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心憂命舛愁無盡,淚灑殘宵夢幾迴
穿越大清當王爺之香豔與權謀 作者:我做夢都想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深秋的大觀園,仿佛被一層薄霜籠罩,染上了絲絲寒意,樹葉在風中簌簌飄落,似在輕聲訴說著季節的更替。陽光雖仍努力地灑下,卻沒了往昔的熾熱,隻餘下幾分慵懶的暖意,斑駁地落在各處。蘅蕪苑內,寶釵與薛姨媽相對而坐,屋中的氣氛略顯凝重。
鶯兒剛從外麵迴來,臉上帶著些許嚴肅,迴話說聽門上太監傳言內宮出了事。寶釵和薛姨媽如今雖是侍奉著親王阿哥,身份較以往有了極大變化,但對這天家內務,難免還是多了幾分關切。畢竟在這園子裏,各房女眷差遣丫鬟、托太監宮人去打探消息本就是常有的事兒。
寶釵向來性子安靜守份,不願跟著眾人一起咋咋唿唿地去鑽營打探,隻是手輕輕搭在茶杯上,靜靜地品著茶,心裏卻也在思量著這事兒。薛姨媽到底是經曆過些世麵、在官場上走動過的人,不過如今身份不同往昔,自持比鶯兒還矮些,問話時笑容可掬,輕聲細語,極為謹慎,見寶釵不吭聲,便斟酌著字句問道:“太監們最愛嚼舌根了,也不知說的是什麽大事呀?”
鶯兒年紀尚小,正是天真爛漫的時候,哪能領會薛姨媽那細微又複雜的心思呀,隻是依照著昔年的規矩,收斂了神色,恭敬地迴道:“太太說得是呢,幾個太監都說大內增添了禁軍把持關防,還說要召各地總督們進京,大赦天下為積德修福呢。還說…… 怕是皇帝老子身子不大好了,我想著主子會不會要進大內去呀。”
寶釵和薛姨媽聽了這話,眉頭都不禁微微皺了起來。薛姨媽雖知曉些官場深淺,寶釵也是知書達理、博古通今的,可這麽大的事兒,她們兩個女子哪能思量得明白呀。但她們心裏清楚,自家主子可是當今皇帝的親子,這事兒肯定和主子脫不了幹係,隻是到底是禍是福,實在難辨呐。母女二人沉默了片刻,寶釵才開口道:“讓小丫鬟留意著主子是否要迴大內去,其他的,咱們這會兒也不好多想了。” 又頓了頓,換上笑顏說道:“母親,在我這兒用晚飯不?”
薛姨媽擺擺手,說道:“罷了,我也不好一直在你這兒待著呀,還是迴怡紅院去吧,出來時都沒和襲人姑娘打聲招唿呢。” 說著這話,她又不由想起前些日子弘晝宿在怡紅院,還命襲人侍寢的事兒。想著如今園子裏尊卑都亂了套了,襲人雖說百般小心、千般謙恭,又是園子裏頭一個封了姑娘位分的丫鬟,如今怡紅院上下可都把她當成主心骨了。而自己呢,恭敬侍奉的主子,往昔在正堂內室也是有身份地位的,如今卻隻能在偏房守著,主子不召喚,連請見都不行,還不敢擅自離開,就怕主子突然想見卻沒人伺候著。這其中的悲辱辛酸,真是難以言說呀,眼圈忍不住又紅了起來。可又怕女兒跟著傷心,便強打起精神,擠出幾分笑容,又忍著愁緒,勉強說笑了幾句,這才披了大氅,趁著夜風還沒徹底寒透,迴怡紅院去了。寶釵一路送到蘅蕪苑外,又細細叮囑丫鬟好生跟著,這才轉身迴屋。
夜色漸深,寒意也越發濃重了,寶釵隻和鶯兒、文杏、香菱三人隨便喝了幾口熱湯。小丫鬟來迴話說弘晝沒出園子,今晚也沒去臨幸哪個女奴,就在顧恩殿歇下了,想來是那四個貼身伺候的在侍奉著,不過這些事兒也不好過多去打探。寶釵聽了,也隻道了句 “罷了”,便讓三個丫鬟下去自便,隻留文杏在外房歇息伺候著,自己則在閨房中,對著那盞白釉桃花碗油燈,心裏有些煩悶,想尋本書來看。
先是翻了幾篇樂章集,看著看著,臉蛋微微一紅,又從那文章櫃後頭的小格子裏取出本《嬋娟野語》來讀。這書呀,本是內闈之書,以前侯門女兒家是萬萬看不到的,尋常人家也不會藏著這樣的書,都是大內才有的呢。名義上是假托古人之言,講些神怪陸離的傳奇故事,可實際上盡是些描述床笫之事的內容,多是供後妃們侍君、內宮爭寵用的。
寶釵讀到一篇傳奇,說的是那漢將軍征伐西域,到了涼州昆侖之西的一個叫小宛的小國。那小宛國的國王畏懼漢軍,無力保衛國家,都打算自焚宮中了。這時有個年僅十四歲的小公主,叫賽喃,生得那叫一個秀齒碧眸,明豔動人,才藝也是絕佳,還通曉西域祭祀佛法,皇族裏都稱她為 “聖女” 呢。可她卻主動獻身到將軍帳中,舍棄了皇家尊嚴、內閨貞潔,連神佛的庇佑都不顧了,隻求能保皇族家人平安,想想也是夠無奈又令人心酸的事兒呀。
書中還細細描繪了西域的風情,寫那異族女兒的穿著打扮,還有她們身處困境時的艱難處境。寶釵合上書卷,聯想到自己如今的處境,不禁一陣心酸。她平日裏在人前總是藏拙守份的樣子,可心裏其實對自己的才華詩書頗為自傲,性情又明理,體態還嬌媚,容貌更是明豔,這會兒難免和那賽喃公主生出些惺惺相惜的感覺來。一時心動,便取了架上的一管素毫筆,在書桌的娟紙上隨意寫了起來:
“嬌喃一點西風朔,凝脂幾處憐人蘿。金賬閨兒冰潔月,鐵戈蹄驚小宛漠。拋卻三經羞斷魂,可聽玉人裂初帛。娥眉婉轉香泣露,紅顏知書錯錯錯。”
寫完後,心裏滿是酸楚,卻也不知這傷心到底從何而來,知道多想也隻是徒增傷感,便勉強收拾了心神,也沒顧得上潤色修改。抬眼看到桌上銅鏡裏自己嬌美的容顏、如玉的肌膚,還有那凝起的眉頭、朱紅的嘴唇,也不禁暗自感歎自己生得如仙子般美麗,氣質像牡丹般高貴。想著今兒夜深了,弘晝應該不會再來了,心裏一陣悵然,默默歎了口氣,便吹熄了燈,準備歇息了。
次日,日上三竿了,寶釵才懶懶地醒來,文杏趕忙過來伺候著換衣衫。寶釵向來喜愛素淨,即便如今在園子裏做了奴,這素色的衣衫也大多別有一番情致。今日穿的是一套新製的內衣,那是南方繡娘精心做的,用棉線勾勒出一片片花瓣狀的半鏤空布料,裁剪成一方肚兜和一條小內褲,裹在身上,襯得肌膚越發嬌美。外麵又穿了件水色的內襯細紗小衫,搭配一條灑腿兒裙褲,最外頭是水墨畫紋的宮裙,腰間用條彩文緞子汗巾紮著。這肚兜、小衣和宮裙在乳溝處都隻留了一小片布料,既沒完全遮住,也不算敞露,可仔細一瞧,就能看到寶釵那隱隱的輪廓呢。文杏年紀小,一時看得都呆了。寶釵見她盯著自己胸前看,又好氣又好笑,笑罵了一句。這時,外頭的鶯兒也進來伺候寶釵起床洗漱、梳頭綰發了,見寶釵一副慵懶倦怠的模樣,便嗔怪文杏沒用心伺候小主,隻說夜裏肯定沒睡好。寶釵則懶懶地啐了一口,說道:“胡說,文杏伺候得挺好的呀。”
其實呀,這寶釵雖說早被弘晝破了處子貞潔,如今做了性奴,對那床笫間的事兒也漸漸看開了些,可到底還是個年方二八的少女,從小受的閨門教導,讓她骨子裏還是很守規矩的。一方麵,自己身為性奴,得時刻準備著承受主子各種各樣的安排,還得依照教導去看些書冊,學些伺候的事兒,穿著那些符合身份的衣衫;可另一方麵呢,弘晝身邊美人眾多,倚紅偎翠的,哪能顧得過來呀,就算寶釵生得絕色,挺合弘晝心意,一個月也難得被招寵一次呢。她這青春的心懷、少女的心思,也沒處舒展呀。
依著園子裏的規矩,主子要是想解解春悶,是可以喚低位的女孩子來侍奉歡好的。可寶釵知書達理,又向來是麵上羞澀溫存的性子,除了房裏的鶯兒、文杏兩個丫頭,也就隻有和自己相依為命的小嫂子香菱,偶爾會喚來陪著說說話,斷然不會叫其他房裏的丫鬟奴兒來侍奉的,更別說像妙玉、黛玉、迎春、探春這些園裏各房的小姐姑娘了。
鶯兒年紀小,還是處子之身,文杏更是孩子氣十足,除了香菱略懂些人情世故,其實她們都還懵懂著呢,哪能知曉這裏頭的門道呀,自然也沒法讓寶釵暢快些。說起來也是挺無奈的,鶯兒、文杏自小跟著寶釵,和她親昵得如同姊妹一般,對主子那也是奉若神明,隻要寶釵樂意,她們本是什麽事兒都願意做的,隻是寶釵總是心疼她們,不願讓她們太過為難。
這會兒都快晌午了,主仆三人吃了些點心粥米,寶釵還是懶懶的,因為起得晚,這會兒也沒了困意,不好睡午覺。見窗外秋陽正好,暖意融融的,便說道:“這幾日霜降了,天兒挺冷的,難得今兒太陽這麽好,可不能辜負了,出去走走也好呀。” 鶯兒便問要帶哪個丫鬟跟著,寶釵這會兒起了玩心,笑著說道:“罷了,就隨便出去走走,在太陽底下暖暖身子,哪能就遇到壞人呢,不用跟著了。” 鶯兒她們也沒當迴事,應了一聲,還打趣說:“園子裏哪有什麽壞人呀,就是怕遇到主子呢。” 寶釵啐了一口,便披了暖絨袍子披風,慢悠悠地出門賞園子去了。
從蘅蕪苑出來,外麵有一道柳林小徑,底下原本栽著五色秋菊,隻是這會兒秋深了,菊花也漸漸謝了,沒什麽看頭了。不過借著午後暖烘烘的陽光,寶釵一路緩緩走著,倒也覺得愜意。走過九曲橋,看著河裏的鯉魚遊來遊去,被太陽曬得身上暖乎乎的,很是舒服。接著起身繼續往前走,就到了顧恩殿的後院。
這顧恩殿本是昔年省親正殿,是依照皇家規格建造的,十分雄偉。寶釵癡癡地望著那簷頂的鑾鈴,陽光有些刺眼,也不敢多看,心裏卻不自覺地胡思亂想起來:“也不知道主子在不在裏頭呀,昨兒是哪個奴兒在伺候呢,今兒晚上主子又會去哪兒呢……” 想著這些,心裏越發煩悶,又暗暗怪自己怎麽淨想這些沒羞臊的事兒,便搖了搖頭,像是要把這些煩惱都甩開似的,也不再貪戀景致,順著路徑往東北角走去了。
沒走多遠,就到了櫳翠庵外的一座小山旁。這山坡上遍栽古木,還斜插著些怪石,原本看著有點陰森,不過這會兒秋深了,樹葉都落光了,又有暖陽照著,倒顯得斑駁爽意。寶釵本就是少女心性,又大度,看著這景致,隻顧著欣賞秋色,把煩惱都拋到腦後了。左右也沒人,她便蹦蹦跳跳地往山上走去。這山坡雖說不高,也就百餘步路,可女兒家畢竟體力弱些,就算寶釵向來身子還算結實,這會兒也走得有點氣喘籲籲了。
又繞了小半裏路,在櫳翠庵外的梅林處停了下來。這會兒紅梅還沒開,隻有十幾株珍珠梅開得一片雪白,點綴在枝頭,煞是精巧細膩,連寶釵都忍不住心動,折了一枝,見那花色素雅別致,雖然平時不太愛簪花,這會兒竟也忍耐不住,取了一枝兩朵並蒂的,仔細地簪在發角邊。愛美本就是女兒家的天性嘛,這會兒找不到湖水河岸照照自己的模樣,還覺得挺遺憾的呢。
又過了一會兒,寶釵扶著梅枝,看著周圍的漢瓦扶棟、朱樓山石,心裏不禁感歎:這園子真是雅致華貴呀,想當年賈府仗著內眷的身份,造了這麽個園子,如今看來,還真是有些驕橫僭越了呢。又聽到櫳翠庵裏隱隱傳來念誦之聲,不知怎的,就想起昨天看的書裏那賽喃公主和國中佛法祭祀的事兒了,心裏又是一陣感慨:“可憐那妙玉也是個古怪的人呀,如今還在念經呢,也不知她心裏是怎麽想的呀。” 想著想去進去瞧瞧妙玉,和她說說話,解解煩悶,可又想到妙玉性子高潔又古怪,這會兒在誦經做功課呢,怕進去了會嗔怪自己打擾她清修,猶豫了一下,還是作罷了。
又走了一會兒,感覺腿腳有些吃力了,得找個地方歇歇呀。前麵往右是稻香村,往左有兩條路,一條涉水,是去紫菱洲的,一條傍坡,通往枕霞居。寶釵想著:好久沒去看看雲妹妹了,便抬腳往枕霞居走去了。
原來呀,在大觀園的東北角,昔年規劃亭台山水的時候,有一處青荷蔓草的整齊小坡,周圍種滿了梧桐,還有清泉流淌,靠著起伏的文章牆,依著金楓欄,順著山坡向西,蓋了一處小院。這小院從東往西,不管園子裏的什麽景致,遇到樓就斜著,碰到山就避讓,神奇的是,每到夕陽西下的時候,那緋紅的晚霞都能灑滿這個坡,所以就取名叫 “枕霞居”。這小院的樓台規格、景致裝點、窗牆樣式、樹木迴廊,都是當年賈政為了盡孝心,派人照著史老太君在金陵史家舊院所居之處原樣打造的,好讓老太太心裏舒坦。湘雲本就是史家舊人,元妃省親後,就把這地方賜給她住了。後來弘晝圍園圈奴,拘禁了諸位美人,湘雲也就繼續住在這兒了。
往常寶釵去尋湘雲,都是走從怡紅院那邊引過來的方磚路,今兒卻難得,是從櫳翠庵的梅花林繞過來的,正好到了枕霞居邊上的側方旁門處。寶釵見那暖紅小門掩著,本想上前叩門,伸手一推,才發現門沒掩實,估計是昨夜上夜的婆子沒留意。她笑了笑,也沒在意,就推門進去了。今兒沒帶丫鬟跟著,她便輕聲喚道:“可有人在?” 聲音溫溫柔柔的,可也沒人聽見呀。左右一看,原來是在枕霞居後頭棲雲閣右側的小甬道這兒。
這棲雲閣原本叫雲棲處,後來改叫棲雲閣了,就是湘雲的閨房所在,是一座小小的兩層小樓,正常下頭做廂廳,上頭做繡房臥室。不過寶釵常來,知道湘雲調皮,愛憨睡,所以上下兩層都搭了暖炕繡床,平日裏姐妹們閨中閑聊,大多就在樓下歪在炕上,又舒適又慵懶呢。
這會兒仔細一聽,周圍靜悄悄的,也不知道湘雲在哪兒。再側耳細聽,隱隱聽到丫鬟嬉笑說話的聲音,是從南麵傳來的,想來是湘雲房裏的丫鬟奴兒們在前頭院落的廳堂裏呢。從樓下隔著窗戶看不太真切,不過瞧著雲棲閣樓下沒什麽動靜,應該是沒人在。寶釵今兒心情挺好,一時興起,起了小女兒家愛玩的心思,想和湘雲嬉笑打鬧一番,便輕輕抬起腳,小心翼翼地點著步子,順著樓邊的木台階往樓上走去。
剛轉過迴廊,卻發現樓上也沒丫鬟奴兒伺候著,心裏正疑惑著,想著湘雲許是不在,正覺得有些無趣,打算轉身下樓去呢,忽然隱隱聽到一陣聲響。她下意識地又仔細聽了聽,這一聽,頓時心裏一緊,想著這聲音怎麽聽著有些奇怪呀。原來,那聲響是從湘雲的繡房中傳出來的,隱隱約約像是有人在低聲哭泣,又夾雜著些許壓抑的喘息聲,這聲音讓寶釵心裏滿是疑惑,她想著:雲妹妹這是怎麽了呀?
寶釵當下心裏有些著急,又怕貿然進去不太合適,可又實在擔心湘雲是不是出了什麽事兒。她站在那兒猶豫了一下,咬了咬嘴唇,還是朝著那閨房的方向走去,一邊走一邊輕聲喚道:“雲妹妹,你在裏頭嗎?我是寶姐姐呀。” 可那聲音依舊斷斷續續地傳出來,卻沒人迴應她。
她走到房門前,又輕輕敲了敲門,提高了些聲音說道:“雲妹妹,我進來了哦,你要是不方便,就應我一聲呀。” 然而還是沒有迴應,她心裏越發擔憂了,想著湘雲莫不是病了,迷迷糊糊的才沒聽見自己說話吧。於是,她輕輕推開了門,往裏看去。
隻見屋裏透著一股暖融融的氣息,正對著的就是湘雲的繡床,床上掛著鵝黃細紗的帳簾,隱隱能看到裏頭有人影。寶釵趕忙走上前去,掀開帳簾一角,就看到湘雲側身躺在床上,眼睛閉著,臉上帶著淚痕,像是剛哭過的樣子,身上蓋著被子,隻露出半張臉和一隻手,那手還緊緊地揪著被子一角呢。
寶釵心裏一驚,趕忙坐到床邊,伸手輕輕摸了摸湘雲的額頭,嘴裏念叨著:“雲妹妹,你這是怎麽了呀?是哪裏不舒服嗎?快醒醒呀
繼續
湘雲被這麽一喚,緩緩睜開了眼睛,瞧見是寶釵,先是一愣,隨後眼神裏閃過一絲慌亂,趕忙別過頭去,用被子把自己裹得更緊了些,帶著哭腔說道:“寶姐姐,你…… 你怎麽來了呀,我…… 我沒事兒的,就是做了個噩夢,這會兒還有些迷糊呢。”
寶釵看著她這副模樣,心裏哪能信呀,眉頭微微皺起,一臉關切地說道:“雲妹妹,你莫要瞞我了,瞧你這眼睛都哭腫了,定是有什麽委屈事兒,你便同我說說吧,姐姐也好幫你分擔分擔呀。”
湘雲咬著嘴唇,猶豫了好一會兒,才抽抽搭搭地說道:“寶姐姐,我…… 我就是想起如今這處境,心裏難受得很。咱們以前在園子裏,雖說也有煩惱,可好歹自在些,哪像現在,做了這…… 這等身份,每日裏隻能盼著主子能多眷顧一二,可主子身邊人那麽多,哪能顧得上我呀,我這心裏頭就空落落的,剛剛便夢到自己又被丟在這園子裏,孤孤單單的,越想越傷心,就忍不住哭了。”
寶釵聽了,心裏也是一陣酸澀,輕輕歎了口氣,握住湘雲的手說道:“妹妹呀,姐姐又何嚐不是如此呢,咱們如今身不由己,可日子還得往下過呀。你也別太傷懷了,說不定哪天主子就想起妹妹你的好來了呢。”
湘雲微微抬起頭,看著寶釵,眼裏滿是無奈,苦笑著說道:“寶姐姐,你向來是個豁達的,可我這性子,就是忍不住去想這些,越想越覺得委屈。我有時候就想,要是能迴到從前,哪怕日子平淡些,那也好呀,總好過現在這般,心裏頭總像是壓著塊大石頭似的。”
寶釵輕輕拍了拍湘雲的手,安慰道:“妹妹,過去的事兒咱也迴不去了,如今隻當是磨煉吧。咱們姐妹在這園子裏,相互陪著,總能熬過去的。你呀,平日裏也別總悶在屋裏,多出去走走,散散心也好呀。”
湘雲擦了擦眼淚,點了點頭,應道:“姐姐說得是呢,我就是一時想不開,鑽了牛角尖了。今兒姐姐來了,陪我說說話,我這心裏頭倒是舒坦了些。”
寶釵見她情緒好了些,也露出了笑容,說道:“這才對嘛,妹妹你本就是個開朗的性子,可不能讓這些愁緒給困住了呀。對了,我今兒是從櫳翠庵那邊繞過來的,路上瞧見那梅林的珍珠梅開得極好,還折了一枝簪在頭上呢,妹妹你若有興致,改日咱們也去那兒逛逛呀。”
湘雲一聽,眼睛亮了一下,說道:“真的呀,那珍珠梅定然好看極了,我許久沒去那邊了,倒真想去瞧瞧呢。”
兩人就這麽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著,屋裏的氣氛也漸漸輕鬆了起來。過了一會兒,湘雲像是想起了什麽,坐直了身子,說道:“寶姐姐,我聽說前兒內宮出了些事兒,也不知是真是假呀,姐姐你可有聽到什麽消息?”
寶釵便把從鶯兒那兒聽來的事兒跟湘雲說了一遍,又說道:“咱們在這園子裏,消息也不靈通,到底是怎麽迴事兒,咱們也隻能等著看了,隻希望別牽連到咱們這兒才好呢。”
湘雲聽了,眉頭又皺了起來,擔憂地說道:“是呀,這事兒可讓人揪心了,但願一切都平平安安的吧。”
正說著,樓下傳來丫鬟的聲音:“姑娘,都晌午了,可要傳膳呀?”
湘雲轉頭應道:“知道了,這就下去呢。” 然後看向寶釵,笑著說:“姐姐,今兒就在我這兒用膳吧,咱們也好接著聊聊。”
寶釵笑著點頭道:“也好,那姐姐今兒就叨擾妹妹了。”
說著,兩人整理了一下衣衫,手挽著手下了樓,往廳堂走去。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她們身上,映出兩道相依的身影,仿佛暫時忘卻了那些煩惱與憂愁,隻珍惜這難得的相聚時光。
用過膳後,兩人又坐在廳堂裏,說起了園子裏的其他姐妹們,一會兒感慨黛玉的才情,一會兒又念叨探春的聰慧,歡聲笑語不斷,那畫麵看著倒也是溫馨和諧,讓這深秋的園子似乎也多了幾分暖意。
午後的時光慢慢流逝,寶釵想著也該迴蘅蕪苑了,便起身告辭。湘雲有些不舍,拉著寶釵的手說道:“姐姐,你可得常來看看我呀,沒你陪著,我這日子可沒這麽有意思了。”
寶釵笑著應道:“妹妹放心,姐姐一有空就來,你呀,自己也要開開心心的才好呢。”
說罷,寶釵披好披風,出了枕霞居,沿著來時的路往迴走。一路上,她看著園子裏的景致,心裏思緒萬千,想著姐妹們如今的處境,暗暗下定決心,不管怎樣,都要和大家相互扶持著度過這艱難的日子,哪怕未來依舊充滿了未知與坎坷,但隻要姐妹們的心在一起,總能尋得幾分安寧與慰藉吧。
迴到蘅蕪苑,鶯兒迎了上來,笑著說道:“姑娘,你可算迴來了,我們還擔心你呢,今兒出去逛得可還舒心呀?”
寶釵笑著迴道:“挺舒心的,去看了雲妹妹,和她聊了許久,這會兒心情倒是暢快多了。”
說著,便進了屋,坐在桌前,又翻開了一本書,隻是這一次,她的心思卻全然沒在書上,而是想著如何讓園子裏的日子能過得更安穩些,讓姐妹們能少些憂愁,多些歡笑,不知不覺間,便陷入了沉思之中……
鶯兒剛從外麵迴來,臉上帶著些許嚴肅,迴話說聽門上太監傳言內宮出了事。寶釵和薛姨媽如今雖是侍奉著親王阿哥,身份較以往有了極大變化,但對這天家內務,難免還是多了幾分關切。畢竟在這園子裏,各房女眷差遣丫鬟、托太監宮人去打探消息本就是常有的事兒。
寶釵向來性子安靜守份,不願跟著眾人一起咋咋唿唿地去鑽營打探,隻是手輕輕搭在茶杯上,靜靜地品著茶,心裏卻也在思量著這事兒。薛姨媽到底是經曆過些世麵、在官場上走動過的人,不過如今身份不同往昔,自持比鶯兒還矮些,問話時笑容可掬,輕聲細語,極為謹慎,見寶釵不吭聲,便斟酌著字句問道:“太監們最愛嚼舌根了,也不知說的是什麽大事呀?”
鶯兒年紀尚小,正是天真爛漫的時候,哪能領會薛姨媽那細微又複雜的心思呀,隻是依照著昔年的規矩,收斂了神色,恭敬地迴道:“太太說得是呢,幾個太監都說大內增添了禁軍把持關防,還說要召各地總督們進京,大赦天下為積德修福呢。還說…… 怕是皇帝老子身子不大好了,我想著主子會不會要進大內去呀。”
寶釵和薛姨媽聽了這話,眉頭都不禁微微皺了起來。薛姨媽雖知曉些官場深淺,寶釵也是知書達理、博古通今的,可這麽大的事兒,她們兩個女子哪能思量得明白呀。但她們心裏清楚,自家主子可是當今皇帝的親子,這事兒肯定和主子脫不了幹係,隻是到底是禍是福,實在難辨呐。母女二人沉默了片刻,寶釵才開口道:“讓小丫鬟留意著主子是否要迴大內去,其他的,咱們這會兒也不好多想了。” 又頓了頓,換上笑顏說道:“母親,在我這兒用晚飯不?”
薛姨媽擺擺手,說道:“罷了,我也不好一直在你這兒待著呀,還是迴怡紅院去吧,出來時都沒和襲人姑娘打聲招唿呢。” 說著這話,她又不由想起前些日子弘晝宿在怡紅院,還命襲人侍寢的事兒。想著如今園子裏尊卑都亂了套了,襲人雖說百般小心、千般謙恭,又是園子裏頭一個封了姑娘位分的丫鬟,如今怡紅院上下可都把她當成主心骨了。而自己呢,恭敬侍奉的主子,往昔在正堂內室也是有身份地位的,如今卻隻能在偏房守著,主子不召喚,連請見都不行,還不敢擅自離開,就怕主子突然想見卻沒人伺候著。這其中的悲辱辛酸,真是難以言說呀,眼圈忍不住又紅了起來。可又怕女兒跟著傷心,便強打起精神,擠出幾分笑容,又忍著愁緒,勉強說笑了幾句,這才披了大氅,趁著夜風還沒徹底寒透,迴怡紅院去了。寶釵一路送到蘅蕪苑外,又細細叮囑丫鬟好生跟著,這才轉身迴屋。
夜色漸深,寒意也越發濃重了,寶釵隻和鶯兒、文杏、香菱三人隨便喝了幾口熱湯。小丫鬟來迴話說弘晝沒出園子,今晚也沒去臨幸哪個女奴,就在顧恩殿歇下了,想來是那四個貼身伺候的在侍奉著,不過這些事兒也不好過多去打探。寶釵聽了,也隻道了句 “罷了”,便讓三個丫鬟下去自便,隻留文杏在外房歇息伺候著,自己則在閨房中,對著那盞白釉桃花碗油燈,心裏有些煩悶,想尋本書來看。
先是翻了幾篇樂章集,看著看著,臉蛋微微一紅,又從那文章櫃後頭的小格子裏取出本《嬋娟野語》來讀。這書呀,本是內闈之書,以前侯門女兒家是萬萬看不到的,尋常人家也不會藏著這樣的書,都是大內才有的呢。名義上是假托古人之言,講些神怪陸離的傳奇故事,可實際上盡是些描述床笫之事的內容,多是供後妃們侍君、內宮爭寵用的。
寶釵讀到一篇傳奇,說的是那漢將軍征伐西域,到了涼州昆侖之西的一個叫小宛的小國。那小宛國的國王畏懼漢軍,無力保衛國家,都打算自焚宮中了。這時有個年僅十四歲的小公主,叫賽喃,生得那叫一個秀齒碧眸,明豔動人,才藝也是絕佳,還通曉西域祭祀佛法,皇族裏都稱她為 “聖女” 呢。可她卻主動獻身到將軍帳中,舍棄了皇家尊嚴、內閨貞潔,連神佛的庇佑都不顧了,隻求能保皇族家人平安,想想也是夠無奈又令人心酸的事兒呀。
書中還細細描繪了西域的風情,寫那異族女兒的穿著打扮,還有她們身處困境時的艱難處境。寶釵合上書卷,聯想到自己如今的處境,不禁一陣心酸。她平日裏在人前總是藏拙守份的樣子,可心裏其實對自己的才華詩書頗為自傲,性情又明理,體態還嬌媚,容貌更是明豔,這會兒難免和那賽喃公主生出些惺惺相惜的感覺來。一時心動,便取了架上的一管素毫筆,在書桌的娟紙上隨意寫了起來:
“嬌喃一點西風朔,凝脂幾處憐人蘿。金賬閨兒冰潔月,鐵戈蹄驚小宛漠。拋卻三經羞斷魂,可聽玉人裂初帛。娥眉婉轉香泣露,紅顏知書錯錯錯。”
寫完後,心裏滿是酸楚,卻也不知這傷心到底從何而來,知道多想也隻是徒增傷感,便勉強收拾了心神,也沒顧得上潤色修改。抬眼看到桌上銅鏡裏自己嬌美的容顏、如玉的肌膚,還有那凝起的眉頭、朱紅的嘴唇,也不禁暗自感歎自己生得如仙子般美麗,氣質像牡丹般高貴。想著今兒夜深了,弘晝應該不會再來了,心裏一陣悵然,默默歎了口氣,便吹熄了燈,準備歇息了。
次日,日上三竿了,寶釵才懶懶地醒來,文杏趕忙過來伺候著換衣衫。寶釵向來喜愛素淨,即便如今在園子裏做了奴,這素色的衣衫也大多別有一番情致。今日穿的是一套新製的內衣,那是南方繡娘精心做的,用棉線勾勒出一片片花瓣狀的半鏤空布料,裁剪成一方肚兜和一條小內褲,裹在身上,襯得肌膚越發嬌美。外麵又穿了件水色的內襯細紗小衫,搭配一條灑腿兒裙褲,最外頭是水墨畫紋的宮裙,腰間用條彩文緞子汗巾紮著。這肚兜、小衣和宮裙在乳溝處都隻留了一小片布料,既沒完全遮住,也不算敞露,可仔細一瞧,就能看到寶釵那隱隱的輪廓呢。文杏年紀小,一時看得都呆了。寶釵見她盯著自己胸前看,又好氣又好笑,笑罵了一句。這時,外頭的鶯兒也進來伺候寶釵起床洗漱、梳頭綰發了,見寶釵一副慵懶倦怠的模樣,便嗔怪文杏沒用心伺候小主,隻說夜裏肯定沒睡好。寶釵則懶懶地啐了一口,說道:“胡說,文杏伺候得挺好的呀。”
其實呀,這寶釵雖說早被弘晝破了處子貞潔,如今做了性奴,對那床笫間的事兒也漸漸看開了些,可到底還是個年方二八的少女,從小受的閨門教導,讓她骨子裏還是很守規矩的。一方麵,自己身為性奴,得時刻準備著承受主子各種各樣的安排,還得依照教導去看些書冊,學些伺候的事兒,穿著那些符合身份的衣衫;可另一方麵呢,弘晝身邊美人眾多,倚紅偎翠的,哪能顧得過來呀,就算寶釵生得絕色,挺合弘晝心意,一個月也難得被招寵一次呢。她這青春的心懷、少女的心思,也沒處舒展呀。
依著園子裏的規矩,主子要是想解解春悶,是可以喚低位的女孩子來侍奉歡好的。可寶釵知書達理,又向來是麵上羞澀溫存的性子,除了房裏的鶯兒、文杏兩個丫頭,也就隻有和自己相依為命的小嫂子香菱,偶爾會喚來陪著說說話,斷然不會叫其他房裏的丫鬟奴兒來侍奉的,更別說像妙玉、黛玉、迎春、探春這些園裏各房的小姐姑娘了。
鶯兒年紀小,還是處子之身,文杏更是孩子氣十足,除了香菱略懂些人情世故,其實她們都還懵懂著呢,哪能知曉這裏頭的門道呀,自然也沒法讓寶釵暢快些。說起來也是挺無奈的,鶯兒、文杏自小跟著寶釵,和她親昵得如同姊妹一般,對主子那也是奉若神明,隻要寶釵樂意,她們本是什麽事兒都願意做的,隻是寶釵總是心疼她們,不願讓她們太過為難。
這會兒都快晌午了,主仆三人吃了些點心粥米,寶釵還是懶懶的,因為起得晚,這會兒也沒了困意,不好睡午覺。見窗外秋陽正好,暖意融融的,便說道:“這幾日霜降了,天兒挺冷的,難得今兒太陽這麽好,可不能辜負了,出去走走也好呀。” 鶯兒便問要帶哪個丫鬟跟著,寶釵這會兒起了玩心,笑著說道:“罷了,就隨便出去走走,在太陽底下暖暖身子,哪能就遇到壞人呢,不用跟著了。” 鶯兒她們也沒當迴事,應了一聲,還打趣說:“園子裏哪有什麽壞人呀,就是怕遇到主子呢。” 寶釵啐了一口,便披了暖絨袍子披風,慢悠悠地出門賞園子去了。
從蘅蕪苑出來,外麵有一道柳林小徑,底下原本栽著五色秋菊,隻是這會兒秋深了,菊花也漸漸謝了,沒什麽看頭了。不過借著午後暖烘烘的陽光,寶釵一路緩緩走著,倒也覺得愜意。走過九曲橋,看著河裏的鯉魚遊來遊去,被太陽曬得身上暖乎乎的,很是舒服。接著起身繼續往前走,就到了顧恩殿的後院。
這顧恩殿本是昔年省親正殿,是依照皇家規格建造的,十分雄偉。寶釵癡癡地望著那簷頂的鑾鈴,陽光有些刺眼,也不敢多看,心裏卻不自覺地胡思亂想起來:“也不知道主子在不在裏頭呀,昨兒是哪個奴兒在伺候呢,今兒晚上主子又會去哪兒呢……” 想著這些,心裏越發煩悶,又暗暗怪自己怎麽淨想這些沒羞臊的事兒,便搖了搖頭,像是要把這些煩惱都甩開似的,也不再貪戀景致,順著路徑往東北角走去了。
沒走多遠,就到了櫳翠庵外的一座小山旁。這山坡上遍栽古木,還斜插著些怪石,原本看著有點陰森,不過這會兒秋深了,樹葉都落光了,又有暖陽照著,倒顯得斑駁爽意。寶釵本就是少女心性,又大度,看著這景致,隻顧著欣賞秋色,把煩惱都拋到腦後了。左右也沒人,她便蹦蹦跳跳地往山上走去。這山坡雖說不高,也就百餘步路,可女兒家畢竟體力弱些,就算寶釵向來身子還算結實,這會兒也走得有點氣喘籲籲了。
又繞了小半裏路,在櫳翠庵外的梅林處停了下來。這會兒紅梅還沒開,隻有十幾株珍珠梅開得一片雪白,點綴在枝頭,煞是精巧細膩,連寶釵都忍不住心動,折了一枝,見那花色素雅別致,雖然平時不太愛簪花,這會兒竟也忍耐不住,取了一枝兩朵並蒂的,仔細地簪在發角邊。愛美本就是女兒家的天性嘛,這會兒找不到湖水河岸照照自己的模樣,還覺得挺遺憾的呢。
又過了一會兒,寶釵扶著梅枝,看著周圍的漢瓦扶棟、朱樓山石,心裏不禁感歎:這園子真是雅致華貴呀,想當年賈府仗著內眷的身份,造了這麽個園子,如今看來,還真是有些驕橫僭越了呢。又聽到櫳翠庵裏隱隱傳來念誦之聲,不知怎的,就想起昨天看的書裏那賽喃公主和國中佛法祭祀的事兒了,心裏又是一陣感慨:“可憐那妙玉也是個古怪的人呀,如今還在念經呢,也不知她心裏是怎麽想的呀。” 想著想去進去瞧瞧妙玉,和她說說話,解解煩悶,可又想到妙玉性子高潔又古怪,這會兒在誦經做功課呢,怕進去了會嗔怪自己打擾她清修,猶豫了一下,還是作罷了。
又走了一會兒,感覺腿腳有些吃力了,得找個地方歇歇呀。前麵往右是稻香村,往左有兩條路,一條涉水,是去紫菱洲的,一條傍坡,通往枕霞居。寶釵想著:好久沒去看看雲妹妹了,便抬腳往枕霞居走去了。
原來呀,在大觀園的東北角,昔年規劃亭台山水的時候,有一處青荷蔓草的整齊小坡,周圍種滿了梧桐,還有清泉流淌,靠著起伏的文章牆,依著金楓欄,順著山坡向西,蓋了一處小院。這小院從東往西,不管園子裏的什麽景致,遇到樓就斜著,碰到山就避讓,神奇的是,每到夕陽西下的時候,那緋紅的晚霞都能灑滿這個坡,所以就取名叫 “枕霞居”。這小院的樓台規格、景致裝點、窗牆樣式、樹木迴廊,都是當年賈政為了盡孝心,派人照著史老太君在金陵史家舊院所居之處原樣打造的,好讓老太太心裏舒坦。湘雲本就是史家舊人,元妃省親後,就把這地方賜給她住了。後來弘晝圍園圈奴,拘禁了諸位美人,湘雲也就繼續住在這兒了。
往常寶釵去尋湘雲,都是走從怡紅院那邊引過來的方磚路,今兒卻難得,是從櫳翠庵的梅花林繞過來的,正好到了枕霞居邊上的側方旁門處。寶釵見那暖紅小門掩著,本想上前叩門,伸手一推,才發現門沒掩實,估計是昨夜上夜的婆子沒留意。她笑了笑,也沒在意,就推門進去了。今兒沒帶丫鬟跟著,她便輕聲喚道:“可有人在?” 聲音溫溫柔柔的,可也沒人聽見呀。左右一看,原來是在枕霞居後頭棲雲閣右側的小甬道這兒。
這棲雲閣原本叫雲棲處,後來改叫棲雲閣了,就是湘雲的閨房所在,是一座小小的兩層小樓,正常下頭做廂廳,上頭做繡房臥室。不過寶釵常來,知道湘雲調皮,愛憨睡,所以上下兩層都搭了暖炕繡床,平日裏姐妹們閨中閑聊,大多就在樓下歪在炕上,又舒適又慵懶呢。
這會兒仔細一聽,周圍靜悄悄的,也不知道湘雲在哪兒。再側耳細聽,隱隱聽到丫鬟嬉笑說話的聲音,是從南麵傳來的,想來是湘雲房裏的丫鬟奴兒們在前頭院落的廳堂裏呢。從樓下隔著窗戶看不太真切,不過瞧著雲棲閣樓下沒什麽動靜,應該是沒人在。寶釵今兒心情挺好,一時興起,起了小女兒家愛玩的心思,想和湘雲嬉笑打鬧一番,便輕輕抬起腳,小心翼翼地點著步子,順著樓邊的木台階往樓上走去。
剛轉過迴廊,卻發現樓上也沒丫鬟奴兒伺候著,心裏正疑惑著,想著湘雲許是不在,正覺得有些無趣,打算轉身下樓去呢,忽然隱隱聽到一陣聲響。她下意識地又仔細聽了聽,這一聽,頓時心裏一緊,想著這聲音怎麽聽著有些奇怪呀。原來,那聲響是從湘雲的繡房中傳出來的,隱隱約約像是有人在低聲哭泣,又夾雜著些許壓抑的喘息聲,這聲音讓寶釵心裏滿是疑惑,她想著:雲妹妹這是怎麽了呀?
寶釵當下心裏有些著急,又怕貿然進去不太合適,可又實在擔心湘雲是不是出了什麽事兒。她站在那兒猶豫了一下,咬了咬嘴唇,還是朝著那閨房的方向走去,一邊走一邊輕聲喚道:“雲妹妹,你在裏頭嗎?我是寶姐姐呀。” 可那聲音依舊斷斷續續地傳出來,卻沒人迴應她。
她走到房門前,又輕輕敲了敲門,提高了些聲音說道:“雲妹妹,我進來了哦,你要是不方便,就應我一聲呀。” 然而還是沒有迴應,她心裏越發擔憂了,想著湘雲莫不是病了,迷迷糊糊的才沒聽見自己說話吧。於是,她輕輕推開了門,往裏看去。
隻見屋裏透著一股暖融融的氣息,正對著的就是湘雲的繡床,床上掛著鵝黃細紗的帳簾,隱隱能看到裏頭有人影。寶釵趕忙走上前去,掀開帳簾一角,就看到湘雲側身躺在床上,眼睛閉著,臉上帶著淚痕,像是剛哭過的樣子,身上蓋著被子,隻露出半張臉和一隻手,那手還緊緊地揪著被子一角呢。
寶釵心裏一驚,趕忙坐到床邊,伸手輕輕摸了摸湘雲的額頭,嘴裏念叨著:“雲妹妹,你這是怎麽了呀?是哪裏不舒服嗎?快醒醒呀
繼續
湘雲被這麽一喚,緩緩睜開了眼睛,瞧見是寶釵,先是一愣,隨後眼神裏閃過一絲慌亂,趕忙別過頭去,用被子把自己裹得更緊了些,帶著哭腔說道:“寶姐姐,你…… 你怎麽來了呀,我…… 我沒事兒的,就是做了個噩夢,這會兒還有些迷糊呢。”
寶釵看著她這副模樣,心裏哪能信呀,眉頭微微皺起,一臉關切地說道:“雲妹妹,你莫要瞞我了,瞧你這眼睛都哭腫了,定是有什麽委屈事兒,你便同我說說吧,姐姐也好幫你分擔分擔呀。”
湘雲咬著嘴唇,猶豫了好一會兒,才抽抽搭搭地說道:“寶姐姐,我…… 我就是想起如今這處境,心裏難受得很。咱們以前在園子裏,雖說也有煩惱,可好歹自在些,哪像現在,做了這…… 這等身份,每日裏隻能盼著主子能多眷顧一二,可主子身邊人那麽多,哪能顧得上我呀,我這心裏頭就空落落的,剛剛便夢到自己又被丟在這園子裏,孤孤單單的,越想越傷心,就忍不住哭了。”
寶釵聽了,心裏也是一陣酸澀,輕輕歎了口氣,握住湘雲的手說道:“妹妹呀,姐姐又何嚐不是如此呢,咱們如今身不由己,可日子還得往下過呀。你也別太傷懷了,說不定哪天主子就想起妹妹你的好來了呢。”
湘雲微微抬起頭,看著寶釵,眼裏滿是無奈,苦笑著說道:“寶姐姐,你向來是個豁達的,可我這性子,就是忍不住去想這些,越想越覺得委屈。我有時候就想,要是能迴到從前,哪怕日子平淡些,那也好呀,總好過現在這般,心裏頭總像是壓著塊大石頭似的。”
寶釵輕輕拍了拍湘雲的手,安慰道:“妹妹,過去的事兒咱也迴不去了,如今隻當是磨煉吧。咱們姐妹在這園子裏,相互陪著,總能熬過去的。你呀,平日裏也別總悶在屋裏,多出去走走,散散心也好呀。”
湘雲擦了擦眼淚,點了點頭,應道:“姐姐說得是呢,我就是一時想不開,鑽了牛角尖了。今兒姐姐來了,陪我說說話,我這心裏頭倒是舒坦了些。”
寶釵見她情緒好了些,也露出了笑容,說道:“這才對嘛,妹妹你本就是個開朗的性子,可不能讓這些愁緒給困住了呀。對了,我今兒是從櫳翠庵那邊繞過來的,路上瞧見那梅林的珍珠梅開得極好,還折了一枝簪在頭上呢,妹妹你若有興致,改日咱們也去那兒逛逛呀。”
湘雲一聽,眼睛亮了一下,說道:“真的呀,那珍珠梅定然好看極了,我許久沒去那邊了,倒真想去瞧瞧呢。”
兩人就這麽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著,屋裏的氣氛也漸漸輕鬆了起來。過了一會兒,湘雲像是想起了什麽,坐直了身子,說道:“寶姐姐,我聽說前兒內宮出了些事兒,也不知是真是假呀,姐姐你可有聽到什麽消息?”
寶釵便把從鶯兒那兒聽來的事兒跟湘雲說了一遍,又說道:“咱們在這園子裏,消息也不靈通,到底是怎麽迴事兒,咱們也隻能等著看了,隻希望別牽連到咱們這兒才好呢。”
湘雲聽了,眉頭又皺了起來,擔憂地說道:“是呀,這事兒可讓人揪心了,但願一切都平平安安的吧。”
正說著,樓下傳來丫鬟的聲音:“姑娘,都晌午了,可要傳膳呀?”
湘雲轉頭應道:“知道了,這就下去呢。” 然後看向寶釵,笑著說:“姐姐,今兒就在我這兒用膳吧,咱們也好接著聊聊。”
寶釵笑著點頭道:“也好,那姐姐今兒就叨擾妹妹了。”
說著,兩人整理了一下衣衫,手挽著手下了樓,往廳堂走去。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她們身上,映出兩道相依的身影,仿佛暫時忘卻了那些煩惱與憂愁,隻珍惜這難得的相聚時光。
用過膳後,兩人又坐在廳堂裏,說起了園子裏的其他姐妹們,一會兒感慨黛玉的才情,一會兒又念叨探春的聰慧,歡聲笑語不斷,那畫麵看著倒也是溫馨和諧,讓這深秋的園子似乎也多了幾分暖意。
午後的時光慢慢流逝,寶釵想著也該迴蘅蕪苑了,便起身告辭。湘雲有些不舍,拉著寶釵的手說道:“姐姐,你可得常來看看我呀,沒你陪著,我這日子可沒這麽有意思了。”
寶釵笑著應道:“妹妹放心,姐姐一有空就來,你呀,自己也要開開心心的才好呢。”
說罷,寶釵披好披風,出了枕霞居,沿著來時的路往迴走。一路上,她看著園子裏的景致,心裏思緒萬千,想著姐妹們如今的處境,暗暗下定決心,不管怎樣,都要和大家相互扶持著度過這艱難的日子,哪怕未來依舊充滿了未知與坎坷,但隻要姐妹們的心在一起,總能尋得幾分安寧與慰藉吧。
迴到蘅蕪苑,鶯兒迎了上來,笑著說道:“姑娘,你可算迴來了,我們還擔心你呢,今兒出去逛得可還舒心呀?”
寶釵笑著迴道:“挺舒心的,去看了雲妹妹,和她聊了許久,這會兒心情倒是暢快多了。”
說著,便進了屋,坐在桌前,又翻開了一本書,隻是這一次,她的心思卻全然沒在書上,而是想著如何讓園子裏的日子能過得更安穩些,讓姐妹們能少些憂愁,多些歡笑,不知不覺間,便陷入了沉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