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禁兵們有了決死的決心,更有著精良的裝備,但是少了精銳基層武官的有效阻止,士卒們隻能三五成群依賴著平素裏的同袍情義而堅持作戰,即便還有些節級們能夠控製住對敵的陣線,可是他們能做到的也隻是如此了,堅持不退到最後一人而已。
“三兒、九兒,”
智全寶打馬殺了迴來,衝著正在組織人手的元三兒、奎九兒喊道,
“將那些被捉拿的武官們都放了,讓他們戴罪立功,你們盯著他們便可!速去!”
這一句話實在是讓二人茅塞頓開,這二人一個是市井豪傑,一個是巡檢老手,也就是說麵臨戰陣幾乎是一竅不通,聞聽此言,奎九兒已經領著人往後麵就走。
智全寶繼續喊道,
“莫要開後門,不可讓賊人從咱們這裏殺進城裏!”
說罷,又是跨馬朝敵陣而去。
智全寶之所以不許城內禁軍馳援,一來是相信自己這些人能擋住賊人攻勢,其次便是他已經踹陣兩次,都沒看到那作亂都指揮使的影子,此人要麽坐鎮外城西門,要麽便是還有後手,智全寶無論如何也不許在彰小乙得手釋放信號前驚動丹楓館,絕不可讓賊人趁虛而入。
而隻要彰小乙控製住了潛在的兇頑,智全寶便會下令擊鼓示警,那時候丹楓館也會配合向其餘方麵傳訊,隻要賊人不能攻上城牆,那麽其餘幾個城門的援兵到此便是他們的末日。
不一會兒,十幾個武官被奎九兒領著到了軍前,元三兒沒怎麽費口舌,這些人也知道該怎麽做了,隻要擊破叛軍他們就是戴罪立功,不止會免罪,甚至還有建功立業的機會,否則,這夥叛軍得了勢,他們這十餘個便是斬首示眾,抄沒家產的下場,那時候就是罪上加罪,非替所有人扛下所有罪名不可。
而這些人都不等著重新披甲,隻是抄起兵刃便立刻進入戰時狀態,便是元三兒、奎九兒身邊的這些刁滑的衙役與痞賴的幫閑、白丁立刻被這些武官阻止了起來,敢有不從的這些軍漢可是敢下殺手的。
隨著這些人構成的軍陣層層往前麵壓過去,這些武官還與一眾嗓門大的漢子高喊,
“大肇天眷萬年,敢謀逆者禍及家人,即刻反正隻罪一人,反殺賊人戴罪立功!”
智全寶聞聽這番言語,不禁莞爾,又是感慨,果然能在禁軍中立足的軍頭就絕非蠢物,隻是這個口號足矣顯露許多智慧來,一句‘大肇天眷萬年’堅定了自己人的信心,‘謀逆者禍及家人’惑亂叛軍意誌,先說‘反正隻罪一人’,再說‘反殺賊人戴罪立功’反而讓叛軍覺得此言可信,還生出了僥幸心理,而且更使得叛軍士卒之間互相猜疑起來。
哪怕隻是一息間的狐疑,都有利於局勢的翻轉。
果然隨著口號越來越整齊的喊著,叛軍已經有些自亂陣腳,而城上的禁軍又聽到這口號來自與許多熟悉的聲音,再看竟是長官們已經放了出來,更是有了主心骨一般,堅守防線也是有了章法。
此消彼長,形勢朝著智全寶的預期發展。
可就在所有人振作準備一鼓作氣將叛軍逐出安嘉門時,又是突如其來的巨變,讓局勢一波三折起來。
最先發現這駭人巨變的乃是城牆上的禁軍,然後叛軍們也興奮起來,然後甕城內的許多人才聽到亂糟糟卻讓人驚愕的嘶吼,
“丹楓館披火了!”
智全寶又是衝殺出來,才策馬一瞥,也是隻感到切骨之寒,那便是隔著城牆也能看到內城裏麵天色都被染紅了。
看著亂軍有來了鬥誌,而自己人這邊本來豐沛的勇氣似乎一瞬間就被抽幹一樣,智全寶立刻來到元三兒他們陣前,下了死命令,
“你們領著咱們的人緊緊守住內城這道城門,我到城上去,堅持到諸門援兵到!”
他們身後這道城門便是通往丹楓館最後的屏障,他們必須堅守在此,當然除了堅守他們也別無退路,畢竟身後的城門乃是內城裏麵才能打開。
甕城內的馬道其實並非夯土築成,而是因為承平日久,為了方便上下而搭成的木架上鋪了木板,也隻有甕城前門兩側有馬道,而智全寶要上到城牆去,因為兩道馬道都是亂軍與禁兵的鏖戰所在,他隻能選擇從一處馬道最內端攀著木架爬上去。
饒是智全寶爬的快,也比不上禁兵們退的快,這些方才還鬥誌昂揚的軍漢因為丹楓館的巨變已經沒了膽氣而不住後退。
這當然不是這些軍漢的錯,換了誰都是如此,即便是智全寶其實已經是心亂如麻,若非他十分相信風鳴與彰小乙兩個師弟的本事,隻怕自己也會不知所措起來。
這便是帥為軍之膽,而丹楓館裏何止是一位帥臣,若是這幾個顯官有失,如今他們便是打敗了亂軍又能如何,便是將這些賊人都殺了,也不能改變他們的命運。
無論平時還是戰時,主帥若是有失,由上到下隻是罪責輕重的區別,便是最輕的處罰也是貶黜邊關編管,想到這些,這些軍漢哪裏還有戰心與勇氣。
智全寶最後一躍而上撲入賊軍之中,他的突然出現使得賊人也慌亂起來,而這近身肉搏更是智全寶最為擅長的,左手短刃,右手鐵鐧,劈砸戳刺,先把兩三個打落跌了下去,死的是不能再死了。
已經是張惶後退的禁兵看見一員虎將如此勇猛,也是稍稍振作起來,便有幾個精壯漢子上來襄助。這臨時的馬道不過五六尺寬,因此智全寶倒是遊刃有餘,兩邊夾擊下智全寶便成了擋住敵鋒的中流砥柱,而賊軍隻能最多並行三四人,根本無法奈何得了這人間兇煞。
“你們誰去告訴上麵一聲,即刻敲響警鼓,就說是左侍禁智全寶的命令!”
後麵自然有人去執行,果然才一息功夫,樓上已經鼓聲大作。
其實智全寶這麽做完全是在履行職責,畢竟無論內外城任何一處兵馬,隻要看到丹楓館火起必然有所動作,但是警鼓起來,那就是正式的信令,聞聽鼓信,各處兵馬則不必在去探查或者等待經撫司軍令,即刻就可調兵遣將起來。
智全寶趁著禁兵幫手,便抄起兩具賊人屍首當做擂木砸了下去,如此以來倒真的將賊軍攆開一些距離,這次有時間拉著一個節級問道,
“這臨時的馬道就沒設什麽關節嗎?便是千斤墜石或者離合銷子之類的?”
“爺爺,咱們也是今日才來換防的,也就是知道武庫、庖堂與茅廁在哪,其餘的咱們也不知道啊!”
智全寶一聽這話,又是在心裏暗罵那羽微行,若非他固執己見,哪裏有這樣的局麵,這裏若是霄都監的禁軍防守,如何能讓賊人輕易得手。
“火油或石漆可有嗎?”
“那個倒還有幾桶!”
“通通取來,再派人繞到那邊馬道去,讓他們也是如此,把這馬道一把火燒了!”
這節級一聽這話一拍腦門,趕緊跑了去。
於是,在智全寶又擊退兩次賊軍進攻後,便把這木質的馬道點燃了,又過了一會兒對麵的馬道也是燃燒起來,而對於賊軍來說唯一的出路便是撤出去,即便是向前殺過去,便是沒有元三兒他們阻擋,那道城門便是想攻破一時半會兒也辦不到。
然而智全寶往城外觀看,心裏又是一凜,賊軍的援兵來了,許多挽馬拖曳的便是轒轀車,這轒轀車頂部和兩側都設有用木頭和生牛皮構成的屏蔽,而這裏麵則裝有沉重擺槌用來撞擊城門的。賊人們也是調用了力所能及的武備,幸虧外城沒有雲梯之類的,否則還真是一場艱難的守城戰了。
智全寶這才見到那副都頭,急忙問道,
“城上可有擂木、礌石之類,床弩與重弩可是能用?”
“侍禁,你說的都在城下武庫內,咱們也是臨時駐防的,哪裏在意這些東西,隻要是城頭上沒預備的,咱們也犯不著拿上來啊!”
嘿,還真是這麽個理。
於是隻能聊勝於無的拿著弓箭往下麵射,而下麵這百十個生力軍都是張弓搭箭或者抬著勁弩便向上還擊,城上這些禁軍雖然居高臨下,反而處於了劣勢。
“別費勁了,你去指揮那邊的弟兄,沿著城牆往裏麵退,在內門兩麵集中弓弩掩護下麵的弟兄,誰跑得快?”
當即有幾個吱聲答應的。
“你們幾個跑快些,到了內門城樓那裏,讓那邊的弟兄集中正麵射擊賊人,然後招唿下麵的弟兄,把咱們城上的長槍大斧都扔下去,讓他們用來紮鹿角!”
有了勇猛且智略出眾的主將,所有人的心大體都安定了許多,便是按著智全寶的吩咐,各自履行自己的職責,而這些上四軍的精銳禁兵一旦情緒穩定了,便開始彰顯到底什麽是精銳了。
所有都是老兵或者悍卒,都是邊往後麵退,邊收攏可用的武器或工具,每個人都嚐試拆下來的硬木或者磚石,也幸好這裏是內城的城門區域,這裏都是包磚的城牆,垛口、女牆也都是如此,便有人撬開鬆動的城磚,這些都是守城的利器。
而智全寶便往後麵走,心裏卻更加不安起來。
丹楓館內究竟如何了?怎麽都這麽一會兒了,從南北兩處城門的支援怎麽還沒到?畢竟沿著城牆跑過來,實在算不得遙遠的距離。
說起丹楓館中情形,便要迴到彰小乙上樓梯的時刻了。
彰小乙聞聽樂舞已經開始,便忙不迭的上了樓去,而他的出現果然讓許多人側目,這些人當然都是小酌而已,內心一直都是緊繃之人,還有就是兩邊的侍衛們,畢竟都知道這位乃是負責護衛的武官,絕非武官輕重的角色。
最先過來搭話的還不是風鳴,乃是蘆頌,因為公良吉符剛才已經基本同意了彰小乙的安排,而對於他此時出現,公良吉符難免眼神裏有些困惑與不快,而蘆頌則是酒席開始到現在都沒有忽視公良吉符的一舉一動,此時即刻捕捉到了他的神色不虞,眼神稍微交流,蘆頌也是不動神色的緩緩起身,悄然退到後麵繞到彰小乙這裏。
而守在承公身側的風鳴已經看到了這一幕,也是打算繞過來看看,卻看到彰小乙微微擺了擺袖子,便立刻退迴原處,但是已經全神貫注於洞察周邊了,他很清楚如無要事發生,彰小乙絕不會冒失的到這裏來。
雖然彰小乙的動靜在光影之外,又被輕歌曼舞所遮蔽,但是幾雙眼睛都盯著了他。
而彰小乙也不敢做出然和急迫樣子,還是湊著笑顏與蘆頌說話,蘆頌先是一個激靈,也是擺出一副笑容來,但是內心已然是驚濤駭浪,
“秉文,已經確信舞姬中有刺客,你去小心傳話,切莫驚動她們!”
蘆頌根本不會質疑彰小乙帶來的消息,而是與他含笑擺手而別,慢慢原路返迴,可他並沒有直接去找公良吉符說話,而是來到營丘栿跟前與他敬酒,然後又是一個個敬酒過去,這才來到公良吉符身邊,二人對飲之時,蘆頌才壓低了聲音,趁著樂曲的隱蔽,與公良吉符隻說了四個字,
“舞姬有賊!”
公良吉符聞言本能想去看向舞姬方向,又被自己牢牢控製住了,杯中酒一飲而盡,便拱手二人分別,隨著樂曲的激昂,知情人明白離刺客動手的時刻越來越近了,蘆秉文坐在席間死死攥著身旁的百寶箱,營丘栿則放下了瓷盞,手裏拿著一隻趁手的湯瓶,彰小乙也沒有隨身的兵刃,袖子裏則藏著一支帶著秤鉤的鐵秤杆。
公良吉符則斟滿一杯酒,走到了主席這邊,乃是向這幾位敬酒,其實這個動作也是有些唐突的,按著官辦筵席,這場筵席,非承公先具備,然後是橫公,再則是綺裏遠山,非要這三位先具備與眾人共飲,然後才可下級向上級敬酒,而這時候乃是第三曲舞樂,這第三巡也該這三位先舉杯才是規矩,然而必經過來敬酒的是公良吉符,即便是三位東丹人也並未覺得不妥。
公良吉符未發一言,但是他所提醒的也是風鳴與典義、兆薄、舟雲、觀天,其實很多時候不必刻意提醒具體是什麽,隻要是預警及時,高手自然知道該如何小心防備。
公良吉符一個不經意的眼神,風鳴等人已經心領神會,即便不知道具體是什麽,但是彰小乙、蘆頌、公良吉符等人的舉動已經很明白的告訴風鳴,危險即將來臨。
果然,危險如期而至,總共五個舞姬,其中三人突然改變了步法與節奏,更是沒有按著鼓點向承公他們這邊唐突而來。
越來越近才知曉她們的兇器竟然與梅兒她們如出一轍,發飾上的步搖與金釵都成了暗器,三個人瞬間將十二點寒星催發過來。
既然已經有所準備,當然不會讓她們得逞,風鳴與四親衛還不等三人近前已經開始動作,而身旁綺裏遠山的四名侍女也動了起來,都往綺裏遠山三人身前遮擋。
這麽一來,風鳴也不知東丹人此時是敵是友,於是隻能將東丹人與幾位長官隔開,而四親衛則不敢耽擱都是擋在了最前麵,都是遮住顏麵,躲也不躲任由暗器朝身上來。
這也並非他們四個有什麽橫練功夫,而是他們四人都是兩層暗甲,內裏還有鐵衣,便是硬弩都不一定能穿入,更何況不過是靠著膂力擊發的暗器。
這也是他們四人都是耐力過人,這麽幾十斤的疊甲在內,能這麽一站就是幾個時辰,而且一旦動手絲毫沒有拖泥帶水,也實在是過人的本事。
饒是如此,這些暗器也都是釘在了甲葉上,足見這三名女子的功力。但是也隻是如此了,莫說旁人,便是他們四個也是毫發無傷。
彰小乙與風鳴同時招唿,樓上樓下的侍衛都動起手來,沒了暗器看這幾個刺客還能翻出什麽風浪來?
“三兒、九兒,”
智全寶打馬殺了迴來,衝著正在組織人手的元三兒、奎九兒喊道,
“將那些被捉拿的武官們都放了,讓他們戴罪立功,你們盯著他們便可!速去!”
這一句話實在是讓二人茅塞頓開,這二人一個是市井豪傑,一個是巡檢老手,也就是說麵臨戰陣幾乎是一竅不通,聞聽此言,奎九兒已經領著人往後麵就走。
智全寶繼續喊道,
“莫要開後門,不可讓賊人從咱們這裏殺進城裏!”
說罷,又是跨馬朝敵陣而去。
智全寶之所以不許城內禁軍馳援,一來是相信自己這些人能擋住賊人攻勢,其次便是他已經踹陣兩次,都沒看到那作亂都指揮使的影子,此人要麽坐鎮外城西門,要麽便是還有後手,智全寶無論如何也不許在彰小乙得手釋放信號前驚動丹楓館,絕不可讓賊人趁虛而入。
而隻要彰小乙控製住了潛在的兇頑,智全寶便會下令擊鼓示警,那時候丹楓館也會配合向其餘方麵傳訊,隻要賊人不能攻上城牆,那麽其餘幾個城門的援兵到此便是他們的末日。
不一會兒,十幾個武官被奎九兒領著到了軍前,元三兒沒怎麽費口舌,這些人也知道該怎麽做了,隻要擊破叛軍他們就是戴罪立功,不止會免罪,甚至還有建功立業的機會,否則,這夥叛軍得了勢,他們這十餘個便是斬首示眾,抄沒家產的下場,那時候就是罪上加罪,非替所有人扛下所有罪名不可。
而這些人都不等著重新披甲,隻是抄起兵刃便立刻進入戰時狀態,便是元三兒、奎九兒身邊的這些刁滑的衙役與痞賴的幫閑、白丁立刻被這些武官阻止了起來,敢有不從的這些軍漢可是敢下殺手的。
隨著這些人構成的軍陣層層往前麵壓過去,這些武官還與一眾嗓門大的漢子高喊,
“大肇天眷萬年,敢謀逆者禍及家人,即刻反正隻罪一人,反殺賊人戴罪立功!”
智全寶聞聽這番言語,不禁莞爾,又是感慨,果然能在禁軍中立足的軍頭就絕非蠢物,隻是這個口號足矣顯露許多智慧來,一句‘大肇天眷萬年’堅定了自己人的信心,‘謀逆者禍及家人’惑亂叛軍意誌,先說‘反正隻罪一人’,再說‘反殺賊人戴罪立功’反而讓叛軍覺得此言可信,還生出了僥幸心理,而且更使得叛軍士卒之間互相猜疑起來。
哪怕隻是一息間的狐疑,都有利於局勢的翻轉。
果然隨著口號越來越整齊的喊著,叛軍已經有些自亂陣腳,而城上的禁軍又聽到這口號來自與許多熟悉的聲音,再看竟是長官們已經放了出來,更是有了主心骨一般,堅守防線也是有了章法。
此消彼長,形勢朝著智全寶的預期發展。
可就在所有人振作準備一鼓作氣將叛軍逐出安嘉門時,又是突如其來的巨變,讓局勢一波三折起來。
最先發現這駭人巨變的乃是城牆上的禁軍,然後叛軍們也興奮起來,然後甕城內的許多人才聽到亂糟糟卻讓人驚愕的嘶吼,
“丹楓館披火了!”
智全寶又是衝殺出來,才策馬一瞥,也是隻感到切骨之寒,那便是隔著城牆也能看到內城裏麵天色都被染紅了。
看著亂軍有來了鬥誌,而自己人這邊本來豐沛的勇氣似乎一瞬間就被抽幹一樣,智全寶立刻來到元三兒他們陣前,下了死命令,
“你們領著咱們的人緊緊守住內城這道城門,我到城上去,堅持到諸門援兵到!”
他們身後這道城門便是通往丹楓館最後的屏障,他們必須堅守在此,當然除了堅守他們也別無退路,畢竟身後的城門乃是內城裏麵才能打開。
甕城內的馬道其實並非夯土築成,而是因為承平日久,為了方便上下而搭成的木架上鋪了木板,也隻有甕城前門兩側有馬道,而智全寶要上到城牆去,因為兩道馬道都是亂軍與禁兵的鏖戰所在,他隻能選擇從一處馬道最內端攀著木架爬上去。
饒是智全寶爬的快,也比不上禁兵們退的快,這些方才還鬥誌昂揚的軍漢因為丹楓館的巨變已經沒了膽氣而不住後退。
這當然不是這些軍漢的錯,換了誰都是如此,即便是智全寶其實已經是心亂如麻,若非他十分相信風鳴與彰小乙兩個師弟的本事,隻怕自己也會不知所措起來。
這便是帥為軍之膽,而丹楓館裏何止是一位帥臣,若是這幾個顯官有失,如今他們便是打敗了亂軍又能如何,便是將這些賊人都殺了,也不能改變他們的命運。
無論平時還是戰時,主帥若是有失,由上到下隻是罪責輕重的區別,便是最輕的處罰也是貶黜邊關編管,想到這些,這些軍漢哪裏還有戰心與勇氣。
智全寶最後一躍而上撲入賊軍之中,他的突然出現使得賊人也慌亂起來,而這近身肉搏更是智全寶最為擅長的,左手短刃,右手鐵鐧,劈砸戳刺,先把兩三個打落跌了下去,死的是不能再死了。
已經是張惶後退的禁兵看見一員虎將如此勇猛,也是稍稍振作起來,便有幾個精壯漢子上來襄助。這臨時的馬道不過五六尺寬,因此智全寶倒是遊刃有餘,兩邊夾擊下智全寶便成了擋住敵鋒的中流砥柱,而賊軍隻能最多並行三四人,根本無法奈何得了這人間兇煞。
“你們誰去告訴上麵一聲,即刻敲響警鼓,就說是左侍禁智全寶的命令!”
後麵自然有人去執行,果然才一息功夫,樓上已經鼓聲大作。
其實智全寶這麽做完全是在履行職責,畢竟無論內外城任何一處兵馬,隻要看到丹楓館火起必然有所動作,但是警鼓起來,那就是正式的信令,聞聽鼓信,各處兵馬則不必在去探查或者等待經撫司軍令,即刻就可調兵遣將起來。
智全寶趁著禁兵幫手,便抄起兩具賊人屍首當做擂木砸了下去,如此以來倒真的將賊軍攆開一些距離,這次有時間拉著一個節級問道,
“這臨時的馬道就沒設什麽關節嗎?便是千斤墜石或者離合銷子之類的?”
“爺爺,咱們也是今日才來換防的,也就是知道武庫、庖堂與茅廁在哪,其餘的咱們也不知道啊!”
智全寶一聽這話,又是在心裏暗罵那羽微行,若非他固執己見,哪裏有這樣的局麵,這裏若是霄都監的禁軍防守,如何能讓賊人輕易得手。
“火油或石漆可有嗎?”
“那個倒還有幾桶!”
“通通取來,再派人繞到那邊馬道去,讓他們也是如此,把這馬道一把火燒了!”
這節級一聽這話一拍腦門,趕緊跑了去。
於是,在智全寶又擊退兩次賊軍進攻後,便把這木質的馬道點燃了,又過了一會兒對麵的馬道也是燃燒起來,而對於賊軍來說唯一的出路便是撤出去,即便是向前殺過去,便是沒有元三兒他們阻擋,那道城門便是想攻破一時半會兒也辦不到。
然而智全寶往城外觀看,心裏又是一凜,賊軍的援兵來了,許多挽馬拖曳的便是轒轀車,這轒轀車頂部和兩側都設有用木頭和生牛皮構成的屏蔽,而這裏麵則裝有沉重擺槌用來撞擊城門的。賊人們也是調用了力所能及的武備,幸虧外城沒有雲梯之類的,否則還真是一場艱難的守城戰了。
智全寶這才見到那副都頭,急忙問道,
“城上可有擂木、礌石之類,床弩與重弩可是能用?”
“侍禁,你說的都在城下武庫內,咱們也是臨時駐防的,哪裏在意這些東西,隻要是城頭上沒預備的,咱們也犯不著拿上來啊!”
嘿,還真是這麽個理。
於是隻能聊勝於無的拿著弓箭往下麵射,而下麵這百十個生力軍都是張弓搭箭或者抬著勁弩便向上還擊,城上這些禁軍雖然居高臨下,反而處於了劣勢。
“別費勁了,你去指揮那邊的弟兄,沿著城牆往裏麵退,在內門兩麵集中弓弩掩護下麵的弟兄,誰跑得快?”
當即有幾個吱聲答應的。
“你們幾個跑快些,到了內門城樓那裏,讓那邊的弟兄集中正麵射擊賊人,然後招唿下麵的弟兄,把咱們城上的長槍大斧都扔下去,讓他們用來紮鹿角!”
有了勇猛且智略出眾的主將,所有人的心大體都安定了許多,便是按著智全寶的吩咐,各自履行自己的職責,而這些上四軍的精銳禁兵一旦情緒穩定了,便開始彰顯到底什麽是精銳了。
所有都是老兵或者悍卒,都是邊往後麵退,邊收攏可用的武器或工具,每個人都嚐試拆下來的硬木或者磚石,也幸好這裏是內城的城門區域,這裏都是包磚的城牆,垛口、女牆也都是如此,便有人撬開鬆動的城磚,這些都是守城的利器。
而智全寶便往後麵走,心裏卻更加不安起來。
丹楓館內究竟如何了?怎麽都這麽一會兒了,從南北兩處城門的支援怎麽還沒到?畢竟沿著城牆跑過來,實在算不得遙遠的距離。
說起丹楓館中情形,便要迴到彰小乙上樓梯的時刻了。
彰小乙聞聽樂舞已經開始,便忙不迭的上了樓去,而他的出現果然讓許多人側目,這些人當然都是小酌而已,內心一直都是緊繃之人,還有就是兩邊的侍衛們,畢竟都知道這位乃是負責護衛的武官,絕非武官輕重的角色。
最先過來搭話的還不是風鳴,乃是蘆頌,因為公良吉符剛才已經基本同意了彰小乙的安排,而對於他此時出現,公良吉符難免眼神裏有些困惑與不快,而蘆頌則是酒席開始到現在都沒有忽視公良吉符的一舉一動,此時即刻捕捉到了他的神色不虞,眼神稍微交流,蘆頌也是不動神色的緩緩起身,悄然退到後麵繞到彰小乙這裏。
而守在承公身側的風鳴已經看到了這一幕,也是打算繞過來看看,卻看到彰小乙微微擺了擺袖子,便立刻退迴原處,但是已經全神貫注於洞察周邊了,他很清楚如無要事發生,彰小乙絕不會冒失的到這裏來。
雖然彰小乙的動靜在光影之外,又被輕歌曼舞所遮蔽,但是幾雙眼睛都盯著了他。
而彰小乙也不敢做出然和急迫樣子,還是湊著笑顏與蘆頌說話,蘆頌先是一個激靈,也是擺出一副笑容來,但是內心已然是驚濤駭浪,
“秉文,已經確信舞姬中有刺客,你去小心傳話,切莫驚動她們!”
蘆頌根本不會質疑彰小乙帶來的消息,而是與他含笑擺手而別,慢慢原路返迴,可他並沒有直接去找公良吉符說話,而是來到營丘栿跟前與他敬酒,然後又是一個個敬酒過去,這才來到公良吉符身邊,二人對飲之時,蘆頌才壓低了聲音,趁著樂曲的隱蔽,與公良吉符隻說了四個字,
“舞姬有賊!”
公良吉符聞言本能想去看向舞姬方向,又被自己牢牢控製住了,杯中酒一飲而盡,便拱手二人分別,隨著樂曲的激昂,知情人明白離刺客動手的時刻越來越近了,蘆秉文坐在席間死死攥著身旁的百寶箱,營丘栿則放下了瓷盞,手裏拿著一隻趁手的湯瓶,彰小乙也沒有隨身的兵刃,袖子裏則藏著一支帶著秤鉤的鐵秤杆。
公良吉符則斟滿一杯酒,走到了主席這邊,乃是向這幾位敬酒,其實這個動作也是有些唐突的,按著官辦筵席,這場筵席,非承公先具備,然後是橫公,再則是綺裏遠山,非要這三位先具備與眾人共飲,然後才可下級向上級敬酒,而這時候乃是第三曲舞樂,這第三巡也該這三位先舉杯才是規矩,然而必經過來敬酒的是公良吉符,即便是三位東丹人也並未覺得不妥。
公良吉符未發一言,但是他所提醒的也是風鳴與典義、兆薄、舟雲、觀天,其實很多時候不必刻意提醒具體是什麽,隻要是預警及時,高手自然知道該如何小心防備。
公良吉符一個不經意的眼神,風鳴等人已經心領神會,即便不知道具體是什麽,但是彰小乙、蘆頌、公良吉符等人的舉動已經很明白的告訴風鳴,危險即將來臨。
果然,危險如期而至,總共五個舞姬,其中三人突然改變了步法與節奏,更是沒有按著鼓點向承公他們這邊唐突而來。
越來越近才知曉她們的兇器竟然與梅兒她們如出一轍,發飾上的步搖與金釵都成了暗器,三個人瞬間將十二點寒星催發過來。
既然已經有所準備,當然不會讓她們得逞,風鳴與四親衛還不等三人近前已經開始動作,而身旁綺裏遠山的四名侍女也動了起來,都往綺裏遠山三人身前遮擋。
這麽一來,風鳴也不知東丹人此時是敵是友,於是隻能將東丹人與幾位長官隔開,而四親衛則不敢耽擱都是擋在了最前麵,都是遮住顏麵,躲也不躲任由暗器朝身上來。
這也並非他們四個有什麽橫練功夫,而是他們四人都是兩層暗甲,內裏還有鐵衣,便是硬弩都不一定能穿入,更何況不過是靠著膂力擊發的暗器。
這也是他們四人都是耐力過人,這麽幾十斤的疊甲在內,能這麽一站就是幾個時辰,而且一旦動手絲毫沒有拖泥帶水,也實在是過人的本事。
饒是如此,這些暗器也都是釘在了甲葉上,足見這三名女子的功力。但是也隻是如此了,莫說旁人,便是他們四個也是毫發無傷。
彰小乙與風鳴同時招唿,樓上樓下的侍衛都動起手來,沒了暗器看這幾個刺客還能翻出什麽風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