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幾個年輕人麵有疑色,仝霽雲更為滿意,果然這幾個孩子都不是有勇無謀之輩。莫看仝霽雲是江湖上的草莽,但是能與宗放、柳晏等成為至交好友,豈是彼此利益往來就能如此的?以宗放之眼界,柳晏之身份,若是仝霽雲僅僅是個好勇鬥狠的莽夫,最多也是淪為別人的爪牙罷了。
再看仝氏兄弟的出身和發家軌跡,非大智大勇者不可為也。而仝霽雲雖不是讀書之人,卻也是一等一的聰明人。闖蕩二十餘年,打下如此產業,還依舊身強體健,致命傷殘都從未有過,即是仰仗其猛如虎,更得益於狡似狐一般。
而這三分狡黠再結合七分義氣,便是仝霽雲的本色,是他拿捏一眾海上兄弟的本錢,也是他碾滅每個敵手的資本。
此刻便是他那號稱左右護法的兩大臂助從兩側快速殺來。便是這黎明到來前的昏暗時刻也絲毫掩蓋不住這兩艘快艦矯捷的身影。
敵艦即便是艨艟巨艦也沒有以一敵三的勇氣,更何況海上不比江海,隻要足夠靈活,即便是拍杆這類殺器,也很難派上用場。尤其是看到三條海船上皆有能將火箭射到二三百步高的勁弩,敵艦也不敢怠慢,也開始調整速度,準備改變方向。
畢竟這兩艘快船雖然不過是千五百料的海鶻船,但是船頭那堅固的衝角也絕非等閑之物,若是被他們從左右兩側撞到船肋,哪怕是三千料的樓船也承受不住。
艨艟隻裝備了中型拍杆,即便如此也是長達數丈,力至千鈞的利器,如今已經轉向右舷高高抬起,這也看得出此艦統領倒也有些見識。隨著艨艟轉左,仝霽雲的座船與西側來援便在他的右舷,因此拍杆朝向右舷,勝算便更大了些。
然而艨艟這番常規算計落了空,仝霽雲的座船乃向右轉了方向,竟是與艨艟拉開了距離,而兩艘海鶻船也開始調整方向,竟朝著艨艟身後那艘落單的海舟而去。
這一變化又讓敵人開始揣測仝霽雲下麵的動作,於是艨艟加快了轉向,似乎是打算先去解決東麵來敵,援助海舟脫困。
可惜,其又算錯一步。仝霽雲的座船並非是打算脫離戰陣而走,反而是轉過方向後便在這艨艟左舷三裏外由平行而越來越近,到了三五百步的近距離後,保持了平行而進。
與此同時,仝霽雲將兩樣殺器也已經安置在了右舷,若是這兩樣東西落在官府手裏,那也是一項重罪。隻看這三件利器乃是下有前輪,後為木架,而在這高五尺,闊四尺的木車上,安置著朔長的兩弓床弩。
這兩弓床弩,乃是前後兩弓蓄力,所用弩箭哪裏是尋常箭簇,乃是如諸人手中投槍一般,所謂木杆鐵翎,若中之人馬皆碎的兇蠻之器。
隻是不同於軍中所用那般笨重,若是軍中裝備,便是絞軸張弦也需三十餘人,這還是少的,若是三公床弩,則非百人不能張弦。此弓弩若是如軍中般,非全船之人皆用來操作不可,然而即便人手足,這甲板之上也是站不開。因此這床弩的絞軸乃由老藤粗麻結成的繩索盤著,另一端則盤在主副桅杆下麵的絞盤上。
再仔細看,這絞盤便似車輪般套在桅杆上,而牽引繩索便在絞盤之下連接,隻見每個桅杆皆有八個好漢每人抱住絞盤一個手柄,全力推動,隨之繩索逐漸收緊。
神奇之處在於,即便是八人中間停下休息或調整節奏,這絞盤便似被咬住一般,並不會迴退。如此一來,絞盤便隻向一個方向用力,越收越緊,漸漸將兩張弓臂收緊如滿月般。
隨著弓弦入楔,便有人將箭頭裹著厚厚氈裘的重矢放入槽內,剩下的便剩下瞄準擊發了。這重矢纏縛的乃是由鯨油、火油和鬆香調和的氈裘,若是引燃用水是無法撲滅的,對於沒有拍杆之類的戰船,這便是生存製敵的倚仗。
柳二郎看的眼睛都直了,這等殺器豈是民間所能置辦的?即便想置辦也沒有門路啊?便拿中山柳氏來說,除了郡城華清外,治下十餘個城池,攏共裝備床弩也不過三十餘具,其中兩弓床弩不足十具,三弓床弩更是一具都沒有,即便是這等規模也足矣羨煞旁人。
至於宗三郎也是尤為吃驚。大肇對於軍器管控較諸國更為嚴厲,這等軍國重器除了陸上邊關要塞城防所用,也隻有拿了政事堂的憑由,能在西洋捕鯨的船隊方可裝備,即便如此這些船隊入了大肇海境也許將此物拆卸入庫並由官府核實封存。
再仔細看這床弩,遠較軍用更為便利,這便是父親與蒲、蘆兩位師兄的首尾了。
果然,仝霽雲說起這兩件殺器乃是洋洋得意,正是宗放遣蘆頌為其改良的,至於原件從何而來,他不提,別人也不問。
隨著用木槌擊發,兩支巨矢便嘶鳴著劈空而去。
若是不曾上過戰場,即便是再好的說書講文字的說話人也不免會認為,所謂火箭便是引燃了而放的漫天火雨,其實若真是這等能在空中保持燃燒的火箭其造價之高豈能是漫天放的?
不為空中風阻所熄滅者,須將氈裘內浸透了鬆脂火油,但若是如此這箭矢豈不是頭重腳輕了,若是如此,即便是硬弓射出去,也是沒個幾十步便一頭墜下。因此火箭須前後都做了配重,但這般重量,非二石以上硬弓不能達百步以上。
這樣的射手即便是百萬軍中又能有多少?若是有如此身手,又豈會混跡江湖?無論是投靠天下任何邦國,最不濟也是大肇殿前弓箭直、大綦鶴禁府、大晟射生營中的上品射手,吃喝不愁!
所謂火箭者,皆是不求準頭,隻管將沁著硫磺、硝石、鬆脂、火油之物盡量多的投射於敵營,隻要敵營任何燈燭火把被其打落引燃,便能呈燎原之勢,而己方也以床弩、拋石機等投擲火罐、火球以引燃、助燃之。
全憑火箭妄圖火燒敵營實在是過於想當然,自古以來,火燒連營者大多是以騎兵偷襲敵營四處放火最為成功,而海戰者,縱火利器莫過於連綿不絕的火船,非此不能夠克敵。
因此現在這火箭雖不足以克敵,卻絕對能將敵人的膽子嚇破了。
果然,一刻之內也不過射了三輪,但就是這六支巨箭,已經唬得對麵開始加快轉向,尤其是眼見得那孤零零的海舟被兩艘海鶻船左右夾擊下,已經是檣櫓俱損,停在海上行將就木之態,更是堅定了全速逃離的決心。
當眾人皆以為仝霽雲會全力將這船敵人拿下時,他又作出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舉動。
停止追擊!
停止追擊?
是的,所有人都沒有聽錯,仝霽雲停止追擊,放那艨艟掉頭南去。
“叔父?”
仝八哥兒從桅杆上滑了下來確認號令。
“不追了,”仝霽雲擺擺手。
“你在上麵,沒看到那船上最後掛了什麽旗?”
莫說仝八哥看到了,所有人都看到了,如此數尺開的大旗如何看不到。
“那是東海雕氏的號旗,亮出這個,就是等於認輸服軟,他知道咱們是誰,現在自報家門,就是欠了咱們一個人情。”
說是號旗其實並不準確。
大宇朝建立後才慢慢齊備各種禮製,其中重要一項便是九旗製度,即常、旗、旜、物、旗、旟、旐、旞、旌九旗。
天子者,常也。三辰太常旗乃是天子祭天、征伐巡閱專用。即所謂‘王建大常,縿首畫日月,其下及旒,交畫升龍降龍也。’現如今,天下隻有大綦、大肇、大晟、後宇及東丹五國君主使用之。
諸侯者,旗也。當是,唯西陸後宇朝內諸侯用之。
三公者,旜也。唯大綦、大晟與東丹執政使用。
大夫者,物也。乃大肇、後宇執政以及大晟二品士族所用。
至於旟則各國將兵主官可用。
而旐則最為不同。於大綦乃是駐防軍政主官所用,如大都護、節度使等,東丹如是;於大肇則是府路級別以上的地方官府所用,宇朝如是;唯大晟則為五品以上至二品士族使用。
至於旞、旌等則從天子專用濫觴為軍旗、儀仗之用也。
因此,仝霽雲所說的號旗乃是俗稱,其雅稱乃是旐士也,乃是中等之家所用之物。
仝霽雲緩了緩懶腰繼續說。
“再說咱們為何要與他拚命?且不說計較不計較咱們的損失,就算咱們打贏了如何?這艨艟咱還能帶迴去不成?”
“再說,這東海雕氏遠在東海,為何到此找咱們麻煩?莫看這廝陰險狡猾的想打咱個不提防,但是卻也不打算和咱死磕。否者,你們真以為咱們就這麽幾下子就能把他嚇跑了?至於咱們,咱們還有正事要辦,與他糾纏豈不白耽誤工夫?”
“這麽說來,其實這東海雕氏與那三艘海舟並非一路人?”
宗三郎這句話頗為仝霽雲讚賞
作為宗放的嫡長子,無論宗放與宗氏子弟如何看待,在尤重嫡庶的東陸人眼裏,隻有宗三郎才是宗放衣缽的繼承人,才是宗家未來的家主。因此,宗三郎的自身成就不僅決定了宗氏的未來,也兼顧著以宗氏兄弟為紐帶,建立起來的龐大利益集團的將來。
所以,宗三郎的眼界高地和視野長短,乃至思維及觸角是否敏銳,都牽動著許多人的神經。比如仝霽雲,看到宗三郎不遜乃父的風範和慧性,自然是發自肺腑的高興。
“三郎,且給咱們說說看!”
仝霽雲比宗放更希望宗三郎能從如此年紀就開始建立自己的威望來。
“前麵三艘海舟明知實力懸殊,仍舊糾纏不休,敢於死戰,且甘願以自己的犧牲,為艨艟創造伏擊我們的可能,僅這份膽識勇氣便遠勝後者。”
宗三郎樸實敦厚的長相每到這等時刻才迸發異於常人的光芒來。
“莫看那艨艟威武之軀,但是並無與我對陣死戰之決心,完全是抱著得過且過之心而來,但是東海雕氏並非東陸之豪門。遠涉千山萬水而來,卻又虎頭蛇尾而去,若是所料不差,乃是其家族礙不過情麵,不得不來爾,偌大架勢也是給各方麵一個交代!”
“如何交待各方?”
“若是能靠著這副架勢嚇退我等便是有功,若是不濟也能自保。便是用這等大晟兵艦,看似威武,其實若是碰到我朝海巡軍艦,隻怕也就偃旗息鼓而還了!”
“其背後之人屬意用大晟軍艦,恐怕還有挑動肇晟反目的打算!”
仝三郎補充道。
“可惜所托非人,東海雕氏不是任人揉搓的蠢物!”
柳二郎對於大晟事務自然是有發言權。
見得柳二郎開口,宗三郎便不再說話,有關大晟士族,便是柳二郎所擅長之處,哪怕自己也是一清二楚,也應留給其盡情發揮,所謂成人之美,便應從小處著手才有潤物細無聲之效。父親教誨,一日三省也不如學以致用也。
“東海雕氏,仝三叔也是知曉的,雖然位列世家中品,不過是東海豪強出身。現在之家主雕攸者雖身居禦史中丞,也是其祖餘蔭使然。靠著昔日在宣王左右殷勤之勞,又憑著得了宗室諸王的舉薦,才發起家來。隻是其家族盤踞東海長生島上,坐擁島上銅鐵之利,何必遠涉關山行險呢?”
柳二郎侃侃而談,但確實言之有物,這麽一個土豪出身的世家,為何能牽連其中,實在讓人玩味。
隻是,弄清楚這些事並非當務之急,對於他們而言是旁枝末節,實在不值得耗費精力。
現在頭等要務是過海,眼下頭等之事是等那兩艘海鶻船將收攏的敵人活口押過來。
若說眾人中唯二無精打采不盡興的便是仝十一郎和宗六郎,二人隻覺得十分力氣隻用了半分,嘟嘟囔囔的被仝霽雲攆開,去船艙尋蘆頌和虢三娘了。
而遠方,兩艘海鶻船已經分離,其中之一開始在周邊巡弋以防不測,另一艘便與海船相向而行,越來越近。
海舟上為數不多的幾個幸存者都被收攏在一起,也不必再押到仝霽雲的座船上。
當兩船平行時,用木板搭起了方便過往的船橋。木板搭在略微低矮的海鶻船甲板上,仝霽雲帶著仝三郎、宗三郎、風鳴、柳二郎、仝五郎幾人依次來到這海鶻船上。
還未等海鶻船上已經恭候著的兩位船長行禮,仝三郎和五郎先一步拱手而拜,
“麻子叔、鷂子叔。”
二人連忙擺手,還不待拱手拜仝霽雲,已被仝霽雲上前左右開弓,拍在二人肩膀上。
“十八麻子,繡麵鷂子,還是你們兩個老不死的讓俺放心!”
十八麻子本姓便是姓麻,年輕時候便是仝霽雲的伴當,因一場海戰被對麵拿火筒噴了,卻是命大,沒落下殘疾,隻是一臉燎泡,待傷愈之後便成了坑坑窪窪的麻子,於是十八麻子的外號便被自己人叫了起來,隻是江湖上可不敢如此調侃於他,乃是人稱鬼麵計都。
繡麵鷂子本姓藥,乃是仝霽雲座船上了望手鬼瞳的親爹。他便是第一代鬼瞳,又加上身輕如燕,能在海船桅杆間來去自如,便是仝霽雲身邊不可或缺的人物。此人喜愛紋繡,不似他人繡了一身的花,而是剃去了毛發,將煞神黃幡星繡在頭頂,故稱繡麵鷂子,而那些僥幸從他手下逃生之人則稱其為花麵羅睺。
二人乃是仝霽雲的左膀右臂,是仝家老三這一脈的中堅。
平常此二人皆是各率船隊往來於東西海作海貿生意,兼著做些無本買賣。便是在東海行走的繡麵鷂子發現了這艨艟詭譎的航跡,這才能讓仝霽雲從容布局。隻能說,兄弟們靠得住,當頭領的日子才過得安心。
再看仝氏兄弟的出身和發家軌跡,非大智大勇者不可為也。而仝霽雲雖不是讀書之人,卻也是一等一的聰明人。闖蕩二十餘年,打下如此產業,還依舊身強體健,致命傷殘都從未有過,即是仰仗其猛如虎,更得益於狡似狐一般。
而這三分狡黠再結合七分義氣,便是仝霽雲的本色,是他拿捏一眾海上兄弟的本錢,也是他碾滅每個敵手的資本。
此刻便是他那號稱左右護法的兩大臂助從兩側快速殺來。便是這黎明到來前的昏暗時刻也絲毫掩蓋不住這兩艘快艦矯捷的身影。
敵艦即便是艨艟巨艦也沒有以一敵三的勇氣,更何況海上不比江海,隻要足夠靈活,即便是拍杆這類殺器,也很難派上用場。尤其是看到三條海船上皆有能將火箭射到二三百步高的勁弩,敵艦也不敢怠慢,也開始調整速度,準備改變方向。
畢竟這兩艘快船雖然不過是千五百料的海鶻船,但是船頭那堅固的衝角也絕非等閑之物,若是被他們從左右兩側撞到船肋,哪怕是三千料的樓船也承受不住。
艨艟隻裝備了中型拍杆,即便如此也是長達數丈,力至千鈞的利器,如今已經轉向右舷高高抬起,這也看得出此艦統領倒也有些見識。隨著艨艟轉左,仝霽雲的座船與西側來援便在他的右舷,因此拍杆朝向右舷,勝算便更大了些。
然而艨艟這番常規算計落了空,仝霽雲的座船乃向右轉了方向,竟是與艨艟拉開了距離,而兩艘海鶻船也開始調整方向,竟朝著艨艟身後那艘落單的海舟而去。
這一變化又讓敵人開始揣測仝霽雲下麵的動作,於是艨艟加快了轉向,似乎是打算先去解決東麵來敵,援助海舟脫困。
可惜,其又算錯一步。仝霽雲的座船並非是打算脫離戰陣而走,反而是轉過方向後便在這艨艟左舷三裏外由平行而越來越近,到了三五百步的近距離後,保持了平行而進。
與此同時,仝霽雲將兩樣殺器也已經安置在了右舷,若是這兩樣東西落在官府手裏,那也是一項重罪。隻看這三件利器乃是下有前輪,後為木架,而在這高五尺,闊四尺的木車上,安置著朔長的兩弓床弩。
這兩弓床弩,乃是前後兩弓蓄力,所用弩箭哪裏是尋常箭簇,乃是如諸人手中投槍一般,所謂木杆鐵翎,若中之人馬皆碎的兇蠻之器。
隻是不同於軍中所用那般笨重,若是軍中裝備,便是絞軸張弦也需三十餘人,這還是少的,若是三公床弩,則非百人不能張弦。此弓弩若是如軍中般,非全船之人皆用來操作不可,然而即便人手足,這甲板之上也是站不開。因此這床弩的絞軸乃由老藤粗麻結成的繩索盤著,另一端則盤在主副桅杆下麵的絞盤上。
再仔細看,這絞盤便似車輪般套在桅杆上,而牽引繩索便在絞盤之下連接,隻見每個桅杆皆有八個好漢每人抱住絞盤一個手柄,全力推動,隨之繩索逐漸收緊。
神奇之處在於,即便是八人中間停下休息或調整節奏,這絞盤便似被咬住一般,並不會迴退。如此一來,絞盤便隻向一個方向用力,越收越緊,漸漸將兩張弓臂收緊如滿月般。
隨著弓弦入楔,便有人將箭頭裹著厚厚氈裘的重矢放入槽內,剩下的便剩下瞄準擊發了。這重矢纏縛的乃是由鯨油、火油和鬆香調和的氈裘,若是引燃用水是無法撲滅的,對於沒有拍杆之類的戰船,這便是生存製敵的倚仗。
柳二郎看的眼睛都直了,這等殺器豈是民間所能置辦的?即便想置辦也沒有門路啊?便拿中山柳氏來說,除了郡城華清外,治下十餘個城池,攏共裝備床弩也不過三十餘具,其中兩弓床弩不足十具,三弓床弩更是一具都沒有,即便是這等規模也足矣羨煞旁人。
至於宗三郎也是尤為吃驚。大肇對於軍器管控較諸國更為嚴厲,這等軍國重器除了陸上邊關要塞城防所用,也隻有拿了政事堂的憑由,能在西洋捕鯨的船隊方可裝備,即便如此這些船隊入了大肇海境也許將此物拆卸入庫並由官府核實封存。
再仔細看這床弩,遠較軍用更為便利,這便是父親與蒲、蘆兩位師兄的首尾了。
果然,仝霽雲說起這兩件殺器乃是洋洋得意,正是宗放遣蘆頌為其改良的,至於原件從何而來,他不提,別人也不問。
隨著用木槌擊發,兩支巨矢便嘶鳴著劈空而去。
若是不曾上過戰場,即便是再好的說書講文字的說話人也不免會認為,所謂火箭便是引燃了而放的漫天火雨,其實若真是這等能在空中保持燃燒的火箭其造價之高豈能是漫天放的?
不為空中風阻所熄滅者,須將氈裘內浸透了鬆脂火油,但若是如此這箭矢豈不是頭重腳輕了,若是如此,即便是硬弓射出去,也是沒個幾十步便一頭墜下。因此火箭須前後都做了配重,但這般重量,非二石以上硬弓不能達百步以上。
這樣的射手即便是百萬軍中又能有多少?若是有如此身手,又豈會混跡江湖?無論是投靠天下任何邦國,最不濟也是大肇殿前弓箭直、大綦鶴禁府、大晟射生營中的上品射手,吃喝不愁!
所謂火箭者,皆是不求準頭,隻管將沁著硫磺、硝石、鬆脂、火油之物盡量多的投射於敵營,隻要敵營任何燈燭火把被其打落引燃,便能呈燎原之勢,而己方也以床弩、拋石機等投擲火罐、火球以引燃、助燃之。
全憑火箭妄圖火燒敵營實在是過於想當然,自古以來,火燒連營者大多是以騎兵偷襲敵營四處放火最為成功,而海戰者,縱火利器莫過於連綿不絕的火船,非此不能夠克敵。
因此現在這火箭雖不足以克敵,卻絕對能將敵人的膽子嚇破了。
果然,一刻之內也不過射了三輪,但就是這六支巨箭,已經唬得對麵開始加快轉向,尤其是眼見得那孤零零的海舟被兩艘海鶻船左右夾擊下,已經是檣櫓俱損,停在海上行將就木之態,更是堅定了全速逃離的決心。
當眾人皆以為仝霽雲會全力將這船敵人拿下時,他又作出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舉動。
停止追擊!
停止追擊?
是的,所有人都沒有聽錯,仝霽雲停止追擊,放那艨艟掉頭南去。
“叔父?”
仝八哥兒從桅杆上滑了下來確認號令。
“不追了,”仝霽雲擺擺手。
“你在上麵,沒看到那船上最後掛了什麽旗?”
莫說仝八哥看到了,所有人都看到了,如此數尺開的大旗如何看不到。
“那是東海雕氏的號旗,亮出這個,就是等於認輸服軟,他知道咱們是誰,現在自報家門,就是欠了咱們一個人情。”
說是號旗其實並不準確。
大宇朝建立後才慢慢齊備各種禮製,其中重要一項便是九旗製度,即常、旗、旜、物、旗、旟、旐、旞、旌九旗。
天子者,常也。三辰太常旗乃是天子祭天、征伐巡閱專用。即所謂‘王建大常,縿首畫日月,其下及旒,交畫升龍降龍也。’現如今,天下隻有大綦、大肇、大晟、後宇及東丹五國君主使用之。
諸侯者,旗也。當是,唯西陸後宇朝內諸侯用之。
三公者,旜也。唯大綦、大晟與東丹執政使用。
大夫者,物也。乃大肇、後宇執政以及大晟二品士族所用。
至於旟則各國將兵主官可用。
而旐則最為不同。於大綦乃是駐防軍政主官所用,如大都護、節度使等,東丹如是;於大肇則是府路級別以上的地方官府所用,宇朝如是;唯大晟則為五品以上至二品士族使用。
至於旞、旌等則從天子專用濫觴為軍旗、儀仗之用也。
因此,仝霽雲所說的號旗乃是俗稱,其雅稱乃是旐士也,乃是中等之家所用之物。
仝霽雲緩了緩懶腰繼續說。
“再說咱們為何要與他拚命?且不說計較不計較咱們的損失,就算咱們打贏了如何?這艨艟咱還能帶迴去不成?”
“再說,這東海雕氏遠在東海,為何到此找咱們麻煩?莫看這廝陰險狡猾的想打咱個不提防,但是卻也不打算和咱死磕。否者,你們真以為咱們就這麽幾下子就能把他嚇跑了?至於咱們,咱們還有正事要辦,與他糾纏豈不白耽誤工夫?”
“這麽說來,其實這東海雕氏與那三艘海舟並非一路人?”
宗三郎這句話頗為仝霽雲讚賞
作為宗放的嫡長子,無論宗放與宗氏子弟如何看待,在尤重嫡庶的東陸人眼裏,隻有宗三郎才是宗放衣缽的繼承人,才是宗家未來的家主。因此,宗三郎的自身成就不僅決定了宗氏的未來,也兼顧著以宗氏兄弟為紐帶,建立起來的龐大利益集團的將來。
所以,宗三郎的眼界高地和視野長短,乃至思維及觸角是否敏銳,都牽動著許多人的神經。比如仝霽雲,看到宗三郎不遜乃父的風範和慧性,自然是發自肺腑的高興。
“三郎,且給咱們說說看!”
仝霽雲比宗放更希望宗三郎能從如此年紀就開始建立自己的威望來。
“前麵三艘海舟明知實力懸殊,仍舊糾纏不休,敢於死戰,且甘願以自己的犧牲,為艨艟創造伏擊我們的可能,僅這份膽識勇氣便遠勝後者。”
宗三郎樸實敦厚的長相每到這等時刻才迸發異於常人的光芒來。
“莫看那艨艟威武之軀,但是並無與我對陣死戰之決心,完全是抱著得過且過之心而來,但是東海雕氏並非東陸之豪門。遠涉千山萬水而來,卻又虎頭蛇尾而去,若是所料不差,乃是其家族礙不過情麵,不得不來爾,偌大架勢也是給各方麵一個交代!”
“如何交待各方?”
“若是能靠著這副架勢嚇退我等便是有功,若是不濟也能自保。便是用這等大晟兵艦,看似威武,其實若是碰到我朝海巡軍艦,隻怕也就偃旗息鼓而還了!”
“其背後之人屬意用大晟軍艦,恐怕還有挑動肇晟反目的打算!”
仝三郎補充道。
“可惜所托非人,東海雕氏不是任人揉搓的蠢物!”
柳二郎對於大晟事務自然是有發言權。
見得柳二郎開口,宗三郎便不再說話,有關大晟士族,便是柳二郎所擅長之處,哪怕自己也是一清二楚,也應留給其盡情發揮,所謂成人之美,便應從小處著手才有潤物細無聲之效。父親教誨,一日三省也不如學以致用也。
“東海雕氏,仝三叔也是知曉的,雖然位列世家中品,不過是東海豪強出身。現在之家主雕攸者雖身居禦史中丞,也是其祖餘蔭使然。靠著昔日在宣王左右殷勤之勞,又憑著得了宗室諸王的舉薦,才發起家來。隻是其家族盤踞東海長生島上,坐擁島上銅鐵之利,何必遠涉關山行險呢?”
柳二郎侃侃而談,但確實言之有物,這麽一個土豪出身的世家,為何能牽連其中,實在讓人玩味。
隻是,弄清楚這些事並非當務之急,對於他們而言是旁枝末節,實在不值得耗費精力。
現在頭等要務是過海,眼下頭等之事是等那兩艘海鶻船將收攏的敵人活口押過來。
若說眾人中唯二無精打采不盡興的便是仝十一郎和宗六郎,二人隻覺得十分力氣隻用了半分,嘟嘟囔囔的被仝霽雲攆開,去船艙尋蘆頌和虢三娘了。
而遠方,兩艘海鶻船已經分離,其中之一開始在周邊巡弋以防不測,另一艘便與海船相向而行,越來越近。
海舟上為數不多的幾個幸存者都被收攏在一起,也不必再押到仝霽雲的座船上。
當兩船平行時,用木板搭起了方便過往的船橋。木板搭在略微低矮的海鶻船甲板上,仝霽雲帶著仝三郎、宗三郎、風鳴、柳二郎、仝五郎幾人依次來到這海鶻船上。
還未等海鶻船上已經恭候著的兩位船長行禮,仝三郎和五郎先一步拱手而拜,
“麻子叔、鷂子叔。”
二人連忙擺手,還不待拱手拜仝霽雲,已被仝霽雲上前左右開弓,拍在二人肩膀上。
“十八麻子,繡麵鷂子,還是你們兩個老不死的讓俺放心!”
十八麻子本姓便是姓麻,年輕時候便是仝霽雲的伴當,因一場海戰被對麵拿火筒噴了,卻是命大,沒落下殘疾,隻是一臉燎泡,待傷愈之後便成了坑坑窪窪的麻子,於是十八麻子的外號便被自己人叫了起來,隻是江湖上可不敢如此調侃於他,乃是人稱鬼麵計都。
繡麵鷂子本姓藥,乃是仝霽雲座船上了望手鬼瞳的親爹。他便是第一代鬼瞳,又加上身輕如燕,能在海船桅杆間來去自如,便是仝霽雲身邊不可或缺的人物。此人喜愛紋繡,不似他人繡了一身的花,而是剃去了毛發,將煞神黃幡星繡在頭頂,故稱繡麵鷂子,而那些僥幸從他手下逃生之人則稱其為花麵羅睺。
二人乃是仝霽雲的左膀右臂,是仝家老三這一脈的中堅。
平常此二人皆是各率船隊往來於東西海作海貿生意,兼著做些無本買賣。便是在東海行走的繡麵鷂子發現了這艨艟詭譎的航跡,這才能讓仝霽雲從容布局。隻能說,兄弟們靠得住,當頭領的日子才過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