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古今從無安平事,魑魅魍魎總勾連
穿越大清當王爺之香豔與權謀 作者:我做夢都想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卻說弘晝因園中太監婆子傳言瞧見有了賊影,一時生疑便連夜命門人馮紫英率了禦林軍正紅旗兵丁搜靖,那馮紫英倒是勤勉,操勞了半夜未眠,卻並無所獲。弘晝也不免有些愧疚,心想是否自己太杯弓蛇影了,便就口兒問馮紫英園中是否需要防範。
馮紫英笑著張口正要迴話,未曾開口,那後堂一個一身翠衣宮裝丫鬟,端個茶盤上來,替二人換茶。馮紫英便乖覺住了口,目不斜視,低頭恭謹端了茶,卻也不忘點頭微微一揖笑道:“謝姑娘”。那丫鬟俏臉一紅,更不敢答言抬頭,又是退身而下。弘晝斜眼一看,這身量窈窕、體態婀娜的丫鬟竟然是怡紅院裏的晴雯,一時不由一愣,雖說這等侍奉茶水的丫鬟,顧恩殿裏自然也常喚其他房裏丫鬟奴兒來當差,隻是前幾日因為選貼身奴兒之事,自己尚自耿耿於懷,鳳姐也罷,鴛鴦也好,如何就安排她來這裏當值侍奉。再細瞥兩眼,見這丫鬟步態嫋嫋如風擺雲柳,身段搖搖似月蕩秋池,削肩翹胸,掐腰修足,竟然是奴兒輩裏難得的美色,眉宇間卻自有一番俏烈,嘴角便淺淺一個酒窩,一時倒也看得一癡。隻此時到底不是調戲丫鬟奴兒之時,便收了目光由得她去。那晴雯自然是捧了殘茶退步下了後堂。
這馮紫英本是旗下武行出身,後又外放了幾任外官,已經做到了鬆江知府,這次迴京升遷,又任詹事府司堂,乃是從三品大員,兼管大內禁事、妃嬪與未成年阿哥公主內務。他卻是練就得一身官場油滑聰慧,品話音、察心地便知弘晝說 “家丁” 一事犯猶豫,乘這晴雯換茶的當兒,已是籌謀得了主意,隻笑著答道:“主子,這地界是主子的行宮,又是女眷們居所,有幾個太監操持些粗重活計也就夠了,配個家丁兵勇不像個樣子,好說不好聽的,若是不慎衝撞了園子裏姑娘們更不成個體統。” 沉吟一番,又是陪笑道:“其實卻巧了,奴才在江南任上,聽聞李中丞在南京編練過一支‘姽嫿軍’……”
弘晝一愣,所謂李中丞自然是指兩江總督李衛,隻是一時不解 “姽嫿” 此二字何意,不由問道:“什麽鬼話軍?”
馮紫英忙以指沾了茶汁,在桌幾上寥寥幾劃,寫下 “姽嫿” 二字,弘晝見得一笑啐道:“李衛又不讀書,哪裏能想到這等風雅字眼,不知道是哪個持筆師爺的鬼…… 你在江南久,必然知道個所以然,且說來聽聽是個甚麽玩意……”
馮紫英應聲笑道:“是。其實是前任兩江總督裘英就想辦的,後來裘英壞了事,到李中丞手裏才成了規模。說起來也不是甚麽體麵事。這兩江三省是個紅塵糜爛,富貴風流的地界兒。青樓、紅船、妓館、書坊,茶絲局其實暗地查訪多如牛毛。雅致點的金碧輝煌都不輸總督衙門,專一隻接待王侯公子;下三濫點的不過是巷內雜處,盡是些市井閑人胡混罷了,所謂金陵盛景、揚州風豔、秦淮夜歌都是說的這個…… 自然,朝廷和督撫衙門明麵上總不能認,這裏麵的道理主子有什麽不明白的,一則士紳官員、文武兩道、豪門世族誰家沒個子弟愛些個風流,投鼠忌器難以盡查;二則這些個所在若是一味查禁了,那一等可憐見窮得沒法的人家女孩子就少個出路,地麵上火氣旺也容易不太平;三則…… 嘿嘿…… 說起來這些個產業都是富得流油,不少朝廷裏大員連宗室子弟都有幹股,若是可納入官管,她們也安生太平,兩江抽稅要抵得上一個窮省呢。所以李中丞就設了個‘兩江紅務司’,專管這類事體,立冊子抽‘纏頭稅’‘眠埠銀’,在冊的每月查點,逐年分厘,也加以朝廷護持,不在冊的一律查禁,抄的抄,封的封。這樣,朝廷多了收益,地麵也更安靜,那些個女孩子也不至於就被東家隨意打殺了,有些個黑店欺客詐財乃至殺人越貨的事也少了。隻是這事,不能擺到台麵上說罷了。”
弘晝聞言一哂,也不由歎道:“正該如此。如今朝廷裏有些個道學先生,說起來女子不貞就要打要殺的,竟好似自己不是那裏爬出來的…… 滿口的子曰詩雲,存天理滅人欲,其實卻是不通世務作精作怪的,也不知道私底下是個什麽齷齪模樣。倒是這李衛,是皇阿瑪和四哥調教出來的,這才是一心為朝廷辦差,顧不得自家名聲,有古能臣幹吏之風…… 隻這又有什麽‘姽嫿軍’什麽事?”
馮紫英笑道:“是…… 正要說這個。因為納入官管,就少不了地麵打鬥,嫖客鬧事,幫派紛爭乃至各類官司之事,一開始是紅務司管文事,綠營兵管武功。隻是這些個所在裏……,說起來…… 都是年輕貌美的風月場裏女孩子,綠營兵常年糾纏…… 藏汙納垢的,包養霸占的,爭風吃醋的,免不了多生事端。李中丞卻是有法子,就說‘既如此,就編練些女孩子來管就是了,窮人家女孩子一樣沒飯吃,當兵總比當妓強’,就拿出綠營分例銀子來,從窮苦人家招十四歲到十九歲的未纏足的女孩子來,練武、編營、配劍、習弓、置甲,聽說倒編練了十幾個營九百多人。本來是專管兩江紅務,後來瞧著這女兵竟然有些地方比男人倒更方便,就也管些王侯公爵人家內務女眷衛戍事宜。那年…… 小十七公主吵著要去江南玩,皇上拗不過又怕出事,就是李大人在皇上麵前下了包票,保十七公主安全又妥帖,便是派的這些‘兵’去防護。再若到了二十三歲上下就放出去,配綠營兵或者是衙門裏差役為妻妾,也算是個出路…… 隻是李大人…… 豪邁,初時取個名字叫‘娘娘營’,總是不雅馴,後來也不知是誰的主意,說是前朝中有一位林四娘,為王妾室,兼習武演兵,風流雋逸,忠義感慨,有一段佳話公案,人稱‘姽嫿將軍’,就指著這典故,唿為‘姽嫿軍’……”
馮紫英前後說完,弘晝才恍然大悟,大笑道:“果然是李衛的鬼…… 這等離經叛道之事,也隻有他能做得出來。不過女孩子當兵,終究是放不到台麵上說,想來他也是悶聲偷偷的辦,難怪從未聽說過……”
馮紫英笑道:“正是,奴才想著,王爺若是覺著這園子裏少些個兵丁家勇,可以命人給李大人透個風,從那姽嫿軍裏調兩營進京,自然…… 若都配園子裏也不成體統,可以名義上是給幾位親王家院裏護院…… 屆時留一營在這園子聽王爺調度也就是了…… 這些‘女兵’其實也無野戰能力,隻能維係維係家院,兵部必然是不會過問的。”
弘晝心中想著一眾妙齡女子,戎裝風流,巾幗俊俏,持紅纓,掛彩緞,窈窕俏立,身姿挺拔地替自己看護大觀園,一時也不由神往,倒頗有些心癢難搔起來。他來此世久了,早不似初時懵懂,心中也知這馮紫英是個機靈鬼,最知自己心性,竟然想出這等主意來取悅自己。再一細思,更是明白,自來官場皆是如此,便是江南壓根沒有這甚麽‘姽嫿軍’,他馮紫英就此刻信口編來,自己隻要露個意思給李衛,李衛敢不巴結自己,便是生編硬造也要弄些個‘少女兵丁’來滿足自己,各級官員有這個由頭,怕不是乘機造名目撈油水,抽糧抽餉的,甚至自己弄些個‘女兵’的花巧樣兒來淫樂也是有的。這自古以來,官員最愛便是上司多生事端,事端越大,越好渾水摸魚從中牟利,若一味無事無名,又如何能花樣百出來中飽私囊、擅作威福。隻是他心裏雖明,卻已經被這馮紫英一番描繪得心動,前頭又細細備說了緣由縫補,想到這一節,已是有了主意,抿口茶,故作淡淡隻道:“既如此,趕明你就替本王寫封信問問李衛就是了…… 千裏迢迢弄兩營兵進京也是不容易,叫兵部裏自然要造冊明白好撥銀子辦事,嗯…… 叫李衛看著方便就辦,不方便也不要勉強…… 倒惹來朝廷裏非議……”
馮紫英笑道:“是,奴才明白。其實這園子裏的拱衛安危,說起來怕是奴才多心了。隻是奴才是主子的包衣奴才,不敢不至誠稟主子……”
弘晝見他說得花哨,似乎話裏有話,笑罵道:“別繞彎子,有甚麽說的,你便說來……”
馮紫英道:“是。其實昨夜園子裏既然說有賊。奴才想著,王爺這園子雖說是無兵丁把守,隻是奴才在江南道上多年,也知道些個江湖規矩,這等王侯公爵門第,多有勢力,若是翻牆竊物,便是偷盜甚麽東西,銷贓也最難了…… 外賊度量得失,一般是不會輕易下手的。”
弘晝聽他說得鄭重,卻是一堆廢話,他哪有不知此理,才要開口笑罵,卻頓時聽明白了馮紫英言下之意,所謂 “外賊度量得失,一般是不會輕易下手的”,自然是懷疑有 “內賊” 之意。此時他才意識到馮紫英繞了半日圈子之意,沉吟半日道:“你不要忌諱藏話…… 這園子畢竟不是王府…… 一園子都是罪奴下人…… 你還怕得罪誰不成…… 你且說說…… 你疑得是甚麽……”
馮紫英忙躬身道:“主子想哪裏去了。奴才豈敢亂疑人…… 隻是園子裏和外頭來往如今多了起來,太監們偷盜是常事,提醒主子一聲盼主子早加提防也是有的…… 再一層,聽說園子裏常喚戲班出入……”
他說到這裏,弘晝眉心一鎖,心下一凜,無名怒氣頓起,他前日出門,偶遇壽熙戲班入園,心裏就存了芥蒂,此時不由想起,頓時覺著,就喚戲班子入園,竟然透著如此不妥,昨夜園子說有賊,怕不是戲班子裏小伶人,沒見過富貴,滯留了偷竊也是有的,卻不比外賊翻牆入院要可信得多。難怪馮紫英要疑惑。他心中生怒,幾乎就要認定了是園子裏太監婆子,勾結了戲班子的伶童盜竊,竟然讓自己折騰了半夜,此時他早已經慣了自己皇家王爺身份,知道自己一怒雷霆,震懾四方,哪裏還能按捺,適才被馮紫英一番 “姽嫿軍” 風流戲說挑起的嬉笑興致已然全無,一皺眉,把手中茶碗 “啪” 得一扣。
馮紫英見弘晝動怒,忙起身跪了,口中連道:“是奴才胡言亂語,倒惹主子生氣了…… 主子……”
弘晝擺擺手讓他起來,已經阻止了他告罪,換了冷冷語氣道:“你說的甚是。前兒就有個戲班進園子替姑娘們唱戲。怕不是值得矚目…… 哼…… 沒憑沒據也不能亂罪人…… 這事隻是治安小案,禦林軍不要出麵,你…… 你迴頭替我跑一趟順天府,就說我的話,讓順天府的人派人…… 同著你…… 去京城壽熙班瞧瞧…… 看看可有什麽賊影賊贓…… 若有嫌疑…… 小小戲子,敢到太歲頭上動土,治不了他…… 我還姓什麽愛新覺羅。”
馮紫英忙口口應是,口中連道:“是…… 奴才這就去辦,隻請主子息怒…… 奴才也是胡亂揣度,並不敢亂疑人的…… 若真有人敢冒瀆主子…… 奴才自然替主子出氣,辦得妥帖……”
他這話裏是要辭行,弘晝才緩過神來,今日既然喚他進來,其實還有事情要商議,便道:“這不忙,還能飛了他們不成。還有幾件事情,正好要著落你身上去辦。”
馮紫英忙欠身道:“主子但請吩咐。”
弘晝頓一頓道:“說的就是如今園子裏的…… 幾個家人處置,大理寺已經議了,寧榮兩府幾個秋決緩辦的……,總要施恩的,幾個年紀老的,去皇莊上做苦役就是了,幾個年紀輕的,就發往東蒙古充軍…… 嗯…… 我知道這不是你的首尾,你寫封信給蒙古將軍博爾濟,就說…… 不要虐待,更不要殺了。隻寧榮兩府幾個後生…… 什麽賈璉,賈蓉的,哼…… 頗不成器,不琢磨一下也是不成的。你隻把我的意思寫到了就可以…… 就說是聽我口上說的,別說是我特意授意的就是了。”
“還有一樁事…… 聽說宗人府在議,八叔、九叔、十叔家幾個旁支小的…… 如今要寬恩從黑龍江放迴來?”
馮紫英其實已經得了信,宗人府、大理寺竟把這眼下有油水,將來有盼頭的美差交詹事府來辦。他便知是自己這主子王爺的意思,他最是人精,其實已經明了弘晝對賈府罪餘之人的態度,忙應道:“是…… 迴主子…… 這事如今是奴才在辦…… 府裏已經議了,按皇上昔日定的規矩,爵位名份是端端不能給的…… 除了這幾個,還有昔日老睿親王家小四,可憐見的如今隻是孤兒了,到底是祖宗血脈,不好一味荼毒。如今議的是在京畿齊家莊,指幾間體麵點的屋子,指幾畝水田幾畝桑林,再指一年千把兩銀子,再配幾個有德的先生,如今教這些孩子讀書…… 等學些個學問,再候著朝廷發落,或者能立功贖罪也是善舉……”
他是最能察言觀色的,見弘晝沉吟,忙自己便道:“府裏還議了…… 這些個雖然如今不是貝勒貝子,但是到底是宗室,若隻當庶人一發發落,也不體麵,若是派人侍奉,卻又不合皇上發落罪人之意,如今即便寬恩,也不能太縱了,所以…… 打點著就從內務府裏撥幾個聰慧的幼奴,去做陪讀也就是了……”
弘晝點點頭,道:“這樣甚好。”
馮紫英又笑道:“主子放心,奴才曉得,定辦得妥帖,但隻是…… 還請主子示下,內務府裏幾個幼奴…… 可有能讀書成器的,也好安排……”
弘晝見他如此乖覺,一笑,點頭道:“你莫一味鬼靈精,在本王這裏打什麽花唿哨。旁人不可輕赦,賈府老頭子小一輩的,有一個叫賈蘭的…… 是政老的嫡孫,聽說也聰明,小孩子家家能有什麽罪過,再說如今…… 他母親、奶奶都在園子裏伺候,榮國公一脈如今子弟不成器,也就這個小孩子可以指望耕讀延族,本王也不好不加個恩典…… 你去安排也就是了…… 對了…… 還有一個…… 薛家如今後代也都凋零了,聽說還有個旁支…… 似乎是叫薛蝌…… 也一並派去就是了…… 你隻辦縝密些。”
馮紫英忙記熟了名字,答應著退了下去。這廂弘晝見他退去辦差,又不由胡亂想起那 “姽嫿女兵” 來,這等戎裝風流若能配入園子,想來也是別樣景致,一時神思,連要問問適才如何讓晴雯來送茶這等小事也忘了。外頭鴛鴦迴話說是鳳姐、可卿都想來請安,他一時也不想見便命都免了。昨夜珍珠砂浴盡了興,此時雖然依舊不免念著昨夜薛、王二婦淫侍自己之美意,竟然也有些想念起妙玉玲瓏玉體來,搖頭胡思又都且罷了。午間用飯也隻是鴛鴦、蕊官、金釧兒陪著胡亂用些湯羹,飯後午睡竟也不喚女奴來陪,起來後又命鴛鴦備了魚竿,讓鴛鴦、蕊官伴著自己去那湖邊垂釣。直至夕陽西下瞧不見湖色了,才轉到蘅蕪苑裏,讓寶釵陪自己吃過晚飯,這一天倒不曾涉荒唐之事。直到茶涼夜濃,在寶釵臥室內歪在炕上自看會子書,見身邊紅燭搖曳,玉人影長,燈影迷蒙,映得寶釵臉蛋兒緋紅癡暖,雖是秋衣暖裹,也見她胸前領內露出一片雪膩,聳起兩座玉峰,一時不由更想起昨夜其母之媚,才又心動,拖著寶釵進懷裏愛撫摩挲一番。
寶釵心裏是又羞又懼,她深知自己如今身為禁臠,根本沒有反抗的餘地,隻能任由弘晝擺弄,滿心想著要盡盡禁臠的本份,說兩句淫語取悅主人,可到底是閨閣出身的靦腆女子,那 “昨夜母親侍奉主子可還稱心……” 的話在嘴邊猶豫了半日,實在羞難出口,反倒更是
臊得自己脖領子都紅了,一時嬌喘籲籲,嬌軀亂顫,更是分外嫵媚動人,好似初嚐那等風流雲雨滋味一般。弘晝一路手上肆虐,嘴上啄嚐,見這少女雖失身喪貞,淪為禁臠,卻難掩華貴風流,嬌羞純真之天性,隻樂得口幹舌燥,品香吻玉,胡亂淫摸一陣,可光是這般擺弄寶釵身子已不盡興,便命寶釵跪了,以那丁香小口服侍自己。
寶釵心裏委屈至極,眼淚在眼眶裏打轉,她覺得自己仿佛陷入了無盡的羞辱深淵,可又不敢違抗弘晝的命令,隻能咬著嘴唇,強忍著滿心的羞恥與難過,乖乖地跪了下來。她想著自己原本也是大家閨秀,有著清白的名聲和美好的憧憬,如今卻要做這般不堪之事,每一下侍奉都像是在往自己心上紮針,可又無奈於當下的處境,隻能一邊哭得梨花帶雨,一邊絲毫不敢怠慢,殷勤侍奉,恭敬細心,用那少女清潔口舌兒,隻是吞吐舔弄弘晝。這般輕虐微辱之妙境,更助了弘晝之興,一時連 “你堂弟弟…… 本王已經替你安頓了” 這等安慰之語也懶得出口了,隻顧喝命她一味受辱遭淩,待到再也按捺不住,才盡興在她俏美的臉蛋上一通胡射,隻將寶釵秀麗端方的瑤鼻、雪腮、長睫、丹唇上射得俱是漿汁,和著寶釵的淚珠兒倒是平添了多少刺激。他自昨夜蒸洗過珍珠砂漿浴,其時疲倦已消,心力正盛,是夜,更是在寶釵嬌弱雪白的身子上戲玩了半夜,個中情形自是難以盡述。
再說那馮紫英,自弘晝處領了命,將園內正紅旗兵丁發迴健銳營,卻也不迴自己的府邸,騎馬去了南城斜帽胡同。原來他的原配夫人沈氏,是四阿哥寶親王弘曆之門人,巴州巡撫沈擎之幼妹,昔年成親,實有兩家聯姻借勢之意。這沈氏姿色平平,又慵懶愚鈍,不善奉承,馮紫英自視是知情識趣,文武雙全,風流倜儻之人,這夫妻情分自然就平常得很。如今他進京升遷,正是春風得意之時,哪能安心在府裏與那沈氏虛度光陰。昔年在南京有一名動金陵的幼妓,歌舞彈唱,詩詞曲藝,應對唱和,皆是風月裏一等一的俊俏人兒,喚作雲兒的,馮紫英在鬆江任上與她便甚是相好。如今便替她贖了身,一同帶到北京,在斜帽胡同置了一處庭院宅子,也養了百十號家人丫鬟,都命眾人唿她 “姨太太”,就這麽做起了人家。
這雲兒姿色妍豔,體態風騷,才藝過人也就罷了,待人接物也是妥當精細,一些裏外應酬,堂眷往來,漸漸都放在她這兒操持。不明就裏的人還當這裏才是 “馮府” 呢。這雲兒另還有一種好處,雖如今隨了馮紫英做個沒清白名分的小,卻在床笫風月上頗能體貼入微,從不癡心妄想扮演起大家夫人來,於那風月事兒上更是花樣百出,用盡了心思取悅馮紫英,還調教出幾十個丫鬟女孩子,個個都挑得絕色,並用行院裏的技藝訓導著,一並去應酬嗬護,倒搞得這馮紫英樂不思蜀,更直把這處當家了。
他如今迴了宅子,雲兒自率幾個丫鬟接出來,替他更衣倒茶,接入書房,馮紫英笑著瞧她,見雖是秋來風寒,這雲兒在內室偏偏隻穿了一身透紗薄衫,裹得乳波蕩漾,美臀渾圓,風流韻味難掩,如今也是錦衣貴服,卻依舊低眉順眼如小貓一般在一旁乖巧奉茶。馮紫英瞧在眼裏,心裏一陣燥熱,可到底還不敢耽誤了弘晝交代的差事,取了紙張筆墨就給蒙古將軍博爾濟和兩江總督李衛各自寫了信書,又用火漆封了,命下人送去驛站傳遞。雲兒又端上一碗綠豆羹來,他用了幾勺也擱下了,就靠在椅子上閉目養神,由雲兒替他按摩揉捏。聽雲兒隻是交代著家事:“內務府夏公公差人來說借五百兩銀子,我已應下了”,“江南絲綢局送來幾匹緞子,說是寄放…… 我也收了。”,“對了…… 大觀園裏的鳳妃昨夜差太監送來一對翡翠玉鐲…… 我瞧著成色,實在是大內裏才用的上等物件,頗是名貴,怕值一兩千兩銀子呢…… 不能不迴一聲”。
馮紫英豁然睜目,嘴角一翹,卻不答話,伸個懶腰,才隔著衣衫輕薄捏捏這雲兒的乳峰下托道:“知道了,你辦得妥帖。迴頭都用小四的名義存到天津去……” 頓一頓歎道:“你記得,大觀園裏來人,要恭敬小心,應對妥帖…… 別真當是罪奴所在…… 那是五爺的風流窩子,其實就是行宮…… 裏麵的人…… 你就當五爺的貼身人兒應對就是了…… 哎…… 五爺真能享福…… 今兒在大觀園裏,稍稍抬頭就見一個尤物兒…… 嘖嘖…… 我瞧著當真品格比你也不遜色…… 嘖嘖…… 在五爺跟前,卻怕是個連名份都沒有的小奴……”
雲兒聽他如此比較談講,心裏不由得一酸,暗自傷懷,想著自己再怎麽用心侍奉,在他心裏終究還是比不上那些個園子裏的女子,可又不敢表露出來,怕惹得馮紫英厭煩,隻能收拾起神色,強顏歡笑地應對道:“爺…… 別摸了…… 瞧爺這模樣…… 既是喜歡,你求求五爺,賞了你消受也就是了。左右是個小奴,五爺也未必舍不得。”
馮紫英笑著一邊不肯罷手,依舊在她胸脯上撫弄,一邊道:“別胡說,我要女孩子,還寧可你去市麵上替我找。五爺可忌諱這個呢。連看園子的兵,都不肯用男人。我還要迴頭編練些女孩子給五爺送去…… 五爺的心意,我最明白了,就是在這上頭最貪的…… 嘖嘖…… 其實我是他門下奴才,怎麽也不肯落了後…… 你的身子也真是軟啊…… 哎…… 不過五爺也真是會享福啊…… 嘖嘖…… 今兒見那女孩子,真是個尤物啊……”
雲兒也不知他在說何人,她其實最知這馮紫英心意,見他此時閉目胡言亂語,知道他心裏火燥了,正要再做些動作侍奉。卻不想馮紫英卻已經是睜眼開來:“你個騷蹄子莫逗我火…… 晚上再來伺候我…… 這會子…… 還要出去辦事。” 雲兒知他一夜未眠,見他此刻又要出門,心裏雖有不舍,卻也無奈,隻能紅了臉道:“爺珍重,小心身子。” 馮紫英笑道:“沒甚麽,大事已了,現下的差事,必能辦妥的…… 嗯…… 今兒晚上我必迴來過夜,你洗白白了…… 等我來擺布你…… 你的身子也軟也香,我也自受用的……” 他笑著隻顧胡亂讚歎了一番,雲兒由他調笑,替他又換了衣衫,他才抖擻了精神,帶了人騎了馬去順天府。
那順天府魯知府本來就聽說昨夜王爺行宮說有了 “賊”,這地方治安歸他管,隻是京城內人事關係最為要緊,他一個小小順天府三品掌印,京城裏隨便尋個大員抬抬腳就比他高了,若是真的惹惱了弘晝要找他出氣,那可真是沒法可想,此時已是惶恐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乍聞門上迴話,王府紅人、三品大員詹事府掌事如此笑眯眯嘴臉上門來說要請 “府尹大人做主捉賊”,便知是弘晝之意,更是哪裏敢以品級略高而有絲毫怠慢,連聲胡亂打躬作揖自稱 “卑職”,上上下下急忙接待了馮紫英,香茶暖爐,女婢侍兒的招待著,聽完馮紫英傳話,那魯知府立馬發火簽,調了兩哨兵丁去西城 “辦案”。
不到半頓飯的功夫,一眾差役兵丁立時將個壽熙班圍得水泄不通,平時這等名伶大班,他們也不願多加招惹,今日有這等王府吩咐,大堂上還坐了一個 “大人” 瞧著辦案,又豈敢一無所獲,於是雞飛狗跳般便是一通亂抄。那壽熙班上下男女優伶,常是出入王侯公爵之家,六部三府裏都有人脈,哪個人的箱子底、被窩裏沒個私房物什,這金珠玉器、翡翠瑪瑙被一味抄撿出來,便都說是賊贓。卻也不便將一班人都扣去順天府大牢,就地軟禁了他們。這才來迴馮紫英,那魯知府口中滿是 “果然大人英明慧眼,識破賊蹤,如今已有了證據痕跡,還請大人提攜訓示,也好讓卑職等學習” 這般胡亂奉承的話。這馮紫英見他如此草包,也是暗自歎息,他總知官場風俗,嘴上也隻滿口子遜謝著。
他卻也仔細不敢怠慢,知道這些戲子身份雖卑,其實手眼通天,怕和不少達官貴人交好,倒也不肯一並往死裏得罪。於是便親去檢點提審,看準了,命將幾個嫌疑之人,帶迴了順天府過堂。在堂上,也隻管將那魯知府晾在一邊,自己就當堂喝問起來,或是溫言細語,或者恫嚇嘲怒,一下午就一一審問過來。他久在地方,頗知刑名,最懂得 “天下案子,認真查,便是劍仙飛賊也能查得明白;糊塗查,便是眼前賊贓也能無憑無據” 之要訣,今兒已經是抱定主意要順著這條線深挖下去,三敲兩問之下,果然竟問出一個真賊來。
原來壽熙班有個演小生的戲子,藝名小顏生的,房裏藏了幾顆上品的 “朱紫瑪瑙石”,半色紅半色紫,玉潤淺圓,品相頗佳,卻東拉西扯說不清楚是哪裏來的,一時說是 “前日馬爾康大人的夫人賞的”,一時又說 “記混了,是在天寶齋買的”。這馮紫英見是個糊塗雛兒,便變了臉,扔下火簽叫聲打,才五六板子,就吃不住痛哭著招了,竟然果然是大觀園裏之物,卻說是半月前進園子給情妃唱《西廂記》,勾搭著小太監,在滴翠亭裏偷了一件瑪瑙珠花盆景,如今剝下瑪瑙石來已是銷贓了十幾顆大的,還餘這幾顆小的未曾變賣,卻也不舍得扔了才今兒被起了贓。
馮紫英見他如此膿包,隻是嚎哭不已,罵天咒地的,也不由好笑,隻是再問旁的,目光躲閃,卻咬死口不再多說了。問起昨夜之事,卻哭嚷了半日,隻說前日進園子伺候唱戲,自己壓根沒去,昨兒更沒出門,連唿冤枉求超生了。再打幾十板子,哭一陣,連氣息都弱了,隻是惶恐哀求,滿口胡言亂語。
這邊魯知府喝命還要照死裏打,這馮紫英何等樣人,一路聽來,雖然認定是個真賊,卻感覺他似真非昨夜之人,隻是似乎心裏還藏著什麽事,比這 “偷瑪瑙” 更畏懼難開口,心裏竟還似有事隱瞞,便笑著隻命暫時收監。那邊魯知府一麵讚他 “大人神目如炬,賊子果然落網”,一麵也是奇了,心下暗自揣摩,按說王府雖然遭賊,隻是小小竊案,又不曾真的丟什麽貴重物件,論起來畢竟是小事。此時既然捉的一個賊,管他昨晚婆子所見之影子是不是此人,一並李代桃僵拿這沒用的小白臉頂包也就是了,打一頓也就是了。如何還要小題大做收監追問。他也不知身邊這位王府門人打的什麽主意,隻是抱定心思此事由得馮紫英施為,王府之事,自己該糊塗時且糊塗就是了。
這馮紫英卻果然頗有手段,知道這等雛兒,既有心事比 “偷瑪瑙” 還畏懼難開口,如何不能問個究竟。他一麵命收押了,一麵便喚個地痞名為鐵頭胡的,許他幾兩銀子,卻命他化妝進順天府大牢,假意是同牢案犯,與那小顏生攀談。那小顏生本以為幾顆玩物的小案子,吃些板子賠些銀子也就是了,哪知剛吃了板子又收了監,正也不知自己下場如何,見個地麵上混的難友對自己親熱問候,一時心裏惆悵,失意人快口,嘴上就沒了把門的。隻是不知他究竟透漏何等消息,馮紫英又要如何辦案。
馮紫英笑著張口正要迴話,未曾開口,那後堂一個一身翠衣宮裝丫鬟,端個茶盤上來,替二人換茶。馮紫英便乖覺住了口,目不斜視,低頭恭謹端了茶,卻也不忘點頭微微一揖笑道:“謝姑娘”。那丫鬟俏臉一紅,更不敢答言抬頭,又是退身而下。弘晝斜眼一看,這身量窈窕、體態婀娜的丫鬟竟然是怡紅院裏的晴雯,一時不由一愣,雖說這等侍奉茶水的丫鬟,顧恩殿裏自然也常喚其他房裏丫鬟奴兒來當差,隻是前幾日因為選貼身奴兒之事,自己尚自耿耿於懷,鳳姐也罷,鴛鴦也好,如何就安排她來這裏當值侍奉。再細瞥兩眼,見這丫鬟步態嫋嫋如風擺雲柳,身段搖搖似月蕩秋池,削肩翹胸,掐腰修足,竟然是奴兒輩裏難得的美色,眉宇間卻自有一番俏烈,嘴角便淺淺一個酒窩,一時倒也看得一癡。隻此時到底不是調戲丫鬟奴兒之時,便收了目光由得她去。那晴雯自然是捧了殘茶退步下了後堂。
這馮紫英本是旗下武行出身,後又外放了幾任外官,已經做到了鬆江知府,這次迴京升遷,又任詹事府司堂,乃是從三品大員,兼管大內禁事、妃嬪與未成年阿哥公主內務。他卻是練就得一身官場油滑聰慧,品話音、察心地便知弘晝說 “家丁” 一事犯猶豫,乘這晴雯換茶的當兒,已是籌謀得了主意,隻笑著答道:“主子,這地界是主子的行宮,又是女眷們居所,有幾個太監操持些粗重活計也就夠了,配個家丁兵勇不像個樣子,好說不好聽的,若是不慎衝撞了園子裏姑娘們更不成個體統。” 沉吟一番,又是陪笑道:“其實卻巧了,奴才在江南任上,聽聞李中丞在南京編練過一支‘姽嫿軍’……”
弘晝一愣,所謂李中丞自然是指兩江總督李衛,隻是一時不解 “姽嫿” 此二字何意,不由問道:“什麽鬼話軍?”
馮紫英忙以指沾了茶汁,在桌幾上寥寥幾劃,寫下 “姽嫿” 二字,弘晝見得一笑啐道:“李衛又不讀書,哪裏能想到這等風雅字眼,不知道是哪個持筆師爺的鬼…… 你在江南久,必然知道個所以然,且說來聽聽是個甚麽玩意……”
馮紫英應聲笑道:“是。其實是前任兩江總督裘英就想辦的,後來裘英壞了事,到李中丞手裏才成了規模。說起來也不是甚麽體麵事。這兩江三省是個紅塵糜爛,富貴風流的地界兒。青樓、紅船、妓館、書坊,茶絲局其實暗地查訪多如牛毛。雅致點的金碧輝煌都不輸總督衙門,專一隻接待王侯公子;下三濫點的不過是巷內雜處,盡是些市井閑人胡混罷了,所謂金陵盛景、揚州風豔、秦淮夜歌都是說的這個…… 自然,朝廷和督撫衙門明麵上總不能認,這裏麵的道理主子有什麽不明白的,一則士紳官員、文武兩道、豪門世族誰家沒個子弟愛些個風流,投鼠忌器難以盡查;二則這些個所在若是一味查禁了,那一等可憐見窮得沒法的人家女孩子就少個出路,地麵上火氣旺也容易不太平;三則…… 嘿嘿…… 說起來這些個產業都是富得流油,不少朝廷裏大員連宗室子弟都有幹股,若是可納入官管,她們也安生太平,兩江抽稅要抵得上一個窮省呢。所以李中丞就設了個‘兩江紅務司’,專管這類事體,立冊子抽‘纏頭稅’‘眠埠銀’,在冊的每月查點,逐年分厘,也加以朝廷護持,不在冊的一律查禁,抄的抄,封的封。這樣,朝廷多了收益,地麵也更安靜,那些個女孩子也不至於就被東家隨意打殺了,有些個黑店欺客詐財乃至殺人越貨的事也少了。隻是這事,不能擺到台麵上說罷了。”
弘晝聞言一哂,也不由歎道:“正該如此。如今朝廷裏有些個道學先生,說起來女子不貞就要打要殺的,竟好似自己不是那裏爬出來的…… 滿口的子曰詩雲,存天理滅人欲,其實卻是不通世務作精作怪的,也不知道私底下是個什麽齷齪模樣。倒是這李衛,是皇阿瑪和四哥調教出來的,這才是一心為朝廷辦差,顧不得自家名聲,有古能臣幹吏之風…… 隻這又有什麽‘姽嫿軍’什麽事?”
馮紫英笑道:“是…… 正要說這個。因為納入官管,就少不了地麵打鬥,嫖客鬧事,幫派紛爭乃至各類官司之事,一開始是紅務司管文事,綠營兵管武功。隻是這些個所在裏……,說起來…… 都是年輕貌美的風月場裏女孩子,綠營兵常年糾纏…… 藏汙納垢的,包養霸占的,爭風吃醋的,免不了多生事端。李中丞卻是有法子,就說‘既如此,就編練些女孩子來管就是了,窮人家女孩子一樣沒飯吃,當兵總比當妓強’,就拿出綠營分例銀子來,從窮苦人家招十四歲到十九歲的未纏足的女孩子來,練武、編營、配劍、習弓、置甲,聽說倒編練了十幾個營九百多人。本來是專管兩江紅務,後來瞧著這女兵竟然有些地方比男人倒更方便,就也管些王侯公爵人家內務女眷衛戍事宜。那年…… 小十七公主吵著要去江南玩,皇上拗不過又怕出事,就是李大人在皇上麵前下了包票,保十七公主安全又妥帖,便是派的這些‘兵’去防護。再若到了二十三歲上下就放出去,配綠營兵或者是衙門裏差役為妻妾,也算是個出路…… 隻是李大人…… 豪邁,初時取個名字叫‘娘娘營’,總是不雅馴,後來也不知是誰的主意,說是前朝中有一位林四娘,為王妾室,兼習武演兵,風流雋逸,忠義感慨,有一段佳話公案,人稱‘姽嫿將軍’,就指著這典故,唿為‘姽嫿軍’……”
馮紫英前後說完,弘晝才恍然大悟,大笑道:“果然是李衛的鬼…… 這等離經叛道之事,也隻有他能做得出來。不過女孩子當兵,終究是放不到台麵上說,想來他也是悶聲偷偷的辦,難怪從未聽說過……”
馮紫英笑道:“正是,奴才想著,王爺若是覺著這園子裏少些個兵丁家勇,可以命人給李大人透個風,從那姽嫿軍裏調兩營進京,自然…… 若都配園子裏也不成體統,可以名義上是給幾位親王家院裏護院…… 屆時留一營在這園子聽王爺調度也就是了…… 這些‘女兵’其實也無野戰能力,隻能維係維係家院,兵部必然是不會過問的。”
弘晝心中想著一眾妙齡女子,戎裝風流,巾幗俊俏,持紅纓,掛彩緞,窈窕俏立,身姿挺拔地替自己看護大觀園,一時也不由神往,倒頗有些心癢難搔起來。他來此世久了,早不似初時懵懂,心中也知這馮紫英是個機靈鬼,最知自己心性,竟然想出這等主意來取悅自己。再一細思,更是明白,自來官場皆是如此,便是江南壓根沒有這甚麽‘姽嫿軍’,他馮紫英就此刻信口編來,自己隻要露個意思給李衛,李衛敢不巴結自己,便是生編硬造也要弄些個‘少女兵丁’來滿足自己,各級官員有這個由頭,怕不是乘機造名目撈油水,抽糧抽餉的,甚至自己弄些個‘女兵’的花巧樣兒來淫樂也是有的。這自古以來,官員最愛便是上司多生事端,事端越大,越好渾水摸魚從中牟利,若一味無事無名,又如何能花樣百出來中飽私囊、擅作威福。隻是他心裏雖明,卻已經被這馮紫英一番描繪得心動,前頭又細細備說了緣由縫補,想到這一節,已是有了主意,抿口茶,故作淡淡隻道:“既如此,趕明你就替本王寫封信問問李衛就是了…… 千裏迢迢弄兩營兵進京也是不容易,叫兵部裏自然要造冊明白好撥銀子辦事,嗯…… 叫李衛看著方便就辦,不方便也不要勉強…… 倒惹來朝廷裏非議……”
馮紫英笑道:“是,奴才明白。其實這園子裏的拱衛安危,說起來怕是奴才多心了。隻是奴才是主子的包衣奴才,不敢不至誠稟主子……”
弘晝見他說得花哨,似乎話裏有話,笑罵道:“別繞彎子,有甚麽說的,你便說來……”
馮紫英道:“是。其實昨夜園子裏既然說有賊。奴才想著,王爺這園子雖說是無兵丁把守,隻是奴才在江南道上多年,也知道些個江湖規矩,這等王侯公爵門第,多有勢力,若是翻牆竊物,便是偷盜甚麽東西,銷贓也最難了…… 外賊度量得失,一般是不會輕易下手的。”
弘晝聽他說得鄭重,卻是一堆廢話,他哪有不知此理,才要開口笑罵,卻頓時聽明白了馮紫英言下之意,所謂 “外賊度量得失,一般是不會輕易下手的”,自然是懷疑有 “內賊” 之意。此時他才意識到馮紫英繞了半日圈子之意,沉吟半日道:“你不要忌諱藏話…… 這園子畢竟不是王府…… 一園子都是罪奴下人…… 你還怕得罪誰不成…… 你且說說…… 你疑得是甚麽……”
馮紫英忙躬身道:“主子想哪裏去了。奴才豈敢亂疑人…… 隻是園子裏和外頭來往如今多了起來,太監們偷盜是常事,提醒主子一聲盼主子早加提防也是有的…… 再一層,聽說園子裏常喚戲班出入……”
他說到這裏,弘晝眉心一鎖,心下一凜,無名怒氣頓起,他前日出門,偶遇壽熙戲班入園,心裏就存了芥蒂,此時不由想起,頓時覺著,就喚戲班子入園,竟然透著如此不妥,昨夜園子說有賊,怕不是戲班子裏小伶人,沒見過富貴,滯留了偷竊也是有的,卻不比外賊翻牆入院要可信得多。難怪馮紫英要疑惑。他心中生怒,幾乎就要認定了是園子裏太監婆子,勾結了戲班子的伶童盜竊,竟然讓自己折騰了半夜,此時他早已經慣了自己皇家王爺身份,知道自己一怒雷霆,震懾四方,哪裏還能按捺,適才被馮紫英一番 “姽嫿軍” 風流戲說挑起的嬉笑興致已然全無,一皺眉,把手中茶碗 “啪” 得一扣。
馮紫英見弘晝動怒,忙起身跪了,口中連道:“是奴才胡言亂語,倒惹主子生氣了…… 主子……”
弘晝擺擺手讓他起來,已經阻止了他告罪,換了冷冷語氣道:“你說的甚是。前兒就有個戲班進園子替姑娘們唱戲。怕不是值得矚目…… 哼…… 沒憑沒據也不能亂罪人…… 這事隻是治安小案,禦林軍不要出麵,你…… 你迴頭替我跑一趟順天府,就說我的話,讓順天府的人派人…… 同著你…… 去京城壽熙班瞧瞧…… 看看可有什麽賊影賊贓…… 若有嫌疑…… 小小戲子,敢到太歲頭上動土,治不了他…… 我還姓什麽愛新覺羅。”
馮紫英忙口口應是,口中連道:“是…… 奴才這就去辦,隻請主子息怒…… 奴才也是胡亂揣度,並不敢亂疑人的…… 若真有人敢冒瀆主子…… 奴才自然替主子出氣,辦得妥帖……”
他這話裏是要辭行,弘晝才緩過神來,今日既然喚他進來,其實還有事情要商議,便道:“這不忙,還能飛了他們不成。還有幾件事情,正好要著落你身上去辦。”
馮紫英忙欠身道:“主子但請吩咐。”
弘晝頓一頓道:“說的就是如今園子裏的…… 幾個家人處置,大理寺已經議了,寧榮兩府幾個秋決緩辦的……,總要施恩的,幾個年紀老的,去皇莊上做苦役就是了,幾個年紀輕的,就發往東蒙古充軍…… 嗯…… 我知道這不是你的首尾,你寫封信給蒙古將軍博爾濟,就說…… 不要虐待,更不要殺了。隻寧榮兩府幾個後生…… 什麽賈璉,賈蓉的,哼…… 頗不成器,不琢磨一下也是不成的。你隻把我的意思寫到了就可以…… 就說是聽我口上說的,別說是我特意授意的就是了。”
“還有一樁事…… 聽說宗人府在議,八叔、九叔、十叔家幾個旁支小的…… 如今要寬恩從黑龍江放迴來?”
馮紫英其實已經得了信,宗人府、大理寺竟把這眼下有油水,將來有盼頭的美差交詹事府來辦。他便知是自己這主子王爺的意思,他最是人精,其實已經明了弘晝對賈府罪餘之人的態度,忙應道:“是…… 迴主子…… 這事如今是奴才在辦…… 府裏已經議了,按皇上昔日定的規矩,爵位名份是端端不能給的…… 除了這幾個,還有昔日老睿親王家小四,可憐見的如今隻是孤兒了,到底是祖宗血脈,不好一味荼毒。如今議的是在京畿齊家莊,指幾間體麵點的屋子,指幾畝水田幾畝桑林,再指一年千把兩銀子,再配幾個有德的先生,如今教這些孩子讀書…… 等學些個學問,再候著朝廷發落,或者能立功贖罪也是善舉……”
他是最能察言觀色的,見弘晝沉吟,忙自己便道:“府裏還議了…… 這些個雖然如今不是貝勒貝子,但是到底是宗室,若隻當庶人一發發落,也不體麵,若是派人侍奉,卻又不合皇上發落罪人之意,如今即便寬恩,也不能太縱了,所以…… 打點著就從內務府裏撥幾個聰慧的幼奴,去做陪讀也就是了……”
弘晝點點頭,道:“這樣甚好。”
馮紫英又笑道:“主子放心,奴才曉得,定辦得妥帖,但隻是…… 還請主子示下,內務府裏幾個幼奴…… 可有能讀書成器的,也好安排……”
弘晝見他如此乖覺,一笑,點頭道:“你莫一味鬼靈精,在本王這裏打什麽花唿哨。旁人不可輕赦,賈府老頭子小一輩的,有一個叫賈蘭的…… 是政老的嫡孫,聽說也聰明,小孩子家家能有什麽罪過,再說如今…… 他母親、奶奶都在園子裏伺候,榮國公一脈如今子弟不成器,也就這個小孩子可以指望耕讀延族,本王也不好不加個恩典…… 你去安排也就是了…… 對了…… 還有一個…… 薛家如今後代也都凋零了,聽說還有個旁支…… 似乎是叫薛蝌…… 也一並派去就是了…… 你隻辦縝密些。”
馮紫英忙記熟了名字,答應著退了下去。這廂弘晝見他退去辦差,又不由胡亂想起那 “姽嫿女兵” 來,這等戎裝風流若能配入園子,想來也是別樣景致,一時神思,連要問問適才如何讓晴雯來送茶這等小事也忘了。外頭鴛鴦迴話說是鳳姐、可卿都想來請安,他一時也不想見便命都免了。昨夜珍珠砂浴盡了興,此時雖然依舊不免念著昨夜薛、王二婦淫侍自己之美意,竟然也有些想念起妙玉玲瓏玉體來,搖頭胡思又都且罷了。午間用飯也隻是鴛鴦、蕊官、金釧兒陪著胡亂用些湯羹,飯後午睡竟也不喚女奴來陪,起來後又命鴛鴦備了魚竿,讓鴛鴦、蕊官伴著自己去那湖邊垂釣。直至夕陽西下瞧不見湖色了,才轉到蘅蕪苑裏,讓寶釵陪自己吃過晚飯,這一天倒不曾涉荒唐之事。直到茶涼夜濃,在寶釵臥室內歪在炕上自看會子書,見身邊紅燭搖曳,玉人影長,燈影迷蒙,映得寶釵臉蛋兒緋紅癡暖,雖是秋衣暖裹,也見她胸前領內露出一片雪膩,聳起兩座玉峰,一時不由更想起昨夜其母之媚,才又心動,拖著寶釵進懷裏愛撫摩挲一番。
寶釵心裏是又羞又懼,她深知自己如今身為禁臠,根本沒有反抗的餘地,隻能任由弘晝擺弄,滿心想著要盡盡禁臠的本份,說兩句淫語取悅主人,可到底是閨閣出身的靦腆女子,那 “昨夜母親侍奉主子可還稱心……” 的話在嘴邊猶豫了半日,實在羞難出口,反倒更是
臊得自己脖領子都紅了,一時嬌喘籲籲,嬌軀亂顫,更是分外嫵媚動人,好似初嚐那等風流雲雨滋味一般。弘晝一路手上肆虐,嘴上啄嚐,見這少女雖失身喪貞,淪為禁臠,卻難掩華貴風流,嬌羞純真之天性,隻樂得口幹舌燥,品香吻玉,胡亂淫摸一陣,可光是這般擺弄寶釵身子已不盡興,便命寶釵跪了,以那丁香小口服侍自己。
寶釵心裏委屈至極,眼淚在眼眶裏打轉,她覺得自己仿佛陷入了無盡的羞辱深淵,可又不敢違抗弘晝的命令,隻能咬著嘴唇,強忍著滿心的羞恥與難過,乖乖地跪了下來。她想著自己原本也是大家閨秀,有著清白的名聲和美好的憧憬,如今卻要做這般不堪之事,每一下侍奉都像是在往自己心上紮針,可又無奈於當下的處境,隻能一邊哭得梨花帶雨,一邊絲毫不敢怠慢,殷勤侍奉,恭敬細心,用那少女清潔口舌兒,隻是吞吐舔弄弘晝。這般輕虐微辱之妙境,更助了弘晝之興,一時連 “你堂弟弟…… 本王已經替你安頓了” 這等安慰之語也懶得出口了,隻顧喝命她一味受辱遭淩,待到再也按捺不住,才盡興在她俏美的臉蛋上一通胡射,隻將寶釵秀麗端方的瑤鼻、雪腮、長睫、丹唇上射得俱是漿汁,和著寶釵的淚珠兒倒是平添了多少刺激。他自昨夜蒸洗過珍珠砂漿浴,其時疲倦已消,心力正盛,是夜,更是在寶釵嬌弱雪白的身子上戲玩了半夜,個中情形自是難以盡述。
再說那馮紫英,自弘晝處領了命,將園內正紅旗兵丁發迴健銳營,卻也不迴自己的府邸,騎馬去了南城斜帽胡同。原來他的原配夫人沈氏,是四阿哥寶親王弘曆之門人,巴州巡撫沈擎之幼妹,昔年成親,實有兩家聯姻借勢之意。這沈氏姿色平平,又慵懶愚鈍,不善奉承,馮紫英自視是知情識趣,文武雙全,風流倜儻之人,這夫妻情分自然就平常得很。如今他進京升遷,正是春風得意之時,哪能安心在府裏與那沈氏虛度光陰。昔年在南京有一名動金陵的幼妓,歌舞彈唱,詩詞曲藝,應對唱和,皆是風月裏一等一的俊俏人兒,喚作雲兒的,馮紫英在鬆江任上與她便甚是相好。如今便替她贖了身,一同帶到北京,在斜帽胡同置了一處庭院宅子,也養了百十號家人丫鬟,都命眾人唿她 “姨太太”,就這麽做起了人家。
這雲兒姿色妍豔,體態風騷,才藝過人也就罷了,待人接物也是妥當精細,一些裏外應酬,堂眷往來,漸漸都放在她這兒操持。不明就裏的人還當這裏才是 “馮府” 呢。這雲兒另還有一種好處,雖如今隨了馮紫英做個沒清白名分的小,卻在床笫風月上頗能體貼入微,從不癡心妄想扮演起大家夫人來,於那風月事兒上更是花樣百出,用盡了心思取悅馮紫英,還調教出幾十個丫鬟女孩子,個個都挑得絕色,並用行院裏的技藝訓導著,一並去應酬嗬護,倒搞得這馮紫英樂不思蜀,更直把這處當家了。
他如今迴了宅子,雲兒自率幾個丫鬟接出來,替他更衣倒茶,接入書房,馮紫英笑著瞧她,見雖是秋來風寒,這雲兒在內室偏偏隻穿了一身透紗薄衫,裹得乳波蕩漾,美臀渾圓,風流韻味難掩,如今也是錦衣貴服,卻依舊低眉順眼如小貓一般在一旁乖巧奉茶。馮紫英瞧在眼裏,心裏一陣燥熱,可到底還不敢耽誤了弘晝交代的差事,取了紙張筆墨就給蒙古將軍博爾濟和兩江總督李衛各自寫了信書,又用火漆封了,命下人送去驛站傳遞。雲兒又端上一碗綠豆羹來,他用了幾勺也擱下了,就靠在椅子上閉目養神,由雲兒替他按摩揉捏。聽雲兒隻是交代著家事:“內務府夏公公差人來說借五百兩銀子,我已應下了”,“江南絲綢局送來幾匹緞子,說是寄放…… 我也收了。”,“對了…… 大觀園裏的鳳妃昨夜差太監送來一對翡翠玉鐲…… 我瞧著成色,實在是大內裏才用的上等物件,頗是名貴,怕值一兩千兩銀子呢…… 不能不迴一聲”。
馮紫英豁然睜目,嘴角一翹,卻不答話,伸個懶腰,才隔著衣衫輕薄捏捏這雲兒的乳峰下托道:“知道了,你辦得妥帖。迴頭都用小四的名義存到天津去……” 頓一頓歎道:“你記得,大觀園裏來人,要恭敬小心,應對妥帖…… 別真當是罪奴所在…… 那是五爺的風流窩子,其實就是行宮…… 裏麵的人…… 你就當五爺的貼身人兒應對就是了…… 哎…… 五爺真能享福…… 今兒在大觀園裏,稍稍抬頭就見一個尤物兒…… 嘖嘖…… 我瞧著當真品格比你也不遜色…… 嘖嘖…… 在五爺跟前,卻怕是個連名份都沒有的小奴……”
雲兒聽他如此比較談講,心裏不由得一酸,暗自傷懷,想著自己再怎麽用心侍奉,在他心裏終究還是比不上那些個園子裏的女子,可又不敢表露出來,怕惹得馮紫英厭煩,隻能收拾起神色,強顏歡笑地應對道:“爺…… 別摸了…… 瞧爺這模樣…… 既是喜歡,你求求五爺,賞了你消受也就是了。左右是個小奴,五爺也未必舍不得。”
馮紫英笑著一邊不肯罷手,依舊在她胸脯上撫弄,一邊道:“別胡說,我要女孩子,還寧可你去市麵上替我找。五爺可忌諱這個呢。連看園子的兵,都不肯用男人。我還要迴頭編練些女孩子給五爺送去…… 五爺的心意,我最明白了,就是在這上頭最貪的…… 嘖嘖…… 其實我是他門下奴才,怎麽也不肯落了後…… 你的身子也真是軟啊…… 哎…… 不過五爺也真是會享福啊…… 嘖嘖…… 今兒見那女孩子,真是個尤物啊……”
雲兒也不知他在說何人,她其實最知這馮紫英心意,見他此時閉目胡言亂語,知道他心裏火燥了,正要再做些動作侍奉。卻不想馮紫英卻已經是睜眼開來:“你個騷蹄子莫逗我火…… 晚上再來伺候我…… 這會子…… 還要出去辦事。” 雲兒知他一夜未眠,見他此刻又要出門,心裏雖有不舍,卻也無奈,隻能紅了臉道:“爺珍重,小心身子。” 馮紫英笑道:“沒甚麽,大事已了,現下的差事,必能辦妥的…… 嗯…… 今兒晚上我必迴來過夜,你洗白白了…… 等我來擺布你…… 你的身子也軟也香,我也自受用的……” 他笑著隻顧胡亂讚歎了一番,雲兒由他調笑,替他又換了衣衫,他才抖擻了精神,帶了人騎了馬去順天府。
那順天府魯知府本來就聽說昨夜王爺行宮說有了 “賊”,這地方治安歸他管,隻是京城內人事關係最為要緊,他一個小小順天府三品掌印,京城裏隨便尋個大員抬抬腳就比他高了,若是真的惹惱了弘晝要找他出氣,那可真是沒法可想,此時已是惶恐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乍聞門上迴話,王府紅人、三品大員詹事府掌事如此笑眯眯嘴臉上門來說要請 “府尹大人做主捉賊”,便知是弘晝之意,更是哪裏敢以品級略高而有絲毫怠慢,連聲胡亂打躬作揖自稱 “卑職”,上上下下急忙接待了馮紫英,香茶暖爐,女婢侍兒的招待著,聽完馮紫英傳話,那魯知府立馬發火簽,調了兩哨兵丁去西城 “辦案”。
不到半頓飯的功夫,一眾差役兵丁立時將個壽熙班圍得水泄不通,平時這等名伶大班,他們也不願多加招惹,今日有這等王府吩咐,大堂上還坐了一個 “大人” 瞧著辦案,又豈敢一無所獲,於是雞飛狗跳般便是一通亂抄。那壽熙班上下男女優伶,常是出入王侯公爵之家,六部三府裏都有人脈,哪個人的箱子底、被窩裏沒個私房物什,這金珠玉器、翡翠瑪瑙被一味抄撿出來,便都說是賊贓。卻也不便將一班人都扣去順天府大牢,就地軟禁了他們。這才來迴馮紫英,那魯知府口中滿是 “果然大人英明慧眼,識破賊蹤,如今已有了證據痕跡,還請大人提攜訓示,也好讓卑職等學習” 這般胡亂奉承的話。這馮紫英見他如此草包,也是暗自歎息,他總知官場風俗,嘴上也隻滿口子遜謝著。
他卻也仔細不敢怠慢,知道這些戲子身份雖卑,其實手眼通天,怕和不少達官貴人交好,倒也不肯一並往死裏得罪。於是便親去檢點提審,看準了,命將幾個嫌疑之人,帶迴了順天府過堂。在堂上,也隻管將那魯知府晾在一邊,自己就當堂喝問起來,或是溫言細語,或者恫嚇嘲怒,一下午就一一審問過來。他久在地方,頗知刑名,最懂得 “天下案子,認真查,便是劍仙飛賊也能查得明白;糊塗查,便是眼前賊贓也能無憑無據” 之要訣,今兒已經是抱定主意要順著這條線深挖下去,三敲兩問之下,果然竟問出一個真賊來。
原來壽熙班有個演小生的戲子,藝名小顏生的,房裏藏了幾顆上品的 “朱紫瑪瑙石”,半色紅半色紫,玉潤淺圓,品相頗佳,卻東拉西扯說不清楚是哪裏來的,一時說是 “前日馬爾康大人的夫人賞的”,一時又說 “記混了,是在天寶齋買的”。這馮紫英見是個糊塗雛兒,便變了臉,扔下火簽叫聲打,才五六板子,就吃不住痛哭著招了,竟然果然是大觀園裏之物,卻說是半月前進園子給情妃唱《西廂記》,勾搭著小太監,在滴翠亭裏偷了一件瑪瑙珠花盆景,如今剝下瑪瑙石來已是銷贓了十幾顆大的,還餘這幾顆小的未曾變賣,卻也不舍得扔了才今兒被起了贓。
馮紫英見他如此膿包,隻是嚎哭不已,罵天咒地的,也不由好笑,隻是再問旁的,目光躲閃,卻咬死口不再多說了。問起昨夜之事,卻哭嚷了半日,隻說前日進園子伺候唱戲,自己壓根沒去,昨兒更沒出門,連唿冤枉求超生了。再打幾十板子,哭一陣,連氣息都弱了,隻是惶恐哀求,滿口胡言亂語。
這邊魯知府喝命還要照死裏打,這馮紫英何等樣人,一路聽來,雖然認定是個真賊,卻感覺他似真非昨夜之人,隻是似乎心裏還藏著什麽事,比這 “偷瑪瑙” 更畏懼難開口,心裏竟還似有事隱瞞,便笑著隻命暫時收監。那邊魯知府一麵讚他 “大人神目如炬,賊子果然落網”,一麵也是奇了,心下暗自揣摩,按說王府雖然遭賊,隻是小小竊案,又不曾真的丟什麽貴重物件,論起來畢竟是小事。此時既然捉的一個賊,管他昨晚婆子所見之影子是不是此人,一並李代桃僵拿這沒用的小白臉頂包也就是了,打一頓也就是了。如何還要小題大做收監追問。他也不知身邊這位王府門人打的什麽主意,隻是抱定心思此事由得馮紫英施為,王府之事,自己該糊塗時且糊塗就是了。
這馮紫英卻果然頗有手段,知道這等雛兒,既有心事比 “偷瑪瑙” 還畏懼難開口,如何不能問個究竟。他一麵命收押了,一麵便喚個地痞名為鐵頭胡的,許他幾兩銀子,卻命他化妝進順天府大牢,假意是同牢案犯,與那小顏生攀談。那小顏生本以為幾顆玩物的小案子,吃些板子賠些銀子也就是了,哪知剛吃了板子又收了監,正也不知自己下場如何,見個地麵上混的難友對自己親熱問候,一時心裏惆悵,失意人快口,嘴上就沒了把門的。隻是不知他究竟透漏何等消息,馮紫英又要如何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