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這雨凇乃是玉清真人偶遇而收入門牆,此人本名智全寶,乃是這天台山中獵戶出身。家中兄弟二人,隻因父母早逝,乃是兄長將他拉扯長大,而山野不過幾畝薄地,隨著日漸長大,不敷溫飽。於是,兄長便賣了田地,在山下縣城內盤下鋪子以炊餅為業,而智全寶卻似牛犢般逐漸壯大成這擎天擘地的大漢,仗著一身氣力便在山中打獵貼補家用。
宣宗駕崩之時,這天台山不知哪裏來了吊睛丈八大蟲為祟,吃盡走獸牲畜尚不知足,竟在這林野間以行人為食起來,便是有那獵戶逞勇進山,也是白白送了性命。饒是官府下了榜文,許了賞錢也是無人敢去冒險。
於是,當時知府老爺乃央求中樞,請動道門宗師前來除此妖孽,玉清真人乃是嫉惡如仇,雷霆霹靂般的性子,聞知此事,也不帶徒弟隨從,一個人便下了西昆侖而來。
這邊廂,智全寶的兄長智金寶卻倒了黴,做炊餅時倒了籠屜,砸壞了脊背,那郎中看了一陣卻無良方讓他複原,隻開了一味方子,非虎骨烹透了碾成粉末,活了虎血做成藥丸吞服才能讓他兄長康複。
於是這智全寶便收拾了應用之物,拿了樸刀、繩套、獵弓、匕首便進了山,非要打了這大蟲給兄長治病。闔縣百姓雖然都讚其孝義悌親,但是全當他是去送死,臨走乃是這元三兒的親娘舅,便是承明樓裏釀酒的糟頭兒,乃送了他三葫蘆上等好酒,便是送死也能落得痛快。
這智全寶看似莽撞,其實是個九竅心思之人,先去那屠戶鋪子裏花二文錢買了一壇子豬血,又買了幾個豬尿泡放在瓦罐裏用豬血泡上,密封起來。
便是進了山也是先從大蟲甚少出沒地方先走,然後到了深山那萬壑鬆林所在,才又繞著山路往大蟲棲息的山澗而去。
眼見得天色昏暗,這智全寶曉得大蟲到了夜裏才是發威時候,於是找了個山崖邊的石槽子對付了一夜,清早繼續趕路。
又走了半個時辰,隱隱約約便傳來瀑布湧落的水聲,於是,他便不再上前,便在這片鬆林中尋覓好下套子的所在。
不多時便找了個向陽的小山崗,兩三棵一人橫抱大樹,旁邊則零落十餘棵碗口粗細鬆樹。隻看這智全寶做事有井有條又十分利索,先拿著幾個繩套做了絆索套子,又用麻繩將那瓦罐依著一顆粗壯大樹吊起至一人高處,然後將兩三把匕首,頭衝上插在瓦罐左近,皆用土塊石頭埋結實了,再用鬆枝草草蓋上,最後便爬上一個樹,隱在鬆枝之中,還拿鬆脂抹了鞋底,等那大蟲出現。
也不知是他幸運還是倒黴,小半個時辰便傳來虎嘯。
聽得虎嘯聲起,智全寶立刻拿著獵弓將那瓦罐射破,泡了一夜的豬尿泡並著腥臭的豬血便淋漓而下,這等氣味隨風便散開來,莫說老虎,便是行人隔著半裏地也能聞到味兒。
於是智全寶便靠在主幹,斜臥樹杈之上,也顧不得鬆葉刺撓,耐心等候。
這一等便沒了準時候,慢慢的虎嘯聲也沒了,周圍寂靜的似一切都停住了一般,這智全寶一是心大,二是心煩,三是心焦,便拿起葫蘆喝起酒來,這荔枝貢乃是果酒的滋味,糯米、白米、高粱為麯,又精心調配窖純的曲酒,入口口感爽利,便起了酒性,一葫蘆一葫蘆的喝了起來,竟是將三葫蘆的醇酒一口氣都喝盡了。
這可是幾斤上好酒水,哪裏敢如此放肆一飲而盡。果不其然,慢慢的便是酒氣上湧,這智全寶恍惚間便癱軟就在樹上睡了過去。
也不知是過了多少時候,這智全寶半夢半醒間,隻覺得不遠處有一夥人圍著一桌席麵放肆吃喝,吵鬧的他不得安生,正要發飆,卻立刻冷汗湧了出來,殘酒立刻就醒了。
果然,哪裏有什麽一夥人聚餐,分明是那不遠處樹下乃是一頭丈許長的大蟲正在吃著豬尿泡,難怪這廝半天不見蹤跡,原來還拽了一隻小羊羔子來,這也是會吃的主兒,還知道把這羊羔子在豬血裏和弄了來吃,隻吃的津津有味。
也幸虧這豬血腥臊,這鬆香濃鬱,否則他這一身酒氣哪了能躲開這大蟲的鼻子。饒是如此,眼見得此大蟲,智全寶心說不好,如此巨獸,莫說他僅靠軟弓樸刀,便是十餘個禁軍甲胄俱全也難拿下。
心下畏懼,腳下就軟,更何況已經盤在樹上半日,這雙腳早就麻了。智全寶本想換個姿勢,再往樹上麵去一些,豈料腳下一滑,人就這麽下來了,急忙中忙抓住樸刀,也是命中該有此劫,這生拉硬拽之下,樸刀的刀頭竟卡在樹梢中,硬生生拽掉了,待他下來地麵,手中樸刀隻剩哨棒了。
他這掉下來不要緊,把這大蟲也嚇了一跳,好端端享受美味,誰知好大一團東西掉下來,這老虎也嚇得蹦到一邊,然後嗷的一聲又蹦了起來。
原來好巧不巧,這大蟲折騰半會都未踩到地上匕首,這是卻實打實蹦在上麵,下肢左腳便被紮了個窟窿,疼的它急忙躥起身來。
此物到底是吃了不少人,腦袋立刻就緩了過來,這掉下來的是個活人,那這紮我腳的必是此人所為。想到此便弓起身子,準備再給自己加個菜。
智全寶看這架勢知道非是個你死我活了,莫看這廝紮破了腳,咱也跑不過它,與其逃到筋疲力盡還是一死,不如光棍些,便是被它咬死,也非硌掉它幾顆牙不可。
隻是智全寶個子高大,這大蟲更是長大,還不待智全寶做足準備,那大蟲已經騰空撲了過來。這大蟲撲食看似一招,其實乃是殺機四伏,前爪撲來,獵物便是躲了過去,它也會探頭直衝著獵物咽喉來,便是避開往後跑,這大蟲便後足發力拿身子將獵物撞出去,再撲上來,而若是獵物轉身而逃,這老虎也會反轉身子,拿虎尾如鋼鞭般掃來,這一掃之威,便是野豬也能抽暈過去。
智全寶也是多年的獵戶,如何不知利害,忙將哨棒化作長槍直捅過去,隻是哨棒不過四尺,如何有一刺之威,不過是垂死力博罷了。
而這大蟲這一撲也沒能發出十成威力,畢竟後爪方受了傷,縱身之下更是劇痛,便是這些差池竟將自己肚皮露了出來,全力撞到棒稍。
這碰撞之下,一人一虎皆是嗷叫起來,那老虎最柔軟便是胸腹,這全力一撞也是疼的一個趔趄,而那智全寶則是生生扛住巨虎撲落之力,雙手虎口都迸裂了,但即便是鮮血淋漓,他也緊緊攥著哨棒不鬆。
那大蟲吃了痛,又看這漢子便是拿著棍棒不退,也謹慎起來,若不是被他算計自己後爪受傷,它也不願在此費力氣,畢竟今日已經吃飽了,便是要吃這碩大漢子,也是後麵的事。
這大蟲便繞著智全寶轉悠起來,而智全寶雖然不曾習得武功,卻有打獵的經驗,在兼得天生神力,也耐下性子和它周全,所謂退無可退,這智全寶反而趁著殘留的酒意振作精神,精神頭一上來,膽氣也足了,便拿著哨棒虛點虎頭,與它對峙。
大蟲熬完了耐性,乃用前爪來撥哨棒,這智全寶便拿棍棒當了長槍隻管前刺,沒幾下徹底惹起了虎性,這大蟲便挺著腦袋撞了過來。
虎頭那是大蟲身上最堅硬所在,隻看這大蟲縮起脖子,拿著虎額撞來,便是棍棒捅上去也是毫無用處,隻急的智全寶掄起哨棒便砸了過去,這一下乃是拚了全力,便是自己的虎口又是迸出血來,但也是顧不得了。
這哨棒掄得實在,結結實實打在虎頭上,隻將大蟲抽的向旁歪了脖子,隻可惜哨棒也斷作兩截,智全寶豁出命去,趁著虎頭歪到側麵,便不等它緩過神就躥到虎背之上,一手緊緊薅住虎項的皮毛,隻拿半截棍棒朝它兩個耳朵招唿。
虎頭再硬,耳根子也軟,尤其是這廝又跨在它脊背上,一時竟奈何不了他。這老虎也是又氣又惱,加上腦袋也有些昏沉,便撒開爪子狂奔起來。此情此景,若是讓旁人看到,隻怕會以為哪位神仙跨虎巡山呢!
便是如智全寶這般鐵打的漢子,也支撐不了多少時候,眼見得虎口鮮血將虎脖子都染了,雙手劇痛且僵硬起來,黏膩膩的非用盡全力才能抓緊。
誰料就在這時,那老虎竟一個縱身向山澗水潭撲了進去。便是入水那一刹那還一個轉身將智全寶壓在身下。
這水潭也有個三四尺的深度,而這巨虎落了水便掙脫了智全寶,撲騰著上了岸,專等著智全寶浮上水麵,再來料理他。這智全寶此時已經被巨虎砸的七葷八素,撞擊之下他的後肩也被潭下青石所傷,半個臂膀都沒了力氣,如今含著半口氣卻不敢露出水麵。
直憋得腦袋昏沉,雙肺似著了火一般,他索性一賭氣,便是被這大蟲咬死,也比活生生憋死強。便趁著最後一股氣兒,浮上水麵。
待上到水麵,看見如此場景,竟覺得是不是自己方才已經死了,否則如何能看到活神仙?
在他麵前,乃是平生從未見過的情景,隻看那身長魁梧,驕橫兇蠻的巨獸此時竟被一青衣老道打翻在地,未等他緩過神,隻看這老道身影如電光而動,手中百煉利刃便割斷大蟲喉嚨,這大蟲用那殘存之氣嘶吼而低吟,漸漸口角白沫飛起,鼻翼顫動,隻有出氣不見進氣,便是不舍,總有不忿,也是走不脫一個死字。
老道收了橫刀,便轉過身直勾勾看著智全寶,這智全寶則腦袋空空,也直勾勾的看著老道。
便是他昏了過去,也不曾記得與那老道說過什麽話。
等他再度醒來,卻是在既熟悉又陌生的環境中,所謂熟悉乃是這分明是自己家裏,說是陌生乃是看到自己本來臥床不起的兄長正伺候著一個老道,喋喋不休的說著話,圍案而坐著將老道敬在主位的竟然是幾個穿官府之人。
莫非我這是死了,難不成大哥也走了。
腦袋很亂,他又想睡過去,卻被自家兄長看到自己睜開的眼睛,於是不管不顧的撲了過來。
聽了兄長說了很多話,他總算理了些頭緒。
總之是這老道救了他,還領著官府公人與獵戶去將那大蟲運了下來。聽兄長毫無章法的敘述,乃是這麵向嚴肅整齊,不怒自威的道長將獵虎之功放在了他身上,乃是智全寶將這大蟲傷了半條命,才讓老道撿了便宜。
無論別人信不信,智全寶自己就不信,掙紮著便要起來辯駁,卻被老道一個眼神就給堵了迴來。這是個說一不二的主,饒是智全寶這等強種,也不敢忤逆他。
又過了兩日,這智全寶看著大哥滿世界的忙碌,才反應過來,怎麽郎中這偏方這麽有效,這麽快大哥就痊愈了?如此,也不枉自己拚了性命做下這等不要命的買賣。
豈料,提起這話,大哥先是給自己倆嘴巴,又抽了智全寶四個嘴巴,然後扯開嗓子就大罵起來。原來大哥痊愈跟這狗屁偏方沒有半個銅子兒的關係,乃是這老道給大哥診斷之後,隻是做了兩天的推拿,大哥便能下地行走,再給了個活血養絡,通筋理氣的方子,不過吃了兩日便頓覺原本塌了一般的脊骨又硬朗了起來。
再聊下去才知道,老道背自己下來,直到自己醒過來,中間隔了五六日。不知道他是上輩子做了天大好事,還是這輩子積了高德,這老道便在他家住了一個多月,這一個月裏,他們家這半鋪麵半臥房的簡陋房舍,便是穿綠服朱的達官顯貴都來了好些個。
這一個月裏,其實不過半個月,智全寶便下了床,一個月過了,在老道調理下,不僅恢複如初,且絲毫未留下什麽暗傷隱患來。
兄弟兩個把這老道當親爹一般,誠心誠意伺候著,終於應天府把這獵虎功勞落在了智全寶身上,智全寶披紅簪花跨馬遊街,且領了賞賜之物,乃是一百貫的足陌寶錢。便是這巨虎也是有司作價,分了他一份,又從藥鋪和軍司得了兩百貫五銖,如此財貨便是在縣城內也能生活的衣食無憂了。
直到此時,這老道才收拾停當準備離開,智家兄弟如何不知道長心意,若無道長的麵子撐著,這等功勞豈能落到他們這等人戶身上。救命之恩,財貨之惠,豈能不盡心報答,道長乃是世外高人,必然不能在這塵俗常駐,所以兩兄弟便做了商量,於是智全寶也不管老道願不願意,收拾了錢糧財物便跟著老道走了。
老道說走一千裏,智全寶便伺候一千裏,行千山萬水,這漢子也就陪著殷勤之意不改初衷。
說到這裏,柳瑒自然明白這老道便是玉清真人。
而這便是智全寶與恩師的緣分,說到動情處便是這鐵打漢子,依舊是眼含熱淚,恩師便是自己再生的父母,救苦的天尊。
而諸多師兄弟中,除了風鳴是如同兒子一般在玉清真人身邊長起來的,便是這漢子陪在身邊最久。
也正因為如此,風鳴才有一肚子疑問要弄明白。
正欲開口,這時元三兒引著老鴇子進來,門外鶯鶯燕燕的不知還站了幾個。元三兒其實早就候在外麵,聽裏麵智家哥哥說著話,便察覺其中有奧妙,於是便守在外麵不讓他人打擾。
這會兒乃是熬不過這老鴇子急不可待的往裏麵帶人,又看哥哥說話告一段落,這才進來。
智全寶如何不知幾人意思,當下吩咐讓這老鴇子帶著姑娘們先去樓下伺候其他弟兄,然後找幾個清倌人過來唱曲兒,尤其吩咐隻要官妓,不許帶那些不知底細的過來。
柳瑒如何能讓兄長出錢,一抬手便把三個足兩銀餜子甩給了老鴇子,三郎也攔下師兄,畢竟孝悌者,孝為先,悌為後,來日方長,做弟弟的作初一,剩下日子才好吃兄長的。
宣宗駕崩之時,這天台山不知哪裏來了吊睛丈八大蟲為祟,吃盡走獸牲畜尚不知足,竟在這林野間以行人為食起來,便是有那獵戶逞勇進山,也是白白送了性命。饒是官府下了榜文,許了賞錢也是無人敢去冒險。
於是,當時知府老爺乃央求中樞,請動道門宗師前來除此妖孽,玉清真人乃是嫉惡如仇,雷霆霹靂般的性子,聞知此事,也不帶徒弟隨從,一個人便下了西昆侖而來。
這邊廂,智全寶的兄長智金寶卻倒了黴,做炊餅時倒了籠屜,砸壞了脊背,那郎中看了一陣卻無良方讓他複原,隻開了一味方子,非虎骨烹透了碾成粉末,活了虎血做成藥丸吞服才能讓他兄長康複。
於是這智全寶便收拾了應用之物,拿了樸刀、繩套、獵弓、匕首便進了山,非要打了這大蟲給兄長治病。闔縣百姓雖然都讚其孝義悌親,但是全當他是去送死,臨走乃是這元三兒的親娘舅,便是承明樓裏釀酒的糟頭兒,乃送了他三葫蘆上等好酒,便是送死也能落得痛快。
這智全寶看似莽撞,其實是個九竅心思之人,先去那屠戶鋪子裏花二文錢買了一壇子豬血,又買了幾個豬尿泡放在瓦罐裏用豬血泡上,密封起來。
便是進了山也是先從大蟲甚少出沒地方先走,然後到了深山那萬壑鬆林所在,才又繞著山路往大蟲棲息的山澗而去。
眼見得天色昏暗,這智全寶曉得大蟲到了夜裏才是發威時候,於是找了個山崖邊的石槽子對付了一夜,清早繼續趕路。
又走了半個時辰,隱隱約約便傳來瀑布湧落的水聲,於是,他便不再上前,便在這片鬆林中尋覓好下套子的所在。
不多時便找了個向陽的小山崗,兩三棵一人橫抱大樹,旁邊則零落十餘棵碗口粗細鬆樹。隻看這智全寶做事有井有條又十分利索,先拿著幾個繩套做了絆索套子,又用麻繩將那瓦罐依著一顆粗壯大樹吊起至一人高處,然後將兩三把匕首,頭衝上插在瓦罐左近,皆用土塊石頭埋結實了,再用鬆枝草草蓋上,最後便爬上一個樹,隱在鬆枝之中,還拿鬆脂抹了鞋底,等那大蟲出現。
也不知是他幸運還是倒黴,小半個時辰便傳來虎嘯。
聽得虎嘯聲起,智全寶立刻拿著獵弓將那瓦罐射破,泡了一夜的豬尿泡並著腥臭的豬血便淋漓而下,這等氣味隨風便散開來,莫說老虎,便是行人隔著半裏地也能聞到味兒。
於是智全寶便靠在主幹,斜臥樹杈之上,也顧不得鬆葉刺撓,耐心等候。
這一等便沒了準時候,慢慢的虎嘯聲也沒了,周圍寂靜的似一切都停住了一般,這智全寶一是心大,二是心煩,三是心焦,便拿起葫蘆喝起酒來,這荔枝貢乃是果酒的滋味,糯米、白米、高粱為麯,又精心調配窖純的曲酒,入口口感爽利,便起了酒性,一葫蘆一葫蘆的喝了起來,竟是將三葫蘆的醇酒一口氣都喝盡了。
這可是幾斤上好酒水,哪裏敢如此放肆一飲而盡。果不其然,慢慢的便是酒氣上湧,這智全寶恍惚間便癱軟就在樹上睡了過去。
也不知是過了多少時候,這智全寶半夢半醒間,隻覺得不遠處有一夥人圍著一桌席麵放肆吃喝,吵鬧的他不得安生,正要發飆,卻立刻冷汗湧了出來,殘酒立刻就醒了。
果然,哪裏有什麽一夥人聚餐,分明是那不遠處樹下乃是一頭丈許長的大蟲正在吃著豬尿泡,難怪這廝半天不見蹤跡,原來還拽了一隻小羊羔子來,這也是會吃的主兒,還知道把這羊羔子在豬血裏和弄了來吃,隻吃的津津有味。
也幸虧這豬血腥臊,這鬆香濃鬱,否則他這一身酒氣哪了能躲開這大蟲的鼻子。饒是如此,眼見得此大蟲,智全寶心說不好,如此巨獸,莫說他僅靠軟弓樸刀,便是十餘個禁軍甲胄俱全也難拿下。
心下畏懼,腳下就軟,更何況已經盤在樹上半日,這雙腳早就麻了。智全寶本想換個姿勢,再往樹上麵去一些,豈料腳下一滑,人就這麽下來了,急忙中忙抓住樸刀,也是命中該有此劫,這生拉硬拽之下,樸刀的刀頭竟卡在樹梢中,硬生生拽掉了,待他下來地麵,手中樸刀隻剩哨棒了。
他這掉下來不要緊,把這大蟲也嚇了一跳,好端端享受美味,誰知好大一團東西掉下來,這老虎也嚇得蹦到一邊,然後嗷的一聲又蹦了起來。
原來好巧不巧,這大蟲折騰半會都未踩到地上匕首,這是卻實打實蹦在上麵,下肢左腳便被紮了個窟窿,疼的它急忙躥起身來。
此物到底是吃了不少人,腦袋立刻就緩了過來,這掉下來的是個活人,那這紮我腳的必是此人所為。想到此便弓起身子,準備再給自己加個菜。
智全寶看這架勢知道非是個你死我活了,莫看這廝紮破了腳,咱也跑不過它,與其逃到筋疲力盡還是一死,不如光棍些,便是被它咬死,也非硌掉它幾顆牙不可。
隻是智全寶個子高大,這大蟲更是長大,還不待智全寶做足準備,那大蟲已經騰空撲了過來。這大蟲撲食看似一招,其實乃是殺機四伏,前爪撲來,獵物便是躲了過去,它也會探頭直衝著獵物咽喉來,便是避開往後跑,這大蟲便後足發力拿身子將獵物撞出去,再撲上來,而若是獵物轉身而逃,這老虎也會反轉身子,拿虎尾如鋼鞭般掃來,這一掃之威,便是野豬也能抽暈過去。
智全寶也是多年的獵戶,如何不知利害,忙將哨棒化作長槍直捅過去,隻是哨棒不過四尺,如何有一刺之威,不過是垂死力博罷了。
而這大蟲這一撲也沒能發出十成威力,畢竟後爪方受了傷,縱身之下更是劇痛,便是這些差池竟將自己肚皮露了出來,全力撞到棒稍。
這碰撞之下,一人一虎皆是嗷叫起來,那老虎最柔軟便是胸腹,這全力一撞也是疼的一個趔趄,而那智全寶則是生生扛住巨虎撲落之力,雙手虎口都迸裂了,但即便是鮮血淋漓,他也緊緊攥著哨棒不鬆。
那大蟲吃了痛,又看這漢子便是拿著棍棒不退,也謹慎起來,若不是被他算計自己後爪受傷,它也不願在此費力氣,畢竟今日已經吃飽了,便是要吃這碩大漢子,也是後麵的事。
這大蟲便繞著智全寶轉悠起來,而智全寶雖然不曾習得武功,卻有打獵的經驗,在兼得天生神力,也耐下性子和它周全,所謂退無可退,這智全寶反而趁著殘留的酒意振作精神,精神頭一上來,膽氣也足了,便拿著哨棒虛點虎頭,與它對峙。
大蟲熬完了耐性,乃用前爪來撥哨棒,這智全寶便拿棍棒當了長槍隻管前刺,沒幾下徹底惹起了虎性,這大蟲便挺著腦袋撞了過來。
虎頭那是大蟲身上最堅硬所在,隻看這大蟲縮起脖子,拿著虎額撞來,便是棍棒捅上去也是毫無用處,隻急的智全寶掄起哨棒便砸了過去,這一下乃是拚了全力,便是自己的虎口又是迸出血來,但也是顧不得了。
這哨棒掄得實在,結結實實打在虎頭上,隻將大蟲抽的向旁歪了脖子,隻可惜哨棒也斷作兩截,智全寶豁出命去,趁著虎頭歪到側麵,便不等它緩過神就躥到虎背之上,一手緊緊薅住虎項的皮毛,隻拿半截棍棒朝它兩個耳朵招唿。
虎頭再硬,耳根子也軟,尤其是這廝又跨在它脊背上,一時竟奈何不了他。這老虎也是又氣又惱,加上腦袋也有些昏沉,便撒開爪子狂奔起來。此情此景,若是讓旁人看到,隻怕會以為哪位神仙跨虎巡山呢!
便是如智全寶這般鐵打的漢子,也支撐不了多少時候,眼見得虎口鮮血將虎脖子都染了,雙手劇痛且僵硬起來,黏膩膩的非用盡全力才能抓緊。
誰料就在這時,那老虎竟一個縱身向山澗水潭撲了進去。便是入水那一刹那還一個轉身將智全寶壓在身下。
這水潭也有個三四尺的深度,而這巨虎落了水便掙脫了智全寶,撲騰著上了岸,專等著智全寶浮上水麵,再來料理他。這智全寶此時已經被巨虎砸的七葷八素,撞擊之下他的後肩也被潭下青石所傷,半個臂膀都沒了力氣,如今含著半口氣卻不敢露出水麵。
直憋得腦袋昏沉,雙肺似著了火一般,他索性一賭氣,便是被這大蟲咬死,也比活生生憋死強。便趁著最後一股氣兒,浮上水麵。
待上到水麵,看見如此場景,竟覺得是不是自己方才已經死了,否則如何能看到活神仙?
在他麵前,乃是平生從未見過的情景,隻看那身長魁梧,驕橫兇蠻的巨獸此時竟被一青衣老道打翻在地,未等他緩過神,隻看這老道身影如電光而動,手中百煉利刃便割斷大蟲喉嚨,這大蟲用那殘存之氣嘶吼而低吟,漸漸口角白沫飛起,鼻翼顫動,隻有出氣不見進氣,便是不舍,總有不忿,也是走不脫一個死字。
老道收了橫刀,便轉過身直勾勾看著智全寶,這智全寶則腦袋空空,也直勾勾的看著老道。
便是他昏了過去,也不曾記得與那老道說過什麽話。
等他再度醒來,卻是在既熟悉又陌生的環境中,所謂熟悉乃是這分明是自己家裏,說是陌生乃是看到自己本來臥床不起的兄長正伺候著一個老道,喋喋不休的說著話,圍案而坐著將老道敬在主位的竟然是幾個穿官府之人。
莫非我這是死了,難不成大哥也走了。
腦袋很亂,他又想睡過去,卻被自家兄長看到自己睜開的眼睛,於是不管不顧的撲了過來。
聽了兄長說了很多話,他總算理了些頭緒。
總之是這老道救了他,還領著官府公人與獵戶去將那大蟲運了下來。聽兄長毫無章法的敘述,乃是這麵向嚴肅整齊,不怒自威的道長將獵虎之功放在了他身上,乃是智全寶將這大蟲傷了半條命,才讓老道撿了便宜。
無論別人信不信,智全寶自己就不信,掙紮著便要起來辯駁,卻被老道一個眼神就給堵了迴來。這是個說一不二的主,饒是智全寶這等強種,也不敢忤逆他。
又過了兩日,這智全寶看著大哥滿世界的忙碌,才反應過來,怎麽郎中這偏方這麽有效,這麽快大哥就痊愈了?如此,也不枉自己拚了性命做下這等不要命的買賣。
豈料,提起這話,大哥先是給自己倆嘴巴,又抽了智全寶四個嘴巴,然後扯開嗓子就大罵起來。原來大哥痊愈跟這狗屁偏方沒有半個銅子兒的關係,乃是這老道給大哥診斷之後,隻是做了兩天的推拿,大哥便能下地行走,再給了個活血養絡,通筋理氣的方子,不過吃了兩日便頓覺原本塌了一般的脊骨又硬朗了起來。
再聊下去才知道,老道背自己下來,直到自己醒過來,中間隔了五六日。不知道他是上輩子做了天大好事,還是這輩子積了高德,這老道便在他家住了一個多月,這一個月裏,他們家這半鋪麵半臥房的簡陋房舍,便是穿綠服朱的達官顯貴都來了好些個。
這一個月裏,其實不過半個月,智全寶便下了床,一個月過了,在老道調理下,不僅恢複如初,且絲毫未留下什麽暗傷隱患來。
兄弟兩個把這老道當親爹一般,誠心誠意伺候著,終於應天府把這獵虎功勞落在了智全寶身上,智全寶披紅簪花跨馬遊街,且領了賞賜之物,乃是一百貫的足陌寶錢。便是這巨虎也是有司作價,分了他一份,又從藥鋪和軍司得了兩百貫五銖,如此財貨便是在縣城內也能生活的衣食無憂了。
直到此時,這老道才收拾停當準備離開,智家兄弟如何不知道長心意,若無道長的麵子撐著,這等功勞豈能落到他們這等人戶身上。救命之恩,財貨之惠,豈能不盡心報答,道長乃是世外高人,必然不能在這塵俗常駐,所以兩兄弟便做了商量,於是智全寶也不管老道願不願意,收拾了錢糧財物便跟著老道走了。
老道說走一千裏,智全寶便伺候一千裏,行千山萬水,這漢子也就陪著殷勤之意不改初衷。
說到這裏,柳瑒自然明白這老道便是玉清真人。
而這便是智全寶與恩師的緣分,說到動情處便是這鐵打漢子,依舊是眼含熱淚,恩師便是自己再生的父母,救苦的天尊。
而諸多師兄弟中,除了風鳴是如同兒子一般在玉清真人身邊長起來的,便是這漢子陪在身邊最久。
也正因為如此,風鳴才有一肚子疑問要弄明白。
正欲開口,這時元三兒引著老鴇子進來,門外鶯鶯燕燕的不知還站了幾個。元三兒其實早就候在外麵,聽裏麵智家哥哥說著話,便察覺其中有奧妙,於是便守在外麵不讓他人打擾。
這會兒乃是熬不過這老鴇子急不可待的往裏麵帶人,又看哥哥說話告一段落,這才進來。
智全寶如何不知幾人意思,當下吩咐讓這老鴇子帶著姑娘們先去樓下伺候其他弟兄,然後找幾個清倌人過來唱曲兒,尤其吩咐隻要官妓,不許帶那些不知底細的過來。
柳瑒如何能讓兄長出錢,一抬手便把三個足兩銀餜子甩給了老鴇子,三郎也攔下師兄,畢竟孝悌者,孝為先,悌為後,來日方長,做弟弟的作初一,剩下日子才好吃兄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