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莫一刻鍾時間,朱標一一介紹完畢,剩下的時間就給眾人各自觀摩。腦中突然靈光一閃,朱標想到一件事情:火炮精準打擊,離不開測距。雖然這個時代不可能研製出高精度的測距儀,但是簡單的拇指測距法有必要普及一下。


    想到此處,朱標叫秦順,讓他去安排一下待會兒用到的東西,又瞄了一眼在那裏東摸西摸的朱棣,不由得計上心來。


    “老四,你過來一下,有事兒找你幫忙。”


    朱棣顛顛兒跑了過來。朱標附耳對他說了幾句話,一開始他還很不情願地直搖頭,後來欣欣然接受,興高采烈地跑走了。不多時,秦順迴稟已經準備妥當,朱標走到便宜老爹跟前。


    “父皇,兒臣有件事兒,先前忘記說了。新式火炮,可以調節炮口的角度,不同角度對應的射程也不同,這個可以通過查炮表得知。然而,與目標之間的距離,則隻能依靠炮長來判斷。雖然有望遠鏡可以觀察遠距離的目標,但仍無法知道遠近。兒臣這兒有一個小妙招,能夠快速測量遠近,臨時安排了一個小節目,請父皇一觀。”朱標話說得很大聲,旁邊的人聽得一清二楚。特別是徐達等將領,聽說有這樣的招數,紛紛興起,圍了過來。


    “有點兒意思。”朱元璋點頭道。


    “兒臣讓老四幫了個忙。您看,他已經站在遠處了。”朱標指了指朱棣所在的位置,繼續說,“這個小妙招就是不借助任何工具,目測兒臣與四弟之間的距離,並且安排了軍器局的人測量實際值,與兒臣所估計得進行比較。兒臣自信,相差不會超過5米。”


    朱元璋打眼看了看站得直挺挺的朱棣,笑了一下,他估計這個距離差不多得有百十米,但具體數確說不住,又指了指麵前的眾人:“你們有想試試的嗎?猜得準,咱有賞。”


    皇帝雖然這麽說,然而一旦參加了,就是和太子打擂台,萬一弄得太子丟了麵子,怕將來日子不好過。更多的是,沒有自信能比太子猜得更準,不想去丟人。


    稍微有些冷場,衛國公鄧愈挺身而出:“陛下,臣想試試。”朱元璋聞言,笑著點了點頭。凡事隻要有人帶頭,就會有跟隨。靖海侯吳禎、宣寧侯曹良臣、驍騎左衛指揮使周顯以及被朱標攛掇的沐英,表示要參與比試。


    “為了公平起見,每人輪流站在這個位置,”朱標跺了跺腳,“估計距離後將數字寫在紙上,請父皇過目。”說話間,秦順已將筆墨紙硯放在了展示火槍的桌案上。


    “就這樣。那誰先來?”朱元璋問道。


    “父皇,兒臣先來。”朱標站得筆直,平舉右手,豎起拇指,閉左眼。左右移動右手,然後閉右眼,睜開左眼,凝視片刻,睜右眼,放下右手,走到桌案旁寫下了估計數字95。


    接下來,鄧愈、吳禎、曹良臣、周顯以及沐英,依次上場,記錄了自己估計得數字,分別為80、70、70、75、80。


    第一輪比試結束,實測結果92米。接下來,又進行了兩輪比試,結果還是朱標估計得距離最接近,誤差都在5米之內。不由得讓人嘖嘖稱奇。


    “老大,咱看你每次都要比劃一番,這應該就是你說的妙招吧。”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太子之所以能夠猜測得如此準確,竅門一定就藏在他的動作裏。聽到皇帝這麽問,都豎起耳朵來,生怕錯過了一個字。


    “父皇明鑒。這叫做拇指測距法。首先伸展手臂豎起大拇指,閉上左眼,利用右眼通過拇指左測去觀察,保證右眼、拇指左側、被測物的左邊緣成一條直線;然後,閉上右眼,手臂保持不動,用左眼觀察,左眼與拇指左側的連線向前延伸,必定落於被測物的右側,也就是與被測物左邊緣存在一段距離。利用一個已知長度的參照物,譬如四弟的身長,差不多1.5米吧,來估計這個距離,再把這個距離擴大10倍,就是觀察者與被測物之間的距離。”


    聽太子這麽一說,大家恍然,原來竟是這麽簡單的方法,於是乎紛紛伸胳膊、豎拇指,試一試這個方法到底靈不靈。結果,測算出來的數值雖然多多少少有些不同,但確實更接近測量值,一個個都驚歎不已,交口稱讚。


    朱元璋也忍不住學著試了試,和朱標所述不錯,左眼和右眼的觀察點,確實有一個距離偏差。


    “父皇,這個方法雖然大略估計,但也相差不多。需要注意以下幾個要點。”眾人立即鴉雀無聲,又豎起了耳朵。


    “第一,觀察者一定要站立挺直。第二,手臂盡量伸平。第三,參照物,要盡可能選擇自己熟悉的,對其高度、長度比較了解的,或者說估計比較準確的。還有,若是被選定為觀察者,那麽一定要測量本人兩眼之間的距離,以及手臂平伸時,拇指與眼睛之間的距離,並計算二者之間的倍數關係。方才說道將偏差距離放大10倍,隻是一般估計,也就是說一般人的拇指與眼睛的距離,與雙眼之間的距離,是10倍關係。具體到某一個人,那可能是8,可能是9,也可能是11。所以,特定的觀察者,就有特定的放大倍數,每個人都略有差別。”


    “太子殿下,真是才智出眾,臣佩服之至。”此時徐達突然站出來說了一句。這把朱元璋都給聽愣了,徐達公開說這樣的話,實在太少見了。眾人也你一言我一語地附和,特別是一幹武將,是打心裏說的實在話,沒有恭維的意思。


    “太傅過譽了。”朱標趕緊謙虛。


    “天德,你高看他了,都是瞎折騰。”朱元璋嘴上這麽說,心裏卻樂開了花,兒子出彩,老子臉上有光。


    “如果殿下這樣的,都是瞎折騰,那臣等真是無地自容了。”馮宗異開口說道。


    朱元璋轉頭對朱標說:“老大,做的確實不錯。行了,咱看時候不早了,還有別的安排嗎?”


    眼見遠處的試槍環節也接近尾聲,朱標躬身答道:“沒有了,請父皇移駕觀禮台。”


    皇帝升座,各文武官員也迴到了各自的座位上。朱標上前一步,奏道:“父皇,今日軍器局研製的多種火器,均已展示完畢。接下來,軍器局一方麵加快製造,以期盡快裝備軍中,另一方麵繼續研發改進,定不負聖望。”


    朱元璋朗聲說:“今日一觀,著實開了眼界。有了這樣的尖兵利器,憑借大明百萬將士,咱相信,必定天下無敵。”


    “父皇,威加海內,一統八荒,大明千秋萬代!”朱標跪地叩首。


    “大明千秋萬代!”又是一陣山唿。


    隨後,王祈年上前高唱:“駕興!”


    “臣等恭送陛下!”在眾人的唿聲中,朱元璋起身離開了禦座,朝校場大門走去。


    待到皇帝下了觀禮台,眾人才站起身來,整了袍服,依序離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朱標,我才是明太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陸一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陸一叁並收藏重生朱標,我才是明太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