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出人意料
重生朱標,我才是明太宗 作者:陸一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元璋一揮手示意朱標住口,他對麵前的三位重臣說:“這就是要說的第二件事。咱在想,之前革除大理司是不是有些草率,三司推事古來有之,必有其理,三個衙門互相製約,互相監督,這樣才不至於產生冤假錯案。所以,咱決定重置大理寺,以平理庶獄。
“設寺卿正二品,總領其事,左右少卿從二品,左右寺丞正三品,協助屬理。關於設立錦衣衛和複置大理寺的具體事宜,你們和太子商量之後請旨,詔聞天下。”
“臣領旨。”
“兒臣領旨。”
胡惟庸、吳禎以及陳寧三人施禮後依次離開了奉天殿。
“兒臣言語失措,請父皇責罰。”朱標繼續說完剛才的話,深鞠一躬。
“算了,早晚都要說。日後說話、做事一定要三思,謹而慎之。”
“謹遵父皇教誨。”
“既然你娘讓你休息,那你就迴宮去看折子吧,這幾天就不用去華蓋殿了。哼,你小子想躲清閑,沒門兒!”
“是,父皇,兒臣告退。”朱標笑著迴答,而後轉身離開。
胡惟庸、吳禎、陳寧三人出離了奉天門,相互道別,各自乘轎而去。胡惟庸直奔韓國公府,陳寧則是去誠意伯府,他倆都要找人商量一下對策。
唯有吳禎,徑直返迴大都督府。設立錦衣衛和重置大理寺,與大都督府所涉不多,況且軍隊方麵的主要負責人——魏國公、曹國公、宋國公都不在,他也沒人可以商量,唯有按照皇帝的旨意辦理。
“劉先生,怎麽看?”剛剛對劉基講完來龍去脈的陳寧,茶都顧不上喝一口,急忙詢問意見。
劉基撚著頜下短髯,歎了口氣:“哎,錦衣衛,不過是檢校換了個名字而已,說到底陛下對於朝臣還是不大信得過。這也難怪,陛下貧苦出身,受盡前元貪官汙吏的壓迫剝削,對於官員有一種天然的不信任。另外陛下一直以百姓的代言人自居,絕不允墨吏贓官惶惶然立於朝堂之上,兩者相結合,設立檢校或者錦衣衛這樣的直屬衙門,順理成章。”
“嗯,沒錯。不過錦衣衛不能私設公堂,不涉詔獄,算是比檢校好一些了。而且太子特意強調,錦衣衛非社稷安危所係之事不涉。”
劉基笑著說:“社稷安危所係?這樣的事情天下多如牛毛,官員貪贓不法算不算呢?瀆職算不算呢?欺壓百姓算不算呢?隻要陛下認為是,那就是。不過,聽你所說,錦衣衛的事情似乎與太子有很大的關係,而且還有與其商議細節。”
“是的,我猜想裁撤檢校,改設錦衣衛就是太子主意。”陳寧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太子怎會有這個想法?這與其平日所學所行,大不相符啊!”
“劉先生,今日之太子,不可用平日常理度之。豈不聞土豆、紅薯乎?”陳寧故意壓低了聲音說。
劉基撚著胡須,點了點頭,沒說話。自太子暈厥醒來之後,所作所為他有些耳聞,是與之前多有不同,其中原委,他百思不解。
“真是天授嗎?”劉基嘀咕了一句。
“至少不是人力所及。”陳寧附和。
劉基搖了搖頭,繼續說:“既然還要去找太子商量,陳中丞要據理力爭,嚴格限製錦衣衛的職守範圍。”
“明白,劉先生放心。那大理寺呢?”
“複置大理寺,對我們來講是好事。本來就不應該裁撤,如今不僅複置還提高了品級,看來陛下對中書省也不完全放心。複置大理寺的初衷,怕是與設立錦衣衛有異曲同工之妙。”
“既如此,大理寺卿的位置,我舉薦先生如何?”
“我?”劉基的眼中閃過一絲亮光,然後立即黯淡下來,“多謝陳中丞的好意,陛下不會同意的。”
“但是,太子殿下一定會同意的。劉先生,多有打擾。”陳寧邊說邊起身,施禮告辭。
劉基將其送出府門,望著遠去的轎子,自言自語道:“真的會同意嗎?”
“老相國,您讓我舉薦劉基出任大理寺卿?”坐在韓國公府正堂的胡惟庸,用一種不可思議的口氣問道。
“正是。”
“老相國,劉基可不是什麽善男信女,將他推上去,豈不是自找麻煩。我聽說,先前汪廣洋被貶,太子殿下就有意舉薦劉基出任右丞相,陛下沒有同意。如今舉薦劉基出任大理寺卿,太子殿下定然欣喜,可我等淮西文武就沒好日子過了。”
“太子同意,但陛下這次還是不會同意。我讓你舉薦劉基,不是為了讓他上位,而是恰恰相反。另外,這個位置,我們淮西文臣是斷然沒有指望了,隻可能是不相幹的人出任。”
胡惟庸心思一轉,就明白了李善長的用意:“老相國深思熟慮,我們舉薦劉基,是效仿春秋祁奚之故事,外舉不避仇,這也顯得我淮西文武胸襟廣闊。”
“然也。”李善長喝了口茶,笑眯眯地說,“至於錦衣衛嘛,既然是陛下親軍,當然是按照親軍的辦法。”
“下官明白,我迴去之後立刻給宋國公去信。”
“徐天德,李文忠那邊兒也別忘了。你說說他們倆,非把自家兒子弄到邊塞去,萬一有個閃失呢,還是京師安穩。”
“明白。”胡惟庸又向李善長平時匯報了一些日常政務,約莫半個時辰後,離開了韓國公府。
迴到春和宮的朱標,第一時間去看了兒子。朱雄英如今已經十個月大了,能夠自行站立,甚至攙扶著行走。一看到朱標的身影,嘴裏哼哼唧唧地,不知說些什麽。
常秀奇怪朱標今日怎麽如此早地就迴來了,得知可以幾日不用去華蓋殿,也很開心。平日裏朱標早出晚歸,在宮裏待不了多久,陪伴雄英的時間更是有限。
朱標走到兒子麵前,一把抱起,在小臉蛋上輕輕捏了一把,問道:“雄英,想爸爸了嗎?”
誰成想,朱雄英沉默一會兒之後,哇哇大哭,任朱標怎麽哄都沒用,最後常秀接手抱了過去,立馬就不哭了,搞得朱標很是尷尬。
“這小子,什麽意思嘛!我可是你爹。”朱標憤憤地說。
“還不是因為你平日裏太忙了,雄英見不到你,自然認生。這幾日你可得好好陪陪她,讓他熟悉熟悉你這個當爹的。”常秀揶揄道。
“但願如此吧,父皇見不得我閑下來。不過,在家裏總歸比平時在華蓋殿方便多了,隨時可以過來看看你們。”朱標邊說,邊坐了下來,又開始挑逗朱雄英,一家三口有說有笑。
“設寺卿正二品,總領其事,左右少卿從二品,左右寺丞正三品,協助屬理。關於設立錦衣衛和複置大理寺的具體事宜,你們和太子商量之後請旨,詔聞天下。”
“臣領旨。”
“兒臣領旨。”
胡惟庸、吳禎以及陳寧三人施禮後依次離開了奉天殿。
“兒臣言語失措,請父皇責罰。”朱標繼續說完剛才的話,深鞠一躬。
“算了,早晚都要說。日後說話、做事一定要三思,謹而慎之。”
“謹遵父皇教誨。”
“既然你娘讓你休息,那你就迴宮去看折子吧,這幾天就不用去華蓋殿了。哼,你小子想躲清閑,沒門兒!”
“是,父皇,兒臣告退。”朱標笑著迴答,而後轉身離開。
胡惟庸、吳禎、陳寧三人出離了奉天門,相互道別,各自乘轎而去。胡惟庸直奔韓國公府,陳寧則是去誠意伯府,他倆都要找人商量一下對策。
唯有吳禎,徑直返迴大都督府。設立錦衣衛和重置大理寺,與大都督府所涉不多,況且軍隊方麵的主要負責人——魏國公、曹國公、宋國公都不在,他也沒人可以商量,唯有按照皇帝的旨意辦理。
“劉先生,怎麽看?”剛剛對劉基講完來龍去脈的陳寧,茶都顧不上喝一口,急忙詢問意見。
劉基撚著頜下短髯,歎了口氣:“哎,錦衣衛,不過是檢校換了個名字而已,說到底陛下對於朝臣還是不大信得過。這也難怪,陛下貧苦出身,受盡前元貪官汙吏的壓迫剝削,對於官員有一種天然的不信任。另外陛下一直以百姓的代言人自居,絕不允墨吏贓官惶惶然立於朝堂之上,兩者相結合,設立檢校或者錦衣衛這樣的直屬衙門,順理成章。”
“嗯,沒錯。不過錦衣衛不能私設公堂,不涉詔獄,算是比檢校好一些了。而且太子特意強調,錦衣衛非社稷安危所係之事不涉。”
劉基笑著說:“社稷安危所係?這樣的事情天下多如牛毛,官員貪贓不法算不算呢?瀆職算不算呢?欺壓百姓算不算呢?隻要陛下認為是,那就是。不過,聽你所說,錦衣衛的事情似乎與太子有很大的關係,而且還有與其商議細節。”
“是的,我猜想裁撤檢校,改設錦衣衛就是太子主意。”陳寧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太子怎會有這個想法?這與其平日所學所行,大不相符啊!”
“劉先生,今日之太子,不可用平日常理度之。豈不聞土豆、紅薯乎?”陳寧故意壓低了聲音說。
劉基撚著胡須,點了點頭,沒說話。自太子暈厥醒來之後,所作所為他有些耳聞,是與之前多有不同,其中原委,他百思不解。
“真是天授嗎?”劉基嘀咕了一句。
“至少不是人力所及。”陳寧附和。
劉基搖了搖頭,繼續說:“既然還要去找太子商量,陳中丞要據理力爭,嚴格限製錦衣衛的職守範圍。”
“明白,劉先生放心。那大理寺呢?”
“複置大理寺,對我們來講是好事。本來就不應該裁撤,如今不僅複置還提高了品級,看來陛下對中書省也不完全放心。複置大理寺的初衷,怕是與設立錦衣衛有異曲同工之妙。”
“既如此,大理寺卿的位置,我舉薦先生如何?”
“我?”劉基的眼中閃過一絲亮光,然後立即黯淡下來,“多謝陳中丞的好意,陛下不會同意的。”
“但是,太子殿下一定會同意的。劉先生,多有打擾。”陳寧邊說邊起身,施禮告辭。
劉基將其送出府門,望著遠去的轎子,自言自語道:“真的會同意嗎?”
“老相國,您讓我舉薦劉基出任大理寺卿?”坐在韓國公府正堂的胡惟庸,用一種不可思議的口氣問道。
“正是。”
“老相國,劉基可不是什麽善男信女,將他推上去,豈不是自找麻煩。我聽說,先前汪廣洋被貶,太子殿下就有意舉薦劉基出任右丞相,陛下沒有同意。如今舉薦劉基出任大理寺卿,太子殿下定然欣喜,可我等淮西文武就沒好日子過了。”
“太子同意,但陛下這次還是不會同意。我讓你舉薦劉基,不是為了讓他上位,而是恰恰相反。另外,這個位置,我們淮西文臣是斷然沒有指望了,隻可能是不相幹的人出任。”
胡惟庸心思一轉,就明白了李善長的用意:“老相國深思熟慮,我們舉薦劉基,是效仿春秋祁奚之故事,外舉不避仇,這也顯得我淮西文武胸襟廣闊。”
“然也。”李善長喝了口茶,笑眯眯地說,“至於錦衣衛嘛,既然是陛下親軍,當然是按照親軍的辦法。”
“下官明白,我迴去之後立刻給宋國公去信。”
“徐天德,李文忠那邊兒也別忘了。你說說他們倆,非把自家兒子弄到邊塞去,萬一有個閃失呢,還是京師安穩。”
“明白。”胡惟庸又向李善長平時匯報了一些日常政務,約莫半個時辰後,離開了韓國公府。
迴到春和宮的朱標,第一時間去看了兒子。朱雄英如今已經十個月大了,能夠自行站立,甚至攙扶著行走。一看到朱標的身影,嘴裏哼哼唧唧地,不知說些什麽。
常秀奇怪朱標今日怎麽如此早地就迴來了,得知可以幾日不用去華蓋殿,也很開心。平日裏朱標早出晚歸,在宮裏待不了多久,陪伴雄英的時間更是有限。
朱標走到兒子麵前,一把抱起,在小臉蛋上輕輕捏了一把,問道:“雄英,想爸爸了嗎?”
誰成想,朱雄英沉默一會兒之後,哇哇大哭,任朱標怎麽哄都沒用,最後常秀接手抱了過去,立馬就不哭了,搞得朱標很是尷尬。
“這小子,什麽意思嘛!我可是你爹。”朱標憤憤地說。
“還不是因為你平日裏太忙了,雄英見不到你,自然認生。這幾日你可得好好陪陪她,讓他熟悉熟悉你這個當爹的。”常秀揶揄道。
“但願如此吧,父皇見不得我閑下來。不過,在家裏總歸比平時在華蓋殿方便多了,隨時可以過來看看你們。”朱標邊說,邊坐了下來,又開始挑逗朱雄英,一家三口有說有笑。