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淑心裏已經漸漸明晰起來,但是也是認認真真的聽著營丘檁慷慨之言。
“現如今荔枝貢、玉京春、丹楓渡這所謂的丹陽三酒若是看賬麵上,皆是一色的萎靡不振,因為沒有轉運司居中統籌,因此這賬麵之數與實銷之數皆在三正店,丹南各軍監縣各酒務手裏,不過僅以家父直管望京城左廂核算三酒銷量三年來已不足原酒課的六成。”
“太丘縣隻怕尚不及四成,”由縣尉做了補充。
“如承甫所言,丹陽三酒產量不降反增,而市麵上三酒約莫少了近半,那這些酒水呢?”蒼龍固順著營丘檁的話問道,承甫乃是營丘檁的表字。
這話問的有些揣著明白裝糊塗,這等秫酒乃是瀝清的清酒,甘香但是酒勁柔和,但並不好窖藏保存,一般來說放入冰窖存一年口味最佳,若是一年半以上則香氣不足,酒色漸渾,若是再做瀝清飲用,苦澀味便重了。因此秫酒最宜是半年以上的新酒發售,而丹南地麵沒有,隻能說在別處出現。
營丘檁明白蒼龍固之意,但是他也斬釘截鐵的拋出讓諸人吃驚的結論。
“可其實上酒水產量不減反增,隻是大多並未直接在本地出售,其中半數輸往外地,剩下的隨著商賈走了一圈還是迴到本地,化整為零的進入丹南路諸府縣軍監的腳店,甚至許多邨氓野店也都用丹陽三酒為基來調和酒水,局麵便是丹南路各類酒色質量上乘,廣受好評,但是其中卻著實收不上酒課,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而且這等做空私售方式已經從丹南路漸漸向大肇全境蔓延,欒大判這等好手段也為許多地方官員所傾心交結!”
營丘檁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
“更何況如今丹陽已經不局限於三酒的私售,而是成了大肇許多極品佳釀的售運樞紐,其中大量酒水已經是通過海路外銷出去了。”
紫舒軏聞言也不似方才故作局外人那邊超塵了,也放下了銀箸,走私商品出境這乃是大肇豪商不上台麵的普遍做法,但是如此大量走私酒水還是難以想象。難道是覺得他國不可能采購如此大量秫酒嗎?非也,秫酒於大肇隻是市井喜愛之美酒,但是對於西陸各國乃是祭祀必須用到的法酒,諸侯與卿士間互致的儀酒。
丹陽三酒是大宇中宗所釀製號稱天下酒祖的秫酒而衍傳至今,自製造出來之日便是大宇朝宮廷禦酒,非皇族不得享用,除了重大祭典以及殊勳賞賜,諸侯們也是難以品嚐到的。直至大宇朝衰落西遷,這秫酒才開始流落民間,西陸諸侯為了強化自己的地位,其強大者文武並濟、會盟群雄,奉西宇帝王而稱霸西陸,這秫酒便成了西路諸侯彰顯地位不可或缺之物。隻是原產地的天台山已經是大肇治下,少了天台山酒池的泉水,總是不能複原秫酒滋味,而且在丹陽酒坊的不斷改良下,逐步減少秫的比例,以大晟中南所產稻米為主料,再有著大肇官製酒麯的標準質量保證,秫酒不僅酒色更為清亮而透徹,酒味也更為甘香而醇質,更受西陸推崇。
但是大肇與西陸宇朝乃是互通有無的友邦,大肇王室能坐享永州宇內,也是昔日宇朝帝君以鼇氏為奧援,而率先盟誓建立邦交。因此大肇將西陸宇朝作為對等通商之國,西陸諸侯不得直接從大肇采買商品,隻能通過宇朝轉口。這項利差現在已經是宇朝最大的財源,肇宇如今堪稱是表裏如一,大肇以宇朝製約西陸諸侯,宇朝則依靠此貿易賴以存生,仰人鼻息之下自然對於大肇百般奉承。
但如果有大量走私商品能繞過兩國朝堂進入西陸,恐怕西陸的政局都要發生動蕩。不止是西陸,天下都可能生變。因為以宇朝製約西路諸侯乃是大肇、大綦和大晟的共識,大綦與西路諸侯直接接壤,卻也在貿易上嚴格管控,凰後實在是擔心戰事再起,而給了虎氏重新崛起的機會。
這還是外部風險,更大的隱憂還是關係內在。
大肇的國域地形乃是北麵昆侖山為屏障,中間會稽半島也因昆侖山南向會稽山脈而得名,可見這永州地界也是山陵眾多,平原稀少且零碎局麵,而東陸也是占據高州一片山地,沿海更是絕壁與灘塗,因此糧食大半仰賴西陸兩川之地以及南麵天虞島來供給,如此尚不能自給自足,還需通過海貿向西陸諸邦與大晟采購,至於牲畜藥材等物資內則依賴橫山戎,外則仰賴大綦販賣,甚至還通過邊榷向東丹采辦。
至於東京城與京畿之地百萬生民更是完全依靠糧食外運,如此局麵,大肇開國之初,太祖嚴格禁止私人釀酒,這才形成如今榷曲專賣製度,一方麵是為了確保酒課上繳,更重要的便是朝廷掌握每年的釀酒糧食需求。
紫舒軏如此年輕便能側身中樞之內,可並非僅依賴兄長餘蔭或者小有文采,而是在於其知微見著,多思善見的為政本事。關於這榷酤製度,他雖未專業涉獵,卻因為整理歸檔各類條陳、奏疏與劄子,也廣泛拜讀各類政見,而他與兄長這家傳的過目不忘的天賦也讓他許多數字與實務關聯起來。
比如前年的三司使關於酒課的奏疏,就曾匯總了幾方麵數據。京師都麯院掌造粗細一等麯,給內酒坊及出鬻收直,彼時年用磨小麥五萬石,蹋曲合百二十萬斤,每斤官價二百二十文,還有每年踏內酒坊法糯麯八萬片,每片官價六百文。隻京城一處便用麥五百萬斤,米百萬斤,還呈現快速上漲勢頭,隨著京城糧價攀升,麯錢自太宗時一百五十文,上漲了五十文。
雖然酒課已經從太宗時年五十萬貫,增至如今的一百八十萬貫,然而對應的是京城與三京麯量大為激增而導致四京糧價的節節攀升,而四輔麯院製麯量大為減少,地方酒課不足,糧食價格走低的局麵。如今這一百八十萬貫的酒課對比太宗時的酒麯數量來看卻是,麯多價低了。
這便是因為京城正店七十二家,但是每家按照在京城的酒水銷售額分配撲買官麯的份額,比如最為龐大的豐樂樓,年用酒麯五萬斤,最少者有五千斤,合用九十萬斤。
如此便是製麯遠多於當地需求局麵,但由於除了四京之外,官麯更是沒有銷路,為了確保酒課收入,這些差額必須在四京解決,尤其是京城,年製麯超出本地需求三十萬斤,這些麯便指定豐樂樓等九家大型正店包銷,而包銷價格隻是配額麯價的一半,還允許這九家正店酒水外銷。
若是如營丘檁所言,便是朝廷已經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
朝廷高價收購海外糧食滿足四京四輔供應,而四京用其中糧食製作酒麯,其中四輔與地方通過正店重新洗牌降低新開設正店的酒課配額而導致酒課大為萎縮,而酒課更仰賴東京等四京來完成,導致四京製麯量大幅提升,隨之而來的是糧價攀升,四輔及地方再將當地低價糧食轉運京城高價銷售,而京城超額製麯又導致麯價大幅降價,且放開正店酒水外銷,再通過地方私運海外。
他這一番話,大家都是倒吸一口涼氣。
長久以往,這樁買賣,看似朝廷、地方、正店商賈都沒吃虧,而實際上倒黴的是底層百姓,是京城百姓用高額糧價與酒價支撐起這場官僚與富商的狂歡,是地方百姓因為本地糧食外運而稀缺也陷入糧食市價增長的無底洞裏。
糧價、麯價、酒價,還真是一門好生意。
這哪裏是一群謀私利而不顧國政的商賈所能想到和做到的,其中非要有地方顯官主持,才能為這些倒賣糧食的商賈保駕護航,才能確保外銷酒水能夠輸出海外,而京城中也必須有通達官宦參與其中,才能確保能從這九家正店手裏拿到這低價的外銷酒水,才能夠將外地私運的糧食和這些酒水悄無聲息的進出轉運,如此才能將其中差價牢牢的盡收囊中。
楊永節聽得明白,心裏慘淡,他這人是貪財,但是也不想因為這些財富而拖累全家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然而聽得營丘檁這番話也明白,若非用於走私販售,他們家的瓊酥酒也不會如此暢銷。
“承甫可是有什麽線索嗎?”
楊永節都巴不得營丘檁手裏直接抓有實證了,賺錢還是目光長遠些好,畢竟前程有了指望,看待財貨也就有些淡了。
“鈐轄若是能在應天府豪紳家苑與廟宇宮觀走一遭便可見一斑了。”
營丘檁有些話不敢說的太滿,但看到兄長給自己的眼神,裏麵透著欣慰與鼓勵,讓他也放下負擔,終於能一抒胸懷了。
“這話怎麽說?”
紫舒軏聞言著實一怔。
“機宜,吾弟年紀尚輕,有些話著實不該說的如此直白,”
營丘栿適時接過話頭,
“隻是容我賣個關子,多說兩句,”
其實紫舒軏與營丘檁年紀相仿,而營丘栿與紫舒輈倒是同齡人,隻是紫舒輈兄弟入仕一帆風順,倒是於仕途上先一頭地。
紫舒軏也沒有那些少年得意的虛浮性子,而是與營丘栿以文論友,畢竟按照科第營丘栿乃是與他們兄弟二人同科,隻是避讓堂侄的狀元盛名,才主動退身來等待再提金榜的時刻。
“衡甫兄,還請不吝賜教,”
彼此都很客氣,這就是良好的溝通氣氛。
“諸位,京城有三十萬斤麯賤賣,其餘三京與之合起來足有百萬斤,其中便是五十萬斤的差價,隻此利差便是五萬五千貫;合用四京米行專供糯米、粳米一千二百萬斤,合百萬鬥。他們拿價是私運價格,而米行因此上漲市場散銷米價,其中利差每鬥四十文,合計四萬貫;這般能出佳釀一千五百萬升,皆是發售地方之用,其中國內售賣五百萬升,折算每升純利一百二十文,合計六十萬貫;外銷海外千萬升,折算每升純利二百文,合計二百萬貫。”
本來大夥兒聽到前麵不過是一年十萬貫的利潤,還覺得紫舒軏、蒼龍固與營丘二昆仲有些小題大做了,可是等營丘栿把話說完了,許多人都有些心驚肉跳了,朝廷酒課一年不足兩百萬貫,而這些人一年營利合計二百七十萬貫,這哪裏是雁過拔毛,這是從朝廷的飯碗裏奪食啊!
營丘二昆仲頓語不再多言,楊永節、紫舒軏、蒼龍固也是沒了朝官風度,一臉的惶疑,至於蘆頌、萊觀兩位文人也沒了和頤風度,元況、由希古兩位官人也是相顧愕然,戰戰兢兢,宗淑、風鳴凝眉不語,氣色鬱悵,至於仝維麵色蒼白,這其中已經涉及到了仝家買賣,這走私酒水之事,雖然不是仝家的大宗買賣,卻也是所獲頗豐,這讓自己如何取舍!
“若真是如此,已經並非一朝一夕,怎麽市麵上竟然如此平靜?”
元況是地方官,轉念便想到了關鍵之處。
營丘栿倒真是對此人有些刮目相看,果然幹實事的遠比動筆杆子的更能著眼於實際,貫通於實務中,
“太丘宰其實是想問,如此貲財若是到了這些士紳豪富手中,為何咱們大肇金銀價值為何沒有變化,總不至於這些人都是按著配比收攏貲財吧?”
元知縣點了點頭,
“太丘宰所問正是其中蹊蹺處,境內交割貨值以足陌寶錢為主,若真是如此隻怕市麵上已經是錢荒了,海外貿易多用金銀交割,如此許多金銀流入,其價值必然下跌,可如今依舊是金銀昂貴,而夏稅之中也並未有主戶用絹帛折稅,客戶賤賣糧食之事發生。”
“之所以民間未受波及,乃是海外金銀並未流入商貿之中,而境內寶錢也未曾從百姓手中拿走!”
這如何說?
紫舒軏沒說話,但眉宇間充滿了不可置信的疑問,
“難道是用會子?”
由希古試探著問道,
營丘栿搖了搖頭,
“生意不大不小可用會子,如此巨額財富如何用會子?哪些鋪戶能吃得下這等交易?”
營丘栿並不賣關子,
“這兩三年,太丘宰是否發覺兩稅之中,金銀比例頗高,占了四成左右?”
元況與由希古都是點了點頭。
“這些金銀雖然都是不同主戶上繳,但是若是查下去都是那些采買糧食的米行、麥行支付,不止如此三京四輔下七府的許多大宗買賣都是用金銀現貨交割,還有大量大綦通寶流入,這等肉好在賭櫃中大量出貨,一方麵用金銀等值替代,一方麵用外來銅錢投放,如此怎會有錢荒?”
營丘栿又一句話將焦點重新給在自己兄弟身上,
“如此當然不能將這些財貨都能隱藏起來,因此這些人還有許多手段用上,這上麵,吾弟更是知曉根底!”
營丘檁已經明白了父兄的打算,再說起來已經是侃侃而談,無所顧忌了,
“這兩年不知怎的,這丹南的豪紳富商皆以修繕家廟,營造道觀樓閣為首務,也就是這雲台山上的玉虛宮、清虛宮乃是禦敕督造,不然也怕是被大戶人家收了成自家修行之地。這些富戶也是精妙,都把錢花在了府城內的道觀上,最後索性家家都修葺家廟與整理祠堂、祖墳上了,妙就妙在各觀閣皆興造三清四禦諸天神仙的金身法相,全然不似四京等泥胎彩塑,穿紗披羅,花絹綴錦,皆是渾體金身,金碧輝煌。更稱絕的,按著常例凡樓閣高台,神仙造像自然是供奉的越高越好,所謂‘逍遙九霄雲天外,扶搖萬裏登玉京’,然而應天府內諸神仙造像皆座於平層,且不同於欽定列仙圖誌的繡像所載的道骨仙風、清雅飄逸,這丹陽的神仙皆好似泥黃胖般憨態可掬、富態喜人。”
若是旁人聽這些話隻會覺得莫名其妙,但是放在楊永節等人耳朵裏,那就大可玩味了。
“聽承甫這麽一說,吾細想想卻是有些怪異,隻是平時看著丹陽道觀內皆是如此,可是與敝縣道觀的神像一對比,果然大有不同。”
由縣尉這話遞得恰到好處。
“現如今荔枝貢、玉京春、丹楓渡這所謂的丹陽三酒若是看賬麵上,皆是一色的萎靡不振,因為沒有轉運司居中統籌,因此這賬麵之數與實銷之數皆在三正店,丹南各軍監縣各酒務手裏,不過僅以家父直管望京城左廂核算三酒銷量三年來已不足原酒課的六成。”
“太丘縣隻怕尚不及四成,”由縣尉做了補充。
“如承甫所言,丹陽三酒產量不降反增,而市麵上三酒約莫少了近半,那這些酒水呢?”蒼龍固順著營丘檁的話問道,承甫乃是營丘檁的表字。
這話問的有些揣著明白裝糊塗,這等秫酒乃是瀝清的清酒,甘香但是酒勁柔和,但並不好窖藏保存,一般來說放入冰窖存一年口味最佳,若是一年半以上則香氣不足,酒色漸渾,若是再做瀝清飲用,苦澀味便重了。因此秫酒最宜是半年以上的新酒發售,而丹南地麵沒有,隻能說在別處出現。
營丘檁明白蒼龍固之意,但是他也斬釘截鐵的拋出讓諸人吃驚的結論。
“可其實上酒水產量不減反增,隻是大多並未直接在本地出售,其中半數輸往外地,剩下的隨著商賈走了一圈還是迴到本地,化整為零的進入丹南路諸府縣軍監的腳店,甚至許多邨氓野店也都用丹陽三酒為基來調和酒水,局麵便是丹南路各類酒色質量上乘,廣受好評,但是其中卻著實收不上酒課,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而且這等做空私售方式已經從丹南路漸漸向大肇全境蔓延,欒大判這等好手段也為許多地方官員所傾心交結!”
營丘檁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
“更何況如今丹陽已經不局限於三酒的私售,而是成了大肇許多極品佳釀的售運樞紐,其中大量酒水已經是通過海路外銷出去了。”
紫舒軏聞言也不似方才故作局外人那邊超塵了,也放下了銀箸,走私商品出境這乃是大肇豪商不上台麵的普遍做法,但是如此大量走私酒水還是難以想象。難道是覺得他國不可能采購如此大量秫酒嗎?非也,秫酒於大肇隻是市井喜愛之美酒,但是對於西陸各國乃是祭祀必須用到的法酒,諸侯與卿士間互致的儀酒。
丹陽三酒是大宇中宗所釀製號稱天下酒祖的秫酒而衍傳至今,自製造出來之日便是大宇朝宮廷禦酒,非皇族不得享用,除了重大祭典以及殊勳賞賜,諸侯們也是難以品嚐到的。直至大宇朝衰落西遷,這秫酒才開始流落民間,西陸諸侯為了強化自己的地位,其強大者文武並濟、會盟群雄,奉西宇帝王而稱霸西陸,這秫酒便成了西路諸侯彰顯地位不可或缺之物。隻是原產地的天台山已經是大肇治下,少了天台山酒池的泉水,總是不能複原秫酒滋味,而且在丹陽酒坊的不斷改良下,逐步減少秫的比例,以大晟中南所產稻米為主料,再有著大肇官製酒麯的標準質量保證,秫酒不僅酒色更為清亮而透徹,酒味也更為甘香而醇質,更受西陸推崇。
但是大肇與西陸宇朝乃是互通有無的友邦,大肇王室能坐享永州宇內,也是昔日宇朝帝君以鼇氏為奧援,而率先盟誓建立邦交。因此大肇將西陸宇朝作為對等通商之國,西陸諸侯不得直接從大肇采買商品,隻能通過宇朝轉口。這項利差現在已經是宇朝最大的財源,肇宇如今堪稱是表裏如一,大肇以宇朝製約西陸諸侯,宇朝則依靠此貿易賴以存生,仰人鼻息之下自然對於大肇百般奉承。
但如果有大量走私商品能繞過兩國朝堂進入西陸,恐怕西陸的政局都要發生動蕩。不止是西陸,天下都可能生變。因為以宇朝製約西路諸侯乃是大肇、大綦和大晟的共識,大綦與西路諸侯直接接壤,卻也在貿易上嚴格管控,凰後實在是擔心戰事再起,而給了虎氏重新崛起的機會。
這還是外部風險,更大的隱憂還是關係內在。
大肇的國域地形乃是北麵昆侖山為屏障,中間會稽半島也因昆侖山南向會稽山脈而得名,可見這永州地界也是山陵眾多,平原稀少且零碎局麵,而東陸也是占據高州一片山地,沿海更是絕壁與灘塗,因此糧食大半仰賴西陸兩川之地以及南麵天虞島來供給,如此尚不能自給自足,還需通過海貿向西陸諸邦與大晟采購,至於牲畜藥材等物資內則依賴橫山戎,外則仰賴大綦販賣,甚至還通過邊榷向東丹采辦。
至於東京城與京畿之地百萬生民更是完全依靠糧食外運,如此局麵,大肇開國之初,太祖嚴格禁止私人釀酒,這才形成如今榷曲專賣製度,一方麵是為了確保酒課上繳,更重要的便是朝廷掌握每年的釀酒糧食需求。
紫舒軏如此年輕便能側身中樞之內,可並非僅依賴兄長餘蔭或者小有文采,而是在於其知微見著,多思善見的為政本事。關於這榷酤製度,他雖未專業涉獵,卻因為整理歸檔各類條陳、奏疏與劄子,也廣泛拜讀各類政見,而他與兄長這家傳的過目不忘的天賦也讓他許多數字與實務關聯起來。
比如前年的三司使關於酒課的奏疏,就曾匯總了幾方麵數據。京師都麯院掌造粗細一等麯,給內酒坊及出鬻收直,彼時年用磨小麥五萬石,蹋曲合百二十萬斤,每斤官價二百二十文,還有每年踏內酒坊法糯麯八萬片,每片官價六百文。隻京城一處便用麥五百萬斤,米百萬斤,還呈現快速上漲勢頭,隨著京城糧價攀升,麯錢自太宗時一百五十文,上漲了五十文。
雖然酒課已經從太宗時年五十萬貫,增至如今的一百八十萬貫,然而對應的是京城與三京麯量大為激增而導致四京糧價的節節攀升,而四輔麯院製麯量大為減少,地方酒課不足,糧食價格走低的局麵。如今這一百八十萬貫的酒課對比太宗時的酒麯數量來看卻是,麯多價低了。
這便是因為京城正店七十二家,但是每家按照在京城的酒水銷售額分配撲買官麯的份額,比如最為龐大的豐樂樓,年用酒麯五萬斤,最少者有五千斤,合用九十萬斤。
如此便是製麯遠多於當地需求局麵,但由於除了四京之外,官麯更是沒有銷路,為了確保酒課收入,這些差額必須在四京解決,尤其是京城,年製麯超出本地需求三十萬斤,這些麯便指定豐樂樓等九家大型正店包銷,而包銷價格隻是配額麯價的一半,還允許這九家正店酒水外銷。
若是如營丘檁所言,便是朝廷已經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
朝廷高價收購海外糧食滿足四京四輔供應,而四京用其中糧食製作酒麯,其中四輔與地方通過正店重新洗牌降低新開設正店的酒課配額而導致酒課大為萎縮,而酒課更仰賴東京等四京來完成,導致四京製麯量大幅提升,隨之而來的是糧價攀升,四輔及地方再將當地低價糧食轉運京城高價銷售,而京城超額製麯又導致麯價大幅降價,且放開正店酒水外銷,再通過地方私運海外。
他這一番話,大家都是倒吸一口涼氣。
長久以往,這樁買賣,看似朝廷、地方、正店商賈都沒吃虧,而實際上倒黴的是底層百姓,是京城百姓用高額糧價與酒價支撐起這場官僚與富商的狂歡,是地方百姓因為本地糧食外運而稀缺也陷入糧食市價增長的無底洞裏。
糧價、麯價、酒價,還真是一門好生意。
這哪裏是一群謀私利而不顧國政的商賈所能想到和做到的,其中非要有地方顯官主持,才能為這些倒賣糧食的商賈保駕護航,才能確保外銷酒水能夠輸出海外,而京城中也必須有通達官宦參與其中,才能確保能從這九家正店手裏拿到這低價的外銷酒水,才能夠將外地私運的糧食和這些酒水悄無聲息的進出轉運,如此才能將其中差價牢牢的盡收囊中。
楊永節聽得明白,心裏慘淡,他這人是貪財,但是也不想因為這些財富而拖累全家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然而聽得營丘檁這番話也明白,若非用於走私販售,他們家的瓊酥酒也不會如此暢銷。
“承甫可是有什麽線索嗎?”
楊永節都巴不得營丘檁手裏直接抓有實證了,賺錢還是目光長遠些好,畢竟前程有了指望,看待財貨也就有些淡了。
“鈐轄若是能在應天府豪紳家苑與廟宇宮觀走一遭便可見一斑了。”
營丘檁有些話不敢說的太滿,但看到兄長給自己的眼神,裏麵透著欣慰與鼓勵,讓他也放下負擔,終於能一抒胸懷了。
“這話怎麽說?”
紫舒軏聞言著實一怔。
“機宜,吾弟年紀尚輕,有些話著實不該說的如此直白,”
營丘栿適時接過話頭,
“隻是容我賣個關子,多說兩句,”
其實紫舒軏與營丘檁年紀相仿,而營丘栿與紫舒輈倒是同齡人,隻是紫舒輈兄弟入仕一帆風順,倒是於仕途上先一頭地。
紫舒軏也沒有那些少年得意的虛浮性子,而是與營丘栿以文論友,畢竟按照科第營丘栿乃是與他們兄弟二人同科,隻是避讓堂侄的狀元盛名,才主動退身來等待再提金榜的時刻。
“衡甫兄,還請不吝賜教,”
彼此都很客氣,這就是良好的溝通氣氛。
“諸位,京城有三十萬斤麯賤賣,其餘三京與之合起來足有百萬斤,其中便是五十萬斤的差價,隻此利差便是五萬五千貫;合用四京米行專供糯米、粳米一千二百萬斤,合百萬鬥。他們拿價是私運價格,而米行因此上漲市場散銷米價,其中利差每鬥四十文,合計四萬貫;這般能出佳釀一千五百萬升,皆是發售地方之用,其中國內售賣五百萬升,折算每升純利一百二十文,合計六十萬貫;外銷海外千萬升,折算每升純利二百文,合計二百萬貫。”
本來大夥兒聽到前麵不過是一年十萬貫的利潤,還覺得紫舒軏、蒼龍固與營丘二昆仲有些小題大做了,可是等營丘栿把話說完了,許多人都有些心驚肉跳了,朝廷酒課一年不足兩百萬貫,而這些人一年營利合計二百七十萬貫,這哪裏是雁過拔毛,這是從朝廷的飯碗裏奪食啊!
營丘二昆仲頓語不再多言,楊永節、紫舒軏、蒼龍固也是沒了朝官風度,一臉的惶疑,至於蘆頌、萊觀兩位文人也沒了和頤風度,元況、由希古兩位官人也是相顧愕然,戰戰兢兢,宗淑、風鳴凝眉不語,氣色鬱悵,至於仝維麵色蒼白,這其中已經涉及到了仝家買賣,這走私酒水之事,雖然不是仝家的大宗買賣,卻也是所獲頗豐,這讓自己如何取舍!
“若真是如此,已經並非一朝一夕,怎麽市麵上竟然如此平靜?”
元況是地方官,轉念便想到了關鍵之處。
營丘栿倒真是對此人有些刮目相看,果然幹實事的遠比動筆杆子的更能著眼於實際,貫通於實務中,
“太丘宰其實是想問,如此貲財若是到了這些士紳豪富手中,為何咱們大肇金銀價值為何沒有變化,總不至於這些人都是按著配比收攏貲財吧?”
元知縣點了點頭,
“太丘宰所問正是其中蹊蹺處,境內交割貨值以足陌寶錢為主,若真是如此隻怕市麵上已經是錢荒了,海外貿易多用金銀交割,如此許多金銀流入,其價值必然下跌,可如今依舊是金銀昂貴,而夏稅之中也並未有主戶用絹帛折稅,客戶賤賣糧食之事發生。”
“之所以民間未受波及,乃是海外金銀並未流入商貿之中,而境內寶錢也未曾從百姓手中拿走!”
這如何說?
紫舒軏沒說話,但眉宇間充滿了不可置信的疑問,
“難道是用會子?”
由希古試探著問道,
營丘栿搖了搖頭,
“生意不大不小可用會子,如此巨額財富如何用會子?哪些鋪戶能吃得下這等交易?”
營丘栿並不賣關子,
“這兩三年,太丘宰是否發覺兩稅之中,金銀比例頗高,占了四成左右?”
元況與由希古都是點了點頭。
“這些金銀雖然都是不同主戶上繳,但是若是查下去都是那些采買糧食的米行、麥行支付,不止如此三京四輔下七府的許多大宗買賣都是用金銀現貨交割,還有大量大綦通寶流入,這等肉好在賭櫃中大量出貨,一方麵用金銀等值替代,一方麵用外來銅錢投放,如此怎會有錢荒?”
營丘栿又一句話將焦點重新給在自己兄弟身上,
“如此當然不能將這些財貨都能隱藏起來,因此這些人還有許多手段用上,這上麵,吾弟更是知曉根底!”
營丘檁已經明白了父兄的打算,再說起來已經是侃侃而談,無所顧忌了,
“這兩年不知怎的,這丹南的豪紳富商皆以修繕家廟,營造道觀樓閣為首務,也就是這雲台山上的玉虛宮、清虛宮乃是禦敕督造,不然也怕是被大戶人家收了成自家修行之地。這些富戶也是精妙,都把錢花在了府城內的道觀上,最後索性家家都修葺家廟與整理祠堂、祖墳上了,妙就妙在各觀閣皆興造三清四禦諸天神仙的金身法相,全然不似四京等泥胎彩塑,穿紗披羅,花絹綴錦,皆是渾體金身,金碧輝煌。更稱絕的,按著常例凡樓閣高台,神仙造像自然是供奉的越高越好,所謂‘逍遙九霄雲天外,扶搖萬裏登玉京’,然而應天府內諸神仙造像皆座於平層,且不同於欽定列仙圖誌的繡像所載的道骨仙風、清雅飄逸,這丹陽的神仙皆好似泥黃胖般憨態可掬、富態喜人。”
若是旁人聽這些話隻會覺得莫名其妙,但是放在楊永節等人耳朵裏,那就大可玩味了。
“聽承甫這麽一說,吾細想想卻是有些怪異,隻是平時看著丹陽道觀內皆是如此,可是與敝縣道觀的神像一對比,果然大有不同。”
由縣尉這話遞得恰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