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放此時已經做迴居士打扮,隻是換了雙烏皮靴,柳二郎也換了大肇服飾,青衣襴衫頭戴紫羅逍遙巾,忙著與三郎開始拾掇應用之物。
“介文,到了多久?”宗放由那青年扶著下了船。
“先生,我等酉時出發,到了半個時辰,現在差不多已是亥正,由此到仙桃小港快馬一個時辰即可到達。”
“好,我們休整兩刻,你且先去安排,再來敘話。”
分秒必爭也須勞逸結合,隻是不得拘禮了。等候著的雲仆也有人奉上了熱騰騰的飲子,眾人皆下船取用,甘釀入腹隻須臾間,丹田騰起熱流,蕩漾全身而寒意盡消;虢玩也取了有提神醒腦、還元氣力之用的香片分予眾人。宗放將香片含於舌下,一點清亮向髓海而去,片刻便是神清氣爽。有此兩位當世丹方妙手,這一路雖然顛苦卻也無妨。
“先生,一切安排停當,隨時可以動身”不多時,那青年與蘆頌來到先生身邊。
宗放攏了眾人,將此青年引見於虢玩等人。
此青年正是宗放的二弟子,蒲擴字介文,雙十年華,也與蘆頌一般,在宗放門下從學多年。宗放儒道兼修,但其所建雲溪書院,教授卻以儒為致用之學,但將道門的“兩精相搏”之論引申,以《大學》為本論,強調格物致知,學生雖然不少,但是堪稱入門弟子的隻有三人。宗放嚐言衣缽有此三子足矣。而於道門中,宗放不曾收授弟子,隻有幾個友人,時而雲集、時而遊遠,雖遠隔千裏也有鴻信往來,近在咫尺也能相忘於江湖也,而今日虢玩也能算其中一員了。
蒲擴祖上也是東國之人,因東國變遷而分宗,遠涉中海遷居洢水之濱,雖已三代,仍以故土暘穀為郡望。虢玩聞之,立時有了親近之意,畢竟暘穀蒲氏雖不是大晟上等士族,卻如同泰鼎虢氏、中山柳氏一般,皆為地方豪強出身,對於遊走於各地的刺奸,這類豪門尤為重要。
雖然此子之家族已經分宗三代有餘,但是當世之家族情分並不完全取決於宗親遠近,隻要是同宗之人出人頭地,無論大宗小宗皆以為傲,相反,寂寂無名者則即便是五服之內,也是泯然如眾,無人問津,更遑論聲名狼藉、身敗名裂者,其姓名即便是血親近宗也斷不會寫入譜係之中。
有鑒於此,天下名門望族子弟即便紈絝,其本人也須注重清名。家族之間姻親相著、裙帶緊密,同聲共榮、蔭庇相護尤以大晟為最。有宗放為師,弟子鋒芒畢露乃是旦夕間的事,虢玩本是熱愛才俊之人,如何不與之親近。
而其子較蘆頌年長,最是執著功利的年紀,且通曉世務遠在蘆頌之上,聽聞虢玩、柳二郎、風鳴出身,也願傾心交往,一來二去這後來之人竟比蘆頌更與眾人熟絡。
跟隨蒲介文而來的雲仆以雕雲為首,此人原是橫山戎的射雕手,其部族與山南桃源關駐泊兵馬部署秋帥頗有淵源。其人蛇姓,乃橫山戎大族出身,此族與大肇開國元勳秋崇誌有婚姻,及秋崇誌戰歿,長子及次子、三子皆與父同時蒙難。彼時,其餘諸子皆幼,偌大家業隻能由秋夫人蛇氏一力承擔,橫山蛇氏也傾心相助。秋帥即為秋崇誌第四子,及長成也與蛇氏聯姻,故此橫山蛇氏也成為大肇在此地最可信重者,於太宗朝內附。蛇氏族人不僅隻在部族軍中作戰,哪怕應征大肇禁軍也頗為踴躍。雕雲即是以射雕手成為殿前司上三軍之一的龍衛左廂第一軍一員,後為登雲閣選拔而成為雲仆。此人頗得宗放信重,乃以此人為副,平素自領一部登雲閣雲仆單獨在外,負責監視東昆侖南麓陸渾山至渤海地帶,洢水與瀍水之間,也即是被當地人稱為的伊闕古道。
伊闕道是乾昧半島前往永州最為便捷的陸上通道,也是海陸商賈匯集之地。登雲閣的人手經過多年損耗已經大不如前,即便如此,駐守此地的雲仆規模也不遜於雄安,乃是登雲閣尤為重視之地。此地雲仆關注的重心就是以大肇、東丹邊界為口,沿著伊闕道一路收緊,直至渤海沿岸第一大港,也是永州北部第一大城,大肇的四京之一,北京大明城,如此便將此地如漏鬥般漸漸收。力所能及的層層設網、步步為營,力求將一切危及大肇的隱秘勢力篩汰出來。
如此眾人皆付與雕雲手中,其能力忠謹自不必說,而其另外一重身份也有利於其不敢說手到擒來,至少也能做到得心應手。
此時,一行人一人三馬,另有快車裝載一應細軟,向海邊疾行。眾人一路無語,爭分奪秒乃是當務之急。
仙桃港本是新市港所在新洲半島西北的一座小島,源於海潮變化和先輩的不懈努力,從而以海堤將仙桃島與大陸相接,逐步發展為現在這連接中原與中南洲航程最短的海上通道,隻是當地開埠時日尚短,且港口規模也是作為新市港的補充,在環渤海諸多海港中,仍是默默無聞的存在,但卻已經是人口過萬的規模,放在永州十分平常,但是在這邊陲也算勃興的城市了。
城池雖然規模不大,但是其優越的地理環境以及地處交通要道,尤其是當地政務簡寬,許多走海之人越來越願意將此地作為泊地。
城鎮即在仙桃島之上,僅有一條可容四匹馬並行的石堤與大陸連接,連接之處設有城砦一座,城砦呈凸字型,突出部分朝向內陸,突出正麵不開門戶,而是兩邊開門,彼此兩門門戶相對,一條夯土路貫穿其間,城砦外牆不過是兩丈高的夯土,上下厚度大致齊整,不過六尺寬,城砦中望樓偏在城砦西南,更近海邊,其與後牆相連,乃是土基木樓,高五丈餘,望樓連接海堤的城砦後牆乃是建築石堤剩餘石料堆疊而成,不平整處皆用木板架平,說是城牆倒是有三丈高,上寬一丈下闊達三丈,與望樓對接地方乃是搭了木架,之間可來往交通,對應的西北乃是留出可供駟車通行的門戶,此門戶乃是堆疊城牆時刻意留出的缺口,上麵也是搭了木板可供士卒通行。
眾人駐馬遠眺,隻見這小島,雖已近子時,依舊燈光瑩瑩與天際星輝相映、碼頭船火點點與碧海銀波共生。
待眾人趣近城砦,城砦南門已經緩緩打開,從中有一隊人馬迎麵魚貫而來。
當先之人未及宗放下馬,已經叉手見禮。
此人乃是這仙桃城的兵馬都監。仙桃畢竟是地處邊陲的一處臨海要衝,因此設立了軍砦,由兵馬都監充任軍政長官,其常駐城砦中。島上民政庶務原來是由新市城派遣屬吏負責,隻是去歲前考課核算稅戶後,已經上報朝廷申請升為屬縣,因此新市城便不再派員到此,而赴任的知縣尚未履職,隻能由此兵馬都監與島上鄉老協同辦理。雖然具體操辦做事皆是鄉老的手尾,但官麵上這兵馬都監便是此地拿事的大員。
而此人並非登雲閣中人,乃是宗端部將出身,見到宗放自然是姿態放得極低,恭敬之態尤勝往昔。
概因地處海路,吃的便是海上的紅利。宗放曾方言新市港以南海路,任何人出海皆逃不過他的耳目絕非妄言。
海客將二人比作這渤海上明暗兩大神仙,一個便是雕雲,海客稱為三眼靈耀,其正名乃是蛇繼長。莫看此人在宗放麵前也是恭謹如仆從般,其明裏的身份是龍衛左廂第一軍第三指揮使,莫看隻是中階軍職,卻領著伊闕道水陸巡防的差遣,自伊闕道西端的大明府至新洲南端之文登這六百裏海麵上皆為其掌握,麾下更有著一支精銳的水師。
而稱此人為三眼靈耀,乃是此人箭術出眾。茫茫海上,在這起伏海波之上,被他追殺的賊人,往往是於冥冥海霧中,不見天日間,便被他一箭破空取了性命。於是海客皆謠傳其有三隻眼,碰上海霧黑雲,便睜開第三隻眼,攝人魂魄。
便是此等人,雖是雲仆魁首,也還是宗放身旁一員幹將而已。
說起來登雲閣並未著力於在大肇官場內放置點子,這實在是太犯忌諱。除了雕雲寥寥數人,雲仆們三教九流,盡量少與官府有甚交集。
而若得罪此人,管他什麽海商,總是大海無情,讓你有命出港,無命返鄉!因此莫說邊陲一個兵馬都監,便是沿岸諸城文武皆不敢輕視於他。
於是這都監便恭恭敬敬將宗放一行迎入城內,還哪管什麽夜禁門禁。
百戰能活命的不僅武藝高強,腦筋更是活絡,這都監便是如此。他直接將宗放一行迎送至海濱港口內一處院落休憩。此處院落毗鄰海港,交通便捷,而且別無他人居住,在這子夜時分又是十分安謐幽靜。隻有一處院門臨著正路,三麵籬笆院牆卻也整整齊齊,絕無缺口;且這院子左右皆與鄰家隔著小徑,後院相鄰的乃是用來修繕漁網,晾曬海貨的晾場。實在是進可攻退可守的所在。也足以見這都監的用心和專業。
招唿妥當,那都監便告退而去,未留一人一物,實在是個聰明人。如此以來,宗放等人自在,他也不落任何手尾,便是有人問起,也是照顧故主的應有之意,實在是抓不到什麽把柄。
諸人收拾妥當,便由雕雲安排人員部署。正堂自然是宗放、虢玩等人休息處,左廂乃是虢三娘與宗六郎休息所用,二人年幼已經是乏透了,能小憩片刻也好。
在四下裏皆布下暗哨後,雕雲與風鳴、三郎才步入正堂,裏麵正由柳二郎伺候幾位師長飲茶,蘆頌與蒲擴也幫襯著,在桌案上拚湊些夜宵來。
說是湊合,概因皆是冷食,但是葷素搭配間,豬胰胡餅、和菜餅、灌腸、香糖果子也是一應俱全。隻是夜深還須行船,便以茶代酒,如此還能恢複元氣、振作精神。
諸人扯了長凳、杌子圍坐一團,襯著夜宵閑談起來。
其實諸人閑談也是為了宗放放開神思修養元氣。不銷半炷香,待宗放睜開眼來,果然神清氣爽,真氣充盈起來。
見得如此,諸人皆止住閑敘,待宗放放話。
宗放並未關心瞻雲屬下船隊是否會準時到來,至此就是等待,多問其實並無用處。而是聽得虢玩在講東丹事物,便就著這個話題開了口。
“爾等莫要將虢先生所言隻當閑話,東丹人物故事放在平常人眼裏隻是塞外獵奇,但對我等卻是家國大事,有朝一日,爾等躋身朝堂,東丹便是如何用若繞不過去的要務。”
所謂潤物細無聲,麵對一眾子弟,宗放時時刻刻都在盡為師為父的責任,也希望子弟們能保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心態,如饑似渴的去吸收一切有益事物。人生輾轉,偶爾所得也能成點睛之筆,甚或白骨再肉也說不定。
“大肇以武立國,而能以文興邦,崇道統、興儒學,就是讓四民協力,共致太平。”
宗放頗有感觸,“隻是太宗以來興文抑武,如今頗有些過猶不及了,若是這幕後之人果真能邀動東丹全力犯邊,並居中策應,天崩地裂就在眼前。”
即便是風鳴也是久在邊地,這高州雖然廣大,隻是大肇治下人口不過二百萬眾,聽得東丹南下大軍不下三十萬,如何不讓聞者膽寒。
“吾弟明道已向秋帥通報消息,以秋帥之周密,必然會小心戰備,這時最擔心有心之人放出東丹入寇消息,惹動物議,挑動民沸。我等過海後,繼先與介文須關注東陸民間物議,不可掉以輕心!”
“可惜,這幾年來,饒是已經發覺幕後有人操作,卻不能將其深挖出來,著實可恨。”虢玩深知一個強大的敵對諜信組織,在戰爭中能發揮多大的作用,想到此也不由感概。
“若說這幕後人,我比元方更早與他打交道。這些年裏,試探有之、密探有之、刺殺也有之,總之是層出不窮的鬼蜮伎倆陸續而來。交鋒日甚,折損日甚,而對方手段之多變,人力之充足實在超出想象。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我們之所以處處被動便是無法找到其首腦所在。”
“以先生的布局,這些人即便再狡猾謹慎也不能總是居於幕後吧,便拿這兩日來看,如此損耗人力,難道這些江湖中人就這麽心甘情願為其差遣?”這裏能與宗放直言的便隻有虢玩,其餘人隻有靜靜聽話的份。
“元方也是與他們交過手的,可是抓住過活口?”
“抓住的皆是些蝦兵蟹將,其中精銳便如這麗競門門釘一般,實在是拿不住活口。”
“登雲閣何嚐不是如此,否則今日為何對其痛下殺手?概因主事者自盡後,這股人變成了斷線風箏,從者皆成雞肋,即便縱去還是能在新的主事者帶領下卷土重來。如此以來,隻能刈除之。”
“這些匪類怎麽這樣不知死活?”
也就是柳二郎敢插話。
“這些匪類沒得選!”
不太愛說話的蒲擴此刻開口,他便是東陸人士,又協助宗放多年,很多事所涉之身不亞於登雲閣之人。隻是宗放不想耽誤弟子前程,不許其正式加入登雲閣罷了。
“幕後之人舍得下本錢,手段也酷烈。這些匪類都是先拿了重金辦些小事,日後辦大事找到他們,要麽是更高的報酬,要麽是即時喪命的絕路,軟硬皆有人選,而選硬的再沒了活人,於是便都選了軟的。”
“介文,到了多久?”宗放由那青年扶著下了船。
“先生,我等酉時出發,到了半個時辰,現在差不多已是亥正,由此到仙桃小港快馬一個時辰即可到達。”
“好,我們休整兩刻,你且先去安排,再來敘話。”
分秒必爭也須勞逸結合,隻是不得拘禮了。等候著的雲仆也有人奉上了熱騰騰的飲子,眾人皆下船取用,甘釀入腹隻須臾間,丹田騰起熱流,蕩漾全身而寒意盡消;虢玩也取了有提神醒腦、還元氣力之用的香片分予眾人。宗放將香片含於舌下,一點清亮向髓海而去,片刻便是神清氣爽。有此兩位當世丹方妙手,這一路雖然顛苦卻也無妨。
“先生,一切安排停當,隨時可以動身”不多時,那青年與蘆頌來到先生身邊。
宗放攏了眾人,將此青年引見於虢玩等人。
此青年正是宗放的二弟子,蒲擴字介文,雙十年華,也與蘆頌一般,在宗放門下從學多年。宗放儒道兼修,但其所建雲溪書院,教授卻以儒為致用之學,但將道門的“兩精相搏”之論引申,以《大學》為本論,強調格物致知,學生雖然不少,但是堪稱入門弟子的隻有三人。宗放嚐言衣缽有此三子足矣。而於道門中,宗放不曾收授弟子,隻有幾個友人,時而雲集、時而遊遠,雖遠隔千裏也有鴻信往來,近在咫尺也能相忘於江湖也,而今日虢玩也能算其中一員了。
蒲擴祖上也是東國之人,因東國變遷而分宗,遠涉中海遷居洢水之濱,雖已三代,仍以故土暘穀為郡望。虢玩聞之,立時有了親近之意,畢竟暘穀蒲氏雖不是大晟上等士族,卻如同泰鼎虢氏、中山柳氏一般,皆為地方豪強出身,對於遊走於各地的刺奸,這類豪門尤為重要。
雖然此子之家族已經分宗三代有餘,但是當世之家族情分並不完全取決於宗親遠近,隻要是同宗之人出人頭地,無論大宗小宗皆以為傲,相反,寂寂無名者則即便是五服之內,也是泯然如眾,無人問津,更遑論聲名狼藉、身敗名裂者,其姓名即便是血親近宗也斷不會寫入譜係之中。
有鑒於此,天下名門望族子弟即便紈絝,其本人也須注重清名。家族之間姻親相著、裙帶緊密,同聲共榮、蔭庇相護尤以大晟為最。有宗放為師,弟子鋒芒畢露乃是旦夕間的事,虢玩本是熱愛才俊之人,如何不與之親近。
而其子較蘆頌年長,最是執著功利的年紀,且通曉世務遠在蘆頌之上,聽聞虢玩、柳二郎、風鳴出身,也願傾心交往,一來二去這後來之人竟比蘆頌更與眾人熟絡。
跟隨蒲介文而來的雲仆以雕雲為首,此人原是橫山戎的射雕手,其部族與山南桃源關駐泊兵馬部署秋帥頗有淵源。其人蛇姓,乃橫山戎大族出身,此族與大肇開國元勳秋崇誌有婚姻,及秋崇誌戰歿,長子及次子、三子皆與父同時蒙難。彼時,其餘諸子皆幼,偌大家業隻能由秋夫人蛇氏一力承擔,橫山蛇氏也傾心相助。秋帥即為秋崇誌第四子,及長成也與蛇氏聯姻,故此橫山蛇氏也成為大肇在此地最可信重者,於太宗朝內附。蛇氏族人不僅隻在部族軍中作戰,哪怕應征大肇禁軍也頗為踴躍。雕雲即是以射雕手成為殿前司上三軍之一的龍衛左廂第一軍一員,後為登雲閣選拔而成為雲仆。此人頗得宗放信重,乃以此人為副,平素自領一部登雲閣雲仆單獨在外,負責監視東昆侖南麓陸渾山至渤海地帶,洢水與瀍水之間,也即是被當地人稱為的伊闕古道。
伊闕道是乾昧半島前往永州最為便捷的陸上通道,也是海陸商賈匯集之地。登雲閣的人手經過多年損耗已經大不如前,即便如此,駐守此地的雲仆規模也不遜於雄安,乃是登雲閣尤為重視之地。此地雲仆關注的重心就是以大肇、東丹邊界為口,沿著伊闕道一路收緊,直至渤海沿岸第一大港,也是永州北部第一大城,大肇的四京之一,北京大明城,如此便將此地如漏鬥般漸漸收。力所能及的層層設網、步步為營,力求將一切危及大肇的隱秘勢力篩汰出來。
如此眾人皆付與雕雲手中,其能力忠謹自不必說,而其另外一重身份也有利於其不敢說手到擒來,至少也能做到得心應手。
此時,一行人一人三馬,另有快車裝載一應細軟,向海邊疾行。眾人一路無語,爭分奪秒乃是當務之急。
仙桃港本是新市港所在新洲半島西北的一座小島,源於海潮變化和先輩的不懈努力,從而以海堤將仙桃島與大陸相接,逐步發展為現在這連接中原與中南洲航程最短的海上通道,隻是當地開埠時日尚短,且港口規模也是作為新市港的補充,在環渤海諸多海港中,仍是默默無聞的存在,但卻已經是人口過萬的規模,放在永州十分平常,但是在這邊陲也算勃興的城市了。
城池雖然規模不大,但是其優越的地理環境以及地處交通要道,尤其是當地政務簡寬,許多走海之人越來越願意將此地作為泊地。
城鎮即在仙桃島之上,僅有一條可容四匹馬並行的石堤與大陸連接,連接之處設有城砦一座,城砦呈凸字型,突出部分朝向內陸,突出正麵不開門戶,而是兩邊開門,彼此兩門門戶相對,一條夯土路貫穿其間,城砦外牆不過是兩丈高的夯土,上下厚度大致齊整,不過六尺寬,城砦中望樓偏在城砦西南,更近海邊,其與後牆相連,乃是土基木樓,高五丈餘,望樓連接海堤的城砦後牆乃是建築石堤剩餘石料堆疊而成,不平整處皆用木板架平,說是城牆倒是有三丈高,上寬一丈下闊達三丈,與望樓對接地方乃是搭了木架,之間可來往交通,對應的西北乃是留出可供駟車通行的門戶,此門戶乃是堆疊城牆時刻意留出的缺口,上麵也是搭了木板可供士卒通行。
眾人駐馬遠眺,隻見這小島,雖已近子時,依舊燈光瑩瑩與天際星輝相映、碼頭船火點點與碧海銀波共生。
待眾人趣近城砦,城砦南門已經緩緩打開,從中有一隊人馬迎麵魚貫而來。
當先之人未及宗放下馬,已經叉手見禮。
此人乃是這仙桃城的兵馬都監。仙桃畢竟是地處邊陲的一處臨海要衝,因此設立了軍砦,由兵馬都監充任軍政長官,其常駐城砦中。島上民政庶務原來是由新市城派遣屬吏負責,隻是去歲前考課核算稅戶後,已經上報朝廷申請升為屬縣,因此新市城便不再派員到此,而赴任的知縣尚未履職,隻能由此兵馬都監與島上鄉老協同辦理。雖然具體操辦做事皆是鄉老的手尾,但官麵上這兵馬都監便是此地拿事的大員。
而此人並非登雲閣中人,乃是宗端部將出身,見到宗放自然是姿態放得極低,恭敬之態尤勝往昔。
概因地處海路,吃的便是海上的紅利。宗放曾方言新市港以南海路,任何人出海皆逃不過他的耳目絕非妄言。
海客將二人比作這渤海上明暗兩大神仙,一個便是雕雲,海客稱為三眼靈耀,其正名乃是蛇繼長。莫看此人在宗放麵前也是恭謹如仆從般,其明裏的身份是龍衛左廂第一軍第三指揮使,莫看隻是中階軍職,卻領著伊闕道水陸巡防的差遣,自伊闕道西端的大明府至新洲南端之文登這六百裏海麵上皆為其掌握,麾下更有著一支精銳的水師。
而稱此人為三眼靈耀,乃是此人箭術出眾。茫茫海上,在這起伏海波之上,被他追殺的賊人,往往是於冥冥海霧中,不見天日間,便被他一箭破空取了性命。於是海客皆謠傳其有三隻眼,碰上海霧黑雲,便睜開第三隻眼,攝人魂魄。
便是此等人,雖是雲仆魁首,也還是宗放身旁一員幹將而已。
說起來登雲閣並未著力於在大肇官場內放置點子,這實在是太犯忌諱。除了雕雲寥寥數人,雲仆們三教九流,盡量少與官府有甚交集。
而若得罪此人,管他什麽海商,總是大海無情,讓你有命出港,無命返鄉!因此莫說邊陲一個兵馬都監,便是沿岸諸城文武皆不敢輕視於他。
於是這都監便恭恭敬敬將宗放一行迎入城內,還哪管什麽夜禁門禁。
百戰能活命的不僅武藝高強,腦筋更是活絡,這都監便是如此。他直接將宗放一行迎送至海濱港口內一處院落休憩。此處院落毗鄰海港,交通便捷,而且別無他人居住,在這子夜時分又是十分安謐幽靜。隻有一處院門臨著正路,三麵籬笆院牆卻也整整齊齊,絕無缺口;且這院子左右皆與鄰家隔著小徑,後院相鄰的乃是用來修繕漁網,晾曬海貨的晾場。實在是進可攻退可守的所在。也足以見這都監的用心和專業。
招唿妥當,那都監便告退而去,未留一人一物,實在是個聰明人。如此以來,宗放等人自在,他也不落任何手尾,便是有人問起,也是照顧故主的應有之意,實在是抓不到什麽把柄。
諸人收拾妥當,便由雕雲安排人員部署。正堂自然是宗放、虢玩等人休息處,左廂乃是虢三娘與宗六郎休息所用,二人年幼已經是乏透了,能小憩片刻也好。
在四下裏皆布下暗哨後,雕雲與風鳴、三郎才步入正堂,裏麵正由柳二郎伺候幾位師長飲茶,蘆頌與蒲擴也幫襯著,在桌案上拚湊些夜宵來。
說是湊合,概因皆是冷食,但是葷素搭配間,豬胰胡餅、和菜餅、灌腸、香糖果子也是一應俱全。隻是夜深還須行船,便以茶代酒,如此還能恢複元氣、振作精神。
諸人扯了長凳、杌子圍坐一團,襯著夜宵閑談起來。
其實諸人閑談也是為了宗放放開神思修養元氣。不銷半炷香,待宗放睜開眼來,果然神清氣爽,真氣充盈起來。
見得如此,諸人皆止住閑敘,待宗放放話。
宗放並未關心瞻雲屬下船隊是否會準時到來,至此就是等待,多問其實並無用處。而是聽得虢玩在講東丹事物,便就著這個話題開了口。
“爾等莫要將虢先生所言隻當閑話,東丹人物故事放在平常人眼裏隻是塞外獵奇,但對我等卻是家國大事,有朝一日,爾等躋身朝堂,東丹便是如何用若繞不過去的要務。”
所謂潤物細無聲,麵對一眾子弟,宗放時時刻刻都在盡為師為父的責任,也希望子弟們能保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心態,如饑似渴的去吸收一切有益事物。人生輾轉,偶爾所得也能成點睛之筆,甚或白骨再肉也說不定。
“大肇以武立國,而能以文興邦,崇道統、興儒學,就是讓四民協力,共致太平。”
宗放頗有感觸,“隻是太宗以來興文抑武,如今頗有些過猶不及了,若是這幕後之人果真能邀動東丹全力犯邊,並居中策應,天崩地裂就在眼前。”
即便是風鳴也是久在邊地,這高州雖然廣大,隻是大肇治下人口不過二百萬眾,聽得東丹南下大軍不下三十萬,如何不讓聞者膽寒。
“吾弟明道已向秋帥通報消息,以秋帥之周密,必然會小心戰備,這時最擔心有心之人放出東丹入寇消息,惹動物議,挑動民沸。我等過海後,繼先與介文須關注東陸民間物議,不可掉以輕心!”
“可惜,這幾年來,饒是已經發覺幕後有人操作,卻不能將其深挖出來,著實可恨。”虢玩深知一個強大的敵對諜信組織,在戰爭中能發揮多大的作用,想到此也不由感概。
“若說這幕後人,我比元方更早與他打交道。這些年裏,試探有之、密探有之、刺殺也有之,總之是層出不窮的鬼蜮伎倆陸續而來。交鋒日甚,折損日甚,而對方手段之多變,人力之充足實在超出想象。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我們之所以處處被動便是無法找到其首腦所在。”
“以先生的布局,這些人即便再狡猾謹慎也不能總是居於幕後吧,便拿這兩日來看,如此損耗人力,難道這些江湖中人就這麽心甘情願為其差遣?”這裏能與宗放直言的便隻有虢玩,其餘人隻有靜靜聽話的份。
“元方也是與他們交過手的,可是抓住過活口?”
“抓住的皆是些蝦兵蟹將,其中精銳便如這麗競門門釘一般,實在是拿不住活口。”
“登雲閣何嚐不是如此,否則今日為何對其痛下殺手?概因主事者自盡後,這股人變成了斷線風箏,從者皆成雞肋,即便縱去還是能在新的主事者帶領下卷土重來。如此以來,隻能刈除之。”
“這些匪類怎麽這樣不知死活?”
也就是柳二郎敢插話。
“這些匪類沒得選!”
不太愛說話的蒲擴此刻開口,他便是東陸人士,又協助宗放多年,很多事所涉之身不亞於登雲閣之人。隻是宗放不想耽誤弟子前程,不許其正式加入登雲閣罷了。
“幕後之人舍得下本錢,手段也酷烈。這些匪類都是先拿了重金辦些小事,日後辦大事找到他們,要麽是更高的報酬,要麽是即時喪命的絕路,軟硬皆有人選,而選硬的再沒了活人,於是便都選了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