夥賊人便威逼利誘於我,隻是為我言辭拒絕,這些人勾結了本地吏目索性將某架空於此,這衙門實在便是罪官的監所罷了,隻是眾衙役中許多義士以身犯險,襄助罪官與外麵保持交通,但是也局限在這永義城附近,罪官多次遣人往外麵送信都為賊人所阻,還是借著紫舒機宜巡查時候,這夥人才對罪官監視了少些,更有打算反正朝廷之人與我傳遞消息,這才知悉這夥賊人內情,”
他指了指這幾個漢子,
“這幾位都是衙役中的好漢,”
又一指那持投矛的漢子,
“尤其是這位名喚察月的好漢,乃是海上漁民,正是他通傳賊人打算外逃的消息!”
風鳴聞言也不廢話直接問那漢子,這漢子說起話來透著耿直,卻又顯示其心思之細膩,
“咱們東邊這處乃是小港,這些賊人走私都是往北麵武寧城去,隻有冬季海勢起來,這小港才能停靠大船,而這幾日便有賊人在裏中詢問海況,若說這旱季隻有咱們下船打魚的才知曉哪些灣汊可以泊船,否則非要擱淺不可。”
隻聽他繼續娓娓道來,
“偏有那愛銀錢的,拿了賊人的錢財為他們指路,這幾日幫著他們尋找合適港灣,有賊人明言說道,明日莫要進城,否則可就出不來了,傳到我這裏便覺得不對了!”
風鳴卻有疑問,
“他們為何不幹脆滅口,還好心提醒你們?”
“什麽好心,也是那幾個兔崽子不知深淺,賊人留著他們還要清晨幫著引水,否則錯過海潮他們還是走不了!”
風鳴聞言點了點頭,對那禮推官說道,
“時不我待,無論足下如何部署的,如今都要配合我們,實不相瞞我們本打算奪下衙門吸引賊軍的,按著現狀還請領我們往東麵去!”
“罪官唯命是從,隻是不知官軍打算如何進城?賊人少說也有三五百人,隻是城池逼仄不利於大軍作戰!”
風鳴倒是不以為意,
“禮推官,咱們隻有二百餘人,倒也不擔心擺不開陣仗!”
“二百餘人?”
這次輪到這文官吃驚了,
“勾當,若是隻有先鋒,不如等候大軍集結再作計較!”
“哪裏有什麽大軍,就是這麽多人,再者,足下不是說賊人淩晨便要出逃嗎,哪裏還有多餘時間?”
風鳴看此人麵色發苦,則又揶揄道,
“足下憑借這麽幾個人都敢與逆賊搏命,如今有我等精銳為主力,你卻怎麽打起了退堂鼓?”
這話到讓一眾禁軍跟著嬉笑起來,幾個漢子麵色也不免難堪,這文官也作色說道,
“我等豈是膽怯惜身,我等搏命那是盡本分,但是若能將這些賊人一網打盡,免了百姓災禍,豈不是最好?”
“既然有此念,那便配合我部直插賊首所在,一群嚇破了膽的匪類,哪裏當得起天兵雷霆一擊!”
“正是如此,也讓這些丟了禁軍臉麵的雜碎,知曉咱們捧日軍的利害!”
“捧日軍?”
這文官也不是不通世務的顢頇官員,聞之這些都是捧日軍的士卒,倒也又壯起了膽氣,於是也不耽擱,原來這文官也並非是飛蛾撲火的荒唐人,他們這幾個聚集在此便是準備從此處出去探路,這才碰到一起。
按著他們的計劃,那捕魚的漢子將縋出城外,通知鄉裏同伴準備在海船上動手腳,其餘幾人則保護這推官與城中聯係上的幾個義士聚集,這幾人有牙行的行首,有坐商的商賈,有青樓的幫閑還有土地廟的廟祝,尤其是這廟祝本身就是此地乞丐們的首領,這些人大多身子骨不行,但也有幾個狠角色,更是熟識地理知曉這些從逆軍官的所在。
若是湊起來也有百八十人,隻是缺少趁手兵刃,也是這推官早做了打算,前院獄卒與衙役湊了不少鐵家夥,也算有個搏命的器物。
聞此,風鳴也有了算計,先是讓推官領人去聚集義勇,都往衙門集合。
等了推官幾人出發,由推官的伴當領著風鳴等人去往前院,這裏還有一個司法參軍坐鎮,也不知這推官用了什麽法子,竟然籠絡了十餘個獄卒與衙役整備在此,隻看這同仇敵愾的氛圍,倒也有模有樣,風鳴不似捧日軍那般輕視這些差人,畢竟正是同樣的差人也是死命守住了應天府,這些平素裏百姓嘴裏的鷹犬爪牙,其實才是與這座城市聯係最為緊密之人,麵對外敵就如看家護院的惡狗一般,便是猛虎也敢舍身一搏。
風鳴固然看得起這些人,可是必要的防範一點不懈怠,禁軍們潛移默化間就占據了要害之所,無論眼前這些人,還是外麵有什麽變化,都在戒備之中。
至於城門方向與城外軍馬也都得到了風鳴的消息,營丘栿也好,那資深軍使也罷,都等著風鳴這邊發出消息,所謂一擊必中就在於行動的統一與精確。
才三刻鍾,隻聽門外悉悉索索的聲響,不多時便有人帶隊魚貫而入,隻是到了前院,這些烏合之眾難免嘈雜起來,甚至幾撥人因為夙願還撕扯起來,饒是幾個衙役來說和,也是罵罵咧咧的往裏麵走。
這推官則陪著幾個長衫錦袍之人一起進來,看來也是本地有些身份之人。隻是這些人麵對這推官卻絲毫沒有謙卑客氣模樣,大大咧咧更似朝廷大員一般。
風鳴搖了搖頭,他如今也是理解這等情形,此人畢竟隻是個小城池的推官,而這幾個人隻怕便是永義城知監也拿捏不住,隻是如此散亂局麵,風鳴可沒耐心仔細料理。
風鳴衝那副兵馬使使了一個眼色,那副兵馬使早就等不及了,隻看他既不擊鼓也不鳴號,隻是示意旗手舉起號旗,然後兩個禁兵高居火把,有節奏的舞動起來,這遊廊與廳堂盤坐在黑暗中修整的禁兵便一起行動起來。
雖然隻是三十個禁兵,這可是人均身高八尺的上四軍重甲騎兵,人人都挺起丈八長槍,另一隻手扣著隨身長刀,渾身上下四十餘斤鐵甲披掛,隻是露出一雙滲人的眸子,就這麽冷冰冰的盯著前院之人,三麵排列而行。
“好狗官,這是勾結賊人誑我等送死!”
一個閑漢倒是調門高,轉瞬被一個衙役一巴掌打在臉上,
“看瞎了你的狗眼,就這等的武備豈是咱們城裏那些兵痞撐得起來的!”
更有那閱曆豐富的,比如身著長衫的老者也是驚詫說道,
“這是東京城的捧日軍啊,莫非朝廷已經派遣大軍至此了?”
這推官看到這等軍勢仿佛有了主心骨,這時候在招唿眾人發號施令,眼看著原本亂哄哄的一幫人立刻老實起來。
風鳴與副兵馬使來到戒石亭前,二人隻是這麽軒昂魁偉的矗在那裏,這些烏合之眾立時知曉現在是何人做主了。
風鳴當仁不讓走到最前,聲若鍾鳴卻又並不高亢,言語悠揚即便遠處依舊洋洋盈耳,這也是內家功夫的精妙之處,
“某乃丹南路經撫司勾當公事官,奉丹南路經略安撫使承公令,察查駐地不法,丹南路東道三城諸縣諸軍陰私不法事如今已經事發,某攜捧日軍禁軍兵馬為前驅特來處置賊人,應永義城禮推官所請,許召集當地群英致力克靖禍亂,匡正世道,某以為除賊正當其時,諸位敢用命否!”
言簡意賅,也沒什麽虛言委蛇,這些江湖混跡之人哪裏分不清如今形勢,個個俯首帖耳,一起應承,
“唯經撫司馬首是瞻,協力助戰,不敢不舍命相從!”
即便知曉這些人隻能跟著打順風戰,風鳴也不以為意,因為他也不認為自己人馬雖少卻能處於下風,因此當即就做了安排。
一路便是由禮推官為首,選出義勇中精銳者領路,配合禁兵直搗那準備出逃的兵馬都監宅邸,一經得手隻看南門方向火光乍現,便一把火把這宅子也焚了,便是要驚動那兵馬都監倉皇出逃,這些動作都交給副兵馬使領著二十多個禁兵一起去辦,而風鳴隻領著五個禁兵還有那十幾個精壯衙役配合,來配合搶奪南門,沿途還要占領譙樓,這裏乃是城中要衝,搶奪這裏也是避免賊人反撲。
也是以有算對無算,風鳴這一路進展十分順利,而那些衙役中確實藏龍臥虎,便是那擅長用棍的二人,一路上還策動一隊巡夜廂軍入了夥,至於譙樓也是幾個人吆喝了幾聲,那樓上巡更的與駐防的兵丁也開了門接應上去,直至風鳴領著人靠近南門,竟然是一路順風。
到了南門外就沒那些運氣了,看守幾座城門的都是那兵馬都監心腹所領,索性都是些貪生怕死隻愛錢財之徒,便是城門這等顯要,城裏也沒有拉柵欄,隻有七八個兵丁在門洞裏湊著喝酒,還燃起了幾處火把來吸引蚊蟲,幾個人都是嫌燥氣,也沒有披甲,便是兵刃都堆在一旁。
這幾個也是喝得半酣,以至於風鳴領著兩個禁兵與那兩個衙役過來,這幾個人都沒任何反應,這也是他們活該找死,這火把都在門洞靠外支棱著,所謂燈下黑,他們幾個壓根兒看不見外麵是個什麽情形,以至於風鳴挺身進來,三五個還背對著他,隻有對麵兩個軍漢那迷離的眼睛直勾勾看著,卻也毫無反應。
“足下是哪位?我等乃是朝廷官兵,還請足下約束部眾,否則隻怕是沒個好下場!”
“吾乃永義城推官禮若虛,爾等口稱官兵,卻做此陰邪卑劣之事,困住我等已是罪愆,如今還想殺官造反嗎?皇天在上,吾今日死難,明日便看你等傳首四方!”
禁兵們聞聽此言反而是稍許放鬆了些,而風鳴卻不敢絲毫大意,他這些天沒少經曆賊人詭譎的奸計,依舊小心詢問,
“你說你是此地父母官可有憑證?這永義城禁軍與地方勾結走私,豈是你一句話就想把自己摘幹淨的!”
“賊廝鳥,休得胡攪蠻纏,隻要是永義百姓便知曉禮推官的為人,咱便是拚的一死也不容爾等誣言!”
這官員倒是將那使投矛的漢子止住,自己從昏暗中走了出來,此人也是看出風鳴這一眾人與城中禁軍不同,更何況風鳴器宇軒昂,雖然年少可站在那裏卻不怒自威,一身正氣昂然自若,這等人物又豈是能輕易從賊的,故而禮若虛索性坦然走了出來,即便看走了眼也反正橫豎是一死,不如走出來把話說明白。
風鳴看那文官緩步拾階而下,索性也將短槍遞給身邊禁兵,隻身上前。
二人走近,彼此上下打量,那文官率先開口,並從袖中取出文牒來,風鳴探出左手將那文牒取來,兩名禁兵一個亮起火把過來,一個護衛在風鳴左手邊,而對麵幾個漢子見狀也要上前,卻被這青年官員止住了。
風鳴仔細看來,原來是此人的告身與符信,這才說話,
“原來果然是禮推官,”
卻又生疑道,
“足下夜半身著官服且隨身攜帶告身、符信,這是為何?”
禮推官卻不答話,也問到,
“卻不知足下何許人也,為何半夜潛入官府衙門?”
這話也對,你闖到我家裏問我為什麽不脫衣服睡覺,這是什麽混賬道理?
風鳴聞言,也覺得其所問由來有因,也不打算來迴拉扯耽誤時間,更何況手底下已經牢牢控製住場麵,故而坦誠相告,
“實不相瞞,某乃丹南路經撫司勾當公事,奉丹南路經略安撫使承公令,權領衙前緝捕巡查事,今日攜禁兵至此便是察查永義城禁軍貪墨餉銀、勾結海商走私大案,不知禮推官有何話說?”
“足下乃是經撫司部屬?”
風鳴亮出經撫司節信與腰牌,對方仔細驗看,猛地淚如泉湧,伏地痛苦不已,其餘幾個漢子也是一副苦盡甘來的模樣,幾個人到沒有這文官般失態,急忙湊過來扶他。
風鳴等人退後了兩步,許多禁兵也已經湧入,將這幾人緊緊圍住,但是這幾個人反而沒了之前的憤怒與不甘,隻看這文官不起身,幾人也跟著跪了下來。
“罪官朝夕期待,總算盼來天兵,永義城百姓有救矣!”
看這文官不似作偽,風鳴也勸道,
“禮推官起來說話,某來此便是查明實情,足下身係何事隻需向承公仔細交待,承公清名天下鹹聞,必會還你一個公道,咱們莫要耽擱時間,我等還有許多事務要辦!”
“莫非經撫司已經知曉沿海這幾處地方的弊害?”
風鳴點了點頭,
“前些時日紫舒機宜清軍揀閱,武寧城駐泊兵馬都監竟然敢沿途截殺,如今這兵馬都監已經伏誅,但是永義城、金市城也脫不開幹係。那武寧城知監配合官軍誅除奸邪也算將功補過,還望禮推官莫要自誤,襄助我等撫靖地方便是你的功勞!”
“罪官還奢望什麽功勞,隻是襄助天兵救我百姓乃是罪官的本份,天兵來得如此迅疾莫非已經知曉這永義兵馬都監打算出逃之事?”
風鳴與副兵馬使對視一眼,心中焦急,忙問道,
“你待怎講?”
“那兵馬都監也知曉武寧城情形,這兩日盤踞了東門甕城,整日裏收拾細軟,罪官也是有人相告,那賊子打算清晨便啟門出逃海上,臨走還打算一把火焚了城池,便是打算拖延帥府追拿他的時間!”
這文官說完也疑問道,
“莫非諸位還不知此事嗎?”
又補充到
“罪官之所以深夜如此一身官服便是打算與許多義士準備與賊人拚死一搏,便是死了也不能失了朝廷體麵!”
“原來如此!”
風鳴聞言不免感到慶幸,幸虧自己與營丘栿決定兵行險著,否則隻能坐看地方罹難了。
“隻憑足下這幾人隻怕兇多吉少吧?”
這文官也聽出來風鳴還有懷疑,倒也不惱,甚至還覺得這青年勾當官是個謹慎可靠之人,也急忙迴話道,
“不瞞勾當知曉,自從罪官到任以來,這夥賊人便威逼利誘於我,隻是為我言辭拒絕,這些人勾結了本地吏目索性將某架空於此,這衙門實在便是罪官的監所罷了,隻是眾衙役中許多義士以身犯險,襄助罪官與外麵保持交通,但是也局限在這永義城附近,罪官多次遣人往外麵送信都為賊人所阻,還是借著紫舒機宜巡查時候,這夥人才對罪官監視了少些,更有打算反正朝廷之人與我傳遞消息,這才知悉這夥賊人內情,”
他指了指這幾個漢子,
“這幾位都是衙役中的好漢,”
又一指那持投矛的漢子,
“尤其是這位名喚察月的好漢,乃是海上漁民,正是他通傳賊人打算外逃的消息!”
風鳴聞言也不廢話直接問那漢子,這漢子說起話來透著耿直,卻又顯示其心思之細膩,
“咱們東邊這處乃是小港,這些賊人走私都是往北麵武寧城去,隻有冬季海勢起來,這小港才能停靠大船,而這幾日便有賊人在裏中詢問海況,若說這旱季隻有咱們下船打魚的才知曉哪些灣汊可以泊船,否則非要擱淺不可。”
隻聽他繼續娓娓道來,
“偏有那愛銀錢的,拿了賊人的錢財為他們指路,這幾日幫著他們尋找合適港灣,有賊人明言說道,明日莫要進城,否則可就出不來了,傳到我這裏便覺得不對了!”
風鳴卻有疑問,
“他們為何不幹脆滅口,還好心提醒你們?”
“什麽好心,也是那幾個兔崽子不知深淺,賊人留著他們還要清晨幫著引水,否則錯過海潮他們還是走不了!”
風鳴聞言點了點頭,對那禮推官說道,
“時不我待,無論足下如何部署的,如今都要配合我們,實不相瞞我們本打算奪下衙門吸引賊軍的,按著現狀還請領我們往東麵去!”
“罪官唯命是從,隻是不知官軍打算如何進城?賊人少說也有三五百人,隻是城池逼仄不利於大軍作戰!”
風鳴倒是不以為意,
“禮推官,咱們隻有二百餘人,倒也不擔心擺不開陣仗!”
“二百餘人?”
這次輪到這文官吃驚了,
“勾當,若是隻有先鋒,不如等候大軍集結再作計較!”
“哪裏有什麽大軍,就是這麽多人,再者,足下不是說賊人淩晨便要出逃嗎,哪裏還有多餘時間?”
風鳴看此人麵色發苦,則又揶揄道,
“足下憑借這麽幾個人都敢與逆賊搏命,如今有我等精銳為主力,你卻怎麽打起了退堂鼓?”
這話到讓一眾禁軍跟著嬉笑起來,幾個漢子麵色也不免難堪,這文官也作色說道,
“我等豈是膽怯惜身,我等搏命那是盡本分,但是若能將這些賊人一網打盡,免了百姓災禍,豈不是最好?”
“既然有此念,那便配合我部直插賊首所在,一群嚇破了膽的匪類,哪裏當得起天兵雷霆一擊!”
“正是如此,也讓這些丟了禁軍臉麵的雜碎,知曉咱們捧日軍的利害!”
“捧日軍?”
這文官也不是不通世務的顢頇官員,聞之這些都是捧日軍的士卒,倒也又壯起了膽氣,於是也不耽擱,原來這文官也並非是飛蛾撲火的荒唐人,他們這幾個聚集在此便是準備從此處出去探路,這才碰到一起。
按著他們的計劃,那捕魚的漢子將縋出城外,通知鄉裏同伴準備在海船上動手腳,其餘幾人則保護這推官與城中聯係上的幾個義士聚集,這幾人有牙行的行首,有坐商的商賈,有青樓的幫閑還有土地廟的廟祝,尤其是這廟祝本身就是此地乞丐們的首領,這些人大多身子骨不行,但也有幾個狠角色,更是熟識地理知曉這些從逆軍官的所在。
若是湊起來也有百八十人,隻是缺少趁手兵刃,也是這推官早做了打算,前院獄卒與衙役湊了不少鐵家夥,也算有個搏命的器物。
聞此,風鳴也有了算計,先是讓推官領人去聚集義勇,都往衙門集合。
等了推官幾人出發,由推官的伴當領著風鳴等人去往前院,這裏還有一個司法參軍坐鎮,也不知這推官用了什麽法子,竟然籠絡了十餘個獄卒與衙役整備在此,隻看這同仇敵愾的氛圍,倒也有模有樣,風鳴不似捧日軍那般輕視這些差人,畢竟正是同樣的差人也是死命守住了應天府,這些平素裏百姓嘴裏的鷹犬爪牙,其實才是與這座城市聯係最為緊密之人,麵對外敵就如看家護院的惡狗一般,便是猛虎也敢舍身一搏。
風鳴固然看得起這些人,可是必要的防範一點不懈怠,禁軍們潛移默化間就占據了要害之所,無論眼前這些人,還是外麵有什麽變化,都在戒備之中。
至於城門方向與城外軍馬也都得到了風鳴的消息,營丘栿也好,那資深軍使也罷,都等著風鳴這邊發出消息,所謂一擊必中就在於行動的統一與精確。
才三刻鍾,隻聽門外悉悉索索的聲響,不多時便有人帶隊魚貫而入,隻是到了前院,這些烏合之眾難免嘈雜起來,甚至幾撥人因為夙願還撕扯起來,饒是幾個衙役來說和,也是罵罵咧咧的往裏麵走。
這推官則陪著幾個長衫錦袍之人一起進來,看來也是本地有些身份之人。隻是這些人麵對這推官卻絲毫沒有謙卑客氣模樣,大大咧咧更似朝廷大員一般。
風鳴搖了搖頭,他如今也是理解這等情形,此人畢竟隻是個小城池的推官,而這幾個人隻怕便是永義城知監也拿捏不住,隻是如此散亂局麵,風鳴可沒耐心仔細料理。
風鳴衝那副兵馬使使了一個眼色,那副兵馬使早就等不及了,隻看他既不擊鼓也不鳴號,隻是示意旗手舉起號旗,然後兩個禁兵高居火把,有節奏的舞動起來,這遊廊與廳堂盤坐在黑暗中修整的禁兵便一起行動起來。
雖然隻是三十個禁兵,這可是人均身高八尺的上四軍重甲騎兵,人人都挺起丈八長槍,另一隻手扣著隨身長刀,渾身上下四十餘斤鐵甲披掛,隻是露出一雙滲人的眸子,就這麽冷冰冰的盯著前院之人,三麵排列而行。
“好狗官,這是勾結賊人誑我等送死!”
一個閑漢倒是調門高,轉瞬被一個衙役一巴掌打在臉上,
“看瞎了你的狗眼,就這等的武備豈是咱們城裏那些兵痞撐得起來的!”
更有那閱曆豐富的,比如身著長衫的老者也是驚詫說道,
“這是東京城的捧日軍啊,莫非朝廷已經派遣大軍至此了?”
這推官看到這等軍勢仿佛有了主心骨,這時候在招唿眾人發號施令,眼看著原本亂哄哄的一幫人立刻老實起來。
風鳴與副兵馬使來到戒石亭前,二人隻是這麽軒昂魁偉的矗在那裏,這些烏合之眾立時知曉現在是何人做主了。
風鳴當仁不讓走到最前,聲若鍾鳴卻又並不高亢,言語悠揚即便遠處依舊洋洋盈耳,這也是內家功夫的精妙之處,
“某乃丹南路經撫司勾當公事官,奉丹南路經略安撫使承公令,察查駐地不法,丹南路東道三城諸縣諸軍陰私不法事如今已經事發,某攜捧日軍禁軍兵馬為前驅特來處置賊人,應永義城禮推官所請,許召集當地群英致力克靖禍亂,匡正世道,某以為除賊正當其時,諸位敢用命否!”
言簡意賅,也沒什麽虛言委蛇,這些江湖混跡之人哪裏分不清如今形勢,個個俯首帖耳,一起應承,
“唯經撫司馬首是瞻,協力助戰,不敢不舍命相從!”
即便知曉這些人隻能跟著打順風戰,風鳴也不以為意,因為他也不認為自己人馬雖少卻能處於下風,因此當即就做了安排。
一路便是由禮推官為首,選出義勇中精銳者領路,配合禁兵直搗那準備出逃的兵馬都監宅邸,一經得手隻看南門方向火光乍現,便一把火把這宅子也焚了,便是要驚動那兵馬都監倉皇出逃,這些動作都交給副兵馬使領著二十多個禁兵一起去辦,而風鳴隻領著五個禁兵還有那十幾個精壯衙役配合,來配合搶奪南門,沿途還要占領譙樓,這裏乃是城中要衝,搶奪這裏也是避免賊人反撲。
也是以有算對無算,風鳴這一路進展十分順利,而那些衙役中確實藏龍臥虎,便是那擅長用棍的二人,一路上還策動一隊巡夜廂軍入了夥,至於譙樓也是幾個人吆喝了幾聲,那樓上巡更的與駐防的兵丁也開了門接應上去,直至風鳴領著人靠近南門,竟然是一路順風。
到了南門外就沒那些運氣了,看守幾座城門的都是那兵馬都監心腹所領,索性都是些貪生怕死隻愛錢財之徒,便是城門這等顯要,城裏也沒有拉柵欄,隻有七八個兵丁在門洞裏湊著喝酒,還燃起了幾處火把來吸引蚊蟲,幾個人都是嫌燥氣,也沒有披甲,便是兵刃都堆在一旁。
這幾個也是喝得半酣,以至於風鳴領著兩個禁兵與那兩個衙役過來,這幾個人都沒任何反應,這也是他們活該找死,這火把都在門洞靠外支棱著,所謂燈下黑,他們幾個壓根兒看不見外麵是個什麽情形,以至於風鳴挺身進來,三五個還背對著他,隻有對麵兩個軍漢那迷離的眼睛直勾勾看著,卻也毫無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